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详细设计

第6章 详细设计
第6章 详细设计

第6章详细设计

?基本概念

?结构化程序设计

?程序流程图

?N-S 图

?PAD图

?判定表& 判定树

?PDL

?Jackson图

?知识点

?详细设计目标

?进行人机界面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程序流程图

?N-S 图

?PAD图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PDL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用于( C )阶段的描述工具。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编程

2.判定表和判定树是数据流图中用以描述加工的工具,它常描述的对象是( D )

A. 逻辑判断

B. 层次分解

C. 操作条目

D. 组合条件

3、软件详细设计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D )。

A、模块设计

B、结构化设计

C、PDL语言

D、结构化程序设计

4、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B )

A、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

B、顺序、选择和循环

C、递归、堆栈和队列

D、调用、返回和转移

5、软件设计将涉及软件的构造、过程和模块的设计,其中软件过程是指( B )

A、模块间的关系

B、模块的操作细节

C、软件层次结构

D、软件开发过程

6. Jackson方法实现从( A )导出( C )。

A.数据结构

B.数据流图

C.程序结构

D.软件模块层次结构

7. PDL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用于( C )阶段的描述工具。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编程

8. Jackson图中,模块框之间若有直线连接,表示它们之间存在( B )。

A. 调用关系

B. 组成关系

C. 链接关系

D. 顺序执行关系

9. 软件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C )。

A. 功能

B. 外部接口

C. 算法和使用的数据结构

D. 编程

10.指出PDL是下列哪种语言( A )。

A.伪码B、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C.中级程序设计语言D、低级程序设计语言

11.软件详细设计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D )

A.模块设计

B.结构化设计

C.PDL语言

D.结构化程序设计

12.Jackson方法是面向( B )的设计方法。

A.系统设计B、数据结构C、DFD D、OO

13. 在详细设计阶段,经常采用的工具有( A )。

A. PAD

B. SA

C. SC

D. DFD

14、PAD图的控制执行流程为( C )

A、自下而下、从左到右

B、自上而下、循环执行

C、自上而下、从左到右

D、都不对

15. PDL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用于( C )阶段的描述工具。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编程

16. 软件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A )。

A. 算法和使用的数据结构

B. 外部接口

C. 功能

D. 编程

二、填空题

1、在详细设计阶段,除了对模块内的算法进行设计,还应对模块内的__数据结构_进行设计。

2、Jackson图不仅可表示程序结构,还可表示___数据结构__。

3、详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性,即模块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三、简答题

1、详细设计有哪几种描述方法?

详细设计的描述方法有图形、表格和语言,其中图形常用结构化程序流程图、盒图和PAD(问题分析图)为描述工具,语言常用过程设计语言(PDL)来作为工具。

2、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包括:为每个模块进行详细的算法设计;为模块内的数据结构进行设计;对数据库进行物理设计;其他设计;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评审。

管理信息系统第六章-系统设计教学内容

第六章系统设计 6.1 概述 一、系统设计的原则 系统性 灵活性 可靠性 经济性 二、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系统网络设计是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详细设计,设计出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计算机资源配置图。系统化分为若干个子系统的工作,在系统分析阶段已经基本完成,但不够详细。 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工作是在系统分析阶段对子系统划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换分,将它逐层的分解成多个大小是党、功能单一、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模块,以便程序设计工作的进行。 2、代码设计 代码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合适的代码形式,使其作为数据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代表客观存在的实体、实物和属性,以保证它的唯一性便于计算机处理。 3、数据库(文件)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得到的数据关系集和数据字典,再结合系统处理流程图,就可以确定出数据文件的结构和进行数据库设计。 4 、输入/ 输出设计 输入/输出设计主要是对以纪录为单位的各种输入输出报表格式的描述,另外,对人机对 话各式的设计和输入输出装置的考虑也在这一步完成。 5 、处理流程设计

处理流程设计是通过系统处理流程图的形式,将系统对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在系统存储介质间的转换情况详细地描述出来。在设计中,它要与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结合起来,以模块化结构设计为参考。一般来说,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应设计一个处理流程。 6、程序流程设计 程序流程设计是根据模块的功能和系统处理流程的要求,设计出程序模框图,为程序员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依据。在这一步中,也可以使用判定表或者程序结构模块突来代替程序框图。 7 、系统设计文档 系统设计文档包括三部分内容: 系统标准化设计:是指各类数据编码要符合标准化要求,对数据库(文件)命名、功能模块命名也要标准化。另外,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还要对数据进行保密设计,对系统进行可靠性设计。 描述系统设计结果:是指系统设计说明书,程序设计说明书,系统测试说明书以及各种图表等,要将他们汇集成册,交有关人员和部门审核批准。 拟定系统实施方案:是在系统设计结果得到有关人员和部门认可之后,拟定系统实施计划,详细地确定出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和具体要求。 三、系统设计的步骤 1、系统总体设计,其中包括: 系统总体布局方案的确定 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数据存储的总体设计 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方案的选择 2、详细设计,其中包括: 代码设计 数据库设计 输出设计 输入设计

