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设计 第十章 制动系的设计

合集下载

汽车设计课件--制动系设计62页PPT

汽车设计课件--制动系设计62页PPT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汽车设计课件--制动系设计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是一项关键的工程,它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安全性能。

本文旨在探讨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原理、组成部分以及优化方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汽车市场需求。

首先,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转动部件的摩擦力和力矩平衡。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助力器将压力传递给制动主缸。

主缸生成高压液体,通过制动液管传输到车轮上的制动器。

与轮轴相连的制动器则通过摩擦力将车轮减速或停止。

一个典型的汽车制动系统由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制动踏板、制动助力器、主缸、制动液管、制动器和制动片。

制动踏板是驾驶员踩下的控制装置,通过运动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制动助力器。

制动助力器增加制动力,减少驾驶员踩踏的力量。

主缸是一个液压装置,将驾驶员施加的力量转化为液压压力,并将其传输到制动器上。

制动液管连接主缸和制动器,将液体压力传递给制动器。

制动器包括制动片和制动盘(或制动鼓),分别与车轮相连。

当制动片与制动盘(或鼓)接触时,摩擦力将车轮减速或停止。

为了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首先,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和灵敏度需满足不同驾驶条件下的要求。

制动力是制动器产生的摩擦力,可以通过调整制动片和盘(或鼓)之间的接触面积、制动片的材料以及压力比例装置来实现。

灵敏度是指制动器对驾驶员踩踏力的响应程度,可以通过调整制动助力器的机械结构和材料来实现。

其次,制动系统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也是关键要素。

车辆在长时间行驶中,制动系统需要承受较大的磨损和高温。

因此,制动片的材料和设计应具有良好的耐磨和耐高温性能。

此外,制动液管和连接件应具有高强度和密封性,以防止液压泄漏和系统失效。

最后,制动系统的安全性是设计的重要目标。

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制动系统应具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ABS系统能够避免车轮因制动过度而导致车辆失控,而EBD系统能够根据不同车轮的情况分配适当的制动力,以实现最佳制动性能。

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与制造

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与制造

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与制造首先,汽车制动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项是确定制动力分配的比例。

根据车辆的大小、重量和性能,制动力分配的比例需要合理调整。

例如,前置发动机的后驱汽车在制动时会有较大的前倾力,因此需要增加后轮的制动力,确保稳定的制动性能。

此外,对于高性能跑车,需要将更多的制动力分配给前轮,以保持更好的操控性能。

因此,在制动系统设计中,制动力分配比例需要根据车辆类型和性能进行合理的确定。

其次,制动系统的制动力需要适当调整。

制动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制动系统的性能。

过大的制动力容易导致制动系统的过热和失效,而过小的制动力则会影响制动性能。

因此,制动系统设计中需要确保制动力的适当大小。

通常,制动力的大小与制动系统的胎压和轮子直径有关。

胎压和轮子直径的不同对制动力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另外,制动系统的材料选择也很重要。

制动系统的主要材料包括刹车盘、刹车片和制动液。

刹车盘和刹车片的材料需要具有较高的热传导性和耐磨性,以确保制动性能的稳定和可靠。

制动盘的材料通常选择高碳钢、铸铁或复合材料,而刹车片的材料通常选择有机材料或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此外,制动液的选择也很重要。

制动液需要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稳定性,以确保制动性能的可靠。

常用的制动液材料有油性制动液和硅胶制动液。

最后,制动系统的制造过程需要保证制动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制动系统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以确保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制动系统的制造过程包括制动盘和刹车片的加工制造、刹车系统的组装和调试等环节。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符合制定的工艺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和测试。

总之,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确定制动力分配的比例,调整制动力的大小,并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保证质量控制和测试的严格执行,确保制动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只有合理设计和严格制造,才能设计和制造出高效、可靠的汽车制动系统。

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与设计要点

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与设计要点

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与设计要点汽车制动系统是车辆行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控制制动力的传递和转化,有效地减速车辆并维持稳定的行驶状态。

本文将介绍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要点。

一、制动系统的原理制动系统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来实现制动。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踏板传递力量给主缸,主缸通过液压传动将力量传递给制动器。

