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利湿补肾法为主治疗痛风性肾病32例
国医大师治肾病医案

国医大师治肾病医案
国医大师治疗肾病的医案有很多种,具体治疗方法和药方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以下是一个示例:
患者信息:
患者X,男性,35岁,肾病患者
临床表现:
尿蛋白增多、血尿、水肿、血压升高
诊断:
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
经过患者详细的辨证施治后,国医大师开出了以下中药方剂:- 石斛养阴汤:石斛、生地黄、玄参、麦冬、知母等,具有清热养阴、祛湿利水的功效,可以改善肾病患者的症状。
- 五苓散加减:茯苓、猪苓、泽泻、葛根、白术等,具有利湿通淋、益气健脾的作用,可以减轻水肿症状。
2. 饮食调理:
患者需要注意饮食的调理,限制高蛋白、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避免刺激过重的食物和饮品。
3. 生活习惯调整: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规
律作息,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有必要时,可以结合西医的药物治疗和其他辅助疗法,如血压控制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以上是一个示例的国医大师治疗肾病的医案,但实际的治疗方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并由专业的医师进行实施和监控。
由于肾病的病情复杂,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并定期进行复查评估,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药治疗痛风45例心得体会

本 组所 有病 例 均符 上海 市 中
根据 临床 症状 当属祖 国医学之 “ 痹证 ” , 《 金 匮要 略 》
称其 为 “ 历 节病 ”范畴 。多 由禀赋 不足 ,嗜食 肥甘 ,高粱厚
味 ,饮酒 过 度而发 病 。由于饮食 不节 ,恣 啖厚味 ,肥甘粘 ,
医病 证诊 疗 常规 ( 第二 版 )》的分 型方法 ,结 合临 床症 状 、
证 ,肝 肾 阴虚证 。
生猛 海鲜 ,辛辣 高醇之 品 ,碍 胃滞 脾 ,升降失 调 ,不 能运化 水谷 精微 ,脾失 健运 ,运化失 司而发病 ;又湿 邪停 聚 ,聚湿 生痰 ,蕴久 化热 ,湿热 内阻 ,痹 阻气机 ,血行 不畅 ,湿热 浊 邪 ,瘀 凝胶 结 ,壅滞 发病 。痰浊 阻滞 日久 ,郁 而化 热 、湿 热 更甚 ,可谓 “ 热 得湿 而愈 炽 、湿得 热 而愈横 ” 。又 因病久 及 肾 ,久 病人 络 ,导 致 肾失分 清泌浊 ,肾络瘀阻 ,阻碍 肾气化
健 康 大 视 野 2 0 1 3 年 9 月 第 2 1 卷 第 9 期 H e a l t h H o i r z o n , S e p t e m b e r 2 0 1 3 , V o 1 . 2 1 N o . 9
中 医 中 药
中药治疗痛风 4 5例心得体 会
马小 明
步履恢 复 正常 , 实验 室检查 恢 复正 常 ; 好转 : 关节 红肿消 减 , 疼痛 指缓解 ,实 验室检 查有 改善 ;未愈 :症状 与实 验室检 查
无变 化 。
风 性急 性关 节炎 、痛风 石沉 积 ,甚 则 累及关 节导 致 畸形 、累
及 肾脏 而形 成慢性 间质 性 肾炎 、尿 酸性 肾结 石 、肾功能 不全 症状 。笔者 运用 中 医药 治疗 痛风 8 7例 ,取得 满意疗 效 。现
痛风(中西医结合治疗)

痛风一、概述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和关节畸形,严重者可导致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累及肾脏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石症。
在古代中医学文献中,就有“痛风”病名,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格致余论》就指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己自沸腾,……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不得运行,所以作痛,痛则夜甚,发于阴也”。
二、西医诊断( 主要指原发性痛风)(一)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男性多见。
(二)家族遗传史。
(三)诱发因素:如进食高嘌呤饮食( 动物肝、肾、脑、心、鱼卵、沙丁鱼、豆类等) 、饮酒、精神紧张、过劳、受寒、关节损伤、手术、感染等。
(四)症状:常有发热,畏寒,无力,头痛,厌食,关节痛,受累关节以拇趾第1关节多见,其次为踝、手、腕、膝、肘、足部,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局部皮肤脱屑和癌痒,关节腔积液,关节畸形。
(五)白细胞数增多,血沉增快,血尿酸增高,男性在380mmol/L 以上;女性在更年期以前为310mmol/L,更年期以后同男性。
(六)X 线片可见受累关节在骨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可有圆形或不整齐的穿凿样透亮缺损。
肾孟造影可见透光性肾结石影。
(七)滑囊液中可发现白细胞内有双折光现象的针形尿酸盐结晶。
