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综合实验台
板式换热器实验报告

板式换热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板式换热器的实际运行情况,了解其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设计要素,以提高对板式换热器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主要由传热板、密封垫片和压紧装置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传热板之间的通道作为热交换空间,通过板片之间的流体的温度差异实现热量传递。
板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维护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设备:板式换热器、温度计、压力表、泵、冷却水箱、加热器等。
2.安装实验设备:将板式换热器安装在实验台上,连接进出水管、温度计和压力表等。
3.启动实验:开启泵,使流体流经板式换热器,同时加热流体使其温度升高,观察温度计和压力表的变化。
4.记录数据:记录不同时间节点的流体进出口温度、压力数据。
5.分析实验结果: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效果、流体阻力损失等情况。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数据记录2.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效果显著。
在实验过程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迅速升高,说明板式换热器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
这主要得益于板式换热器独特的结构设计和流体的不断循环流动。
(2)板式换热器的流体阻力损失较小。
随着实验的进行,流体的压力逐渐降低,说明板式换热器对流体的阻力损失较小,流体在通过板式换热器时比较顺畅。
这主要得益于板式换热器优良的流道设计和密封垫片的合理使用。
(3)板式换热器的性能稳定。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和压力变化稳定,说明板式换热器的性能稳定,能够持续高效地进行热量交换。
这主要得益于板式换热器的优良材料和精湛的制造工艺。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设计要素。
实验结果表明,板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维护方便等特点,能够满足各种不同工况的要求。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板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新型材料的应用以及不同领域的应用实践等问题,为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热量交换提供更加高效、节能的解决方案。
换热器综合实验报告

换热器综合实验报告引言: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热交换设备,用于在流体之间传递热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换热器的综合实验研究,了解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影响因素,进一步加深对换热器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换热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 掌握换热器的性能参数测量方法;3. 研究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换热器是通过流体之间的热传递实现热能转移的设备。
实验中使用的换热器是热交换管式换热器,其主要由壳体、管束和管板等组成。
热能通过壳体内外流体的对流传热和管内外流体的对流传热实现。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实验设备和仪器的完好性,准备实验所需的流体和试样;2. 流量测量,通过流量计测量进出口流体的流量;3. 温度测量,使用温度计或热电偶测量进出口流体的温度;4. 压力测量,使用压力计测量进出口流体的压力;5.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流量、温度和压力等;6. 分析数据,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换热器的性能参数和传热特性;7. 结果总结,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影响换热器性能的因素。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换热器性能参数包括传热系数、热效率和压降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可以评估换热器的性能和效果。
同时,还可以研究不同操作条件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如流体流量、温度差和管束结构等。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换热器,并优化其操作参数,以达到最佳的热传递效果。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换热器的综合研究,加深了我们对换热器的理解。
同时,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换热器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我们今后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七、参考文献:[1] 换热器的基本原理与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2] 热传递与换热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以上是对换热器综合实验的报告,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基于MCGS的换热器综合实验监控系统

满足用户 自 行处理数据 的要求 , 监控系统硬件 入M C G S 软件 。通过 M C G S编程功能和采集 的测试 保存 , 值共 同作用 , 快速计算 出换热器相关性能参数。 结 构 如 图 2所 示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2 — 0 4 作者简 介 : 杨 帆( 1 9 8 9 一) , 男, 湖北武汉人 , 硕士研究生 , 研 究方 向: 机械设 备智能监控 。 1 25