制动器一般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摩擦制动器和转子制动器。

在摩擦制动器中,制动蹄通过与制动盘接触摩擦产生摩擦力,将车辆减速或停止。

而转子制动器则是通过制动器夹住旋转的齿轮、轮轴或者传动轴实现制动效果。

无论是摩擦制动器还是转子制动器,制动时都会产生热量。

为了防止制动器过热,汽车制动系统通常还设有散热器来散发热量,确保制动器的正常工作。

二、制动系统的设计要点1. 制动系统应具备足够的制动力:制动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汽车的制动性能。

设计制动系统时,需要根据车辆的质量和速度设置合适的制动力大小,以确保车辆能够及时减速或停止。

2. 制动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制动系统的重要设计要点。

制动系统在不同路况和工作环境下都应该能够保持稳定的制动效果,并且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3. 制动系统应具备灵敏度和可调节性:制动系统的灵敏度和可调节性能够提高驾驶员对车辆制动的掌控能力。

灵敏的制动系统能够及时响应驾驶员的制动指令,提供更好的制动效果。

可调节性能够根据不同的行驶条件和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驾驶风格和道路状况的要求。

4. 制动系统应具备耐用性和维修性:汽车制动系统需要能够承受长时间的使用和各种异常情况下的工作压力。

因此,在设计制动系统时,需要选择高质量和耐磨损的制动器材料,并确保制动系统易于检修和更换。

5. 制动系统应具备防抱死功能:防抱死系统(ABS)是现代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ABS能够通过调节制动器的制动力,防止车轮在制动时完全锁死,提供更好的制动效果和操控稳定性。

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

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

摘要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中用得最多,最普遍,也是最方便的交通运输工具。

汽车制动系是汽车底盘上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制约汽车运动的装置。

而制动器又是制动系中直接作用制约汽车运动的一个关健装置,是汽车上最重要的安全件。

汽车的制动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随着公路业的迅速发展和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人们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人身和车辆的安全,必须为汽车配备十分可靠的制动系统。

本说明书主要设计了哈飞赛豹轿车制动系统。

首先介绍了汽车制动系统的发展、结构、分类,并通过对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及优缺点进行分析。

最终确定方案采用液压双回路前盘后鼓式制动器。

除此之外,它还对前后制动器、制动主缸进行设计计算,主要部件的参数选择及制动管路布置形式等的设计过程。

关键字:制动;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液压;制动主缸ABSTRACTAutomobile is the modern traffic tools, the most common used most, also be the most convenient traffic transportation. Automobile brake system is automobile chassis to an important system, it is restricted by the car of the movement of the device. And the brake is brake system directly effect the automobile sport in a restricted key devi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safety car parts. The automobile braking performance directly influence the car driving safet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highway traffic density increases day by day, the people to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demand is higher and high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person and vehicles, must be equipped with very reliable car brake system.This manual mainly designed saibao hafei car brake system. Firs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automobile braking system development,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through to the drum brake disc brak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analyzed.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scheme adopts hydraulic double circuit qianpan hougu type brake. In addition, it's still around to brake and brake main cylinder design, calculation of the main parts of parameter selection and brake pipe, the design process of decorate a form, etc.Key words: Braking; Brake drum; Brake disc; Hydroid pressure;Braking cylinder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1章绪论 (1)1.1汽车制动系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汽车制动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3汽车制动系设的计要求 (5)第2章制动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7)2.1 制动系统的分类及作用 (7)2.2 制动系统的主要参数的确定及计算 (8)2.2.1 制动力与制动力分配系数 (8)2.2.2 同步附着系数 (9)2.2.3 制动器最大制动力矩 (9)2.2.4 制动器因数 (10)2.3 本章小结 (11)第3章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 (12)3.1 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型式选择 (12)3.2 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13)3.2.1 制动轮缸直径与工作容积 (13)3.2.2 制动主缸直径与工作容积 (14)3.2.3 制动踏板力与踏板的行程 (14)3.3 本章小结 (15)第4章制动器设计和计算 (16)4.1 制动器方案确定 (16)4.1.1鼓式制动器 (16)4.1.2盘式制动器 (18)4.2 鼓、盘式制动器的主要参数的确定 (19)4.2.1 鼓式制动器的结构参数和摩擦系数 (19)4.2.2 盘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20)4.3 制动器的设计与计算 (21)4.3.1 制动蹄摩擦面的压力分布规律及径向变形规律 (21)4.3.2 制动蹄片上的制动力矩 (22)4.3.3 摩擦衬块的磨损特性计算 (23)4.3.4 制动器热容量和温升的核算 (25)4.3.5 盘式制动器制动力矩的计算 (26)4.3.6驻车制动计算 (27)4.4 制动器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28)4.4.1 制动鼓 (28)4.4.2 制动蹄 (29)4.4.3 制动底板 (30)4.4.4 制动蹄的支承 (30)4.4.5 制动轮缸 (30)4.4.6 制动盘 (30)4.4.7 制动钳 (31)4.4.8 制动块 (31)4.4.9 摩擦材料 (31)4.4.10 制动器间隙的调整方法及响应机构 (31)4.5 本章小结 (32)结论 (33)参考文献 (34)致谢 (35)附录 (36)第1章绪论1.1汽车制动系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汽车制动系是用于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止的汽车停在原地(包括在斜坡上)驻留不动的机构,汽车制动系直接影响着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停车的可靠性。

