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提炼分论点训练

合集下载

议论文分论点训练

议论文分论点训练

你来试试 如以“如何估价自己”为题作文,请列出分论点。
01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①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
02
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
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03
过低地估价自己,不相信自己,妄自菲薄,
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如要证明“勇敢”,请列出分论点。
临危受命、屡败屡战、 宁死不屈、以身殉国、 冒死直谏、独善其身
a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b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c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勇敢是 (面对___的___) 勇敢是 (面对___的___) 勇敢是 (面对___的___)
你来试试
《谈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从“是什么”的角度 示例 (总)家庭成员,师生,朋友之间都会有隔阂,有阻挡的心墙。 (分)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鸿沟是心墙, 学生与老师之间远远的距离是心墙, 朋友与朋友之间深深的误解是心墙……
从“怎么办”的角度分论点 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嫉妒,拥抱宽容 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自私,拥抱微笑 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虚伪,拥抱真诚 无形的墙,我们用文明来击垮。 无形的墙,我们用礼貌去瓦解。 无形的墙,我们用宽容来毁灭。 下自私。 拆除心墙,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 拆除心墙,我们要有责任心。 机智的交谈也是拆除
04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不敢行动,就会裹足不前。
层层推进法最常见的是按照议论的基本 思路和结构来设置分论点,即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 分论点。
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

怎样提炼分论点

怎样提炼分论点

怎样提炼分论点对于一篇议论文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分论点的有无、当否,直接影响到思路是否清晰,说理是否透彻,结构是否合理,最终影响到文章的整体效果的优劣。

在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很多同学深感苦恼的一个问题是不会围绕中心论点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分析说理,文章常常表现出思路狭窄、闭塞,内容肤浅、单薄,说理宽泛、苍白,表达模糊、笼统的毛病。

学会围绕中心论点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构设分论点,铺展行文,这是克服上述毛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怎样提炼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提炼分论点的常用方法有1.追问原因法——即问一个“为什么”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

由于因果联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此,运用因果分析法形成分论点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例12005年高考北京地区高考作文题为以“安”为题材,“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自行选定角度写议论文。

字数不少于800字。

提炼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中心论点),如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的目标无法实现。

例2古训说“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

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

请以“规矩”为话题作文。

分析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中心论点):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议论文分论点提炼的方法

议论文分论点提炼的方法

议论文分论点提炼的方法1、追问原因法(为什么)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事物是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抓住了其中几个主要原因,也就形成了几个分论点。

就是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以《说“意气”》为题作文(见例文一)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

追问原因:分论点一: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分论点二:献身理想的勇气,使人勇敢。

分论点三:勇于探索的勇气,是人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2、追问办法法即就中心论点问一个“怎么办”。

也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以《说“意气”》为题作文(见例文二)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分论点一:坚韧不屈,不畏风霜,不畏寒冷。

分论点二: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分论点三:自信乐观,经风历雨,拨云见日。

3.追问结果法即以中心论点为前提,去推想这个前提之下会产生怎样的意义、作用、价值或影响。

例:《诗意的生活》的中心论点是:人应当诗意的生活。

(见例文三)分论点一:诗意的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分论点二:诗意的生活,需要人们从阅读中汲取养料。

分论点三:诗意的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

4.追问对象法即先用一个句子将中心论点表达出来,然后再看看这个论点涉及到哪些人、事、物。

然后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雕琢心中的天使》,用一句话提炼出中心论点为: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雕琢涉及的人包括:丛飞、李春燕、洪战辉等,于是就可提出如下三个分论点。

(见例文四)5.追问内容法就是先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宾语涉及到哪些人或物,然后结合论点的核心揭示出人和物的本质内容即可成几个分论点。

例:《雕琢心中的天使》分论点一: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爱国的天使;分论点二: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乐观的天使;分论点三: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词坛的天使。

练习1.以《这山望着那山高》为题作文示例:中心论点:题目即为论点。

要求用推想结果法提炼分论点。

高考作文强化训练一:巧设议论文分论点(详解版)

