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教学内容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教学教材

摇篮曲 陈伯吹
风不吹,浪不高, 小小的船儿轻轻摇, 小宝宝呀要睡觉。
风不吹,树不摇, 小鸟不飞也不叫, 小宝宝呀快睡觉。
风不吹,云不飘, 蓝蓝的天空静悄悄, 小宝宝呀好好睡一觉。
2、游戏歌 游戏类儿歌是配合幼儿游戏内容编写、在幼儿 做游戏时吟唱的歌谣。
3、数数歌
这是一种按照格式数序,结合具体事物 编写的儿歌。它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 的数序,培养幼儿数的观念,训练幼儿 的思维和运算能力。
桃花 (金近)
桃花,桃花, 张开嘴巴, 只会笑,不说话,
红红的嘴唇,像个小娃娃。
儿歌的功能
儿歌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 智力、开拓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 识、训练幼儿的语言、培养幼儿的道德, 是其他文学样式难以企及的。
儿歌的起源和发展
• 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童子谣”、“孺子歌 ”、“小儿语”。
例
小蚱蜢 张继楼
小蚱蜢,
草一摇,
学跳高,
摔一跤,
一跳跳上狗尾草。
头上跌个大青包。
腿一弹, 脚一跷: “ 哪个有我跳得高!”
(二)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1)摇篮曲(2)游戏歌(3)数数歌 (4)问答歌(5)绕口令(6)连锁歌 (7)字头歌(8)颠倒歌(9)谜语歌
1、摇篮曲 摇篮曲又叫催眠曲,它是母亲或长辈哄幼儿睡 觉时所哼唱的儿歌。它以优美的语言、悦耳的 韵律使幼儿愉快地入睡,是对幼儿进行的最初 的情感熏陶和美育教育。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什么鸟春天最早飞到我家来? 迎春花春天最早开; 小燕子春天飞到我家来。
什么鸟夏天水中住? 什么花夏天开满树? 水翠鸟夏天水中住; 石榴花夏天开满树。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什么花秋天第一香? 什么鸟秋天排成一字长? 桂花秋天第一香; 鸿雁鸟秋天排成一字长。
第二章 儿歌

欢迎提问
如:《高高山上一条藤》 高高山上一条藤, 藤条头上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动, 风定藤停铜铃停。
7.颠倒歌(错了歌、古怪歌、滑稽歌)
有意把事物的真相颠倒过来,说得跟实际相反,这就产生了离
奇、诙谐的效果,荒唐可笑,孩子们觉得很开心。
如《四川儿歌》:
河里石头滚上坡,
先生我,后生哥,
生了妈妈生外婆,……
二、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1.摇篮曲 2.游戏歌 3.数数歌 4.问答歌 5.连锁调 6.绕口令 7.颠倒歌 8.字头歌 9.谜语歌
1.摇篮曲(摇篮歌、催眠曲)
古时称抚儿歌
2.游戏歌:
形式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 婴幼儿边 游戏,边唱和谐优美的歌谣,有益于身
心健康,增长知识。
传统儿歌《打麦谣》
一箩麦,两箩麦,三箩打大麦。
2.抓住儿歌特征去品味儿歌。
(美口悦耳是优秀儿歌的物质,鉴赏时应着重反复诵读、品味,享受儿 歌带给我们的独特美感)
《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不下来。 咪咪咪,猫咪来, 咕噜碌碌滚下来。
3.整体感受作品
(这一阶段是认识、品味、欣赏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获得审美享 受的阶段)语言美、声律美、技巧美、意象美、意境美、意旨美
三、儿歌的功能:启蒙作用
• (一)增添幼儿生活的乐趣 • 如摇篮曲 • (二)陶冶幼儿的性情 • 儿歌率真自然、健康乐观、活泼风趣 • (三)开启幼儿的心智
• 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 (四)培养幼儿的语言
• 发音训练,学词汇、句子
第二节 儿歌的特点
一、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押韵是造成儿歌音韵和谐最重要的手段。指儿 歌中相关句子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 主要方式有:连韵、隔行押韵、几行一转韵。 有规律的句式是使儿歌产生节奏感最重要的途 径。 主要句式有:整齐的三言、四言、五言、六言、 七言、三三七言以及不整齐的杂言。
《幼儿文学实用教程—儿歌》说课稿

《幼儿文学实用教程—儿歌》说课稿《幼儿文学实用教程—儿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文学实用教程》中的《儿歌》章节。
根据教材的教学理念和学生实际技能要求,我说课内容如下: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儿歌》选自高教社出版的《幼儿文学实用教程》第二章第一节。
是学生在学习了第一章《幼儿文学基本理论》之后,在对幼儿文学的基本含义、对幼儿文学的特征、幼儿文学的作用等基本理论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接触的第一个幼儿文学文体类型。