制动系设计

制动系设计

第二节 制动器的结构方案分析
4. 盘式制动器
与鼓式制动器相比盘式制动器具有: ① 热稳定性好 ② 水稳定性好 ③ 制动力矩与汽车运动方向无关 ④ 易于构成双回路制动系 ⑤ 尺寸小、质量小、散热良好 ⑥ 衬块磨损均匀 ⑦ 更换衬块容易;缩短了制动协调时间
⑧ 易于实现间隙自动调整。
第二节 制动器的结构方案分析
第一节 概述
6. 制动系设计应满足的要求
① 具有足够的制动效能(行车制动以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为 评价指标;驻车制动以可靠停使的最大坡度为评价指标)
② 工作可靠 ③ 制动时不应当丧失操纵性和方向稳定性 ④ 防止水和污泥进入制动器工作表面 ⑤ 热稳定性良好 ⑥ 操纵轻便,并具有良好的随动性
第二节 制动器的结构方案分析
作业
如右图所示,车辆的质量为m,制动减速度为a, 地面附着系数为φ,其余参数如图所示,试求车
辆在制动时,前后桥制动器的最大制动力。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制动器的结构方案分析 第三节 制动器的设计 第四节 制动驱动系统
第一节 概述
1. 制动系的功能
① 能够以控制和重复的形式降低车速,在需要时可将车停下来 ② 能够在下坡时保证车辆以稳定车速行驶 ③ 使汽可靠地停在原地或坡道上
第一节 概述
2. ABS防抱死刹车系统
第三节 制动器设计
1. 行车制动
第三节 制动器设计
2. 制动力分配曲线
第三节 制动器设计
3. 驻车制动
第三节 制动器设计
4. 弹簧式盘式制动器
第三节 制动器设计
5. 多片湿式制动器设计
第四节 制动驱动系统
1. 驱动形式
① 机械制动 ② 气压制动 ③ 液压制动

制动系设计DOC

制动系设计DOC

制动系统匹配与设计制动系统设计制动系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制动效能,应该合理地确定汽车的制动性能及制动系结构。

7.1 制动动力学7.1.1 稳定状态下的加速和制动加速力和制动力通过轮胎和地表的接触面从车辆传送到路面。

惯性力作用于车辆的重心,引起一阵颠簸。

在这个过程中当刹车时,前后轮的负载各自增加或减少;而当加速时,情况正好相反。

制动和加速的过程只能通过纵向的加速度a x 加以区分。

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辆双轴汽车的制动过程。

最终产生结果的前后轮负载ZVF '和ZhF ',在制动过程中,图7.1随着静止平衡和制动减速的条件而变为:()h ma l l l mg F x V ZV--=' (7.1a ) l h ma l l mg F x V Zh+=' (7.1b ) 设作用于前后轴的摩擦系数分别为f V 和f h ,那么制动力为:V ZVXVf F F'= (7.2a ) h Zh Xhf F F '=' (7.2b )图7.1双轴汽车的刹车过程它们的总和便是作用于车辆上的减速力。

x Xh XV ma F F =+ (7.3)对于制动过程,f V 和f h 是负的。

如果要求两轴上的抓力相等,这种相等使 f V =f h =a x /g ,理想的制动力分配是:)/(])([gl h a l l g ma F x v x XV --=(7.4) )/(][gl h a gl ma F x v x Xh +=(7.5)这是一个抛物线F xh (F xv )和参数a x 的参数表现。

