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电实验台实验指导书2010

馈电实验台实验指导书2010
馈电实验台实验指导书2010

概述

KDLZ-I馈电线路自动化综合实验台适用于《工厂供电》、《供配电技术》、《电气工程基础》、《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等课程中基础教学实验内容。

实验平台涉及到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馈线保护、接地选线、电动机保护等实验。

当配置上位机系统及相关软件时,可实现远方的检测、控制、监视等功能。实验平台具有直观性、可测性、灵活性、扩展性、针对性、安装方便等特点,可以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和某些开发性实验,有利于学生计算分析、培养其动手能力。

综合自动化实验教学系统由电动机组、试验操作台、无穷大系统等三大部分组成,柜体照片见图1。

图1 KDLZ-Ⅰ馈电线路自动化综合实验台

1.电动机组

它由同在一个轴上的三相异步电动机(P N=1.1kW,V N=400V,n N=1400r.p.m)和机座式磁粉离合器(额定转M=25N.m,滑差功率P=2kW,额定电压V N=24V,激磁电流I=0.94,最高转速n=1500r.p.m,自冷)以及SC-3DⅡ型张力控制器组成,磁粉离合器作为电动机的负荷。

2.试验操作台

试验操作台由供电线路单元、四台YHB-Ⅵ型微机保护单元、负荷调节单元、故障转换及实验选择单元、仪表测量单元和短路故障模拟单元等组成。

其中四台“YHB-Ⅵ型微机保护装置”代表四种不同的保护实验装置,分别为双绕组变压器保护装置、母线保护装置、接地选线装置和电动机保护装置。

3.无穷大系统

无穷大电源由15kV A的自耦调压器组成。通过调整自耦调压器的电压可以改变无穷大母线的电压。

注意:试验时,自耦调压器的输出电压不能超过380V。

操作时都必须先投入“电源开关”(向上扳至ON),此时反映各开关位置的绿色指示灯亮,同时四台微机装置上液晶均能正确显示;在结束试验时,必须断开操作电源开关(向下扳至OFF)。

应该特别指出,在进行试验前,必须先阅读本使用说明书,了解和掌握操作方法后,方可独立地进行电力系统的试验研究。

第一章实验台及附件说明

1.KDLZ-I馈电线路自动化综合教学实验一次系统简介

图2 KDLZ-I实验台一次系统图

图2为教学实验台一次系统图,由图可知一次系统由双绕组变压器、两段母线、三条馈线、一台电动机及转换开关、控制开关组成。

2.KDLZ-I馈电线路自动化综合实验台台面元件说明

实验台台面布置如图3所示。

图3 实验台台面布置图

(1)YHB-Ⅵ型微机保护装置四台:分别为变压器保护装置、母线保护装置、接地选线装置和电动机保护装置。台面机箱上方文字和通电时液晶显示可以区别各保护装置。

(2)空气开关:用于整个台体的电源控制。

(3)合、分闸按钮:QF1、QF2、QF3、QF4、QF5、QF6、QF7、QF8、QF9分别为线路上各模拟断路器的合分闸按钮。红色按钮亮为合,绿色按钮亮为分。

(4)多功能表P1、P2、P3:分别用于测量380V母线电量、母线I段和母线II段的电量。

(5)切换开关:SA V1(S1)用于选择变压器保护区内外故障点。SA V2(S2)用于选择母线保护I段和II段故障点。SA V3(S3)用于选择馈线线路L1、L2、L3故障点。SA V4(S4)作为S1、S2、S3的试验选择,其中S1对应变压器保护实验,S2对应母线保护实验,S4对应电动机实验。S3用于作选线或非选线实验。

(6)故障选择按钮:由五个红色带锁灯按钮组成。“A相”、“B相”、“C相”、“N相”四个按钮分别用于组合相间AB、BC、CA的短路或ABC三相短路,当为选线实验时,则AN、BN、CN组成接地故障。

注:短路合闸时间不能超过10秒,否则将会导致设备损毁。

(7)调节电动机电压的调压器:用于调节电动机机端电压(输入电压),当每次电动机试验完毕后,务必将调压器归零。

注:在合上QF9后,电动机电压调节才能对电动机机端电压进行调节,当

电动机刚启动时,由于电动机的特性,启动电流将会很大,所以在机端电压升至100~150V时需停顿一下,再将电压升至额定。

(8)电动机短路试验点:是专为电动短路试验划定的界线,此界线实际电压为150V左右,电动机进行短路试验时,请不要超过此线,电动机短路实验的电流很大,如果使用380V电压做电动机短路实验将会减短设备使用寿命,所以实验中请务必按照说明书操作说明来使用。

(9)短路点位置指示:k1、k2、k3、k4、k5、k6、k7、k8:分别指示各个故障点位置。

(10)张力控制器使用说明

QF9按钮合闸前,请将手动旋钮减至最小,合上QF9后,使用控制器时电源开关扳至“ON”,数码管显示点亮,且均为零。旋转手动旋钮可增加电动机负荷。

注:手动旋钮较为灵敏,旋动时应和数码显示配合,数码管数值达0.19左右时即为过负荷时给出的激磁电流。

第二章实验内容

1.变压器保护实验操作

(1)模拟变压器正常运行方式实验:

①将调压器TM1调节至0V;

②合上电源空气开关;

③将所有转换开关旋至“OFF”档;

④将调压器TM1从0升至380V;

⑤依次合上QF1、QF2QF3(或QF4)、QF5、QF6、QF7、QF8;

⑥读取有关数据记录于表1中;

⑦实验完成后,使调压器输出电压为0,断开所有电源开关;

⑧对比计算值和实际值,分析误差原因。

表1 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数据记录

注:多功能表P1读取电流为高压侧一次电流,P2,P3读取电流为低压侧一次电流。变压器容量为5kV A,△/Y-11接线方式,电压为380V/220V,高压侧CT变比为7.5/5,接法Y。低压侧CT变比为24/5,接法△。

(2)模拟变压器区内故障实验:

①将调压器TM1调节至0V;

②合上电源空气开关;

③“SA V5”旋至“不选线”档,“SA V4”旋至“变压器”档;(注:其它转换开关均选至“OFF”档)

④将调压器TM1从0升至380V;

⑤依次合上QF1、QF2;

⑥将SA V1旋至“区内”档;

⑦在“故障选择”模型上选择二相或三相故障短路点;

以AB相间短路为例,即为合上“A相”、“B相”模拟短路按钮。

⑧合上短路操作开关“短路”。模拟系统发生AB相间的短路故障,保护动作后,松开短路操作开关。

⑨对微机保护动作信号进行复位,才能进行下次实验,否则会合不上QF1、QF2。信号复位后如果希望再次查询最近8次的故障记录,只需按机箱上的“画面切换”即可查阅。记录实验数据于表2-1-2。

表2 微机变压器区内故障实验数据记录

(3)模拟变压器区外故障实验:

①将调压器TM1调节至0V;

②合上电源空气开关;

③“SA V5”旋至“不选线”档,“SA V4”旋至“变压器”档;(注:其它转换开关均选至“OFF”档)

④再将调压器TM1从0升至380V;

⑤依次合上QF1、QF2;

⑥将SA V1旋至“区外”档;

