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旋糖酐原料药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右旋糖酐铁工艺规程续

右旋糖酐铁工艺规程续

络合老化预滤超滤喷雾干燥混合内包装外包装3、设备流程图5、工艺过程:右旋糖酐20经酸水解成微分子糖酐,与三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络合,生成右旋糖酐铁,右旋糖酐铁络合液经预滤除去固体杂质及微粒,,经超滤除去可溶性盐、重金属离子,游离铁等杂质并通过超滤膜调整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精制合格后的产品喷雾干燥成粉。

三氯化铁溶液配制三氯化铁规格:分析纯配制浓度:65%工艺过程:根据配制指令单,操作人员称取各物料所需量,二人复核操作。

将所需配制的三氯化铁加入纯化水中,混合溶解、均匀,盖好容器盖,陈化4天并多次混合均匀。

配制过程应有详细记录。

称量生产一锅右旋糖酐铁络合液 (得右旋糖酐铁50公斤—75公斤) 所需原料量为:设备:磅秤工艺过程:根据称量指令单准确称量。

一人称量,一人复核。

在称量三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时,分别使用专用称量贮液槽和专用称量磅秤。

称量应有详细记录。

6N盐酸的配制:量取2L分析纯盐酸,加入2L纯化水,混合均匀。

合成过程水解原理:右旋糖酐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分子量降低。

投料比纯化水:右旋糖酐:6N盐酸= 200 kg:75 kg:4L设备:搪玻璃设备工艺过程:.1 将200L水加入容积为500L的反应釜内加热至100℃。

.2 加入分子量为20000的右旋糖酐75kg加热搅拌30分钟溶解,保持釜温100℃。

.3 右旋糖酐溶解后加入6当量的稀盐酸4L,进行水解加热搅拌15分钟。

中和原理:氢氧化钠与盐酸产生中和反应,使右旋糖酐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终止。

O副产物:氯化钠反应式:HCl+NaOH=NaCl+H2设备:搪玻璃设备工艺过程:.1向釜内水解后的右旋糖酐溶液内加入浓度为50%的NaOH溶液约8L 进行中和(快速调整pH值),将pH值调整为7—8,中止右旋糖酐水解。

.2搅拌自然降温至80℃.3在温度为80℃的右旋糖酐溶液中补H2O约2L,分为两次加入右旋糖酐溶液内并保温搅拌30分钟。

每次1L并间隔30分钟。

右旋糖酐大分子1000的生产方法与制作流程

右旋糖酐大分子1000的生产方法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右旋糖酐大分子1000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是以蔗糖、蛋白胨、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氯化锰为原料,以生物酶为酶介质定向合成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经过离心使固液分离,离心后对液态混合物用膜浓缩进一步定向分离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与液体分子,将分离出额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送入喷雾干燥塔喷干为干粉即得右旋糖酐大分子1000。

该生产方法用生物酶进行的定向合成后生成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再经离心、膜浓缩、干燥即可获得右旋糖酐大分子1000,工序相比传统工艺更加简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彻底避免酒精和盐酸的使用,提高了产品品质,产生废水、废渣量明显减少,废气几乎不产生,更加环保。

技术要求1.一种右旋糖酐大分子1000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产方法是以蔗糖、蛋白胨、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氯化锰为原料,以生物酶为酶介质定向合成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经过离心使固液分离,离心后对液态混合物用膜浓缩进一步定向分离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与液体分子,将分离出额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送入喷雾干燥塔喷干为干粉即得右旋糖酐大分子10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右旋糖酐大分子1000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产方法步骤如下:(1)合成:将蔗糖、蛋白胨、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氯化锰按一定比例混合,用蒸汽加热到95-105℃,保温25-35min,开降温水降温到27.0-27.5℃,加入生物酶,在温度26-28℃下,搅拌36转/min,培养22-26h合成结束得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2)离心:合成结束24h后,升温到100℃±5,保温30min±5,降温到40℃±1,加冷凝水或自来水进行一倍稀释,稀释液通过碟片离心机,离心机转速11000转/min,进行固液分离;(3)膜浓缩:2540超滤膜将分离的液态进行膜浓缩,截留的分子量150-180万,膜运行出口压力控制0.5-0.6Mpa,进口压力0.2-0.5Mpa,温度控制30-40℃,浓缩后干物质含量17-20%;(4)喷雾干燥:将浓缩后液态用喷雾干燥塔干燥,进口温度180-190℃,出口温度90-95℃,干燥后即得右旋糖酐大分子1000干粉。

