手卫生品管圈

合集下载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全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全

对策内容:
10
1.病区内粘贴洗手提示标语
5
2.病区内粘贴标准洗手法
PD
0
CA
对策处置: 1.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通过提 示标语, 减少了诊疗前不洗手的件数发生。 2.上述规范列入优质护理服务常规内容。
对策效果确认: 诊疗前不洗手的医护人员,由培
训前29人,减少到5人
2024/8/24
29 改善前
2024/8/24
成员介绍
职务 辅导员 圈长 圈员 圈员 圈员 圈员
姓名 罗万娇 张彦玲 马克玲 徐红 吴岩 吴金梅
学历
年资(年)
职称 主管护师
护师 副主任护理
护师 主管护师
护师
2024/8/24
辅导员:
圈内人员职责
了解并认同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做法并辅导日常工作 教育提高活动能力 帮助活动主题的选定 对品管圈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圈内问题 教导正确品管手法的使用时机及技巧 营造自主自发的活动气氛 经常关心品管圈活动情况 公正评价活动过程并促进标准化 辅导活动推行的持续性
分值 5 5 5 10
10
10
10 10
得分
10
5 不做不得分 5 不均匀扣2分 5
超时扣3分 5 超过不得分 5
2024/8/24
现状把握(冰山图)
洗手液造成皮肤粗糙 未设立奖惩制度
抢救时来不及洗手 接触同一患者污染到清洁部位
认为是同一人没必要洗手 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
诊疗前觉得手是干净的可以不洗手
辅导员反映
与其他圈员情感交流,互相合作
2024/8/24
2024/8/24
主题选定
主题选定
问题点

手卫生持续改进PDCA品管圈项目汇报

手卫生持续改进PDCA品管圈项目汇报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手卫生持续改进PDCA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手卫生是目前医院管理中目标计划之一,医院 感染也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医务人员 的手是医院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而手 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最重要 的预防控制措施。
要加强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定期 或不定期地检查科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对于做的不到位的进行教育,对于做得好的 人员提出表扬。
科室充分发挥感控小组职责,每月自查,每 季度考核。并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
效果评价
1、经过以上整改,我科2016年手卫生考核 情况数据(见下表),手卫生操作正确率、
下一步措 施:
1、加大手卫生宣传、培训、督查力度,力争 手卫生长期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2、科主任、护士长要提高认识,意识到手卫生 的重要性,对手卫生必要的费用支出要支持。 3、对于新进人员、实习生、护工、保洁人员要 反复培训、指导。
谢谢大家
整改前 整改中 整改后
手卫生依从性
效果评价
从下图可见手卫生知晓 率、手卫生操作正确 率、依从率,逐步提 高。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15.9
手卫生情况对比折线图
2015.10.
2015.11
2016.1
2016.2
2016.3
手卫生知晓率%
洗手正确率
手卫生依从性%
2016.4
2016.5
病区走廊、抢救车等处悬挂快速手消毒液, 可避免因工作繁忙对手卫生的忽视,更有利 于医务人员在进行连续性治疗和护理时落实 好手卫生。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手卫生用品使 用情况,用完及时补充。

品管圈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及降低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品管圈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及降低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品管圈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及降低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摘要】品管圈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及降低医院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品管圈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品管圈在医疗设施中具体作用体现在规范手卫生操作、监督执行情况、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在护理人员培训中,品管圈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可以传授正确的手卫生知识和技能,还可以监督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并提供反馈。

品管圈还可以确保手卫生政策的执行不偏离轨道,提升了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在未来,进一步发展品管圈将有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手卫生体系,更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品管圈在医疗领域的意义愈发凸显,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与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人员、手卫生、医院感染、作用分析、医疗设施、培训、政策执行、重要性、发展。

1. 引言1.1 品管圈的重要性品管圈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及降低医院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品管圈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建立并实施有效的手卫生政策和程序。

通过不断审核和改进这些政策,品管圈可以确保护理人员按照正确的方法洗手,并及时纠正任何偏差。

品管圈还可以跟踪和监测护理人员的手卫生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除了手卫生政策的执行,品管圈还可以在医疗设施中推动全面的感染控制措施。

品管圈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建立有效的清洁和消毒程序,监测医疗设施的卫生状况,确保设施符合卫生要求。

通过对医疗设施和环境的持续监测,品管圈可以帮助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健康。

品管圈在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及降低医院感染中不可或缺。

其重要性体现在建立有效的手卫生政策、推动全面感染控制措施和监测医疗设施卫生状况等方面。

品管圈的作用是全面的,其存在和发展对于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1.2 手卫生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手卫生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手卫生品管圈

