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中药处方分析及点评总结
我院2017年度门诊中草药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

我院2017年度门诊中草药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发表时间:2018-09-12T14:56:01.507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8期作者:刘彤旭[导读] 处方点评制度对于规范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自2007年原卫生部在处方管理办法中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处方点评制度以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安徽合肥 230000摘要目的:分析中草药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加强处方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中草药的合理应用。
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度门诊中草药处方1200张,对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合理性评价,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不合理处方张数114张,不合理处方率9.5%,其中不规范处方83张、用药不适宜处方31张,分别占不合理处方量的72.8%、27.2%。
结论:中草药处方的不合格率较高,应加大对处方的审核力度,重视中草药的处方点评工作,加强处方的规范化管理,药师应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共同促进中草药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中草药;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处方点评制度对于规范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自2007年原卫生部在处方管理办法中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处方点评制度以来,不少医院开展了此项工作,但大多点评西药和中成药处方,中草药处方点评工作开展的相对较少。
为促进中草药的合理应用,我院对中草药处方进行了点评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12月每月100张中草药处方,共计1200张处方。
以《处方管理办法》[1]、《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中医药理论知识为依据,填写中草药处方点评表格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2.1 结果:1200张中草药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张数为114张,处方不合格率为9.5%,其中不规范处方张数为83张、用药不适宜处方张数为31张,分别占不合理处方量的72.8%、27.2%,未见超常处方,详见表1.2.2 不合理处方分析2.2.1脚注遗漏的问题。
某院2017年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分析

某院 2017年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分析
罗红 成 胡小玲
(江西省 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江对 中药饮 片 处方 点评 ,分析 中药饮 片处 方不 合理 存在 i ' ̄1@a.T- 年度 需 改进措 施 及 建议 。 方法 每 月随 机抽 取 本 院 门诊 中药饮 片处 方100张及 出 院病历 3O份 。对 不 规 范处 方统 计 分析 ,对 存在 问题 进 行 分析 。结 果 1200张 门诊 处 方不 合理 的 共计 86张 ,合格 率为 92.83% ;360份 出院病 历不 合理 的共计 98份 ,合 格 率为 72.78%。 结论 针 对 中药饮 片处 方存
doi:lO.3969 ̄.issn.1672-2779.2018.11.019
文章 编 号 :1672—2779(2018)一11-0039—02
Analysis on Prescriptions Com ment of Chinese Herbal M edicine Tablets in 8 Hospital in 2017
在 不合 理现 象 ,在 医院质控 组 与 药师每 周一 次下 达 临床 科 室 与临床 医师 对存在 问题 进 行 沟通 ,有 利 于提 高 医师 与 药师 专 业 技 术 水 平 ,进 一 步提 高 患者用 药安 全性 、有 效性 、经 济性 。 关键 词 : 中药饮 片 ;处 方分 析 ;合 理 用 药 ;医院管 理
Abstract:Objective Throulgh the review results of prescr ip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the problems
处方点评分析及结论

处方点评分析及结论
一、点评:
1、该处方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开具中成药未写中医诊断证型。
2、该处方为联合用药不适宜处方,不适宜缘故为联用了两种含有相同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份的中成药。
二、分析:
1、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开具中成药处方应当注明中医诊断证型。
2、腰痛宁胶囊与通络开痹片二者成份中均有马钱子粉,马钱子要紧含有马钱子碱和番木鳖碱等多种生物碱,番木鳖碱,马钱子碱均具毒性,过量易致中毒,故应严格操纵剂量。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中规定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那么及增效减毒原那么;功能相同或大体相同的中成药原那么上不宜叠加利用;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份的药物应幸免重复利用。
三、结论:
1、该处方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2、腰痛宁胶囊与通络开痹片均含有马钱子成份,二者联用属于联合用药不适宜。
处方点评人:
干与:
医师签字:。
2017年某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分析