这一节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生由概括的幼儿文学理论学习向具体幼儿文学文体学习转化的第一步,也是从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化的第一步,在整个教材学习中、在学习方法的转变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2、目标分析:依据《幼儿文学实用教程》教学大纲、教材要求及单元训练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在以教材为主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下,制定如下目标:认知目标:掌握儿歌的概念、分类、儿歌的特征;技能目标:根据儿歌特点朗读、背诵、表演、创作儿歌。
情感目标:感知儿歌的魅力,从而对儿歌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
培养幼儿情趣,增强对祖国、对民族儿歌的自豪感。
3、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定如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儿歌的分类、特点,诵读、表演儿歌。
教学难点:根据儿歌特点进行儿歌的表演和创作,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说学情:我授课的班级是学前教育1.5班的学生,入校以来,她们已经初步接触了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知识,如幼儿生理、心理,普通话、音乐、绘画、舞蹈等知识,有明确的职业展望,而且她们性格活泼,参与性强,有较好的合作意识;她们对教学内容及授课形式也有较高的兴趣,这些都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积极的作用。
三、说教法:1本课将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创造力入手,采用激发兴趣——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能力拓展等教学法,其中穿插着手指操表演法、情景教学法、朗诵指导法、评价激励法、设疑讨论法等。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上课用

续写儿歌
补票 老袋鼠,看舞蹈,买张票,往里跑。 小袋鼠,哇哇叫,妈妈给我补张票。
续写儿歌
雨来了
雨来了,快回家,小蜗牛,说不怕,我把房子背来了。 雨来了,快回家,(小蘑菇,说不怕),(我把雨伞打开了 )。 小青蛙,说不怕 ),(噗通跳到荷叶下 雨来了,快回家,( )。
续写儿歌
(四)问答歌 (五)连锁调 (六)绕口令 柿子 柿子红、柿子黄, 柿子,柿子甜似糖。 红柿子,树上长, 摘下柿子大家尝。
(七)颠倒歌 有意把事物的真相颠倒过来,说得跟实际 相反,这就产生了离奇、诙谐的效果,荒 唐可笑,孩子们觉得很开心。 如《四川儿歌》: 河里石头滚上坡, 先生我,后生哥, 生了妈妈生外婆,……
①押韵:儿歌相关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 或相近,使儿歌读起来产生音韵上的和谐美。 儿歌押韵的方式主要有: 连韵(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隔行押韵(一般是首行及偶数行押韵) 几行一转韵(转韵要自然和谐)。 押韵如《宝石光光》
②词语、词句的回环复沓以及直接模拟声响 也是形成儿歌音韵和谐不可忽视的手段。 如《雨铃铛》p78 2.节奏鲜明是儿歌的灵魂。儿歌的节奏鲜明主 要通过句式的整饬(chi)、句式的变化以及 句子字数的变化等来形成的音乐感。
请欣赏《矮矮的鸭子》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 伸长脖子,吃吃青菜。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如:《爬》 爬台阶, 往上跑, 往上跑, 回头瞧, 爸爸妈妈没我高。
又如:《雨点》 小雨点, 爱干净, 马路洗得亮晶晶。
儿歌短小、集中、洗练。非常切合婴幼 儿的口吻。
快乐一家子
天上白鸽子, 树上红猴子。 (水里黄鸭子), 草丛灰兔子 ) ( (门前土狗子) ( 檐下黑燕子 ) 家里乖孩子 ) ( 快乐一家子。
第二章 儿歌ppt课件

水里游, ×× ×┃ 快快活活头碰头 ×× ×× ┃×× ×┃
ppt精选版
24
第三节 儿歌的分类和传 统艺术形式
ppt精选版
25
问题
• 儿歌是如何分类的? • 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哪些?
ppt精选版
26
一、儿歌的分类
• ▲来源:民间流传和作家创作 • ▲主题:知识性、教育性和游戏性 • ▲字数: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ppt精选版
46
4、问答歌
问答歌又称问答调、对歌, 还有称为“盘歌”的。它是通过设问 作答的方式表现内容的儿歌。
特点:问答
ppt精选版
47
1、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
谁会跑
谁会跑?
马会跑。
马儿怎样跑? 四脚离地身不摇。
谁会飞?