高考作文强化训练一:巧设议论文分论点(详解版)

高考作文强化训练一:巧设议论文分论点(详解版)强化训练一:巧设议论文文分论点一、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一)并列式设置1.概念分类法——是什么一般而言,一个论点往往有一个最核心的概念,而且这个核心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如能从“是什么”的角度切入,进而对这个核心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丰富内涵进行挖掘,并用“A是什么”或“什么是A”的句式进行分类列举,那就可以生发出许多比较具体和贴切的分论点来。

先看一个浅显的例子。

《谈骨气》的中心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骨气”为核心概念) 分论点①:骨气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分论点②:骨气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分论点③:骨气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再看2014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青春永不朽》的中心论点:青春永不朽。

(“青春”为核心概念)分论点①:叛逆而求索的青春不朽。

分论点②:智慧激发智慧的青春不朽。

分论点③:审美有创新的青春不朽。

边练边悟1请在横线处填出分论点。

《争》的中心论点:生活中,我们应甘于用“争”来张扬生命。

(“争”为核心概念) 分论点①:争是对不公命运的不屈抗争。

分论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分论点②:争是对美好真理的无悔坚持。

分论点③:争是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

2.因果分析法——为什么因果分析法既是一种论证方法,也是一种设置分论点的具体方法。

作为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这里的“因”是分论点,“果”是中心论点,是在中心论点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凡条件,就必有主客观之分;凡原因,就必有内外主次之别;凡影响,更必有大小正反之异。

如果能根据这样的思路去辨析、思考,那么,即便是再简单的“为什么”,我们也能寻出丰富多彩的答案来。

议论文指导如何提炼分论点(三个角度分论点)-推荐

议论文指导如何提炼分论点(三个角度分论点)-推荐
❖ 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20字。
❖ 4、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 每一段都扣题。
❖ 5、分论点之间不能意义重复或概念交叉 。
高考阅卷老师提示:结构要清晰
泯,意志不衰。
事例: 邰丽华 结尾(回扣论点,联系实际,深化论点):意气,是成
就人生所必需的。人,要有意气,要意
气风发。
角度:为什么
从《谈意气》一文的分论点可以看出,
它是定下中心论点后从“为什么”的角度提
炼分论点。“人要有意气”,为什么呢? “人有意气,才能……”,找出了三个原因。
《谈意气》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
总——意气,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
题目:谈 意 气
开头: 用三个排比句引入 (李白、杜甫、毛泽东)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分论点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事例: 李白、苏轼 分论点2: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
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事例: 岳飞、文天祥、苏武、张骞 分论点3: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
明确拟分论点的总的要求
❖ 1、中心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分论点一般放在 每一段的开头或独立成段,为了避免单一,最好有名言 名句或者比喻等引出论点,形式错落有变化。
❖ 2、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 而且不要同一个层次,两个原因+一个做法,或者两个 做法+一个作用,两个是什么+一个怎么做。
人有意气,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
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 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 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 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 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 根竹杖,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早已映入史册,成为民 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作文专题训练之九“议论文分论点提炼技巧”_写作指导

作文专题训练之九“议论文分论点提炼技巧”_写作指导

2014届毕业班复习作文专题强化训练作文专题训练之九:“议论文分论点提炼技巧” 写作指导第一、并列式横向分解(并列结构)这种方法又可以分为下列几种形式,在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1)追问类属法一一即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

例1:话题“宽容”。

分论点一: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分论点二:宽容是一种高远的境界;分论点三:宽容是一种化敌为友的智慧。

例2:中心论点:学会低头。

分论点一:学会低头是一种谦逊的为人品格;分论点二:学会低头是一种踏实的人生态度;分论点三:学会低头是人类的一种智慧。

例3:以“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人生必须争。

(中心论点)①争是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的不屈抗争;(分论点一)②争是不甘落后的努力拼搏;(分论点二)③争是面临困境时的迎难奋争。

(分论点三)例4:话题“肩膀”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例5:话题“微笑”微笑,是一剂化解矛盾的神气药水。