⑦在“故障选择”模型上选择二相或三相故障短路点;

以AB相间短路为例,即为合上“A相”、“B相”模拟短路按钮。

⑧合上短路操作开关“短路”。模拟系统发生AB相间的短路故障,保护动作后,松开短路操作开关。

⑨对微机保护动作信号进行复位,才能进行下次实验,否则会合不上QF1、QF2。信号复位后如果希望再次查询最近8次的故障记录,只需按机箱上的“画面切换”即可查阅。记录实验数据于表3。

表3 微机变压器区外故障实验数据记录

(4)空载投入变压器,检查激磁涌流对保护的影响实验:

①将调压器TM1调节至0V;

②合上电源空气开关;

③“SA V5”旋至“不选线”档,“SA V4”旋至“变压器”档;(注:其它转换开关均选至“OFF”档)

④再将调压器TM1从0升至380V;

⑤变压器副方不接负载(QF2不合);

k (I res )

图7-8 差动保护制动特性 ⑥合模拟断路器QF1,重复多次,观察激磁涌流对保护的影响; ⑦改变速切保护的整定值,重复步骤6,观察速切是否误动; ⑧实验完成后,使调压器输出电压为0V ,断开所有电源开关。 (5)改变差动保护制动特性对保护的影响实验 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制动特性如图7-8所示,A 点上、下移动,B 点左右移动都可以改变动作区。

因此在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整定值中,通过改变A 取值的大小可改变差动保护的最小起动值;通过改变B 点取值的大小可改变B 点。当B 点最小值时,保护不易动作;当曲线的斜率小时,差动保护的动作最灵敏,斜率一般在0.25~0.5之间。

实验接线及实验步骤与前面介绍的变压器内部故障实验过程完全一样,只需要在每次之前将变压器整定值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改变,实验记录表格也可使用前2个实验同样的格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记录表格。

请通过改变I pu.0(增加或减少)和I HD (增加或减少)在模拟变压器内部或外部短路的情况下观察和分析差动保护的动作情况。

2.母线保护实验操作 (1)母线I 段故障实验操作: ①将调压器TM1调节至0V ; ②合上电源空气开关;

③“SA V5”旋至“不选线”档,“SA V5”旋至“母线”档; 注:其它转换开关均旋至“OFF ”档; ④再将调压器TM1从0升至380V ;

⑤依次合上QF1、QF2、QF3、QF4、QF5、QF6、QF7、QF8、QF9; ⑥将SA V2旋至“I 段”档;

⑦在“故障选择”模型上选择二相或三相故障短路点;

以AB 相间短路为例,即为合上“A 相”、“B 相”模拟短路按钮。 ⑧合上短路操作开关“短路”。模拟系统发生AB 相间的短路故障,保护动作后,松开短路操作开关。

⑨对微机保护动作信号进行复位,才能进行下次实验,否则会合不上QF3、QF5。信号复位后如果希望再次查询最近8次的故障记录,只需按机箱上的“画面切换”即可查阅。

(2)母线II段故障实验操作:

①将调压器TM1调节至0V;

②合上电源空气开关;

③“SA V5”旋至“不选线”档,“SA V5”旋至“母线”档;

注:其它转换开关均旋至“OFF”档;

④再将调压器TM1从0升至380V;

⑤依次合上QF1、QF2、QF3、QF4、QF5、QF6、QF7、QF8、QF9;

⑥将SA V2旋至“II段”档;

⑦在“故障选择”模型上选择二相或三相故障短路点;

以AB相间短路为例,即为合上“A相”、“B相”模拟短路按钮。

⑧合上短路操作开关“短路”。模拟系统发生AB相间的短路故障,保护动作后,松开短路操作开关。

⑨对微机保护动作信号进行复位,才能进行下次实验,否则会合不上QF4、QF5。信号复位后如果希望再次查询最近8次的故障记录,只需按机箱上的“画面切换”即可查阅。

3.接地选线实验故障实验

(1)不同相别单相接地选线实验:

①将调压器TM1调节至0V;

②合上电源空气开关;

③“SA V5”旋至“选线”档;

注:其它转换开关均旋至“OFF”档。

④.再将调压器TM1从0升至380V;

⑤依次合上QF1、QF2、QF3、QF4、QF5、QF6、QF7、QF8;

⑥将SA V3旋至“L1”、“L2”、“L3”上任意一档;

⑦在“故障选择”模型上合上“A相”或“B相”或“C相”,再合上“N 相”,然后合上短路操作开关“短路”。模拟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保护动作指示灯亮后,松开短路操作开关。

故障发生时,微机动作保护指示灯亮,但不跳闸,液晶屏显示告警画面,为SA V3所选线路,则接地选实验完成。

同时从液晶屏上记录零序电流数据,并分析填写表4。

⑧对微机保护动作信号进行复位,才能进行下次实验,否则下次实验将无法进行。信号复位后如果希望再次查询近8次的故障记录,只需按机箱上的“画面切换”即可查阅。

表4 不同选线故障的零序电流记录

(2)模拟馈电线路短路故障实验:

①将调压器TM1调节至0V;

②合上电源空气开关;

③“SA V5”旋至“选线”档;

注:其它转换开关均旋至“OFF”档。

④再将调压器TM1从0升至380V;

⑤依次合上QF1、QF2、QF3、QF4、QF5、QF6、QF7、QF8;

⑥将SA V3旋至“L1”、“L2”、“L3”上任意一档;

⑦在“故障选择”模型上选择二相或三相故障短路点;

以AB相间短路为例,即为合上“A相”、“B相”模拟短路按钮。

⑧合上短路操作开关“短路”。模拟系统发生AB相间的短路故障,保护动作后,松开短路操作开关。

⑨对微机保护动作信号进行复位,才能进行下次实验,否则会合不上QF4、QF5。信号复位后如果希望再次查询最近8次的故障记录,只需按机箱上的“画面切换”即可查阅。

4.电动机综合实验

(1)电动机相间短路保护实验:

①将调压器TM1调节至0V;

②合上电源空气开关;

③“SA V5”旋至“不选线”档,“SA V4”旋至“电动机”;

注:其它转换开关均旋至“OFF”档。

④再将调压器TM1从0升至380V;

⑤依次合上QF1、QF2、QF3、QF4、QF5、QF9;

⑥再将调压器TM2调至150V观察电动机电压表读数。

注意:a.在升压过程中,需要缓慢调节调压器,否则会因为电动机启动电流而造成保护误动;b.电动机的此项实验电压不可以超过150V,因为超过150V的短路电流非常大,会造成设备损毁。

⑦在“故障选择”模型上选择二相或三相故障短路点;

以AB相间短路为例,即为合上“A相”、“B相”模拟短路按钮。

⑧合上短路操作开关“短路”。模拟系统发生AB相间的短路故障,保护动作后,松开短路操作开关。

⑨对微机保护动作信号进行复位,才能进行下次实验,否则会合不上QF9。信号复位后如果希望再次查询最近8次的故障记录,只需按机箱上的“画面切换”即可查阅。记录实验数据于表5。

表5 电动机相间短路实验数据记录

(2)电动机的低电压保护动作实验:

①将调压器TM1调节至0V;

②合上电源空气开关;