手卫生品管圈

3.以自动自发的精神,结合群体智慧。
----自主性
----民主性
品管圈的组成:
圈长:刘娟 圈员:徐世会、周雪枫、龚远麟、邹星、
胡海燕 辅导员:杨燕平、冯光进
圈辉:
问题的书写格式:
动词 + 名词 + 评价基准
提高 抬高 降低 对讲机
5、“手卫生规范”的颁布与实施将产生很 好的成本效
手易被细菌污染
某位护士 的手印 培养24 小时后
培养皿显示: 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
每进行一个操作,可能增加100-1000个细菌
医务人员洗手的意义
手是医务人员工作中最常使用的“工具”, 90%的医疗护理工作需经医务人员的手来 完成。
2014年1月
2014年2月
2014年3月
2014年4月
2014年5月
1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w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
计划 拟定
-
现状 把握
----
目标 设定
--
现在未规范洗手率 =70÷670×100% =10.45%
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 =(10.45%-84%)/(34%-84%) =168%
无形成果 圈员的自我评价
编 评价项目 号 1 解决问题能力 2 沟通协调能力 3 自信心 4 团队合作能力
5 品管手法 6 职业成就感
依从性 依从性 重打率 等候时间 发生率 使用次数
QCC基本步骤:
计划 Plan
实施 Do 确认 Check 处置 Action

护理手卫生品管圈ppt

护理手卫生品管圈ppt

护理手卫生品管圈CATALOGUE 目录•引言•护理手卫生品管圈的建立•护理手卫生品管圈的目标和主题•护理手卫生品管圈的实施•护理手卫生品管圈的效果评估•护理手卫生品管圈的总结和展望01引言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意识,降低院内感染率。

目的护理人员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但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

背景目的和背景品管圈的定义和重要性定义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

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目的在于通过合作、协调、沟通及自主管理等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重要性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促进团队协作,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持续改进工作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同时,品管圈活动还可以培养护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个人和团队的共同成长。

02护理手卫生品管圈的建立负责整个品管圈的运作和管理,组织圈会,分配任务,监督实施等。

圈长秘书圈员负责记录和整理圈会内容,发布通知,整理资料等。

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和特长,分工负责不同的任务,如手卫生标准的制定、手卫生培训的组织等。

030201圈的组成和分工根据品管圈的主题和特点,选择一个简洁、易记、有意义的名称,如“守卫之手”等。

确定圈的名称和圈徽名称章程制定品管圈的章程,明确品管圈的目的、原则、组织结构、成员职责、活动规则等,确保品管圈的正常运作。

活动计划根据品管圈的目的和章程,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等,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

制定圈的章程和活动计划03护理手卫生品管圈的目标和主题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度,降低因手卫生不规范导致的医院感染风险。

提升护理服务质量通过改善护理人员手卫生状况,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品管圈活动,加强护理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提高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品管圈护理课件

提高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品管圈护理课件
制定实施计划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包括培训、宣传、 监督等方面的措施。
定期监测手卫生执行情况,持续改进
数据收集与监测
定期收集手卫生执行情况的相关数据,如洗手率、手消毒率等。
分析评估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了解执行情况与目标的差距。
持续改进
根据分析评估结果,调整实施计划,优化手卫生执行措施,持续提 高手卫生执行率。
手卫生不仅有利于预防患者感染,也有助于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降低职业暴 露的风险。
04 影响手卫生执行 率的因素
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不足
缺乏手卫生对预防院内感染重要性的认识
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不足,认为手卫生与患者疾病无直接关联,从而忽略手 卫生。
手卫生意识教育缺失
医疗机构未定期开展手卫生培训和教育,医护人员对手卫生规范和标准不熟悉。
05 提高手卫生执行 率的措施
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提高手卫生意识
定期开展手卫生宣传活动
通过海报、宣传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医护人员宣传手 卫生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
组织手卫生知识培训
邀请专业讲师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手 卫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建立手卫生文化
倡导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互相监督和提醒,形成良好的手卫生文 化氛围。
总结
通过品管圈活动,医护人员的手卫生 意识得到了增强,有效降低了医院感 染的风险。
案例二
背景介绍
某科室医护人员在执行手卫生 方面存在依从性差的问题,导
致患者安全受到威胁。
品管圈方法应用
采用品管圈方法,对医护人员 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和分 析,找出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 进措施。
效果评估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设施不完善,如洗手液、干手纸等供应 不足或放置不便。
管理因素
缺乏有效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导致 执行不力。
问题点总结
01 02 03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加强宣 传教育。
完善手卫生设施,提供充足的洗手 液、干手纸等物资。
建立手卫生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确保执行到位。
04
品管圈活动计划与实施
改善了医院环境
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意味着减少了交 叉感染的风险,医院的整体环境得到 了改善。
对策效果展望
持续监测与改进
通过持续监测医护人员的手卫生 依从性,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 进,力争将手卫生依从性维持在
较高水平。
推广至其他科室
本次品管圈活动在外科病房取得良 好效果后,计划将成功经验推广至 其他科室,以提高整个医院的手卫 生依从性。
手卫生与患者安全的关系
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 健康。手部细菌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感染、血液感染等严重后 果,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可以降低患者因医护人员手部细菌而导致 的交叉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03
现状调查与分析
手卫生依从性现状
1 2
3
品管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number {01}
目 录
• 引言 • 手卫生的重要性 • 现状调查与分析 • 品管圈活动计划与实施 • 效果确认与改进建议 • 总医院感染的重要措 施,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 量具有重要意义。
02
当前手卫生依从性不高,存在较 大的改进空间,因此选定该主题 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目的和目标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医护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 ,保障患者安全。