微笑,是一种善意单纯的交流方式。

微笑,是和平的象征、友谊的传达机(2)追问原因法——即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

例1:论证“答案是丰富多彩的”,①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②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③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例2: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进行作文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例3:同样以话题“争”为例。

为什么要争? 人生必须争。

(中心论点)①摆脱困境须要争;(分论点一)②实现理想须要争;(分论点二)③弘扬正义须要争。

(分论点三)(3)追问办法法——即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追问办法法,就是从“怎么办”的角度,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措施”“途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议论文阅读分论点的提炼训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议论文阅读分论点的提炼训练

议论文的分论点的提炼训练一、议论文的分论点的提炼方法(一)并列式分解并列式分解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

历来我们都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明清楚,可以择其中之一,从不同侧面来展开。

比如:并列分解“是什么”;并列分解“为什么”;并列分解“怎么样”。

1、并列分析法先要确立中心论点,然后分析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论点的含义。

然后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方面思考,去确立分论点。

(1)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例1:中心论点: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我们试着用:“是什么”的方式思考:关键词是“新解”,那么“新解”是什么呢?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于是我们确立分论点:《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例2:勇敢a、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B、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C、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例3、请以“宽容”为话题写三个分论点:A、宽容是一阵呼啸而过的旋风;B、宽容是一条缓缓流过的河流;C、宽容是一片浩瀚无边的蓝天。

或: A、宽容是一阵温暖的春风,吹散心中的阴霾;B、宽容是一股清爽的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灵;C、宽容是一缕明媚的阳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或: A、宽容是家庭和睦的润滑剂;B、宽容是人心团结的黏合剂;C、宽容是社会和谐的催化剂。

例4、脸论点:三国戏是一部脸戏。

(1)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戏。

(2)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孔明的“脸”戏。

重点名校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写作提炼分论点训练(精校完美打印版)

重点名校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写作提炼分论点训练(精校完美打印版)

议论文写作提炼分论点训练议论文写作提炼分论点训练一松柏议论文写作提炼分论点训练1、概念分论(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对关键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然后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我们可以从颜色、形状、时间、空间等方面去考虑。

如“说‘面子’”。

一是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尊严;二是不要太注重个人的虚荣。

对“是什么”的阐述可具体,可抽象,可比喻。

练习:话题“关爱”。

关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关爱是一个温暖的眼神,关爱是一次及时的搀扶。

(具体表现)关爱是无私的奉献,关爱是倾情的给予,关爱是热心的帮助。

(抽象概念)关爱是化雨的春风,关爱是暖人的炭火。

(比喻)否定式:有时从正面难以突破,不妨绕道而行,从反面展开,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写出新意。

如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折》就是如此。

这篇文章将话题“折”展开成为三个句子:a、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信念。

b、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尊严。

c、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前进。

这三个句子提纲挈领,构成整篇文章的“骨架”,主体部分以“鲁迅为了救国而弃医从文”、“韩信为了鞭策自己而受胯下之辱”、“张文举为实现人生的目标而弃文从书法”三个典型事例分别加以论证,思路非常清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因果分论。

(为什么)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

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如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

讨论为什么,同样可具体可抽象可比喻,不拘一格。

练习:如“关爱”。

关爱使人际融洽;关爱使隔阂消除;关爱是社会和谐;关爱让世界和平。

(抽象)关爱描绘出五彩画卷,关爱迎来融融暖春。

3.做法分论。

(怎么办)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

如要论证“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要有过硬的本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写作提炼分论点训练写作佳苑
2013-01-16 0555
5d56b7b40102e2kn
议论文写作提炼分论点训练
1、概念分论(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对关键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然后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我们可以从颜色、形状、时间、空间等方面去考虑。

