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浦江中学2014届高考文综(历史部分)适应性考试人民版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文综浙江卷及答案

2014年高考文综浙江卷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28页)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28页)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 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C. 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 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第3,4题。

第3,4题图3.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 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 自威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B. 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C. 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D. 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不断上升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浙江省2014届高考历史模拟冲刺卷(提优卷)试题(三)人民版

浙江省2014届高考历史模拟冲刺卷(提优卷)试题(三)人民版

某某省2014届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历史能力测试卷(三)本试题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某某、某某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2.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关于右图所示灌溉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耧车,出现在汉代B.它适合于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C.隋唐五代的文献中可能记载它的制造方法D.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利用水力的灌溉工具13.《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唐朝人王建的诗《汴路即事》中云:“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对于这两则史料的分析,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①《汴路即事》中提到的“草市”是诗人想象的产物②《唐会要》记载中的“市”应该是指“草市”③《汴路即事》反映出唐代“草市”大多在水运方便之处④两则史料相互矛盾,说明唐代“草市”存在与否仍有争议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4.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作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某某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

”该项措施应为A.解负令 B.发展工商业 C.津贴制 D.抽签选举15.学者魏斐德在研究中国某一时期思想史时指出:“他们通过割断超验的宇宙中的等级与现世政治体制之间的联系,使帝国的统治失去了神圣的光彩,并将经典中主X的那种古代的‘封建’重新调整,以此代替传统的统治四方的中央权威。

”这里的“某一时期”和“他们”最有可能是指A.先秦的儒学家 B.明清之际的思想家C.晚清的维新派 D.民初的新文化运动者16.晚年的乾隆帝认为“本朝纪纲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

2014浙江金华高考文综模拟试题(历史部分)

2014浙江金华高考文综模拟试题(历史部分)

2014浙江金华高考文综模拟试题(历史部分)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

时光飞逝,暑假过去了,新学期开始了,不管情愿与否,无论准备与否,我们已走进高三,走近我们的梦!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课后作业(十四)(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2.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取得的地理大发现的成果有( ) ①发现绕过非洲南端的航路②到达美洲的沿海地区③开通绕过美洲南端的航路④完成通往印度的航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2013届湛江月考)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一书中创造了一个新鲜术语“世界正被抹平”。

其中提到“柏林墙的倒塌”、“互联时代的到来”、“静悄悄的危机”、“冲突防范”等概念。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与世界最初走向“平展”相关的是( )A.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B.人与世界被发现C.东方从属于西方D.华尔街的崩溃4.“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和科学进步B.满足了宗教人士扩张天主教的愿望C.反映了西欧工商业发展的道路D.使西欧国家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5.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2014届浙江省高三文科综合高考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2014届浙江省高三文科综合高考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图6 2014届浙江省高三文科综合高考模拟练习命题学校:鲁迅中学、慈溪一中、绍兴一中 2014.1.29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生领到试卷后,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2.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

下列对图6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B .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C .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D .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13.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

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A .设“中朝”B .置枢密院C .置刺史D .设内阁 14.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 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

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

” 这种现象( ▲ )A .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B .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C .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D .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15.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 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 .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C .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D .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6.图7所示历史文物或历史文献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历史见证,根据其所反映的历史阶段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 .②③④①B .②③①④C .②①③④D .①②③④17.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

2014年浙江省高考文综试卷及答案

2014年浙江省高考文综试卷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地理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第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问题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第3、4题。

3.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②修建总成本低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上升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读表,完成第5、6题。

5、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6.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7-8题。

201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和答案

201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和答案

高三第三次诊断测试题文科综合·政治文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满分300分。

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

政治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第I卷1-3页,第II卷3-4页。

共4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第Ⅰ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汽车和蔬菜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汽车价格(L)及其需求量(T)、蔬菜价格(P)及其需求量(Q)的变动。

其他条件不变,下图能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化趋势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13年10月31日,著名企业家马云对淘宝网的爆炸式发展展现出美好前景,认为沃尔玛创造了B2C模式,希望在中国创建一个新的C2B模式,即按需定制,这是制造业转型提升的重要平台。

