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三重解读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三重解读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三重解读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三重解读

摘要: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是作为最高原理被思考和领悟的。我们的祖先建立了贯通天、地、人的和谐思想体系。古人把“和谐”理解成世界存在、生成、变化、发展的最高原理和内在动力,也把它理解成人类相处、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本文从存在论、辩证论、方法论三个方面对古典和谐思想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关键词:古代;和谐;解读

“和”是中国哲学最高与最基本的X畴。细细体会古典哲学中“和”的意蕴,进人它所建构的“和”的语境,梳理清楚古典和谐思想的内在逻辑,对当代人思考和谐问题以及在实践中贯彻和谐之道,都是有所帮助的。

一、和谐存在论:万物一体

对“存在”的思考,在古希腊哲学中就有了,但作为一种方法或作为一种理论视域提出来,则是从现代西方哲学才开始。现代西方哲学出于对近代‘‘认识论’哲学的解构和超越,提出了“存在论”哲学。

“存在论”哲学相比于“认识论”哲学对我们认识事物有什么新的启发和意义呢?“存在论”哲学的思考向度与“认识论”哲学的思考向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从整全的视野,统一性视野,把人置于存在之中进行思考。也就是说,从与人相关联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至于事物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这里不被强调,被悬搁起来不予讨论。

相较于“认识论”哲学的思路,“存在论”哲学的思路更符合中国古人的思考习惯。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观点,就是从“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的视点出发的,也就是说,以人为中心,从人与万物的关系来理解事物。一切关于事物存在的判断,如美丽、鲜艳、崇高等,都是人赋予的。一切人的“灵明”所没有涉及的东西,是不可思想的,是处于“黑暗”之中的,因而等于是不存在的。

这种思路,我们还可以往前追溯到先秦这个中国哲学的原创时期。道家的思想就具有明显的“存在论”哲学的特征。老子、庄子都具有拒斥客观知识的倾向。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十六章》)还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第五十六章》)在老子的视野中,人与世界不是单向的认识关系所以要塞“兑”、闭“门”,要致“虚”、守“静”,世界不是人的认知对象,而只是人可以感悟的存在。所以人可以观“复”,即从万物的根本和归宿处感悟,也就是从大本大源处体会万千世界的风起云涌。

庄子更是反对人们以认识态度来对待一事一物。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对繁多的具体事物的追逐,正是“认识论”哲学所强调的,这种努力的方向,在庄子看来是徒劳无益的。他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庄子·逍遥游》)在明月光照之下却打起火炬,在时雨

降落的时候却去浇灌田园,人之所为在伟大的存在面前不是显得渺小和多余吗?通过“认识论”方式的逐物态度是无法把握存在的。为进一步解构“主——客”二分的认识框架,20世纪一些西方哲学派别提出区分存在与存在者。存在就是“无”,存在者就是“有”。存在与存在者的区别,就好比大海与海水,黑夜与灯光,天空与云彩。大海给出了海水,黑夜给出了光亮,天空给出了云彩。这里的“给出”,不是生产式的制造,而是一种关系。好比个体对整体的依赖和整体对个体的限定。这个存在,就是无,也是大大的有,是一切的大本大源。在存在论的视域中,事物的客观实在性被悬搁起来,不予讨论,而回归事物本身。说白了,存在者是具体事物,而存在可大致看成是世界总体,或事物存在的总根源,或曰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场”或“势”。

这种思路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当下被给出,不必寻找事物之外的力量。如对人的本质的考察,我们不必上溯他的血缘关系,而应从人存在的外界环境及关系网络来判断。这实际上让我们回避所谓客观实在性的证明,而注重从存在者背后的存在,以及彼此的关系来探讨事物的本质,认识论把世界割得太零碎,所以要以一种整全的视野来看待。

这些新的观察事物的思路其实在中国古已有之。老子有句名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都是有形体、有限定的、相对的存在者,而这些相对的存在者,最终是生于无的。这个“无”就是存在本身,就是世界作为总体的存在。

也就是事物赖以显现的统一性的“场”或“势”。“物物者非物。”(《庄子·知北游》)能产生物质的,必定是非物质的。道,才能成为万物本原。这个道,庄子把它形容为“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这个“道”与西方哲学的“存在”很类似。

以“存在论”的思路和视野来观察事物、把握世界,这是我们古代哲学与20世纪西哲学相契合的地方。然而,更独特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是以“和”来说明事物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的。这使我们民族对存在的思考更深一步,或者说,更富有特色。

存在给出了存在物,那存在是什么样的,存在本性是什么?存在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决定了存在物的性质和状态。中国古人一个富有特色的思想是:和。即世界的本性是以相互平衡及和谐的方式而存在的。好比,你跳出红尘之外,站在太空中,你所看到的地球或人间世界,虽然局部地方可能混乱和争斗,但从总体角度看,它总是和谐有序的。春夏秋冬,按时而至;春花秋月,美景无限;这里是袅袅炊烟,那边是夜夜笙歌;这边车水马龙,那边是书声朗朗。女人的温柔,男人的伟岸;少年的活泼,老人的慈祥。一切的一切,好像有一种伟大的力量,作了精心的安排。这就是存在本身。与西方思想不同的是,中国思想赋予存在以和谐的性质。因此,许多哲人面对存在,面对世界,面对大自然,总是充满了由衷的赞叹和亲切感。《中庸》里面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把天地创造万物的过程,描绘成宁静的、美的创造过程。《易传》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是按照各自本有的特性分门别类地排列和布局的,有乾道必有坤道,有男人必有女人,有施予必有接受,有创始必有守成。日月运行也是按寒暑交替,有规则地运行。总之,一切都是对应的、对称的、有规律的。

