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氧化过程中指标性气体的确定

合集下载

如何设置水平地锚

如何设置水平地锚
施治理煤炭 自燃。
参 考 文 献
允许有足够时问采取 防灭火措施 的预 报临界 值 , 使得 C O发 生量与煤温之 间的变化关系不明确 , 特别 是在 现场 复杂生产
条件下 ,O会出现时有 时无 的情况 , C 使预测预报 的精 度和准 确率较低 , 至 出现 漏报 。因此 , 以 C 甚 应 O作 为指标 性气体
的同时辅以碳氢类气体来掌握煤炭 自燃状况[ 。
4 煤层 煤 样应 以 C O作 为指 标 性 气 体 , 辅 以 CH 、 并 24 C} 、 H 和 H 来掌握 煤炭 自燃 情况 :O的出现说 明煤 2I 8 6 2 C 已经 发生氧化反应 ; H 和 } 出现表 明煤温 已经达 到 9 6 I 4 o
5 煤层 煤样 应 以 C O作 为指 标 性 气 体 , 辅 以 H 、 并 4 H、 6 、 H 来 掌握煤炭 自燃情 况 : O的 出现说 明煤 已 2 C 经发生氧化反应 ; H 出现表 明煤温 已经达 到 8 6 O℃ ;2 4 cH 、 出现表明煤 温已经 达到 9 0~10℃, H 3 2的出现 说明 煤温 已经超过 10℃。C 9 O的变化趋势 可 以判断煤 自燃的阶
( 文) 周
温已经超过 10℃。C 9 O的变 化趋 势可 以判 断 煤 自燃 的 阶 段, 如果 C O浓度上升速 率较慢 , 明煤 温还在 10 3 说 1 —10 c c
以 下 , 则在 10 3 否 1 —10℃ 以上 。

[] 3 周心权 . 矿井火 灾救灾理论 与实践 [ ] 北京 : 炭工业 出版社 , M . 煤
( 收稿 日期 1 0 —0 —0 ) 2 9 9 3 0
如 何 设置 水 平 地锚
地锚 是用于稳 固龙 门架 、 井字架等缆风绳的重要设施 , 若在使 用中稍有 疏忽 , 导致严 重的安 全事故。 因此, 就会 掌握正确

山西矿区煤自燃指标气体预测研究

山西矿区煤自燃指标气体预测研究

要 ] 通 过煤 自燃指 标 气体 实验 系统 , 山 西某矿 煤层 自燃过 程 中产 生 的气 体种 类 , 对 以及 各 气体 出现 与煤 温度 的 对应 关 系进行 了对 比分 析 , 结合 指 标 气体 选择 的一般 原 则 , 确 定 山 西煤 矿 工作 面煤 自燃指 标 气体 的 选择 应 以 co 和 cH 为 主 ,并 辅 助 参考 2 c : 标 气体 。 准确选 择煤 自燃指标 气体对提 高煤炭 早期 自燃 预 测 、 报 , 止矿 指 预 防 井火 灾具有 重要 指 导意 义 。 [ 关键 词 ] 煤 自燃 ; 指标 气体 ; 氧化 煤 [ 中图分 类号 ]T 3 [ 献标识 码 ]B [ Q51 文 文章编 号 ]17 _ 4 ( 1)2 2 3 629 32 20 17 9 0
实 验过 程 中 ,两个 工作 面 的煤 样 都 有规 律 的 出现 C C 2C 4CH 、2 、38CH 气 体 , O、 O、 H 、 24cH6CH 、 22 实 验 所得 14 3与 10 5工 作面 所取 煤 样 氧化 产 生 20 62 的气体 成分 、 度结 果 如表 12所 示 。 浓 、
验过程产生的气体种类 、 指标气体的优选 、 气体与 温度 的关 系进 行分 析 、 比较 , 最终 确定 预 防该煤 矿 煤炭 自 燃发火早期预报指标气体。
2 实验装备
—...... ....... .. .... ......L . —.. ...... . ...
实验 系统 测试 系统 如 图 1 所示 ,其 主要有 程
气体成分和浓度分析 。
4 实 验 结 果
表 1 1 4 3工作面煤样氧化气体成分 、 0 2 浓度
5 实验 结果分析