(八)痛风石形成,在耳轮、对耳轮、足趾、指间、掌指部常见,痛风石经皮肤溃破,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
三、辨证分型(一)急性发作期1、风湿热痹,湿热阻滞证关节局部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夜间为甚,每以湿热天气之下,受潮湿,或过食醇酒厚味而诱发,或伴有咽干、口中粘腻,胸脘痞闷,小便黄赤,大便不爽,头晕困重,腰腿沉重酸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
2、风寒湿痹,湿热阻滞证关节局部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夜间为甚,每以阴冷天气之下,受风寒而诱发,或伴有口不干,胸脘痞闷,小便清白,大便不爽,头晕困重,肢体畏寒,舌质红,苔白腻,脉沉紧,或沉弦而滑。
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慢性期痛风湿热蕴结兼脾肾亏虚证临床研究

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慢性期痛风湿热蕴结兼脾肾亏虚证临床研究施阳; 温博; 马丛; 张硕; 王北【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8(040)009【总页数】5页(P1311-1315)【关键词】关节炎;痛风性; 抗痛风药(中药); 滋阴清热【作者】施阳; 温博; 马丛; 张硕; 王北【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北京 1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 R971.1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导致超过人体自身血液溶解度的尿酸盐(MSU)结晶外渗,在关节腔或软组织局部沉积,形成异物刺激,引起受累关节滑膜炎症反应,表现为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
痛风以各种因素的嘌呤代谢紊乱为初始阶段,以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减少、尿酸水平异常波动为发病基础,以急性、反复发作的关节炎为特征表现。
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和肾脏病变。
其痛势剧烈,发作、缓解交替,来去如风,反复发作可使关节变形、关节功能障碍,直至废用,还常与其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相伴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慢性期痛风病程迁延,血尿酸长期不能达标,往往造成关节症状持续不能缓解和(或)痛风石形成,影响关节功能甚至致残[2],是整个治疗环节的“枢机”所在。
2015-09—2016-10,我们应用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慢性期痛风湿热蕴结兼脾肾亏虚证30例,并与别嘌呤醇缓释胶囊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门诊患者60例,用SPSS 19.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治疗组30例,男28例,女2例;年龄32~66岁,平均(51.38±12.66)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5.60±2.60)个月;受累关节:跖趾关节16例,膝关节6例,踝关节8例。
海昆肾喜胶囊联合别嘌醇片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海昆肾喜胶囊联合别嘌醇片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疗效观察引言尿酸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主要由于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尿酸结晶在肾脏内沉积引起的。
尿酸性肾病病情轻重不一,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海昆肾喜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清热利湿、通利尿道的作用;别嘌醇片则是一种降尿酸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痛风和尿酸性肾病。
本研究旨在观察海昆肾喜胶囊联合别嘌醇片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疗效。
材料与方法选取了50例尿酸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我院肾内科门诊就诊。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尿酸性肾病。
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
观察组接受了海昆肾喜胶囊联合别嘌醇片治疗,对照组接受了单独使用别嘌醇片治疗。
观察组的患者年龄在40~60岁之间,男女比例为1:1;对照组的患者年龄和性别分布与观察组相似。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症状、肾功能指标、尿酸水平等均有记录。
