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横峰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1.1定时规范答题 提升得分技能练习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正确运用词语虚词课件.ppt

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即使”和“也”搭
配,表让步关系。“虽然”表转折,一般有“但是、却”等词
呼应。“因而”表因果关系,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于是
”一般表顺承。 答案 A
解析显隐
第10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2014·江西卷)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未免太
不礼貌了吧。
()
答 √ 未免”的意思偏重于“实在不能不说是”,表示不
案 显
以为然,它是对别人做法的一种评价。用在肯定句或否
隐 定句中都可以。
(2013·浙江卷)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
4 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中国养
2.高考虚词考查的核心是“灵活使用”,主要考查虚 词的混用、误用、滥用、搭配不当等问题。考查的重点 是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几类词,其中考查最多的 是连词,尤其是复句中关联词的运用。
3.考查虚词实际是对句意的理解和把握,除要求掌握 虚词运用的常识外,还要求充分运用语境,搞清句子之 间的逻辑关系。
第2页
隐 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2013·四川卷)现代自然科学不只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
2 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
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 ( )
答
案 显
√ “不只”后面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因此正确。
隐
第4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考查点 近义虚词辨析
数字媒体资源库
3
第6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知识卡片:明确关联词语的固定搭配
并列关系
“也……也……”“既(又)……又……” “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时……有时……”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课件(共15张PPT)

考点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连贯、得体
➢ 1.考点阐释 ➢ 2.考点精讲 ➢ 3.规律方法 ➢ 4.拓展提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濡染书卷气,培育我正义 胸中存浩然,振作我精神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简明、连贯和得体方法归纳(三)
3.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 和语体的要求,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具体要求是:
(1)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 养、语言习惯等采用相应的语言形式。
(2)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3)要考虑目的,目的不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如广播稿 多用短句、口语、不易引起歧义的词,少用生僻词等。 (4)要考虑语体,语体分谈话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谈话 语体包括日常谈话、演讲、辩论等;书面语体分为文学语体、 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等。
(1)去次留主: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心句、 关键句,以此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的语句。
(2)辨识歧义:要注意表达时不出现歧义,使意思表 达得简要明白,避免误解,解答简明题时要本着“必须保 留”原则,可有可无的就无。
(3)删除繁冗:多出现在改错题里。找到题目中的重 复、繁冗的词语并删除掉。
①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
②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 ③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
④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
⑤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
⑥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
A.①②④⑤⑥③ C.⑥②⑤①④③
B.①⑥②⑤③④ D.⑥⑤③①④②
江西省横峰中学201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1.5定时规范答题 提升得分技能练习

第2课时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板块一短文中断句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退让贾谊翟王使使至楚。
楚王欲夸之,故飨客于章华之台上。
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
楚王曰:“翟国亦有此台乎?”使者曰否翟窭⑥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⑦采椽弗刮。
且翟王犹以作之者大苦,居之者大佚。
翟国恶见此台也!”楚王愧。
