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 备份

合集下载

幼儿文学第二章

幼儿文学第二章
“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我只要双 截棍,哼哼哈嘿……”稚嫩的童声哼唱着这样的歌曲, 令许多听者担忧:属于孩子们的歌曲在哪里?如何 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成为此次两会 上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全国政协委员王馥荔认为,“少儿歌曲应该为孩子 们营造一个纯真、善良、美好的氛围,让他们感受 到生活的美好,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对孩子的成 长也更有利”。
就我们最熟悉的摇篮曲童谣《摇啊摇》而 言,仅在杭州地区,它就已具有了多个版 本,而它产生时的最初的功能、作用在流 传中也发生了改变。
①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叫我好宝宝, 一只馒头两块糕/又有团子又有糕。
②摇啊摇,摇啊摇, 摇到外婆家(gō), 外婆叫我好宝宝, 一包糖,一包糕, 给谁吃(béi dǎ níng qiē), 给我个(béi ǎn gè )心肝宝贝囡囡肉肉吃
个子虽不大, 浑身是武器, 见敌缩成团, 看你怎么办?
第三节 儿歌的分类及传统艺术形式
一、儿歌的分类 1、从儿歌的来源看,可分为民间流传的儿歌
和作家创作的儿歌。 2、从儿歌的内容看,可分为知识儿歌和生活
儿歌。知识儿歌像幼儿介绍浅显易懂的 知识, 生活儿歌取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着重表现 他们生活的状态及生活情趣。
问答歌 谁会飞,鸟会飞,
母亲给婴儿年摇篮曲,追求的是愉悦婴儿; 是指恬然入睡。儿歌还可与游戏和之,即使 高声吟唱绕口令、颠倒歌、连锁调、字头格 等形式的儿歌,也首先满足音韵节奏上的乐 趣,满足听觉上的快感。
光头 光头光头,下雨不愁, 人家有伞,我有光头。 又油又黑,又光又亮, 雨水不沾,天下敢走。
2.第一、二、四句押韵
“绝句型儿歌”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
精品课件

爬台阶, 往上跑, 往上跑, 回头瞧,
小雨点, 爱干净, 马路洗得亮晶晶。
爸爸妈妈没我高。
儿歌短小、集中、洗练。非常切合婴幼儿 的口吻。
精品课件
形象具体,趣味盎然
《太阳和月亮》
太阳月亮两娃娃, 打开妈妈化妆匣, 太阳拿起胭脂抹, 月亮抓到香粉擦,
抹呀抹,擦呀擦, 一个抹成红脸蛋, 一个擦成白脸蛋。
(一)儿歌的分类 1.根据来源,分为民间流传的儿歌和作家创作
的儿歌。 2.根据内容,分为知识类儿歌和生活类儿歌。 3.根据行数格式,分为四句为一首的“绝句型
”儿歌和行数自由的儿歌。 4.根据每行字数多少,分为三言、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三三七言和杂言等类。
精品课件
“三三七言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杂言句式,一般 每节由三句构成,其中第一、二句为三言句,第 三句为七言句。
河边一个小房子,屋外是个小院子, 门口坐个小小子,嘴里吃着小松子, 看着天空数鸽子。姐姐瞧他脑瓜子。 怎么像个小傻子,小子气得踢凳子, “妈妈让我数鸽子”,我是一个好孩子

精品课件
8、颠倒歌 又叫稀奇歌、滑稽歌、古怪歌、反唱歌,指使 用夸张手法,故意颠倒地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 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 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
精品课件
数字歌 金近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筋斗,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 十个手指头。
精品课件
4、问答歌 问答歌也叫对歌、盘歌、猜谜调,是通过设 问作答的方式表现内容的一种儿歌。引导孩子 认识事物或一定道理的传统儿歌形式 。
精品课件
点? 点儿。
豆儿对歌
什么豆儿圆? 什么豆儿扁? 什么豆儿长? 什么豆儿小不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88297

