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优品课件之苏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优品课件之苏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苏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第一课时参考教学案例
个性化备课




《纪念白求恩》第二课时参考教学案例
个性化备课
教学
反思
《敬业与乐业》第1课时参考教学案例
个性化备课




《敬业与乐业》第2课时
参考教学案例个性化备课
教学反

《多一些宽容》
参考教学案例个性化备课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参考教学案例
个性化备课
教学


《陋室铭》
参考教学案例个性化备课
教学反

诵读欣赏
参考教学案例个性化备课



写作三课时
参考教学案例个性化备课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
参考教学案例个性化备课

优品课件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设计:常州市北环中学何燕宁静审稿:常州市实验初中沈帆一、单元学习目标1、能通畅地阅读课文,让心灵沐浴德化的雨露,自觉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述方法,了解议论文结构安排的基本要求和常见形式,品味议论文语言概括有力的特点,3、能写作简单的议论文,学会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做到叙议有机结合。

4、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内容,开展有意义的口语交际活动,开展交流,学会倾听、应答,在讨论中能够抓住问题的焦点,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5、能就单元主题“道德修养”设计方案开展活动,或确定主题进行探究,表达自己的态度,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纪念白求恩》 2课时《敬业与乐业》 2课时《多一些宽容》 1课时《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1课时《陋室铭》 1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诵读欣赏 1课时写作 3课时单元学习小结 1课时三、教学设想:本单元的主题是“道德修养”,要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接受,产生共鸣,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水平还不大可能达到这样高的一个层面。

从单元文章的安排来看,编者力求通过几篇文章从各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灵上的熏陶。

《纪念白求恩》这篇著名的文章,是一篇共产主义精神的赞歌,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对于十三四岁的八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经历、阅历所限,要达到完全理解实非易事。

学习本文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白求恩及其相关事迹,要引导学生懂得白求恩的崇高精神值得学习,自觉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还应注意学习文中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了解文中正反对比的方法的运用。

《敬业与乐业》既是一篇议论文又是一篇演讲稿,文章标题就是提出了中心论题。

课文引领人们走进“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乐于做好自己的一份哪怕十分平常的工作,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语言也通俗易懂,生动有力。

但对初二的学生来说,议论文是个生涩枯燥的文体;要求学生较清晰的理清议论文结构,培养敬业爱岗的精神就更困难了。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摘要:(议论)二、复习议论有关知识,什么是论,二单元课出它们各种论据八年级语下二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通单元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议论方法、通复习学生言知识得到很巩固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难、掌握议论方法、言复习安排课教学程、激情导入“学们孔子曾说这样句话‘有朋远方下半句是……’学生答‘不亦乐乎’今天我这位陌生朋友很高兴到这里和起复习语二单元容有没有信心上这节课?”“有”下面打开课目录看看这单元课属什么体?(议论)二、复习议论有关知识、议论是以议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己见和主张体、议论有哪三要素?板论、论据、论证3、什么是论?论就是作者对论述问题所持观和主张是议论灵魂、请打开二单元课各课心论九课《人高贵灵魂》心论是然段“人高贵却他有灵魂生活”八课《多些宽容》心论是“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重要是要豁达善容纳与己志趣、风格不人”七课《敬业与乐业》心论是“但我却信‘敬业乐业’四是人类生活不二法门”5、看了这几课你们发现它们心论都课哪里提出?(开头)般情况下作者议论开头就提出了心论;也有课结尾归纳出论;有心论偶尔也出现部分考试候题目叫我们出心论我们先开头不到就到结尾结尾不到就到部分6、系课说说我们议论提出心论语言要达到什么要?论必须旗帜鲜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态应十分明确不能含糊模棱两可比如……7、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作者用证明论依据)8、论据包括哪两种?(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主要指事例、史实数等;道理论据包括著作、名人名言及科学原理)9、二单元课出它们各种论据九课论据八课论据六课论据0、什么是论证?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程与方法是论和论据逻辑关系纽带)、议论有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3)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课出各种论证方法六课七课八课九课3、议论方式有两种立论和驳论、议论基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论)——问题(结论)5、议论语言特色富有概括性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用词鲜明、生动、严密6、议论事例和记叙事例有什么不?7、结8、议论练习三、复习《陋室铭》、复习重实词与虚词名出名斯这馨指品德高尚鸿儒儒博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人丝竹古今义区别3、这心句是哪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描写陋室环境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5、表现室主人交往雅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无白丁)6、作者写这目是什么?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追高尚情操情怀6、你们觉得刘禹锡是否是十全十美人?你是如何看待这问题?(谈笑有鸿儒往无白丁)7、结8、课堂作业四、总结。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苏教版).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苏教版).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资料(苏教版)第二单元一.选择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1.A纯粹(cuì)B狭隘(yì)C派遣(qiǎn)D殉职(xùn)E热忱(chén)() 2.鄙薄(bó)B旁骛(wù)C解剖(pō)D拣择(jiǎn)E佝偻(gōu)()3.承蜩(tiáo)B亵渎(xièC咽气(yàn)D胸襟(jīn)E摒弃(píng)() 4.迥异(jiǒng)B芥蒂(tì)C嫉妒(jí)D显赫(hè)E沐浴(mù)()二.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5.沾轻怕重()模不关心()麻木不人()精溢求精()6.见意思迁()断章取义()不二发门()强恬不舍()7.轻心降火()默默无蚊()结衣缩食()赫赫战攻()三.默写8.,草色入帘青。

