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

合集下载

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的最新指南

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的最新指南

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的最新指南目录一、内容概览 (2)1. 脑血管造影术介绍 (3)2.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3)二、术后患者评估与监测 (5)1. 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6)2. 神经系统评估 (7)3. 出血与血肿监测 (7)4. 心理状况评估 (8)三、疼痛管理 (9)1. 疼痛评估方法 (11)2. 药物镇痛 (12)3. 非药物镇痛方法 (13)四、卧床与活动指导 (14)1. 卧床休息的重要性 (15)2. 活动限制与康复锻炼 (16)3. 床上生活护理 (17)五、饮食与营养支持 (18)1. 术前与术后饮食原则 (20)2. 营养补充与液体管理 (21)3. 特殊饮食需求处理 (22)六、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23)1. 出血预防与处理 (24)2. 感染预防与控制 (26)3. 血栓预防与治疗 (26)4. 肾功能不全预防与处理 (27)七、康复与心理支持 (29)1. 康复计划与目标设定 (30)2. 心理疏导与支持 (32)3. 家庭与社会支持网络建立 (33)八、出院指导与随访 (34)1. 出院前准备与注意事项 (35)2. 出院后用药指导 (36)3. 定期随访与复查安排 (37)九、总结与展望 (38)1. 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的现状与挑战 (39)2. 未来发展趋势与创新方向 (40)一、内容概览患者评估与监测:术后应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等。

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如过敏史、肾功能不全等,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密切监测。

伤口护理: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如有渗血或血肿形成,应及时处理。

神经系统观察: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

这些症状可能是术后并发症的迹象,如颅内压增高、脑血管痉挛等。

影像学检查:根据医嘱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了解血管造影的结果和是否存在并发症。

脑血管造影术术后护理课件

脑血管造影术术后护理课件

出院指导
日常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饮食、运动等,以促进康 复。
药物指导
告知患者药物的用法、用量及 注意事项,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
随访安排
告知患者随访的时间和地点, 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
05
总结
重点回顾
01
02
03
术后注意事项
详细解释了患者在脑血管 造影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包括休息、活动限制、 饮食和生活习惯等。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列举了脑血管造影术后可 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 、血栓形成、过敏反应等 ,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定期复查与随访
强调了定期复查和随访的 重要性,以及复查时需要 进行的检查项目。
展望未来
新技术与新进展
患者自我管理与预防
介绍了近年来在脑血管造影术及术后 护理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如介入 治疗、远程监测等。
脑血管造影术术后护理课件

CONTENCT

• 引言 • 术后注意事项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康复指导 • 总结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介绍脑血管造影术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当前医疗环 境下对术后护理知识的需求。
分析现有术后护理知识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和完善的必要性。
定义和概述
01
明确“脑血管造影术”和“术后 护理”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医学 知识和技术。
记录病情
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 果,患者及家属应做好病情记录,如 记录体温、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标, 以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等。
03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出血的预防与处理
出血的预防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采取措施来减少出血的风险,包括使用止血药物和精确 的手术技巧。

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术的术后护理

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术的术后护理

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术的术后护理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病死率高达10%,是当前人类疾病三大死因之一。

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70%,目前仍以药物干预为主,但复发率高。

全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为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了新的诊治途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防卒中复发。

本文报道了XXX神经内科(a5病区)近年来开展的多例脑血管狭窄患者行pta的成功治疗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1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48-72岁之间。

其中7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1例为轻偏瘫。

患者中颈内动脉8例,术后安置于监护病房,椎动脉10例。

术前均进行头部螺旋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术前均进行全面评估,无绝对禁忌证。

在术后护理方面,首先要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并将术侧下肢制动至拔鞘管后6-8小时。

同时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和肢体制动的重要性。

在术后的观察中,要注意患者神志、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并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心慌、出冷汗等情况。

本组病例中有2例支架置入后出现血压下降,需给予升压药对症处理,一周后病情好转。

除此之外,还要鼓励患者多饮水,进流质或半流质,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并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口腔和鼻出血。

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大小便、呕吐物及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及肾区有无疼痛现象。

在穿刺部位方面,要观察有无红肿、渗血、皮下血肿等情况,并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及穿刺侧肢体的皮温,及时调整弹力绷带的松紧度,24小时后撤去弹力绷带。

在术后的护理中,还要注意患者的睡眠情况,不能入睡者应用镇静药物以免引起血压的不稳定及高灌注。

同时,还要做好心理护理,不良的情绪易引起血压波动及脑血管痉挛。

因此,要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述和要求,解释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

最后,还要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

1、在血管内穿刺插管过程中,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是最常见的合并症。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压迫不当、止血后患肢移动或肝素和抗凝药物的应用引起的。

脑血管造影术后应该怎样护理?

