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呼吸的科学练习方法
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

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科学的发声能够保证发音器官的持久健康,同时从专业上讲也是为了做到声音的饱满圆润。
下面由就由店铺为大家整理播音主持吸气和呼气发声练习方法,欢迎查看~一、用气:呼吸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声音好坏的关键。
气不足,声音黯淡无光;用气过猛,又损害声带,而且噪音重。
一般人是单纯的胸式呼吸法,声音虚而不实,没有底气。
我们采用胸膈呼吸法。
膈————横膈膜,在胸、腹之间。
像一个圆屋顶,吸气时把小腹收缩,膈肌就下降,弓形的肋骨提高和扩展。
这就增加了胸腔的容积。
小腹收缩,不单纯向后,而是腹肌向中收缩。
这中心就是丹田(脐下三指处)。
训练方法:吸气:小腹向中心收缩:胸廓、大腹、腰部同时扩张。
不是单纯向前、向上挺胸,而要向左右撑开。
感到腰带渐紧,特别是后腰,有向后撑开的感觉,不要提肩,也不要让胸部塌下去。
呼气:切忌一下把气放出使胸、腰塌瘪,而是把小腹一直坚持收住,努力控制胸部和腰部慢慢呼出气来。
支点:一般呼吸的毛病是吸得浅,咳嗽式堵塞式的气息。
整个上部是紧张的,要解放这部分,扩张开,就解决了。
紧张点放到丹田,以丹田、胸膛、后胸作为"支点"(即着力点,劲儿用到的地方有支点,声音才有力度。
)对比示范:1、唱"深深的海洋……"(有支点与无支点的声音)2、发"啊"———————打通了,音越高气越要下沉。
3、朗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门中断楚工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对比体会两种用法。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并非不可捉摸。
我们日常生活动作中经常遇到,请体会一下:1、假设你现在饿极了。
突然,窗口飘来一阵炒菜香味。
是烧肉?还是煎鱼?请大家闻闻看,究竟是什么味道?2、鲜花一支包在手绢里,通过嗅觉品评出它的名字来。
要舒适自如,避免紧张僵硬。
吸气时深沉而安静,使五脏六腑都感到熨帖愉快。
3、体会用力抬起一件笨重物体感觉:气息自然下沉腹肌收缩,4、早上来到野外,深呼吸,体会胸扩腹收。
科学的发声气息训练方法与技巧

科学的发声气息训练方法与技巧( 一) 、腹肌的锻炼:1腹肌爆发力的锻练(1) 、仰卧起坐:将双手放在头下,仰卧,抬起上半身、或者仰卧举双腿至胸前。
要求不停歇连续做30-50 次。
(2) 、团身起坐:第一步: 直立,体会骨盆前倾的感觉;第二步: 仰卧,把双手交叉于胸前,双脚收回,腰部弯屈至90 度,骨盆前倾使腰底部平贴于地面,如果手仍能从腰与地面完全平合。
第三步: 团身起坐。
保持以上骨盆前倾姿势,5秒钟后,慢慢团身向上,直至肩胛骨离开地板,再稍稍抬高一些,此时呼气,不要完全坐起来。
维持此姿10 秒钟。
然后在5秒钟之内缓慢躺下,恢复预备姿势,同时吸气。
注意在用力抬身时(腹肌用力收缩时)呼气,放松腹肌时吸气。
每次做5 遍,每天做三次。
(3) 侧团身起坐: 第一、二步同团身起坐,第三步为了加强腹斜肌的力量,在抬身时可稍变动一下起坐的方法,即双肩不同时离地,而是左、右肩轮流抬起,以左肘与右膝接近或以右肘与左膝接近。
抬肩时间与节律同团身起坐。
(4) 腹肌弹发练习: 用腹肌爆发弹力将气集中成束送到口腔前部,口腔舌位可以用以下四个音来配合:哈(ha)、嘿(hei)、嚯(huo)、呵(he)。
开始需一声一声的发,注意腹肌弹发和舌根发h-a 时的配合。
舌根、下巴均需放松,软腭需上挺,咽壁也需收紧挺直。
发出的声音,应该有力度。
配合有一定基础后可以连续发音。
当你能连续稳定在一定力度状态发音后,可以再改变音强、音高、力度强弱等。
在发“哈” 时,听起来似京剧小生的笑,在发“嘿”时似冷笑。
2、腹肌各部分灵活配合力量的锻炼。
(l) 、肩肘倒立后,两腿在空中交替屈伸,似“蹬自行车”(2) 、肩肘倒立之后,两腿伸直左右交叉摆动。
3、腹肌与呼吸、发声主动配合感觉的锻炼。
有的人腹肌力量不小,但是不会主动与呼吸、发声配合。
特别是女同志,由于生理的原因,腹肌参与呼吸的感觉通常不明显。
可以做以下练习,体会腹肌与呼吸、发声的配合。
(l) 、仰卧,小腹上放一本较有分量的厚书,体会腹肌随深呼吸的收缩、放松。
增强肺活量的13种锻炼方法

10.主动咳嗽 每天早、晚选择一处空气 清新之地做深呼吸:深吸气时双臂慢慢抬起, 呼气时突然咳嗽,同时放下双臂,咳出痰液, 如此反复做10次。这样可及时清除积存于支 气管中的痰液,保持呼吸道的卫生与畅通。