马云这一说法体现了A.生产决定消费方式、消费质量和水平B.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基础D.消费是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决定环节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实现“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是①国家出台价格调控政策,避免价格波动②完善市场信息服务,畅通商品流通渠道③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消除城乡差距④保障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当前,我国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强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工作,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等。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我国政府不断完善社保体系是因为①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④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和谐的中心任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13年3月2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强调要打造廉洁政府,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浦江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

适应性摸底考试-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浦江中学201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语文姓名准考证号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照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楚。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恣.(zì)意赭.(zhě)色顷.(qīng)刻间绿.(lù)林豪客B.混.(hùn)沌诳.(kuáng)语潜.(qiǎn)意识大腹便.(pián)便C.回溯.(sù) 奢靡.(mǐ)棕榈.(lǘ)树血脉贲(bēn)张D.撇.(piē)开蓬蒿.(hāo) 一小撮.(cuō) 外强中干.(gā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为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也是为了推动浙江自身的发展,勿庸置疑,这必将惠及全体浙江人。

B.2013-2014赛季英超联赛7支强队之间争夺一直十分胶着。

排名相近的两支球队之间差距相当微妙,甚至一场胜负就能让形势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积分榜头名的更叠变化尤其让人大呼疯狂、过瘾。

C.未来媒体竞争都需要依靠互联网这一传播平台,在此基础上,新闻聚合型网站和传统报业网站之间的竞争和搏弈不可避免,这就需要媒体从业人士细细思考与掂量。

D.这一方土地为何人才辈出、群星荟萃?人们会发现这里山清水秀,草木葱茏,生态环境极佳。

虽是地处偏僻,但因风光旖旎而赢得四方人士的倾心推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观念已经无法对民族和国家的问题中不断变化的现实进行合理阐释,更遑论..对现实中日渐凸显的矛盾和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浙江省浦江中学2014届高考数学适应性考试 文 新人教A版

浙江省浦江中学2014届高考数学适应性考试 文 新人教A版

201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文科)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4页,选择题部分1至2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4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共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参考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 柱体的体积公式 S =4πR 2 V =Sh 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V =34πR 3台体的体积公式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V =31h (S 1+21S S +S 2) 锥体的体积公式其中S 1, S 2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V =31Sh h 表示台体的高 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全集R U =,集合=A {1}y y ≥,=B (,1)(2,)-∞-+∞,则=)(B C A UA.[]2,1 B.[)+∞,1 C.[)+∞-,1 D.(][)+∞-∞-,11,2. 已知i 是虚数单位,则23ii+=+ A.1210i - B.71010i - C.1210i + D.71010i+ 3. 若(,)22ππα∈-,则“3πα=”是“1cos 2α=”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设n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βα,是两个不同的平面.A.若m ∥α,α⊂n ,则m ∥n B.若m ⊥α,α⊂n ,则m ⊥n C.若α∥β,βα⊂⊂n m ,,则m ∥n D.若α⊥β,βα⊂⊂n m ,,则m ⊥n正视图→←22←→2↑↓5. 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可能是 A.3203cm B.63cm C.3143cm D.43cm 6. 已知函数)0,)(6sin()(>∈+=ωπωR x x x f 的最小正周期为π4,为了得到函数x x g ωcos )(=的图象,应将)(x f 的图象A.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23π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23π个单位长度7. 已知实数y x ,满足03422=+-+x y x ,则x y +的取值范围为 A.]22,1[+B. ]22,22[+- C.]1,22[- D.]22,0[+8.已知下列不等式:221(1)log ,(2)tan sin ,(3)2,(4)1xxx x x x e x>>>>-(0,1)x ∈内上述不等式恒成立的个数为A.1 B.2 C.3 D.49. 如图,21,F F 是椭圆1C :22221(0)x y m n m n +=>>与双曲线2C :22221(0,0)x y a b a b -=>>的公共焦点,1C ,2C 的离心率分别记为21,e e .A 是1C ,2C 在第一象限的公共点,若2C 的一条渐近线是线段1AF 的中垂线,则=+222111e e A.2 B.25 C. 27D.4 10. 设函数x a x x f ln )(2+=,则A.)(x f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2[+∞-aB.0)(>x f 对任意),0(+∞∈x 恒成立 C.)(x f 的图象与x 轴至多一个交点 D.若)(x f 有极值点1x ,则1)(1≤x f绝密★考试结束前201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文科)x(第9题图)第14题(第11题)非选择题部分 (共100分)注意事项:1.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浦江中学2014届高考文综(历史部分)适应性考试人民版12.《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人田货。