幼儿文学第二章儿歌88297

A
8
主题单纯,篇幅短小
《爬》
《雨点》
爬台阶, 往上跑, 往上跑, 回头瞧,
小雨点, 爱干净, 马路洗得亮晶晶。
爸爸妈妈没我高。
儿歌短小、集中、洗练。非常切合婴幼儿的 口吻。
A
9
形象具体,趣味盎然
《太阳和月亮》
太阳月亮两娃娃, 打开妈妈化妆匣, 太阳拿起胭脂抹, 月亮抓到香粉擦, 抹呀抹,擦呀擦, 一个抹成红脸蛋, 一个擦成白脸蛋。
第二章 儿歌和幼儿诗
第一节 儿 歌
A
1
一、儿歌概说
儿歌的概念? 儿歌的功能? 儿歌的起源和发展?
A
2
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 叽哩咕噜滚下来。
A
3
儿歌的概念
儿歌是适合幼儿听赏念唱的顺口、易懂的 短小诗歌。儿歌是幼儿文学的主要体裁, 是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 式。
A
10
语言浅显,明白易懂
《氢气球》
氢气球,爱生气, 我想亲亲它,“叭----”
气破大肚皮。
A
11
音韵和谐,好记易诵
《矮矮的鸭子》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 伸长脖子,吃吃青菜。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A
12
三、儿歌的分类和特殊艺术形式
(一)儿歌的分类
A
17
2、游戏歌 游戏类儿歌是配合幼儿游戏内容编写、在幼儿 做游戏时吟唱的歌谣。
A
18
3、数数歌
这是一种按照格式数序,结合具体事物 编写的儿歌。它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 的数序,培养幼儿数的观念,训练幼儿 的思维和运算能力。

幼儿文学-儿歌2.3

幼儿文学-儿歌2.3

儿歌创编题型
发散思维练习 玩游戏:动物园里有什么?
叫到学号的同学快速回答 不能重复
尝试仿编
原儿歌
圆圆歌
圆圆的车轮转起来, 圆圆的小鼓翘起来, 圆圆的气球飞起来, 圆圆的皮球跳起来。
பைடு நூலகம்续编
圆圆的苹果吃起来, 圆圆的屁股扭起来, 圆圆的扇子摆起来, 圆圆的小脸笑起来。 圆圆的太阳升起来, 圆圆的月亮亮起来。
幼儿文学
CHILD LITERATURE
第二章 儿歌
上节课知识回顾
C 1.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专集是( )
A.《广天籁集》 B.《歌谣》 C.《演小儿语》 2.下列儿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入韵方式? 儿歌一 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全不见。 儿歌二 小雨点,沙沙沙, 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雨点,沙沙沙, 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儿歌教学范例
欣赏儿歌:《小犀牛》《拍手歌》《黄鹂鸟》《三只小熊》
作业
自选一首儿歌,表演诵读(1分钟左右) 拍视频上传至蓝墨云班课
尝试仿编
原儿歌

清清的小河是小鱼的家 , 绿绿的池塘是青蛙的家 , 黑黑的山洞是狗熊的家 , 茂密的大树是小鸟的家 ,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续编
青青的小草是小花的家, 美丽的花园是蝴蝶的家, 广阔的大海是海豚的家。 高高的大山是老虎的家, 伟大的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
尝试仿编
原儿歌
《小雨点》 小雨点, 沙沙沙。
D.《天籁集》
第三节 儿歌创编与表演
欣赏几首儿歌
小老鼠,不害羞, 专在夜里当小偷。 悄悄溜进米缸里, 掀了盖子摔了油。
听歌欣赏: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幼儿文学第二章__儿歌综述

幼儿文学第二章__儿歌综述
• 一、语言浅显,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 押韵是造成儿歌音韵和谐最重要的手段, 指儿歌相关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 或相近,使儿歌读起来产生音韵上的和谐 美。
穿衣歌(i韵)
• • • •
花花衣,真美丽,宝宝自己学穿衣。 小手伸进衣袖里,再把领子理一理。 扣子扣进小扣眼,一个一个对整齐。 再把衣襟拉一拉,对着镜子笑眯眯。
二、儿歌的发展概况
五四时期: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儿歌得以产生,五四 新文化运动孕育了声势浩大的歌谣运动。 “儿歌” 作为专业术语固定下来,儿歌的研究不止于收集, 开始了专门的创作。如《卖布谣》(刘大白) 新中国:50年代被誉为黄金时期而记载在儿童文学 史上。有一批儿歌作家:鲁兵、圣野等。80年代 开始,儿歌更有新发展。
儿歌来源于民间文学,是在童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 比如,在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
• 一人一马一杆枪,二人马上磨刀枪,
• 三气周瑜芦花荡,四郎探母回家乡,
• 五松打虎井阳冈, 六文龙双枪是虎将,
• 七仙女下凡嫁中郎,八仙过海李成良,
• 九九归一唐三藏,十面埋伏楚霸王。
• 在这首童谣中讲述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民 间故事,极具好奇心的孩子们对这些民间故事中 的传奇人物充满了兴趣。 • 同时,这首童谣每句句尾押“ang”韵,念来响亮 明朗,因此成为孩子们在娱乐中广为传诵的歌谣。 • 周瑜 霸王 四郎探母之铁镜公主 /唐僧

