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危重症的

合集下载

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

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

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
1.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那可得争分夺秒啊!就像一场和死神的赛跑,你不加速怎么行?比如遇到有人突然晕倒在路边,这时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用力按压胸部,那可是在抢时间救命呢!这难道不重要吗?
2. 急性呼吸道梗阻的患者,就像被人掐住了喉咙,多难受啊!要是看到有人吃东西被噎住了,赶快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从背后抱住用力挤压腹部,说不定就能把异物挤出来,救他一命呢,这能不赶紧做吗?
3. 遇到严重创伤的患者,那场面真是吓人呀!就跟战场上受伤一样。

这时候要迅速止血包扎,不能让血一直流啊。

像有人出车祸受伤了,赶紧找干净的东西包扎伤口,难道还能眼睁睁看着不管吗?
4. 中重度休克的患者,那真的很危险呢!就像飘摇在风浪中的小船。

一旦发现有人脸色苍白、大汗淋漓,要赶紧让他平躺,抬高腿部增加回心血量,这是在救命呀,能马虎吗?
5. 急性中毒的患者,那是多么紧急呀!就像不小心掉进了毒坑。

假如有人误喝了农药,得赶紧想办法催吐呀,尽量减少毒物的吸收,这不是必须得做的吗?
6. 突发脑卒中的患者,时间就是大脑啊!就像和病魔抢脑子。

看到有人突然说话不清、一侧肢体无力,马上送医院啊,早一秒可能就多一份希望,这能不重视吗?
总之,遇到这些急危重症患者,每一个急救动作都可能决定他们的生死,我们一定要果断采取正确的急救配合要点,不能有丝毫犹豫和马虎啊!。

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生命八症是急危重症快速识别的关键。

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其中心跳骤停是最危险的情况。

常见的急危重症包括脑功能衰竭、各种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功能衰竭和肾功能衰竭。

生命八症的重点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皮肤和尿量。

正常的体温为36 ~ 37℃,脉搏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有力,呼吸正常范围为14 ~ 28次/分、平稳,血压正常范围为收缩压>100 mmHg或平均动脉压>70 mmHg。

神志清晰、对答如流,瞳孔直径3~5毫米,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

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是生命“八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查来快速判断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

如果病人的体温超过37℃或低于35℃,脉搏不规律,呼吸不平稳,血压低于正常范围,神志模糊或嗜睡,瞳孔异常,皮肤发绀或发红,尿量减少或没有,则应该考虑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瞳孔的变化可以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瞳孔散大并固定可能是心跳停止的迹象,而瞳孔缩小则可能是有机磷或毒品中毒的迹象。

如果瞳孔一大一小,则可能是脑疝形成的迹象。

尿量是评估肾功能和身体水分情况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每小时排尿量应大于30毫升。

如果小于25毫升,就称为尿少;如果小于5毫升,则称为尿闭。

这可能提示身体出现了脱水、休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等问题。

皮肤黏膜的变化也可以提示身体的状况。

苍白的皮肤和湿冷的四肢可能提示休克。

皮肤和口唇甲床出现紫绀可能是缺氧的迹象。

黄染的皮肤和黏膜可能是肝细胞性、溶血性或阻塞性黄疸的迹象。

广泛出血的皮肤黏膜可能提示身体出现了凝血机能障碍,这可能是DIC(全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迹象。

急危重症的医学专业特点包括:突发性、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救命第一,先稳定病情再弄清病因;时限紧迫,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注重器官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必须全身综合分析和支持治疗。

因此,急救人员应该争分夺秒、强化时间观念,赶在“时间窗”内尽快实施目标治疗。

急重症总结

急重症总结

急重症总结简介急重症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疾病,表现为生命危险、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一类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需要紧急的诊疗干预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或恶化。

本文将对急重症进行总结,并介绍相关处理和预防措施。

常见的急重症心肺系统急重症•心源性休克: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丧失而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表现为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四肢湿冷等。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部遭受明显损伤,导致氧合障碍和呼吸困难。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表现为胸痛、心电图改变等。

中枢神经系统急重症•中风:脑血管突发性疾病,导致脑血液供应中断,出现头痛、偏瘫等症状。

•颅脑外伤:外力作用导致脑部损伤,可引起昏迷、颅内出血等。

胃肠系统急重症•急性腹痛:胃肠道疾病引起的剧烈腹痛,可能是胃溃疡、胆囊炎等引起的。

代谢紊乱急重症•糖尿病危象:血糖急剧升高或过低,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深快等症状。