鸟会飞。
鸟儿怎样飞? 张开翅膀满天飞。
谁会爬?
虫会爬。
虫儿怎样爬? 许多脚儿向前爬。
ppt精选版
33
2、游戏歌
专指配合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儿歌。 特点:有明显的组织游戏的作用 例1:流传于贵州不少地区的《斗虫虫》:
斗虫虫 虫虫咬手手, 虫虫——飞!
ppt精选版
34
例2:许多幼儿园流行的《小兔跳》:
小兔跳,
小兔跳,跳到草地吃青草,(幼儿做
蹲下吃草的动作)
老狼来了!(幼儿跑到老师或家长身 边)
想,一个没有唱过儿歌的孩子能快 乐地成长起来。”
ppt精选版
8
张秋生《半半歌》
ppt精选版
9
训练语言
一个瓜
金瓜瓜,
银瓜瓜,
瓜瓜落娃娃;
娃娃怪瓜瓜,
瓜瓜笑娃娃。
第二章儿歌——第二节儿歌概说(2)

许仅仅是孩子们的喜悦,最终却能开出真善美的花朵。
总之,儿歌同玩具、游戏一样,是幼儿天然的朋友,只有这个朋友有趣、
好玩,他们才会乐于听,喜欢念。
儿歌来源于民歌,最早是口口相传的方式。它的一些特殊形式就是由民间
歌谣流传下来的,儿童对这些特殊形式的儿歌作品情有独钟。
四、个案举要:分别出示不同类别的儿歌作品,判断各自不同的特点?
备注
5
讲授内容
备注
来》(《幼儿文学》63 页)。还有人采用“了、人、瓜”等作字尾,例如(《幼儿
文学》63 页)。
9、颠倒歌: 又叫古怪歌 、稀奇歌 、滑稽调等 。它故意违 背常情常 理,将
自然界或生活中事物的特征、正常关系加以夸张性的错乱颠倒,造成荒唐可笑
的效果,在开心的笑声中加强对正常事理的认识,增强辨别事物的能力。
恰如儿童文学研究者王泉根教授所指出的:“这是文学女神在未经开发的幼者 引证导入 心田播下的第一例诗之花种,洒下的第一瓢美之甘露,投下的第一束爱之光 5 分钟
泽。”也正像儿童文学作家黄庆云所说:“很难设想,一个没有唱过儿歌的孩子
能快乐地成长起 来。”童年 时通过儿 歌播撒在孩 子心田的种 子,最初激 起的或
的动作要求;动作促使幼儿记熟儿歌,反过来又提示幼儿按照内容和节拍做出
动作,二者相得益彰,带给孩子极大的愉悦。
我国有大量的拍手、跳绳、跳皮筋、踢毽子的游戏儿歌。深受喜爱的游戏
歌有:《斗虫虫》、《拉大锯 》、《找朋友 》、《丢手绢 》、《小兔 跳》、《黑猫 警长》 等。一般有这样一些形式:
边唱边玩集体游戏——如《丢手绢》。 边唱边跳皮筋——如“南京路上好八连,一条裤子穿九年,新三年,旧三
儿歌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各种不
第四课:第二章 儿歌

• 有规律的句式是使儿歌产生节奏感最重要 的途径。 的途径。 • 句式:整齐的三言、四言、五言、六言、 句式:整齐的三言、四言、五言、六言、 七言、三三七言以及不争气的杂言。 七言、三三七言以及不争气的杂言。 • 例如,课本 例如,课本P45,《蚕姑娘》。 ,《蚕姑娘 ,《蚕姑娘》。 • 句式的变化以及句子字数的变化也是形成 儿歌和谐节奏的手段。 儿歌和谐节奏的手段。 • 例如,P45,《我给小鸡起名字》。 例如, ,《我给小鸡起名字 ,《我给小鸡起名字》。
押韵
• 连韵(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连韵(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 隔行押韵(一般是首行及偶数 隔行押韵( 行押韵) 行押韵) • 几行一转韵(转韵要自然和谐) 几行一转韵(转韵要自然和谐) • 课本 课本P44页的例子《宝石光光》 页的例子《 页的例子 宝石光光》
