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的功能
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生态功能

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生态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就包括城市生态问题。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城市设计的一部分,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一、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城市绿地是城市的肺部,是城市环境中最为重要的绿色空间。
城市绿地有着丰富的生态功能,不仅能够调节城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还可以吸收噪音、保持水循环等。
此外,城市绿地还有着良好的生态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
二、1. 减缓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中的绿色空间,能够吸收太阳照射下的热量,降低城市的温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此外,城市绿地的蒸发作用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缓解城市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城市绿地中的树木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将其转化成为氧气,从而有效地净化城市空气,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3. 吸收噪音城市绿地中的树木和草坪能够有效地吸收城市中的噪音,减少城市噪音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4. 保持水循环城市绿地是城市中非常重要的雨水调节系统,可以起到保持水循环的作用。
在降雨期间,城市绿地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储存雨水,并且再逐渐释放,将雨水逐渐侵入地下水层和水系,使城市地下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5. 生态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生态景观和文化价值。
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能够将这些价值充分利用起来,满足城市居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城市增添更多色彩。
三、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相关注意事项在城市绿地的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适当的绿地面积建立适当的绿地面积有助于城市的生态平衡。
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规模,合理布局绿地,从而建立城市绿化网络。
2. 合理设计植被物种城市绿地的植物应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物种,以防止其生长不良和死亡率增加。
城市绿地的功能

城市绿地的功能随着科学技术及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尤其是生态学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人们对于城市绿地功能的认识,从简单的美化、休憩、游乐功能,逐步发展到对其生态、使用、美化、教育等综合功能的认识。
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一)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1、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光合作用效应比较)理论上,每人所需要面积为10m2的树林或25m2草坪的绿地。
世界环保局:每人就应有50㎡城市绿地,300 ㎡郊区绿地。
2、吸收有害气体:有害气体虽对植物生长不利, 但在一定条件下, 有许多植物对他们具有吸收和净化作用例如植物叶片表面可吸收SO2。
正常植物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S, 当植物处于被SO2污染的大气中时, 其含量可为正常含量的5~10倍。
一般地说, 对SO2抗性越强的植物, 吸收SO2的能力也越强; 阔叶树对SO2的抗性比针叶树强。
臭椿吸取SO2能力特别强, 超过一般树木的20倍。
另外, 夹竹桃、罗汉松、龙柏、银杏和广玉兰等也有极强的吸收SO2的能力。
从另一些实验中也证明, 不少园林植物对于氯气、氟化氢、氨以及汞、铅蒸气等也分别具有不同的吸收能力因此, 在散发有害气体的污染源地区附近, 选择与其相应的具有高吸收和强抗性能力的树种进行绿化, 对于防止污染、净化空气是有很大意义的3、吸滞烟尘和粉尘:植物, 特别是树木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这一方面由于枝叶茂密, 具有强大的减低风速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由于叶子表面粗糙、有绒毛或黏性分泌物, 当空气中的尘埃经过树木时, 便附着于其叶面及枝干上。
经过雨水的冲洗, 又能恢复其吸滞能力。
草地不仅和树木一样具有吸附灰尘的作用, 并且还可固定地面的尘土。
(绿化树木的滞尘效应)4、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绿地可以减少空气的含菌数量, 这一方面是由于绿地上空灰尘减少, 从而减少了黏附其上的细菌; 另外一方面还由于许多植物本身具有分泌杀菌素的能力, 如悬铃木、桧柏、白皮松、雪松等都是杀菌能力较强的绿化树种(各类林地和草地的含菌量比较)类5、净化水体据研究, 树木可以吸收水中溶解的物质, 减少水中细菌的数量。