一种右旋糖酐连续生产工艺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右旋糖酐连续生产工艺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018155.2(22)申请日 2019.07.02(73)专利权人 汉邦环宇多糖生物科技(河源)有限公司地址 517000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龙岭工业园22-5号(72)发明人 韩宾 陈伟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代理人 金辉(51)Int.Cl.B01F 7/18(2006.01)B01F 15/0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右旋糖酐连续生产工艺系统(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右旋糖酐连续生产工艺系统,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顶部设有箱盖,所述箱盖上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储料箱和第二储料箱,所述第一储料箱和所述第二储料箱均通过进料管与所述搅拌箱相连通,所述进料管上一侧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流量计量器,所述搅拌箱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分别设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流量计量器,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一流量计量器、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流量计量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进出料,提高了方便性,降低了动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210332407 U 2020.04.17C N 210332407U1.一种右旋糖酐连续生产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箱(1),所述搅拌箱(1)的顶部设有箱盖(2),所述箱盖(2)上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储料箱(3)和第二储料箱(4),所述第一储料箱(3)和所述第二储料箱(4)均通过进料管(5)与所述搅拌箱(1)相连通,所述进料管(5)上一侧设有第一电磁阀(6)和第一流量计量器(7),所述搅拌箱(1)的底部设有出料管(8),所述出料管(8)上分别设有第二电磁阀(9)和第二流量计量器(10),所述第一电磁阀(6)、第一流量计量器(7)、第二电磁阀(9)和第二流量计量器(10)均与控制器(11)电性连接。

年产250吨右旋糖酐的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250吨右旋糖酐的车间工艺设计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年产250吨发酵法制备右旋糖酐车间设计小组成员专业班级制药工程12-2班指导教师张洪斌胡雪芹朱慧霞设计时间2015.7.6~2015.7.17 、2015.7.27~2015.7.31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三组)成员:宋响亮,吴诚,李亮亮,陶香长设计题目:年产250吨发酵法制备右旋糖酐车间设计设计内容和要求:1、确定工艺流程及工艺概述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以及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及其说明和技术要求4、安全环保5、技术经济分析6、每人详细叙述一个在设计中选用的设备7、发酵罐的安装图(包含技术要求和规格)8、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以及安全、环保、技术经济分析;每位学生的设备详细综述。