”该禁令下①商人被列入市籍,剥夺部分国民待遇 ②商人家属也受到歧视③商人不得同时经营农业 ④商人的子孙只能世代从商A .①②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13.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主张蕴含民本思想的有①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天下为主,君为客 ④愚夫愚妇与圣人同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14.唯心还是唯物是今人区分不同思想家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这一问题上,下列思想家有相同倾向的有①荀子 ②张载 ③普罗塔戈拉 ④王夫之A .②③④B .②③C .①②④D .①④15. 近年来,关于谁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中韩两国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韩国学者的主要证据是:《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印刷于公元1377年,发现于韩国清州,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它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韩国学者掌握了实物史料,因此韩国学者的观点正确B .《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这一实物史料不足以说明韩国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C .目前关于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还没有定论D .活字印刷术起源于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结论有问题16.清朝军机处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的“无专官”。

这反映了A .军机大臣地位低下B .君主权力进一步加强C .军机大臣无决策权D .清朝政治混乱17.孙中山曾说:“夫吾人之所以持民生主义者,非反对资本,反对资本家耳,反对少数人占经济之势力,垄断社会之富源耳。

”与上述言论相符的思想是A .平均地权B .节制资本C .耕者有其田D .普遍平等的民权18.右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以下对当时中国经济形势的解读,正确的是A .1960年工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B .60年代工业发展总体退步C .60年代改变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政策D .工农业比重得到一定调整19.下列有关现代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方针(方向),其提出的先后顺序是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②“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③“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③①②④D .③①④②第18题图中东战争 形势图 20.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这样描述启蒙思想家:“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

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是对严格管制经济生活(通常称为……)的一种反应。

”“……”处的短语最有可能是A.重农抑商B.重商主义C.垄断主义D.凯恩斯主义21.甘地曾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

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

”甘地选择了非暴力的方式,可见他A .认识到了印度的力量B .认识到资产阶级的软弱性C .认识到英帝国的强大D .认识到暴力和非暴力相结合22.一战前(1913年)、二战前(1929年)和二战后(1960年)德国曾三次跃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下列关于德国第三次跃为经济大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关 B .归功于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建立C .欧共体的成立发挥了重要作用D .20世纪60年代末其地位被日本取代23.二战后,先后发生了几次中东战争。

读右图判断,斜线所示地区被以色列占领是在A .第一次中东战争之后B .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C .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D .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38.发生于12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和10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命运,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分)材料一甲午之败并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

……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

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

如果颠倒,表面上看是走捷径,其实是走不通的。

……甲午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梁启超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从准确意义讲,不是鸦片战争,而是甲午大败才是中国人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开始。

——《制度战略信仰国运——刘亚洲空军上将谈甲午战争》材料二徐国琦认真考察梳理了这一时期政府的外交文件后得出结论:对于大战,中国政府自始至终都采取着主动姿态。

从大战伊始,段祺瑞政府就责令对外人员每日收集大量情报,掌握欧战最新动态,以备随时调整外交政策。

以梁启超、陈独秀、张君劢为代表的文化领袖们更是密切关注战事,积极撰文鼓吹,探讨大战为中国带来改变的可能性。

尤其随着德国在大战中日渐颓势,美国的态度逐渐倾向协约国,精英们更坚定了参战的信心,希望在欧战中大显身手,获得战后平等地位。

——《中国与大战》:铭记中国的1918 材料三中国渴望加入世界,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和强大的国家,这种国家主义的观念催生了中国的革命、内部革新以及国家转型。