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与建设

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与建设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进入了一个高度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阶段,城市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日复一日地匆匆忙忙。
然而,城市中有一种东西,它看起来很单调却又十分重要,那就是绿地。
城市中的绿地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广场、街心花园等,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宜居性,还可以发挥生态功能。
城市绿地有以下生态功能。
第一,调节气候和降温。
城市绿地可以促进水循环和空气流通,保持城市湿度和气温平衡,防止城市过热和雾霾。
一些深层次的绿化还可以减少城市的能源消耗,降低城市排放的CO2。
第二,净化空气和水质。
城市绿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过滤灰尘和颗粒物,还可以防治城市噪声、涵养水源,改善水质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三,保护生态系统。
城市绿地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生态空间,也可以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增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维持生态平衡。
第四,改善人类健康。
城市绿地可以缓解城市人口密集区压力,提高社区幸福感,还可以改善周边环境质量,对人类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减少慢性病发病率。
城市绿地建设的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城市纷纷将绿地建设纳入到城市规划中,但是城市绿地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绿地质量不高。
部分城市绿地的种植物材料不合理,缺乏生态设计导致无法发挥生态功能,甚至有些绿地埋藏有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
第二,绿地建设缺少规划。
一些城市绿地的建设缺少全面规划和统筹考虑,导致地价过高或者用地过小现象,使城市的绿地利用没有达到最优化状态。
第三,缺乏生态管理。
城市绿化管理部门的对绿地的管理技术和人力资源等缺乏投入和落实。
城市绿地的建设城市绿地的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接下来就从三个方面探讨城市绿地的建设。
第一,绿地规划与设计。
城市绿地建设需要全面规划和统筹考虑,因此城市绿地规划和设计必须考虑到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包括水循环、绿地结构、生物多样性等因素。
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城市的迅速扩张与发展,然而,这也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减少污染、调节气候、增强生态系统功能等角度,探讨城市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首先,城市绿地具有减少污染的作用。
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导致了大量的废气排放与垃圾产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而城市绿地能够通过吸收废气与污染物、吸附垃圾等方式,减少了这些有害物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同时,城市绿地还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提高城市空气的质量,减少雾霾等空气污染的问题。
研究表明,城市绿地的存在可以降低城市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清新的生活环境。
其次,城市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城市化进程导致了严重的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内的温度一般比郊区高出几度甚至更多。
而城市绿地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的温度,提供凉爽的气候环境。
此外,城市绿地还可以通过影响风向、减轻风力等方式,降低城市的风速,形成自然的风扇效应,为城市居民带来舒适的气候条件。
研究发现,在炎热的夏季,城市绿地可以使气温降低2-8摄氏度,显著改善城市的热环境。
再次,城市绿地能够增强生态系统的功能。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的建设活动不断扩展,城市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而城市绿地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和维持大量的生物多样性。
城市绿地为各种植物和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发展。
此外,城市绿地还提供了城市居民进行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场所,增加了城市居民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幸福感。
研究还表明,与无绿地区相比,有绿地的城市居民更健康、更快乐。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减少污染、调节气候,还能够增强生态系统的功能,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城市绿地的建设与保护应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城市绿地的功能与规划