50中国处方药 第16卷 第11期·医院药学·中药处方是中医诊疗过程中重要的书面记录,直接影响到药物选择与治疗效果,也是中医临床治疗整体观念的体现,属于辨证论治的主要体现方式,其意义重大,因此规范中药处方的书写内容,在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减少医患纠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7年全年的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18 624张,平均每月1 552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的标准进行处方点评分析,筛选100张进行登记,统计不合格处方的类型,并分析其现存问题。
1.2方法每月进行全处方点评,筛取100张不合格处方进行登记,点评人员均为主管中药师以上职称,医院相关管理人员联合有资历的专业医师共同组成点评小组,以确保其有效性。
不规范处方评价标准如下:①处方前记、正文、后记等内容存在残缺,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②医师签名、签章等不符合规范,与签章留样不一致。
③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2017年某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分析李春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江苏苏州 215000)【摘要】目的 探讨2017年某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相关问题,分析规范处方建议。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某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18 624张,平均每月1 552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对这些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每月筛选出100张左右不合格处方进行登记,并统计分析其现存问题,探讨相关解决措施。
结果 全年约1 200张不合格处方中,35%存在省略脚注、30%中药处方使用西医诊断、29%存在用药剂量偏大与数量偏多、5%存在处方修改不规范、1%存在配伍不合理等问题。
其中,部分处方同时存在上述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
结论 某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情况,完善相关监督工作与客观点评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处方质量,提高医师用药能力,保证用药安全,意义重大。
2017年度中药处方分析及点评总结

2017年度中药处方分析及点评总结按照我院的《综合目标考核实施方案》、《处方点评制度》等制度与要求,为进一步突出我院的中医药特色,提高处方质量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医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委员会对2017年1一 9月份的中药处方比值进行分析考核。
现将具体分析考核情况综合如下:一、中药处方占全院门诊处方比值2017年1一 9月份门诊处方比例统计表由药剂科临床药学组对2017年1月至 9月处方比值进行统计分析,中药处方占门诊总处方比例72.99 %,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总处方比例38.48%,各项指标匀符合考核目标。
二、处方质控与点评1、总体情况:由药剂科临床药学组每月抽查约100张中药处方,100张西成药处方进行点评,经分析统计合理处方约占96.12%;不合理处方约占3.88%。
不合理处方其中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67.32%;用药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32.68%;超常处方无,占不合理处方0%2、较突出或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和整改意见:(1) 、我院个别医生开具处方临床中医诊断书写不全,(2) 、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
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3) 、特殊煎法脚注不清楚,部分药物如需先煎、后下等未注明,直接影响药物疗效。
如:牡蛎、大黄等。
(4) 用药规格不清楚或不写,一药多种规格的,药剂人员不知该如何发放。
(5) 书写处方字迹潦草或涂改。
(6) 每张处方开具的品种数超过5种。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2017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66 份,器械不良事件27份,其中西药53份,中成药13份。
要求全体医、护、药人员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杜绝药害事件的发生,在中药合理用药方面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通过本次回顾性处方点评分析,医院结合实际将优化药品结构、提高中药处方比值, 加强中药的合理使用,将各项指标合理化、科学化。
从而不断突出我院的中医药特色。
中药处方点评分析报告范文

中药处方点评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
各位中医爱好者或者同行们!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中药处方点评的事儿。
就像侦探查案一样,咱们得从一张张处方里找出线索,看看这用药有没有啥讲究,是妙笔生花呢,还是有点小问题。
二、资料来源与方法。
三、点评结果。
# (一)合理处方。
1. 精准辩证,用药得当。
有些处方那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啊!就像[医生姓名]开的那张治疗感冒的方子。
患者是外感风寒,那医生开的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简直就是黄金搭档。
麻黄发汗解表,桂枝助麻黄发汗,杏仁降肺气止咳,甘草调和诸药。
这就好比一个篮球队,每个球员都知道自己的位置,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这张方子体现了医生对中医辩证论治的精准把握,从病因(外感风寒)到治法(辛温解表),再到用药,一气呵成,就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
2. 灵活配伍,照顾整体。
还有治疗失眠的一个方子也很赞。
患者不仅失眠,还伴有心烦、口苦、舌苔黄腻等症状。
医生开了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半夏、陈皮化痰理气,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枳实下气破结,茯苓健脾渗湿,再加上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
这里面既有针对心烦口苦(热象)的清热药,又有解决失眠的安神药,还照顾到了因为痰湿内阻可能导致的脾胃功能失调,通过化痰理气、健脾渗湿来调整身体的整体状态。
这就像修理一辆汽车,不仅修好了发动机(失眠这个主要问题),还顺便检查了轮胎(脾胃等相关问题),确保整辆车都能正常运行。
# (二)不合理处方。
1. 药味过多,主次不分明。
有几张方子啊,那药味多得像开中药铺子似的。
比如说一张治疗脾胃病的方子,好家伙,里面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二十多味药。
这里面可能医生是想面面俱到,把所有可能影响脾胃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但是这么一来,主次就不分明了。
就像一群人一起说话,你都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这么多药堆在一起,君药的力量就被分散了,就像一个合唱团里,主唱的声音被和声淹没了一样,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2. 药物剂量不合理。
中药处方点评总结