• 水仙花 • 水仙娃娃, • 接到我家, • 爱喝清水, 不吃泥巴。(圣野)
• (四)培养幼儿的语言:发音、词汇、句 子、描述能力。 • 刷牙 • 牙刷能刷牙, • 刷牙用牙刷。 • 华华有牙刷不刷牙, • 花花用牙刷会刷牙。 • 华华和花花, • 谁是好娃娃。(钱德慈)

幼儿文学-儿歌2.1

幼儿文学-儿歌2.1
圣野、张继楼、柯岩等创作成就斐然。
儿歌知识回顾
1、儿歌最早出现在( B )
A.《春秋》 B.《诗经》 C.《战国》 D.《左转》
2、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集是( C )
A.《广天籁集》 B.《歌谣》 C.《演小儿语》 D.《天籁集》
3、我国最早的儿歌集产生于什么年代( C )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明代 D.清代 4、儿歌一般的表现形式:___韵_语___
篇幅短小,主题单纯
小雨点 李文雁
小雨点, 爱干净, 马路洗得亮晶晶。
内容结构单纯,用最简单的句式结构和最短的篇幅集中描绘 幼儿某一活动,介绍某一事物,简单说明某一种道理。
具体形象,趣味盎然
太阳和月亮 吴昌烈
太阳月亮两娃娃, 打开妈妈化妆匣,太阳拿起胭脂擦, 月亮抓到粉抹,抹呀抹,擦呀擦,
一个抹成红脸蛋, 一个擦成白脸巴。
幼儿文学
CHILD LITERATURE
第二章 儿歌
回想自己小时候听过的儿歌,还记得哪些?
第一节 了解儿歌
什么是儿歌?
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低幼儿童听赏念唱的简短 诗歌,它是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 也是幼儿文学中最重要、最成熟的一种文体。
儿歌的“前世今生”
• 儿歌是幼儿文学最古老的体裁之一,至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它起源于民间,最初是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歌谣。后来,这些歌谣被人们
高高兴兴做朋友
儿歌特点
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矮矮的鸭子》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 伸长脖子,吃吃青菜。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押韵 (连韵、隔 行押韵、几行转 韵)。
叠音词、句式复 沓 造成诗歌语音 上的回环往复

幼儿文学电子教案 第二章 儿歌

幼儿文学电子教案 第二章 儿歌
8.字头歌
字头歌,也称为头字谣,每句尾字几乎完全相同,一韵到底,韵律感很强。
这类儿歌多以“子”“头”“儿”字作为每句结尾,依次称为“子字歌”“头字歌”“儿字歌”。
字头歌往往句式相同,节奏匀称。
9.谜语歌
谜语歌是用儿歌编写的谜语,既是一种游戏材料,也是一种文学样式。
念诵着谜语歌来猜谜,是一种具有文学趣味的益智游戏。
五、讨论
1.交流教材“探讨”栏目中的内容。
2.评析幼儿创编的儿歌《过桥》《刺猬捡松果》(见教材第37-38页)。
六、作业
1.举例说明儿歌的特点。
2.结合作品阐述儿歌的形式类型及其特点。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形式,创编一首好听又好玩的儿歌,并在班级共享。
4.自主作业:分组搜集各种形式类型的儿歌。
(1)在班级开一个儿歌读会分享各组的成果。
子,使其愉悦平静,安然入睡。
摇篮歌一般语言流畅,节奏舒缓,语调柔和。
2.游戏歌
游戏歌是指在游戏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游戏动作而念唱的儿歌。
(1)亲子之间的逗乐歌:是母亲等长者为低幼孩子念唱的儿歌。
一类是安抚孩子的;另一类是亲子之间嬉戏时念唱的。
(2)儿童之间的游戏歌:是儿童同伴之间嬉戏时念唱的儿歌。
一类是在玩手指游戏、踢毽子、跳绳等非对抗性游戏时念唱的;
4.连锁调
连锁调,又称为连珠体或连环体儿歌,主要采用顶针的修辞手法来结构全文。
顶针的方式不止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是上一句或上一节末尾的字、词或短句,做下一句或下一节的开头,或者是使用谐音词作为连接上下文的桥梁,随韵接合,环环相扣。
从主题上看,大部分连锁调的意义并不连贯、完整,各个层次之间基本上没有逻辑联系,但往往洋溢着一种诙谐、荒诞的快乐。
情趣也体现在形式上:富有动感的叙述方式所呈现的口语风格。