•电解质紊乱:血液中电解质不平衡,如低钠血症、高钾血症等。

处理和预防措施对于急重症患者的处理和预防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建议:1. 紧急救援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进行紧急救援措施,如心肺复苏、呼吸道保护、止血等。

2. 监测与评估对急重症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包括心率、血压、呼吸、意识状态等指标,以及相关检查和实验室检验。

3. 给予合适的治疗根据急重症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治疗措施,如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氧气、镇痛等。

4. 多学科协作急重症患者通常需要多个科室的协作,包括急诊科、内科、外科、重症医学科等。

各科室要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并执行治疗方案。

5. 预防措施加强对急重症的预防工作,如定期体检、严禁滥用药物、合理饮食、掌握基本急救知识等。

总结急重症是一类生命危险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治。

面对急重症患者,紧急救援、全面监测和评估、给予合适治疗以及多学科协作是关键。

预防工作也是重要的,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有助于减少急重症的发生。

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急重症的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有哪些?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饮食结构不合理、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时刻威胁着大家的身体健康,成为多种疾病的诱因,加之有可能遇到意外,导致急危重症疾病高频率发生。

1.急危重症概述急危重症疾病通常表示患者所得疾病病情紧急、威胁生命的临床征象,病情变化快、不稳定,需要尽快救治,否则可能会导致患者陷入濒死状态甚至死亡。

危急重症疾病本身具有突发性,其特点是难以预测且病情难辨,进展快、预后差,瞬间病情即告危急,需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救治,并联系住院治疗。

1.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有心脏骤停、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癫痫持续状态、急性中毒等。

1.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泵血功能终止,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导致全身各系统循环中断,引发患者心音与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为:患者突发意识丧失、昏迷,对刺激没有反应;呼吸断续,呈抽泣样,逐渐减慢继而停止;无法触摸颈动脉搏动、无法测量血压;其他如面色发绀、双侧瞳孔散大、心音消失也可作为参考。

心脏骤停发生4分钟后,大脑供血中断,会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心脏骤停超过10分钟就可能导致脑死亡。

另外,心脏骤停可能会导致多脏器损伤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一旦无法得到及时救治,患者可在短时间内直接发生心脏性猝死。

因此,把握好“黄金四分钟”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一旦发生心脏骤停,简要询问是否突然意识丧失和无呼吸等先兆症状后,迅速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1)胸外心脏按压:将患者平放,重复以80~100次/分进行30次心脏按压。

(2)畅通气道:清除气道中异物,徒手开放气道。

(3)人工呼吸: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牙关紧闭时可改为口对鼻呼吸或者人工呼吸机。

2.呼吸衰竭患者往往因肺、胸等各种慢性疾病累及呼吸中枢,肺部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出现致命性疾病,突然发生呼吸衰竭。

该病的典型症状为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皮肤充血、面色紫绀、烦躁不安等症状。

急危重症(名录)

急危重症(名录)

急危重症疾病病种急危重症分为:常见急危重综合征和各系统急危重症常见急危重综合征:休克;昏迷;惊厥;脑疝;心搏呼吸骤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各系统急危重症中枢神经系统及脑血管系统急危重症:急性颅内高压或慢性颅内高压急性加重;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急性脑干梗塞;急性颅脑外伤引起的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颅内多发血肿和脑室内血肿、广泛严重脑挫裂伤、开放性颅脑损伤及颅脑火器伤;癫痫持续状态。

心脏血管系统急危重症: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V级;严重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I度和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阿-斯综合征、心室扑动、心室颤动,以及其它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心律失常;高血压急症: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恶性高血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肺栓塞;肺水肿;大咯血(24小时>600ml,或一次>100ml,或持续咯血需输液输血者,或因咯血引起气道阻塞出现窒息者);气胸;气管异物;喉梗阻。

消化系统急危重症: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急性胃扩张;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肠梗阻或肠套叠;急性肠扭转;胰腺炎急性发作或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囊、胆管结石症急性发作;嵌顿疝。

泌尿系统急危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伴高血钾症;急性尿潴留;肾结石急性发作。

内分泌代谢系统急危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

血液系统急危重症: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溶血;凝血机制障碍致组织或器官大出血。