可 实现测 量参数显示 、 实时 曲线绘制 、 数 据 自动分析和界 面流程仿 真等功能。同时, 分析 了系统体 系结构 , 给 出了系统组
态 实现过程 , 并介绍 了系统应用情况。 关键词 : 换热器 ; MCG S组 态软件 ; 计算机监控 ; 数 据采集 中图分类号 : T P 2 7 3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5 4 5 X ( 2 0 1 4) 0 2 — 0 1 2 5 — 0 3
换热器【 】 是 将热流体 的部分 热量传递给冷流体 1 系 统原 理 及 结构 的设 备 , 又称 热 交 换 器 。换 热 器 的应 用 广泛 , 日常 生 活中取暖用的暖气散热片 ,汽轮机装置 中的凝 汽器 换热器综合实验系统装置原理如图 1 所示 。实 和航天火箭上的油冷器等 , 都是换热器。它还广泛应 验系统 由换热器实验装置 、 冷水系统 、 热水 系统 、 智 用于化工 、 石油 、 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 门。它的主 能仪表控制系统 、 上位机控制系统五部分组成。 要功 能是保证 工艺过程对介质 所要求 的特定 温度 , 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 由于制造工艺和科学水平 的限制 ,早期 的换热 器只能采用 简单 的结构 , 而且传热面积小 、 体积大 和 笨重 、 如蛇管式换热器等。随着制造工艺 的发展 , 逐 步形成一种 管壳式换热器 ,它不仅单位体积具有较 冷 大的传热面积 , 而且传热效果也较好 , 长期以来在工 业 生产 中成 为一 种典 型 的换 热 器 。
换热器传热系数测定实验

换热器传热系数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换热器性能的测试方法;2.了解不同结构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以及性能差别;3.加深对换热器顺流、交叉流和逆流等流动方式时流体温度变化、换热能力的差别。
二.实验装置2.1实验装置的名称与组成实验装置名称:换热器综合试验台换热介质:热水-冷水实验装置的工作流程如图9.1所示。
1换热器2加热水箱3热水泵4流量计5冷水箱6冷水泵7转子流量计8换向阀门组9温度传感器图1 换热器综合试验台流程2.2 实验装置的用途换热器综合试验台主要用于各种间壁式液体-液体换热器的性能测试。
可测试的换热器型式为:壳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等。
2.3 实验装置性能参数2.3.1 换热器换热面积壳管式换热器: 1.05 m2套管式换热器:0.45 m2螺旋板式换热器:0.65 m22.3.2 热水泵允许最高水温:<80 ℃ 电 机: 220 V 120 W 2.3.3 冷水泵允许最低水温:>0 ℃ 电 机: 220 V 120 W 2.3.4 流量计型 式:LZB 玻璃转子流量计 公称通径:10mm 测量范围:(4.44~44.4×10) m 3/s (16~160 l/h) 误 差: 台 数: 2 2.3.5 温度显示控制仪型 号: XTMD 传感器分度号:Cu50 测量范围: -50~99.9 ℃ 误 差: 0.5 ℃ 台 数: 2 2.3.6 电加热器功 率:7.5 kW三.实验原理由图 9.1,热流体的放热量: Q 1=V h ρh C ph (t h1-t h2) (W) (9.1) 式中:V h -热流体的体积流量(m 3/s); ρh -热流体的密度(kg/m 3);C ph -热流体的定压比热容[J/(kg.℃)]; t h1 -热流体进入换热器时的温度(℃); t h2 -热流体流出换热器时的温度(℃)。
冷流体的吸热量:Q 2=V l ρl C pl (t l2-t l1) (W) (9.2)式中:V l -冷流体的质量体积流量(m 3/s); ρl -冷流体的密度(kg/m 3);C pl -冷流体的定压比热容[J/(kg.℃)]; t l2 -冷流体流出换热器时的温度(℃); t l1 -冷流体进入换热器时的温度(℃)。
换热器综合实验报告

机械换热综合实验报告换热器性能测试试验,主要对应用较广的间壁式换热器中的三种换热: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进行其性能的测试。
其中,对套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可以进行顺流和逆流两种流动方式的性能测试,而列管式换热器只能作一种流动方式的性能测试。
实验装置控制面板如图1:换热器性能试验的内容主要为测定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误差等,并就不同换热器,不同两种流动方式,不同工况的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 实验目的1、熟悉换热器性能的测试方法;2、了解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能的差别;3、加深对顺流和逆流两种流动方式换热器换热能力差别的认识;二、 实验装置本实验装置采用冷水可用阀门换向进行顺逆流实验;如工作原理图2所示。
换热形式为热水—冷水换热式。
T2加热水箱1500W=3个排水阀流量调节阀板式加自来水冷水箱T45路冷水出温度T34路冷水进温度列管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列管排水阀流量调节阀列管板式1路热水进温度T13路涡轮流量计流量套管出水压力进水压力套管换热器开逆流开顺流开顺流开逆流进水压力套管T5热水箱温度控制出水压力图2 换热器综合实验台原理图本实验台的热水加热采用电加热方式,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采用巡检仪,采用温控仪控制和保护加热温度。
实验台参数:1、换热器换热面积{F}:(1)套管式换热器2×3.14×0.006×0.748=0.02818464×8=0.225477122×3.14×0.006×0.095=0.0035796×7=0.02505720.22547712+0.0250572=0.25053432m2(2)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028 m2×24片=0.672 m2(3)列管式换热器 1.0 m22、电加热器总功率:1.5KW×3 =4.5KW。
换热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第一章实验装置说明第一节系统概述一、装置概述目前我国传热元件的结构形式繁多,其换热性能差异较大,在合理选用和设计换热器的过程中,传热系数是度量其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
本装置通过以应用较为广泛的间壁式换热器(共有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四种)为实验对象,对其传热性能进行测试。