幼儿文学人教版 第二章 儿歌

幼儿文学人教版  第二章 儿歌

组成
它可以对幼儿进行知识教育;谜语歌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形象、有趣的描述,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儿童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能力的发展,促进儿童记忆想象、联想能力的提高。
作用
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TEACHING ANALYSIS
谜语歌
谜语歌是由谜面(儿歌本身)谜底(答案)迷木(对答案范围的提示,有的省略)三部分组成。
TEACHING ANALYSIS
绕口令
《墙上挂面鼓》 《刘小柳与牛小妞》
有意识地把一些发音相近,容易混淆的字词组成诙谐风趣的儿歌,专门用来训练幼儿发音的。
结构特点
概念
又称古怪歌、错了歌、稀奇歌、滑稽调,指故意把事物的本来面目颠倒过来叙述,使其具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儿歌。
代表作品
颠倒歌幽默诙谐,可使儿童愉快,也可训练儿童辨别事物的能力。特点是:正话反说,内容机智,联想丰富
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TEACHING STRATEGY
地位
摇篮曲又称摇篮歌、催眠曲,是人的一生中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
概念
是由母亲或其他长辈哄幼儿睡觉时所哼唱、吟诵的歌谣。
代表作品
节奏柔和、韵律和谐,给幼儿听觉上的享受,其作用主要在于催眠。音调柔和、动听、抒情性强,母爱永远是主旋律。
特点
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
选择新的角度
展开想象的翅膀
儿歌的创作
TEACHING STRATEGY
开掘积极的主题
注意表现手法与艺术形式的灵活多样
认真修改,去粗取精
感谢观看
Wish you a new semester
祝同学新学期新气象
1.写出儿歌的“样儿”和“味儿”
句句押韵
第一、二、四句押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明清时期的童谣观



公元15至16世纪,在一些历史典籍中, 虽然记录的儿歌并不是很多,但儿歌的 内容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 如明地方志《帝京景物略》中就有这样 的儿歌:“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 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 儿发芽,打柭bā儿。 ” 这里,我们终于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活泼 场景,而不是充满诡异色彩的占卜预言。
小蚱蜢
小蚱蜢, 学跳高, 一跳跳上狗尾草。
张继楼
草一摇, 摔一跤, 头上跌个大青包。
腿一弹, 脚一跷: “ 哪个有我跳得高!”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 式
(一)摇篮歌 摇篮歌又称摇篮曲、催眠曲、抚儿歌,指哄孩子 睡着
时由母亲或其他成人吟唱的儿歌形式。
特点:内容通俗浅显,节奏柔和舒缓,语言柔美

畅。对孩子的影响在“声”而不在“义”。


综观历史文献所记载的童谣,那些古老 的童谣都与朝代的兴衰、重大的历史事 件紧密相关。 看似简单朴素的语句隐含着一种关于国 运的玄机,有着很浓的政治色彩。其原 因在于,那些童谣是由当时的成人特意 创作,然后再教给孩子们,让他们在街 头巷尾大声吟唱。

孩子们只觉得童谣音韵和谐动听、歌词 简单、朗朗上口,并不曾探究其中的深 意。所以这类童谣在其实质上并不是为 儿童而创作的,是成人在当时的政治环 境下曲折、含蓄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或社 会理想的载体。



《广天籁集》,收录儿歌23首。清末, 又有学者范寅辑录《越谚》,收集儿歌 三十余首。 意大利人韦大利《北京歌谣》,170首 美国人何德兰《孺子歌图》,收集138首。



如明地方志 中就有这样的儿歌: “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 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儿发芽,打 柭bā儿。 ” 康熙初年,郑旭旦编辑了儿歌集 , 书中收录了吴越地区儿歌48首。 我国童谣的收集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 期, 、 等古代典籍中都有关 于童谣的零星记录。
五四时期