妇科急危重症:子宫功能性大出血;异位妊娠大出血;卵巢肿瘤蒂扭转。

常见急危重疑难病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常见急危重疑难病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 人工呼吸
第三步 循环
Circulation • 心脏(心力、心律) • 血管(有无出血) • 血液(量和质)
第四步 评价
Diagnoses • 生命八征 • 心电监护 • 脉氧饱和度
29
4、狭义的ABCD急救流程: 仅适用于心肺复苏——判断后
C 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A 气道:徒手开放气道 B 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 D 电击除颤+复苏药物(高级)
21
(1)先“开枪”、再“瞄准”!
A、呼吸困难(Asphyxia)
— 端坐体位 — 立即开放气道 — 给予有效吸氧 气道异物者尚能维持通气,能强力咳嗽,应 鼓励病人坚持用力咳嗽,力争自行把异物咳 出,否则立即用Heimlich(海氏)手法急救
22
(2)先“开枪”、再“瞄准”!
B、大出血(Bleeding)
常见急危重症疑难病 的基本知识
1
一、常见急危重症的概念
指突然发生可直接危及病人生命的 病症。
2
二、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
3
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 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 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或两个以上 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最危重的 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 1、脑功能衰竭:
43
对高压触电者,应立 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不 能及时停电的,也可抛掷 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 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 断开电源。注意抛掷金属 线前,应将金属线的一端 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 端。
44
第二步,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 一般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
心脏停止跳动等征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状 态,但这不是死亡。
现场救治原则 使患者迅速脱离有毒环境或毒物,脱去污染

常见急危重症的培训资料

常见急危重症的培训资料

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培训资料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以上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最危重的情况莫过于心跳骤停。

1、脑功能衰竭: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2、各种休克: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

休克的常见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等类型。

3、呼吸衰竭:包括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症)、Ⅱ型呼衰(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4、心力衰竭: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5、肝功能衰竭: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化。

6、肾功能衰竭: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又称为“尿毒症”)。

7、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表现A. Asphyxia 窒息及呼吸困难(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R梗阻)B. Bleeding 大出血与休克(短时间内急性出血量>800ml)C. C1:Cardiopalmus 心悸或者C2 :Coma 昏迷D. Dying (die) 正在发生的死亡(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 ~10分钟)二、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生命“八征”(T、P、R、BP,C、A、U、S)通过对生命“八征”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T、P、R、BP,C、A、U、S。

1、体温(T):正常值为36 ~ 37℃;体温超过37℃称为发热,低于35℃称为低体温。

2、脉搏(P):正常60~100次/分、有力;同时听诊心音,心律整齐、清晰有力,未闻及杂音。

3、呼吸(R):正常14 ~ 28次/分、平稳;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一致,未闻及干湿罗音。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1. 开篇概述:急危重症的“初见”急危重症,就像是身体的小喇叭突然炸响,提醒你要马上重视。

这些症状有时候来得猝不及防,瞬间让你觉得仿佛被雷劈了似的。

比如说,你正在悠闲地喝咖啡,突然感觉到一阵剧烈的胸痛,哎哟,这时候你可能就得当心了。

急危重症不仅涉及到心脏,还包括呼吸、神经和内脏,像是把所有的“坏蛋”都集合到一起,给你来个全方位的“打击”。

所以,我们得学会快速识别,快速处理,免得真的“拔了根弦儿”。

2. 心脏病:警报响起的心跳声2.1 胸痛来袭: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心脏病这一块,就得特别小心。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胸痛,这种痛啊,有时候像是被人抓住了心口,或者像是压上了沉重的东西。

心绞痛的话,通常是在运动后出现的,这时候你要赶紧坐下来休息,给心脏点儿喘息的机会。

可是,如果痛感像是车轮压过似的持续时间长,甚至有放射到左肩、下巴或者背部,那你得马上行动了,这可能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可不是闹着玩的,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千万别拖延时间。

赶紧让医生来处理,这种时候就像是火警,越快越好。

2.2 心脏骤停:意识丧失与呼吸暂停心脏骤停则是更急的情况,你会发现人突然失去意识,呼吸也停了。

像是心脏突然变成了“死机”状态,这时候你得马上开始心肺复苏(CPR)。

按压胸部的节奏要稳、要有力,仿佛在给心脏充电一样。

急救人员赶到前,你的操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别慌张,做就对了!3. 呼吸困难:缺氧的紧急时刻3.1 哮喘发作:呼吸困难的敌人哮喘发作是一种常见的急症,病人会觉得像是被捆住了,呼吸非常困难。

这种时候,你需要帮助病人使用哮喘喷雾,喷雾是哮喘病人的“救命稻草”。

在等待药效的时候,可以让病人坐直,保持呼吸道通畅,尽量让病人放松,这时候一切紧张的情绪都要“放一边去”。

3.2 窒息:呼吸道被阻塞的危机窒息就是呼吸道被堵住了。

比如你吃东西时,突然有食物卡在了喉咙,这种情况就得马上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来解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急危重症通常指病人的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说明病情越危重,两个及两个以上脏器衰竭称“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概念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最终导致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