③“SA V5”旋至“不选线”档,“SA V4”旋至“电动机”;

注:其它转换开关均旋至“OFF”档。

④再将调压器TM1从0升至380V;

⑤依次合上QF1、QF2、QF3、QF4、QF5、QF9;

⑥再将调压器TM2调至150V观察电动机电压表读数;

⑦再调节调压器TM2将电压下降,观察电动机电压表,直至保护动作QF9跳开,记录数据后,复位;

⑧实验完成后关闭所有开关及电源。

(3)电动机的过负荷保护实验:

①将调压器TM1调节至0V;

②合上电源空气开关;

③“SA V5”旋至“不选线”档,“SA V4”旋至“电动机”;

注:其它转换开关均旋至“OFF”档。

④再将调压器TM1从0升至380V;

⑤依次合上QF1、QF2、QF3、QF4、QF5、QF9;

⑥再将调压器TM2调至380V,观察电动机电压表读数;

注:调节过程必须缓慢进行。

⑦电动机工作至空载,此时把张力控制器电源旋钮调节到减小位置,电源开关拔至“ON”,数码显示亮且为0;

⑧增加激磁电流,即将旋钮向增加方向旋动,直到电动机保护动作,QF9跳开,记录实验数据后复位;

⑨实验完成后关闭所有开关及电源。

(5)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检查实验:

①将调压器TM1调节至0V;

②合上电源空气开关;

③所有转换开关均旋至“OFF”档;

④再将调压器TM1从0升至380V;

⑤依次合上QF1、QF2、QF3、QF4、QF5、QF9;

⑥将保护机箱内过负荷保护退出。(方法见第三章微机保护的整定设置及说明)

⑦调节调压器TM2至380V,此过程中会因为电动机起动特性,造成电流速断动作,记录报警画面数据后复位;

⑧实验完成后关闭所有开关及电源。

2-5 模拟变压器及母线保护配合实验

2-6 母线及馈线线路保护配合实验

2-7 模拟变压器、母线及馈线保护配合实验

2-8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实验

2-9 备用电源与馈电线路间保护配合实验

2-10 微机远方通讯实验

第三章微机保护的整定方法说明

即将机箱上“+”“-”同时按下进入保护设定,用“▲”“▼”进行选项选择,光标选至须修改参数位置时,通过“+”“-”按钮,改变保护整定数值或状态,当修改为所须数值或状态时,按下“画面切换”,再按“+”固化参数即可。

以下我各保护机箱显示画面示例。

一、变压器保护显示画面设置

2.正常运行显示画面

3.故障显示画面

二、电动机保护显示画面设置1.整定值设置画面

说明:

以上整定值的设置是根据青岛对装置的要求进行的。青岛对电动机保护需要完成的实验有:电动相间短路保护实验;电流整断保护灵敏度检查实验;电动机的过负荷实验;电动机的低电压保护实验;降压启动控制实验。

2.正常运行显示画面4.装置开机显示画面

三、接地选线装置显示画面设置

1.整定值设置画面

2.正常运行显示画面 3.故障显示画面

4.装置开机显示画面

5.故障类型

本装置设置的故障类型有:I回线接地故障,II回线接地故障,III回线接地故障。

四、母线保护装置显示画面设置

说明:

以上整定值的设置是根据青岛对装置的要求进行的。青岛对母线保护需要完成的实验有:I段母线故障保护实验;II段母线故障保护实验。

2.正常运行显示画面

3.故障显示画面

4.装置开机显示画面

附:

出厂默认参数值表

表4 电动机保护

WDT-IIIC综合实验指导书

第三章一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方式实验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对称稳定情况下,输电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与运行参数的数值变化范围; 2.了解和掌握输电系统稳态不对称运行的条件;不对称度运行参数的影响;不对称运行对发电机的影响等。 二、原理与说明 电力系统稳态对称和不对称运行分析,除了包含许多理论概念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数值概念”。为一条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在典型运行方式下,用相对值表示的电压损耗,电压降落等的数值范围,是用于判断运行报表或监视控制系统测量值是否正确的参数依据。因此,除了通过结合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掌握此类“数值概念”外,实验也是一条很好的、更为直观、易于形成深刻记忆的手段之一。实验用一次系统接线图如图2所示。

图2 一次系统接线图 本实验系统是一种物理模型。原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来模拟,当然,它们的特性与大型原动机是不相似的。原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可通过给定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压来调节。实验系统用标准小型三相同步发电机来模拟电力系统的同步发电机,虽然其参数不能与大型发电机相似,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具有特殊参数的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可以用外加直流电源通过手动来调节,也可以切换到台上的微机励磁调节器来实现自动调节。实验台的输电线路是用多个接成链型的电抗线圈来模拟,其电抗值满足相似条件。“无穷大”母线就直接用实验室的交流电源,因为它是由实际电力系统供电的,因此,它基本上符合“无穷大”母线的条件。 为了进行测量,实验台设置了测量系统,以测量各种电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为了测量发电机转子与系统的相对位置角(功率角),在发电机轴上装设了闪光测角装置。此外,台上还设置了模拟短路故障等控制设备。 三、实验项目和方法 1.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实验

离心泵拆装实验指导书 (2)

离心泵拆装实验指导书 (2)

离心泵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级离心泵的结构,熟悉各零件的名称、形状、用途及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2、通过对离心泵总体结构的认识,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3、掌握离心泵的拆装顺序以及在拆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4、培养对离心泵主要零件尺寸及外观质量的检查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实验设备:单级离心泵2台 图1离心泵的结构

1—泵体, 2—泵盖, 3—叶轮,4—轴,5— 密封环,6—叶轮螺母, 7—轴套,8—填料压盖,9—填料环,10—填料, 11—悬架轴承部件 2、实验工具: 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钢板尺、水平仪、活动搬手、呆搬子、铜锤、螺丝刀、专用扳手、拉力器、平板、V型铁、千分表及磁力表座等。 三、拆装步骤 1、拆装应注意事项

⑴对一些重要部件拆卸前应做好记号, 以备装复时定位。 ⑵拆卸的零部件应妥善安放, 以防失落。 ⑶对各接合面和易于碰伤的地方, 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2、拆卸顺序 A、机座螺栓的拆卸 B、泵壳的拆卸 ①拆卸泵壳,首先将泵盖与泵壳的连接螺栓松开拆除,将泵盖拆下。 ②用专用扳手卡住叶轮前端的轴头螺母,沿离心泵叶轮的旋转方向拆除螺母,并用双手将叶轮从轴上拉出。 ③拆除泵壳与泵体的连接螺栓,将泵壳沿轴向与泵体分离。泵壳在拆除过程中,应将其后端的填料压盖松开,拆出填料,以免拆下泵壳时增加滑动阻力。 C、泵轴的拆卸 ①拆下泵轴后端的大螺帽,用拉力器将离心泵的半联轴节拉下来,并且用通芯螺丝刀或錾子将平键冲下来。 ②使用拉力器卸联轴节, 具体方法是: 将轴固定好, 先拆下固定联轴节的锁紧帽, 再用拉力器的拉勾钩住联轴节,而其丝杆顶正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1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1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 高电压专业实验室 2007-4-12

