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试管苗移栽

合集下载

试管苗的移栽和管理

试管苗的移栽和管理

试管苗的移栽和管理试管苗是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来的植物苗,它们通常生长在试管中,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然而,一旦试管苗长大了,就需要将其移栽到土壤中进行进一步的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介绍试管苗的移栽和管理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地移栽和管理试管苗。

一、移栽前的准备工作在移栽试管苗之前,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准备好移栽所需的土壤和容器:选择适合试管苗生长的土壤,如腐殖质和营养丰富的土壤。

同时,准备好适合试管苗生长的容器,确保容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2. 适时进行移栽:根据试管苗的生长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移栽。

一般来说,试管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或者根系发达时,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二、移栽方法1. 将试管苗取出:在移栽之前,先将试管苗从试管中取出。

可以用消毒的镊子或者其他工具轻轻夹住试管苗的茎部,将其小心地取出。

2. 处理苗体:将试管苗放在清水中,轻轻摇晃,让水冲洗掉试管外的凝胶物质。

然后,将试管苗放在含有生长调节剂的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有助于促进试管苗的生根和适应土壤环境。

3. 移栽到土壤中:将处理好的试管苗小心地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确保试管苗的根系完整无损。

然后,将土壤填充到容器中,轻轻压实,使试管苗稳固地生长在土壤中。

4. 浇水和光照:移栽后,及时给试管苗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确保试管苗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或人工光照,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三、移栽后的管理移栽后,我们还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以确保试管苗能够健康地生长。

1. 控制水分:试管苗刚移栽到土壤中时,根系可能较为脆弱,因此需要注意控制水分。

避免过浇水或者过干燥,以免对试管苗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2. 施肥:根据试管苗的生长情况,适时施肥。

选择合适的肥料,按照肥料的使用说明进行施肥,有助于提供足够的营养供给,促进试管苗的生长。

3. 定期修剪:试管苗在移栽后会不断生长,我们需要定期修剪试管苗的茎和叶,保持其形态美观,并促进其分枝和侧芽的生长。

试管苗的驯化移栽

试管苗的驯化移栽

试管苗的驯化移栽一、试管苗的生态环境组织培养出来的苗通称试管苗或组培苗。

试管苗长期生活在密闭容器中,形成其独特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相比,有四大差异。

⑴高恒温试管苗整个生长过程中采用的是恒温培养,温差很小。

并且温度一般控制在25+2℃。

外界环境条件温度不断变化,其调节由太阳辐射决定,温差很大,而且一般不会达到25+2℃。

⑵高湿试管瓶内水分移动途径有两条:试管苗水分从气孔蒸腾,培养基水分向外蒸发,凝结后又进入培养基。

水分移动循环造成瓶内相对湿度接近100%,远远大于瓶外空气湿度,故试管苗蒸腾小。

⑶弱光试管瓶内光照一般比太阳光弱,幼苗生长也较弱,不能受太阳光直接照射。

⑷无菌试管苗所在环境无菌,与外界有菌环境不同,试管苗也无菌,同时,培养瓶内气体环境较为特殊,与外界环境有很大差异。

⑴试管苗生长细弱、茎叶表面角质层不发达。

⑵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较差。

⑶叶片气孔数目少,活性差。

⑷根的吸收功能差。

⑸对逆境的适应性和抵抗能力较差。

二、试管苗的特点:⑴试管苗生长细弱、茎叶表面角质层不发达。

⑵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较差。

⑶叶片气孔数目少,活性差。

⑷根的吸收功能差。

⑸对逆境的适应性和抵抗能力较差。

三、试管苗的驯化1、驯化的目的提高试管苗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提高光合能力,使试管苗健壮,提高试管苗移栽成活率。

2、驯化原则调节温湿光和无菌等环境要素,开始和培养条件相似,后期与预计栽培条件相似。

3、驯化方法将长有完整试管苗的培养瓶由培养室转到伴遮荫的自然光下锻炼,并打开瓶盖注入少量自来水使幼苗逐渐降低温度,转向有菌,根据材料不同驯化天数有异。

四、试管苗的移栽a、常规移栽法将已诱导出大量根的试管苗,驯化3-5天,移到无菌基质(蛭石、珍珠岩、泥炭土或其混合物)中,当长出2-3片新叶时,栽到田间或盆钵中。

b、直接移栽法直接将试管苗移栽到盆钵的方法。

c、嫁接移栽法用试管苗做接穗嫁接在同一植物的实生苗上。

嫁接移栽优点:1、移栽成活率高。

2、适用范围广,嫁接移栽也适用于弱苗或污染苗。

试管苗移入苗床成活技术

试管苗移入苗床成活技术

试管苗移入苗床成活技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莫继荣摘要外植体消毒、外植体分化与再分化、试管苗移栽成活是植物组织培养(克隆)三大技术难点。