汽车设计-第六章

汽车设计教案 第六章 悬架设计 第一节 概 述 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悬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弹性地连接起来。其主要任务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且缓和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在路面不平和载荷变化时有理想的运动特性,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使汽车获得高速行驶能力。 悬架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等组成。 导向装置由导向杆系组成,用来决定车轮相对于车架(或车身)的运动特性,并传递除弹性元件传递的垂直力以外的各种力和力矩。当用纵置钢板弹簧作弹性元件时,它兼起导向装置作用。缓冲块用来减轻车轴对车架(或车身)的直接冲撞,防止弹性元件产生过大的变形。装有横向稳定器的汽车,能减少转弯行驶时车身的侧倾角和横向角振动。 对悬架提出的设计要求有: 1)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2)具有合适的衰减振动能力。 3)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4)汽车制动或加速时要保证车身稳定,减少车身纵倾;转弯时车身侧倾角要合适。 5)有良好的隔声能力。 6)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尺寸要小。 7)可靠地传递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在满足零部件质量要小的同时,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 为了满足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要求由簧上质量与弹性元件组成的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应在合适的频段,并尽可能低。前、后悬架固有频率的匹配应合理,对轿车,要求前悬架固有频率略低于后悬架的固有频率,还要尽量避免悬架撞击车架(或车身)。在簧上质量变化的情况下,车身高度变化要小,因此,应采用非线性弹性特性悬架。 汽车在不平路面上行驶,由于悬架的弹性作用,使汽车产生垂直振动。为了迅速衰减这种振动和抑制车身、车轮的共振,减小车轮的振幅,悬架应装有减振器,并使之具有合理的阻尼。利用减振器的阻尼作用,使汽车的振动振幅连续减小,直至振动停止。 要正确地选择悬架方案和参数,在车轮上、下跳动时,使主销定位角变化不大、车轮运动与导向机构运动要协调,避免前轮摆振;汽车转向时,应使之稍有不足转向特性。 独立悬架导向杆系铰接处多采用橡胶衬套,能隔绝车轮所受来自路面的冲击向车身的传

第6章 详细设计

第6章详细设计 ?基本概念 ?结构化程序设计 ?程序流程图 ?N-S 图 ?PAD图 ?判定表& 判定树 ?PDL ?Jackson图 ?知识点 ?详细设计目标 ?进行人机界面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程序流程图 ?N-S 图 ?PAD图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PDL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用于( C )阶段的描述工具。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编程 2.判定表和判定树是数据流图中用以描述加工的工具,它常描述的对象是( D ) A. 逻辑判断 B. 层次分解 C. 操作条目 D. 组合条件 3、软件详细设计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D )。 A、模块设计 B、结构化设计 C、PDL语言 D、结构化程序设计 4、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B ) A、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 B、顺序、选择和循环 C、递归、堆栈和队列 D、调用、返回和转移 5、软件设计将涉及软件的构造、过程和模块的设计,其中软件过程是指( B ) A、模块间的关系 B、模块的操作细节 C、软件层次结构 D、软件开发过程 6. Jackson方法实现从( A )导出( C )。 A.数据结构 B.数据流图 C.程序结构 D.软件模块层次结构 7. PDL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用于( C )阶段的描述工具。 A.需求分析 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 D.编程 8. Jackson图中,模块框之间若有直线连接,表示它们之间存在( B )。 A. 调用关系 B. 组成关系 C. 链接关系 D. 顺序执行关系 9. 软件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C )。 A. 功能 B. 外部接口 C. 算法和使用的数据结构 D. 编程 10.指出PDL是下列哪种语言( A )。 A.伪码B、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C.中级程序设计语言D、低级程序设计语言 11.软件详细设计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D )

第6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 参考答案

习题六 1. 在题图6.1(a )(b)中,实线分别为两个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图中虚线部分表示采用串联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改变后的部分,试问: 1)串联校正有哪几种形式: 2)试指出图(a )、(b)分别采取了什么串联校正方法? 3)图(a )、(b)所采取的校正方法分别改善了系统的什么性能? L (ωL (ω 题图6.1 习题1图 答案:1)、相位超前校正、相位滞后校正、相位-超前校正 2)、图(a)串联相位滞后校正,图(b)串联相位超前校正。 3)、相位滞后校正提高了低频段的增益,可减少系统的误差。相位超前校正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使剪切频率变大,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2.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0ωL 如题图6.2所示,采用串联校正,校正装置 的传递函数)1100 )(13.0() 110)(13()(++++=s s s s s G c 题图6.2 习题2图 (1)写出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0s G ; (2)在图中绘制校正后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ωL ; (3)求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c ω和γ。 解:(1))1100 )(110(100 )0++=s s s s G (2)20)1100 )(13.0() 13(100))()(+++==s s s s s G s G s G c ,)(ωL 曲线见答案图。

(3)10=c ω,?=?--?-+?=6.63100 10arctan 23.010arctan 90310arctan 180γ 题2解图 3. 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0ωL 和串联校正装置的对数幅频特性)(ωc L 如题图6.3所示。 (1)写出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s G ,并求其相角裕度; (2)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s G c ; (3)画出校正后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ωL ,并求其相角裕度。 1 题图6.3 习题3图 解:(1)) 105.0)(1.0(100 )(0+=s s s s G ?-=4.33γ (2)1 1001 125.3)(++= s s s G c (3)) 1100)(105.0)(11.0() 1125.3(100)()()(0++++= =s s s s s s G s G s G c 125.3=c ω ?=9.57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