安全规则 1.实验前必须熟悉试验内容,并检查设备及仪表是否正常。 2.在合电源之前,务必有两人以上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接地是否可靠,做好分工,专人记录。 3.在高压电源和带有高压的设备周围围以遮栏,以便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实验时应站在遮栏之外,不得向遮栏内探头或伸手。 4.在实验进行中不允许交谈或议论,有问题需要讨论时,要切断电源。 5.实验完毕,应先用接地棒使设备放电,尤其是在做完电容器或者电缆等大电容试品实验后,务必仔细放电,同时须将试验场地恢复整齐。 6.在未亲眼看到设备接地之前,不得接近或触摸高压设备。 7.使用升压设备时,升压必须从零开始,使用完毕后,要退回零位。 8.实验中发生事故或异常现象时,应立刻拉闸切断电源,放电后检查线路和设备,如果发生人身事故应立刻进行抢救。 凡在本高压实验室进行试验之人员必须遵守本规则,并保持实验室整洁及良好的工作秩序。

冲击电压放电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结构、产生冲击电压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了解用分压器与示波器测量冲击电压的方法; 3.观察气体间隙放电、击穿现象; 4.观察在均匀电场和不均匀电场下的气体间隙击穿电压以及不同幅值冲击电压作用下击穿电压波形中放电时延的变化。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测量冲击电压波形,了解用分压器与示波器测量冲击电压的方法; 2.观察在均匀电场和不均匀电场下的气体间隙击穿电压及电压波形,不 同电压下放电时延的变化,了解冲击电压下的放电时延特性。 3.回答思考题。 三、实验装置及接线图: 冲击电压发生器接线原理图如下图: 冲击电压发生器原理接线图 图中: T:高压试验变压器 D:高压硅堆 C:主电容 R b:充电回路保护电阻 R:充电电阻 g0:点火球隙 g1~g3:中间球隙 g4:隔离球隙 R g:阻尼电阻 R t:波尾电阻 R f :波头电阻 C f :包括负荷电容和电容分压器的电容

华中数控综合实验台实验指导书

华中数控综合实验台实验指导书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 实验指导书 张冉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实验一数控综合实验台的部件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控制原理 2认识数控综合实验台部件组成掌握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3理解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控制原理 二实验内容 认识HED-21S数控综合实验台的数控装置伺服系统电动刀架低压电器以及其他组成部件 三仪器设备 HED-21S数控综合实验台一台 四实验步骤 1认识实验台的数控装置 型号世纪星HNC-21TF车床数控装置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面板显示区NC键盘区机床控制面板区 作用数控机床的大脑发出控制信号 华中世纪星HNC-21数控装置的接口定义 XSl 电源接口 XS2 外接 PC 键盘接 XS3 以太网接口 XS4 软驱接口 XS5 RS232 接口 XS6 扩展 I / 0 板接口 XS8 手持单元接口 XS9 主轴控制接口

XSl0 XS11 输入开关量接口 XS20 XS21 输出开关量接口 XS30 ~ XS33 模拟式脉冲式含步进式进给轴控制接口 XS40 ~ XS43 串行式 HSV 一 11 型伺服轴控制接口 若使用软驱单元则 XS2 XS3 XS4 XS5 为软驱单元的转接口2认识数控机床的输入输出装置 作为HNC-21数控装置XS10XS11XS20XS21接口的转接单元 实验台输入输出装置采用 HC5301-8输入接线端子板含有20位开关量输入端子 HC5301-R继电器板输出板16位开关量输出端子和急停两位与超程两位端子继电器板上集成了八个单刀单开继电器和两个双刀双开继电器其中8路开关量信号输出用于控制八个单刀单开继电器剩下8路开关量输出通过接线端子引出可用来控制器其它电器 3伺服系统 主轴伺服系统055KW三相交流异步电机日立SJ100-007HFE变频器半闭环控制 X轴伺服系统深圳雷塞M535步进驱动器雷塞57HS13四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开环控制 Z轴伺服系统三洋SANY0 Q交流伺服驱动器MSMA022A1C伺服电动机半闭环控制闭环控制 4数控机床上的低压电器 自动开关QF4个 接触器2个 继电器10个 行程开关6个 按钮

振动实验机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振动实验机操作规程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振动实验机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确认主机电源相位是否正确。机箱底部有相位保护 提示,灯亮为OK。 2、调整振动台高度。 3、调整风机相位以吹风为准。 4、面板操作: 4.1电源一切OK后,先开MAIN,再开SYSTM开 关,停顿10秒钟左右,NORMAL指示灯亮后OK。 4.2输入信号源,机台即或振动。 4.3相关指示含义: 名称含义备注 EXT-1 指外部信号输入通道切换EXT-1为准 EXT-2

INT-S.G 信号切换EXT-S.G为准 EXT-S.G TEST 自检校准不用动 CAL FIX 定频不用动 SWEEP 扫频不用动 ALARM 报警开关“ON”为开;“OFF”为关 EMG 紧急开关 STOP RESET 复位开关 5、关机 先停止振动,先关信号源,再关SYSTEM开关,最后关MAIN开关。 6、注意事项 振动台工作时,被振动物要按要求固定牢固,应有人

THXLX-1型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指导书

Tianhuang Teaching Apparatus 天煌教仪版本号:V1.0 流体力学与化工原理 系列 THXLX-1型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装置Centrifugal Pump Characteristic Curve Measurement Experimental Equipment 实验指导书

天煌教仪 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离心泵的结构

特性,掌握离心泵的操作方法; 2. 了解无纸记录仪及 压力、流量等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3. 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运行特性,测定特性曲线。 二、实验装置与流程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由水箱、离心泵、涡轮流量计、电动调节阀、压力表、真空表、转速传感器、功率表和不锈钢进、出管道等组成。 1-底阀; 2-引水阀; 3-离心泵; 4-真空表前切断阀; 5-真空表; 6-负压传感器;7-压力表前切断阀; 8-压力表; 9-压力传感器; 10-温度传感器; 11-涡轮流量传感器;12-电动调节阀; 13-切断阀; 14-旁路阀; 15-转速表; 16-功率表 ; 17-水箱 图1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水从水箱17经泵底阀1吸入,流过吸入管路到离心泵3,经离心泵增压后,流经涡轮流量计11、电动调节阀12返回水箱,循环使用。在泵的进、出口管线上分别装有真空表5、负压传感器6、压力表8和压力传感器9,在它们的进口管线上分别装有真空表前切断阀4和压力表前切断阀7。管路内流量由涡轮流量计11测量,并由出口电动调节阀12调节流量。所用 离心泵型号为 IT-6,涡轮流量传感器型号为LWGY-40,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和流量均可在无 纸记录仪上操作和读数。 2 1 1

南昌大学高压实验指导书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 (部分习题集)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教研室

目录 高压实验学生守则 (1) 实验一空气绝缘强度上的极性作用和极间障影响的研究 (2) 实验二沿面放电及绝缘油击穿 (8) 实验三介质损耗的测量 (12) 实验四电缆中的波过程 (16) 附录二接地电阻的测量 (22) 附录三 (24) 附录四 (26) 附录五 (28) 高压技术习题与思考题 (30)