3. 伸展运动 双臂伸直向前上方举,缓 慢而有力地向头后方伸展,上体也可轻微地 向后弯,尽量让肩关节达到最大活动幅度,使 肩关节有明显的“后震”感,随后双臂收回到 身体两侧。双臂上举时吸气,双臂收回时呼 气,反复做30~50次。
4.深呼吸 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下,双臂 自然伸展,手掌向外向上,引导手臂向外上方 缓慢展开(即斜上举),此时深吸气,慢慢吸 气,使肺部吸足氧气,吸到不能再吸时停一两 秒钟。手掌转向前,手臂向前弧形落下,然后 身体尽量向前下方屈曲,缓慢呼气,尽量排尽 肺里的浊气,呼到不能再呼时停一两秒钟。反 复做50次。注意:开始练习时,可能由于不习 惯,呼气和吸气的时间都很短,而且往往会有 弊闷感,慢慢练习就会延长了,经过一段时间 的练习后,每次吸气和呼气过程能持续15~ 18秒。常作深呼吸运动,有助于强化肺功能, 扩展肺的容量,避免肺泡过早萎缩。
那么,如何来提升你的肺活量呢?以下13 招可助你如愿:
1.正确呼吸 美国研究人员一项最新专 题调查发现,城市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 人呼吸方式不及格,表现为呼吸过于短促,往 往在吸入的新鲜空气尚未深入肺叶下端时就 匆匆地呼气了。其中,习惯于这种“短暂呼吸” 的人,大多是长期坐班的“白领阶层”,由于端 坐,胸腔受到压迫,致使横膈的活动度太小。 正确的呼吸方法是要心平气和,让吸入的氧 气深入到肺叶的所有角落,呼气的时间应掌 握在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尽量用鼻来呼吸, 少劳驾嘴巴。研究人员指出,一旦你改变了错 误的呼吸方式,许多常见疾病如哮喘、支气管 炎、高血压、心脏病、头痛病、忧郁症等,都会 有一定程度的减轻,甚至一些无药可治的疾
深呼吸的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

深呼吸的锻炼方法和注意事项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简单易行、但确实非常有效的锻炼方法——深呼吸。
深呼吸是一种能够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的运动方式。
本文将介绍深呼吸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逐步增加呼吸深度和持续时间。
第一部分:深呼吸的基本步骤深呼吸是一种慢节奏的呼吸方式,需要正确的姿势和方法。
下面是深呼吸的基本步骤:1.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或躺下来。
这里建议使用舒适的靠垫,可以让你的身体放松。
2. 放松你的身体,让你的肌肉松弛下来。
如果有紧张和疼痛,可以尝试在舒适的位置尽量放松。
3. 关闭你的眼睛或凝视一个固定的点,尽量减少眼动。
4. 缓慢的吸气,呼吸时尽量把空气带入胸腔,然后带到腹部。
这意味着你的胸部和腹部应该朝外膨胀。
5. 慢慢呼气,让你的腹部缩小,把空气从肺里排出。
你可以想象自己正在呼出一种让你全身放松的气体。
呼气的时间应该比吸气要长。
6. 重复这个过程,每次呼吸都尽量让自己深呼吸,尽可能使整个身体得到放松。
7. 这个练习建议进行5-10分钟,尤其在压力大、兴奋或焦虑的时候进行。
1. 慢下来:在开始练习深呼吸前需要保持放松状态,尽量让自己身体放松下来。
2. 不要透气过多:请不要追求透彻的呼吸,如果不舒服请适当调整。
深呼吸的过程应该自然,不应该造成压力或不适。
3. 注意呼吸的深度:尽量使整个身体得到放松,因此呼吸的深度要逐步增加。
4. 花时间练习:在深呼吸的过程中,越来越深的呼吸和放松状态需要时间,所以不急于求成,长期坚持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部分:如何增加呼吸深度和持续时间第一步:开始5-10分钟练习深呼吸,每次呼吸尽量让身体放松。
第二步:慢慢增加呼吸深度,这意味着每次呼吸你的胸腔和腹部都会膨胀得更多。
第三步:尝试增加深呼吸的时间。
如果你目前的时间是5分钟,可以尝试增加到7-8分钟,以此类推。
第四步:深呼吸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
当你感到压力大、兴奋或焦虑时,建议尝试练习深呼吸。
小学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人的呼吸》练习题

小学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人的呼吸》练习题1、填空题。
( 1 )将两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
呼气时,我们感到胸腔_______,吸气时,我们感觉胸腔_______。
