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高中美术教学学分分配及选修课程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导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一门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在2024年进行了修订。
本文将对修订后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修订背景、修订内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等方面。
【修订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美术教育的目标和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的美术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势在必行。
此次修订的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对创意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学校需要培养更多具有艺术创造力和设计能力的学生。
2.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审美倾向和艺术特长,需要开设更多样化的美术课程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3.教学手段的更新: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和资源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将现代技术手段融入美术教学中。
【修订内容】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进行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培养目标的调整:突出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为核心目标,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2.课程设置的更新:增加素描、水彩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种美术表现形式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教学要求的强化: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4.教学手段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数字绘画、虚拟现实技术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目标】根据修订后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是核心目标。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提高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包括构思能力、表现能力和表达能力。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3月8日;3月26日;4月10日;4月23日;5月8日;5月24日;6月6日;6月25日34. 新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模块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电脑绘画/设计摄影/摄像从上述系列中任选3个模块,获得3个必修学分。
5课程内容要求:(1)时代性课程内容体现社会进步和当代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
(2)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普通高中课程内容既要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应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3)选择性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新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4三、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意义(一)这次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做了那些事:1.制定出的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对艺术感受、参与、体验、思考、探究和合作学习,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研究出普通高中美术学科的理论方向和新动向。
例如:美术的人文性,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关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观念、材料、方法和技术;增设“现代媒体艺术”(体现时代性)。
3.构建符合普通高中美术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体系。
并为普通高中有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4.设置教学内容的五个系列——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按九个模块编写九本教材: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摄像、计算机美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高中美术课程分配方案模板

一、指导思想本课程分配方案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美术鉴赏、素描、色彩、书法、版画、雕塑、工艺设计、美术史等。
2. 选修课程: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动漫设计、摄影、平面设计、陶艺等。
三、课时安排1. 高一年级:每周2课时,共计96课时。
2. 高二年级:每周3课时,共计144课时。
3. 高三年级:每周2课时,共计96课时。
四、教学进度安排1. 高一年级:(1)美术鉴赏:8课时(2)素描:24课时(3)色彩:24课时(4)书法:24课时(5)版画:24课时(6)雕塑:24课时(7)工艺设计:24课时(8)美术史:24课时2. 高二年级:(1)美术鉴赏:8课时(2)油画:24课时(3)水彩画:24课时(4)中国画:24课时(5)动漫设计:24课时(6)摄影:24课时(7)平面设计:24课时(8)陶艺:24课时3. 高三年级:(1)美术鉴赏:8课时(2)素描:24课时(3)色彩:24课时(4)书法:24课时(5)版画:24课时(6)雕塑:24课时(7)工艺设计:24课时(8)美术史:24课时五、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结合实际,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欣赏、评价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4. 强化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特长培养。
六、评价方式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终结性评价:以考试、展示等形式,评价学生美术素养和技能水平。
3.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4. 评价方法: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七、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教育部审定的高中美术教材。
2. 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网络资源。
新课改各科学分分布

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新的高中课程结构如下表所示:一、课程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新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新的高中课程结构分三个层次,最上层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下设学科科目,科目下设模块。
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的基础结构。
这与以往高中课程只是由各种科目组成有很大不同。
二、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要求富有弹性高中学生选修课程的增加和要求的灵活化,体现了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和尊重差异的课程理念,这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修习方案。
课程实施者应注意帮助学生从中学会选择,实事求是,优化组合,发展学生根据个人实际规划人生的能力。
三、实行学分管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行学分管理,要求具体而明确。
如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每个模块一般为36学时,2个学分,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以获得2个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 1个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
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
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
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
学校和教师应按照学分管理的方式保障新课程的实施。
在选修部分每个领域的学分是相对固定的,也是不允许选择的,因此,为了如期毕业,每位学生首先要保证获得每个领域的必修学分,这也是构建合理知识结构所必须的,能够为自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对选修课,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的发展方向做选择是可以的,也就是说,在某些领域多获得一些学分是可以的,这正体现了新课程的选择性。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第一部分: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需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第二部分:总则1.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使其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和实践能力,能够理解、分析和欣赏艺术作品,有扎实的绘画基础和艺术创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素描、水彩、油画、版画、雕塑、书法、艺术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和技法,将传统和现代艺术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教学原则:贯穿“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本”、“注重启发”、“培养创新”等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注重启发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素描:包括人物素描、静物素描、风景素描等内容,培养学生较高的观察、分析和构图能力,使其掌握基本的造型技能。
2.水彩:学习水彩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式,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油画:了解油画的材料、技法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较高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情趣。
4.版画:学习版画的基本介绍和技法,培养学生对版画艺术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5.雕塑:通过实践学习雕塑的基本构图和造型技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6.书法: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7.艺术设计:学习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注重启发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实践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艺术表现能力。
3.多样化评价:注重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包括作品评价、实践评价、理论考核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发展。
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美术课程纲要