品管圈管理在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管理在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管理在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在ICU中,医护人员常常与病人的体液、分泌物和血液接触,而这些都可能携带病原体,因此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之一。

通过应用品管圈管理,可以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行为进行监测和改进,确保他们正确执行手卫生操作,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品管圈管理要明确ICU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标准,包括何时、如何以及使用何种手卫生方法。

这些标准可以根据临床指南和相关研究的建议来确定,确保对医护人员的要求明确明确。

品管圈管理要建立手卫生行为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可以利用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来收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行为数据。

观察可以通过监测医护人员在特定时刻的手卫生行为来完成,例如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体液后等。

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知识和态度,以及他们是否遵循手卫生标准。

然后,品管圈管理要分析手卫生行为数据,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

通过对手卫生行为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医护人员在哪些环节频繁发生手卫生操作错误,以及出现错误的原因。

可能会发现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前没有正确洗手的情况较为普遍,原因可能是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操作顺序或者时长的认识不准确。

通过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例如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操作技巧。

品管圈管理要实施改进措施,并持续监测手卫生行为的改进效果。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加强培训,提供演示和指导,实施监测和反馈等。

持续监测手卫生行为的改进效果可以通过定期观察和问卷调查来完成。

如果手卫生行为的改进效果不理想,可以进一步优化改进措施,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因解析
解析是品管圈活动的重要一环,需要圈 员通过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关 键所在,圈员要开阔思路,集思广益。
问题 原因 要因 真因
“提灯女神” —南丁格 尔
南丁格尔通过改善卫生条件, 采取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 病房通风、洗手、带手套等 措施,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 使伤病员的死亡率从42%下 降到2.2%。
• 医院的环境是一个大的贮菌库。外环境中 有各种环境造成微生物污染。医务人员在 这种环境中工作,手部会沾上各种微生物 (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病毒、支原体 等)。
10月 15日是“国际洗手日”
保护生命
自己
患者
手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如何起作用 的?
X X
X X
X
X
X
X
大部分确实是用白大褂 的背部擦干的!!!
2014年1月
2014年2月
2014年3月
2014年4月
2014年5月
1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w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
计划 拟定
-
现状 把握
----
目标 设定
--
现在未规范洗手率 =70÷670×100% =10.45%
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 =(10.45%-84%)/(34%-84%) =168%
无形成果 圈员的自我评价
编 评价项目 号 1 解决问题能力 2 沟通协调能力 3 自信心 4 团队合作能力
5 品管手法 6 职业成就感
活动前 活动后 值
向负
39 3.0 58 4.5 1.5
35 2.7 60 4.6 1.9
46 3.6 64 4.9 1.3
44 3.4 64 4.9 1.5
11 0.8 48 3.7 2.9
36 2.8 60 4.6 1.8
每项最高5分,最低1分
在今后工作中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建立起医院及科室的安全文化
3.以自动自发的精神,结合群体智慧。
----自主性
----民主性
品管圈的组成:
圈长:刘娟
圈员:徐世会、周雪枫、龚远麟、邹星、 胡海燕
