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研究

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研究
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研究

是“城市财政蓝海”还是“短期财政工具”?

——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研究

徐辰袁奇峰

【摘要】随着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地下空间价值逐步显现。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项目是亚运时期广州重要的形象工程”,但其建成后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回顾了地下空间由“建设”到“开发”的制度变迁;对广州地下空间开发制度创新进行了解析,将其核心内容分为寻利型制度创新与寻租型制度创新。并指出在寻租型体制的基础上,地下空间开发成为了政府和城投公司的短期财政工具。“城投所有,城投开发”体制导致珠江新城地下空间缺乏可经营性,是其失败的核心原因。对此,进一步提出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体制应转向具备“审慎商业原则”的“城投所有,市场开发”及“市场所有,市场开发”的路径。

【关键词】珠江新城 ;地下空间;开发体制;制度创新

1. 引言

1.1 珠江新城

1993年,广州市政府提出建设广州新的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自此开始了漫长的18年建设征程。2000年的《GCBD21——珠江新城规划调整》,政府明确把珠江新城作为广州CBD 的建设项目。2010年亚运会,珠江新城中轴线两侧的世界级建筑群,四大标志性公共设施及南岸广州电视塔成为展示广州现代化水平和形象的重要代表之一。

1.2 珠江新城地下商业空间

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项目由广州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市城投公司)于2006年启动,2010年初步完成建设。政府及社会对地下商业项目寄予厚望,期待能够将其打造成为世界级高端地下商业区,弥补珠江新城商务区“无商业”的缺陷。然而项目建成至今,商业经营仍未走上正轨,反倒是一系列质量问题的暴露使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中央广场及地下空间方案缺乏创意。中央广场方案重点在于两个层面:一是中央广场景观设计,二是地下空间与广场的连接。在目前的方案中,中央广场景观设计方案较为平庸,地下商业项目与地面的连接方式局限于“孔洞状”阶梯,在地面完全感受不到大型地下商业空间的存在;(2)地下空间质量问题。自2011年开始,陆续有媒体报道珠江新城APM线漏水和渗水现象严重,地下空间在广州几次大暴雨中“水漫金山”。[1,2](3)地下空间缺乏维护。行走在珠江新城地下商业广场“花城汇”,经常可以看到落满枯叶的电动扶梯,长满锈迹的铁质扶手,贴面瓷砖脱落的墙壁,阻止前行的围栏标识。(4)地下商业经营堪忧。2011年9月花城汇北区试营业,UV影院、大创百货等商家相继开

业。在经历了16个月漫长试业后,花城汇才宣告正式开业。实地调研结果显示,花城汇中区及南区招商困难,客流稀少,商家经营状况堪忧。

1.3 问题提出

珠江新城是广州核心CBD,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上文所述的种种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如此关键地区的地下空间会出现从方案设计、施工维护、商业运营的一系列问题?是开发主体的能力、定位还是资本问题?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问题是个案还是一系列制度问题的体现?将会对广州地下空间开发产生怎样的影响?

2. 地下空间由“建设”到“开发”的制度变迁

2.1 地下空间由“建设”到“准开发”①的制度变迁②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源于人防地下工程。195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1951年,成立了人民防空委员会,制定了“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人防建设方针。60年代末毛泽东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人防建设高潮。[7]70年代提出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地下空间开发要体现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者相结合的概念,出现了将人防工程改造成为城市交通设施的案例,如北京地铁,广州的九号工程等。

人防部门在行政体系上属于军区和地方双重管理,地下工程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以军事防御为目的,以各级人防部门作为建设主体,以上级拨款及本级人防经费作为基金来源,以划拨方式获得地下空间资源。修建完成的人防地下工程属于国家所有,由地方人防管理部门管理,可用于平战结合经营,收益归国家所有,并统一用于人防建设。由于人防工程以“老鼠洞”模式为主,空间经营性差,资产不可经营,难以实现资本的循环,只能称之为“建设行为”。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地下空间价值开始体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鼓励地下空间开发。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十二章建设用地使用权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新设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损害已设立的用益物权。”在事实上确立了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制度。2001年建设部修订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规定地下工程应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维护”的原则,允许建设单位对其投资开发建设的地下工程自营或者依法进行转让、租赁。

虽然国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地下空间开发,但由于地下空间虽分层设权但并未确权,产权制度基础并未建立。这一阶段,开发商开始在人防框架下开发地下空间。单建地下空间③如人和集团投资开发人防工程并将其用作地下商场,通过出租或转让商铺经营权的方式获取回报④。结建地下空间如居住区配建地下车库的开发⑤。虽然由于产权问题,“人和模式”融资

困难⑥,配建地下车库更是纠纷不断,但可以看到,这一阶段的地下空间开发已经以“营利性”为目的,形成了具有经营性的“资产”。产权限制使之不能转化为资本,可以称之为“准开发”。

2.2 地下开发可以成为城市财政蓝海

广州的商业地产自2007年开始实现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投资额增长,商业地产建设量与投资额保持一致。(图1)商业地产的高速增长来源于三个方面的强劲需求:其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带来的刚性需求;其二,房地产调控政策使流动资金由住宅物业转向商业地产物业投资;其三,广州定位于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商业地产是新一轮发展扶持的重点。地下商业是商业地产组成部分,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成本较低,商业运营前景良好。

图1 1997-2011年广州市商业地产投资额及增长率

随着城市空间及商业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地下商业价值开始显现,人防平战收入逐年递增。1987年至2008年,累计收取平战结合收入13173万元,由1987年平战结合收入3.8万元,占年度人防专项收入的1%,扩大到2008年度的760万元,占当年人防专项收入的18%。2012年广州市人防办收入预算为9076.53万元,一般预算收入为4943.45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为2418.48万元,上年结余(上年人防平战结合收入)1714.6万元,平战结合收入在人防收入中已占首位。其分配由人防法规明文规定:1999年起实施的《人民防空财务管理规定》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人防财政专户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人防办公室按规定存入同级财政部门专户的人防建设资金。”“财政部门要保证其专款专用,及时按计划拨付,不准将存入财政专户的人防资金平衡本级财政预算或挪作他用,年终结余结转下年度继续用于人防建设。”地下空间经营性利益显现,地方政府却不能从中获得财政收入。因此,政府迫切需要建立另外一套制度,参与地下空间开发,与人防部门分利。

举办亚运会实现了广州城市资本的高度集中,促进了城市快速持续的发展。[8]但也给城

市财政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亚运主要融资平台的广州城投公司,亚运期间主要承担了广州城市中轴线的建设开发,包括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广州塔建设及海心沙建设的费用,债务迅速膨胀。在土地出让金收益不佳的情况下,2012年1-4月,广州用市本级财政给城投和水投两大集团还本付息,占了财政支出的18.4%。2012年7月,城投公司从“融资平台类公司”整改为“一般类公司”后,城投每年需要自偿经营性项目利息约在21亿元至30亿元之间。因此,广州市政府迫切需要找到新的资源注入城投公司,避免融资平台破产。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可以解决当下城市投融资债务问题,并成为重要的城市财政蓝海⑦。

2.3 制度创新

基于以上制度创新背景,2012年2月广州市政府出台了《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五条明确:“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应当取得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除符合划拨条件外,均应实行有偿、有期使用。”根据2010年《转发市国土房管局关于调整我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计收标准的通知》第二章第十条规定:“地下商业按地上商业计收标准的50%计收土地出让金。除依法可划拨外,其他新建地下建筑按工业用途基准地价的20%计收土地出让金。”新规设立了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解决了困扰开发的地下空间权问题。其实质是在《物权法》建设用地分层设权的国家立法的基础上,以地方立法的形式使得地下空间权具备了可操作性,并参考国有土地出让制度,设立了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标准。

第五章第三十一条规定,“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下空间的房地产权利登记,按照法律、法规和广州市房地产登记方面的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办理。”原本属于人防平战结合项目的地下商业无需缴纳诸多适用于房地产行业的费用,经营成本较低。新规施行后,对经营性地下空间征收房地产相应税费,将会增加地下商业经营成本,并显著增加政府的税费收入。