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确定

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确定

第51卷第12期2020年12月Safety in Coal Mines Vol.51 No. 12 Dec. 2020移动扫码阅读D O I:10.13347 /j.c n k i.m k a q.2020.12.045王伟.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确定[J].煤矿安全,2020,51 (12) :219-223.WANG Wei. Ascertainment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Mark Gas and Critical V alue[j]. Safety in Coal Mines, 2020. 51( 12): 219-223.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确定王伟I’2,3(1.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100013;2.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抚顺113122;3.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抚顺113122)摘要:以神东矿区5个不同煤层为研究对象,利用程序升温实验优选出神东矿区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得出了不同温度条件下C0产生速率,通过现场测试工作面回风隅角及采空区C O和02体积分数,划分采空区散热带和氧化带的宽度,建立回风隅角C0指标临界值的计算模型,最终给出回风隅角C0指标临界值。

结果表明:神东矿区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为C O、C2H4、C2H2,可分别作为煤自然发火初期、加速阶段和激烈氧化阶段的标志气体;正常开采条件下,回风隅角C0指标临界值为90x10'当上升至350X K T6时,采空区遗煤已达临界温度(60〜70尤)。

关键词: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临界值;C0产生速率;临界温度中图分类号:T D75+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496X(2020) 12-0219-05Ascertainment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Mark Gas and Critical ValueWANG Wei1,2,3(\.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100013, China;2.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enyang Research Institute, Fushun113122, China;3.State Key Laboratory o f Coal Mine Safety Technology, Fushun11312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five seam coal samples from Shendong Mining Area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mark gases were optimized using the temperature programming experiment. Meanwhile, the CO gas production rate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 was obtained. The CO and 02volume fraction of return air corner and goaf was tested at the field, and the width of heat dissipation zone and oxidation zone was also divided. The computational model of CO index critical value in return air c omer was established. The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rk gas of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Shendong Mining Area was CO, C2H4and C2H2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sign for the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itial stage, the acceleration stage and the intense oxidation stage. The critical value of the CO index in return comer was 90xl0~6. When the CO volume fraction reached 350xl0'6, the gob coal had reached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which was 60 ^to 70 Tl.Key words: spontaneous combustion; mark gas; critical value; CO gas production rate; critical temperature《煤矿安全规程》(2016)“防灭火”部分增加了 “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必须开展自然发火 监测工作,建立自然发火监测系统,确定煤层自然 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健全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及 管理制度”的内容(第二百六十一条)[11。

煤样热解实验与自燃预报标志气体优选

煤样热解实验与自燃预报标志气体优选

每 孽 嚣
霉 奢 i § 静
{ 辱 拳 ; 帮誊 嚣拳 蠢 睿 母童 0 嘻2 《 霉 《 蛰
滞遗囊 《 ℃≥
图5 8层煤煤样热解过程 中 C 。 H 。 和温度对应关系图
3 实 验 结论

§ {0



§ ∞
0 辨 《0 I 罄棼
t {
张效春 ( 1 9 6 5 . 2 一) ,男,山西大 同人 ,阜新矿业学院 8 5级采矿工 程毕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任职于同煤集团生产部部长。 原来的硬岩矿井 向软岩矿井转化, 由低瓦斯矿井 向高瓦斯矿井转化, 由非 突出矿 井 向突 出矿井 转化, 有 非冲 击矿压 向冲击矿 压矿井转化 等。 虽然 目前对于深部开采工程研究 已经取得了一部分成果, 但对于 深层次的基础研究不够重视。 因此, 大力发展深部开采 工程岩石力学
( 略) 。
眷 ∞
徽 誉 尊誊 { 玺 蓥
嚣 嚣 《 ≥