【注】①窭(jù):贫而简陋。
②翦:同“剪”,修剪。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B.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C.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D.使者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茅茨弗翦/采椽弗刮解析关注常处于句首或句末的词语,如“也”;注意对话语境中问与答的内容的起讫点;关注上下文语意对句读的影响。
答案 B【参考译文】翟王派遣使臣到楚国。
楚王打算向使者夸耀楚国的豪富,所以在章华台上宴请宾客。
登台的人一路休息多次,才到了顶上。
楚王说:“翟国也有这样的高台吗?”使者说:“没有。
翟国是个贫穷的国家,怎么能看到这样的高台呢?翟王自己盖的宫室,堂高三尺,土台阶三层,茅草屋顶不剪齐,柞木椽子不削皮。
翟王尚且还认为盖房者太劳苦,居住者太安乐。
翟国怎么能看到这样的高台呢?”楚王感到惭愧。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贻诸弟砥石命(并铭)[唐]舒元舆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以此益知人之生于伐,苟不病盲聋喑哑,则五常之性全;性全则豺狼燕雀亦云异矣。
而或公然忘弃砺名砥行之道,反用狂言放情为事,蒙蒙外埃,积成垢恶,日不觉寤,以至于戕正性,贼天理,生前为造化剩物,殁复与灰土俱委,此岂不为辜负日月之光景耶!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B.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C.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D.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解析根据文意判断。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表文转换 课件(共9张PPT)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考点精讲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选项
年龄段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
18—25岁
82% 72% 74%
26—40岁
69% 23% 65%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
35%
6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
同与异。
答 案
12题(能(大..12审明思让年))同异清确路自龄::图题。身段大小表目才志多年标要干愿数龄题求得者志段及,以更愿志内理充多者愿容清分地都者。答发倾认更挥向识认。于到同在志于志愿从愿服志服务愿找相大务对服关似的中自务键数数拓身 中数据据展职获据和。社业得:相会履某相差关历些同较系有技。帮能助,而,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规律方法
做好图表转换题,一般有以下三个步骤: 1 明确类型,把握构成。 2 二维比较,数据变化。 3 依类作答,准确规范。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拓展提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已发生变化,请
请点击图片看大图
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完成了“第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点 图文转换
表文转换
➢ 1.考点阐释 ➢ 2.考点精讲 ➢ 3.规律方法 ➢ 4.拓展提升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面掌握表达技巧合理分析艺术效果课件

醒好了的面,内里没有疙瘩。面粉一掺了水,放不多时就 会发酸,所以要下碱。下了碱的面,就可以抻了。
有人用舌头试碱放多了还是少了,舔舔,有一股苦甜香, 就是合适了。铁良试碱不用舌头,一半儿的原因是抻面是个露 脸的活儿,是公开的,客人看着,当面的。铁良用鼻子闻闻, 碱多了,就再放放,醒碱。
“……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 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 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 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 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 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
我目不转睛地瞧着他。 “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 ” 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 。他独自坐在船艘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 声朗唱着:
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 我不管地,也不管天, 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 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 ……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考语文一 轮复习全面掌握表达技巧合
理分析艺术效果课件
一别心知两地秋 下面是唐朝诗人严维的《丹阳送韦参 军》: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这首诗用了拆字,两字合起来就是作者表达的感情。你猜 猜试试。 答案 “心”、“秋”合成“愁”,“秋”是悲哀愁苦的象征,正 如宋人吴文英《唐多令》所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考点一 分析表达技巧
[ ]
(2014·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抻 面① 阿城 铁良是满族人。问他祖上是哪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把握要点会压缩课件

