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备考复习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电

+3

中考化学备考-初 中 化 学 复 习 策 略

教无定法,双基复习也不例外,为了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大家都有一套自己成功的做法。今天,本人有幸受省教研室委托,就初中化学“双基”和计算复习做个讲座,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愿能得到各位专家、同仁的赐教。

经过半年多的新授课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但多数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感觉到散、乱、乏味、模糊。在此紧要关头,若任课教师的复习课路子对头、方法得当,则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兴趣更浓厚,学习更愉快,知识成纲。

在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列成纲要信号之前,应采取措施对“双基”内容进行单独讲解,让学生对双基内容理解透彻,再列表复习。列表前可以采取激趣方法对概念进行复习巩固,即:一、意义识记;二、实验感悟;三、剖析概念;四、比喻教学;五、编造故事;六、编顺口溜。再列表成纲。

Ⅰ、激趣方法 一、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能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

启发:曾有人在报纸上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的记忆方法,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试管里装.药品;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燃酒精灯;⑤收.集氧气;⑥将导气管移离.水面;⑦熄.

灭酒精灯。将带点的字连起来读则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可将它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通过这样授课,学生对制氧的操作顺序就很少出差错了。

迁移思考:“双基”教学也可以仿照上述例子设法减轻学生的识记负担。

1、例如记电解水时是正极产生氧气,还是负极产生氧气,有些同学记起来容易混淆,我就介绍给学生一种记忆方法。

2H 2O == 2H 2 + O 2

负极 正极

可写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提取带点的几个字:“正氧负氢” 可将它谐音记忆:“正养父亲”。

2、又如:在讲化学用语时,学生很难记住离子符号与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书写这些符号时,很容易出差错。我们可以让学生这样记:离子符号右歪帽,先写数字后写号,化合价标正上方,数字符号反方向。例如铝离子可写成Al 3+。铝元素是正三价可写成Al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氧硅铝铁,可谐音为“养龟吕铁”。 二、实验感悟

实验感悟能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例如:讲物理性质时,大家知道物理性质是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溶解性、硬度、密度等。学生对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判断比较准确,可通过感官直接感觉出来,也知道熔点、沸点、溶解性、密度可以测定出来,但对硬度的概念不太了解。我在讲金刚石的坚硬时,就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学生感悟硬度的内涵。

首先我问学生是铁硬还是玻璃硬?全班的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铁硬,接着我就将带来的铁片和玻璃展示出来,问是玻璃可在铁片上划开痕迹,还是铁片可在玻璃上划开痕迹呢?学生都回答铁片可在玻璃上划开痕迹。最后,我请一位同学上台实验,实验的结果让全体学生愕然,因为实验结果与同学们的猜测正好相反。通过实验,同学们对硬度的概念感悟得更深了。

又如在讲爆炸这个概念时,我多次设计实验让学生体验这个概念的内涵。

一是在讲燃烧的现象时,我与同学们共同探究了爆炸现象。实验方法如下:首先让学生了解到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发生急速燃烧时常常会发生爆炸,然后利用课堂已接触过的易燃物硫和红磷以及能产生氧气的高锰酸钾进行探究实验,器材就是信袋子和木棍。

实验步骤:让学生用信袋子分别包装三种药品及其混合物进行撞击实验。

实验一:在第一个信袋子中装入少量硫,包紧,放在水泥地面上,用木棍撞击,无爆炸的现象。

实验二:在第二个信袋子中装入少量红磷,包紧,放在水泥地面上,用木棍撞击,无爆炸现象。

实验三:在第三个信袋子中装少量高锰酸钾,包紧,放在水泥地面上,用木棍撞击,无爆炸现象。

实验四:在第四个袋子中装入少量硫和红磷的混合物,包紧,放在水泥地面上,用木棍撞击,无爆炸的现象。

实验五:在第五个袋子中装入少量硫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包紧,放在水泥地面上,用木棍撞击,无爆炸现象。

实验六:在第六个袋子中装少量红磷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包紧,放在水泥地面上,用木棍撞击,有爆炸现象,并冒出大量的白烟。

实验七:在第七个信袋子中装少量硫、红磷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包紧,放在水泥地面上,用木棍撞击,有爆炸现象,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冒出白烟。

为什么对第一至第五个信袋子撞击时无爆炸现象发生,而对第六、第七个袋子撞击时能爆炸呢?大家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一至第四个袋子中,要么只有可燃物,要么只有助燃物(产生O2的高锰酸钾)不能形成燃烧的条件,而第五个袋子中有可燃物硫和助燃物(高锰酸钾),但撞击产热不足以使其达到硫的着火点,也不会形成燃烧的条件。第六、第七个袋子中由于撞击使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氧气与着火点较低的红磷在撞击发热的同时燃

烧起来,产生气体并放热,故而爆炸。第六个袋子无硫磺,因此反应后只冒白烟(五氧化二磷)无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第七个袋子中因有硫和红磷,不仅爆炸后冒白烟,且同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为了防止发生易燃物和易爆物爆炸事故,根据上述实验,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呢?

参加实验的同学通过讨论得出了下列几点结论:

(1)是易燃物和易爆物与助燃物要严格分开,万万不可混放在一起。

(2)是严禁对易燃物、易爆物受热,例如不要撞击,严禁烟火,电器设备与易燃物、易爆物要严格隔离,搬运时要做到轻拿轻放。

通过实验、讨论、大家对易爆物的防爆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深刻,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在学生做检验氢气纯度分组实验时,我介绍给学生一种做爆鸣实验的方法:用排

实验结果是第5、6、7组的爆鸣声最响、即爆炸威力最大,这就说明物质的爆炸还与反应物的比例有关。这样一实验,学生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还能领悟到反应物浓度与反应剧烈程度的关系。

三、剖析概念

对某些基本概念要剖析其内涵,揭示关键点,使杂乱的内容条理化,下面略举几例。

元素:理解这一概念的关键是:二个点①核电荷数相同(即质子数相同);②一类原子(包括电中性的原子和带电荷的原子,即简单离子),而不是一类粒子。

燃烧的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助燃物、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催化剂要抓住一变两不变,一变,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两不变,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氧化物:三个点,①二种元素组成、②其中一种是氧元素、③化合物。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四个点,①“一定温度”、②“100克溶剂”、③“达到饱和状态”、④“溶解某物质的质量”。

四、比喻教学

比喻教学能使复杂的化学内容简单化。

运用比喻实施“双基”教学,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一条有效途径。下面略举几例。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这是初中化学课本第49面第一大题中的第一小题。许多学生做这道题时不能正确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