脑血管造影术后应该怎样护理?

大邑望县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1300造影现在是临床上经常采用的影像学辅助检查手段之一,临床上最常见的X线造影、超声造影,其原理都是在大血管等某个特定的部位注射造影剂,再通过X线或超声进行拍片,从而完成普通X线和超声检查所无法达到的诊断目的,它对诊断脑血管本身的病变具有特殊意义。

脑血管造影术后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些的影响,所以在脑血管造影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特殊的护理。

脑血管造影术脑血管造影检查是把含碘造影剂直接注射到血管,使血管显影,然后快速地、连续地射片,再通过血管彰显的形态和位置来检查脑血管病。

造影治疗主要是在心脏造影检查后进行的介入治疗,多见于心脏支架的病人。

脑血管造影由于给药部位不同,在临床上有分颈动脉造影、椎动脉造影、全脑造影和静脉窦造影等。

脑血管造影既能提示血管本身的形状变化,如扩大、畸形、痉挛、狭窄、栓塞、出血等,也能通过血管部位的大小改变,判断有无占位。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促进患者脑血管造影术后的恢复有较大的帮助,心理护理一般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及患者术后复健这两种情况下进行术后护理。

首先是患者在脑血管造影治疗过程,对自己脑血管疾病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导致患者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些烦躁、焦虑、绝望的情绪,进而会出现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情况,这对患者的脑血管造影术的治疗非常不利。

所以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与患者讲述病情的发展情况以及病情的治疗情况,让患者了解后期的治疗,并把相关注意流程和注意事项都告知患者,缓解患者造影术后焦虑情绪。

同时对术后复健的患者,要告知患者术后护理的重要性,积极和患者沟通术后护理的要点,让患者配合治疗,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体位护理患者术后要平卧八个小时,穿刺肢体制动,而并非一动不动,非穿刺肢体可以活动,当穿刺在右侧股动脉位置时,身体的右下肢就不能弯曲和移动。

患者术后八小时后,要对患者进行翻身操作,翻身时,需用手按压穿刺部位,侧卧位角度小于25°,避免患者因为长时间平卧导致静脉血栓和压疮情况的出现,也避免患者出现肌肉酸痛和体位不舒服情况的发生,每1-2小时翻一次身即可。

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要点

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要点

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要点
以下是 8 条关于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要点:
1. 哎呀,术后要多休息呀!就像跑完长跑要歇一歇一样,这术后可得给身体足够时间恢复呢。

比如老张,术后不听劝老爱乱动,结果就不太舒服,所以一定要好好休息呀!
2. 嘿,饮食也很重要呢!不能啥都吃,要清淡些,好比给汽车加合适的油。

要是乱吃东西,就像给机器加错了油,那可不行哟!
3. 哇塞,伤口护理可不能马虎!这就好比我们爱护自己最喜欢的宝贝一样,要小心翼翼的。

要是不小心弄感染了,那不就糟糕啦!
4. 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呀!就像关注天气变化一样,有一点不对头就要赶紧留意。

像隔壁床的老李,稍微有点不舒服立马告诉医生,多机智呀!
5. 可别小瞧情绪哦!保持好心情就跟吃了开心果似的。

要是整天愁眉苦脸的,那恢复能快吗?
6. 在床上活动时也得注意呀!这可不像在平地上那么随便,得小心再小心,免得扯到伤口。

就好像走在薄冰上,能不小心点吗?
7. 多喝水好不好呀!水是生命之源呀,不喝水怎么行呢?就像花儿不浇水能开得艳吗?
8. 记得要按时复查呀!这可不能拖,要像守时赴约一样重视。

不复查怎么知道恢复得好不好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脑血管造影术后的护理要点真的很关键,每一条都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让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呀!。