观察期为3个月,每个月随访一次,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肾功能指标进行评估。
结果经过观察期的治疗,观察组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尿酸水平显著下降,肾功能指标也得到了改善;而对照组的患者症状改善和尿酸水平下降不如观察组明显,肾功能指标改善也不如观察组。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讨论海昆肾喜胶囊联合别嘌醇片联合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别嘌醇片的治疗效果。
海昆肾喜胶囊具有清热利湿、通利尿道的特点,可以促进体内热湿的排泄,改善尿酸性肾病患者的症状;别嘌醇片则可以降低体内尿酸水平,减少尿酸结晶在肾脏内的沉积,缓解肾功能损害。
将海昆肾喜胶囊与别嘌醇片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治疗尿酸性肾病,改善患者的症状,减缓病情进展。
结论海昆肾喜胶囊联合别嘌醇片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别嘌醇片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肾功能指标。
清热利湿凉血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60例

症 见 : 节 红 肿 热 痛 , 性 发 病 , 轻 夜 重 , 痛 难 忍 , 伴 疲 乏 无 关 急 昼 疼 可 力 , 发热 , 或 口渴 , 红 , 黄 腻 , 弦滑 。 舌 苔 脉 122 病 例 排 除 标 准 : 年 龄 在 1 . ① 8岁 以 下 或 6 5岁 以 上 , 药 物 过 敏 对 者 ; 合 并 痛 风 性 肾 病 , 功 能 不 全 者 ; 合 并 肝 、 、 、 和 造 血 系 统 ② 肾 ③ 心 肾 脑 等 严 重 原 发 性 疾 病 、 神 病 者 ; 晚 期 关 节 炎 重 度 畸 形 、 废 , 失 劳 动 精 ④ 残 丧
痛 风是 由 于嘌 呤 代 谢 紊 乱 , 尿 酸 增 高 , 致 尿 酸 盐 结 晶 沉 着 于 关 血 导 节 及其 周 围结 缔 组 织 而 引 起 病 损 及 炎 症 反 应 的 一 种 疾 病 。 临 床 主 要 表 现 为 血 尿酸 增 高 和 反 复 发 作 性 关 节疼 痛 , 日久可 致 骨 与 关 节 破 坏 、 形 , 畸 关 节 僵 直 和功 能 障 碍 , 成 极 大 危 害 。 造 目前 , 医治 疗 痛 风 性 关 节 炎 所 使 用 的 药 物 , 论 秋 水 仙 碱 , 是 西 无 还
M e ho 6 a in s t d 0 p te t we e ii e n o 2 r up . Th e p rme g o p drn Ch n s rdiin l r d vd d i t go s e x e i nt r u ik i e e ta to a me ii e fe i n tn a d cn o lmi ai g d mpn s n esa d c li lo , n s twi c ie lo dcie;al p rn li pp id t o to r u olng bo d a d wa h i t a tv d b o d me i n h lo u i o sa le o c nr lg o p. Re ul Th fi in yo x rme tg o p i s t ee ce c fe pe i n r u s p e omia rd n n. Con uso Ba en n te p t g ny,p t g e i n ig o tc,a s c ae a o tei i tngda ne sa d c ii g bo d. cl i n s ig o h aho e aho en ss a d da n si so i t d p l nai mp s n o ln lo m M e ii e a d rl a i g h a n lmi a ig da n sm e c n dc n n ee sn e ta d e i n tn mp es dii e,t e e e ti aifi g h f c ss t y n . s Ke y wor s:ee sn e ta d ei nai a p e s a d c ii g b o d; g ut rhrts;wetng a d h a nd g r a s o k g d r la ig h a n lmi t ng d m n s n oln l o o yat i i ti n e ta o e c u e blc a e
痛风的中医治疗进展

痛风的中医治疗进展栗明;杨珊娜;杨可;车艳玲【摘要】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痛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包括通过分型进行辨证施治;非药物疗法如针灸、药物敷贴、放血疗法等外治法以及单方验方等方法.痛风的中医药治疗疗效稳定,取得一定的降尿酸效果.【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6(044)006【总页数】4页(P92-95)【关键词】中医药治疗;痹证;痛风【作者】栗明;杨珊娜;杨可;车艳玲【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6近年来,我国痛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出现低龄化趋势。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累积而引起的慢性疾病[1],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2],其发病机理包括高尿酸血症的形成:人体尿酸生成增多和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