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为了回答“诺斯悖论”交易成本增长的矛盾⑧,提出了制度创新的寻租型体制与寻利性型体制,以及相应的国家目标、收入及制度安排。⑨(表1)

的产权缺陷;设立土地出让金制度和税费制度,开辟了城市财政蓝海,使得税收最大化。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开发商,都可以从制度创新中获得一些结构外不可获得的追加收入,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按诺斯的观点,上述制度创新举措明显属于寻利型体制。地下空间彻底实现了“建设”到“开发”制度的变迁,制度创新既是制度变迁的核心过程,也是其结

果。

但是,在建立寻利型体制的同时,政府出于自身利益以及解决融资平台债务危机的需求,设立了区别化的产权界定方式。《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利用市政道路、公共绿地、公共广场等公共用地和政府储备用地建设经营性单建地下空间项目的,应当通过招标、拍卖或者挂牌的方式出让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第十七条规定,“属于以下情形的,可以协议出让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原土地使用权人利用自有用地开发建设地下空间项目的。(二)与城市地下公共交通设施配套同步建设、不能分割实施的经营性地下空间。”利用本条规定,政府实现了诺斯所述的“向不同的势力集团提供不同产权,获取租金”的目标,是典型的寻租型制度创新。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平台,广州市城投公司可以划拨获取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为城投主导地下空间体制的建立埋下了制度伏笔。

3. 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

3.1 选创意还是选功能?

2005年广州市政府举办了珠江新城中轴线景观与地下空间开发国际竞赛。主要目的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第一是寻求一个有特色的景观方案;第二是寻求一个好的地下空间方案。规划方案评选进入决策视野的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德国欧博迈亚公司,设计方案立意是“地裂”和“火山”——地面有一条裂缝可以看到地下自动输送系统的列车,这道“地震裂缝”将地下空间的采光通风进行处理,在东西塔之间有一座玻璃构筑物,晚上就是“喷发的火山”。另一个是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与日本公司合作规划的“浮岛方案”——地下一层街道是上空露天的开放式商业街,第二层以下开始才是封闭的,地面和地下连接得很好。两个方案别具一格的创意都能够成为珠江新城CBD的标志(图2,图3),吸引世界游客参观的目的地,提供全世界设计者的学习典范,并带动整个片区商业效益的腾飞。

但决策方并没有选择创意更佳的方案。景观设计方案采用之前中轴线城市设计,但是改成了缩小版,修修补补的,没有一气呵成,艺术感和审美观也达不到原来气势恢弘的效果。在地面景观和地下空间分开设计拼合的情况下,现在的珠江新城广场只是解决了功能性的问题,没有做到景观和地下空间一体化,结果造成目前大规模广场和地下空间缺乏创意的局面。

图2 德国欧博迈亚的火山方案模型

图3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与日本公司合作的“浮岛方案”

3.2 做建设还是做开发?

“建设”与“开发”的运作区别在于经营性与空间性“谁追随谁”的问题。“建设行为”以人防体制为代表,将空间性前置,追求建成面积最大化,完工后再寻求商业用途;“开发行为”将经营性前置,商业规划先于空间建设。显然,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应当以 “审慎的商业原则”,将空间可经营性置于开发过程的核心位置,营造高品质商业空间,打造广州的商业地标。

广州市城投公司作为珠江新城地下空间的项目业主亲自承担了方案选择、规划设计、建造施工一系列的职责。但由于其政府融资平台的身份,缺乏“企业家精神”和高端商业的运作经验。方案选择注重“商业面积的实现”,规划设计忽视商业配套和定位,建造施工环节又由于工期紧而质量问题不断,实质是延续了人防体制的“建设”模式,导致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可经营性极差。

据花城汇的“管家”盛智文⑩

透露,“花城汇在设计上有很大问题,整个商场的规划完全没有考虑到商业性用途和定位。”花城汇硬件条件工艺粗糙、施工技术糟糕。商场立项中有

超市和餐饮的功能配套,但物业却没有预留超市的卸货平台,餐饮的排烟、排水、排污等设施也没有。物业使用率只有50%以下,分摊面积较大。为了弥补商业空间缺乏可经营性这一基础性错误,他在现有结构基础上,对花城汇一二三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功能定位。恰逢广州亚运会召开,“我们的项目施工进度一下就被拖延下来,这也导致花城汇不能如当初政府预期如期开业。”[9]

业主方却迫切期望花城汇能够尽快开业回收资金,以应对严峻的债务压力。为快速招商,花城汇广场被“一拆三”引入三家“二房东”分别招商,兰桂坊被华润万家、高德置业、海印集团等本土商家取代。虽然提高了招商效率,城投公司短期内能够获得抵充债务的现金流。但是放弃的是花城汇通过高端招商成为国际一流高端商业区的可能,带来的是同质化的定位以及消费群体的瓜分。花城汇三个片区的运营商纷纷瞄准中低端市场,主打针对年轻人的休闲定位及快速化消费的模式,互相争夺客源,进一步地影响其经营效益。

而同样作为基础设施配套商业物业的开发主体,香港的地铁物业模式无疑成功实现了良性循环。香港政府制定《地铁公司条例》等法律,明确地铁公司按照“审慎的商业原则”修建地铁。地铁公司作为”公私合作”体制的核心,上承接政府战略,下启动市场资源,体现着“治理”而不是“管理”,从而使得香港地铁“轨道+物业”模式成为一种“嵌入”市场规则的公共服务规则。[10]在开发过程中政府的投资以股本的形式注入地铁公司,因而可以分享股本回报;地铁公司获得沿线地区的车站上盖物业的开发权,可以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开发商有权参与上盖物业开发权的竞投,获得开发回报。

与之相比,珠江新城地下空间的业主缺乏的正是“审慎的商业原则”。城投公司仅仅是地下空间资产名义上的主体,自然不必以“企业家的精神”去追寻“可经营性”。在缺乏商业运作经验的条件下,以城市资产的管理者的身份建设开发,“先有空间再求经营,”造成了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可经营性缺失和目前运作的困境。

3.3 短期财政工具

按照资金投入及收益产生划分,珠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综合开发项目中,城投公司参与主要有两大部分。第一,地下空间项目投资,产生收益。地下空间主体工程,包括地下商业(花城汇)、地下公共服务配套、隧道工程、停车场建设等。总建筑面积约 4.1×105m2。建设资金16亿元由城投公司资金预先垫支及银行贷款组成,建成后向社会招标出售,偿还垫支及银行贷款。第二,地下空间项目投资,不产生效益。中央广场地面景观、生态建设工程。市政配套建设资金19亿元由广州市城投公司安排。(表2)

体工程及生态景观工程融资的 “资源”。城投公司凭借这部分“资源”获取银行贷款,进行基础设施整体项目的开发。对政府而言,无需另行投入就可以获得地下综合项目建成带来的“形象与政绩”。对于城投公司而言,将“资源”包装为“资产”投入市场就可以转化为“资本”。优质“包装”,需要周期长,成本高;而简单“包装”,由于开发的低成本、良好的区位条件、经营面积的规模等原因亦可取得良好收益。这种情况下,无法指望深陷债务危机的城投公司以“企业家的精神”,付出高额的投入和漫长的培育时间打造精品工程,地下空间开发成为了政府与城投公司解决财政问题的短期资本工具。(图4)

图4 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成为“短期财政工具”

以花城汇三期为例11

,广州市城投公司2012年起每年从该项目获得0.6亿元租金收益,而初期开发成本仅为2.3亿元,4年即可收回开发成本。经营一段年限后还可根据经营情况获得浮动的收益提成。以这样的项目收益率来计算,珠江新城地下共计17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每年可以给城投公司带来租金收益4.34亿元。通过超大商业面积的建设,节约建筑

成本的举措,城投公司实现了获得短期回报的目标,对于面对还债压力的广州市城投公司可谓是雪中送炭的收益。

空间缺乏可经营性是珠江地下空间的主要问题,这是由其作为短期财政工具的定位决定的。在这种定位下,地下空间成为了城市开发融资“资源”和快速收益的“资产”。作为开发主体,城投公司并未秉承“审慎的商业原则”,而是力图实现快速收回投资的短期目的,采用最小化建设成本,最大化建设面积的“建设方式”。其行为的制度根源在于寻租型的制度创新,以及在相应制度基础上建立的城投公司主导的地下空间开发体制。城投体制与短期目的相结合,共同造成了珠江新城地下空间的平庸。