板块标题:①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兼及考查筛选信 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拟定总标题时, 可通过压缩整个语段的关键词“蛟龙”“中国龙”“中国制造” 获得;拟写板块标题时,材料有四句话,正好压缩成四个 板块标题,如第三句话“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顺利下 潜到马里亚纳海沟7 062米的深处,全世界为之瞩目”,可 压缩成“蛟龙潜深海”“蛟龙潜海世瞩目”“蛟龙潜海世界瞩目 ”等多种方式。
答案 “论语气(平),孟子气(激);庄子气(乐),楚辞气( 悲);史记气(勇),汉书气(怯)。”这是很恰切的评论。谁都 知道,孔子在《论语》中主要是以一位大教育家的面目出 现的,书中言论大都言简意赅,富有格言的情味,所以说“ 气平”。孟子就不同了,他是—位雄辩家,言辞锋利,咄咄 逼人,所以说“气激”。庄子颇具诗人气质,他的文章富于 想象力,往往表现出特殊新奇的情味,所以说“气乐”。屈 原一生饱受迫害,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凄苦沉痛,所以说“气 悲”。司马迁具有过人的胆识,所作《史记》敢于对统治者 进行批评和揭露,“气勇”当之无愧。
答案 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 活动。
命题分析 这类试题常常选自新近媒体上的文段,一般与社会生
活结合比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 代社会的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精确的提取与概 括更显重要。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 、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多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 ,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江西省横峰中学2016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1.3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A) 含解析

第2课时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A)1.以“斜风细雨"为表达重点,并辅以“小桥”“小草”“树木”等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按要求写一段话,不少于80字。
要求表现“忧郁”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答案(示例)恼人的小雨又在微风的吹拂下飘起来了,扑得行人的衣衫湿漉漉的,路边的小桥在斜风细雨中有些模糊,桥边的树好像笼上了一层细纱.独自在长满小草的路上踯躅,任细雨打湿了衣裳,我的脸上流淌下来的仅仅是雨水吗?2.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100字左右)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解析在进行扩展时,可以把原来的语句作为扩展的主体,在适当的地方添加恰当的修饰成分,也可以根据原句的内涵进行续写。
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必须使整个语句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并且衔接自然,文脉通畅,还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答案(示例)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
梅花,俏皮而含羞地开在桥头、小院,傲立在风雪中.含羞的花朵,不时惹得北风吹拂,将那漫天的花香清影,留给踏雪寻梅的墨客,留给追梦寄怀的智者,也留给失落孤独的旅人。
3.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析环境描写掌握解题技巧课件

4.分析景物描写技巧的角度 (1)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等方面的描写。 (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 (3)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 (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 (5)白描和工笔。
[先做 后讲]
(2011·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这是你的战争!” 宗璞
弗之站住了,一股怒气在胸中涨开,他回头看那学生。学 生上前一步:“只说孟先生是最识才的,叫人失望。”弗之转身 ,尽量平静地说:“你,你无论怎样多才,做人是不能打折扣 的,一切照规定办。”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 处时,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
⑥此刻,弗之的外甥、生物系学生澹台玮正在萧子蔚老师 的房间里。玮是三年级,但学分已够四年级。师生两人对坐在 小木桌旁,讨论着生物学的问题。子蔚感到玮有些心不在焉, 已有点猜到他的心思。待讨论告一段落,玮说:“萧先生,我 要做的事是要和您说的。”子蔚微笑道:“不是商量,是通知? ”玮道:“也是商量,”他停顿了一下,说:“我只觉得战场和敌 人越来越近,科学变得远了,要安心念书似乎很难。”
①昆明下着雪。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 上了一层白色。几个学生从明仑大学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 ,停下来看着墙上的标语:“这是你的战争!This is your war!”
②前几天,学校举行了征调动员大会。盟军为中国抗战提 供了大批新式武器和作战人员,由于言语不通,急需译员。教 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男生入伍,其他年级的也可以志愿参加。