高压实验学生守则 学生进行高压实验以前,必须认真地学习下列守则,并严格遵守,以确保实验安全,避免造成严重的人身或设备事故。 1.未开始实验前,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得进入安全遮拦以内,任何时候不要随意玩弄试验室中任何设备。 2.试验时应严肃认真,思想集中,不要作出妨碍他人工作的举动。 3.实验过程中每次进入安全遮拦以内,必须先切断高压设备的电源。作接地棒在高压器及有关的高压电极处接地,将电容器放电并接地。 4.实验过程中若需要合上高压电源,必须先除去高压变压器及有关高压极上的接地棒,闭上遮拦门,并检查调压变压器是否在零位。合上电源后电压应逐渐升高。试验过程中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切断电源。 5.任何时候在接触任何高压设备的高压部分以前,应先检查; (1)可能带电的导体是否已经接地; (2)任何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是否已经用导线牢固接地; (3)高压电容器是否已经放电并接地; (4)供给高压设备的电源开关是否已经断开(只把调压变压器退到零位不能算电源已经断开)。 6.接线需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才准开始实验。 7.每组学生需推定一人负责合闸、拉闸、调整电压等操作。 另推一人监护安全操作。电源合闸时,操作者应声明“注意!合闸”。以及其他组同学注意。 8.情绪不正常和精确萎靡者不得进行高压实验。 9.现场人员不少于二人者不得进行高压实验。 10.实验前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实验指导书和教材中与实验内容有关的部分,实验时应备好计算器(或计算尺)。以便随时核算试验数据。 11.学生要认真回答指导教师有关本次实验的提问,多次不能回答问题者,可停止其本次实验。 12.实验报告应书写在规定的实验报告上,实验报告中应包括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实验内容等有关项目。对本次实验数据和有关实验现象要认真整理、分析和讨论。实验曲线必须画在坐标纸上、实验报告中的字体应端正清楚,不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应退回重做。 13.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整理实验现场按手续归还借用仪器设备,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学生才能结束实验。 14.实验报告应在实验后一周内交给教师评阅、考核。 15.实验指导书和发还的实验报告至少应保存到本门课程学习结束为止。

换热器综合实验台定稿版

换热器综合实验台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换热器综合实验台 实验指导书 换热器性能实验主要对应用较广的间壁式换热器中的三种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进行其性能的测试.其中,对套管式换热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可以进行顺流和逆流两种流动方式的性能测试,而列管式换热器只进行一种流动方式的性能测试. 换热器性能实验的内容主要为测定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误差等,并就不同换热器、不同两种流动方式、不同工况的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换热器性能的测试方法; 2、了解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能的差 别; 3、加深对顺流和逆流两种流动方式换热器换热能力差别的认识; 4、绘制换热器传热性能曲线 二、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采用(换热器综合实验台),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换热形式为热水-冷水换热.

热水加热采用电加热式(可调节加热功率),冷水为循环用水(可外接自来水),顺逆流的换向阀及各种换热器的切换均采用电控阀门控制,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采用温度数显仪,可以通过琴键开关来切换测温点。 三、实验操作 1、实验前准备 ①熟悉实验装置及使用仪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②更换并安装好需要测试的换热器。 ③按顺流(或逆流)方式调整冷流换向阀门组和各阀门的开或闭。 ④冷、热水箱充水。 2、进行实验 ①接通电源,启动冷水泵和热水泵(为了提高热水温升速度,可先不启动冷水 泵),并调节好合适的流量。 ②调整控温仪,使其能使加热水温控制在80℃以下的某一指定温度。 ③将热水箱的手动和自动电加热器均送电投入使用。 ④待自动电加热器第一次动作之后,切断手动电加热器开关。此后,加热系统进 入自动控温状态。 ⑤利用温度测点选择琴键开关和温度数显仪,观测和检查换热器冷、热流体的进 出口温度。

离心泵性能实验

实验名称:离心泵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了解离心泵的构造,掌握其操作和调节方法。 2.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并确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 3.测定管路的特性曲线。 4.熟悉个孔板流量计的构造、性能和安装方法。 5.测定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二、实验原理: 1.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取决于泵的内部结构、叶轮形式及转速。其中理论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可以通过对泵内液体质点运动的理论分析得到。由于流体流经泵时,不可不免的会产生阻力损失,如摩擦损失、环流损失等,实际压头小于理论压头,且难以计算。因此,通常采用实验方法,直接测定其参数间的关系,并将测出的He-Q、N-Q、η-Q三条曲线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根据曲线可以找到最佳操作范围,作为选择泵的依据。 (1)泵的扬程 由伯努利方程,泵的实际压头He如下: 其中,动能项相比于压头项数量级很小,可以忽略;损失项由于管路较短,损失较小,可以忽略,因此得到:

式中——泵出口处的压力,mH2O ——泵入口处的压力,mH2O ——出口压力表和入口压力表的垂直距离,m (2)泵的有效功率和效率 泵在运转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因此泵的实际和流量较理论低,而输入功率又比理论值高,有泵的总效率: 轴 轴电电转 式中——泵的有效功率,kW ——流量,m3/s ——扬程,m ——流体密度,kg/ m3 N轴——泵轴输入离心泵的功率,kW N电——电机的输入功率,Kw η电——电机效率,取0.9 η转——传动装置的效率,取1.0 2. 孔板流量计孔流系书的测定 孔板流量计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孔板流量计构造原理 在水平管路上装有一块孔板,其两侧接测压管,分别与压力传感器的两端连接。孔板流量计是根据流通通过锐孔的节流作用,使流速增大,压强减小,造成孔板前后压差作为测量依据。若管路的直径为d 1,锐孔的直径为d 0,流体流经孔板后所形成缩脉的直径为d 2,流体的密度为ρ,孔板前测压导管截面处与缩脉截面处的速度和压强分别为u 1、u 2和p 1、p 2,根据伯努利方程,不考虑能量损失可得: 或 由于缩脉的位置随流速的变化而变化,缩脉处的截面积S 2难以知道,而孔口的面积已知,且测压口的位置不变,因此可以用孔口处的u 0代替u 2,考虑流体因局部阻力造成的能量损失,用校正系数C 校正后,有: 对不可压缩流体,根据连续性方程有: 整理得: 令 ,则可简化为: u d d

电力工程实验指导书

实验2 线路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原则与方法; 2. 明确定时限保护装置中信号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的应用与作用; 3. 理解供配电系统中组成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线路及其保护原理; 4. 学会自我设计电路原理图,并分析判断运行结果的正确性。 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简要说明 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等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时,将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而且,故障点距离电源愈近,短路电流愈大。所以,继电保护装置根据故障电流大小而动作的电流继电器和其他电器元件构成过电流保护和速断保护。当故障电流超过它们的整定值时,保护装置就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将故障从系统中切除。其中常用的一种是过电流保护就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定时限保护是指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时限)固定不变,与故障电流的大小无关。定时限保护的时限由时间继电器获得的,它的时限根据保护要求来整定。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一般采用两段式保护。通常由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和信号继电器构成。实际电力运行中的变压器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与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原理接线如图1-1所示。 在图1-1中,继电器l、2、3、7构成无时限过电流保护,继电器4、5、6、8构成定时限保护。电流继电器作为起动元件,首先反映出电流的剧增。 当过载时,LH(TA)二次电流I2大于继电器动作电流时,首先继电器4或5动作,其次6动 作,在整定的时限后8动作,发出信号的同时,最后动作于断路器的跳闸线圈TQ、断路器 QD跳闸,切断故障。 当发生短路时,LH(TA)二次电流I2大于继电器动作电流时,继电器1或2动作,接着3 动 作;然后7动作发出信号同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线圈TQ、断路器QD跳闸、切除故障。 本实验拟定为两级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其简化原理示意图(只示意继电器动作顺序)如图 1-2所示。 从图1-2可以看出其保护原理和保护组成的环节所用的继电器基本上是相同的。