试管苗在密闭的瓶内培养基上无菌生长,光照较暗、湿度大、长势不旺,类似母体腹中婴儿;试管苗从瓶中移入苗床(称炼苗或驯化),就像婴儿降生,开始了从异养(渗透吸收养分)到自养(根毛吸收养分)的转化,必须精心呵护,使其根部长出有吸收功能的根毛,才能顺利成活。

本文介绍的是试管苗移入苗床保成活的关键技术。

1、苗床设施设计与建造一般植物,生长最适温度:地下部,2-5℃时根系开始活动,10℃时根系大量形成,最适生长温度是15~20℃;地上部是20~26℃。

气温低于5℃进入休眠,高于30℃生长受阻。

光补偿点是8000Lux左右,高温强光高湿不仅生长不好,而且容易发生病害。

试管苗从密闭的瓶内培养基上无菌生长,光照较暗、湿度大、长势不旺的主营异养生长,到适用外界环境的自养生长,存在一个逐步适用的过程,应该尽量避免冬季太冷、夏季太热时期炼苗。

我国北方冬天日光温室配备地热线+塑料小拱棚,南方冬天配备钢架双层膜覆盖塑料大棚+塑料小拱棚;夏天两地避开高温期,以4针遮阳网取代棚膜,遮阳网离地1米高开始覆盖,配备4针遮阳网小拱棚覆盖5-7天保湿(预备农膜防暴雨),可以延长试管苗炼苗期很多,具体用5厘米地温温度计与小工拱棚内气温温度计量温,指导实行。

完全用电力控制的智能温室作炼苗室,造价与运营成本太高,只适合特别稀有,生产量大的场合,但不能采取高架育苗。

2、苗床整地与施肥苗床必须选用肥力中等以上沙壤土或壤土,每亩初次使用苗床施1.5吨腐熟生物有机肥(以后减半),翻耕25厘米深。

开沟作畦:按南北方向,沟宽35厘米,畦宽1.5米整地,畦的四周作宽5-8公分、高5公分框边,框中央整平稍微压实,以利均匀填充炼苗基质。

炼苗基质:完全晒透过细河沙(刀口纱),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体积比为1:1的细河沙与草炭(太阳暴晒过)混合物,效果更好。

植物试管苗移栽技术

植物试管苗移栽技术
物快繁研究和工 厂化生产提供方法和借鉴。
关键词 : 试管苗 ; 移栽 ; 菌根 丛枝
中图 分 类 号 : 93 Q 4.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00 (001-080 10—6X 2 1)103—3
Tr ns a i c o o y o a pl ntng Te hn l g fHor iulur lTe t u a s tc t a s -t be Pl nt
湖南农业科学
2 1 , 1 )3 ~ 0 0 0 ( 1 :8 4
H n n g cl r c n e u a 6 u uM S i cs A
邱金 梅
( 北京林 业 大学 园林 学 院 , 京 10 8 ) 北 0 0 3
摘 要 : 综述 了植物试 管苗 移栽的相关技 术, 从试管苗质量 、 菌根 、 丛枝 环境条件控制等 方面来提高试管苗 的移栽成 活率 , 为植
和适 应 的过程 。 目前 , 国内关 于试 管苗 的报 道和 研 究 比较 多 , 真正 应 用于 大规模 工 厂化 生产 的还 不 但 多, 试管 苗移 栽成 活率 低是 主要 原 因之 一 。应 从 环
境 控制 、 育 壮 苗 、 苗 、 培 炼 移栽 基 质 、 湿管 理 和 丛 温 枝菌 根应 用等方 面来 提高 试管苗 的移 栽成 活率 。
Ke y wor :ts—u es e l g ;rn pa t ab s ua erhz ds ettb e di s t sln; ru c lrmy or ia n a
试管 苗在 恒 温 、 高湿 、 弱光 、 氧等 特殊 环境 下 异
增 殖 与生 长 , 形态 、 剖 和生 理 特 性 与温 室 和 大 其 解 田生长 的植 株不 同 , 了适 应 移栽 后 的较低 湿度 以 为 及较 高光 照度 并进 行 自养 , 须要 有一 个逐 步锻 炼 必