二、系统特点1.采用四种不同结构的换热器(分别为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性能测量。
2.实验装置可测定换热器总的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误差等,并能根据不同的换热器对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3.实验装置采用工业现场的真实换热器部件,与实际应用接轨。
三、技术性能1.输入电源:三相五线制 AC380V±10% 50Hz2.工作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85%(25℃);海拔<4000m3.装置容量:<4kVA4.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14m25.螺旋板式换换热器:换热面积1m26.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5m27.钎焊板式换热器:0.144m28.电加热器总功率:<3.5kW9.安全保护:设有电流型漏电保护、接地保护,安全符合国家标准。
四、系统配置1.被控对象系统:主要由不锈钢钢架、热水箱、热水泵、冷水箱、冷水泵、涡轮流量计、PT100温度传感器、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冷凝器、电加热棒、电磁阀、电动球阀、黄铜闸阀以及管道管件等。
2.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源控制箱、漏电保护器、温度控制仪、流量显示仪、调压模块、开关电源以及开关指示灯等。
第二节换热器的认识一、换热器的形式能使热流体向冷流体传递热量,满足工艺要求的装置称为换热器。
换热器的形式有很多,用途也很广泛。
诸如为高炉炼铁提供热风的热风炉,就是一座大型蓄热式陶土换热器;热电厂锅炉上的高温过热器是以辐射为主的高温换热器,而省煤器是以对流为主的交叉流换热器;冶金工厂安装在高温烟道中的热回收装置常用片状管式、波纹管式、插件式等型式换热器;制冷系统上的冷凝器、蒸发器属于有相变流体的换热器,这类换热器无所谓顺流或逆流;内燃机的冷却水箱属于交叉流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
换热器传热和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换热器传热和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刘研;玄哲浩;王永珍;崔淑琴
【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
【年(卷),期】2005(22)5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实验室换热器实验台的建立,设计出一套自动化程度高、测量准确、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的换热器综合性能实验系统,并根据换热器实验做出的数据,进一步讨论了换热器传热特性.
【总页数】4页(P90-92,99)
【作者】刘研;玄哲浩;王永珍;崔淑琴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汽车学院热能系,长春,130025;吉林大学汽车学院热能系,长春,130025;吉林大学汽车学院热能系,长春,130025;吉林大学汽车学院热能系,长春,13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124
【相关文献】
1.平支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2.三角形波纹翅版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3.弹性管束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4.连续肋管壳式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实验研究
5.板式换热器传热和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热流技术基础实验(二)——热工综合实验

装置由风机、流量计、比热仪主体、电功率调节、热电偶测温电路及测量系统等四部分 组成(如图 2-1 所示)。
图 2-1 实验装置
比热仪主体如(图 2-2)所示。 实验时,被测空气(也可以时其它空气)由风机经流量计送入比热仪主体,经加热、均流、 旋流、混流后流出。在此过程中,分别测定:空气在流量计出口处的干、湿球温度(t0,tw);气
14第二章热工综合实验第一节实验概述一工程热力学实验在本实验中主要研究热力学的基本现象通过研究饱和水蒸气的pt关系测定空气的定压比热两个实验掌握常用热工参数的测试方法了解空气水等介质的热力学性质
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实验指导书
1
前言
实验教学是热工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巩固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重 要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实验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技 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蒸汽发生器
配汽管 光管
镀铬管 锯末保温管
玻璃丝保温管
翅片管 涂黑管
玻璃量筒
二、 实验装置:
图 3-1
传热综合实验台结构如(图 3-1)所示。
三、 实验步骤
1、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2、 蒸汽发生器装水,通电自动加热,达到实验蒸汽压力(0.2~0.4MPa)和温度。 3、 打开配汽管上和玻璃量筒下的所有开关,慢慢供气,预热和排空系统。
图 1-1
4
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实验指导书
升至一定值时,将电压降至 20~50V 保温,待工况稳定后迅速记录下水蒸气的压力和温 度。重复上述实验,在 0~1.0Mpa(表压)范围内实验不少于 6 次,且实验点应尽量分布 均匀。 4、 实验完毕后,将调压指针旋回零位,并断开电源。 5、 记录室温和大气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热器综合实验台
实验指导书
换热器性能实验主要对应用较广的间壁式换热器中的三种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进行其性能的测试. 其中, 对套管式换热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可以进行顺流和逆流两种流动方式的性能测试而列管式换热器只进行一种流动方式的性能测试 .