城市绿地的功能与规划城市绿地是城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甚至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绿地应该被充分重视,并应制定科学的规划。
首先,城市绿地的功能是多样的。
它们不仅能够净化空气,还能调节城市气候,防止城市“热岛效应”,缓解城市交通的噪音和污染。
此外,城市绿地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补充,它们可以吸收大量的雨水,稳定城市的水文环境,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同时,城市绿地还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提供了一种和自然亲近的机会,有良好的心理治疗作用。
但是,在城市规划中,设计城市绿地时却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
一个经典的问题是,城市绿地应该采用开放式的公共空间设计,还是应该设计成封闭的私人空间。
在这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许多人认为,私人绿地会导致公共空间的减少,从而降低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
但是,另外一边的人认为,私人绿地会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安静和轻松的场所,有助于增强居民的生活品质。
除此之外,城市绿地的规划还需要考虑到年龄和性别的因素。
虽然大多数的绿地是为了让城市居民能够休闲娱乐,但是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
比如说,老年人更喜欢有遮盖的休息场所,而年轻人则会更喜欢一些刺激的运动项目。
在城市绿地的规划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绿地的种植。
基于气候、地形、土壤和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植物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人们对植物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有些城市居民更喜欢一些高大的乔木和郁郁葱葱的绿草地,而有些人则更喜欢彩色的花朵。
最后,城市绿地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城市绿地需要管理和维护,以确保它们能够持久地提供各种功能,如净化空气、增加氧气含量、调节水文环境等等。
因此,城市管理部门应该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包括绿地巡查、绿地养护、垃圾清理、设施更新等等。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确保城市绿地的持久性和可持续性。
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与方法

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与方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城市绿地的匮乏。
城市绿地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以及一些常见的建设方法。
一、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1. 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城市绿地是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理想场所。
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人们渴望能够有一个绿草如茵、清新宜人的环境,享受户外健身、散步、野餐等活动。
城市绿地的建设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带来减压的效果。
2. 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绿地具备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功能,能够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
大量的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提高城市空气的品质。
3. 调节气候:城市的高密度建设导致热岛效应的加剧,城市绿地的建设可以缓解这种现象。
通过绿化、树木的遮荫及蒸发作用,城市绿地能够降低城市的气温,并改变城市的微气候格局,为人们创造一个宜人的生活环境。
4. 保护生态环境:城市绿地不仅提供了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还能够保护城市的水源、土壤等生态功能。
它们可以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流失和土壤的侵蚀,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城市绿地建设的方法1. 建设公园和绿地:公园和绿地是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预留一定的用地空间用于公园和绿地的建设。
这些公园和绿地应该尽可能多样化,包括花坛、草坪、树木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2. 竖向绿化和屋顶绿化:城市中的立体绿化可以通过在建筑物外墙和废墟上种植藤蔓植物或树木来实现。
屋顶绿化是将建筑物的屋顶进行绿化处理,种植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形成绿色屋顶,不仅可以提供休闲空间,还能减缓雨水流失和降低室内温度。