振动试验机作业指导书

检验文件 检验文件名称:振动试验机作业指导书 检验文件编号:Q/ZX M 09-02.13.0708-2005 版本:V1.0 共 12 页 (包括封面) 拟制 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 会签 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 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事业部发布 页脚内容1

前言 为了明确手机检测中心实验室能正确使用振动试验机测试,特编制本测试作业指导书。本标准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提出,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归口。本标准拟制部门: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拟制人:杨征。 本标准于2004年11月首次发布。

目次 前言 (1) 目次 (2)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振动试验机的系统性能 (3) 5振动试验机试验的开机 (4) 6振动试验机程序操作和参数设置方法 (4) 7试验运行 (10) 8检测记录 (10) 9振动检测系统关机步骤 (10) 10注意事项 (10) 11维护保养 (10) 12记录保存 (10) 13校验周期 (11)

振动试验机使用指导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振动试验机进行各类移动终端产品振动试验的操作规程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手机检测中心实验室所进行的振动及振动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在下面所引用的文件中,使用时应以网上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Q/ZX M 23.002–2004 移动台环境试验规范 GB/T 2423.1/2/3/22/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RVC-2A振动试验机使用说明书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正弦振动试验: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在振动台上采用正弦信号,对被测样机进行振动的检测。 3.2 随机振动试验: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在振动台上采用所有频率成份同时激振而且各个频率的输入振幅是随机改变的激振信号,对被测样机进行振动的检测。 3.3 冲击试验:采用规定脉冲波形,在振动台上对被测样机进行冲击的检测。 4振动试验机的系统性能 4.1 振动试验机使用范围 振动试验机适用于模拟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振动试验, 如路运,空运,海运, 铁运等. 主要可进行随机振动试验,正弦振动试验冲击试验等. 4.2实验室环境要求 温度:5-35℃ 湿度:≤85%(25℃) 4.3 设备型号: 振动发生器 ES-3 开关型功率放大器 DA-3 4.4设备规格 4.4.1 正弦扫频 控制和测量通道 1~8 频率范围 5~4000Hz 扫频包线等幅、等速度、等加速度 分析方式 RMS、跟踪滤波 扫频方式线性—对数、正反扫、定频

4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2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 第 1 页 共 17页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能进行光滑管、粗糙管、闸阀局部阻力测定实验,测出湍流区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关系曲线图; 2)能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测出扬程与流量、功率与流量以及离心泵效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图; 3)学习工业上流量、功率、转速、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使学生了解涡轮流量计、电动调节阀以及相关仪表的原理和操作; 二、装置整体流程图: 第 2 页 共 17页

1-离心泵;2-进口压力变送器;3-铂热电阻(测量水温);4-出口压力变送器;5-电气仪表控制箱;6-均压环;7-粗糙管;8-光滑管(离心泵实验中充当离心泵管路);9-局部阻力管;10-管路选择球阀;11-涡轮流量计;12-局部阻力管上的闸阀;13-电动调节阀;14-差压变送器;15-水箱 图1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 第 3 页 共 17页

离心泵特性测定实验 一、基本原理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特性曲线是在恒定转速下泵的扬程H、轴功率N 及效率η与泵的流量Q 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是流体在泵内流动规律的宏观表现形式。由于泵内部流动情况复杂,不能用理论方法推导出泵的特性关系曲线,只能依靠实验测定。 1.扬程H 的测定与计算 取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处为1、2两截面,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f h g u g p z H g u g p z Σ+++=+++222 2222 111ρρ (1-1) 由于两截面间的管子较短,通常可忽略阻力项f h Σ,速度平方差也很小,故也可忽略,则有 (=H g p p z z ρ1 212)?+ ? 210(H H H ++=表值) (1-2) 式中: 120z z H ?=,表示泵出口和进口间的位差,m; ρ——流体密度,kg/m 3 ; g——重力加速度 m/s 2 ; p 1、p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Pa; H 1、H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对应的压头,m; u 1、u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速,m/s; z 1、z 2——分别为真空表、压力表的安装高度,m。 由上式可知,只要直接读出真空表和压力表上的数值,及两表的安装高 度差,就可计算出泵的扬程。 第 4 页 共 17页

华中数控综合实验台实验指导书[1]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 实验指导书 张冉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实验一数控综合实验台的部件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控制原理; 2、认识数控综合实验台部件组成,掌握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3、理解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控制原理。 二、实验内容 认识HED-21S数控综合实验台的数控装置、伺服系统、电动刀架、低压电器以及其他组成部件。 三、仪器设备 ? HED-21S数控综合实验台一台 四、实验步骤 1、认识实验台的数控装置: 型号:“世纪星”HNC-21TF车床数控装置——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面板:显示区、NC键盘区、机床控制面板区。 ?作用:数控机床的大脑——发出控制信号 华中世纪星HNC-21数控装置的接口定义: XSl —电源接口; XS2 —外接PC 键盘接; XS3 —以太网接口; XS4 —软驱接口; XS5 — RS232 接口; XS6 —扩展I /0 板接口;

XS8 —手持单元接口; XS9 —主轴控制接口; XSl0 ,XS11 —输入开关量接口; XS20 ,XS21 —输出开关量接口; XS30 ~XS33 —模拟式、脉冲式( 含步进式) 进给轴控制接口; XS40 ~XS43 ——串行式HSV 一11 型伺服轴控制接口; ( 若使用软驱单元,则XS2 、XS3 、XS4 、XS5 为软驱单元的转接口) 2、认识数控机床的输入/输出装置 作为HNC-21数控装置XS10、XS11、XS20、XS21接口的转接单元。 实验台输入/输出装置采用: HC5301-8输入接线端子板:含有20位开关量输入端子 HC5301-R继电器板(输出板):16位开关量输出端子和急停(两位)与超程(两位)端子; 继电器板上集成了八个单刀单开继电器和两个双刀双开继电器,其中8路开关量信号输出用于控制八个单刀单开继电器,剩下8路开关量输出通过接线端子引出,可用来控制器其它电器。 ?3、伺服系统 主轴伺服系统:0.55KW三相交流异步电机+ 日立SJ100-007HFE变频器半闭环控制 X轴伺服系统:深圳雷塞M535步进驱动器+雷塞57HS13四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开环控制 Z轴伺服系统:三洋SANY0 Q交流伺服驱动器+MSMA022A1C伺服电动机 半闭环控制、闭环控制 4、数控机床上的低压电器 ?自动开关QF(4个) ?接触器(2个) ?继电器(10个) ?行程开关(6个) ?按钮 ?磁粉制动器(1个) ?灭弧器(3个) ?控制变压器(1个):AC380/AC220V/AC24V ?三相伺服变压器(1个):AC380/AC200V ?开关电源:AC220V/DC24V 5、其它部件的认识