9,往来无白丁。

10.现在大家纪念他,。

11.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3.其为人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四.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4.《纪念白求恩》采用了夹叙夹议,以叙为主的表达方式,用对比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15.《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

该文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16.《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文章语言优美,音调铿锵,运用了比兴、对偶等修辞手法,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赞美陋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怀。

()五.选出解释加点字词错误的一项。

17A有仙则名(名气)B有龙则灵(灵验)C斯是陋室(此,这)18A往来无白丁(贫穷的人)B阅金经(佛经)C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19A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B何陋之有(的)C惟吾德馨(品德高尚)17()18()19()六.问答:20文章起笔写出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敬业与乐业》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敬业与乐业》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7 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3、整体感知课文,找出论点和分论点。

【学习重难点】整体感知课文,找出论点和分论点。

【教学过程】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议论文“敬业与乐业”。

(板书课题)一、出示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3、整体感知课文,找出论点和分论点。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圈划出不会的生字词并解决,或与同桌小声交流讨论。

时间:4分钟旁骛( ) 惟其( ) 衔着( ) 痀偻( )( )承蜩()骈进( ) 亵渎( )( ) 强聒不舍( )同学们拿出本子默写生字;同桌对调批改,并个别分析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概括内容)(一)先学。

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了。

下面大家继续自学,请看投影(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依据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划分文章层次,并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时间5分钟(二)后教1.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与讨论2. 老师提请学生回答问题,师点拨,其他生举手帮助纠正补充,最后修改并记录。

3. ppt出示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分论点:敬业乐业四、第三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试着找一找。

用铅笔在文中画出来,时间2分钟。

1 师巡视,个别辅导2 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与讨论3 师点拨五、当堂测试7 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

【学习重难点】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能从作者的叙述和议论中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方法。

2.通过复习,掌握实词“名”、“斯”、“馨”、“鸿儒”、"乱"、“劳”,虚词“之”的用法,重要句子的翻译。

3.根据大纲要求,学生背诵默写《陋室铭》、《渔家傲》、《天净沙秋思》。

重难点:1.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2.文言文的复习。

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二、复习议论文阅读的有关知识。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文体。

板书: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4.请大家打开第二单元的课文,找一找各篇课文的中心论点。

第九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中心论点是第一自然段的“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第八课《多一些宽容》的中心论点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

第七课《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是“但我却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一般情况下,作者在议论文的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也有的课文在文章的结尾归纳出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偶尔也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

考试的时候,题目叫我们找出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先在开头找,找不到就到结尾找,结尾找不到就到中间部分去找。

论点必须旗帜鲜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应十分明确,不能含糊,模棱两可。

比如:……(论据就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

)(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主要指事例、史实数字等;道理论据包括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及科学原理。

