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东新会人。

合集下载

梁思成介绍

梁思成介绍
他说:于群山怀抱中初 见木塔,红白相间映 照着金色的落日,好 到令人叫绝,半天喘 不过一口气来。
梁思成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 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 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 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 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 会副主任等职。 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1919年相识, 1928年成婚,育有一女(梁再冰)一子(梁 从诫);第二任妻子是林洙,1962年再婚。
1923年毕业于清华。1924年,和林徽音一起 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 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建 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 1928年8月,在沈阳东北大学任教,创立了 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二千多件唐、 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 建筑遗物。
1946年,梁思成在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 系。 1948年,在平津战役前,梁思成绘制了《全 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击,很好的保护了北 京的文物和古城墙。
新 中 国 成 立 之 后
对国家古建筑的考察整理与研究
北京城市规划与对文物的保护
靠大车和毛驴,去偏远的深山荒 在《中国建筑史》这部著作中, 梁思成等人的调研,使许多现 野,“暴雨骤至,下马步行,身 梁思成根据大量的调查与文献资 在已经荡然无存的文物建筑的原 这里没有旅馆,地里的庄稼长得 无寸缕之干”,“终日奔波,仅 料第一次按历史的发展,将各时 始风貌得以保存,使中国古建筑 不到一尺高,一片贫瘠的土地。 得馒头三枚,人各一,晚间又为 期的建筑从文献到实物,从城市 艺术世代相传。使流传于民间的 他们实在找不到落脚处。最后找 臭虫蚊虫所攻,不能安枕尤为痛 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 建筑经验得到了记录,成为现代 到一户农家答应把他的一间没有 苦”。几千年的建筑,“没数字、 都作了叙述,对各时期建筑特征 建筑设计施工不可或缺的历史参 门窗只剩下屋顶和四壁的厢房借 没图片,没记录”。应县木塔, 作了分析比较。第一次提出了中 照。它对中国建筑的历史进行了 给他们。他们在这无门无窗的屋 九层重叠,“他们硬是一层一层, 国古代建筑的几大特征,并且从 初步梳理,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历 子里住了三天,白天吃的是煮土 一根柱,一檩梁,一个斗拱一个 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分析了 史文化,特别是古建筑文化的第 豆和玉米面糊糊,连咸菜都是非 斗拱地测,把几千根梁架斗拱都 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这些论述 一手材料。它使我国古代建筑的 常宝贵。云冈的气候中午炎热, 测完了”。上到塔顶,大风仿佛 和分析都大大超过了过去外国学 文化遗产得到了印证、破译和诠 夜间却冷得要盖棉被,他们几个 要把人刮下去。要上 10米多高的 者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未达 释。总之,使中国古建筑这一瑰 人冷得缩做一团。 塔刹,只能攀住塔刹垂下的这条 到的高度。 宝拂去尘埃,大放异彩于世界。 900 年前的铁链,“梁思成双脚 悬空地攀了上去。”

《梁思成的故事》课件

《梁思成的故事》课件

为什么说古建筑在梁思成的眼中“永 (10)远是有生命的物体”?
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副雕像, 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考察 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 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 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合作探究
1、课文概括梁思成主要事迹是什么?
一是勘察山西应县木塔的情形,二是为保护奈 良做出的努力。 2、梁思成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事或语句中读到 的? 认真,务实,执著无畏,有理性和宽广的胸怀, 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无比热爱,兢兢业业,是个冷 静的历史主义者。一个真正有文化精神的人。
品读赏析:
品读课文,深入了解梁思成的事 迹,读一读,说说这些事迹体现了 梁思成怎样的精神?
(梁思成的精神是:对工作 认真,执着,无畏,求真务实, 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人类文化遗 传的无限热爱。)
5。有人说,既然是写梁思成的故事,就 不应该写英国建筑历史学家的议论,对 这些看法,你有什么认识?
让我们对建筑更有深刻的认识, 这样更深刻认识梁思成,他超 越了国界,超越了仇恨,这正 是他的伟大之处。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勘察 叹为观止 钦佩 轩昂 巍峨 黯淡 灰飞烟灭 壮硕 锈蚀 塔刹
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2)开篇点题。
第二部分(3-7)写梁思成勘察山西应县木 塔。 第三部分(8-13)梁思成对建筑的认识。 第四部分(14-21)梁思成保住了奈良。 第五部分(22-25)写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 被毁的忧愤。
阅读平台:10-13 对梁思成这样的人却不然。古建 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 。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 ,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 石桥时…这样,他对建筑历史的描 述,已不能仅仅视为单一的学问。 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价值 ,因为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图文精选全文