在图7.1的右半部分,显示了一辆普通载人汽车的理想制动力分配。

实践中,向两边分配制动力通常被选用来防止过早的过度制动,或是由刹车片摩擦偏差而引起的后轮所死,因为后轮锁死后将几乎无法抓地,车辆将会失去控制。

然而防抱死刹车系统将会减轻这个问题。

课程设计制动系设计

课程设计制动系设计

课程设计制动系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制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制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掌握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具备分析和解决制动系统设计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汽车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制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2)掌握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3)熟悉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4)了解制动系统在汽车工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制动系统的设计问题;(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制动系统的设计和计算;(3)具备制动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汽车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制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1.制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了解制动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理解制动系统在整个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作用。

2.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学习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各个组件之间的工作关系和相互作用。

3.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了解制动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掌握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4.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学习制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设计。

5.制动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了解制动系统在汽车工程领域的应用,掌握制动系统的发展趋势,了解最新的制动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制动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制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设计要求。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制动系统设计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制动系统在汽车工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10.2.3 盘式制动器 1.盘式制动器的分类
1) 固定钳式 2) 浮动钳式 3) 浮动钳式又有滑动钳式和摆动钳式两种结构。
7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10.2.3 盘式制动器
2.盘式制动器的特点 与鼓式制动器相比,盘式制动器有如下优点: (1) 热稳定性好。 (2) 水稳定性好。 (3) 制动力矩与汽车行驶方向无关。 (4) 易于构成双回路制动系,使系统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 制动盘的热膨胀不会造成制动踏板的行程损失。 (6) 衬块比制动蹄上的摩擦衬片更容易更换 (7) 衬块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小 (8) 易于实现间隙自动调整。 (9) 盘式制动器的缺点如下: (1) 难以完全防止尘污和锈蚀。 (2) 兼作驻车制动器时,所需要的手驱动机构比较复杂。 (3) 在制动驱动机构中必须装用助力器。
17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10.5 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10.5.1 制动驱动机构的形式
1.简单制动 2.动力制动 3.伺服制动
10.5.) 交叉(X)型 (3) (3) 一轴半对半轴(HI)型 (4) (4) 半轴一轮对半轴一轮(LL)型 (5) (5) 双半轴对双半轴(HH)型
M μ t2cco s2F 0 2h ffs R in 2 2fR 2F 0 2D 2
α
α
α
F xα d F co s 9 0α d F sinα p m axb R sindsin
α α p m axb R sin2d p m axb R 2 4 sin2 sin2
1.应急制动
FB2
F2
magL1
Lhg
FB2re
ma gL1 Lhg
re
2.驻车制动
F2m agL L 1cosh L gsin
F2m agL L 1cosh L gsin
m ag L L 1cos1h L gsin1 m agsin1
1
arctan
L1 Lhg
下坡路倾角
1
arctan L1 Lhg
19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10.5.3 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4.真空助力器
F y(d 2 2 d 1 2 ) F p d 1 2 F m cd 2 2
F yF p (d2 d1)21
F2
F1
1πD2 4
p
πdF221/4π(πdD 122pd/224)/4
F1πD2p4(is1) F2πD2pis 4(is-1) isF2 F1d12 d2 2
11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10.4.1 鼓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1.压力沿衬片长度方向的分布规律 (1) 计算有一个自由度的紧蹄
B1B1'A1B1d
A1B1 OA1 R
sin sin1 sin1 1Rsind
A 1B 1sin1Rsin
1 B 1 C 1 B 1 B 1 's i n 1 A 1 B 1 s i n 1 d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2.鼓式制动器的特点