④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鞠躬。“孟 先生,我们是工学院三年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弗之想 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只亲切地看着他们年 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 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一个学生接过,擦 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与孙司封书曾巩运使司封阁下:窃闻侬智高未反时,已夺邕邑地而有之,为吏者不能御,因不以告。
皇佑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
珙不听,宗旦言不已。
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皇佑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
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
”珙又不从。
宗旦之于珙,以书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
度珙终不可得意,即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毋为与死此。
”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
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
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
宗旦怒曰:“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
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
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
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伏节死难之臣,宗旦乃独不与。
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
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
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
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
岂当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
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
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侵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西者,宗旦皆历告之。
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
为天下者,使万事已累,天下已安,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患。
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
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惊动当世耶!巩初闻其死之事,未敢决然信也。
前后得言者甚众又得其弟自言而闻祖袁州在广东亦为之言然后知其事使虽有小差要其大概不诬也。
况陈珙以下皆覆其家,而宗旦独先以其亲遁,则其有先知之效可知也。
以其性之喜事,则其有先言之效亦可知也。
以阁下好古力学,志乐天下之善,又方使南方,以赏罚善恶为职,故敢以告。
其亦何惜须臾之听,尺纸之议,博问而极陈之?使其事白,固有补于天下,不独一时为宗旦发也。
伏惟少留意焉。
如有未合,愿赐还答。
巩顿首。
(选自《曾巩散文选集》,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策:预测,估计。
B.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诋:谩骂。
C.度珙终不可得意得意:骄傲自满的样子。
D.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旌:表彰。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意。
所考的四个实词分布在全文中,需要判断是否正确。
选项C项中的“得意”应作为“接受意见”的意思。
答案 C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前后得言者甚众/又得其弟自言/而闻祖袁州在广东亦为之言/然后知其事/使虽有小差/要其大概不诬也B.前后得言者甚众/又得其弟/自言而闻祖袁州在广东/亦为之言/然后知其事/使虽有小差要其/大概不诬也C.前后得言者甚众/又得其弟/自言而闻祖袁州在广东/亦为之言/然后知其事/使虽有小差/要其大概不诬也D.前后得言者甚众/又得其弟自言/而闻祖袁州在广东/亦为之言/然后知其事使/虽有小差要其/大概不诬也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断句。
首先根据标志词和语法结构初步断句,接着要关注一些虚词,如“而”“也”等词,这也是断句的关键,最后再通读一遍,看是否通顺合理。
答案 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节叙述了孔宗旦在面对侬智高反叛一事中的言行。
文段紧扣最主要的行为展开,着意突出叛乱前的反复进言、叛乱中的奋力抗击、叛乱后的慷慨赴难。
B.孔宗旦预测到侬智高要反叛,便多次向陈珙提出警告却不被采纳,所以孔宗旦只好自己坚守城池以至被俘遇难。
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替孔宗旦鸣不平。
C.作者认为,如果孔宗旦的进言不被拒绝的话,那么就完全可以避免这场战争灾难,而且孔宗旦原本可以不说一句话,因为保卫全城和老百姓是陈珙的职责所在。
D.孔宗旦把侬智高要反叛的信息告诉了陈珙和当地的使臣,但都没有被采纳。
所以作者指出,这些使臣后来不敢出面澄清,不敢帮孔宗旦说话,是怕连累自己。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要求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对所写人物、所述事件或所论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