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3、发酵罐的安装图(向示图1:50);4、带控制点的工艺管道流程图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车间工艺概述 (1)1.2设计目的 (1)1.3设计规模 (1)1.4设计原则 (2)1.5设计思想及创新点 (2)第二章工艺说明 (4)2.1工艺流程介绍 (4)2.1.1发酵工序 (4)2.1.2水解工序 (4)2.1.3划分工序 (5)2.1.4精烘包工序 (5)2.2工艺流程图 (6)2.3排班 (8)2.4洁净区间说明 (9)第三章物料衡算 (10)3.1概述 (10)3.2物料衡算 (10)3.2.1菌种筛选及培养放大分 (10)3.2.2发酵部分 (10)3.2.3水解部分 (11)3.2.4划分部分 (12)3.2.5精烘包工序 (13)3.3物料平衡图 (18)第四章能量衡算 (23)4.1热量衡算目的 (23)4.2热量衡算依据 (23)4.3设备的热量平衡方程式 (23)4.4加热剂和冷却剂用量的计算 (24)4.5能量计算 (25)第五章设备选型 (27)5.1发酵 (27)5.2沉淀 (28)5.3捏合 (29)5.4水解 (30)5.5过滤机 (32)5.6划分釡 (33)5.7成粉 (33)5.8离心机 (33)5.9湿粉过筛 (35)5.10干燥 (36)5.11乙醇回收 (37)5.12设备一览表 (38)第六章公用系统 (41)6.1水处理设备 (41)第七章车间平面布置 (42)7.1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 (42)7.2车间技术要求 (46)7.3车间平面布置图 (46)第八章安全防火 (47)8.1防火防爆 (47)第九章技术经济分析 (54)9.1固定资产及投资 (54)9.2生产收入(年) (54)9.3生产成本(年) (54)9.4人员工资(年) (55)9.4税务(年) (55)9.4年累计利润 (56)9.4企业资金链 (56)第十章过程技术与GMP响应度 (57)10.1原辅料、中间产物及产品 (57)10.2设备选型 (57)10.3人员 (57)10.3工艺用水 (57)10.3厂房选址及总体规划 (58)第十一章三废处理 (59)11.1三废处理概述 (59)11.2三废处理技术方法 (59)11.3三废的防治措施 (60)11.3右旋糖酐制备过程三废处理 (61)11.3右旋糖酐合成三废防治措施 (62)第十二章个人设备综述及感想 (64)12.1水解罐 (64)12.2感想 (65)1 绪论1.1车间工艺概述产品不仅要符合该药品项下各项理化质量标准,同时必须具有安全性和无菌性,是药品生产中要求相对严格的制剂。

右旋糖酐铁工艺规程续

右旋糖酐铁工艺规程续

络合老化预滤超滤喷雾干燥混合内包装外包装3、设备流程图5、工艺过程:右旋糖酐20经酸水解成微分子糖酐,与三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络合,生成右旋糖酐铁,右旋糖酐铁络合液经预滤除去固体杂质及微粒,,经超滤除去可溶性盐、重金属离子,游离铁等杂质并通过超滤膜调整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精制合格后的产品喷雾干燥成粉。

三氯化铁溶液配制三氯化铁规格:分析纯配制浓度:65%工艺过程:根据配制指令单,操作人员称取各物料所需量,二人复核操作。

将所需配制的三氯化铁加入纯化水中,混合溶解、均匀,盖好容器盖,陈化4天并多次混合均匀。

配制过程应有详细记录。

称量生产一锅右旋糖酐铁络合液(得右旋糖酐铁50公斤—75公斤) 所需原料量为:设备:磅秤工艺过程:根据称量指令单准确称量。

一人称量,一人复核。

在称量三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时,分别使用专用称量贮液槽和专用称量磅秤。

称量应有详细记录。

6N盐酸的配制:量取2L分析纯盐酸,加入2L纯化水,混合均匀。

合成过程水解原理:右旋糖酐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分子量降低。

投料比纯化水:右旋糖酐:6N盐酸= 200 kg:75 kg:4L设备:搪玻璃设备工艺过程:将200L水加入容积为500L的反应釜内加热至100℃。

加入分子量为20000的右旋糖酐75kg加热搅拌30分钟溶解,保持釜温100℃。

右旋糖酐溶解后加入6当量的稀盐酸4L,进行水解加热搅拌15分钟。

中和原理:氢氧化钠与盐酸产生中和反应,使右旋糖酐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终止。

副产物:氯化钠反应式:HCl+NaOH=NaCl+H2O设备:搪玻璃设备工艺过程:向釜内水解后的右旋糖酐溶液内加入浓度为50%的NaOH溶液约8L进行中和(快速调整pH值),将pH值调整为7—8,中止右旋糖酐水解。

搅拌自然降温至80℃在温度为80℃的右旋糖酐溶液中补H2O约2L,分为两次加入右旋糖酐溶液内并保温搅拌30分钟。

每次1L并间隔30分钟。

3.3.3络合:原理:三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与右旋糖酐络合生成右旋糖酐铁。

一种右旋糖酐100及其生产工艺[发明专利]