4. 讨论:开发体制的转向

广州南站地区已于2012年开建全国最大规模地下空间。地下规划总面积为111.1万平方米,其中地下空间主体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37万平方米。广州城投公司负责建设部分占地面积约44万平方米。根据总体规划,还将建设番禺新城公共服务中心区、琶洲国际会展商务区、奥体中心周边地区、广州国际金融城、白鹅潭现代商贸区等14个地下公共空间发展核心区。(图5)从珠江新城到广州南站,采用的都是城投主导地下开发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地下空间短期财政工具的定位将对城市核心地区的景观价值及政府的远期财政收益造成不利影响。

图5 广州市总体规划都会区地下空间结构图

诺斯指出,制度变迁如同技术变迁一样,也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

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若进入制度锁定阶段,“城投所有,城投建设”的路径将对其他体制形成“挤压效应”,路径依赖特征将使制度变迁的方向朝“寻租”偏移,极大地提高地下空间的社会交易成本,对政府地下长期税收收入造成极大影响。

市场化是地下空间开发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路径有两条(图6)。其一,基于招拍挂及出让金制度的“市场所有,市场开发”路径。政府直接将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给社会开发机构,借助开发者的“企业家精神”,打造高品质地下空间资产,远期政府可以获得较高税收回报。但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单一开发商不具备大规模地下开发的实力,完全市场化难以贯彻政府要求,不适用于基础设施配套的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更适宜成熟片区小体量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实践。其二,借鉴香港地铁公司的思路,城投公司作为资产所有者,基于“审慎的商业原则”设立“城投所有,市场开发”的路径。运用BOT,PPP等公私合作模式,借助市场的“企业家精神”,实现资产的增值和远期效益的最大化。

图6 “城投所有,市场开发”与“市场所有,市场开发”的地下空间开发体制市场化的过程中,地下空间的防空避难功能也不应消失。人防功能如何实现与市场开发体制的融合是地下空间管理与实践的重要研究点。社会机构进入进行开发的区域,人防部门应实现“建设者”到“开发的管理者”的转型,“嵌入”开发过程,对其人防属性提出控制性要求。对于满足人防要求的开发项目,可以给予减免部分应缴费用的奖励性措施。而在市场并未介入的区域,为达到人防防护标准,人防部门仍应主导避难设施建设。总的来说,是“市场不做,人防做;市场做,人防控制”的理念。

图7 人防管理嵌入市场开发体制

注释

①开发(develop)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指通过研究或努力,开拓、发现、利用新的资源或领域,强调过程的市场化行为;建设(construct)则指建立、设臵、陈设或增加新设施,偏向于建造的施工过程。从资本循环的角度来说,建设行为是开发行为作用于物质空间形态领域的组成部分。

②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诺思称之为“制度安排”。

[3]制度安排旨在提供一种使其成员的合作获得一些在结构外不可能获得的追加收入,或提供一种能影响法律或产权变迁的机制,以改变个人或团体可以合法竞争的方式。[4]制度变迁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替代或改变旧制度的动态过程。[5]作为替代过程,制度变迁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替代原制度;作为转换过程,制度变迁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的生产过程;作为交换过程,制度变迁是制度的交易过程。制度的效率可以以交易成本来体现,效益成本越低则制度效率越高。[6]

③根据《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结合地面建筑一并开发建设的地下工程称为“结建地下空间”,独立开发建设的地下工程称为“单建地下空间”。

④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人和商业控股有限公司进入了国内的地下商业开发领域。“人和模式”,主要是通过兴建人民防空工程并在和平时期将其用作地下商城,再通过出租或转让商铺经营权的方式获取回报。虽然仍然地下商场仍然挂在人防名下,但是“人和模式”和人防建设体制有着本质的区别:“人和模式”以商业化运营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也无需缴纳地下人防工程租金,是典型的以经营为目的的开发行为。由于地下商业相对于地面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较低,人和集团以低成本战略实施了快速扩张。自上市以来,人和集团持续进行地下商业开发及运营,在多个城市复制了以“地一大道”命名的地下商场。截止11年年底,人和集团在全国15个城市运营22个商场,运营总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

⑤开发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人民防空工程战时必须服从防空需要,统一调配使用;在平时可按有偿使用的原则开发利用,收益归投资者所有”的规定,认定自己是投资者,拥有地下人防工程的使用权。而业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将人防地下车库看做如同绿地、小区道路类似的小区配套服务设施,认为产权应该属于全体业主共同所有;而各地方政府关于地下人防车库的政策与立法而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有的可以自由买卖并办理相应产权证明,有的称车库产权国家所有,不能买卖。围绕地下车库的产权纠纷和法律争论由来已久,地下车库的产权问题扑朔迷离。

⑥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缺失使得“人和模式”存在很大的限制与隐患:第一,缺乏土地使用权导致融资受限:按照政府颁布的相关规定,人防工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开的,开发、运营地下商城的人和商业,并没有项目的土地使用权。没有土地使用权,则人和商业没法像一般房地产开发商那样通过抵押土地

获得开发贷款。第二,新融资模式的压力:同样由于没有土地使用权,承让经营权的用户也无法通过抵押土地使用权及房屋产权的方式从银行获得商业贷款。无法贷款会降低商户承让经营权的意愿,因此人和商业设计出一套特殊的融资模式——用公司银行存款为承让商户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而这导致人和商业臵于银行的存款中,相当一部分是收到限制的。在公司现金紧张的情况下,这会给流动性带来负面影响。第三,经营权转让的弊端:意味着人和商业必须不断开发新项目,以保证持续有商铺经营权可供转让。而正常经营的商铺一般会随着时间的累计而升值,早早将商铺经营权转让出去,意味着无法获得高溢价。

⑦所谓的蓝海,指的是未知的市场空间。企业要启动和保持获利性增长,就必须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蓝海是指未知的市场空间,红海则是指已知的市场空间。

⑧诺斯和Wallis(1986)所做的工作显示,从1870年到1970年,在美国经济中,交易费用已从187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上升到1970年的45%。在另一篇文章中,诺思也曾估计到,在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中,交易费用大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张五常也讲到,在香港这样的现代市场经济大都市中,交易费用可能要占其GDP的80%以上。由此观之,从长期来看,交易费用是在不断上升,经济效率是在不断下降,以至于社会可能因此陷入停顿。制度经济学的诺斯悖论就出在这里。一方面,从边际意义上的短期来看,制度创新的结果使得交易费用总是在下降;另一方面,每一个时期的下降最后带来的是长期交易费用的增长!前者的推论是经济不断增长,后者的推论是经济陷入停顿。这就是著名的制度经济学的“诺斯悖论”。

⑨统治者要使租金最大化(其措施是以国家权力干预市场,尽量多的限制生产要素的供给量,从而使其市场价格长期高于成本),就必然会降低社会总产出,最终减少统治者的税收。统治者要使社会产出最大化,从而最大程度地增加税收,就必须建立一套最有效率的产权制度。这就要求统治者放弃对生产要素供给量的限制,放弃对租金的追求,使市场尽可能接近成为完全竞争的市场。

⑩地下空间规划开发伊始,广州市政府对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抱有很高的期望。将其定位为全市最高档的时尚购物区之一,立志国际一线品牌商家数量比例超过30%。因此,城投公司期望能够寻找国际知名的商业运营商,进行商业化运作。2010年5月10日,“全球最大地下空间”的招商结果浮出水面。香港Great Growth Development Limited及“兰桂坊之父”盛智文成为珠江新城中央广场地下商城的“管家”。

11海印集团下属的广州海印汇商贸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投公司)以及广州新中轴建设有限公司珠江新城分公司于2011年10月9日签署了《花城汇三区租赁合同》。租金计算方式如下:自2011年8月15日至2018年8月14日按照租赁合同规定计算(其中2011年8月15日至2012年4月14日为免租期);自2018年8月15日至2026年8月14日按照租赁合同规定的基本租金加提成租金(如有)计算;若租赁期满后如承租方若无违约行为可自动续约60个月(即2021年8月15日至2026年8月14日),合计租赁期限为15年。根据租赁合同,合同总金额不低于9.1亿元。因广州花城汇为地下整体工程,暂未单独针对花城汇三区进行独立财务核算。以上数据是根据广州花城汇整体项目的工程建造成本除以总面积得出,每㎡的建造成本概算约为1000元。本次拟租赁物业项目为23298㎡,建造成本约为2.3亿元。

参考文献:

[1]“APM漏水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工程尚未通过验收”新浪网,2013,2013(2013/4/5).