《中国建筑的特征》PPT课件-图文精选全文
【识记】(1)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少部分不同。(2)千变万化:有千万种变化,形容变化非常多。(3)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运用】(1)亲子类节目扎堆现象引热议,形式内容大同小异。( √ )(2)“蚁族”“胶囊公寓”“群居”这些看似“变态”的居住方式,在如今的大都市中已经变得喜闻乐见。( × )
举例子
“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作比较
“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作者用这些说明方法,阐述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使原本抽象的专业语言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使说明富有形象性和生动性
【审题】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文章在第18段提出“可译性”这一概念,在第19段用“语言和文学”做比喻具体论述。“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求……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
【答案】
师生探究
1.文章第十五段和第十九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简要分析。
写作背景
自1939年起担任中央博物院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的梁思成,从1942年着手编写《中国建筑史》,两年后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纂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它的完成实现了梁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留美学习时就立下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当时就读于宾大建筑系的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筑史”,而日本学术界的许多知名学者也已着手研究中国建筑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建筑史》一书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它无疑也是当时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的历史产物。

梁思成(知名人物生平介绍课件)

梁思成(知名人物生平介绍课件)

获得学士和硕士 学位,又去哈佛 大学学习建筑史 研究中国古代建
筑(肄业)
章 壹 人物介绍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梁思成 回到北平,进入中国营造学社 工作(任法式部主任)。
1932年
主持了故宫文渊阁的修复工程。 同年,著成《清式营造则例》 手稿。
和林徽因等人先后踏遍中国十五省二 百多个县,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唐、 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 来的古建筑遗物,这些重大考察结果, 写成文章在国外发表,引起国际上对 这些文物的重视,为梁思成日后注释 《营造法式》和编写《中国建筑史》, 准备良好的基础。
章 壹 人物介绍
梁思成赴美国讲学,受聘美国耶鲁大学 教授,并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建筑 师。因他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做出 了杰出的贡献,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 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梁思成回 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在平津战役前,梁思成绘制了《全国文 物古建筑目录》,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击,很好地保护 了北京的文物和古城墙。
名 人 介 绍
介人 绍物
故人 事物
成主 就要
评社 价会
01
人物介绍
章 壹 人物介绍
(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
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
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 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 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设计处处 长,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章 贰 人物故事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 原本已经在学术研究领域举步维艰的梁思成 一下子被抛进命运的深渊,不仅学术生命戛 然而止,而且人生之路也在无限的困惑和痛 苦中走到了尽头。

梁思成林徽因

梁思成林徽因


1932年调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宝 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 • 1933年3月调查河北正定县隆兴寺及 正定古建筑 • 1933年9月调查山西大同上下华严寺、 善化寺、云冈石窟等 • 1933年9月调查应县木塔、浑源县悬 空寺 • 1933年11月,调查河北赵县赵州桥 • 1934年8月调查山西晋中地区13县古 建筑 • 1934年10月,调查浙江6个县古建筑 • 1935年2月,考察曲阜孔庙建筑,并制 定修葺计划 • 1936年春,调查龙门石窟及山东中部 19个县古建筑 • 1936年冬,调查山西、陕西部分县市 的古建筑;1937年6月,调查陕西、山 西
观音阁
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阁上匾额“观音之阁”是唐 朝大诗人李白52岁北游幽州时题写。观音阁主体是一座三 层木结构楼阁,第二层是暗室,所以看上去只有两层。阁 高23米,中间腰檐和平坐栏杆环绕。整个楼阁集中国木结 构建筑之大成,有28根立柱,梁柱斗枋数以千计,繁简各 异,显示出辽代木结构建筑的成熟技术。
梁思成明确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 行实地的调查测绘。
日 本 法 隆 寺
金 堂 内 阵 释 迦 三 尊 像
金 堂内 阵
释 迦 三 尊 像 胁 侍 菩 萨
五 重 塔
塔在金堂 西侧,平 面呈方形, 高五层, 全木结构 建筑。塔 内有一根 贯通上下 五层的木 刹柱,穿 出柱顶后 承塔刹上 诸铜构件。
1950年6月20日,国 徽审查小组召开会议,最后 一次评审清华大学营建系与 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提出的方 案,最终确定清华大学营建 系梁思成、林徽因设计的国 徽方案中选
1951年国庆,在征 集的200多幅设计 方案中,决定以梁 思成和林徽因的设 计方案为主,建筑 人民英雄纪念碑 1952年8月1日正式 动工兴建