植物组织培养——试管苗的生根与移栽

植物组织培养——试管苗的生根与移栽

植物组织培养——试管苗的生根与移栽————————————————————————————————作者:————————————————————————————————日期:第六章试管苗的生根与移栽技能目标: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试管苗生根与驯化移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应用,为试管苗工厂化生产服务,并能够解决试管苗生根与移栽中遇到的问题.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和实践,了解影响试管苗生根和移栽成活的因素,熟悉试管苗生根和移栽的常用方法,掌握试管苗生根和移栽的基本技术.植物的组培快繁通过外植体的初代培养以及试管苗的继代增殖培养,往往诱导产生了大量的丛生芽、丛生茎或原球茎。

离体繁殖产生的芽、嫩梢和原球茎,一般都需进一步诱导生根,才能得到完整的植株。

当培养材料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就要使部分培养物分流到生根培养阶段,并进行进一步的驯化移栽,使其适应外界的栽培环境,以获得高质量的商品苗.若不能及时将培养物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去,就会使久不转移的试管苗发黄老化,或者因过分拥挤而使无效苗增多造成抛弃浪费。

试管苗的生根与移栽是植物组培快繁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植物组培快繁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能否进行大量生产和实际应用的重要问题,也是商品化生产出售产品、取得效益的最终环节.第一节试管苗的生根试管苗的生根培养是使无根苗生根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目的就是使试管苗生出浓密而粗壮的不定根,以提高试管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及驯化移栽的成活率,获得更多高质量的商品苗.试管苗的生根一般需转入生根培养基中或直接栽入基质中促进其生根,并进一步长大成苗。

试管苗的生根可分为试管内生根和试管外生根两种方式。

一、试管内生根(一)影响试管苗生根的因素植物离体培养中根的发生都来自不定根,根原基的形成与生长素有关,但根原基的伸长和生长可以在没有外源生长素的条件下实现。

影响试管苗生根的因素很多,有植物材料自身的生理生化状态,也有外部的培养条件,如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以及外部的环境因素等等,要提高试管苗的生根率,就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葡萄试管苗的移栽和管理

葡萄试管苗的移栽和管理

葡萄试管苗的移栽和管理以葡萄试管苗的移栽和管理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相关的内容。

试管苗是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将葡萄的花药和胚珠培养在试管中,待苗长出后再进行移栽和管理。

试管苗的移栽和管理是葡萄栽培的重要一环,对于葡萄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试管苗的移栽一般在苗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一般为2-3片真叶展开时。

首先要准备好移栽的场地,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保证葡萄苗能够顺利生长。

场地的准备工作包括松土、施肥、排除杂草等。

在移栽之前,要先将试管苗取出,将试管中的培养基清洗干净,然后将苗的根系放入水中浸泡片刻,以便去除残留的培养基。

移栽时要注意保持苗的根系完整,尽量不要损伤根系。

移栽深度要适中,不要过深或过浅,可以根据苗的生长情况和土壤条件来决定。

试管苗移栽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

首先是浇水,葡萄苗需要适量的水分来保持生长。

浇水要适时适量,避免积水和干旱。

其次是施肥,葡萄苗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生长。

可以选择有机肥或化肥进行施用,但要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造成根系烂根。

此外,还要注意杂草的清除,保持场地的整洁。

杂草会竞争养分和水分,影响葡萄苗的生长发育。

定期修剪也是管理的重要一环,通过修剪可以调整苗的形态,促进分枝和花芽的形成。

试管苗的移栽和管理还需要注意防病防虫。

葡萄苗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葡萄霜霉病、葡萄黑腐病、葡萄蚜等。

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另外,定期巡查苗的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葡萄试管苗的移栽和管理是葡萄栽培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移栽和管理,才能保证葡萄苗的生长健康,为后续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以上内容对于试管苗的移栽和管理有所帮助。

植物组培技术原理之试管苗移栽

植物组培技术原理之试管苗移栽

植物组培技术原理之试管苗移栽驯化试管苗移栽是组织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这个工作环节做不好,就会造成前功尽弃。

为了做好试管苗的移栽,应选择合适的基质,并配合以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整个组织培养工作的顺利完成。

试管苗由于是在无菌、有营养供给、适宜光照和温度近100%的相对湿度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因此,在生理、形态等方面都与自然条件生长的正常小苗有着很大的差异。