[2]广州APM线漏水问题追踪报道·南方都市报·南都网·南都数字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https://www.360docs.net/doc/6416352068.html,/comments/focus/201105/t20110525_1184157.shtml, 2013/4/5.

[3]菲吕博顿,瑞切特. 新制度经济学.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18.

[4]卢瑟福. 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86.

[5]卢现祥. 新制度经济学. 第二版.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6]桑劲. 西方城市规划中的交易成本与产权治理研究综述. 城市规划学刊,2011(1): 98-104.

[7]林枫,杨林德. 新世纪初的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一)--历史、现状与展望.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1(2): 161-166, 170.

[8]保继刚,李郇. “借口”中国城市资本高度集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人文地理,2012(4): 1-8.

[9]“中标“花城汇”隐情:照搬香港兰桂坊只会死掉”.网易财经,

https://www.360docs.net/doc/6416352068.html,/11/0729/07/7A4619KL002534NU.html.2013/4/5.

[10]郑明远. 香港地铁“轨道+物业”模式的可学习性分析. 综合运输,2012(3): 22-26.

作者简介:徐辰(1988—),男,硕士,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袁奇峰(1965—),男,中山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现状调研报告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毕业实习报告 专业城市规划 年级班别11级(1)班 学号31110100xx 学生姓名祝思远 指导教师X X 2016年03月31日

摘要 建设广州国际金融城,是广州市委、市政府贯彻实施“金融强市”战略,推进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和实施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广州国际金融城紧邻珠江新城和琶洲地区,是珠江沿线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国际金融城是华南的金融中心、区域监管中心、金融总部聚集区、金融市场服务平台集聚区、新兴市场交易中心、广州国际财富中心和后金融时代的专业型金融中心,是具有岭南特色的国际性区域金融中心,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广州国际金融城与珠江新城、琶洲地区共同组成世界级的中央活力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核心作用。 本次起步区城市设计深化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范围:西至科韵路,东至车陂路,南至珠江岸线,北至黄埔大道,总面积1.32平方公里(未包括珠江),进行广州国际金融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首先,本文将叙述广州金融城现状情况,从现状环境、用地、道路交通等方面进行概况总结分析。 其次,本文将对上层次及相关规划作出解读分析。 再其次,本文将根据广州金融城片区的现状特点,找出基地特征相似的案例作分析研究。 最后,本文将简要提出总体定位及设计理念。 关键词:广州,金融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 目录 1现状分析 (03) 1.1概况 (03) 1.2土地利用现状 (03) 1.3道路交通现状 (04) 1.4公共设施现状 (04) 1.5现状总结 (05) 2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解读 (05) 2.1《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05) 2.2珠江新城规划解读 (05) 3案例分析 (06) 3.1《北京商务中心区东扩规划应征方案》 (06) 4总体定位及设计理念 (08) 4.1总体定位 (08) 4.2设计理念 (08)

广州南站地下空间

发表时间:2013-3-29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3年1月供稿作者:郑宇[导读] 地下空间开发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缓解多种城市矛盾的有效途径。 郑宇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地下空间开发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缓解多种城市矛盾的有效途径。中国在今后20年或更长时间将进入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高峰期。文章通过总结学习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的成功经验,对广州南站地区地下空间规划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交通枢纽地区;地下空间;规划 Transportation hub in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 the study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in guangzhou south station as an example ZhengYu Guangzhou guangdong guangzhou 510000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Pick to: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urbanization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relieve the contradictions of many cities. China in the future 20 years or longer will enter the peak perio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ss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learning for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to guangzhou south station in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is studied.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hub region;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各大高铁城市纷纷开始规划建设以高铁为发展引擎的交通枢纽发展区,广州新客站地区也是如此。根据国外高铁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高铁枢纽地区更趋于向地上地下的复合空间发展。地下空间开发有别于地上空间的开发建设,具有不可逆性。如何科学的开发交通枢纽地区的地下空间,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广州新客站地区地下空间规划亟待研究的课题。 1 国内外地下空间利用概况 1.1 国外地下空间利用

地下空间规划

地下空间规划 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是什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在总体规划阶段重点需要解决哪 四个问题?(Y) 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2、地上与地下相协调原则。 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原则。 4、平时与战时相结合原则。 1、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的确定; 2、城市地下空间的需求规模预测; 3、城市地下空间的布局形态确定; 4、城市地下空间的近期建设安排。 2. 按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深度地下空间可以分为哪三类?每一类 地下空间的主要用途是 什么?(Y ) ①浅层空间:地表至-30m深度开发的空间,用于商业空间、文娱空间及部分业务空间;②中层空间:由-30m至-100m深度内开发利用的空间,用于地下交通、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城市水、电、气、通信等公用设施。 ③深层空间:指-100m以下的地下空间,用作快速地下交通线路、危险品仓库、冷库、贮热库、油库等。 3、著名的法国建筑师欧仁.艾纳尔是倡导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驱,试简要说明他在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上的设想?(Y)

环岛式交叉口系统、多层交通干道系统。 4、简要说明地铁车站规划的一般要求。(Y) 1. 2. 的远期换乘客流量的需要 3. 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 4. 5. 5、说明它们的特点 。 1)“中心联结;中心联结是指在城市中心区,建设整体贯通的地下城,并通过地铁放射到 城市各地区。下部空间的开发表现为上部空间的功能与结构全面地向地下扩展,因此,城市中心的下部空间体系几乎涵盖了市中心的所有功能,如商业、文化娱乐、服务及金融贸易等,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地下城市中心。在这种模式中,地下交通系统由较疏的地铁主网与较大范围的步道副网组成,各地下功能聚集点相互扩展,形成整体发展,达到彼此带动的目的。 2) “整体网络;整体网络是一种较小范围内更高强度开发的城市模式,因此,更讲求集散 效率,以地铁网取代了大部分地下步道网,交通系统表现为较密的地铁网和较小的地下步道网,建筑物与地铁站之间距离更短、联系更密切。在这一方式中,地面建筑的高层化是上部空间的显著特征,地铁车站与高层建筑群体下部结合,最大限度地缩短了从地铁车站到工作地点的步行距离。

高德置地广场项目分析及区位经济分析

高德置地广场项目分析及区位经济分析一.项目分析: 1.项目概况: (1)广州高德置地广场是高德置地集团开发的一个超大型商业地产项目,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一流的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及营运商。公司现正运营的商业项目面积达50万㎡,写字楼项目面积约32万平方米,整体开发的项目超过160 万㎡。 高德置地广场总建筑面积9 2万平方米,包括国际级的购物中心、超甲级写字楼,超五星级酒店和国内顶级的酒店式公寓。 ◆珠江新城最大的综合性商业项目,全亚洲唯一的上百间复式店铺汇聚的商场。四通八达的交通和中央商务区的吸引力带来庞大的消费群。 ◆超五星级酒店由管理中东迪拜帆船酒店的朱美拉酒店管理公司负责设计、管理和营运。 ◆超甲级写字楼有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设施和最高速的电梯,还有独创的国际CE0会所,目前已有美国通用电气、瑞士迅达电梯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