3. 林草结合的开放空间:结合城市的地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可以在城市中建设一些以草地、花坛和树木为基础的森林公园。
通过增加绿地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居民活动的场所。
城市绿地功能

(4)城市绿化植物能吸滤有害有毒气体,滞留尘土,净化空气,消减噪声。
(5)城市绿地为各种动物(包括鸟类)、微生物提供栖息地,能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生产功能
(1)城市绿化植物可提供各种竹、木产品,人造纸板、纤维原料等。
(2)城市绿化植物能提供各种果品、油料、香料、化工原料、中药材、食用菌等。
(3)城市绿化植物可提供薪、炭材。
(4)城市绿化植物可提供旅游产品。
(三)生活功能
(1)改善、美化生活环境,有益公众身心健康。
(2)为城市居民提供庇荫、娱乐、游览、文化、休息、科普、疗养等的场所。满足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求。
(3)提供科研和教育场所。
(4)提供社会劳动就业场所
1.1 城市绿地的功能
(一)环境功能
(1)城市绿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转化太阳辐射能,祈祷降温增湿,改善城市小气候枯枝落叶层,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防风固沙、减轻干旱、洪涝和其他自然灾害。
(3)城市绿化植物通过光和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制造新鲜空气,平衡城市空气的碳和氧。
城市绿地的多重功能与未来发展

城市绿地的多重功能与未来发展城市绿地是城市规划中至关重要的元素,它不仅提供了美观的景观,还对城市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科学规划和管理城市绿地,以最大化其多重功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1.环境功能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绿地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其次,绿地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
城市绿地还具有调节水循环的功能,如雨水滞留和过滤,从而减少城市洪水和水污染。
2.社会功能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空间。
公园、花园和社区绿地是人们放松、运动和社交的重要场所。
通过提供步道、游乐设施和运动场地,城市绿地促进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互动。
此外,绿地的存在也提升了城市的美观度,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3.经济功能城市绿地对经济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绿地提升了房地产的价值,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购房者。
其次,绿地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游客参观和游玩。
例如,城市公园和植物园可以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此外,绿地的维护和管理也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4.生态功能绿地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
它们可以作为野生动物栖息地,支持生物多样性。
例如,城市绿地为鸟类、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提供了栖息和食物来源。
此外,绿地还可以作为生态走廊,连接城市的不同生态区域,支持物种迁徙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城市绿地面临的挑战1.城市化与土地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面临着严重的土地压力。
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往往占用了大量绿地,导致绿地面积减少。
为了应对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许多城市选择将绿地转化为商业或住宅用地,这对城市绿地的保护带来了挑战。
2.维护与管理难题城市绿地的维护和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温室效应。
.调节温度 水泥地坪 56℃ 一般泥土地面 50℃ 树荫下 37℃ 树荫下的草地 36℃
.调节温度
不同绿地结构降温效果是不同的,林地的降温高于草坪, 成片的林地降温又高于条带的行道林荫。
绿地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蒸腾作用
(2)绿地对气流的影响
五、避灾救灾功能
发生灾害时的作用 1 灾民的临时住所(指挥中心、照明、供水、通讯、厕所、 消防等设施的设计) 2 救灾物资集散地 3 救灾人员驻扎地及临时医院所在地 4 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
5 救援直升机的起降场所
2003年 ,北京建成第一个具有完备防灾设施的防灾公园-元 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到2008年,北京已建27个防灾公园,包括海淀公园、黄城 根遗址公园、朝阳公园等。 2007年公布了《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室外)规划 纲要》
复习重点:
•简述城市绿地的功能作用
•城市景观的五个构成要素
思考: 通过城市绿地功能作用的学习,思考在城市中应该在哪 些位置安排绿地,不同位置的绿地在进行建设时应侧重发挥 哪些功能作用。
四、环境美化功能
1.体现植物自然之美 • • • • 姿态、色彩、风韵不同,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 季相特征 空间效果 地域特征