本题涵盖内容广,要求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是对文言材料中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
C项,“就完全可以避免这场战争灾难”表述错误。
答案 C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侵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他的家人走了两天后,侬智高果然造反了,城中将士都响应他。
(2)有一个事先敢说的,又被世人欺蒙埋没,让他与罪人受同样的惩罚,对于天下大事,还有谁肯说呢!【参考译文】运使司封阁下:我私下听说侬智高还没有公开造反时,就已经侵夺邕州的一些地方,作地方官的不能抵御,因而也不把这一情况上报。
皇佑三年,司户孔宗旦测算到侬智高一定会造反,就写信向州将陈珙报告。
陈珙没有听从,宗旦劝说不止。
陈珙怒斥他说:“司户发疯了吗?”皇佑四年,侬智高越过了横山寨,掠取了寨里人,凭借寨中的仓库赈济百姓。
宗旦又告诫说:“事情危急了,不能不防御啊!”陈珙又不听从。
宗旦对陈珙,书面告诫共有七次,口头告诫多得数不清楚。
宗旦估计陈珙终究不会接受自己的意见,就把家人送去桂州避难,说:“我有官职在身,不能离去,我的亲人没有必要与我一起死在这里。
”他的家人走了两天后,侬智高果然造反了,城中将士都响应他。
宗旦仍然奋力守住南门,并写信向邻近州县讨救兵,想抵挡侬智高。
城破,侬智高很高兴抓住了宗旦,想任用他。
宗旦怒道:“反贼!你现在马上就要死了,我岂能受此污辱!”骂不住口。
侬智高思量终究不能降服他,就杀了他。
当初,假如宗旦的话不被废弃,那么邕州的战祸就一定不会发生;发生了战祸而我方有所防备,就一定不会有什么大事。
即使只有这一点好处,原已不可不加以表彰,何况他临死时气节如此之崇高!然而他的事迹却未能大白于天下。
最近见到朝廷优宠封赠对南方用兵以来尽节死难的臣子的名单,宗旦却独独不在其中。
即使宗旦当初不讲一句话,仅仅贼兵到来时能宁死不离职守,本已不可不给予奖赏。
因为在事先作好防备,保全城池与人民,应该是陈珙的责任,而不是宗旦的事情。
现在随意地判定他与陈珙同罪,既忘记了他的忠言,又辜负了他的高节。
治理天下的人,本应赏善罚恶;作为君子,则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乐于成全他人的好事。
难道应当像现在这样处置吗?至于南方的战争,最终发展到了失陷十余州,军队覆没,将吏被杀,人民丧命,国家耗尽财力的地步,不是因为事发之前没有迹象,祸起突然无法应付。
内外上下的官吏在战祸将起之时没有不知道的,但他们有的隐瞒不说,有的疏忽无备,苟且偷安,互相推诿,才发展到了无法抵御的地步。
有一个事先敢说的,又被世人欺蒙埋没,让他与罪人受同样的惩罚,对于天下大事,还有谁肯说呢!听说宗旦不单单写信告诫陈珙,凡是当时在广东西路任转运使的,宗旦都一一告诫过他们。
现在,他们既没有听宗旦之言,又害怕连累自己,一定不肯再说“宗旦已经告诫过我了”。
对于治理天下的人来说,即使万事已经整治好了,天下已经安定,尚且必须力开言路,以防止尚未来临的祸患。
何况天下的事情,可忧虑的还很多,而当前的弊病,没有比人们不能说话和不肯说话,有的甚至不敢说话更大的了。
那么,宗旦的事迹,怎么可以不急切地让天下人看到和听到,表彰赞扬他,来震动当世呢!我开始听说他殉难的情节,还不敢立刻相信。
先后遇到持这一说法的人很多,还得到他弟弟的亲口证实,而且听说祖无择在广东也为他说话,然后知道了这件事,即使有小的出入,但是大体情节不会有问题。
况且陈珙以下的官吏们都全家覆灭,而宗旦独独先让他的亲属逃走,就可以知道他有先见之明了。
再从他的个性喜欢谋事这一点上,也可以知道他先见之明的效应了。
因为您爱好古道,崇尚学习,志在以天下向善为乐事,又正好出使南方,把赏善罚恶作为职责,所以敢于把这件事告诉您。
您又何惜于花费一点时间听一听,写一纸尺把长的奏议,为宗旦广问众人而极力陈述呢?如果他的事情能辨白昭雪,必然有益于天下,而不仅仅是为宗旦争这一时的功劳啊。
敬请稍稍留意一下这件事。
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希望能赐给我一个答复。
曾巩叩头。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莽败,更始立。
使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
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况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
恂勒兵入见使者,就请之。
使者不与,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恂曰:“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
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衔命①,以临四方,郡国莫不延颈倾耳,望风归命。
今始至上谷而先堕大信,沮向化之心,生离畔之隙,将复何以号令它郡乎?且耿府君在上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②未安,不贤则只更生乱。
为使君计,莫若复之以安百姓。
”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
况至,恂进取印绶带况。
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
及王郎起,遣将徇上谷,使急况发兵。
恂与门下掾闵业共说况曰:“邯郸拔起,难可信向。
昔王莽时,所难独有刘伯升耳。
今闻大司马刘公,伯升弟,尊贤下士,士多归之,可攀附也。
”况曰:“邯郸方盛,力不能独拒,如何?”恂对曰:“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
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况然之乃遣恂到渔阳结谋彭宠恂还至昌平袭击邯郸使者杀之遂与况子弇等俱南及光武于广阿。
拜恂为偏将军,号承义侯,从破群贼。
数与邓禹谋议,禹奇之,因奉牛酒共交欢。
光武南定河内,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无复西顾之忧,所以得专精山东,终成大业。
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
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
”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光武谓恂曰:“河内完富,吾将因是而起。
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度而已。
”恂移书属县,讲兵肄射,伐淇园③之竹,为矢百余万,养马两千匹,收租四百万斛,转以给军。
(节选自《后汉书·寇恂列传》)【注】①建节:执持符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