振动试验机作业指导书

内部公开▲ Q/ZX M 09-02.13.0708-2005 检验文件 检验文件名称:振动试验机作业指导书 检验文件编号:Q/ZX M 09-02.13.0708-2005 版本:V1.0 共 12 页 (包括封面) 拟制 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 会签 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 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事业部发布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

前言 为了明确手机检测中心实验室能正确使用振动试验机测试,特编制本测试作业指导书。本标准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提出,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归口。本标准拟制部门: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拟制人:杨征。 本标准于2004年11月首次发布。

目次 前言 (1) 目次 (2)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振动试验机的系统性能 (3) 5振动试验机试验的开机 (4) 6振动试验机程序操作和参数设置方法 (4) 7试验运行 (10) 8检测记录 (10) 9振动检测系统关机步骤 (10) 10注意事项 (10) 11维护保养 (10) 12记录保存 (10) 13校验周期 (11)

振动试验机使用指导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振动试验机进行各类移动终端产品振动试验的操作规程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手机检测中心实验室所进行的振动及振动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在下面所引用的文件中,使用时应以网上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Q/ZX M 23.002–2004 移动台环境试验规范 GB/T 2423.1/2/3/22/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RVC-2A振动试验机使用说明书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正弦振动试验: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在振动台上采用正弦信号,对被测样机进行振动的检测。 3.2 随机振动试验: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在振动台上采用所有频率成份同时激振而且各个频率的输入振幅是随机改变的激振信号,对被测样机进行振动的检测。 3.3 冲击试验:采用规定脉冲波形,在振动台上对被测样机进行冲击的检测。 4振动试验机的系统性能 4.1 振动试验机使用范围 振动试验机适用于模拟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振动试验, 如路运,空运,海运, 铁运等. 主要可进行随机振动试验,正弦振动试验冲击试验等. 4.2实验室环境要求 温度:5-35℃ 湿度:≤85%(25℃) 4.3 设备型号: 振动发生器 ES-3 开关型功率放大器 DA-3 4.4设备规格 4.4.1 正弦扫频 控制和测量通道 1~8 频率范围 5~4000Hz 扫频包线等幅、等速度、等加速度 分析方式 RMS、跟踪滤波 扫频方式线性—对数、正反扫、定频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_学生用_

实验一.电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 一.实验目的: 观察气隙击穿、液体击穿以及固体沿面放电等现象及其特点,认识其发展过程及影响击穿电压的各主要因素,加深对有关放电理论的理解。 二.预习要点: 概念:绝缘;游离;电晕;电子崩;流注;先导放电;自持放电;滑闪放电;沿面放电;小桥;电击穿;热击穿。 判断:空气是绝缘介质;纯净液体的击穿是电击穿,非纯净液体的击穿是热击穿,绝缘油的击穿电压受油品、电压作用时间、电场分布情况及温度的影响较大,电弧会使油分解并产生炭粒;沿面放电是特殊的气体放电,分三个阶段,沿面闪络电压小于气隙击穿电压。 推理:变压器油怕受潮;油断路器有动作次数的限制; 相关知识点:电场、介质极化、偶极子、介电常数、Paschen定律、Townsend理论、流注理论、伏秒特性、大气过电压、内部过电压。 三.实验项目: 1.气体绝缘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 ⑴.电极形状对放电的影响 ①.球球间隙 ②.针板间隙 ③.针针间隙 ⑵.电场性质对放电的影响 ①.工频交流电场 ②.直流电场 ⑶.极性效应 ①.正针负板 ②.负针正板 2.液体绝缘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 ⑴.导电小桥的观察 ⑵.抗电强度的测试 3.固体绝缘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 ⑴.刷状放电的观察 ⑵.滑闪放电的观察 ⑶.沿面闪络的观察 四.实验说明: 1.气体绝缘特性: ⑴.气体在正常情况下绝缘性能良好(带电粒子很少); ⑵.气体质点获得足够的能量(大于其游离能)后,将会产生游离,生成正离子和电子; ⑶.气体质点获得能量的途径有:粒子撞击、光子激励、分子热碰撞; ⑷.气隙中除了有气体质点游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外,还存在金属电极表面的逸出电子; ⑸.气隙加上电场,气隙中的带电粒子将顺电场方向加速运动,造成大量的粒子碰撞,但产生气体质点游离的撞源粒子是电子;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机械基础实验中心雷代明 2017年3月 第一部分机械设计

实验一机械零件认知与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常用的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以便对所学理论知识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 2、分析常用机械零件的基本构造及制造原理。 3、了解常用机械零件的实际使用情况。 二、实验内容 通过观察,掌握常用的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及应用场合。 三、实验简介 机械零件陈列观摩,共包括: (1)螺纹联接与应用 (2)键、花键、销、铆、焊、铰接 (3)带传动 (4)链传动 (5)齿轮传动 (6)蜗杆传动 (7)滑动轴承与润滑密封 (8)滚动轴承与装置设计 (9)轴的分析与设计 (10)联轴器与离合器。 共10个陈列柜,罗列了机械设计内容中大多数常用的基本零件与标准件,并对相应的零件进行了结构和基本受力分析,联接和安装的基本方法的说明,有些常用的零件还给出了简单的应用举例。 通过本实验的观摩,学生可以对照书本所学的基本内容,初步领会机械设计的一些常用零部件的基本设计与应用原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对其所学的课本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四、实验要求 1、学生必须带上课本,以便于与书本内容进行对照观察。 2、进入实验室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同学。 3、不得私自打开陈列柜,不得用手触摸各种机械零件模型。 4、服从实验人员的安排,认真领会机械零件的构造原理。 五、思考题 1、常用螺纹联接的方法有哪些? 2、说明无键联结的优缺点. 3、在带传动中,带张紧的方法有哪些?

4、轴上零件轴向常用的定位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第二章滑动轴承实验 实验二滑动轴承基本性能实验 一、概述 滑动轴承用于支承转动零件,是一种在机械中被广泛应用的重要零部件。根据轴承的工作原理,滑动轴承属于滑动摩擦类型。滑动轴承中的润滑油若能形成一定的油膜厚度而将作相对转动的轴承与轴颈表面分开,则运动副表面就不发生接触,从而降低摩擦、减少磨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根据流体润滑形成原理的不同,润滑油膜分为流体静压润滑(外部供压式)及流体动压润滑(内部自生式),本章讨论流体动压轴承实验。 流体动压润滑轴承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轴颈旋转,借助流体粘性将润滑油带入轴颈与轴瓦配合表面的收敛楔形间隙内,由于润滑油由大端入口至小端出口的流动过程中必须满足流体流动连续性条件,从而润滑油在间隙内就自然形成周向油膜压力(见图2-1),在油膜压力作用下,轴颈由图2-1(a)所示的位置被推向图2-1(b)所示的位置。 当动压油膜的压力p在载荷F方向分力的合力与载荷F平衡时,轴颈中心处于某一相应稳定的平衡位置O1,O1位置的坐标为O1(e,φ)。其中e=OO1,称为偏心距;φ为偏位角(轴承中心0与轴颈中心0l连线与外载荷F作用线间的夹角)。 随着轴承载荷、转速、润滑油种类等参数的变化以及轴承几何参数(如宽径比、相对间隙)的不同,轴颈中心的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对处于工况参数随时间变化下工作的非