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3.由于患者绝对卧床, 右下肢制动时间长,
腰部疼痛明显,腰下
可垫一小枕,给予局
部按摩,也可帮助患
者翻身,向穿刺下肢 侧翻身60度,保持髋 关节伸直,健侧下肢
可适当活动。但要注
意加压包扎辅料有无
渗血,局部有无血肿、 出血。
4.密切观察术侧肢体 的皮肤温度、பைடு நூலகம்色及 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如果出现动脉搏动减 弱、皮肤紫绀、发凉 及肢体麻木等情况, 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 理。
脑病一 唐雅琦
1.术毕回病房,患者平
卧,拔出动脉鞘压迫 止血20min后弹力绷带 加压包扎,上敷1Kg盐 袋6~8h,穿刺部位下 肢制动24小时。
2。对患者进行24h监护, 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变化, 血压控制要求个体化。严 密观察神经体及症状,出 现新发偏瘫、言语不利、 麻木、神志障碍立即报告 医生,采取处理措施。如 患者出现呼吸变慢、深, 脉搏慢而有力,应警惕颅 内出血,立即报告医生, 及时处理。因患者多数采 用积极的抗栓治疗,术中 和术后注意观察有无血尿、 牙龈出血。
5.协助患者多饮水利于 造影剂的排出(一般 6~8h饮水1000~ 1500ml),
术后饮食:低盐、低脂、 易消化饮食,少食用豆 浆、牛奶、苹果等易引 起腹胀的食物。尽量不 用力排大便。
6.健康教育
责任护士需要结合术 后病人的具体情况实 施健康教育,引导患 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戒烟、戒酒等, 科学使用抗高血压、 降糖、调脂等药物,
避免剧烈运动。没3~ 6个月复查各项生化指 标,病情复发时及时 就诊。

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预防

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预防

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预防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常用的神经放射学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脑血管的形态和功能,以诊断相关疾病。

在进行脑血管造影术时,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护理和注意事项,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就此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术前准备在进行脑血管造影术之前,患者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患者需要告知医护人员自己的病史、药物过敏史和药物使用情况,以便医生进行全面评估。

同时,患者应该在手术前禁食禁水,避免进食和饮水,以免影响造影效果。

2. 术中护理在脑血管造影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

同时,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配合,让患者保持平静、配合操作,避免突然运动或移动,以免影响手术进行。

3. 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休息,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患者应该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减少不适感。

同时,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自身状况,如出现呕吐、头痛、四肢无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4. 注意事项在术后,患者需要遵医嘱继续服用药物,如抗凝药物等。

患者应该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活动,避免饮酒和吸烟,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

同时,患者应该加强饮食调理,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5. 并发症预防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过敏反应、出血、感染等。

因此,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自身状况,如出现发热、发冷、皮肤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以免加重病情。

综上所述,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重要的神经放射学检查方法,患者在接受此项检查时需要做好护理和注意事项,并密切关注并发症的预防。

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合理的预防,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并遵医嘱处理。

祝您早日康复!。

脑血管造影护理常规

脑血管造影护理常规

脑血管造影护理常规1、监测生命体征术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

2、配合医生操作术中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保持身体不动,避免影响手术效果。

同时,应配合医生进行造影剂注射,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注意术中护理术中应注意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出现不适。

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处理。

同时,应注意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出现低血糖、低钙等情况。

4、术后转运术后应将患者转移到恰当的病房,进行密切观察。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

同时,应注意术后护理,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促进恢复。

在进行穿刺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保持术侧下肢伸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足趾和踝关节的活动,但需要注意间断按摩术侧肢体。

其次,需要注意观察穿刺处是否有渗血、皮下血肿等情况,同时监测足背动脉搏动和远端皮肤颜色、温度。

测量足背动脉搏动时,应该位于足部第1、2跖骨之间,与内外踝经足背连线的中点相交。

每两小时监测一次,连续监测24小时。

在压迫期间,穿侧下肢需要严格制动,不能翻身,沙袋解除后可以向术侧翻身侧卧,但术侧下肢仍需制动。

注意术侧肢体轴线翻身,翻身角度小于60度。

给予患者取术侧卧位,下肢伸直,健侧屈曲,以保证患者舒适,防止压疮。

在咳嗽或大小便时,需要用手压迫穿刺点。

为了促进造影剂的代谢和预防造影剂肾病,需要指导患者多饮水(根据患者情况,4小时内可饮水2000毫升)。

这有利于造影剂的排出。

同时,需要在24小时内尽量避免食用高蛋白饮食,以防产生气腹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对行脑血管造影术到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我科进行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95例病人,对他们进行精心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护理后,95例患者DSA术后均未出现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痉挛,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护理效果良好。