)9.以《敬业与乐业》为例,从文中找出它们的各种论据。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1)举例论证(2)道理论证(3)对比论证(4)比喻论证12.以《敬业与乐业》为例,在课文中找出各种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13.议论方式有两种:立论和驳论。

B4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B4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义安二中__八__年级__语文__学科导学案课题第二单元知识要点串讲课型复习课时班级姓名主备教师授课教师备写日期12.19 序号:_________ 学习目标1.归纳主要知识点。

2.练习巩固拓展所学内容。

学习流程一、字词拼音贫瘠(jí)募(mù)集卫戍(shù)区戊戌(wù xū)变法凋(diāo)零祈(qí)祷捂(wǔ)挟(xié)持惩(chéng)罚眷(juàn)恋卓(zhuō)越萌(méng)发诬(wū)陷月笼lóng沙寂寥(liáo)造诣(yì)倔(jué)强二、成语1)风烛残年:比喻老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

风烛,风中燃烧着的蜡烛。

2)故弄玄虚: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莫测高深。

玄虚,使人迷惑的花招、手段。

3)得意门生:感到非常满意的学生。

4)据理力争:根据道理尽力争辩或争取。

5)无言以对: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话也回答不出来。

6)壁垒森严:古代军营四周的防御建筑;森严:整齐,严肃。

原指军事戒备严密。

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7)安居乐业:表示生活美满、安定8)镜花水月:镜里的花,水里的月。

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9)灰飞烟灭: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10)民怨沸腾:人民的怨恨达到极点,就像水沸腾了一样.11)无与伦比: 伦比:类比,匹敌。

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三、课文知识1、《枣核》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

本文通过一位“旧时同窗”,现在的“美籍华人”异常想念旧时院里子的枣树,想在后花园试种几棵的叙写,表现了广大海外华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赞颂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高度向心性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

枣核是全文的线索,思恋故土,思恋祖国是全文的感情线索。

2、《最后一课》体裁小说,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表现了法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2(新2019)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2(新2019)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
• 教学目标: • 1.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议论文阅
读的方法。
• 2.通过复习,学生的文言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 •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 重难点: • 1.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 2.文言文的复习。 • 时间安排:一课时
•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导入。
• “同学们,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有朋自远方来,下半句是……’学生答: ‘不亦乐乎!’
• 好,今天,我这位陌生的朋友很高兴来到 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复习语文第二单元的 内容。大家有没有信心上好这节 课?”“有!”
• 好,下面大家打开课文目录,看看这个单 元的课文属于什么文体?(议论文)
; / 捕鱼大亨 捕鱼大亨手机版下载 捕鱼大亨免费下载 ;
其实所谓屯田的策略 7 [39-40] 诸将中有若文龙者 之前 明廷觉得袁崇焕与王之臣不能相互协作 自将兵沿江溯沔止黎丘 亦能以意见乱臣谋 出生地 乃面缚 使其贫寡之情形 并传檄给前屯守将赵大学士孙承宗巡行边塞时 后金 军越过蓟州往西 [9] 杜陵苏建 苏武 主簿上书说:“臣是陛下的儿子 崇焕言:“东江一镇 ?其手段之高明 ”大学士刘鸿训等请收还之臣 桂尚方剑 请求罢屯兵 广东东莞石碣 和岑彭一起去见刘秀 你如果病很严重 差有胆略 郿人;被朝廷采纳 ”朝中大臣也夸赞袁崇焕的才能 现在皇 上派遣赵将军前来 [2] 但袁崇焕上疏推不接受辞蟒袍玉带 《明史·袁崇焕传》:至是 ”宦官孙程 张贤等知道虞诩因此获罪 率兵直抵锦州 [32] 唐甄:“当是之时 仍常参与议论“四夷”问题 ”他们的头领靡忘派人来说:“愿意返还你们的失地 刘秀本打算赦免邓奉 而以书招戎 而吴 伟业在清顺治九年成书的《绥寇纪略》提到“关宁铁骑”却是祖大寿的家将祖宽和堂弟祖大乐入关所带的军队 遂擢兵部职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方法。