(2)呼吸道包括鼻腔、 _______ 、喉、 _______、_______。
( 3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吸入的空气导入澄清石灰水,摇晃后,石灰水_______,呼出的空气导入澄清石灰水,摇晃后,石灰水变 _______ 了,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里含有 _______。
2、判断题。
(1)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和肺。
()(2)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器官。
()(3)人呼吸时吸收的是氧气,排出的是二氧化碳。
()(4)植物能产生氧气。
()(5)人离开空气1秒都不行,只要离开马上就会死()3、选择题。
(1)鼻腔、咽、气管和支气管都有调节()的作用。
A.空气温湿度B.空气进气量C.氧气浓度(2)肺是()系统的主要器官。
A.消化B.呼吸C.循环(3)将食指放在鼻前,深呼吸,我们感觉()。
A.很舒服 B . 呼吸不通畅 C.没什么不同(4)仔细观察右图,说法错误的是()。
A.人和动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B.人和动物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C.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4、填图题。
请在下图中写出人体呼吸器官的名称。
能力提升练练会综合能力快速提升成绩5、实验探究。
(能力指数★★★)一般情况下,人体吸入的和呼出的主要气体如下。
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吸入人体78% 21% 0.03%呼出体外78% 16% 4%回答下面的问题。
(1)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 ________ 减少了, ________ 增加了, ________ 不变。
这说明人体的呼吸需要 ________, 不需要 ________ 。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________。
参考答案1、(1)缩小扩大(2)咽、气管、支气管(3)不易变浑浊浑浊二氧化碳2、√√√√×3、ABBB4、5、(1)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氧气氮气(2)肺。
八段锦呼吸法

大家都知道八段锦功法强调“意、气、形”的配合,如果教师只教会学生功架,不传授呼吸方法和意念,对于八段锦教学就失去了科学性和完整性。
如果学生练习八段锦整套动作的同时再增添合理的呼吸方法,那将会使练习者气血充润,动作更加饱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对八段锦的呼吸方法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八段锦呼吸的形式与方法1、呼吸形式大家都知道在人体中“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胸廓节律型扩大与缩小称之为呼吸运动。
以肋间肌舒缩为主所进行的呼吸运动称之为胸式呼吸,以膈肌舒缩为主所进行的呼吸运动称之为腹式呼吸。
吸气时膈肌上升凹腹隆胸,呼气时膈肌下降凸腹陷胸的呼吸形式称之为逆呼吸。
八段锦的呼吸形式是根据它自身的运动项目特点及动作技术要求来决定的。
笔者认为,练习八段锦时大多采用逆呼吸的形式,这是因为八段锦是由过多的提升、展体、下降动作组成,如果这些提升、下降、伸展采用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的话,就无法将身体拉长、提升、下降、伸展,而使身体下沉或者上浮等。
另外在八段锦练习中,个别动作提拉到极点时还要穿插一些暂时性闭气。
例如:“双手托天理三焦中的两手上托到顶点时,调理脾胃须单举中的一手上托,另一手下按” 等。
这样使动作更加饱满,气血流通更加顺畅。
行功时还要做到用鼻子呼吸,也可采用鼻吸口呼的形式,做到细、长、匀、深。
2、呼吸方法八段锦的呼吸方法则是根据动作的开、合、提、落、屈、伸、升、降、旋、收等原理配上各种合理的呼吸。
例如:动作的开为吸,合为呼;提为吸,落为呼等。
还有过渡动作的暂时性闭气,如果出现上下肢不同动作,呼吸方法则看以哪个动作为主,依据主动作进行合理呼吸。
二、八段锦呼吸方法的教学时机按照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和认识规律来确定呼吸方法教学时机。