一种右旋糖酐100及其生产工艺[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 101205258A [43]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21]申请号200610147615.2[22]申请日2006.12.20[21]申请号200610147615.2[71]申请人上海华茂药业有限公司地址201108上海市闵行区申南路789号[72]发明人曾和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赵志远[51]Int.CI.C08B 37/02 (2006.01)C12P 19/04 (2006.01)B01D 61/00 (2006.01)B01D 71/68 (2006.01)C12R 1/01 (2006.01)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10 页[54]发明名称一种右旋糖酐100及其生产工艺[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右旋糖酐100及其生产工艺,该右旋糖酐100的重均分子量为90000~110000,通过以下工艺步骤制得:(1)发酵,(2)一级膜分离,(3)二级膜分离,(4)分子量降解处理,(5)脱色纯化,(6)三、四级膜分离分级,(7)离交脱盐纯化,(8)脱色精滤,(9)喷雾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整个生产过程不用乙醇或任何有机溶剂,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同时解决了含果糖废水综合利用的问题。

200610147615.2权 利 要 求 书第1/3页 1.一种右旋糖酐100,其特征在于,该右旋糖酐100的重均分子量为90000~110000,其结构式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右旋糖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旋糖酐100是一种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常温水中易溶、无色、澄清,特征反应呈正反应,比旋度为+190°~+210°,氯化物≤0.15%,干燥失重≤7%,重金属≤8ppm,炽灼残渣≤0.3%。