辅导员:杨燕平、冯光进
圈辉:
问题的书写格式:
动词 + 名词 + 评价基准
提高 抬高 降低 缩短 降低 降低
手卫生 ICU床头 静脉注射 门诊领药 问题病历 病房对讲机
解析
-
对策 拟定
--
对策
-----
实施
检讨
效果 确认
---
--
标准 化
---
检讨 改进
-
成果 发表
-
现状把握----数据分析
2014年1月17日至2月17日总共应洗手人次 数2680次(假设为X),未规范洗手人 次数(含未洗手,假设为Y)
未规范洗手率=Y÷X×100% =2260÷2680 ×100% =84%
营造一个 “控制感染,从手卫生开始” “关爱病人,关注手卫生”
人人营造手卫生的氛围
手卫生工作的灿烂明天就一定能到来。
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QCC
杨燕平
品管圈(QCC)
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人组圈,针对部 门内的问题,以自动自发精神,结合群体 智慧,通过团队力量,运用各种改善手法, 解决工作中问题。
品管圈的特点:
1.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基 层人员(5—10人)组圈。----群众性
2.针对部门内部的问题。 ----目的性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 认识手卫生
• 2008年西安发生新生儿 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导 致9名新生儿发病,其中 8名死亡。
• 通报:感染控制工作薄弱, 诸多环节存在隐患…… 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进 行手卫生……
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 手卫生
• 医疗环境中的污染无处无时不在 • 所有的医疗护理服务均离不开手的服务 • 手的污染随时随地发生 • 不卫生的手可能是“罪恶”之手 • 手卫生不良的双重伤害——害人害己
依从性 依从性 重打率 等候时间 发生率 使用次数
QCC基本步骤:
计划 Plan
实施 Do 确认 Check 处置 Action
1.主題选定 2.活动计划拟定 3.现状把握 4.解析
5.目标设定
6.对策拟定
7.对策实施与检讨
8.效果确认
有、无
9.标准化 10.检讨及改进
步骤
主题 选定
周期
2013年12月
• 手套带给护理人员一种安全感的假象:
戴手套时间过长,手套内的双手温湿,更有利 于细菌的滋长,且致病菌可能会经由手套缝隙或 在脱手套时污染双手
医务人员洗手的意义
1、能使医疗机构更好地落实与执行国家现有 法规:
2、提高“标准预防”的执行力: 3、对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具有重要作用: 益与成本效果:
4、对控制医院感染、耐药菌的感染和流行以 及防控医院感染暴发至关重要:
白大褂是首选 甩手运动第二 重复毛巾是摆样子
2014年手卫生调查结果
项目 人次数 百分比
2014-1-17~~2014-2-17 应洗手总人次数:2680
规范性洗手 未规范洗手 未洗手
420
690
1570
16%
26%
58%
备注:
未洗手 人员多 为外来 医务人 员及探 视人员
影响洗手依从性的原因
皮肤剌激
5.绝对安全与可靠
对策实施
执行整改方案 转动 P---D---C---A
效果确认
一.把实施结果与改善目标加以比较 二.注意衍生的效果,尤其负效果应采取因 应措施 三.列举出直接的,定量的,经过确认的效果 四.列举出间接的,衍生的或无形的效果
有行成果
2014年4月1日—5月1日共应洗手670 人次,未规范洗手人次70次。
• 试问:我们能不保持“纯净”的双手 吗?
实例2
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
用带手套来取代洗手
• 手套是无菌的,所以摘除手套后不用洗手! • 事实上,如果医护人员能仔细清洗双手,理论上没有绝对必
要用手套
• 因大部分的医护人员洗手都不是执行得很彻底,为预防手部的致 病菌散播而带手套。
• 虽然手套有提供屏障之效,但并不能保证绝对没有穿透性。 手套在隔绝细菌与病毒上的功能有限
对策拟定
1、本科室手卫生知识宣教。
2、床头贴上品管圈圈辉,实时提醒我们洗手。
3、科室走廊设置手卫生宣传栏及宣传资料, 促进探视者对患者生命的保护。
4、每天早晨交班前进行七步洗手演示。
对策拟定
1.有改善的效果 2.能达到预期的改善目标 3.能合乎品质、成本、效率的要求 4.对圈员、同事的工作不会造成负担
人员短缺
缺乏科学资料显示支持
医务人员
手池位置不佳
与患者的关系 洗手池位数量不足
优先满足患者 认为经患者获得感染的危
险性较低
佩带手套
相信使用手套后无需进行
手部清洁
遗忘、时间紧迫 忽视操作指南或对此持不
目标设定
目标值
=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84%-(84% × 59% ×60% ) =34%
目标设定的内容表达方式
完成期限+目标项目+目标值 在2014年5月1日前 将未规范洗手率由84%降至34%
对策拟定:
一、针对真因来思考改善对策 二、评价改善对策(可行,经济,效益性) 三、对策内容应为永久有效对策,而非应急
临时对策 四、考虑对策相互关系,拟订实施顺序及期
间并进行工作分配 五、对策拟订后,需获得上级核准方可执行
5、“手卫生规范”的颁布与实施将产生很好 的成本效
手易被细菌污染
某位护士 的手印 培养24 小时后
培养皿显示: 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
每进行一个操作,可能增加100-1000个细菌
医务人员洗手的意义
手是医务人员工作中最常使用的“工具”, 90%的医疗护理工作需经医务人员的手来 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