笔者认为,在八段锦整体教学中,教学顺序应该是功架教学→呼吸方法教学→整体动作的自动化。
在八段锦整体教学的初学阶段(泛化),逆呼吸方法只做介绍,不要有意识去强求逆呼吸,采用自然呼吸的方法。
采用科学正确的呼吸方法,增加肺活量,增强体质

采用科学正确的呼吸方法,增加肺活量,增强体质生命离不开呼吸。
人每分每秒都在进行呼吸运动,但你却未必呼吸得正确。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90%以上的成年人都不会有意识地调节呼吸。
而据我国呼吸科专家统计,城市中一半以上人呼吸方式不正确,短浅的呼吸不仅让许多人大脑缺氧,容易疲惫,而且还容易诱发多种疾病~人的肺平均有两个足球大“呼吸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主任刘又宁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呼吸既包括肺部换气,又包括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交换。
“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呼吸,多指呼吸运动,也就是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完成吸气与呼气。
这能为身体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保证生命的正常运行。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虽然体积不大,但肺泡壁面积约有70平方米。
英国一位瑜伽大师曾指出,人的肺平均有两个足球那么大,但很多人因为呼吸太短促,使空气不能深入肺叶下端时,导致换气量小,所以大多数人一生中只使用了肺的1/3。
简单的一呼一吸,其实有很多种方式,主要分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
刘又宁指出,现代人由于常坐办公室,缺少运动,许多人呼吸又浅又短,仅用胸式呼吸。
首都体育学院游泳教练王峥指出,这种呼吸方式每次换气量非常小,在正常呼吸频率下通气不足,会使体内的二氧化碳累积,导致脑部缺氧,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
“为了更好地发挥呼吸器官的潜力,人们应该有意识地加深呼吸,避免快而浅的呼吸。
”王峥说。
国际综合瑜伽日本协会会长、龙村瑜伽研究所所长龙村修表示,虽然人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在呼吸,但这“一口气”却能左右人的身心状态,呼吸就等于生命力,也是更新和代谢的力量。
“呼吸的方式,就是人的生活方式。
例如性格暴躁的人,呼吸也不会安稳。
”他从教学中发现,不少现代人呼吸变得浅短无力,血液中含氧量降低,再加上饮食失衡、运动不足,各种慢性病随之发生。
如果能纠正呼吸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呼吸质量,“就可以拥有一本迈向身心健康的护照。
呼吸的四种方法

怎样才能学会正确呼吸最关键的有两点,一是要缓和吸,也就是吸气的时候,要均匀缓慢,尽量深吸,让气体能充满肺泡。
二是要用力吐,吐的干净,这样才能将废弃全部排出体外,保障交换的气体多一些。
最科学的呼吸方法为:"吸---停(屏气10-20秒钟)---呼"的呼吸形式,可使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也可使肠鸣次数增加,有利于消化吸收,从而有益于健康长寿。
另外一种提倡的呼吸法,则是以深长的腹式呼吸为基础,逐步使肺、肋骨、横膈膜等肌肉群在呼吸时运动到最大幅度,让空气充满肺部的"全体呼吸法"。
刚开始虽要刻意练习,最终目标却是融入生活,各种姿势和动作都结合呼吸法去做。
如此将更能掌握身体的力量和节奏,提高效率。
例如用呼吸法攀登高山时,比较不会出现头痛等高山症状;打高尔夫挥杆能挥得更远。
这种呼吸方法,在公车上、走路时、工作间隙,或者对着公园的树都能练习。
尤其面对突如其来的负面情境时,呼吸法更能适时调节身心、稳定情绪。
在空气新鲜的户外,也可以有意识地多做深呼吸。
呼吸的具体方法是先慢慢地由鼻孔吸气,吸气过程中,胸廓上提,腹部会慢慢鼓起,再继续吸气,使整个肺充满空气,这时肋骨部分会上抬,胸腔会扩大。
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10秒,然后屏住呼吸5-10秒,停顿2-3秒钟后,开始新一次的呼吸,反复练习会成为一种正确的呼吸方法。
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呼吸也能得到改善。