图3 8层煤煤样 热解过程 中 c 和温度对应关系 图
已 ———
糯溢蕊 《 》
图4 8层煤煤样热解过程 中 C 和温度对应关系图

显 l 量 0
嚣 Leabharlann l 杂 鞋 莲 心
巷 瓣
煤 自燃的发 生和发展 是一个 极其复杂 的动态变 化 的物 理化学 过程 。其实质就 是一个 缓慢地 自动 放热升温最后 引起燃烧 的过程 。 该过程 的关键有两点 :一是热量的 自发产生,二是热量 的逐渐积聚 。 1 样 品 试 验 某 矿 8层 煤 煤 样 进 行 氧 化 热 解 实 验 记 录 煤 氧 化 中产 生 各 种 气 体 的参数 ,分析其规律 ,优选 8层煤 自燃预报 的指标性气体 。 1 . 1实验 系 统 煤样 的氧化热解实验装置 由煤样罐 、加热炉和保温 外壳等部分 组成 。该实验系 统有 如下:氧 化热解试验装置,煤温检测和温度控 制装置 ,气体分析系统和供风系统 的 4个主要部分 。 1 . 2试验煤样 煤样采 自新暴露 的煤体 内部 ,采样后立 即放入塑料瓶 中密封 。 煤样粒度为 2 ~5 O【 I l 【 I l ,装入氧化炉 内,进行加热试验 。本次试验 中 采用的煤样重量为 1 6 0 0 g , 除个 别 大 块 煤 由人 工 粉 碎 外 ,基 本 上 是 原采取 的煤样 ,与采 空区的遗 煤在 物化性质方面 比较接近 。因此 , 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 。 2 实验 结 果 与 分 析 实验结果见表 i( 略) 。 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 得 出的 8层煤煤样热解实验过程 中 C O 和温度的关系如 图 1 ,C O 和温度的关系如图 2 ,c 和温度 的关系如 图3 ,C H 4 和温度的关系如图 4 ,C : H 和温度 的关系如 图 5 ,C 。 和温 度 的关系如 图 6与温度超过 7 O ℃时, c H / c 2 H 和温度 的关系如图 7

聚鑫龙煤矿煤炭自然标志性气体的实验与分析

聚鑫龙煤矿煤炭自然标志性气体的实验与分析
入待测煤样 。以 6 0 mL / mi n的稳定流量向煤样罐 中通人标准干空气。插
入热电偶采集煤样 的实 时温度 ,开启数据采集与控制 系统加 热煤样 至 3 0  ̄ C ,将恒温加热箱设定为 1  ̄ C / m i n 程序升温 ,煤样温度从 3 0  ̄ C 开始 , 在 3 O ℃ 一3 1 0  ̄ C 每隔 2 O ℃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恒 温加热箱 出口的各种气 体浓度进行测定 , 在 3 1 0  ̄ C~ 4 0 0  ̄ C 每隔 3 o  ̄ c ¥ , j 用气相色谱仪对恒温加 热箱出 口的各种气体浓度进行测定 , 并记录 ,当煤样温度升高 到 4 0 0 %
和热导检测器组成 ,热导检测器 C D ) :灵敏度 S >5  ̄ 0 0 0 mv . ml / mg ( 苯); 图1离子化检测器( F I D ) : 灵敏度 M≤1 ×1 0 — 1 l g / s e c ; 噪
声≤5 ×1 0 — 1 4 A;
煤样放入加热炉 内进行试 验。
产生的指标性 气体如 c O ,c H c O 等 气体 ,在不同粒径的煤样 进行 热
解实验产 生的气体浓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煤样的 白燃过程 ,以此 掌 握不同粒径的煤样 下的 自燃过程状况 , 从 而掌握该矿工作面与采空区的
确认实验仪器状态 良好 , 各种相关仪 器运行正常后 , 向煤样罐中加
同粒径对煤炭 自 燃 的影响情况提供理论与实验依 据 , 本实验设计制造了 模拟煤炭 自燃的实验 系统 。 该试验系统主要 由四个部分组成 :
(1 )氧化热解装 置 :南煤样罐 、恒温加热箱和保温层组成 ;
( 2 ) 通气系统 :由空气泵 、 缓 冲罐 、流量计和通气管道组成 ,氧 化煤样用的空气 由风机供给, 通过流量计 、 管路进入氧化 炉的底部 的环 形管, 为 了使气流均匀, 在环形 管的两侧和下部钻有小孔 ; ( 3 ) 气体分析装置 : 采用 G C 4 0 0 0 A气相色谱 仪 , 配以氢焰检测器