◆国内顶级的朱美拉公寓有最完备的生活、休闲设施和最舒适、尊贵的酒店式服务。 (2)该项目作为城市地标性的综合商业建筑群,规划有22万平米购物中心parkside,分春、夏、中、秋、冬五个主题空间;33万平米甲级写字楼,分A、B、C、D、E、F、H、I共八座塔楼;3.8万平米JUMEIRAH GUANGZHOU HOTEL;8万平米高德公寓;15.7万平米服务式公寓。 高德置地广场有春、夏、中、秋、冬、高德公寓六个项目,其中冬项目为在建项目。 ——春, 代表清新与潮流——夏,代表阳光与活力——秋,代表成熟与魅力——冬,代表浪漫与品味

2.项目位置 高德置地广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CBD新城市中轴线上,东起华夏路,西至兴国路,南临花城大道,横贯中央绿核广场和轻轨双塔站出口,在花城大道上横跨1公里。 项目东接地铁三号线、五号线交汇站珠江新城站,西靠地铁五号线猎德站,在高德置地广场一期设有大型公交站场,东西向交通动脉以花城大道贯穿,交通四通八达。

珠江新城城市中轴线建筑形式构想

珠江新城城市中轴线建筑形式构想 西区承接城市发展轴线脉络,布置一条128米宽的南北向林荫大道。沿林荫大道依次布置金融办公区、商业贸易区、办公文化娱乐区;沿广州大道东侧由北向南分别为会议展览中心区、高层公寓区和外贸外事区;西区东部南北分别为猎德村、冼村及两村之间的商住区。东区以高尔夫球场公园为中心,南北两边各为高级住宅区和综合高层商住区;东北部为赛马场,保留无线电工厂、住宅区和谭村;东南角为污水处理厂。 “国际大都市”是随着生产的国际化和金融的国际化,随着世界市场和国际货币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必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城市空间,使珠江新城成为区域性和世界性的金融中心,具备对全球经济的强大辐射力。按此意图把珠江新城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空间描绘出来,有效地组织建筑群体内部空间,同时考虑各方面的总体效益。 1、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的序列性: 城市街道主轴线以林荫大道上的空间起伏与空间序列结合半室内商业步行街的穿插交织为主题。利用空间尺度和几何形状上的变化构成大小、长短、高矮不等的不同性格、不同用途的空间序列。利用不同的广场,林荫路组成节奏和重点,防止出现旧时的那种一贯到底的笔直街道。 城市轴线:自燕岭公园经建设中的天河火车站,直通火车站南的80层中天广场大厦;经这建筑高峰之后,是较低矮开阔的天河体育中心;及至体育中心南侧的商业区,高度又升至30层以上的小高潮;随之又降至9层高的居住区,到达珠江新城规划区。 珠江新城建筑容积率北高南低,北面的黄埔大道与中央林荫道交叉口的两栋450米的超高层金融办公楼达到最高点,成为新城市景观轴线的建筑高峰,然后向南逐渐降低。规划区内一条128米宽的林荫大道作为广州新城市发展轴线的延伸,是黄埔大道与海心岛的主要交通走廊,地铁、车流、人流的主干。 主要干道两旁的建筑稍作后移或降低临街面的建筑高度,创造大大小小的行人广场,形成丰富的街道景观,使人们虽置身于高层密集区,而不会产生压抑感。林荫大道南端连接海心岛旅游公园,两座错层处理的弧形海景酒店,形成一个半圆的绿化广场,作为城市轴线的空间停顿。从两座建筑物之间,景观轴线继续沿水面延伸至对岸的赤岗塔。 林荫大道中央为80米宽的绿化带,绿化带下为地下商业步行街,步行街底层是地铁出口,并有大量停车场。地下商业街吸引大量的城市人流,将有效地使人流与车流进行空间分层,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广州市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 目录 一、珠江新城的概况 (4) 1、珠江新城的定位 (4) 2、珠江新城的分区 (4) 二、珠江新城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思想 (5) 三、珠江新城城市中轴线建设构想和地下缆车构想 (6) 1、城市中轴线构想 (6) 2、地下缆车构想 (7) 四、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析 (7) 五、珠江新城地下交通规划 (8) 1、地下交通规划基本原则 (8) 2、地铁规划 (8) 3、过境交通规划 (9) 4、内部车行系统规划 (9) 5、地下快速交通干线APM 线规划 (10) 6、地下步行系统规划 (11) 7、地下公路交通规划 (11) 8、地下停车系统规划 (12) 9、地下公交及旅游大巴系统规划 (13) 10、地下空间静态交通规划 (14) 六、地下商业街规划 (14)

七、地下市政设施规划 (16) 1、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原则 (16) 2、地下真空管道生活垃圾收集系统 (16) 3、共同沟 (17) 4、共同沟投资与运营管理规划 (18) 5、地下雨水收集和中水处理系统 (19) 6、地下变电站 (20) 八、地下防空防灾系统规划 (20) 1、地下防空系统规划 (20) 2、地下防灾系统规划 (21) 九、地下空间综合体规划 (22) 1、地下综合体建设意义 (22) 2、地下综合体功能组织形式 (23) 3、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分层功能规划 (24) 4、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建筑设计 (24) 5、地下综合体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图 (25) 十、珠江新城地下空间新技术研究及运用 (25)

北京新城地下空间节点布局设计思考

由于土地资源的日益匮乏,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宝贵的资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在地下空间的设计中,节点的规划布置对于整个地下空间的利用举足轻重,同时又影响着城市地上空间的发展。 “节点”在地下空间设计中的意义 节点是以点状要素为特征,因而节点具有连接与集中的特征。它可以是线状空间中局部突变的空间,也可以是面状空间的焦点和核心,或同时具备这两种特征。地下空间节点同样具有连接与集中的特征和存在意义。它是地下空间系统中的核心,关系着整个地下空间系统的开发,决定着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带动着地下交通的发展,影响着地下产业的开发等。 地下空间“节点”的类型 根据节点所处的位置,按照节点在规划中的重要性递减,可将地下空间节点分为一级节点、二级节点、三级节点。笔者认为,一级节点操作上一般取10~20公顷为核心,辐射范围可至200公顷;二级节点取5~10公顷为核心,辐射范围可至100公顷;三级节点取3~5公顷为核心,辐射范围可至50公顷。部分地区由于用地性质、历史沿革、民间行为等不同原因,节点会相应扩大或缩小范围。按照地下空间节点的功能属性,可分为交通节点、公共空间节点、物流节点、文化娱乐节点、商业节点等。 地下空间“节点”设计原则 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功能呼应原则 地下空间的功能较多样,结合地上地下空间功能相协调的关系考虑,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交通节点 当地上为车站或公路交通时,地面环境繁华,噪音大、人流车流多,宜在地下规划地下交通、商业娱乐设施以及停车库。当地上为城市广场时,地面环境开敞,宜在地下规划地下购物中心、交通干线车站、停车库、下沉广场等。 公共空间节点 当地上建筑为繁华商业中心时,地面环境繁华拥挤,宜在地下规划地下街、地下综合体、娱乐场。当地上建筑为医院时,地面交通方便并且环境安静,宜在地下规划门诊、医疗技术、后勤。当地上建筑为学校时,地面环境安静,宜在地下规划试验、车间、图书馆、体育馆。当地上为风景区与古区保护时,地面主要以旅游者居多且规律的出现在旅游旺季及对应的高峰时段,宜在地下规划交通、游乐、市政基础设施、服务设施。 其他 当地上建筑为工厂及库房时,地面人少并且环境安静,宜在地下规划车间、物流、辅助厂房、市政基础设施。当地上环境为住宅区时,地面人多并且环境安静,宜在地下规划人防工程、市政基础设施、车库、商业服务项目、居住、管理用房。 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规模对应原则 地下空间开发与地面空间开发的比例要相互协调,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从广义上来说,地下空间的规模要与城市的地上空间的规模相协调,以使上下部空间都能充分的发挥各自的作用。狭义上来说,指具体的某一个地面建筑要相应的有适当规模的地下空间,这样才能使整个建筑发挥最大的功能。根据现有理论与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总结为商业、金融、办公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较大;地铁、轻轨等重要交通节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适中;居住用地,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较小。 与交通密切结合原则 地下空间节点设计,必须以交通功能的设置为前提。即必须在保证交通流线通畅的前提下,考虑地下空间利用的问题。节点的设置要针对不同性质的交通节点,采用不同的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功能设置,强调功能性和地域性。交通便利的地下空间,可建设大规模机动车停车场。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原则 地下空间开发深度的能力是由浅入深的,不同深度功能也有所不同。浅层开发不应成为深层开发的障碍。因此,在地下空间开发时,要合理划分地下空间的竖向分布层次。根据具体情况和经济发展,建议将地下空间开发的深度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并突出各不同竖向分布特点的功能。 (1) 浅层,地面以下0~10米。其功能以市政基础设施、零售、娱乐、停车和行人交通为主。 北京新城地下空间节点布局设计思考——以北京大兴新城为例 王珊 胡春晖 孟欣 宛素春 52