临床治疗需要达到及时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以及长期治疗高尿酸血症,以预防尿酸钠盐沉积造成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两个目的[4]。
目前西医治疗痛风的常规药物为别嘌呤醇、秋水仙碱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等,具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为显著。
中医认为痛风的发病机理以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中医强调从调节肝、肾、脾功能入手,运用中医药和天然药中疗效明确、毒副反应少的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药物,对痛风治疗药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易被患者接受,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将近年来痛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概况,作如下概述。
痛风病机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各不相同。
1.1 湿热痹阻型湿热痹阻型痛风证候:症见关节红肿热痛,病势较急,局部灼热,得凉则舒。
伴发热,口渴,心烦,小便短黄。
舌质红,苔黄或腻,脉象滑数或弦数。
痛风、尿酸性肾病?这两个经方一合,温肾健脾、清热利湿,降尿酸

痛风、尿酸性肾病?这两个经方一合,温肾健脾、清热利湿,降尿酸痛风,一旦进展到痛风肾,再想好好治疗,难度大大增加痛风多年以后,如果出现夜尿多、血尿、腰膝酸软、下肢水肿...这大可能已经进展到慢性尿酸性肾病,又称慢性痛风性肾病,也叫痛风肾,是痛风疾病常见的继发性肾病,如果痛风肾还不去系统性有效治疗,到了晚期可出现肾损伤,甚至尿毒症,治疗则很棘手。
痛风性肾病的原因,和痛风关节炎一样,也是因为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升高导致尿酸排泄增多以及尿酸盐沉积在肾脏引起的肾功能损害。
一开始是肾小管损伤,表现为夜尿多,进而可出现身困体乏,腰膝酸软,面色萎黄(贫血),颜面和肢体浮肿,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
从痛风肾病的病理演变来看,早期多以湿热为主,病久则湿邪入里,伤及脾肾,导致脾肾亏虚。
一旦出现痛风肾,则以脾肾亏虚为主,但是热在痛风肾阶段并没有消失,因为湿热煎熬,可让尿液结成砂石,并发肾结石等。
同时,在临床上,痛风肾患者多见舌质黯淡或暗红,肌肤甲错,这是痛风及痛风肾并就及血,瘀血形成。
因此,中医对于痛风肾阶段的治疗,通常会采取健脾温肾,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的方法。
今天科普,就分享一则用济生肾气丸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痛风肾的临床案例。
痛风肾,济生圣气丸合参苓白术散,温肾健脾,活血化瘀,清利湿热,效果好研究者选取68名痛风肾患者,男性41名,女性27名,年龄最大的71岁,最小29岁,病程最短的半年最长的12年,合并肾结石的37名,合并痛风石的17名。
随机分为西药组34名和中药组34名。
治疗方法:西药组:用EAA、LOP抑制尿酸生成和保护肾脏。
中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服济生肾气丸合参苓白术散——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制附子、桂枝、牛膝、车前仁、党参、白术、桔梗、砂仁、薏苡仁、海金沙、金钱草、大黄、丹参、甘草。
加减方法:小便短赤、镜下或肉眼有血尿者,去桂枝、制附子,加小蓟、石韦。
伴有恶心欲吐者,加竹茹、姜半夏、黄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 4.
Cl c l ou na ne eM e i i 0 1 V OL () i a r l Chi s d cne2 1 ni J of 3
.
—
—
NO.8 1
长 期 治 疗 期 间 保 持 疗 效 。突 然 停 止 缬 沙 坦 治 疗 ,不 引 起 高 血 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结
论
天欣 泰血栓 心脉 宁联合 缬沙坦 在高 血压性 缺血 性脑卒 中 的二级预防 中确能 降低复发率 , 且用药 安全 、长效、服用方便 、
不 良反 应 轻 微 、价 格 便 宜 等 优 点 ,但 因 观 察 病 例 不 多 ,时 问 不 长,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
作者简介 :
谢振 东 ,本科 ,主治 医 师。
善血管 内皮 细胞 ,消除心脑血管病 发生的始 动环 节;具有钙通 道 阻滞作用 ,抗动脉硬化 、稳定 易损斑块 ,恢复血管 弹性 。天 编号 :E 10 13 修回:2 1-92 ) 1 9 6 1( 0 1 。0 0
清 热 利 湿 补 肾 法 为 主 治 疗 痛 风 , 肾 病 陡
引起 咳嗽。耐受 良好 ,病人 的依从 性好 。在本研 究中,两 组患