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活力就在于她在处理国际事物过程中融合了政治上的民族主义(political nationalism)、文化上的破坏偶像(cultural iconoclasm)和外交上的国际主义路线(diplomatic internationalism)。

——《徐国琦:“没有一战,何来五四?”——徐国琦教授访谈录》(1)阅读材料一,按照“甲午之败是国家之败”的思路,分析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4分)如何理解“甲午大败才是中国人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开始”。

(6分)(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积极参战的目的。

(4分)从材料二看,哪些因素为中国参战提供了条件?(3分)(3)从“政治上的民族主义、文化上的破坏偶像和外交上的国际主义路线”三个角度分析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9分)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6分)材料一(苏格拉底)是西方历史上(或许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思想和言论而被处死的哲学家。

更为重要的是,苏格拉底不是死于人们公认是残暴的专制政体下,而是在古希腊号称最珍视人类言论自由、最民主的雅典城邦,由人民按合法的程序,经过民主的投票审判处死的,这让近代以来将民主政体奉为神圣的价值与制度体系的知识分子深为尴尬。

如果民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它又为何将这位人类罕见的优秀思想家杀之而后快?处死苏格拉底是民主政体的一个偶然失误,还是其先天固有的局限性?这些问题使得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追问,自然而然地走向对西方近代以来奉为圭臬的基本政治制度的追问。

——《苏格拉底之死》材料二“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材料三民主制的支持者们相信民主政府必然善待自己的人民和他国的人民。

举凡发生血腥族群冲突的国家便不能归于民主制,至于美国内战是十九世纪里最血腥的战争就不能说了。

哥仑比亚是个“贩毒国家”,当然不能算民主制,至于英国是十九世纪最大的贩毒国家就无人提起了。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社会经济落后,内部经常发生血腥的族群冲突,大家很少“记得”这个国家是民主国家。

……英国与美国进行了两场战争,那时的英国就是专制。

可美国人和欧洲人又说英国早就实行了民主。

——潘维:《民主迷信与中国政体改革的方向》(1)阅读材料一,谈谈你对雅典民主制的看法。

(6分)(2)麦迪逊这两句话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制度设计理念?(4分)由此美国制定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分析其“内在的控制”带来的利弊。

(6分)(3)阅读材料三,概括作者对西方民主的观点。

这对当前中国政体改革有何借鉴?(8分)38.(1)原因:此前洋务运动只涉及器物变革,(2分)而君主专制制度、封建文化传统没有改变,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腐败的封建国家(2分);理解:维新变法运动,要求实行君主立宪;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启蒙意义;“实业救国”,出现兴办民族工业的第一个高潮。

(6分)(2)目的:收回山东主权;获得国际平等地位。

(4分)条件:北洋军阀政府积极运作;文化精英积极鼓吹,出谋划策;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3分)(3)政治上的民族主义: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五四爱国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分)文化上的破坏偶像:新文化运动,全面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打倒传统权威(儒家思想),为新思想的传播开辟了道路;(3分)外交上的国际主义路线:以战胜国身份参与巴黎和会,拒绝在不合理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之后加入国联,在华盛顿会议期间收回山东的主权和部分权利。

(3分)39.(1)雅典的民主制存在严重的局限性;雅典民主表面的合法程序和民主投票容易背离正义原则;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6分)(2)制度设计理念:人民的行为需要政府用法律来约束;政府的行为需要分权制衡的制度来制约。

(宪政和分权制衡理念)(4分)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2分)。

利: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分)弊: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制约,效率低下。

(2分)(3)观点:西方国家在民主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西方民主并非真正的民主(或西方民主具有虚伪性)。

(4分)借鉴:对于西方民主制,应该持批判吸收的态度;政体改革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