所以必须通过炼苗,例如通过控水、减肥、增光、降温等措施,使它们逐渐地适应外界环境,从而使生理、形态、组织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使之更适合于自然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试管苗顺利移栽成功从叶片上看,试管苗的角质层不发达,叶片通常没有表皮毛,或仅有较少表皮毛,甚至叶片上出现了大量的水孔,而且,气孔的数量、大小也往往超过普通苗。

由此可知,试管苗更适合于高湿的环境生长,当将它们移栽到试管外环境时,试管苗失水率会很高,非常容易死亡。

因此,为了改善试管苗的上述不良生理、形态特点,则必须经过与外界相适应的驯化处理另外,对栽培驯化基质要进行灭菌,因为试管苗在无菌的环境中生长,对外界细菌、真菌的抵御能力极差。

为了提高其成活率,在培养基质中可掺入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200-500倍液,以进行灭菌处理。

通常采取的措施有:对外界要增加湿度、减弱光照;对试管内要通透气体、增施二氧化碳肥料、逐步降低空气湿度等。

1、移栽用基质适合于栽种试管苗的基质要具备透气性、保湿性和一定的肥力,容易灭菌处理,并不利于杂菌滋生的特点,一般可选用珍珠岩、蛭石、砂子等。

为了增加粘着力和一定的肥力可配合草炭土或腐殖土。

配时需按比例搭配,一般用珍珠岩,蛭石,草炭土或腐殖土比例为1:1:0.5。

也可用砂子:草炭土或腐殖土为1:1。

这些介质在使用前应高压灭菌。

或用至少3h烘烤来消灭其中的微生物。

要根据不同植物的栽培习性来进行配制,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栽培效果。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试管苗栽培基质。

(1)河砂:河砂分为粗砂、细砂两种类型。

S8实验八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理论)

S8实验八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理论)

S8实验八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理论)实验八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理论)一、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概念及类型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是指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保存种质资源,使个体中所包含的遗传物质保持其遗传完整性和活力,并能通过繁殖将其遗传特性传递下去。

其保存类型有两种,即原生境保存和非原生境保存。

1、原生境保存是将植物的遗传材料保存在它们的自然环境中。

原生境保存的地方多是植物保护区,是保存植物整个群落的最好方法。

另一种方法为农田种植保存,即将原生境植物种植在农田中进行保护。

如云南水稻。

2、非原生境保存是将植物的遗传材料保存在不是它们的自然生境的地方。

非原生境保存方式有植物园、种子库、种质圃、试管苗库、超低温库等,具体保存方法有四种,即种植保存、贮藏保存、离体保存和基因文库保存。

二、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离体保存方法有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和生长抑制剂保存三种方法。

(一)低温保存是一种缓慢生长保存方法,是通过控制培养温度来限制培养物各种生长因子的作用,使培养物生长减少到最低限度。

低温保存的基本特征是保存材料的定期继代培养,不断繁殖更新;基本措施是控制保存材料所处的温度和光照。

一般,5—10℃适宜保存温带起源植物的试管苗,15—18℃可用于热带植物试管苗的保存。

除了温度的控制之外,适当缩短光照时间,降低光照强度,也能减缓材料的生长速度,延长保存时间。

延缓保存材料生长速度的另一项措施是改变培养基的成分。

种质库要定期检查,保持清洁,及时清除污染材料,并注意积累资料。

(二)超低温保存也叫冷冻保存,一般以液N2为冷源,使保存温度维持在-196℃。

1、保存原理低温冰冻过程中,如果生物细胞内水分结冰,细胞结构就遭到不可逆的破坏,导致细胞和组织死亡。

植物材料在超低温条件下之所以可以长期保存并能在离开保存环境后正常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就是在冰冻过程中避免了细胞内水分结冰,并且在解冻过程中防止细胞内水分次生结冰而达到植物材料保存目的。

植物细胞含水量大,冰冻保存难度大,投放液N2中易引起组织和细胞死亡,故须借助于冷冻防护剂,防止细胞冰冻或解冻时引起过度脱水而遭到破坏,保护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试管苗移栽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试管苗移栽的目的,掌握其原理及操作流程;
2. 熟悉试管苗移栽后的管理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植株管理。

二、实验原理:
试管苗是在无菌、恒温、适宜光照和相对湿度近100%的优越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并一直培养在富有营养成份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内,因此在生理、形态等方面都与自然条件生长的正常小苗有着很大的差异,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在移栽过程中很容易死亡,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从叶片上看,试管苗叶片表面的角质层不发达或没有,叶片通常没有表皮毛,或仅有较少的表皮毛,叶片上甚至出现了大量的水孔,且气孔的数量、大小也往往超过普通苗。