3.一种右旋糖酐100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发酵,以蔗糖为底物,经右旋糖酐菌种L.N.1226-a发酵,再经适当预处理的发酵液,置超滤储罐中进行超滤处理,操作温度为10~80℃,操作压力0.1~1.5Mpa,加入适当水透析,得到滤出液,滤液澄清;(2)一级膜分离:将上述步骤(1)中的滤出液置入超滤储罐中进行超滤处理,操作温度为10℃~80℃,操作压力0.1~1.5Mpa,用适量纯水漂洗截留液,滤液澄清;(3)二级膜分离:用超滤膜或纳滤膜将上述步骤(2)中的超滤膜处理滤出液进行右旋糖酐和果糖等单、寡糖及其它非聚合物分离,同时进行分离透析,得到“滤出液”和“截留液”,右旋糖酐存在于截留液,操作温度为10℃~80℃,操作压力0.7~3.5Mpa;(4)分子量降解处理:用适当的酸加热水解方法将步骤(3)中含右旋糖酐的溶液进行分子量降解处理,跟踪检测分子量及其分布,得到平均分子量为9×104~11×104的分子量调整处理液;(5)脱色纯化:在脱色容器中加入0.5~2%(W/V)的活性炭,加热,将步骤(4)中分子量调整处理液调节p H至6~7后进行脱色,然后进行过滤,除去游离蛋白质等含氮类杂质以及可被活性炭吸附的其他杂质,得到澄清无色的“脱色滤液”;(6)三、四级膜分离分级:用100~103的超滤三级膜对脱色后的分子量调整处理液进行分子量分级,使其中相对大分子部分在三级膜分离中被截留,相对小分子部分滤过,以除去大分子部分,滤出液M W在8.8×104~10.8×104之间的相对小分子部分用超滤膜分子量规格20~50的四级膜进行分级,以除去小分子,截留M W在9.2×104-11.2×104之间的截留液;操作压力为0.5~3.5Mpa,操作温度为10℃~80℃;(7)离交脱盐纯化:将上述步骤(6)中的滤出液用纳滤膜进行浓缩,或者用蒸发浓缩至10%~30%浓度,然后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柱,除去残余盐份和带电荷的各类杂质,得到“离交溶液”,离子交换后的“离交溶液”要求氯离子浓度在0.15%以下;PH=4~7;重金属8ppm以下;(8)脱色精滤:将步骤(7)中得到的“离交溶液”在相当的容器中加入0.5%~2%(W/W)活性炭加热再次脱色,以达到进一步纯化精制目的,通过微孔膜精滤器除菌及除去微粒物质;(9)喷雾干燥:通过喷雾干燥成粉,并控制水份在7%以下即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右旋糖酐应用
1.医药工业:右旋糖酐40与血浆蛋白和球蛋白相近,胶体特性与血浆相近,对细胞 结构和功能无不良影响,在体内水解成葡萄糖而有营养作用,所以右酐具有扩充 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利尿消肿等药理作用,同时 ①具有近似生理性胶体渗透 压;②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血浆容量;③对任何脏器的功能应无害,也不能有抗原、 致敏或致热反应;④质量稳定,适于长期贮存,易于消毒;⑤没有血浆制品感染 肝炎和HIV之虞。临床上可用于:①防治休克,包括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和烧伤性休克;②防治缺血性血管疾病,防止血液循环中红血球汇集, 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对弹性蛋白酶、尿激酶、SOD、胰岛素具有稳定 作用;是否些药物的良好载体;顺磁糖苷是动物体内磁共振的对应剂;在肝脏手 术中,右旋糖酐是肝脏运输中的量好保护液。 2.食品工业 在饮料、糕点中做稳定、保湿、增稠和增量剂。代替麦芽糖做软心调巧克力的填 充剂;在啤酒酿造中加入到麦芽中提高发泡性。 3.石油工业 在石油钻井中作增稠剂,而且比淀粉和CMC好。同时用于分子筛色谱技术、金属 选矿、制备交联葡聚糖凝胶。 4.其他:化妆品、杀虫剂、土壤改良剂
四.相关产品信息
---右旋糖酐铁(右旋糖酐铁,右旋糖酐铁片,右旋糖酐铁注射液) ---右旋糖酐70(右旋糖酐70,右旋糖酐70葡萄糖注射液,右旋糖酐70氯 化钠注射液,右旋糖酐70滴眼液(泪然),右旋糖酐70甘油滴眼液 ---右旋糖酐40(右旋糖酐40,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右旋糖酐40氯 化钠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 ---右旋糖酐20(右旋糖酐 20,右旋糖酐20葡萄糖注射液,右旋糖酐20氯 化钠注射液) ---右旋糖酐硫酸酯(右旋糖酐硫酸酯片)
二.右旋糖酐性质
------白色无定形粉末状固体,无嗅,无味,易溶于水(分子量越小越易溶于水), 不溶于甲醇、乙醇、乙醚、丙酮。比旋度[α]D = +1900 ~ +2010 (at 25 ℃)。 ----右旋糖酐在电性上呈中性,因此没有等电点和电泳图。在常温下或中性溶液中可 稳定存在,遇强酸一起加热水解,在碱性溶液中其端基易被氧化,右酐溶液与氢 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产浅蓝色沉淀,加热后变成棕色块状物。受高温时 变色或分解,在100℃真空中加热可发生轻微的解聚。在150℃受热则会脱水变 色,当受热到210℃,3~4小时内完全分解。 ----右旋糖酐原料分子量偏大及分子量分配不均会使制剂溶解产生较明显乳光,大分 子比例过大会导致药液过滤困难。 ----右旋糖酐的化学结构与和发酵的温度浓度有关,当发酵液温度在18、23、 30℃ 时,其注射液中出现片状沉淀物的百分率分别为35%、14%、3%。当发酵液温 度37℃时,其注射液中不会出现片状沉淀物。 ----当培养基中钙镁离子用量增加时,会使右酐含a(1,6)链的含量由95%降至82%。 ----当培养基中氮源成分、比例发生变化时,也会影响右旋糖酐结构中主链、次链的 比例,造成注射剂过滤困难,乳光出现,澄明度差。 ----传统工艺用乙醇划分分子量,难于对右酐分子量分布范围进行严格控制,乙醇浓 度高,右旋糖酐胶体沉聚速度过快,杂质被包裹于沉聚颗粒中,另外还会使蛋白 变性,附着于沉聚颗粒表面,阻止其它杂质洗脱,最终形成较大颗粒乃至结块粘 罐,原料粒度大,溶解性差,色泽发黄。如果乙醇浓度低,胶体沉降速度慢,水 溶性杂质不易除去,原料粒度小。
2-5.划分
---1级划分:在水解液加入乙醇(乙醇浓度40~41%),39~41 ℃保温17~22小时,收集上层液供2级划分用。沉淀物为杂 质和90000以上的高分子右旋糖酐; ---2级划分:在1级划分的上层液中加入乙醇(乙醇浓度 41~42%),搅拌15min,39~41 ℃保温21~23小时,收集 上层液供3级划分用。沉淀物为70000~9000的中分子右旋糖 酐。
1.工艺原理
2.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右酐工艺过程