制动器效能因数K与摩擦因数 f的关系曲线如图10.5所示,这些制动器的 基本尺寸比例相同。
图10.5 鼓式制动器性能因数与摩擦因数的关系
1-双向增力式 2-双领蹄式 3-领从蹄式 4-双从蹄式
28
阿拉伯语:shokran
(4) 因衬块工作面积小,所以磨损快,使用寿命低,需用高材质的衬块。
8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10.2.3 盘式制动器
3.制动钳的安装与轮毂轴承载荷
9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10.3 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10.3.1 鼓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1) 制动鼓直径 D
2) 摩擦衬片宽度b和包角
3) 摩擦衬片起始角θ0
3.制动力矩与张开力的关系
制动器有两块蹄片,鼓上的制动力矩等于它们的摩擦力矩之和
M μ M μ t1 M μ t2 F 0 1 D 1 F 0 2 D 2
在用液力驱动时 用凸轮张开机构时
F0 F01F02
Mμ D1D2
F02
0.5M μ D2
F01
0.5Mμ D1
蹄自锁的条件是 c c o s1 fs in 1 fR 1 0
α
α
α
F yα d F sin
9 0 d F co s α
α p m axb R sindco s
α α p m axb R sinco sd p m axb R co s2 4 co s2
a rc ta n F F x y 2 c o s2 s in c o 2 s2 sin 2
M μt1dF 1fR pm axsinbR dfR
pm axbR 2f sindpm axbR 2fcoscos
M μ t 1 d F 1 f R p f b R d f R p f b R 2 f
pmaxbR2f
Mμt1
coscos
pf
bR2 f
Mμt1
F 1 c F c 0 o 1 s a 1 c fs i c n o s 1 0 fR 1 c c o s1 F 0 f1 h s in 1 fR 1
紧蹄上
松蹄
M μ t1fF 1 R 1 c c o s1 F 0 1 h ffs R i1 n1 fR 1 F 0 1 D 1
10.7.1 ABS基本原理和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
1.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特性
vrr 100%
v
2.汽车制动与车轮的旋转
T ()rrZ
I
d
dt
T
Tf
(t)
dv ()g dt
a r rd d t r r T I T f ( t ) ( I ) Z r r 2 T f I ( t ) r r () g m 1 I ( 2 ) T f I ( t ) r r
F 1 p m a 4 x b R 2 s i n 2 s i n 2 2 c o s 2 c o s 2 2
R1M fF μt11
pmaxbR2fcoscos
fF1
4Rcoscos
2sin2sin22cos2cos22
14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10.4.1 鼓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24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10.7.1 ABS基本原理和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
汽车作应急制动时,车轮的运动状态 和抱死过程如图10.28所示。
3.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
25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10.7.2 ABS的结构组成
1.轮速传感器 2.电子控制器 3.电磁调节阀
26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ABS的工作过程
自锁
f ccos1 R1 csin1
15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10.4.2 盘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M 2 μ R R 1 2 p R d d R f R p f R R 1 2 R 2 d d R 3 2 f p R 2 3 R 1 3
Mμ 2fF0Ra
F 0 R R 1 2p R d d R 2 pR 2 2 2 R 1 2 pR 2 2 R 1 2
18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10.5.3 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1.制动轮缸直径与工作容积
dw 2
P πp
π
Vw 4
n 1
d w2
1234
m
V Vw w 1
2.制动主缸直径与工作容积
Vm VV
Vm
π 4
dm2Sm
3.制动踏板力与踏板行程
Fp
π 4
d
2 m
p
1 ip
1
xpip(Smm 1m 2)
4) 制动器中心到张开力F0作用线的距离e
5) 制动蹄支承点位置坐标a和c
10.3.2 盘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1) 制动盘直径D
2) 制动盘厚度
3) 摩擦衬块外半径 R 2 与内半径 R 1 4) 制动衬块工作面积A
10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10.4 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10.4.1 鼓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pmax pf coscos
13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10.4.1 鼓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3.制动力矩与张开力的关系
Mμt1 fF1R1
F 0 1 c o s0 F x F 1 c o s 1 f F 1 s i n 1 0
F 0 1 aF xcfF 1 R 10
F 0 1 a F 1 c o s 1 f F 1 s i n 1 F 0 1 c o s 0 c f F 1 R 1 0
p 1 k 1 k R s i n d k R d s i n p m a x s i n
(a) 有两个自由度的紧蹄 (b) 有一个自由度的紧蹄
12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10.4.1 鼓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2.计算蹄片上的制动力矩(一个自由度的蹄片 )
d F 1 p b R d p m a x s inb R d
1.压力沿衬片长度方向的分布规律 (1) 计算有两个自由度的紧蹄
1B 1 C B 1'B 1co s1
11190 B 1'B 1O O 11m ax
1 1 m a x c o s1 1 m a x s i n1 1
P 1 k1 p m a x s in1 1
(a) 有两个自由度的紧蹄 (b) 有一个自由度的紧蹄
Ra2 M fF μ04 32ffp pR2 R 32 2 R1R 3122 3R R2 22 3 R R1 13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