煤炭低温氧化自燃过程指标气体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煤炭低温氧化自燃过程指标气体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收 稿 日期 :0 1 2—2 2 1 —1 1
基金项 目: 煤炭资源 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 目(kcs 80 ) 江苏省创新学 者攀登项 目资助项 目( k0 9 0 ) sl mO x6 ; r b 20 0 4
通 信 作者 : 德 明 (9 6一) 男 , 州遵 艾人 , 授 、 士 生 导师 , 究 打 向 : 井 通 风与 安 全 . 王 15 , 贵 教 博 研 矿 E—m i w mcm @ 13 cn al d u t 6 ol : 3 2
色斜率关联度模型及计算步骤如下 :
设原数 列为 X = = ( ) ( ) … , (,, 1 ,i2 , t / )
C CH O, 和 CH 等碳 氢 化 合 物 , 分解 的 气 体 成分 且 及其浓 度 与煤温 之问有 一定 的对应 关 系. 因此 , 直接 检 测煤 的热解 气体 产物 和空气 中成分 变化 即可判 断煤 的
自燃 发展程 度 , 以便进 行火灾 的早 期预 报. 在煤矿 中 而
过 程 中 , 仅 能 释 放 一定 的 热 量 , 且 还 热 解 释 放 出 不 而
空区煤 自燃 的影 响 因素 , 系统 角 度 出发将 影 响 因素 从 与C O浓 度结 合 一起 进行 关 联 度 分 析 , 出影 响 采 空 得
区煤 自燃 的关 键 影 响 因 素是 采 空 区 的漏 风量 和 遗 煤 量 ; 曙光等 利用 B型关 联 分析 方 法对 褐 煤 、 煤 、 蒋 气 气肥 煤及肥 煤 4种煤 样 的 指标 气 体 进 行 了优 选 , 过 通
1 灰色关联度分析数 学模型
灰 色关 联度 分析 是 多 因素 统 计分 析 , 常依 据 因 通 素 的样 本数 据作 出各 因素 数列 曲线 图 , 析 曲线 图 的 分

煤炭自燃指标性气体确定的实验研究

煤炭自燃指标性气体确定的实验研究
ma e o o i o t g ld c mp st n sa e, c mb sin sa e n u n u tg . T o ia in haa t rsi au s o a h t g i o u t tg a d b r o t sa e o he xd to c r ce itc v l e fe c sa e
煤 炭 自燃 指 标 性 气 体 确 定 的 实 验 研 究 术
彭 伟 何启林 葛新玉 , ,
(. 1安徽理 : L 大学 煤矿安全 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晕点实验窄 , 淮南
( . 南矿 业 集 张 集 煤 矿 , 南 2淮 淮 2 20 ) 3 0 1
2 20 ) 3 0 1
p oe s r c s .Th oe p o e sc n b v d d i o5 sa e : itr v p r to t g e wh l r c s a edii e n t t g s mo su ee a o ain sa e,o y e b o p in sa e,t e - x g n a s r t tg o h r
A s at C a miefei acm o ciet a dsotno scm ut ni tem jrcueo r.T em — b t c : ol n r s o m nac n , n pna eu o b so S h ao a s f e hr o r i d i f i gai e y T ad Df rni cn igC l i t ( S tcn l i eeue o s d h o l x a o r m t ( G) n ie t lSa nn ao me y D C)eh o g sw r sd t t y teca oi t n v r fe a r r oe u di