MODS的病因1、感染性病因:如败血症和严重感染。

2、非感染性病因:如大手术和严重创伤。

MODS最早发现于大手术后,是大手术后的重要并发症。

严重创伤后,无论有无感染存在均可发生MODS,创伤36小时内发生MODS 常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导致加重和加速MODS的发生发展。

MOF: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是指机体在严重创伤、感染、中毒、大手术后等应激状态下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发生2 个或2 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概念MOFE: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 the elderly)是以老年多器官功能衰退为基础,以老年多器官慢性疾病为先导,在某些诱因激惹下,由单一器官功能不全而诱发多个器官功能衰竭。

老年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衰退,在此基础上多器官慢性疾患使器官功能进一步减退,处于衰竭临界状态。

此时,某些并不严重的应激情况即可影响其器官功能,并导致连锁反应,类似多米诺现象,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据统计,老年人中,心肺慢性疾病多见。

诱因以肺部感染居首,占72.73%,败血症占7.28%,手术或创伤仅占 1.82%。

另外,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出血、大量饮酒、肾毒性抗生素的应用等均可成为MOFE 的诱因。

此点与中青年人因外伤、大手术、烧伤及感染败血症等诱发的MOF 有很大不同。

MOF的注意要点①原发的致病因素是急性的,继发的受损器官远离原发损害的位;②从原发损害到发生MOF,往往有一间隔期,可为数小时或数天;③受损器官原来的功能基本正常,一旦阻断其发病机制,功能障碍是可逆的;④在临床表现上,各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不同步,有的器官已呈现完全衰竭(如无尿性肾衰),有的器官则可为临床不明显的“化学性”衰竭(如血转氨酶升高)。

MOF的病死率很高,并随衰竭器官的数目增加而增高。

累及1个器官者的病死率为30%,累及2个者的病死率为50%-60%,累及3个以上者的病死率为72%-100%,4个以上死亡率基本为100%。

病死率还与病人的年龄、病因和基础病变等因素有关。

1、脑功能衰竭:如昏迷、中风、脑水肿、脑疝形成、严重脑挫裂伤、脑死亡等。

2、循环功能衰竭: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功能衰竭,最终共同表现为有效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休克)。

常见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失血性、失液性、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神经源性和内分泌性等类型。

3、呼吸衰竭:包括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Ⅰ型呼衰(单纯低氧血症)、Ⅱ型呼衰(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4、心力衰竭: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现)、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5、肝功能衰竭:表现为肝昏迷,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化。

6、肾功能衰竭: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又称为“尿毒症”)。

7、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表现A. Asphyxia 窒息及呼吸困难(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呼吸道梗阻)B. Bleeding 大出血与休克(短时间内急性出血>800ml)C. C1: Cardiopalmus 心悸C2 : Coma 昏迷D. Dying (die) 正在发生的死亡(濒临死亡)(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 ~10分钟)二、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生命“八征”(T、P、R、BP,C、A、U、S)通过对生命“八征”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急危重症——T、P、R、BP,C、A、U、S。

1、体温(T):正常值为 36 ~ 37℃;体温超过 37℃称为发热,低于 35℃称为低体温。

2、脉搏(P):正常 60~100次/分、有力;同时听诊心音,心律整齐、清晰有力,未闻及杂音。

3、呼吸(R):正常 14 ~ 28次/分、平稳;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一致,未闻及干湿罗音。

4、血压(BP):正常收缩压>100 mmHg或平均动脉压>70 mmHg(平均动脉压=舒张压+ 1/3脉压差)一旦血压低于此数值,即应45、神志(C ):正常神志清楚、对答如流,采用格拉斯哥评分≥ 9分;如果病人烦躁、紧张不安,往往提示休克早期;而神志模糊或嗜睡,说明即将发生昏迷;各种急危重症的晚期都会出现昏迷,分为浅昏迷(刺激无睁眼反应)、中度昏迷(无应答反应)与深昏迷(无肢体反应)三种程度。

6、瞳孔(A ):正常直径 3~5毫米,双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瞳孔散大并固定提示心跳停止,瞳孔缩小提示有机磷或毒品中毒,而一大一小为脑疝形成。