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东新会人。
(梁思成的精神是:对工作 认真,执着,无畏,求真务实, 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人类文化遗 产的无限热爱。)
语句品析:
1、你是怎样理解“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 世纪”这句话的?
(这是对梁思成在这个世纪做出重 大贡献的肯定,也是对梁思成以后 中国古建筑、世界古建筑遭到损毁, 再无这样人物的出现的深深遗憾。)
2.与《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相 比,本文与它有什么异同?
讨论发言:选文第二段明确了“房子” 与“建筑”之间的区别,那么,你认为 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房子是实用的,是遮风挡 雨的居所,而建筑是艺术,是 人类精神和美感的体现
文章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 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谈谈 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对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 勒等等建筑专业常识,包容了历史与现 实的人类精神,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 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
鉴真和尚纪念堂
人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雄纪念碑
国徽
合作探究
1、课文概括梁思成主要事迹是什么?
一是勘察山西应县木塔的情形,二是 为保护奈良做出的努力。
2、梁思成是个怎样的人?
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无比热爱,兢兢业 业,是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一个真正有 文化精神的人。
品读赏析:
品读课文,深入了解梁思成的事 迹,读一读,说说这些事迹体现了 梁思成怎样的精神?
自由论坛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建 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许 多文化古迹顷刻间荡然无存,请你 结合课文,谈谈这种“建筑灵魂” 是否还适宜于二十一世纪?
小结全文:本文赞赏拥有“建筑 灵魂”、富有胆识、执着保护文 化遗产的梁思成的精神思想,肯 定了重视人类文化精神、文化遗 产的历史时代,感叹该时代保护 文化遗产上仍存的遗憾。

梁思成的成就有哪些

梁思成的成就有哪些

梁思成的成就有哪些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广东新会人,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那梁思成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建筑家梁思成的成就梁思成最大的成就是编写了《中国建筑史》,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中国人编写的本国建筑历史,之前也有其他国家的人士编写过关于中国建筑的书籍,但是还没有一本是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

中国历来的文人墨客都注重描写建筑的美,没人将建筑进行集中统计归类,梁思成不仅仅是发现中国古建筑的美,还用专业数据来分析古建筑,前后花了五年多的时间,几乎走遍整个中国,写下几十篇科学报告和保护措施,这些材料在今天都非常宝贵,为保护当地古建筑做出贡献。

除此之外,他还写了几本关于中国建筑的书籍,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书籍是学习建筑学的学生和研究中国建筑学的学者必读的经典。

梁思成成就还在于他提出的文物保护意见和措施,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于文物很重视,而我们国家的古文物由于人为破坏正慢慢地消失,他带人编写全国重要古迹名单,并标明重要级别,使文物得到最大的保护,这批名单被作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的基础。

他认为保护文物,除了保护文物本身,还要保护文物所处的周边环境,将其看作一个整体来加以保护,原则上要“整旧如新”,用高科技和新材料恢复古建筑的原貌。

后世之人对梁思成的评价如何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他的一生都在从事于建筑行业相关的事情,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设计建筑,另一部分是保护中国的古建筑;他在设计建筑上做的非常好,但是在保护古建筑上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对梁思成的评价不但在国内非常高,在国外也非常高。

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对梁思成进行这样的评价:“二战”中,我们在中国的西部再度重逢,他们却都已成了半残的病人,但仍在不顾一切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学术。