煤层自然发火期及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指标研究

煤层自然发火期及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指标研究
2 0 1&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A T I O N
O矿业论坛 。
科技信息
煤层自 然发火期及自 然发火标志性气体指标研究
马炳辉 赵红 星 魏 玉 良 ( 山西 煤炭 运销 集 团有 限公 司 长治 有 限公 司一 通 三防 部 , 山西 长治 0 4 6 0 0 0 )
2 自然发 火标 志性气体指标研究
煤炭 自 燃 的早期预报是矿井防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预测 指标 的优选及其指标值的确定是预测准确与否的关键 为了确定适 合于唐 口矿煤矿 的 自 燃标 志性气体 , 煤 炭科学总 院抚顺分 院受 唐 口煤业 委 托. 进行 了该矿煤炭 自燃标志性气体的试验
2 . 1 测 试 目的
图 2 煤 氧 化 试 验 装 置 图
气体流量控制采用质量流量控制器 . 流量范围为 1 0 - , , 4 0 0 0 m L / m i n 煤炭氧化和热解过程 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气体 . 气体 的成分和浓度 . 4 实验步骤 与煤温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因而可用作预报煤炭 自燃 的标 志性气体 。 2 此次 实验具体步骤 如下 : 其中 C O和烷烃 、 烯烃等气体 , 具有较好 的灵敏性和可测性 . 是 最常用 1 ) 用 天平称 取煤样 5 0 g 放人煤样罐 中, 加盖 . 用螺丝拧 紧。 的标志气体 本试验将研究 唐 口矿煤矿标志气体的出现温度以及其浓 2 ) 把煤样罐 放入 炉膛 内 . 接 好供气 、 出气及其 温度探头 关上炉膛 度与温度的关系 . 为煤炭 自燃 的早期预测预报打好基础 因此通过应 用煤 自然发火模 拟装置进行 在不 同氧 含量的空气 中进行 自然 发火规 门。 3 ) 接好 实验 仪器各 电源开关 律 的模拟试验 . 测试 和掌握煤 矿井下 自 然 发火 的相应 规律 . 为 煤矿安 4 ) 打开空气 钢瓶 . 调 节减压 阀 , 使其空气流量为 1 0 0 m L / m i n 。 全生产提供可信 的测试数据 5 ) 按 试验装 置操 作步骤依次开启 试验装置 2 - 2 试 样 制 备 6 ) 启 动测试 仪 . 调至恒温 3 0 ℃运行约 3 0分钟。 此次实验煤样取 自新暴露煤壁 , 并现场封装 . 运至实验室 。 按一定 7 ) 按 程序升温操 作步骤 . 设 置好装置各参数 。 比例 . 合理选 择一定量各试 点煤块在常 温下进行破 碎 . 用分子 筛选取 8 ) 待各参数稳定 , 启 动程序升温 , 开 始实验 , 每隔 I O  ̄ C 采集气 样 , 其中4 O ~ 8 O目的煤样颗粒 5 0 g . 作为实验用煤样 分 析气 体成分 2 . 3 实 验 装 置 2 . 5 实验结 果 程序 控温 炉 研究表 明 . 烯 烃和炔烃 以及 C O是 煤 自然发火过程 中碳 氧化反应 的产物 . 这几 种气体组分在煤 吸附气体 中不存在 的( 亦有 吸附气体 中 有C O的报道 , 但极 为少见 ) , 因此 , 这几 种气体 组分也 是标志 煤炭 自 然氧化进程的特征气体组分 般来说 . 煤 自燃吸 附气 体产物 生成规律 主要 表现为 : 开始烷烃 气体有较 高解 吸浓度 . 并 随着 煤温 的升高逐渐 降低 . 到最低 点后又 随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但增大 的速率较小 这种变化规 律主要受煤 的物 理、 化学性质 , 特别是煤 的表面性能所影 响。开始 时. 解析气体组分 主 要来 自 大孔赋 存和表面物理 吸附 的烷烃 . 随着煤 体温度 的升高 . 中孔 图 1 煤 氧化试验 系统 和微孔 内吸附 的烷烃气体也相继解析 出来 从生成 量值 上看 . 与煤 的 煤 的粒度 、 空 隙结 构特性 、 煤 岩煤化组 成极为相关 , 不 同的 图1 表示煤氧化试验验系统 的组成 图 2为试验装置图 该 试验 变质程度 、 煤种有较大 的差异 由此可 以推断 . 该矿煤样瓦斯 吸附量较低 . 随着煤 系统 主要 由程序控温炉 、 煤 样罐 、 测温 元件 、 温 度测量 和控 制系统 、 气 温 的升高 . 其吸附气体 的释放量 的变化不 明显 有下 表 1中数据可 以 体质量流量控制器 、 除湿和 降温装置 、 氧气分 析仪和计 算机 等构成。 看 出: 常温~ 1 0 9  ̄ C 前, 烷烃气体 中 c 、 c 、 c 烷烃 ( 即乙烷 、 丙烷和丁烷 ) 其 中, 程序控温炉其炉膛 为不锈钢 内胆 . 外 加石棉保 温层 炉 中装 均检测不 到 ,甲烷释放量微乎其微 ,持续在 2 5 p p m 以下 .直到接 近 有 1 2 0 0 W 的加热器 , 其加热功 率 由计算机程 序控制 内装 1 4 0 0 r / m i n 5 4 ℃后才略有上升 的电扇 , 以保证 炉中空 气温度 的均 匀。 炉 温保持在计算 机设 定的温度 . 1 唐E l 煤业 煤样 自 燃 氧化气体 总的生产规 律是随着煤 温的上升 而 控温精度为± 0 . 1 ℃。煤样罐采用铸铜结构 . 密封材料 为聚四氟乙烯 . 能 逐渐增大 , 但不 同的氧化气体组分所表 现出来 的生成规律在量值 和生 耐3 5 0 ℃以上 的高温 , 并在其 内部安装精 密铂 电阻感 温元 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引言
煤炭自燃是我国矿井的重大灾害之一,长期以 来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轻则 影响生产,重则可能烧毁大量的煤炭资源和矿井设 备,更为严重的则可能引燃瓦斯煤尘爆炸或自燃所 产生的烟气污染整个矿井,酿成人员伤亡的恶性事 故。因此,煤层自燃火灾已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 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山西某煤矿煤样在 不同温度下所释放的气体浓度进行了测定,对煤的 氧化升温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对指标性气体进行确 定,实现对煤自然发火的预测预报。
