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故事
庄子的40个寓言故事简短

庄子的40个寓言故事简短庄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著作《庄子》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
其中,寓言故事是他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以下是精选的40个简短寓言故事,让我们一起领略庄子的智慧。
1.逍遥游:鲲鹏展翅,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秋水:秋水共长天一色,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3.知北游:知向北行,遇见道,道在粪便中。
4.徐无鬼:徐无鬼求见庄子,庄子以石匠的故事启发他。
5.外物:庖丁解牛,顺应自然规律,游刃有余。
6.骈拇:骈拇枝指,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7.马蹄:马失去野性,被人类驯服,庄子借此讽刺社会制度。
8.胠箧:盗窃者胠箧,借以讽刺诸侯之间的争斗。
9.在宥:在宥之中,治理国家,顺应民意。
10.天地:天地之大,万物共生,各得其所。
11.天道:天道酬勤,人道酬善,地道酬谦。
12.天运:天运无常,人应顺应天命,不强求。
13.刻意:刻意追求,反而失去本真,顺其自然才是真理。
14.缮性:缮性养心,内外兼修,达到道的境界。
15.达生:达生之情,不拘小节,追求精神自由。
16.山木:山木自寇,人应顺应自然,避免招惹是非。
17.田子方:田子方教子,以虚心待物,方能有所成就。
18.知辱:知辱而后勇,勇于改正错误,不断提升自己。
19.大宗师:大宗师教弟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20.应帝王:应帝王以道治国,天下太平。
21.齐物论:齐物论,万物平等,无有高下。
22.养生主:养生主旨,顺应自然,调和阴阳。
23.人间世:人间世事,纷繁复杂,庄子主张清静无为。
24.德充符:德充符,内德充实,外德显现。
25.大宗师:大宗师教弟子,以无为治国,天下归心。
26.天下:天下大同,万物共生,庄子提倡道法自然。
27.赤壁赋:赤壁之战,曹操败北,庄子借此讽刺战争。
28.井底之蛙:井底之蛙,不知大海,庄子借此讽刺目光短浅之人。
29.鹊巢鸠占:鹊巢鸠占,庄子借此讽刺社会现象。
30.鹤立鸡群:鹤立鸡群,与众不同,庄子借此表达独立精神。
庄子中的寓言故事

庄子中的寓言故事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庄子》中包含了许多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庄子》中的一些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一,《逍遥游》。
庄子说,“南海之帝为饰,北海之帝为聿,中央之帝为冥。
”这是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则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南海、北海和中央三个帝王之间的争斗。
南海之帝为饰,北海之帝为聿,中央之帝为冥。
他们各自都认为自己才是最伟大的帝王,争夺天下的统治权。
最后,他们来到了一位智者的面前,智者告诉他们,“天下本无主,万物自由自在,你们何必争斗呢?”帝王们听后恍然大悟,放下了争斗,各自回到自己的海域,过上了安宁的生活。
寓言故事二,《养生主》。
庄子说,“齐景公问陈于孔子。
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有司存。
祭礼之事,则有司存。
政事,无官存。
’”这是庄子《养生主》中的一则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齐景公问孔子政治之事,孔子告诉他政事无官存。
意思是说,政治之事应该由民众自己来处理,而不是由官员来干涉。
只有让民众自由自在地生活,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寓言故事三,《天下》。
庄子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谷神为大。
”这是庄子《天下》中的一则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谷神为大。
意思是说,世界之大无穷,人们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应该以谦虚的态度对待世界,不要自以为是,要学会包容与谦逊。
寓言故事四,《盗跖》。
庄子说,“盗跖之徒,不以天下为家,不以民众为身,而独恃其力以距天下。
”这是庄子《盗跖》中的一则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盗跖之徒不以天下为家,不以民众为身,而独恃其力以距天下。
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只顾自己,不顾天下和民众,最终必将自食其果,遭到天谴。
只有心怀天下,才能得到天下的认可与尊重。
这些寓言故事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道德观念。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领悟人生的真谛。
庄子寓言故事5则,小故事大道理