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美術」課程綱要壹、目標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美術」課程欲達成之目標如下:一、培育終身愛好與賞析美術的興趣與知能,提昇人文素養與生活品質。
二、培養深入認識並尊重各國、各族群的美術與文化,熟悉特定媒材並能有獨創的觀點,增進創作表現與鑑賞的能力。
三、培養多面向理解美術與文化、美術與其他領域間的關係,綜合運用多種媒材進行專題研究與表現,提升創作表現與鑑賞的能力。
貳、時間分配美術科選修為一學期二至三學分。
每週授課二至三節,須連續排課。
參、教材綱要一、教材綱要說明(一)依據教材綱要的內容,創作與鑑賞領域的教材,可以選擇分開或統整的方式設計課程。
(二)教材綱要提供必須熟悉的重要思想、觀念、議題、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學習各種不同類型作品的觀念和語彙,以及探討的方法。
425註:教材範疇中「*」號代表為「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指引」之內容。
426肆、實施方法一、課程設計(一)課程設計應充分考量與普通高級中學美術科必修基礎階段(第一及第二階段)的課程,以及大學通識教育課程之銜接,並能與學生社團活動做適當的結合。
(二)生命教育、生涯規劃、性別教育、人權教育、法治教育、多元文化、環保教育、消費者保護教育以及永續發展等重要議題應融入課程內容之設計。
(三)教材的範疇與內容應和美術必修之第三及第四階段一致,為因應修課學生之個別差異與需求,教材之細節內容可予以變化,以期有所區隔。
二、教材編選(一)編寫教材時,應注意與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的銜接,並注意教材內容應具時代性與前瞻性。
(二)教材之編選應符合學習階段的核心能力,以學科、學生及社會為取向,強調美術基本概念及原理原則之修習,以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之能力。
(三)教材之選取應兼顧生活性、社會性、藝術性、時代性與前瞻性,依據教材綱要的內容,創作與鑑賞領域的教材,可選擇分開或統整的方式設計課程。
(四)教材之內容應與學生的能力、需要、興趣、生活經驗和文化特質等作適度的聯結,並善用網路資源,以提高學習興趣及知識的可應用性。
2024年整理: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2024年整理: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一、前言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24年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旨在指导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素养。
2. 引导学生掌握美术基本原理和技能,发展艺术表现力。
3. 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结构1. 必修课程:包括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四个领域,每个领域设置两个学分,共计八个学分。
2.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水墨画、油画、版画、民间艺术等十个方向,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一个方向,设置两个学分。
3. 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史、艺术理论、美术鉴赏等,设置四个学分。
四、课程内容1. 必修课程:- 绘画:学习素描、色彩、速写等基本技能,掌握透视、光影、构图等基本原理。
- 雕塑:学习泥塑、石雕、木雕等基本技能,了解雕塑艺术的历史和发展。
- 设计:学习平面设计、立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基本技能,掌握设计原理和方法。
- 摄影:学习摄影技巧、后期处理等基本技能,了解摄影艺术的发展和应用。
2. 选择性必修课程:- 水墨画:学习中国传统水墨画技法,了解水墨画的历史和流派。
- 油画:学习油画技法,掌握色彩、构图等基本原理。
- 版画:学习木刻、铜版、石版等版画技法,了解版画艺术的发展。
- 民间艺术:学习剪纸、泥塑、民间绘画等民间艺术形式,了解民间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3. 选修课程:- 艺术史:学习中外艺术史,了解艺术发展的脉络和重要艺术家。
- 艺术理论:学习艺术理论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和批评能力。
- 美术鉴赏:学习美术鉴赏方法,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高中艺术选修学分要求

2023高中艺术选修学分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艺术的重视程度的提高,高中阶段的艺术教育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高中学校通常会设立艺术选修课程。
下面是2023年高中艺术选修学分要求的详细内容。
一、选修课程的种类和学分要求1. 美术类选修课程:包括素描、水彩画、油画、版画等。
学生需至少选修2门美术类课程,每门课程学分为2学分。
2. 音乐类选修课程:包括声乐、器乐、音乐理论等。
学生需至少选修2门音乐类课程,每门课程学分为2学分。
3. 舞蹈类选修课程:包括民族舞、现代舞、古典舞等。
学生需至少选修1门舞蹈类课程,学分为2学分。
4. 戏剧类选修课程:包括话剧表演、舞台艺术等。
学生需至少选修1门戏剧类课程,学分为2学分。
5. 设计类选修课程:包括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等。
学生需至少选修1门设计类课程,学分为2学分。
二、选修课程的时间安排和考核方式1. 时间安排:学校将根据学生的选修课程情况进行时间安排,一般在正常课程之外的课余时间进行。
2. 考核方式:选修课程将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项目展示等。
学生需按时参加课程活动,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三、选修课程的目标和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选修艺术课程,学生将接触到各种艺术形式,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2. 提高艺术表达能力:艺术选修课程将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作能力培养,通过绘画、演奏、舞蹈等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选修艺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4.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艺术选修课程不仅能够提供学术知识的学习,还能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
高中艺术选修学分要求旨在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共修54学时为三个学分,共分九个模块供学生选修。1美术鉴赏(必修)2绘画3雕塑4设计5工艺6书法7篆刻8电脑绘画与设计9摄影摄像。其中每选修一种为1学分
二、高中开设课程及学时安排
年级
学期
学及考试方法
高
一
级
36
美术鉴赏
多媒体
三、设备、器材
1、根据课程安排需要配备专用教室。
2、购置基本教学用具
注:雕塑、摄影摄像因器材原因无法开设,其它六门课程可供学生选修。
1绘画2设计3工艺4书法5篆刻6电脑绘画与设计
专业教室
美术鉴赏为笔试合格1学分
选修课程上交各专业作业合格1学分
高
二
级
第一学期
18
1绘画2设计3工艺4书法5篆刻6电脑绘画与设计
选修课程上交各专业作业合格1学分
【美术鉴赏】高一全年级8个班统一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每周一节。选修课程在专业教室上课,每门专业两个班一组8个班为4组。高一级开设三个专业每周为12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