分析·探讨
( 2012 - 10)
·185·
煤氧化过程中指标性气体的确定
蒋春林1,2 ,杨胜强1,2 ,宋万新1,2 ,牛 杰1,2 ,王凤双1,2
( 1.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2.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21008; )
摘 要: 利用电加热炉对煤样进行氧化升温实验,对不同温度下煤样所释放的气体浓度利用气相
1 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1.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由防爆进气装置、电加热炉、计算机、
气相色谱仪等构成,如图 1。 1. 2 实验过程
煤样用粉煤机粉碎之后用过滤筛筛选,电子天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1174198) ;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50834005)
图 1 实验装置布置图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Resources and Safety Mining,Xuzhou 221008,China) Abstract: Using electric heating furnace to carry out oxidation temperature test of coal sample,and taking gas chromatograph to measure gas concentrations of coal sample which releas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coal sample temperature, oxygen concentr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gas concentrations,and determines the index gases of various oxidation stages of this coal seam,which has th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Key words: oxidation temperature increasing; index gas; forecast; spontaneous combustion
化阶段。
3) C2 H4 气体产生规律。C2 H4 浓度随温度变化
1) CO 气体产生规律。CO 浓度随温度变化曲 线如图 2。
图 4 CO2 浓度随温度变化曲线
图 2 CO 浓度随温度变化曲线
拟合曲线方程: y = 6 × 10 x - 5 3. 277 3
( 1)
决定系数 R2 = 0. 954 4
由于 205 ℃ 之后拟合曲线偏离实际曲线,所以
对 205 ℃ 之后的数进行测定,对煤样温度、O2 浓度、各气体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该煤层各 氧化阶段的指标性气体,对煤层自然发火预测和自燃火灾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氧化升温; 指标性气体; 预测; 自燃
中图分类号: TD75 + 2. 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3 - 496X( 2012) 10 - 0185 - 03
·186·
( 第 43 卷第 10 期)
分析·探讨
来 的 产 物[2],主 要 有 C0、CO2 、CH4 、C2 H6 、C3 H8 、 C4 H10 、C2 H4 、C3 H6 等。
研究表明,烯烃和炔烃以及 CO 是煤自然发火 过程中碳氧化反应的产物,这几种气体组份在煤吸 附气体中不存在的,因此,这几种气体组份可作为煤 自燃氧化进程的标志性气体。
Determination of Index Gas in Coal Oxidation Process
JIANG Chun - lin1,2 ,YANG Sheng - qiang1,2 ,SONG Wan - xin1,2 ,NIU Jie1,2 ,WANG Feng - shaung1,2 ( 1. School of Safety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
图 5 CO2 浓度随温度变化曲线
拟合曲线方程: y = 3. 895 3x2 - 1 390. 1x +
135 517
( 4)
决定系数 R2 = 0. 995 6
从图 4、图 5 可以看出,205 ℃ 之前随着温度的
上升,CO2 浓度缓慢上升。温度升高到 205 ℃ 之后 CO2 浓度随温度急剧上升,和 CO 浓度随温度变化 曲线规律基本相同,表明此时煤的氧化进入激烈氧
平称取多份 50 g 的煤样,然后将煤样置于煤样罐 中,检查整个管路的气密性之后通入事先配制好的 气体用电加热炉对煤样罐进行加热,记录实验数据, 并对煤样罐中所释放的气体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1. 3 实验结果处理及分析
根据以往经验来看,煤自燃吸附气体主要成份 是 CH4 和 CO2 ,余下的是存量很少的 10 - 6 级的烷烃 气体组份,即 C2 H6 、C3 H8 、C4 H10 等。这些烷烃气体 组份依据其碳原子数的序列性( 沸点由低到高的序 列) 随着煤温度的升高而逐一解吸出来[1]。煤自燃 氧化气体是煤中碳和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所分解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