结论:对行脑血管造影术后的患者进行合适的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77-01脑血管病是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病率
逐年上升,由其引起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疾病中占首位[1]。

CT和MRI是脑血管病常用的检查方法,但这两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脑血管情况无法进行清晰、动态、全面的反应[2]。

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经股动脉插管,将不同型号导管在透视下运用抽捅、捻转等手法将注射造影药物运送进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椎动脉内的一种手术方法[3]。

其因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4],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该方法因其具有创伤性,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而术后的护理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我科进行了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95例病人,通过对他们的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6月到2016年6月在我科行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95例,其中男65例,女30例,年龄在21-74岁之间,平均年龄51.789岁,大于60岁患者41例,占43.157%。

造影术成功率100%。

1.2仪器与试剂飞利浦全身造影机,动脉鞘,5F猪尾巴造影导管,5F单弯造影导管,猎人头造影导管,0.035in/150cmJ型超滑导丝,碘海醇造影剂,苯巴比妥钠注射剂,西咪替丁注射液等。

1.3护理方法
1.3.1心理护理行造影术后,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仔细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向患者讲述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应对措施,积极鼓励患者,消除消极恐惧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情,促进恢复。

1.3.2生命体征观察手术是经股动脉穿刺的,因此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术侧肢体保持伸直位,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每小时观察1次并记录。

术后24h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颅内出血如头痛、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严密监测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及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注意患者有无肢体瘫痪,失语和癫痫发作,意识和瞳孔变化。

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时报告医生作相应处理。

1.3.3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术后拔出动脉鞘后局部按压15分钟,予纱袋加压包扎后返回病房观察术侧肢体穿刺点有无渗血及血肿形成,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肢体温度,颜色等。

术后严格下肢制动12小时,禁止翻身、做起、抬腿。

24小时后可解除沙袋下床活动。

术后4小时患者可进流质饮食,勿空腹进食奶制品,并嘱咐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术后4小时内应见尿液排出。

穿刺处皮肤禁止浸水,结痂后方可沐浴,防止皮肤感染。

1.3.4并发症的预防术后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除,预防患者出现碘过敏反应,一旦出现,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造影术后,患者卧床一出现腰背疼痛,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并进行局部理疗,按时取出压迫止血器,使患者早日活动,
减少卧床时间长造成的腰背疼痛。

1.3.5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按时复诊,说明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告知服药
的禁忌及注意事项,如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

如出现
头痛,言语、运动、感觉障碍应及时复诊。

1.4观察指标观察护理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2.结果
95例患者DSA术后均成功完成护理,观察发现,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痉挛,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

3.讨论
脑血管造影检查是一种有效的脑血管疾病检查方法,虽然该法具有操作简捷,微创,可
直接接触病灶、可重复性好,适应症广,定位精确,副作用小,对全身影响小,并发症低等
特点,但该法术后并发症较多,发生率约为1.8%~12%[5],且危害较大。

它的局部麻醉及长时
间强迫伸直位,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适,如排便困难、尿潴留等。

因此加强术后的护理显
得十分重要。

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造影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6]。

本研究对95
例行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了精心的护理,结果发现,护理完成后,所
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

该结果不仅表明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而且说明合
适的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对行脑血管造影术后的患者进行合适的护理,有利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到恢复。

参考文献:
[1]李春花,何岳,夏翠云.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医学伦理与实践,2014,27(18):2493-2495.
[2]卓巍.护理干预对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
药,2016(7):259-260.
[3]陈雪梅,何丰,高洁.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成都医学院学
报,2013,8(2):216-218.
[4]于淑君.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25(1):67-69.
[5]曾静霞,徐春燕.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
志,2013,1(10):82-84.
[6]吴航,蒋舫.护理干预对脑血管造影术老年患者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