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研究

是“城市财政蓝海”还是“短期财政工具”? ——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研究 徐辰袁奇峰 【摘要】随着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地下空间价值逐步显现。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项目是亚运时期广州重要的形象工程”,但其建成后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回顾了地下空间由“建设”到“开发”的制度变迁;对广州地下空间开发制度创新进行了解析,将其核心内容分为寻利型制度创新与寻租型制度创新。并指出在寻租型体制的基础上,地下空间开发成为了政府和城投公司的短期财政工具。“城投所有,城投开发”体制导致珠江新城地下空间缺乏可经营性,是其失败的核心原因。对此,进一步提出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体制应转向具备“审慎商业原则”的“城投所有,市场开发”及“市场所有,市场开发”的路径。 【关键词】珠江新城 ;地下空间;开发体制;制度创新 1. 引言 1.1 珠江新城 1993年,广州市政府提出建设广州新的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自此开始了漫长的18年建设征程。2000年的《GCBD21——珠江新城规划调整》,政府明确把珠江新城作为广州CBD 的建设项目。2010年亚运会,珠江新城中轴线两侧的世界级建筑群,四大标志性公共设施及南岸广州电视塔成为展示广州现代化水平和形象的重要代表之一。 1.2 珠江新城地下商业空间 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项目由广州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市城投公司)于2006年启动,2010年初步完成建设。政府及社会对地下商业项目寄予厚望,期待能够将其打造成为世界级高端地下商业区,弥补珠江新城商务区“无商业”的缺陷。然而项目建成至今,商业经营仍未走上正轨,反倒是一系列质量问题的暴露使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中央广场及地下空间方案缺乏创意。中央广场方案重点在于两个层面:一是中央广场景观设计,二是地下空间与广场的连接。在目前的方案中,中央广场景观设计方案较为平庸,地下商业项目与地面的连接方式局限于“孔洞状”阶梯,在地面完全感受不到大型地下商业空间的存在;(2)地下空间质量问题。自2011年开始,陆续有媒体报道珠江新城APM线漏水和渗水现象严重,地下空间在广州几次大暴雨中“水漫金山”。[1,2](3)地下空间缺乏维护。行走在珠江新城地下商业广场“花城汇”,经常可以看到落满枯叶的电动扶梯,长满锈迹的铁质扶手,贴面瓷砖脱落的墙壁,阻止前行的围栏标识。(4)地下商业经营堪忧。2011年9月花城汇北区试营业,UV影院、大创百货等商家相继开

广州珠江新城商业地产市场分析

珠江新城商业地产市场分析 一、珠江新城概况 (3) (一)总体概况 (3) (二)土地利用现状及特征 (3) 1、西区A、E、I区 (3) 2、中轴线区B、F、J区 (4) 3、东1区C、G、K区 (4) 4、东2区D、H、L区 (5) 5、东3区M、N区 (5) (三)各项配套设施现状 (5) 1、文化教育设施配套 (5) 2、金融配套 (5) 3、饮食配套 (6) 4、商业配套 (6) (四)交通组织现状及规划 (6) 1、交通现状 (6) 2、交通规划 (6) (五)大型建筑工程 (7) 1、广州图书馆新馆 (7) 2、广东省博物馆新馆 (8) 3、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8) 4、广州歌剧院 (8) 5、电视观光塔 (8) 6、双子塔 (9) (六)SWOT分析 (9) 1、优势分析(S) (9) 2、劣势分析(W) (9) 3、机会分析(O) (9) 4、威胁分析(T) (9) 二、住宅市场分析 (10) (一)供应量分析 (10) 1、已售住宅项目 (10) 2、在售住宅项目 (11) 3、潜在供应住宅项目 (11) (二)住宅产品及价格特征分析 (12) 1、住宅使用用地现状 (12) 2、住宅开发情况 (13) 3、住宅产品分析 (13) 4、住宅价格分析 (15)

5、住宅二手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16) (三)竞争区域比较分析 (17) 1、天河北板块 (17) 2、东风东板块 (18) 3、滨江东板块 (19) 三、珠江新城商铺市场分析 (23) (一)商铺概况 (23) (二)分布特点 (23) (三)商铺类型及经营特点分析 (23) 1、专业市场 (24) 2、裙楼商场 (25) (四)商铺面积及租售价格分析 (27) 1、裙楼商场 (27) 2、专业市场 (29) (五)裙楼商场经营定位建议 (30) (六)投资风险提示 (30) (七)前景展望 (31) 四、珠江新城写字楼市场分析 (34) (一)写字楼供应量分析 (34) 1、2004年前珠江新城竣工写字楼项目 (34) 2、2005年珠江新城竣工写字楼项目 (35) 3、2006--2007年竣工的写字楼项目 (37) 4、初步预计2008年-2010年竣工的写字楼项目 (39) (二)写字楼产品特征分析 (41) (三)价格特征分析 (45) (四)客户群分析 (45) (五)竞争区域比较分析 (47) 1、天河北-体育中心商务区 (47) 2、琶洲商务区 (50) 二零零五年七月

重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考察

重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海、杭州、广州、深圳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考察 上海“九五”、“十五”时期以交通为重点,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先后完成地铁1、2号线、明珠线的建设和8条跨黄浦江隧道,正在规划建设11条地铁线和10条轻轨线。投资建设了人民广场、静安寺、徐家汇、五角场等地区的下沉式地下广场和商业街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地下空间工程。目前上海已进入地下空间高速发展期,地下空间规模已超过1600万平方米,占该市中心层600平方公里面积的2.7%。其中民防工程650万平方米,地铁、隧道等地下交通设施建筑面积890万平方米。上海“十一五”期间着力建设“东西南北中”八大骨干工程,2010年将建成311.6公里的地铁基本网络,负担接近50%的公交客流量。 杭州地下空间开发主要集中于正在建设的钱江新城工程中。他们坚持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同步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先行。正在建设的新城地下空间共4层,总建筑面积达150万至200万平方米。包括地下交通、商业、文化、休闲、停车、防灾等。两条地铁线、两个地铁站将把地下城和其他城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提出“50年挖洞不止”。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他们主要抓三大块:一是大规模建设地铁工程。地铁一号线于1999年6月全线开通运营。现正同时展开7条地铁线路建设,其中3号线首通段(广州东站至客村)、4号线大学城专线已建成,正式开通运行。目前广州地铁运营线路里程达到59.25公里。二是综合开发城市CBD地下空间。珠江新城地下商业街、文化广场及静态交通、地下管网等构成的40万平方米地下综合空间体正在建设中。三是兼顾地铁和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人防工程,全市人防工程总量达到436.5万平方米。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一号线东段和四号线南段已建成营运,线路全长21.866公里。地铁重要站点与城市功能融合,地铁华强站、国贸站、科学馆站等重要站点与城市商圈发展结合紧密,串联起周边的商业物业。 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特点与经验 1、坚持规划先行。这些城市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高标准制定并实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上海市2005年出台了《上海市地下空间概念规划》。人民广场、静安寺、徐家汇、五角场等大型地下空间开发中都制定了控制性详规。杭州市2003、04年分别制定实施了《杭州市人民防空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市在地铁工程建设和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建设中都制定实施了科学、详细的规划。深圳市制定了《深圳地下空间资源规划》和《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特别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予以规范化明确,为合理开发建设管理城市地下空间打下了基础。 2、注重政策法规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国内是较新的课题,可供参照的国家政策法规较少。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城市都根据自身实际,组织政研系统、相关职能部分以及规划设计等单位,进行深入研究,出台了指导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上海市2004年制定了《上海市民防工程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今年出台了《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和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正在研究制定《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杭州市2004、05年相继出台了《关于积极鼓励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意见(试行)》、《杭州市土地登记办法》。广州市去年投入资金700万元,由