中药处方点评总结
中药处方点评总结
1. 处方选药要科学合理,避免重复和冲突。
在点评中应重点关注处方中药品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存在相同功效的重复药材,或者药材之间存在冲突的情况。
2. 强调中药的药性和功效特点。
在点评过程中要注重对中药药性和功效的分析,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有助于判断处方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搭配,以及潜在的问题。
3. 注意给药途径和剂型选择。
中药的给药途径和剂型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针对不同病症和患者的特殊需求。
点评应重点关注药物给药途径和剂型的选择是否合理。
4. 着眼于安全问题。
中药处方的点评还需要关注潜在的安全问题,包括药物的毒副作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患者的健康状况相符合程度等。
在点评中应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在进行中药处方点评时,我们应关注药物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药性和功效的分析,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给药途径和剂型的选择以及安全问题的评估。
点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药处方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药特色指标分析

2017年中医药特色指标考核分析2017年中医药特色指标(人员)考核分析一、具体考核指标1、截止2017年12月,我院执业医师总数153人,同比减少4%,中医类别执业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总数96人,同比减少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全院执业医师总数比例62、7%,与2016年同比増长1%。
2、药学专业技术人员26人,同比减少3、7%;中药专业技术人员16人,同比增加0%,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6 2%,同比增加2、7%。
三、不足1、高级职称未有增加,中级增加2人,各级医师之比仍不符合医师比例要求。
2、临床科室中医药人员配备仍然不足,人才梯队结构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与高精尖技术相对匮乏。
3、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偏少,制剂研发举步维艰。
4、科研学术氛围不浓,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与引进力度不大,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开展欠缺,医师基本技能操作机会少,成才周期变长。
四、改进措施1、加强我院骨干医师得培养,对于部分表现优秀得医师,在晋升职称上给与优先,争取在3年之内提高我院高级职称比例。
2、争取差额编制,尽快补充中医药人才队伍,鼓励在岗职工参加在职研究生教育,提升学历水平,加快医护人员学历硕士化比例。
选派各科室骨干医师外出进修,提高医疗技术,优化中医药人员结构,同时通过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指导、院内外继续教育等手段,鼓励参加各级各类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或中医药管理知识培训,缩短专业技术人员成才周期。
3、争取差额编制,引进药学人才。
4、增加外出学习机会,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并在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伦理管理委员会同意下积极开展,在创造经济效益得同时,积极引进新技术,形成良性循环。
2017年中医药特色指标(中药处方)考核分析一、具体考核指标二、现状分析中药饮片处方数38207张,较上年增长4、3%;中药处方(中成药+饮片)数57564张,较上年增长9、6%;门诊处方数82992张,较上年增长15、4%;中药处方数占处方总数比例63、36%,较上年减少3、63%,中药饮片占处方总数比例46、04%,较上年减少4、8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药剂科临床药学组对2017年1月至 9月处方比值进行统计分析,中药处方占门诊总处方比例72.99 %,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总处方比例38.48%,各项指标匀符合考核目标。
二、处方质控与点评
1、总体情况:
由药剂科临床药学组每月抽查约100张中药处方,100张西成药处方进行点评,经分析统计合理处方约占96.12%;不合理处方约占3.88%。
不合理处方其中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67.32%;用药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32.68%;超常处方无,占不合理处方0%
2、较突出或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和整改意见:
(1) 、我院个别医生开具处方临床中医诊断书写不全,
(2) 、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
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3) 、特殊煎法脚注不清楚,部分药物如需先煎、后下等未注明,直接影响药物疗效。
如:牡蛎、大黄等。
(4) 用药规格不清楚或不写,一药多种规格的,药剂人员不知该如何发放。
(5) 书写处方字迹潦草或涂改。
(6) 每张处方开具的品种数超过5种。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2017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66 份,器械不良事件27份,其中西药53份,中成药13份。
要求全体医、护、药人员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合
理用药,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杜绝药害事件的发生,在中药合理用药方面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通过本次回顾性处方点评分析,医院结合实际将优化药品结构、提高中药处方比值, 加强中药的合理使用,将各项指标合理化、科学化。
从而不断突出我院的中医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