• 词语、词句的回环复沓以及直接模拟声响 词语、 也是形成儿歌音韵和谐不可忽视的手段。 也是形成儿歌音韵和谐不可忽视的手段。 • 音韵和谐是儿歌的生命。 音韵和谐是儿歌的生命。 • 节奏鲜明是儿歌的灵魂。儿歌的节奏鲜明 节奏鲜明是儿歌的灵魂。 主要通过句式的整饬、 主要通过句式的整饬、句式的变化以及句 子字数的变化等来形成的音乐感。 子字数的变化等来形成的音乐感。 • 儿歌中有规律地出现一定数量的音节,形 儿歌中有规律地出现一定数量的音节, 成一定数量的节拍, 成一定数量的节拍,诵读起来就会形成短 暂自然的停顿,这种停顿就是儿歌的节奏。 暂自然的停顿,这种停顿就是儿歌的节奏。
二、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 • • • • • • • • (一)摇篮曲 (二)游戏歌 (三)数数歌 (四)问答歌 (五)连锁调 (六)绕口令 (七)颠倒歌 (八)字头歌 (九)谜语歌
第四节 儿歌的创作
幼儿文学-儿歌2.1

儿歌知识回顾
1、儿歌最早出现在( B )
A.《春秋》 B.《诗经》 C.《战国》 D.《左转》
2、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集是( C )
A.《广天籁集》 B.《歌谣》 C.《演小儿语》 D.《天籁集》
3、我国最早的儿歌集产生于什么年代( C )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明代 D.清代 4、儿歌一般的表现形式:___韵_语___
篇幅短小,主题单纯
小雨点 李文雁
小雨点, 爱干净, 马路洗得亮晶晶。
内容结构单纯,用最简单的句式结构和最短的篇幅集中描绘 幼儿某一活动,介绍某一事物,简单说明某一种道理。
具体形象,趣味盎然
太阳和月亮 吴昌烈
太阳月亮两娃娃, 打开妈妈化妆匣,太阳拿起胭脂擦, 月亮抓到粉抹,抹呀抹,擦呀擦,
一个抹成红脸蛋, 一个擦成白脸巴。
幼儿文学
CHILD LITERATURE
第二章 儿歌
回想自己小时候听过的儿歌,还记得哪些?
第一节 了解儿歌
什么是儿歌?
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低幼儿童听赏念唱的简短 诗歌,它是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 也是幼儿文学中最重要、最成熟的一种文体。
儿歌的“前世今生”
• 儿歌是幼儿文学最古老的体裁之一,至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它起源于民间,最初是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歌谣。后来,这些歌谣被人们
高高兴兴做朋友
儿歌特点
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矮矮的鸭子》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 伸长脖子,吃吃青菜。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押韵 (连韵、隔 行押韵、几行转 韵)。
叠音词、句式复 沓 造成诗歌语音 上的回环往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绕口令
它有意似的把一些发音相近、容易读混淆 的字词组成诙谐风趣的儿歌,要求用比较 快的速度诵读出来,如中班练习sh、z音的 儿歌:
柿子 柿子红、柿子黄, 柿子,柿子甜似糖。 红柿子,树上长, 摘下柿子大家尝。
全国政协委员王馥荔认为,“少儿歌曲应该为孩子 们营造一个纯真、善良、美好的氛围,让他们感受 到生活的美好,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对孩子的成 长也更有利”。
一、写出儿歌的“样儿”和“味儿” 1.句句押韵
《大鹅》
大白鹅,头一昂, 眼睛生在脑门上。 说这个:“戆,戆,戆!” 说那个:“戆,戆,戆!” “咚”一下,撞墙上, 头上长出个红囊囊!