者 均 未 出 现 心 绞 痛 、心衰 及 肾 功 能 无 恶 化 ,表 明缬 沙 坦 对 潜 在 的 、 未 发 作 的 冠 心 病 及 肾功 能不 全 均 有 保 护 的 作用 。
天欣血 栓心脉 宁是 我 国第 一个针 对 二级预 防进行 二次研 究开发的现代中药 ,由』 芎、丹参、水 蛭、体外 培育 牛黄 ( t I 国 家 一类 新药) 、麝香 ( 国家一类新药 ) 、毛冬 青、槐花 、人参茎 叶皂苷 、冰 片、蟾酥组成 。具有活血化瘀 ,芳香 开窍 ,降脂抗 凝 的作用 。临床药理试验表 明,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从 改善血 液 、血管病变两方面在缺血性脑 卒中二级预防中起作用 。改善 血液病 变主要是降低血浆粘度、降低血 浆脂质过氧化物 ,抑制
血 栓 素 与凝 血 酶 ,抗 血 小 板 聚 集 ,使 血 栓 不 易 在 心 脑 血 管 内形 成 。治 疗 血 管 病 变 主 要 是 干 预 血 管 病 变 的 四 大病 理 环 节 ,即 改
块 ,确 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性缺血性脑卒 中的复发率 ,且副作用
少 ,老 年 患 者 更 能 耐 受 ,依 从性 更好 。
Di i e 6 a e f a in s wi o t e h o a y it b e v t n g o p a d c n r l o p a h f r3 a e , h a in s o e t v d 4 c s so t t p e t g u y n p r p t n o o s r ai r u n o to u ,e c o 2 c s s t ep t t ft wo h h o r g e h r u sa l  ̄ n o d e , r t h a l u i l a d d i p re sv , y o l c mi , i d l wei t e y t ma i t ame t g o p l a e f n t it t a t l p r o , n o a t y e tn i e h p gy e c l i -o r g a do h rs mp o t e t n , i o e wi o n n h p n n cr
3 2例
T e t g3 a e fg u yn p r p tyb lg eLih s e ,a  ̄ r airj c s so o t e h o ah yOi s i a t n 2 g n n 1 U r LI1 Bu h nt e Ly 9 n S 1 h rp
性 肾病能明显 降低 患者血 尿酸 ,改善 肾功 能和 临床症状 ,且较单 纯西药治疗优 。 【 关键词 1 痛风性 肾病;中医药;别嘌呤醇
[ s a t Obet e T b e etecncl f c o et g guy np rp tyb igeLsi uhn teay Me o s Abt c] r jci : oo sr l ia e et f ra n o t eho a y Q nr i se rp . t d : v v h i t i h hB h h
杨 斌
( 南省 武冈市人 民医院,湖南 湖
中 图分类号 :R6 2 9
邵 阳,4 2 0 2 4 0)
文章编号 :17 —8 0( 0 1 80 8 .2 证型 :D G 6 47 6 2 1 )1 .040 B
文献标识码 :A
【 摘
要 】 目的:观察 清热利湿补 肾法为主治疗痛风性 肾病的临床 疗效 。方法:将 6 4例痛风性 肾病患者随机 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各 3 ,两组 患者 均注意饮食 ,别嘌呤醇治疗和 降压 、降糖 、降脂等对症处理 ,观 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 利湿补 肾法治 2例 疗 ,均连续 治疗 3月,对 比观 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 、肾功能改善 情况和总体疗效。结果 :两组 患者治 疗后 B N、S r U c、血尿 酸均有 不同程度 下降,较 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 义 ( ' .5 ;治疗后观察组 的 B N、S r < 0) 0 U c、血尿 酸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 均 具有统计 学意义 ( < .5 ;观察组整体 疗效优 于对照组 ,差 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 < . P 00 ) P O0 o结论 :清热利湿补 ’ 为主治疗痛风 5 肾法
抗氧化 、抗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作用 ,能够安全准确 的防止脑
血 栓 的进 展 。 本 研 究 初 步 表 明 天 欣 泰 血 栓 心 脉 宁 在 脑 卒 中 的 二 级 预 防 中 和 阿 斯 匹 林 预 防 缺 血 性 卒 中 复 发 率 上 无 明 显 统 计 学 差 异 (> . ) 尸 O 5 。在 二 级 预 防 中 ,天 欣 泰 血 栓 心 脉 宁通 过 活 血 化 瘀 、 0 降脂 抗 凝 ,缬 沙 坦 通 过 平 稳 降压 ,稳 定脑 动 粥 样 硬 化 的 易 损 斑
欣 血 栓 心 脉 宁 片 同 时 具 有 协 同降 压 、 降低 血 黏 度 、 善 微 循 环 、 改
“ 反跳 ” 或其他副作用 。 缬沙坦 不影 响高血压患者 的总胆 固醇 、 甘油三 酯 、糖 和尿 酸水平 ,对 电解 质影 响甚微 ,且 缬沙坦 对
AC E没 有 抑 制 作 用 , 引起 缓 激 肽 或 P物 质 的潴 留 , 以 不会 不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