例如游泳能让人的肺活量高达5000-7000毫升;远远大于普通人的3000-4000毫升;长跑对最大吸氧量的提高最明显;俯卧撑则可提高胸壁周围的肌肉能力,增加呼吸肌力量。
中医教你学会腹式呼吸法“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这是养生学家对腹式呼吸法的高度评价。
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腹式呼吸有祛病延年的奇功,创造了“吐纳”、“龟息”、“气沉丹田”、“胎息”等健身方法。
唐代名医孙思邈对腹式深呼吸尤为推崇,他每天于黎明至正午之间行调气之法,仰卧于床上进行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声
对于从事播音主持专业的人员来说科学的发声显得异常重要,因为科学的发声能够保证发音器官的持久健康,同时从专业上讲也是为了做到声音的饱满圆润。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播音主持教学中发现的一些与发声有关的问题:
1. 气息
其实,对气息的认识对于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里的东西是不能够使其学到真正控制呼吸的方法,仅提供参考与对照的依据,换句话说,我们只有在自己找到自己认为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感觉之后将这种感觉与书上的正确理论进行对比,检验自己的感觉,调整自己的状态。
我们主要来说说实用的能体会到正确呼吸方法的办法,我们只有在体会到正确方法知道才能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练习,将这共感觉固定住。
方法一:这个练习要两人进行,两人同相,练习人在前辅助人在后,后者将双手放到前者后腰处,稍微用力,用双掌按压其后腰部。
这时,练习人用腰部力量缓慢的将按压在腰部的双手推开,注意,一定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用力部位并且记住这个位置肌肉运动的感觉,同时动作一定要慢,反复进行练习。
在单人作次练习时,双手在背部交叉即左手摸后腰右部,右手摸后腰左部,同时肩部放松。
方法二:这种方法是在一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的,在保持住后腰撑开的感觉后作此练习。
○1.保持兴奋的精神状态
○2.面部保持微笑
○3.在缓慢的仅用鼻子吸气的同时打开眉心与撑开后腰
○4.重复上一步,但是将用鼻子进气改为口鼻同时进气,
注意:及其过程一定要慢,感受气息从眉心、鼻子、口三点流入撑开的后腰。
以上方法可以比较容易的帮助我们找到吸气的感觉,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我们所说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法更重要的部分式呼气,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呼吸横隔膜的一升一降的过程中来完成的。
吸气时,随着气息从口鼻同时进入到胸腔、腹腔,从上至下的流入,迫使横隔膜下降,使我们能够吸入更多的空气。
呼气时,状态正好与吸气时是相反的,横隔膜上抬,使气息被压出口。
以上基本上就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基本过程了。
但是我们更加要注意的是,我们学习气息的关键是要使气息和字音相结合,所以我们还要进行“字音-气息”结合训练,这一步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能够做到“呼-吸”的要求,但是在进行表达的时候已让没有气息的支撑与依托,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字音-气息”的结合。
2.“字音-气息”的结合
我们在进行气吸训练的时候,有这样一项训练“hei-ha-hou-he”连发,来训练我们的横隔膜弹动,我们也可以用这个练习的变形来练气息与字音结合,具体如下:我们用“ei”这个音,来体会,小腹运动与字音结合,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有意识的在发“ei”音的时候,将小腹向内微收,这是第一阶段。
我们用这个音有所体会了之后,就会找到小腹微收与字音相结合的感受,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始练习阶段,一定会有小腹与字音不同步的问题,这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去控制小腹,过了这一阶段后,我们就要逐渐的将意识从小腹上移开,达到“全自动”,这个过程只有经过反复练习才能达到,因为这是改变原来多年形成生活状态,也正是如此,我们的更要重视这一过程。