河马
河马河马,好说大话: “我的嘴巴,又方又大, 狮子老虎,一口吞下, 鳄鱼乌龟,不够磨牙……” 吹到最后,不会说话。 你猜为啥 ,鳄鱼来了, 河马吓得,张大嘴巴。
2.第一、二、四句押韵
“绝句型儿歌”
小鹿
小鹿小鹿,毛衣毛裤,
身上开花,头上长树。
3.双行押韵
(六)连锁调
也称连珠体儿歌、衔尾式儿歌。它用顶真的 修辞方法来结构征收儿歌,将上一句末尾的 字或词作为下一局的起头,首尾相连,环环 相扣。
(七)颠倒歌
有意把事物的真相颠倒过来,说得跟实际相 反,这就产生了离奇、诙谐的效果,荒唐可 笑,孩子们觉得很开心。
如《四川儿歌》:
河里石头滚上坡,
先生我,后生哥,
儿歌短小、集中、洗练。非常切合婴幼 儿的口吻。
问答歌 谁会飞,鸟会飞,
鸟儿怎样飞? 扑扑翅膀飞又回。 谁会跑,马会跑,
马儿怎样跑? 四脚离地身不摇。
二、 儿歌的类型
(一)摇篮曲 (二)数数歌 数数歌是培养幼儿对数的初步认识的儿歌。这是
一种按照数序,结合具体事物造成句子的儿歌。 如《七个阿姨不摘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七个花篮手中提, 七个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①儿歌中有规律地出现一定数量的音节,形 成一定数量的节拍,诵读起来就会形成短暂 自然的停顿,这种停顿就是儿歌的节奏。
②有规律的句式是使儿歌产生节奏感最重要 的途径。句式:整齐的三言、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三三七言以及不争气的杂言。
例如,《蚕姑娘》。
③句式的变化以及句子字数的变化也是形成 儿歌和谐节奏的手段。
例如,《我给小鸡起名字》。
请欣赏《矮矮的鸭子》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 伸长脖子,吃吃青菜。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如:《爬》 爬台阶, 往上跑, 往上跑, 回头瞧, 爸爸妈妈没我高。
又如:《雨点》 小雨点, 爱干净, 马路洗得亮晶晶。
③到了清代,郑旭旦等肯定了儿歌的价值,提出 儿歌 是“天籁”的观点,强调儿歌是天真、活泼、 自然的。
二、儿歌的发展概况
④五四时期,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儿歌得以产生, 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了声势浩大的歌谣运动。 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把征集的 歌谣中的儿童歌谣,冠以“儿歌”的名称在《歌 谣》周刊上发表。从此,“儿歌”作为儿童文学 的体裁名称沿用至今。 ⑤“五四”之后,儿歌一词广泛使用,一直沿用 到今
一、儿歌的特征
1、主题单纯,篇幅短小 2、形式活泼,富有情趣 3、语言通俗,意蕴简明 4、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1.儿歌的音韵和谐,主要是通过句子的押韵、 词句的回环复沓以及模拟声响等手段所形成 的音乐感。音韵和谐是儿歌的生命
①押韵:儿歌相关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 或相近,使儿歌读起来产生音韵上的和谐美。 儿歌押韵的方式主要有:
连韵(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隔行押韵(一般是首行及偶数行押韵) 几行一转韵(转韵要自然和谐)。 押韵如《宝石光光》
②词语、词句的回环复沓以及直接模拟声响 也是形成儿歌音韵和谐不可忽视的手段。
如《雨铃铛》p78
2.节奏鲜明是儿歌的灵魂。儿歌的节奏鲜明主 要通过句式的整饬、句式的变化以及句子字 数的变化等来形成的音乐感。
第二章 儿歌
第一节 儿歌特征、类型
一、儿歌的概念
儿歌是指适合幼儿吟唱、欣赏的歌谣, 又称为“歌谣”。所谓“歌谣”,是民歌、 民谣、童谣的总称。是劳动人民口头诗歌 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儿歌的发展概况
① 儿歌源于民间,历史悠久。童谣在各种文献中 还有“童子歌”、“儿童谣”“小儿童谣”。
②到了明代,社会对儿歌的认识有了变化,一些 有识之士从儿歌的时代口耳相传的实际情况出发, 来诠释儿歌的特点及作用,并出现由吕坤个人收 集的我国第一部儿歌专辑《演小儿语》。
生了妈妈生外婆,……
(八)字头歌《子字歌》
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儿歌形式。这种儿歌是每 句最后一字几乎相同,一韵到底,语言亲切 而风趣,有很强的韵律感,深受婴幼儿喜爱。 如:
河边一个小房子,屋外是个小院子,
门口坐了个小小子,嘴里吃着小松子,
看着天空数鸽子。姐姐瞧他脑瓜子。
怎么像个小傻子,小子气得踢凳子,
(三)谜语歌
是以歌谣形式作谜面的谜语。
古人将“谜”解释为”隐语,即把本体隐 蔽起来,
运用比喻影射或暗示本体的特征。
坐也蹲着 行也蹲着 卧也蹲着 抓虫是能手 雨来爱唱歌 爬也躺着 停也躺着 睡也躺着 无脚能走路 弯弯象小河 两种小动物 猜猜是什么
(四)问答歌
是通过设问作答的方式内容的一种儿歌。 形式是用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描述儿童可
“妈妈让我数鸽子”,我是一个好孩子
(九)时序歌
时序歌又叫时令歌。它是运用优美的旋 律引导儿童初步认识了解自然现象、时间的 变化、季节的变换规律的一种儿歌形式。
第四节 儿歌的创作
“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我只要双 截棍,哼哼哈嘿……”稚嫩的童声哼唱着这样的歌曲, 令许多听者担忧:属于孩子们的歌曲在哪里?如何 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成为人们的关 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