庄子寓言故事5则,小故事大道理庄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他以超凡脱俗、玩世不恭而闻名。
庄子的作品《庄子》中,有很多寓言故事,这些故事虽然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以下是五则庄子的寓言故事。
1. 鹿角之争从前,有两只鹿相争不下,都认为自己的鹿角最漂亮、最有用。
于是,它们去找了一只鹿,希望它能够评判出谁的鹿角更好。
那只鹿看了一下,说:“你们的鹿角都很漂亮,没有什么好坏之分。
”听了这个评判,两只鹿彼此握手言和了。
寓意:人们总是喜欢拿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争论谁更好。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没有必要去苛求谁更优秀。
在相互包容理解的基础上,和平相处才是最重要的。
2. 乌鸦变色从前,有一只乌鸦每天都会在树上叫个不停。
有一天,一只白鸽对它说:“你这样叫太吵了,我们都听不清楚其他声音。
”乌鸦不屑地说:“叫就是我的自由,谁也管不了。
”白鸽不再理会它,只是静静地飞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乌鸦忽然发现自己的羽毛变成了五颜六色,它再也没有了嘹亮的叫声。
寓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执着于自己的独特之处,而忽视了与他人的和谐共处。
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掘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
3. 王侯的梦一天晚上,一个王侯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翔自由自在。
当他醒来后,他开始思考:“我到底是王侯还是蝴蝶?我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份?”然而,他无法得出答案。
寓意:庄子通过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们常常纠结于自己的身份、身世,却很难找到真正的答案。
其实,我们是无法完全了解自己的本性的,只有将心放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与幸福。
4. 梦蝶的故事庄子有一天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当他醒来后,他开始思考:“我是庄子做梦,还是蝴蝶梦见庄子?”他无法确定自己是谁,因为在梦里,他和蝴蝶没有了界限。
寓意: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人们常常难以辨别自己的真实身份。
《庄子》寓言故事选读十九篇

《庄子》寓言故事选读十九篇1、望洋兴叹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矣清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庄子·秋水》译文: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
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
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
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慨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
'我就是这样的人啦!”寓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2、屠龙之技原文: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庄子·列御寇》译文: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
他花尽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术学到手了。
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
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3、随珠弹雀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庄子《庄子·让王》译文:有一个喜打鸟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只麻雀。
人们看了,都嘲笑他。
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庄子寓言故事大全

庄子寓言故事大全第一则寓言故事,庖丁解牛。
庖丁是古代的一位厨师,他的手艺非常高超。
有一天,他被人请去宰杀一头牛。
庖丁对牛进行了解剖,他的刀法非常娴熟,连牛的内脏都没有受到伤害。
在庖丁的刀下,牛的身体被分成了一百多块。
庖丁的手艺之高超,让人叹为观止。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第二则寓言故事,蝴蝶梦。
庄子曾经说过,“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这是庄子的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飞来飞去,自由自在。
当他醒来后,他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是庄子,还是蝴蝶。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如梦,一切皆虚幻,我们应该超脱于物质世界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第三则寓言故事,逍遥游。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且夫逍遥游者,志意閒适,形体自如,不卑不亢,不挠不屈。
”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一则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山林之间,自由自在地游走,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超脱于物质世界的束缚,活出真正的自己。
第四则寓言故事,大鱼。
庄子曾经说过,“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这是庄子的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条大鱼游来游去,自由自在,毫无顾忌。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应该像大鱼一样,从容自在,不受任何束缚,活出真正的自己。
第五则寓言故事,莫若以明。
庄子曾经说过,“莫若以明。
”这是庄子的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却找不到出路。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如同黑暗中的迷途,只有通过明智的选择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出路。
以上就是庄子寓言故事大全的精彩内容,每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人思索不已。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故事,找到人生的方向,活出真正的自己。
愿我们都能够像庄子的寓言故事中的人物一样,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超脱于物质世界的束缚,活出真正的自己。
《庄子》寓言故事

一、弃璧负子(1)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
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
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
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
‟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
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
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孔子曰:“敬闻命矣!”徐行翔佯而归,绝学捐书,弟子无挹于前,其爱益加进。
(节选自《庄子·山木》)二.螳螂捕蝉(2)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
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
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
”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
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
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形。
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
”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
庄周反入,三日不庭。
蔺且从而问之,“ 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庄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
且吾闻诸夫子曰:‘入其国,从其俗。
’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异鹊感吾颡,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为戮,吾所以不庭也。
”(节选自《庄子·山木》)三、庄周贷粟(3)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节选自《庄子·外物》)螳臂当车: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庄子的寓言故事