2.营造城市景观风貌
•景观要素:道路、边界、节点、区域、标志物
城市景观的构物因素
凯文· 林奇在《城市的印象》中提出影响城市景观的五个因 素: 道路(Path) 边界(Edges) 区域(Districts) 结点(Nodes) 标志物(Land Marks)
6.保护生物多样性
二、游憩娱乐功能
1.提供休闲游憩场所 • 业余时间增多 • 业余生活空间扩大 • 室外游憩类型多样化 2.促进公众心理健康 •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情绪 •社会交往的平台 •园艺疗法
三、文化教育功能
1.历史文化教育的场所 • 历史文化是人们感受城市特定价值的重要内容,城市绿地 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 2.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 •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联系,展示祖国大好河山,宣 传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3.生态环境教育的课堂 • 感受自然的神奇与奥秘,获取自然科学知识,产生热爱自 然、保护自然的意愿。
• 吸滞粉尘
降低风速,空气中携带的大颗粒灰尘下降——阻滞。
叶面及枝干的下凹部分吸附尘埃——过滤。
• 杀菌作用
植物杀菌素
•增加空气负离子
(2) 净化水体
水生植物对水体有自净能力,如浮萍、水花生、芦苇、菖 蒲、水葱等。应加强管理和综合利用。
(3)净化体
有害气体:SO2、氟化物、氯化物等。
由于不同植物对有害气体的抗性和吸收能力有显著的不同, 因此在工矿污染区绿化时,应注意树种的选择。 在污染较重的地区,应首先选栽抗性强的植物,以保持较高的 存活率,尽快改变地区面貌。 在污染不太重的地区,应选栽有一定抗性并具有较强吸能力的 植物,以便有效的净化空气。 应根据有害气体的种类选择适合的树种。
(2)防火防震
开放空间对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
大正大震灾 新泻大火 岩内町大火 能代大火 平 均
开放空间 63% 43% 75% 51% 58%
其 他 37% 57% 25% 49% 42%
开放空间:公园、河川、农耕地等。
其他:浇水、扑火、耐火建筑等人为阻止的措施。
(3) 吸收放射性物质,备战防空
在有辐射性污染的厂矿周围,设置一定结构的林化绿带, 选择抗辐射树种,针叶林净化放射性污染的能力比常绿阔叶 树林低得多。
4. 降低城市噪声
树木枝叶茂密,层叠错落的树冠减噪效果好。
乔、灌、草结合的紧密林带减噪效果好。 林带在靠近音源处减噪效果好。
阔叶树比针叶树有更好的减噪效果,特别是高篱防噪声效果 最佳。 树木分枝低的比分枝高的减噪效果好。
5. 防灾减灾
(1)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2)防火防震
(3)吸收放射性物质,备战防空
(1)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植物能够保护水土、减少表土流失、减少河道下游的淤 泥沉积,保持河道的存水量。 城市绿地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流速,不仅能补充地 下水、增加地下水量,还能避免发生洪灾。
•防风林的最佳密度是枝、叶、干合计约60%,即应有40% 空隙最佳。 林带栽植的行列大约在7行左右,宽30m左右为宜。
各景观要素与绿地的关系
•道路:运动网络(Network)、渠道 ——可识别性、方向性和连续性 大街、步行道、公路、铁路、运河
•边界:把一个地区从另一个地区分离开的屏障,或者使两 个地区互相连接起来的接缝。 河川、海岸线、山崖、开发区的边界,围墙
•区域:是指城市中较大范围的地区。区域中的构成物具 有共同的用途和性质(主题)。 •结点是城市中观察者能够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点,是 人们往来行程的集中焦点。如街角的集散地,广场,或更 广阔层面上指市中心。 •标志物——是一大批可能的目标中的一个突出因素 , 如孤塔,高山。
第二讲
城市绿地的功能
一.生态防护功能
二.游憩娱乐功能
三.文化教育功能
四.环境美化功能
五. 避灾救灾功能
一、生态防护功能
1.维持碳氧平衡
2.净化环境
3.改善城市小气候 4.降低城市噪声
5.防灾减灾
6.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生态防护功能
1.维持碳氧平衡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清新空气
2.净化环境
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1)净化空气 • • • • 吸收有害气体 吸滞粉尘 杀菌作用 增加空气负离子
减低风速
增加城市的竖向通风
•减低风速 两行落叶乔木的行道树能降低风速20%左右,小片针叶林 和绿化较好的庭园,能减弱风速25%以上,各行乔木与灌木搭 配的道路绿化能减弱风速50%左右。
•增加城市的竖向通风 •林下冷空气与铺装处的热空气对流 •林冠上低压区,使林下气体上升,形成竖向气流。
对北京的观测表明,有绿地穿插分割的城市其热岛也呈分 散的多中心状态。各高温中心都集中在绿化覆盖率较低的地区。 城市热岛强度与绿化覆盖率成反比。绿化覆盖率越高,热岛强度 越低。当一个区域绿化覆盖率达到大于30%时,绿地对热岛有较 明显的的削弱作用;覆盖率大于50%,绿地对热岛的削弱作用极 其明显。
3. 改善城市小气候
小气候是指地层表面属性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局部地区气候。
(1)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
(2)绿地对气流的影响
(1)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
大城市中,市区内温度比郊区温度高,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 热岛现象。 城市热岛的主要成因 · 城市中人工下垫面如建筑、地面铺装等的大量增加,改变了下 垫面的热特性。 · 人工热源的影响:工业生产、机动交通、居民生活等产生热量。 · 密集的城市建筑,阻挡城市通风道,不利于城市热量的扩散。 · 城市自然下垫面遭到破坏,绿化总量不足,水体面积减小,湿 地消失,使整个城市的环境生态承载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