如“说‘面子’”。

一是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尊严;
二是不要太注重个人的虚荣。

对“是什么” 的阐述可具体,可抽象,可比喻。

练习话题“关爱”。

关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关爱是一个温暖的眼神,关爱是一次及时的搀扶。

(具体表现)
关爱是无私的奉献,关爱是倾情的给予,关爱是热心的帮助。

(抽象概念)
关爱是化雨的春风,关爱是暖人的炭火。

(比喻)
否定式有时从正面难以突破,不妨绕道而行,从反面展开,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写出新意。

如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转折》就是如此。

这篇文章将话题“转折”展开成为三个句子
a、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信念。

b、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尊严。

c、转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前进。

这三个句子提纲挈领,构成整篇文章的“骨架”,主体部分以“鲁迅为了救国而弃医从文”、“韩信为了鞭策自己而受胯下之辱”、“张文举为实现人生的目标而弃文从书法”三个典型事例分别加以论证,思路非常清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因果分论。

(为什么)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

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如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
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
①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
②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
③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

讨论为什么,同样可具体可抽象可比喻,不拘一格。

练习如“关爱”。

关爱使人际融洽;关爱使隔阂消除;关爱是社会和谐;关爱让世界和平。

(抽象)
关爱描绘出五彩画卷,关爱迎来融融暖春。

3.做法分论。

(怎么办)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

如要论证“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
①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②要有过硬的本领,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讨论怎么办会使思维深入,增强文章的深刻性,同时也是大家写作的薄弱环节。

练习如“关爱”
关爱他人,需要我们有一颗博爱之心。

关爱他人,需要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

关爱他人,需要我们不计得失名利。

4.正反分论。

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

如《如何估价自己》
①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②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③过低评价自己,盲目崇拜别人,妄自菲薄,悲观绝望,同样会倒退。

练习“关爱”
人人奉献关爱,社会会成为绿洲。

人人吝啬关爱,人间会变成荒漠。

5.辩证分论。

对中心论点作补充说明。

避免过度或绝对化。

如论证“成才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

a、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b、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

练习“关爱”
关爱是有益的。

不分时间地点场合不看对象的关爱是愚蠢的。

6.比较分论。

这是将中心论点与易混淆的概念区分辨别的一种方法,会使论述更加严密。

如“立志”。

人生应当有远大目标,立远大志向。

人生立长志胜于长立志。

练习“关爱”
关爱不等于溺爱。

关爱不只是关心。

7.领域分论。

(将论题分置社会、经济、教育、文学、艺术、体育、政治、自然等领域分别肯定或否定。


如话题“凝视”
文学需要凝视。

生活需要凝视。

科学需要凝视。

练习“关爱”
教育渗透关爱。

社会需要关爱。

自然呼唤关爱。

8、角色分论。

将不同人物(生熟、敌友、文武、仕隐、贫富、穷达、贵贱、智愚、成败、好坏、失意得意、悲观乐观)引入思考范围,讨论其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如“快乐”
失意的人肯定痛苦。

得意的人未必快乐。

好人好的快乐,坏人坏的痛苦。

练习“关爱”
贫贱之人的关爱难能可贵。

患难之交的关爱更见真情。

陌生之人的关爱彰显伟大。

9、诗文分论。

将论据部分的开头冠以名句或诗文,加以必要阐释,增添文采。

《诗意地生活》(07湖南卷)
理想。

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奋斗。

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收获。

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0.假设分论围绕话题,用若干假设句作为骨架来支撑整篇文章。

这种提纲挈领的句子既可放在段首,也可放在段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这里举一个放在段尾的例子——《我若为官》。

具体如下a、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当为王公之官!b、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当为王公之官!c、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必为周公之官!
先指出作为封建官吏王忠肃公坚拒家人的请求要挟,拒不调婿的难能可贵,然后独句成段,鲜明表态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当为王公之官!紧接着进一步分析王公在公与私、理与情的矛盾面前毫不为亲情所动,秉公执法,刚正廉洁而千古留名情况,再次表态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当为王公之官!最后在列举周总理生活简朴,严格要求子侄而赢得广泛敬仰的例子后,郑重承诺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必为周公之官!全文的这几个假设句均独句成段,旗帜鲜明,掷地有声,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