菌种培养---发酵【蔗糖、蛋白胨、磷酸氢二钠、水、氯化锰、加肠膜明串珠菌菌株(LM1226-中国医学科学院 血液学研究所或L.M.NRRL B512—美国NRRL研究所)】----醇沉(副产物果糖、杂质、菌体除去)---水 解(HCl 6mol/L,氯化钙)----中和(氢氧化钠6mol/L)----5级划分(①氮杂,大分子;②中分子;③右酐70; ④右酐40;⑤右酐20)----过滤----调粉(90%乙醇) ---离心(洗涤)---分散----干燥----混 合----成品包装。 成品的分子量分布Fig2、粘性数据Fig3、溶液胶体渗透压Fig4见下图:
2-3.发酵
配料比:蔗糖8%、蛋白胨0.7%、磷酸氢二钠0.2%、 磷酸二氢钾0.03%,水42%、氯化锰、加肠膜明串 珠菌菌株(LM1226)10%。 工艺过程:将蔗糖、蛋白胨、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 钾,水、氯化锰制成发酵培养基,控制PH 7~7.4,发 酵温度25 ℃,接入菌种,搅拌15min,静置发酵 22~24小时,终点PH=4.0,加入75~80%乙醇醇沉 ,沉淀物用60~70%乙醇洗涤,得右旋粗酐。

2-2.细菌培养
---固液培养基配制(冻干菌种),在23~27 ℃,经过 20~24小时复苏,制得试管菌种; ---试管菌种在23~27 ℃,经过20~24小时,扩大培养 得小瓶菌种; ---小瓶菌种在23~27 ℃,经过20~24小时,继续扩大 培养得大瓶菌种; ---大瓶菌种于种子罐中,在23~27 ℃,经过20~24小 时,制得种子液。
五.右旋糖பைடு நூலகம்生产工艺简介
1.化学合成法 2.生物合成法 2-1.微生物发酵法---目前主要采用方法 2-2.酶合成法----新工艺,发展方向
六.微生物发酵法工艺
1.工艺原理 2.工艺过程 ---菌种工序(选择+细菌培养);
----发酵工序(发酵--醇沉--水解--中和) ; ----划分工序(1,2,3,4,5) ----成品制备工序(过滤---调粉---离心---分散—干燥---混合---检验---成品 包装); ----去离子水工序 ----乙醇回收工序 3.技术经济指标
2-5.划分
--3级划分:在2级划分的上层液中加入乙醇(乙醇浓度 42.5~43.5%),搅拌15min ,39~41 ℃保温,21~23小时 ,收集上层液供4级划分用。沉淀物为50000~70000的右 旋糖酐70; --4级划分:在3级划分的上层液中加入乙醇(乙醇浓度 47~50%),搅拌15min,静置3~9小时,39~41 ℃保温 12小时,收集上层液供4级划分用。沉淀物为 25000~45000的右旋糖酐40。 --5级划分:在3级划分的上层液中加入乙醇(乙醇浓度 47~50%),搅拌15min,静置3~9小时,39~41 ℃保温 12小时,收集上层液供4级划分用。沉淀物为 15000~25000的右旋糖酐20。
2-4.水解
配料比:右旋粗酐:蒸馏水:盐酸(7N):氢氧化钠(7N):氯 化钙:活性炭=1:2:0.05:0.0055:0.005:0.013 工艺过程: ---将初酐加入蒸馏水中(浓度11%) ,加热加热至100~102℃ 使完全溶解,加入盐酸0.08%(g/ml),控制水解过程尽量保 持水解液体积不变。如有下降应及时补足,水解终点控制 PH2.3~2.4,粘度2. 7~2.9。 ---加入氢氧化钠中和多余盐酸,控制终点PH4.5~5.5 。 ---水解液除杂:加入氯化钙、活性炭脱色,过滤得脱色液,滤 液冷至55℃得水解液供划分用,控制终点PH6.8~7.2。