广州城市新轴线系列空间调查——珠江新城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调研背景 (1) 1.2调研围 (1) 1.3调研方法 (1) 1. 4 CBD专题研究 (2) 1.4.1 CBD概念理解 (2) 1.4.2 CBD类型 (2) 1.4.3 CBD结构布局 (2) 第二章调研容 (3) 2.1用地性质 (3) 2.1.1规划历史与对比 (3) 2.1.2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4) 2.1.3现状用地构成 (5) 2.1.4分析 (5) 2.2空间形态结构 (6) 2.2.1空间形态布局 (6) 2.2.2天际轮廓 (8) 2.3建筑现状 (10) 2.3.1建筑质量分析 (10) 2.3.2建筑高度分析 (10) 2.3.3建筑风貌分析 (11) 2.3.4综合评价 (11) 2.4交通分析 (12) 2.4.1轨道交通系统分析 (12) 2.4.2车行系统分析 (13) 2.4.3人行系统分析 (13) 2.5.公共空间体系 (14) 2.5.1公共空间结构 (14) 2.5.2公共空间类型 (15) 2.5.3公共空间尺度 (16) 2.5.4行为活动 (16) 2.5.5地下公共空间 (18) 2.5.6小结 (18) 2.6景观、视线及绿化植被分析 (19) 2.6.1景观分析 (19) 2.6.2视线分析 (20) 2.6.3绿化植被 (21) 2.7公共服务设施 (22) 第三章综合评价 (23) 附件市花城广场植物应用情况详表

第一章调研背景 1.1调研背景 作为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 一、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正在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迈进,一个强有力的城市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明确了北起燕岭公园,南至海珠区的全长12公里的城市新中轴围。新中轴线贯穿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新电视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以新电视塔为界分为南、北段,东至以林和中路-体育东路-冼村路向东拓展200米,西至林和西路-体育西路-华夏路向西拓展200米,总用地面积5.88平方公里。 珠江新城区段位于城市新中轴线的核心区段,是城市主要景观轴线珠江与城市新中轴线交汇的城市景观中心。地处繁荣的天商务区的南面,连接西边毗邻的传统商务区域越秀区和待发展的东部区域,贯通隔江相对的南部组团,位于未来三大城市组团交汇的城市地理中心,区位得天独厚;在功能上,珠江新城承载了金融办公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三大城市功能;而“GCBD21 确立了珠江新城作为中央商务区的最新定位,是天河CBD硬核的主要组成部分。珠江新城的区位优势城市景观优势,保证了其作为市新城市中心与地区级CBD建设能够恰当地结合起来。 1.2调研围 珠江新城总用地面积约6.48平方千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592万平方米,整体开发容积率为2.46。城市主次干道将珠江新城划分为14个街区,本次新中轴线调研我们主要选取了位于中轴线区域的B、F、J三个区,围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东西以冼村路、华夏路,为界,面积约103.3公顷。 1.3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和两种调研方法。 1. 4 CBD专题研究 东 站 广 场 段 体 育 中 心 段 天 河 城 段 珠 江 新 城 段 海 心 沙 电 视 塔 南 段图1-1,新城市中轴线平面图

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的思考

【摘要】本文在对我国城市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外大量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分析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认识过程,明确了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的主要目的,解析了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难点和关键,提出了处理好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是地下空间规划的关键。最后从政策、规范、控制与引导等方面提出了7点建议。【关键词】城市规划;地下空间;一体化 世界上的一些科学预言:到21世纪末,人类将有三分之一生活在地下,21世纪将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 1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为可持续 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1.12020年我国城市面临的问题1.1.1城市拥挤。到2020年我国城市人口将达 到9亿左右,城市将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 1.1.2城市用地紧张。到2020年城市 建筑面积将达到300多亿平方米,城市将面临无地可用的状况。近年来,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呈几乎级数增长的趋势,预示着我国城市将面临土地紧张的实际。我国城市开发区的建设 情况,充分反映了我国政府对城市用地紧张的认知程度的提高,1992年,我国城市开发区新上项目占用耕地1.6万平方公里;1993年,县级以上的开发区达6000多个,占地1.5万平方公里,比当时城市用地面积总量1.34万平方公里多出0.16万平方公里;2004年,开发区达到近7000个,新上项目占用地面积达 3.13万平方公里;2006年12月,全国各类开 发区由6866个核减至1568个,有近77.16%的开发区被撤销。全国开发区规划总面积由3.86万平方公里缩减至9949平方公里,面积减少 74.23%。目前已退出开发区土地2617平方公 里,复耕1324平方公里。 1.1.3城市交通问题突出。到2020年我国 汽车将达到1亿多辆,城市交通将面临瘫痪。(图1、图2) 如何解决未来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艰巨的任务,而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1.2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的作用 1.2.1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美国波士顿 通过拆除穿过市中心的六车道高架路,建设 8-10车道的地下高速路,原有的地面变成林 荫路和街心公园。这样做的结果:市区空气的一氧化碳浓度降低了12%;市中心栽植了 2400棵乔木树,7000多棵灌木树;在海湾的 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的思考 陈志龙 图1全国汽车年产量变化情况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PlanningofUrbanUndergroundSpaceUtilization

广州城市新轴线系列空间调查——珠江新城资料讲解

广州城市新轴线系列空间调查——珠江新 城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调研背 景 (1) 1.2调研范 围 (1) 1.3调研方 法 (1) 1. 4 CBD专题研 究 (2) 1.4.1 CBD概念理 解 (2) 1.4.2 CBD类 型 (2) 1.4.3 CBD结构布 局 (2) 第二章调研内容 (3) 2.1用地性 质 (3) 2.1.1规划历史与对 比 (3) 2.1.2珠江新城规划检 讨 (4) 2.1.3现状用地构 成 (5) 2.1.4分 析.......................................................5 2.2空间形态结构 (6) 2.2.1空间形态布 局 (6) 2.2.2天际轮 廓 (8) 2.3建筑现状 (10) 2.3.1建筑质量分 析 (10) 2.3.2建筑高度分 析 (10) 2.3.3建筑风貌分 析 (11) 2.3.4综合评 价 (11) 2.4交通分析 (12) 2.4.1轨道交通系统分 析 (12) 2.4.2车行系统分 析 (13) 2.4.3人行系统分 析 (13) 2.5.公共空间体系 (14) 2.5.1公共空间结 构 (14)

2.5.2公共空间类 型..........................................15 2.5.3公共空间尺 度..........................................16 2.5.4 行为活 动..................................................16 2.5.5地下公共空 间..........................................18 2.5.6小 结……..................................................18 2.6景观、视线及绿化植被分析..........................19 2.6.1景观分 析 (19) 2.6.2视线分 析..................................................20 2.6.3绿化植 被..................................................21 2.7公共服务设 施 (22) 第三章 综合评价....................... (23) 附件 广州市花城广场植物应用情况详表 第一章 调研背景 1.1调研背景 作为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广州正在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迈进,一个强有力的城市中心