泵与压缩机——离心泵性能实验指导书

《离心泵性能实验》指导书 一.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离心泵性能的理解,掌握离心泵性能曲线的测定方法。 2. 了解离心泵正确操作和使用。 二. 实验内容 1. 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性能,绘制单泵的扬程—流量曲线(H-Q ),轴功率 —流量曲线(N-Q ),泵效率—流量曲线(η-Q )。 三. 实验装置 1. 电机、水泵、管路、阀、压力表、水池系统。 2. 涡轮流量计,电机转动力矩测量台秤。 四. 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通过调节离心泵出口管线闸阀来改变泵的流量,测得流量、泵进出口压力、电机转动力矩,然后进行扬程、功率、效率的计算和对应流量曲线绘制。 1. 流量计算Q 流量计直接读出流量,单位T/h 。为功率计算方便,要折算为m 3/s (立方米/秒)。 2. 扬程H 根据泵出口压力表和进口真空表读数由伯努利方程计算。 )(真 出O mH g c c Z p p H 22 212-+ ?++= γ 简化式:)(真 出真出O mH p p H H H 2γ +=+= 式中: 3 9810.m N MPa p MPa p =γγ—输送液体重度,清水——泵进口真空表读数,——泵出口压力表读数,—真出 3. 功率N 电机传给泵轴上的功率可用电机阻力矩与电机转速计算。 泵输入功率: Kw n L F n M N 6 .9736.973??=?= 式中: F ——电机阻力矩作用于台秤上的力,台秤读数,kgf L ——杠杆力臂长,L=0.5 m 。 n ——泵额定转速,n=2890 r/min 。 泵有效功率: Kw H Q N e 1000 ??=γ 4. 泵效率η

N N e = η 五. 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 a 、 盘车。转动泵与电动机的连轴器,能否转动自如,有无卡住现象。 b 、打开泵灌注管路的阀门及排气阀门,用自来水将泵内灌满水。 c 、 打开进水阀,关闭出口阀门,使泵在空载启动。 2、实验阶段 d 、以上工作完成后,合上电闸启动水泵。 e 、分别进行泵的性能参数测定。测定流量计流量Q ,测定响应的压力表P 压, 真空表读数P 真,以及测定电机天平力矩的读数F ,每个流量测定一组数据,记录P 压、P 真、F 、Q 。 f 、关闭出口阀,停泵,切断流量计电源。 表1-1 参数记录及计算结果表 六、数据整理 流量Q 。流量可以用LW-50型涡轮流量变送器和流量显示器很方便的读出,流量显示是满刻度百分数显示仪,它的满刻度量程为40m 3/h 。即显示10%流量为40m 3/h ,泵流量是25m 3/h 。一次我们每隔5%做一组数据 七、 据处理及讨论: (1)算相应结果 H 、N 、η ,分别填在表格内。 (2) 绘制特性曲线: 扬程—流量曲线(H-Q ), 轴功率—流量曲线(N-Q ),

高电压实验指导书

直流高压作用下空气间隙的击穿实验 一、实验目的 空气作为大多数绝缘结构的绝缘介质,其绝缘性能与外施电压的幅值、波形、大气条件、电极形状等多种因素有关。本实验通过对直流高压作用下“尖—板”或“尖—尖”或“板—板”间隙放电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对极不均匀电场(或稍不均匀电场)中电极的形状、电压的极性,间隙的距离及极间障对间隙放电的影响。通过认真观察各种情况下的放电现象,分析与掌握影响气体间隙击穿的因素。全面了解高电压试验的注意事项,掌握高压直流的产生与高电压测量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讲解高压试验注意事项,简要介绍高压试验室。 2.当放电间隙采用不同的电极时,了解放电电压与间隙距离的关系。具体电极有“负尖—正板”、“正尖—负板”、“板—板”、“尖—尖”等。 3.当放电间隙中加极间障(绝缘纸)时,了解放电电压与间隙距离的关系。包括在“正尖—负板”、“负尖—正板”中加极间障(绝缘纸)。 三、实验接线图及高压实验设备简介 实验接线图如图5-1。 图5-1 直流间隙击穿实验原理图 T:试验变压器,型号为YD150/6kV A;R1、R2、R3:水电阻(限流或保护用);D1、D2:高压硅堆,型号为2DL100/1;C1、C2:脉冲电容器,参数为100kV,0.01μF。 测量用的电压表、调压器及相关的保护设备均在试验台上,也可以用静电电压表直接测量直流高压。 四、实验步骤 1.首先,从外表上认识高压试验设备及有关测量表计、操作控制台柜;然后,连接并检查实验线路;擦拭实验电极(尖或平板)表面,并装好电极,仔细将两电极移至接触,此时电极间距为零,读出与电极相联的标尺上的读数,并以此数值作为零点,然后移动电极至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为多用途实验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流体力学综合试验台结构示意图 1.储水箱 2.上、回水管 3.电源插座 4.恒压水箱 5.墨盒 6.实验管段组 7.支架 8.计量水箱 9.回水管10.实验桌 利用这种实验台可进行下列实验: 一、雷诺实验; 二、能量方程实验; 三、管路阻力实验;1.沿层阻力实验2.局部阻力实验; 四、孔板流量计流量系数和文丘里流量系数的测定方法; 五、皮托管测流速和流量的方法。 一、雷诺实验 1.实验目的 (1)观察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 (2)测定几种状态下的雷诺数; (3)了解流态与雷诺数的关系。 2.实验装置 在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中,雷诺实验涉及的部分有高位水箱、雷诺数实验管、阀门、伯努力方程实验管道、颜料水(蓝墨水)盒及其控制阀门、上水阀、出水阀,

水泵和计量水箱等,秒表及温度计自备。 3.实验前准备 (1)、将实验台的各个阀门置于关闭状态。开启水泵,全开上水阀门,把水箱注满水,再调节上水阀门,使水箱的水有少量溢流,并保持水位不变。 (2)、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4.实验方法 (1)、观察状态 打开颜料水控制阀,使颜料水从注入针流出,颜料水和雷诺实验管中的水迅速混合成均匀的淡颜色水,此时雷诺实验管中的流动状态为紊流;随着出水阀门的不断的关小,颜料水与雷诺实验管中的水渗混程度逐渐减弱,直至颜料水与雷诺实验管中形成一条清晰的线流,此时雷诺实验管中的流动为层流。 (2)测定几种状态下的雷诺系数 全开出水阀门,然后在逐渐关闭出水阀门,直至能开始保持雷诺实验管内的颜料水流动状态为层流状态。按照从小流量到大流量的顺序进行实验,在每一个状态下测量体积流量和水温,并求出相应的雷诺数。 实验数据处理举例: 设某一工况下具体积流量Q=3.467×10-5m 3/s ,雷诺实验管内径d=0.014m ,实验水温T=5℃,查水的运动粘度与水温曲线,可知微v=1.519×10-6m 2/s 。 流 速 s m F Q V /255.0014 .04 10 467.32 5 =??= = -π 207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