庄子的寓言故事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中以寓言故事最为著名。
寓言故事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来表达哲理和道理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常常以动物或其他事物为主角,通过它们的行为和遭遇来反映人类社会的现实和道德观念。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则庄子的寓言故事。
第一则故事是《逍遥游》,讲述了一个名叫秋水的人,他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了一只巨大的鲲鹏。
鲲鹏告诉他,自己可以变成一只大鸟,飞向九天之上,然后化作大鱼,游于大海之中,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秋水听后感叹不已,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太过平凡,渴望能够像鲲鹏一样自由自在。
但是鲲鹏告诉他,自由并不是外在环境的改变,而是内心的一种状态。
只有内心真正的自由,才能体验到真正的逍遥。
第二则故事是《胠箧》,讲述了一个叫胠箧的人,他有一天在山林中捡到了一只大乌龟。
乌龟告诉他,自己可以变成一只大鸟,飞向九天之上,然后化作大鱼,游于大海之中,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胠箧听后感叹不已,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太过平凡,渴望能够像乌龟一样自由自在。
但是乌龟告诉他,自由并不是外在环境的改变,而是内心的一种状态。
只有内心真正的自由,才能体验到真正的逍遥。
第三则故事是《养生》,讲述了一个名叫养生的人,他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了一只巨大的鲲鹏。
鲲鹏告诉他,自己可以变成一只大鸟,飞向九天之上,然后化作大鱼,游于大海之中,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养生听后感叹不已,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太过平凡,渴望能够像鲲鹏一样自由自在。
但是鲲鹏告诉他,自由并不是外在环境的改变,而是内心的一种状态。
只有内心真正的自由,才能体验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的寓言故事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形象,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故事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和启迪,也让人们深刻地思考人生和社会的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找到自己内心的自由,过上真正逍遥的生活。
庄子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故事在古代中国文学中,庄子是一位富有智慧和幽默感的哲学家,他的寓言故事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形象而著称。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则庄子寓言故事。
第一则,庖丁解牛。
庖丁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厨师,他擅长解牛。
有一天,庄子去拜访庖丁,看到他正在解牛,便停下来观看。
庖丁一边解牛,一边向庄子解释他的技艺。
他说,“我看到的不是牛,而是牛的形神。
我不再受困于牛的外表,而是顺着牛的气息和形态,用我的刀法解开牛的关节,使牛的骨肉分离,不伤害牛的筋骨。
”庄子听后深有感悟,他明白了庖丁的智慧,领悟到了“形神合一”的哲理。
第二则,背阴之志。
庄子曾讲述过一个关于背阴之志的寓言故事。
故事中,有一个人在烈日下行走,他感到非常炎热,便想找一处阴凉的地方休息。
他发现了一棵大树,便躲在树后享受凉爽。
但是,当他走到树的另一侧时,却又感到了酷热。
他很纳闷,为什么树的这一侧凉爽,另一侧却酷热。
庄子告诉他,这是因为他只顾着追求背阴,却没有想到转身去面对阳光。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想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就不能一味逃避困难和挑战,而是要正视现实,积极面对生活。
第三则,蝴蝶梦。
庄子曾讲述过一个关于蝴蝶梦的寓言故事。
故事中,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飞翔在花丛中,自由自在。
他感到非常幸福和快乐。
然而,当他醒来后,却不知道自己是庄子还是蝴蝶。
他陷入了困惑之中,不知道梦境和现实哪一个才是真实的。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现实和梦境并不总是那么清晰,我们应该学会接受现实,珍惜当下,而不是沉迷于虚幻的梦境中。
通过以上几则庄子寓言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庄子的寓言故事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形象而著称。
这些故事不仅给人以启迪,还能引发人们对生活、人生的思考。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品味这些寓言故事,从中汲取智慧,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
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 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庄子· 应帝王》
17、曹商得车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
说之, 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 巷,困窘织履,槁gǎo项黄馘guó者 ,商之所短也; 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 “秦 王有病召医:破痈yōng溃痤cuó者,得车一乘, 舐shì 痔zhì 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 ,得车愈多, 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庄子· 列御 寇》
4.安知鱼乐 【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shū)鱼 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 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 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请循其本——请回到我们对话的开头。你曾问我: ‘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可见你本来已经知道我知 道鱼是快乐的了,故有此问。现在我可以告诉你,我是在 这濠水桥上知道的
9.东施效颦 【原文】“西施病心而颦(pí n),其里之丑人见
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
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 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庄子· 天运》)
10.蜗角之争
【原文】“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
‘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 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 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忘乎?’君曰:‘然。’曰:‘通 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 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chǎng然若有亡也。”
5.涸辙之鲋fù
【原文】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 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 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鲋鱼愤然作色曰:'吾 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 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