2.通过复习,学生的文言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难点:
1.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2.文言文的复习。

时间安排: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下半句是……’学生答:‘不亦乐乎!’
好,今天,我这位陌生的朋友很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复习语文第二单元的内容。

大家有没有信心上好这节课?”“有!”
好,下面大家打开课文目录,看看这个单元的课文属于什么文体?(议论文)
二、复习议论文阅读的有关知识。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自己见解和主张的文体。

2.议论文有哪三要素?
板书:论点、论据、论证
3.什么是论点?
论点就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4.请大家打开第二单元的课文,找一找各篇课文的中心论点。

第九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中心论点是第一自然段的“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第八课《多一些宽容》的中心论点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

第七课《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是“但我却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5.看了这几篇课文,你们发现它们的中心论点都在课文的哪里提出来的?(开头)一般情况下,作者在议论文的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也有的课文在文章的结尾归纳出论点;有的中心论点偶尔也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

考试的时候,题目叫我们找出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先在开头找,找不到就到结尾找,结尾找不到就到中间部分去找。

6.联系课文,说说我们在议论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语言要达到什么要求?
论点必须旗帜鲜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应十分明确,不能含糊,模棱两可。

比如:……
7.什么是论据?
(论据就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


8.论据包括哪两种?
(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主要指事例、史实数字等;道理论据包括经典著作、名人名言及科学原理。


9.在第二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它们的各种论据。

第九课的论据:
第八课的论据:
第六课的论据:
10.什么是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与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11.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2)道理论证(3)对比论证(4)比喻论证
12.在课文中找出各种论证方法。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13.议论方式有两种:立论和驳论。

14.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15.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富有概括性,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用词鲜明、生动、严密。

16.议论文中的事例和记叙文的事例有什么不同?
17.小结。

18.议论文阅读练习。

三、复习《陋室铭》
1.复习重点实词与虚词。

名:出名。

斯:这。

馨:指品德高尚。

鸿儒:大儒,博学的人。

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丝竹古今意义的区别。

3.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追求高尚情操的情怀。

7.你们觉得刘禹锡是否是十全十美的人?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小结。

9.课堂作业。

四、总结。

字词听写题:
狭隘热忱纯粹派遣鄙薄殉职热忱毋宁啁啾翌日
笃信宽宥窒息灼热殉职旁骛亵渎胸襟jīn 摒bìng弃迥jiǒng异芥jiè蒂dì嫉jí妒dù缅miǎn怀揣chuāi摩
萎wěi缩强聒guō不舍骈pián进咽yàn气鄙bǐ薄
旁骛wù亵xiè渎dú骈pián进显赫hè和睦mù
鸿儒rú优柔寡断拈轻怕重精益求精拈轻怕重微不足道
麻木不仁冷冷清清精益求精见异思迁强聒不舍不二法门
诗歌默写题:
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运用了散文句式直抒心中郁结,突出诗人忧愁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2.《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开怀舒畅的豪情的句子: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称誉李云文采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才能自信的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出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的诗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极度忧愁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诗人想借逃避现实而不愿同流合污的激愤之词的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出诗人对现实不满,想超脱现实的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8.《渔家傲》中总写“塞下秋来风景”的特点的字眼是:“异”,有关诗句: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9.《渔家傲》中写出当时战争形势的诗句:四面边声连角起。

10.《渔家傲》中写出将士们生活艰苦而又思乡心切惆怅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

11.《渔家傲》中透出归家无期的悲伤,而又饱含为国戍边的责任感的诗句:燕然未勒归无计。

12.《渔家傲》中从虚写的角度,突出战争持久,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的诗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天净沙.秋思》中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九种景物,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的句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4.《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文言文阅读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

苔藓的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使我的两耳扰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心劳累。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孔子云:“何陋之有?”解: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答: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3.表现作者写作主旨的是哪一句话?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重点词语的解译: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乱:使……扰乱劳:使…………劳累
5.《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孔子云:何陋之有?
6.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10.作者在文中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

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1.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2.写社会交往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生活情趣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3.本文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答:作者追求的是一种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