2-1.菌种选择
肠膜明串珠菌主要特点 生物学特性 肠膜明串珠菌的菌落形态呈圆形或豆形,菌落直径小于1.0 mm,表面光滑,乳白色,不产生任何色素; 细胞形态呈球形、豆形或短秆形,有些成对或以短链排列、不运动、无芽孢;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微好 氧性,厌氧培养生长良好;生长温度范围2℃ ~53℃,最适生长温度3O℃ ~40℃;耐酸性强,生长最 适pH为5.5~6.2,在pH≤5的环境中可以生长,而在中性或初始碱性条件下生长速率降低。肠膜明串 珠菌自身合成氨基酸的能力极弱,需要从外界补充19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才能生长 。 发酵机制和产物 肠膜明串珠菌因缺乏EMP途径中的醛缩酶和异构酶,因此其葡萄糖的降解完全依赖HMP途径。肠膜明 串珠菌发酵蔗糖产生特征性的葡聚糖粘质物,存在于粘质物中的菌可耐受80℃ ~85℃高温。肠膜明串 珠菌的葡萄糖发酵产物为乳酸、乙醇和CO ,核糖发酵产物为乳酸和乙酸,果糖发酵产物为乳酸、乙酸 、CO:和甘露醇 。 抗氧化能力 研究表明,肠膜明串珠菌及其发酵产物可明显提高动物机体GSH—px、SOD活性,降低血清MDA水 平,并维持较长时间。因此肠膜明串珠菌及其发酵产物具有提高动物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 与其他菌群的关系 肠膜明串珠菌革兰染色阳性,可刺激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肠膜明串珠菌对志贺菌属、沙门菌属、金黄 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拮抗作用。但有试验证实,含有不同浓度茉莉酸的可可球二孢菌的上清液能 够抑制肠膜明串珠菌 。
一.产品基本信息
右旋糖酐是蔗糖经发酵后生成的一种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由于聚合的 葡萄糖分子数目不同,而产生不同分子量的产品。有高分子右旋糖酐 (平均分子量10万~20万)、中分子右旋糖酐(平均分子量6万~8 万)、低分子右旋糖酐(平均分子量2万~4万)、小分子右旋糖酐(平 均分子量1万~2万)。 临床上常用的有中分子右旋糖酐,主要用作血浆代用品,用于出血性休 克、创伤性休克及烧伤性休克等。低、小分子右旋糖酐,能改善微循环, 预防或消除血管内红细胞聚集和血栓形成等,亦有扩充血容量的作用, 但作用较中分子右旋糖酐短暂;用于各种休克所致的微循环障碍、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周围血管疾病等。 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右旋糖酐有3种:右旋糖酐20,右旋糖酐40,右旋 糖酐70。右旋糖酐40是公认的优良血浆代用品,具有增加血容量的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因失血、创伤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右旋糖酐20和右 旋糖酐40具有改善人体血液微循环的作用,主要通过解除细胞聚集,减 少血液粘度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同时也具有补充血容量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