当时林徽因身患肺结核,梁思成则因为青年时代一次车祸的后遗症而导致脊椎受伤。

梁思成的故事

梁思成的故事

本文赞赏拥有“建筑灵魂”、富有 胆识、执着保护文化遗产的梁思成的精 神思想,肯定了重视人类文化精神、文 化遗产的历史时代,感叹该时代子阿保 护文化遗产上任存的遗憾。
3.与《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相 比,本文与它有什么异同?
相似处:
① ②
、都是表现当代学者的精神
作者简介 李辉:湖北枣阳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
复旦大学中文系。1974年赴乡村插队 务农,后历任教师,《北京晚报》记 者、副刊部副主任,《人民日报》文 艺部记者、编辑,主任编辑。1986年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巴金论 稿》、《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沧 桑看云》、《李辉文集》,散文集 《秋白茫茫》等。散文集《秋白茫茫》 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互动3:作者写完了梁思成考察应县古塔的事后, 又写了梁思成保护奈良古城的事,作者为什么说 “人们一般都愿意以无比钦佩的心情”提及?
明确:作者在写这件事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做这件事 的不平凡之处:一是国耻,日本侵略者为祖国带来了 巨大的灾难;二是家恨,妻子的弟弟牺牲于对日空战。 这从反面着笔。正面的笔墨则是对于梁思成的思想境 界的概括。古建筑是“民族的象征”,但是,又不仅 仅是属于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的,是不可再生的。 正是因为这样“理性战胜了仇恨”,国耻、家仇就不 能不退居其次了。
互动7:作者没有亲眼见梁思成的所作所为,所 以许多地方用到了想象的手法,但是我们并不觉 得虚假,都和作者一样“相信他是真的。”这是 为什么?
明确: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生活真实和主人公思想 逻辑的合理联想、想象;即使梁思成的言行有更多的 虚构,也因符合主人公的思想逻辑和现当代人们的思 想、情感而觉得应该是这样。这种前提下,文中联想、 想象那些细节就会历历在目,也很有生活的真实性, 即使主人公的言行虚构的成分多,也因其符合主人公 的思想逻辑以及文章着重讲的现代建筑思想的灵魂, 所写出的梁思成保护文化遗产的精神、胆识符合现当 代人们的思想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10
讨论发言:选文第二段明确了“房子” 与“建筑”之间的区别,那么,你认为 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房子是实用的,是遮风挡雨 的居所,而建筑是艺术,是人 类精神和美感的体现
h
11
文章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 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谈谈 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对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 勒等等建筑专业常识,包容了历史与现 实的人类精神,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 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
h
12
自由论坛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建 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许多 文化古迹顷刻间荡然无存,请你结合 课文,谈谈这种“建筑灵魂”是否还 适宜于二十一世纪?
h
13
小结全文:本文赞赏拥有“建筑 灵魂”、富有胆识、执着保护文 化遗产的梁思成的精神思想,肯 定了重视人类文化精神、文化遗 产的历史时代,感叹该时代保护 文化遗产上仍存的遗憾。
h
14
根据课文内容,回忆填空:
古建筑在他的眼中,永远是有生
命的物体。



,都是活生生的存
在。当他
,当他 ,
他绝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



h
15
品读课文,深入了解梁思成的事 迹,读一读,说说这些事迹体现了梁 思成怎样的精神?
(梁思成的精神是:对工作
认真,执着,无畏,求真务实,
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人类文化遗
产的无限热爱。)
h
7
语句品析:
1、你是怎样理解“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 世纪”这句话的?
(这是对梁思成在这个世纪做出重 大贡献的肯定,也是对梁思成以后 中国古建筑、世界古建筑遭到损毁, 再无这样人物的出现的深深遗憾。)
பைடு நூலகம்
京,1923年毕业于
清华学校。
h
3
鉴真和尚纪念堂
h
4
人民英雄纪念碑
国徽
h
5
合作探究
1、课文概括梁思成主要事迹是什么?
一是勘察山西应县木塔的情形,二是 为保护奈良做出的努力。
2、梁思成是个怎样的人?
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无比热爱,兢兢业业,
是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一个真正有文化
精神的人。
h
6
品读赏析:
建筑是一项奇特的艺术, 许多建筑已经成了人类宝贵的 文化遗产,许多建筑本身就是 一个奇迹。例如,中国的故宫、 埃及的金字塔等等。我们人类 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就是在保 护我们的历史。
h
1
李辉
h
2
梁思成简介:
梁思成,中国
近现代著名建筑历
史学家,建筑教育
家和建筑师。广东
新会人。1901年4
月20日生于日本东
h
8
2.与《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相比, 本文与它有什么异同?
相似处: ① 、都是表现当代学者的精神风貌。 ② 、都以叙述主人公的事迹为主。
h
9
不同处:涂元季是钱老的秘书,与钱老朝夕 相处,应该说对钱老的言谈举止,声音笑貌 很熟悉,但涂元季侧重写事情本身,少有肖 像、行动描写,很少用华丽的形容来抒情。 作者李辉构思此文时,梁思成已过世21年, 作者不可能与梁思成有直接交往,但却写得 比涂元季精彩。李辉是作家.对梁思成的事迹 不仅仅是记叙描写,而且是带着自己的想象、 感受、理解、评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