五四时期,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儿歌得以 产生,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了声势浩大 的“歌谣运动”。 代表人物:顾颉刚、周作人、朱自清
一、儿歌的一般形式
儿歌的句式
二言句式 三言句式 五言句式, 六言句式 七言句式 杂言句式
句式
◆“三三七句式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杂言句式,一般以多 式的形式 呈现 ,每节由三句构成,其中 第一、二句为三言句,第三句为七言句。例《小蚱蜢》
摇篮曲
陈伯吹
风不吹,浪不高, 小小的船儿轻轻摇, 小宝宝啊要睡觉。 觉。 风不吹,树不摇, 小鸟不飞也不叫, 小宝宝啊快睡觉。
风不吹,云不飘, 蓝蓝的天空静悄悄, 小宝宝啊好好睡一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 形式
(二)问答歌 问答歌又称对歌、盘歌、猜谜调,指以设问作答 的方 式,引导孩子认识事物或一定道理的传统儿歌形 式。 特点:有问有答,介绍事物,问答的设计一般不 超过 四组问四组答。 《豆儿对歌》一问一答式


讨小狗,要好的。 我家狗大却生痴,不咬贼,只咬鸡。 老王卖瓜,腊腊巴巴。 不怕担子重,只要脊梁硬。 鹦哥乐,檐前挂, 为甚过潼关,终日不说话。

明代这种儿歌观的改变和思想家王阳明 的教育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王阳明认 为:一般小孩的性情是,喜欢嬉闹游戏 而害怕拘束、责罚。就像草木才开始萌 芽,让它舒畅生长,它的枝条就能粗壮, 摧残阻挠它,它就会衰弱枯萎。


到了清代,儿歌的观念虽然逐渐多元化。 但清前期和中期,由于清朝统治者采取 文化禁锢政策,儿歌的搜集与理工作 也一度沉寂。 康熙初年,郑旭旦编辑了儿歌集《天籁 集》,书中收录了吴越地区儿歌48首。
《天籁集》

《天籁集》所收儿歌一般短小,节奏明 快琅琅上口,常用拟人化手法。表达方 式既有直叙式,也有问答式,形式丰富 多样。除整齐的三、四、五、七言体外, 也有长短句交错的杂言体。

什么是儿歌? 你印象最深的儿歌是哪首? 你小时候喜欢儿歌吗?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以 口语化的韵文来叙事表情的一种童谣, 是个体生命最初阶段接触的文学样式。 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或童子谣、孺子 歌、小儿语
一、中国儿歌的发生说


我国童谣的收集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 《左传》、《战国策》等古代典籍中都 有关于童谣的零星记录。 如,《列子 仲尼》中所载的“立我蒸民, 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不则”,就 相传为尧时的童谣。


也是从明代开始,一些文人开始专门搜集民间 儿歌。如,文学家杨慎就在他的《古今风谣》 中辑录了大量童谣。 1593年,吕坤所编辑的《演小儿语》可以说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个人搜集的儿歌集。全书共 收录了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的儿歌46首。这 些儿歌文字浅近,内容生动,便于口头传诵。 编者在每首儿歌下面加上评语,在序言中提出 了一些关于童谣的理论问题,它为后人的儿歌 创作提供了借鉴。

始皇时童谣①
阿房阿房亡始皇② ——《述异记》 【注释】 ①始皇:秦始皇,名嬴政。公元前246 年—前210年在位。公元前221年统一中 国,建立清王朝。 ②阿房:阿房宫(e pang gong)。

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①可以濯我缨。 ②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孟子· 离娄上》 【注释】 ①沧浪:过去一半解释为“青色”,但也有人 认为是地名。似以后说为妥。否则,“青色之 水清”,固然可勉强解释的通,而“青色之水 浊”则未免有色彩不调和之嫌。 ②濯:zhuo 洗。缨:ying古时系帽子的带子, 这里亦可解释为头部。
荧惑说



由于中国古代童谣被当时人们普遍看作 是一种预示朝代兴亡的征兆,因此, “荧惑说”渐渐成为中国古代关于儿歌 的一种主要理论。 荧惑星矢人们对火星一种称呼,儿歌是 天上荧惑星下凡降为“赤衣小儿”教人 间儿童嬉唱、预示国运的歌谣。 可以这么说,中国古代的儿歌虽然被儿 童传唱,但在成人眼中,它并不属于儿 童,而是一个用于预言朝代兴替的政治
豆儿对歌
什么豆儿圆? 什么豆儿扁? 什么豆儿长? 什么豆儿小不点? 豌豆粒儿圆, 蚕豆粒儿扁, 豇豆粒儿长, 绿豆粒儿小不点儿。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什么花春天最早开? 什么鸟春天最早飞到我家来? 迎春花春天最早开; 小燕子春天飞到我家来。 什么鸟夏天水中住? 什么花夏天开满树? 水翠鸟夏天水中住; 石榴花夏天开满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