换热器性能实验的内容主要为测定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误差等 , 并就不同换热器、不同两种流动方式、不同工况的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换热器性能的测试方法;
2、了解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其
性能的差别;
3、加深对顺流和逆流两种流动方式换热器换热能力差别的认识;
4、绘制换热器传热性能曲线
二、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采用(换热器综合实验台), 其流程图如图 1所示. 换热形式为热水 - 冷水换热 .
热水加热采用电加热式(可调节加热功率),冷水为循环用水(可外接自来水),顺逆流的换向阀及各种换热器的切换均采用电控阀门控制,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采用温度数显仪,可以通过琴键开关来切换测温点。
三、实验操作
1、实验前准备
①熟悉实验装置及使用仪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②更换并安装好需要测试的换热器。
③按顺流(或逆流)方式调整冷流换向阀门组和各阀门的开或闭。
④冷、热水箱充水。
2、进行实验
①接通电源,启动冷水泵和热水泵(为了提高热水温升速度,可先不启动冷水
泵),并调节好合适的流量。
②调整控温仪,使其能使加热水温控制在 80C以下的某一指定温度。
③将热水箱的手动和自动电加热器均送电投入使用。
④待自动电加热器第一次动作之后,切断手动电加热器开关。
此后,加热系统进入
自动控温状态。
⑤利用温度测点选择琴键开关和温度数显仪,观测和检查换热器冷、热流体的进出
口温度。
⑥待冷、热流体的温度基本稳定后,即可测读出这些测温点的温度数值,同时在流
量计上测读冷、热流体的流量读数。
把这些测试结果记录在事先设计好的实验记录表(如下表)中。
⑦如需要改变流动方向(顺、逆流)的实验,或需要绘制换热器传热性能曲线而要
求改变工况(如改变冷水(热水)流速(或流量))进行实验,或需要重复进行实验时,都就要重新安排实验,实验方法与上述基本相同。
记录下这些实验的测试数据。
⑧实验结束后,首先关闭电加热器, 5 分钟后切断全部电源。
实验台参数:
1、换热器换热面积(F):
①套管式换热器 2
0.45m
②螺旋板式换热器 2
0.65 m
③列管式换热器 2
1.05 m
2、电加热器总功率(名义)7.5W
3、热水泵
①允许工作水温V8 0C
②额定流量:
③扬程:
④电机:220V W
4、冷水泵
①额定流量:
②扬程:
③电机:220V W
5、转子流量计
①型号:
②测量范围:
四、实验数据处理
1、实验数据记录表
表1 实验数据记录表换热器名称:环境温度:
2、数据计算
热流体放热量: Q i C PR G R(T I T2) W
冷流体吸热量: Q2C pL G L(t i t2 ) W
平均换热量:Q (Q i Q2 ): 2 W
热平衡误差:(Q i Q2).Q 100% W
C
对数传热温差: t (T
2T1)/ln( T2/ T1)
传热系数:k Q/F t
式中:C pL、c PR—冷热水的定压比热,[J/kg C ]
G L、G R—冷热水的流量,kg/s
T i、T2—热水的进出口温度,C
t i、t2 —冷水的进出口温度,C
F—换热器的换热面积,m
t —对数传热温差,°C
3、绘制传热性能曲线,并做比较
(1)以传热系数为纵坐标,冷水(热水)流速或流量为横坐标绘制传热性能曲线(2)对三种不同形式的换热器进行比较
[ 注意事项 ] :
1、热流体在热水箱中加热温度不得超过 80C。
2、实验台使用前应加接地线,以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