由此可知,试管苗更适合于在高湿的环境中生长,当将它们移栽到试管外正常的环境中时,试管苗失水率很高,非常容易死亡。

因此,为了要改善试管苗的上述不良生理、形态特点,则必须要经过与外界相适应的驯化处理,常采取的措施为:对外界要增加湿度、减弱光照;对试管内要通透气体、增施二氧化碳肥料、逐步降低空气湿度等。

此外,当试管苗移出培养容器后,首先遇到的是环境条件的急剧变化,同时,试管苗也需由异养转为自养。

因此,在移栽过程中必须创造一定的环境条件,使试管苗逐渐过渡,以利于根系的发育及植株的成活。

另外,因为试管苗在无菌的环境中生长形成,对外界细菌、真菌的抵御能力极差,为了提高其成活率,需对栽培驯化基质进行灭菌,在培养基质中可掺入 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00~500倍液进行灭菌处理。

总体而言,试管苗在移栽过程中经历了由无菌到有菌、由恒温到变温、由弱光到强光、由高湿到低湿、由自养到异养的急剧变化,因此必须通过炼苗,例如通过灭菌、降温、增光、控水、减肥等措施,使它们逐渐地适应外界环境,从而使生理、形态、组织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使之更适合于自然环境,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试管苗顺利地移栽成功。

试管苗是否能够移栽成功,除要求试管苗生长健壮,既有发育完整良好的根系、其根的维管束又与茎相连之外,移栽后的养护管理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试管苗移栽后的养护管理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保持小苗的水分供需平衡、防止菌类滋生、保持一定的光、温条
件、保持基质适当的通气性、防止风雨的影响等。

总而言之,就是在光、温、水、气、肥各方面对小苗的整体生长环境进行调控。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1. 实验仪器:盆,塑料袋,标记牌,直尺,筛盘,小棍,竹签等;
2. 实验药品:百菌清,泥炭,珍珠岩,树皮等;
3.实验材料:‘中国先生’试管苗,蝴蝶兰试管苗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 炼苗:提前几天,将试管苗拿出培养室拿到常温下放置,待试管苗逐步适应外界的光照、温度和湿度后再进行移栽,即可提高移栽成活率;
2. 取出瓶苗并清洗:将试管苗从所培养的瓶中取出,放入水盆中,取时要小心地操作,切勿把根系损坏,然后把根部粘附的琼脂漂洗掉,要求全部除去,而且动作要轻,以减少伤根伤苗。

3. 灭菌浸泡:在百菌清1000倍液中浸泡3-4分钟后,用清水洗涤干净,在操作过程中一定切勿伤根伤苗;
4. 配制种苗基质:将泥炭、树皮按泥炭:树皮=1:1比例进行混合拌匀,均匀装入筛盘中;将水苔浸泡在水中充分吸水后,挤干水分备用。

5. 移植小苗:①泥炭树皮基质:移栽前,先将基质浇透水,并用竹签或小棍在基质中开一穴,然后再将植株种植下去,最好让根能够舒展开,且不要弄伤幼苗。

种植时幼苗深度应适中,不能过深或过浅,覆土后需把苗周围基质压实。

移栽时,要将标记牌放好。

②水苔:略微挤干水分,轻轻将小苗的根系包裹起来,一起放入小盆中,轻轻压实。

种植完成后,再将苗移入大棚中;
7. 养护管理:
①刚种下去的小苗暂时不用浇水,因为基质在种之前已经浸泡过水,种下后先喷一遍
杀菌剂,之后每天喷雾保湿,待过5天后再浇水;
②5天后,每隔10天来对小苗进行观察,捡出死亡的小苗,并统计死亡数量,用以计
算成活率。

②小苗刚种下去也以干养为宜,促进长根,故浇水不宜过勤。

新根长出来之前不用施
肥,预计种后一个月施肥即可。

五、实验结果:
1. 定期进行管理,拿走死亡的小苗等,死亡的小苗要计数,并于30d后统计成活率[成活率=(移栽的总苗数-死亡的苗数)/移栽的总苗数]
3. 每次管理时要进行观察,记录小苗的生长状况等。

六、思考题:
1. 试管苗移栽难以成活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 简述试管苗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技术和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