在改变“ei”向单音节词练习时,我们要注意,一口气,一个字,收一下(小腹)。
再下一步就是,把单字变为词,也是一样,一口气,一个词,收一下(小腹)。
最后逐渐过渡到短句。
另外一种“字音-气息”结合的训练就是“hei”音连发,刚开始的时候一口气发3个“hei”就行,关键是找到“同步”的感觉,随着练习熟练程度提高,能力的提高,一口气我们就能发出7、8个连续的扎实的、有力的、同步的“hei”音,但是在发音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呼出的气流尽量控制,使其打在上门齿的齿背,弹发要轻巧,要跳跃,不要用喉。
这里还要说的是:胸腹联合式呼吸需要强调的有这样几点:
(1).对抗感
这种对抗说的是小腹与后腰的对抗,小腹有微微向内收的力量,后腰由撑住打开的力量这两种力量是相互对抗的,也正是这两种对抗的力量实现了对气息的控制。
注意:小腹部是
向里瘪的,也不是向外鼓的,而是找到一种向丹田(脐下三寸)集中的感觉,这是呼吸控制的
“总指挥”,我们在发高音的时候丹田控制较强,在气息快用尽的时候控制较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阶段来体会丹田的控制感,找到这种感觉是相当必要的,我们在以后提到“声音发出线路”时还会强调其重要最用的。
(2).支撑感
这也是在掌握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时候需要找到的一种感觉,所谓支撑有这样几个着力点值得注意,我们通过图来看一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呼吸过程中我们会有两肋、后腰被撑开的感觉,这种撑开的感觉使我们感到后背舒展,腰带渐渐绷紧。
(3).气柱感
这种感觉是在我们的身体内有一股垂直气柱,上下贯通,注意:体会这一感觉的时候,身体一定保持“正”、“直”,精神兴奋、从容,找到通畅的感觉。
整体上,气柱充盈、饱满,源源不断。
(4).流动感
这也是一种抽象的感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感觉一下:深吸气,吸满、吸足,然后用意念将气息压到腹腔保持住数秒,然后将气息提到胸腔保持数秒。
这样反复练习数次就会找到气息运动的感觉,同时在气息的一压一提的过程中,感受流动,尽量使其顺畅。
我们在上面提到过“声音发出线路”这个词,这里我们把它和“气息运动线路”这两条线路相结合,来进行一下解释。
好,我们来谈一谈“声音走向线路于气息走向线路”问题,其实声音和气息的走向基本上是相同的的,由小腹(丹田)拉出一条弹性的带子,竖直上升的咽喉,沿着软腭—口腔中纵线—沿口腔穹窿—硬腭前部—人中出弹出,下面举几个例子来帮助体会一下,“英”“经”“轻”“昌”“房”“唐”,在做上面练习的时候强调几点注意事项:
1.字音一定要沿着上口盖的穹窿往前行进。
2.字音一定要推倒硬腭前部。
3.有一种字音从人中出“穿”出的感觉。
注意:
1.上面反复提到硬腭的前部但是有的人不能够准确找到其具体的位置,在这里还有必要解释一下,有的人说硬腭前部就是上门齿背,也有人说是牙龈和上门齿背交界的地方,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口腔构造不同,我们可以用下述方法来找到你自己的硬腭前部,我们来发单元音“i”我们通过发延长的“i”体会声音的位置,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1)唇齿相依(2)嘴角咧开(3)感觉上唇有一点震动。
通过这个方法就可以找到硬腭前部的准确位置了。
在我们找到这个位置之后,需要把这个位置固定住,发每一个字的时候都要有意识的往这个位置送,这样我们的字音就集中了,这也就是很多人不理解的“声挂前额”了。
2.在涉及到字音和气息的结合时,我们还需要强调一下发声姿势的问题,我们把它分为站姿和坐姿两个方面来谈。
1.站姿,脚一般有两种放法,一是,与肩同宽,双脚向下用力,找到一种两脚像树根一样向下生长的感觉。
二是,一脚在前,一脚在后,重心集中在前脚掌上,用前脚掌抓地,腰腹也随之向下用力。
2.坐姿,对于坐姿问题,很多人都只知道一部分要领,所以我在这里详细说说,首先是大家都知道的,坐椅子要坐硬质的,坐前面的三分之一处,身体稍向前倾。
这时候我们要注意我们的脚,要一前一后,前脚抓地,后脚蹬地,想要准备起跑的感觉,这样便能够很容易用上力了,另外,我们在坐着的时候不要用臀部去做,而要用腿根去坐,和双脚配合形成合力,然后要使我们的腰、背(脊椎)、颈保持在一条线上,要是有播音桌还要注意,胸要离桌子一拳远,双臂不要顶着桌沿,二是要充分的架在桌子上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