【译文】住在浅井中的一只青蛙对来自东海的巨鳖夸耀说:“我生活在这里真 快乐呀!高兴时,就跳到井外面,攀援到栏干上,尽情地蹦跳玩耍。玩累了, 就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的窟窿里,舒舒服服地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时,井水仅 仅浸没我的两腋,轻轻地托住下巴;稀泥刚刚没过双脚,软软的很舒适。看看 周围的那些小虾呀、螃蟹呀、蝌蚪呀,谁也没有我快乐。而且我独占一井水, 尽情地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样的生活真是美极了。您为什么不进来看一看吧!” 巨鳖接受了井蛙的邀请,准备到井里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跨进去,右腿 已被井的栏干绊住了,只好慢慢地退回去,站在井旁边给青蛙讲述海的奇观: “海有多大呢?即使用千里之遥的距离来形容也表达不了它的壮阔,用千丈之 高的大山来比喻,也比不上它的深度。夏禹的时候,十年有九年下大雨,大水 泛滥成灾,海面不见丝毫增高;商汤的时候,八年有七年天大旱,土地都裂了 缝,海岸也丝毫不见降低。不因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减, 生活在东海,那才真正是快乐呢!”井蛙听了,吃惊得好半天也没有说出话来。 它这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多么渺小。
3.恶贵美贱
【原文】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 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 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 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译文】阳子到宋国去,住在旅店里。旅店主人有两个小妾,其中一个 漂亮,一个丑陋,可是长得丑陋的受到宠爱而长得漂亮的却受到冷淡。 阳子问他的缘故,年青的店主回答:“那个长得漂亮的自以为漂亮,但 是我却不觉得她漂亮;那个长得丑陋的自以为丑陋,但是我却不觉得他 丑陋。”阳子说:“我记住了!品行贤良但却自以为具有了贤良的品行, 去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敬重和爱戴啊!”
庄子寓言精选
1.井底之蛙 埳(kǎn)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 入休乎缺甃(zhòu)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 (fū);还虷(hán)、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 水,而跨跱(zhì )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 "东海之鳖左脚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 "夫海,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 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 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11、望洋兴叹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sì )渚(zhǔ)崖
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
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 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
也。” 《庄子· 秋水》
12、鲁侯养鸟
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匠石曰:“尝试
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 然,臣之质死久矣。”——《庄子· 徐无鬼》
14、不龟手之药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pí ng澼pi絖
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
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 。今一朝 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
2.呆若木鸡 【原文】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
曰:பைடு நூலகம்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
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译文】有一位纪先生替齐王养鸡,这些鸡不是普通的老母鸡,而 是要训练好去参加比赛的斗鸡。纪先生才养了10天,齐王就不耐 烦地问:“养好了没有?”纪先生答道:“还没好,现在这些鸡还 很骄傲,自大得不得了。” 过了10天,齐王又来问,纪先生回答说:“还不行,它们一听到 声音,一看到人影晃动,就惊动起来。” 又过了10天,齐王又来了,当然还是关心他的斗鸡, 纪先生说: “不成,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 10天后,齐王已经不抱希望来看他的斗鸡。没料到纪先生这回却 说:“差不多可以了,鸡虽然有时候会啼叫,可是不会惊慌了,看 上却好像木头做的鸡,精神上完全准备好了。其他鸡都不敢来挑战, 只有落荒而逃。”
7.屠龙之技 【原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 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庄子· 列御寇》) 【译文】朱泙漫一心要学会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 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去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尽 了家里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宰杀龙的技 术学到手了。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 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6.随珠弹雀 【原文】“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
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译文】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有一个喜打鸟 的人,却用随珠作弹丸,去射飞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 只麻雀。人们看了,都嘲笑他。这是什么道理呢?这 是因为付出的代价太昂贵,而得到的东西太轻微。
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
【译文】戴晋人对梁惠王说:“您知道有一种名叫蜗牛的小动物吗?” 梁惠王回答:“知道。”晋人又说:“蜗牛的角上有两个国家,左角上 的叫触国,右角上的叫蛮国。这两个国家经常为争夺地盘而发生战争。 每次战争后,总是尸横遍野,死亡好几万人;取胜的国家追赶败军,常 常要十多天才能回来。”惠王说:“呀!这都是您瞎编的吧!”晋人说: “请允许我来为您证明。您的想象在无广阔的宇宙中有边界吗?”惠王 说:“没有。”晋人说:“您的想象在宇宙中任意驰聘,而一回到现实 中,您能够到达的地方却只限于四海九洲之内。拿现实的有限与想象的 无穷相比,岂不是若有若无,微不足道吗?”惠王说:“你说的对。” 晋人说:“在我们所能够到达的领域里有一个魏国,魏国迁都大梁后才 有梁国,有梁国才有梁王。梁王与蛮氏,有什么不同吗?”惠王想了想 说:“好像没有什么不同。”魏晋人走了以后,梁惠王情绪低落,好像 丢失了什么。
8.邯郸学步 【原文】“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 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庄子· 秋水》) 【译文】赵国都城邯郸的人,擅长行走,不仅步子轻 快,而且姿态也非常优美。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 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 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 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
越人,裂地而封之。
15、爱马者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蜃shèn盛溺。适有蚊
虻仆缘,而拊fǔ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意
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庄子· 人间世》
16、浑沌凿窍 南海之帝为倏shū,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
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 之地,浑沌待之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
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xuàn视忧悲,不敢 食一脔luán,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