市调部提供珠江新城分析

二、珠江新城区域研究 根据珠江新城区域内功能规划定位、地块属性,敝司将珠江新城分成商住两大区域:以猎德路为界,西部为商务办公区,伴以居住为辅;东部为居住区,伴以商务办公为辅。 ?市政动态 珠江新城规划定位 本项目位于天河区的珠江新城区。珠江新城是广州城市中心的核心位置,规划范围: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西以广州大道为界,东抵华南快速干线。占地面积约6.5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18万,可提供30万个就业岗位。经2002年珠江新城规划检讨案修正后,确立珠江新城区域共划分为14个街区,功能区域划分包括有商务、行政办公街区、高层居住区、金融贸易街区、文化活动街区、商业购物街区等。 珠江新城位于新城市中轴线之上,属于广州市的核心地带的区位充分显示出其在广州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珠江新城在广州定位是:二十一世纪中央金融商务区(CBD),规划发展成为集国际金融、贸易、商业、文娱、行政与居住等一级功能设施于一体,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对《珠江新城规划检讨》的判断 在2002年年中,广州市政府审议通过了《珠江新城规划检讨》。在公众眼里,曾被确切定位为广州二十一世纪CBD的这块土地,其总体规划几经修改,终于定案。此时,距1992年初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开发珠江新城,已经进入第11个年头。 新规划对原有规划进行了以下六大调整: 1)住宅、商贸、行政办公总建筑面积增加。 2)提高了配套设施水平,增设市级少年宫、图书馆,增设幼儿园9所,增设小学1 所,市级医院、幼儿园、小学的用地面积增大。 3)改变小地块开发“楼看楼”的模式,采用国际通用的计划单元综合开发模式,将 楼群间的绿化集中设置,形成很多漂亮的小花园。 4)街道模式变单一为多样,既有交通干道,也有骑楼式商业步行街。 5)提出了由高架步行道、地下人行隧道、地面专用步行道构成立体化步行系统。 6)必须通过举办设计竞赛才能确定方案的地标性建筑系统,用制度保证创造出有艺 术特色的城市形象。 这六个方面的调整,在最大程度上改善了珠江新城的生活配套环境,也符合最新引入的CLD(中央居住区)的概念。由于珠江新城主要的商务区域集中在西部,而东部大多为住宅,因此新概念的引入,也使得政府对这个区域的改造更加人性化,对于未来的商住环境做出结构性的提高。 除了上面六个方面以外,政府还对珠江新城做出以下的修改: 1)将交易会展中心、领事馆区搬离珠江新城。 可能很多投资者不明白政府的决定,甚至怀疑珠江新城未来的前景。但我司认为,这反而更有利于珠江新城的健康发展。本身CBD中央商务区就是一个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高端产物,有着各种严格的硬件要求。而会展中心、领事馆区同样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把这三个高端产物同时摆放在珠江新城,从大角度看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会展中心和领事馆区都有个各自独特的硬件要求,和CBD 其实有着不可弥补的结构性冲突,使CBD的发展趋向多极化。 2)对标志性建筑“双子塔”的修改。 变动1:位置由靠近黄埔大道处移至珠江边。广州市政府在1993年第一轮珠江

机房建设工作报告

机房建设工作报告 导语:严格按照计算机机房国标A级标准进行系统设计,其中引用遵循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满足业主提供并要求执行的各类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机房建设工作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机房建设工作报告 广州市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及公园工程--弱电机房建设项目经过近 天左右紧张施工,已经基本完工。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方得到了业主广州市新中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和总包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管理部、机电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工程得以顺利的展开、实施、完工。 在60天的施工过程中,主要完成了以下设备安装调试:机房的建设已经完成。设备已经全部就位并且完成调试,所有安装的监控点数据已经完成整合,并且开始记录。子系统已经完成调试,满足正常工作要求。 对于监控室以及网络中子站服务等功能我方已经完成调试,可以实现相应功能,现在贵公司的内部信息化工程已经投入使用,分系统及站点服务功能现阶段业务系统已经可以在网络上实现。

珠江新城海心沙地下空间及公园工程--弱电机房建设项目共计9个部分,其中设备安装调试的系统一共6套,分别是: 1、建筑装修; 2、电气安装; 3、精密空调; 4、防雷接地; 5、综合布线; 6、视频监控系统; 7、机柜及服务器系统; 8、系统追加。 涉及到有隐蔽工程的系统有:装修工程,综合布线工程,防雷接地工程。 1、在项目中,机房防雷工程由广州市天河区防雷所验收,此部分已通过工程验收。 2、机房建设中涉及到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已经在施工过程中,由我们施工方组织甲方实施负责人以及监理方工程师,进行了验收工作。此次验收不包含隐蔽工程。 我放施工过程中主要涉及的机房设备分为:电气设备、精密空调设备、 视频监控设备、综合布线机柜、服务器五大项。 1、电气设备:

2006年珠江新城商业项目市场分析报告

2006年珠江新城商业项目市场分析报告 本报告为截止至2006年底在珠江新城的商业项目,https://www.360docs.net/doc/6416352068.html,分别为写字楼及公寓的市场状况,以及未来即将上市及规划待建的商业项目分析。 第一部分写字楼市场 一、写字楼区域分布 ?写字楼主要集中在珠江新城的西、北侧和中部 从珠江新城的整体规划看,西北侧为商务为主的区域,而东面则为居住功能为主的区域。珠江新城的写字楼多集中在靠广州大道的西南侧,邻近黄埔大道的北侧以及珠江新城的中部。如西侧的华普广场、星汇国际、双城国际、以及碧海湾、发展中心大厦、浩瀚华轩等,中部有珠江投资大厦、合景泰富中心、富力中心等,而北部接壤黄埔大道的有富力科讯大厦、联通新时空广场、勤建商务大厦等写字楼。 二、写字楼供应量 ?写字楼供应量空前激增,潜量为广州十区之首 无论是在售写字楼面积还是在建工地或规划写字楼用地,珠江新城的写字楼供应量都是全广州最大的区域。据数据统计,珠江新城目前在建写字楼总建筑面积约为94.8万㎡,据统计06年全年可售的写字楼总面积达30多万㎡。 ?2006年大量全新甲级写字楼投入使用,CBD核心商务地位显现 2006年期间,富力科讯大厦、珠江投资大厦、保利大厦、新世界商务大厦、广东全球通大厦、联通新时空广场、珠江新城电信中心和广州信合大厦等写字楼项目经已在相继投入使用,富力集团在2007年初即将全面进驻富力中心。此外,恒大集团、城启集团、侨鑫集团、高盛集团、合景盈富等地产商在珠江新城都将建总部物业。

稳坐未来广州写字楼的霸主地位 据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珠江新城将有近30幢新建商用物业落成。到2011年,珠江新城写字楼将增加约220万㎡的物业面积。而且珠江新城区域的写字楼比广州其他区域的目标客户更具国际性,以吸引世界企业500强的落户为目标。可见珠江新城将在未来两三年保持广州写字楼供应大户的地位。 三、写字楼项目状况 (一)写字楼概况 近年珠江新城的商业写字楼项目如下表:

广州城市新轴线系列空间调查珠江新城定稿版

广州城市新轴线系列空间调查珠江新城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调研背 景 (1) 1.2调研范 围 (1) 1.3调研方 法 (1) 1. 4 CBD专题研 究 (2) 1.4.1 CBD概念理 解 (2) 1.4.2 CBD类 型 (2) 1.4.3 CBD结构布 局 (2) 第二章调研内容 (3) 2.1用地性 质 (3) 2.1.1规划历史与对 比 (3) 2.1.2珠江新城规划检 讨 (4) 2.1.3现状用地构 成 (5) 2.1.4分 析.......................................................5 2.2空间形态结构 (6) 2.2.1空间形态布 局 (6) 2.2.2天际轮 廓 (8) 2.3建筑现状 (10) 2.3.1建筑质量分 析 (10) 2.3.2建筑高度分 析 (10) 2.3.3建筑风貌分 析 (11) 2.3.4综合评 价 (11) 2.4交通分析 (12) 2.4.1轨道交通系统分 析 (12) 2.4.2车行系统分 析 (13) 2.4.3人行系统分 析 (13) 2.5.公共空间体系 (14) 2.5.1公共空间结 构 (14)

2.5.2公共空间类 型 (15) 2.5.3公共空间尺 度 (16) 2.5.4行为活 动 (16) 2.5.5地下公共空 间 (18) 2.5.6小 结 (18) 2.6景观、视线及绿化植被分析 (19) 2.6.1景观分 析 (19) 2.6.2视线分 析 (20) 2.6.3绿化植 被 (21) 2.7公共服务设 施 (22) 第三章综合评价....................... ........................... (23) 附件广州市花城广场植物应用情况详表 第一章调研背景 1.1调研背景 作为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广州正在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迈进,一个强有力的城市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