7、尿量(U ):正常 >30ml/h ;如果小于25ml/h 称为尿少、小于5ml/h 称为尿闭,提示发生了脱水、休克或者急性肾功能衰竭。

8、皮肤黏膜(S ):皮肤苍白、四肢湿冷提示休克;皮肤和口唇甲床紫绀提示缺氧;皮肤黏膜黄染可能为肝细胞性、溶血性或者阻塞性黄疸所致;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说明凝血机能障碍,提示发生了 DIC (全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生命八征(2)respiration 血 压 BP blood pressure8三、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危重急症的医学专业特点突发性、不可预测,病情难辨多变救命第一,先稳定病情再弄清病因时限紧迫,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应争分夺秒、强化时间观念,赶在“时间窗”内尽快实施目标治疗注重器官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必须全身综合分析和支持治疗1、最重要的专业思路与对策——对有生命危险的急症者,必须先“开枪”、再“瞄准”,即:判断、但暂不诊断 对症、但暂不对因救命、但暂不治病所谓先“救人”、然后再“治病”,而不遵循“治病→救人”的常规!患者病情按轻重缓急分为五类皮肤粘膜 skin & membrane 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 生命垂危患者(1)先“开枪”、再“瞄准”!A、呼吸困难(Asphyxia)—端坐体位—立即开放气道—给予有效吸氧(2)先“开枪”、再“瞄准”!B、大出血(Bleeding)—立即彻底止血—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扩容(3)先“开枪”、再“瞄准”!C1、心悸(Cardiopalmus)—端坐体位—有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4)先“开枪”、再“瞄准”!C2、昏迷(Coma)—开放气道—有效吸氧—建立静脉通路(5)先“开枪”、再“瞄准”!D、濒死状态(Dying)—立即人工呼救、仰卧位—尽快心肺复苏—电击除颤+复苏药物2、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措施——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1)体位¡ª¡ª仰卧、侧卧或端坐位(2)开放气道¡ª¡ª保持呼吸道畅通(3)有效吸氧¡ª¡ª鼻导管或面罩(4)建立静脉通路¡ª¡ª应通畅可靠(5)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ª¡ª酌情静脉输液(多选平衡盐液和糖水)常见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类型:水失衡¡ª¡ª如脱水(禁食、腹泻等原因)、血容量不足(各种休克都可引起),或者相反为水中毒(稀释性低血钠)、血容量过多(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左心衰竭);电解质失衡¡ª¡ª如低/高钠血症、低/高钾血症、低血钙、低血镁等;酸碱失衡¡ª¡ª如代谢性酸/碱中毒、呼吸性酸/碱中毒、混合性酸中毒3、广义的ABCD“万用”急救流程:适用于任何急危重症¡ª¡ªA.判断+气道:快速判断,确定病人昏迷后开放气道B.呼吸:给氧 + 人工呼吸C.循环:心脏 + 血管 + 血液D.评估:抢救过程中不断检查和床旁持续监测生命八征万用的急诊施救措施与流程A/ 第一步•判断(贯穿)Assessment 是否昏迷?•开放气道Airway open如果昏迷或者呼吸道阻塞、立即开放气道B/ 第二步呼吸Breathing•有效吸氧•人工呼吸C/ 第三步循环Circulation•心脏(心力、心律)•血管(有无出血)•血液(量和质)D/ 第四步评价Diagnoses•生命八征•心电监护•氧饱和度4、狭义的ABCDE急救流程:仅适用于心肺复苏——A 判断+气道:徒手开放气道B 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C 循环:胸外心脏按压D 电击除颤+复苏药物E 评价5、现场急救“七大”基本技术: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人人掌握的基本功,通过长期的模拟训练提高动手能力。

具体包括两大类基本操作技能,涉及到心肺复苏有3项,涉及到创伤急救有4项,它们分别是:(1)基础生命支持(BLS):有关现场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技能共有3项技术——a.徒手心肺复苏ABCb.电击除颤D(及心电图识别)c.复苏药物(及气管插管)(2)基础创伤急救(BTLS):有关创伤的现场急救基本操作技能共有 4项,称之为外伤的四大急救基本技术——d.止血e.包扎f.固定g.搬运6、各种支持疗法与高级手段:呼吸支持——人工呼吸机、人工肺循环支持——强心、抗休克、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脑功能支持——降颅压、亚低温肾功能支持——人工肾、血液净化肝功能支持——人工肝、保肝药物总结通过对生命“八征”(包括 T、P、R、BP,C、A、U、S)的重点体格检查,来快速识别病人是否属于常见急危重症的“六衰”范畴。

有关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请记住最重要的思路是先“开枪”、再“瞄准”,采取最基本的五项急救首要措施,广义和狭义的ABCD(E)急救流程,现场急救“七大”基本技术,以及各种支持疗法与高级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