华严宗还提出了“四法界”说:“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所谓“事法界”,指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所谓“理法界”,指清净的本体世界。这两种世界互相包容而不妨碍,就叫“理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这就叫“事事无碍法界。”他们认为,这

四法界体现了宇宙万物的关系。

宋明理学家更提出了“万物一体”的思想。程颢认为,所谓仁就是“万物一体”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觉得自己与万物合而为一,觉得对万物无有不爱。程颢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二程遗书》二)“若夫至仁,则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岂有视四肢百体而不爱者哉?圣人仁之至也,独能体是心而已。”(《二程遗书》四)天地是一个大我,人要泛爱万物。

中国人很早就相信天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感应关系,有关这种关系的看法,在汉代初发展为一种很系统的“天人感应”论。按照天

人感应论,人类行为和活动的好坏,在天那里会得到不同的反应。天以显示吉祥的方式鼓励和称赞人的善良行为,以显示不祥的方式警告和惩罚人的恶行。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和谐系统中的自我调节。汉代董仲舒是天人感应论的集大成者。他的理论被称为神学目的论,并被一些研究者称为大迷信家。然而,X岱年先生则认为,在那个时代,董仲舒是最不讲迷信的。他只是以童话或寓言的形式表述了一种“和谐存在”的思想,对存在物采取与人相关联的视角来看待,在当时条件下,未必不是一种较合理的解释。

古人把宇宙最高程度的和谐称为“太和”,即最高和谐。按照王夫之的解释,在宇宙未经分化的太虚状态中,聚合着彼此浑然一体的阴阳之气,这是宇宙本来最高和谐状态。万物产生之后,宇宙仍然保持着最高的和谐,万物也始终朝着和谐的目标奔腾不息。这就是说,不管是宇宙产生之前,还是宇宙产生之后,“太和”都是宇宙的一个常态。因此,中国哲学家的通常看法是:天地、日月、星辰、四时,都是以固有的和谐秩序和节奏运行的。万物是一体的,大宇宙是一种超级有机体。以上所讲的,是古人以和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本身,看待存在本身,即为世界从大本大源处奠定了“和”的基调。

二、和谐辩证法:和而不同

前面讲了作为万物存在原理的“和”。这就是,当我们从整全的、总体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总体上是和谐的。当我们的眼光从存在本身移开,注意到某个具体的事物的时候,这时,

我们注意的不是存在本身,而是存在者。注意到存在者时,就会面临许多问题,需要思考,需要回答。思考存在者的第一个问题是:存在者是怎么来的,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这种思考所形成的理论,我们称之为宇宙论或宇宙观。

中国的宇宙观,一般被称为“宇宙生成论”,这种宇宙观的一个重要的特质是相信宇宙是通过自身的力量“生成”的,也就是相信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这种生成性的宇宙观,同古希腊哲学家相信宇宙万物是由某种最基本的元素层累而成的宇宙观明显不同。宇宙生成论是慕拟人类生育、种族繁衍的方式,说明宇宙的产生与演化过程。《易经》的八卦生成模式就是宇宙生成模式的模拟和符号说明。《易经》先天八卦的生成模式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就是宇宙的生成模式,也是人类血缘氏族的繁衍模式。好比一个男子,娶妻生子,其子再生子,枝枝叶叶,枝繁叶茂。《易经》后天八卦更是直接模拟人类的“生育之德”。所谓“乾坤生六子”就是直接运用家庭的生育模式解释万物生成过程。在后天八卦中,乾坤被称为父母卦,父母卦生出“三子三女”,长男曰震,中男曰坎,少男曰艮;长女曰巽,中女曰离,少女曰兑。八卦体系就是一个和美的家庭或家族体系。

那么,中国宇宙生成论所贯穿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呢?它是怎样创生万物的呢?是和,是和谐。和谐是中国宇宙生成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即生成原理。前面讲的是存在原理,这里讲的是生成原理。存在原理是对世界存在状态的整体、宏观把握。生成原理则是对世界

发展、变化的动态把握和变化机制的揭示。

中国古人是如何描述作为生成原理的“和”的呢?许多中国哲学家都在这个意义上谈到过“和”。春秋时期的史伯,是最早对“和”发表过看法的人。据《国语·X语》记载:他在与X桓公探讨周朝的弊政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叫做“和实生物”,它的意思是,调和不同的事物就能产生出新的事物。在这里,“和”是一个动词。史伯还对“和”作了界定:“以他平他谓之和”。按照这个界定,“和”就是用一些事物去平衡另外一些事物,这是事物的结合方式,也是新事物的产生方式。

通过对“和实生物”和“以他平他谓之和”的考察,我们至少可以捕捉到二重信息:一是事物的多样性。没有多样性的事物,就不可能有“和”。“和”是以事物的多样性为前提的;二是多样性的事物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即便事物具有多样性,但若彼此互不相干,也不能构成“和”。多样性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才能构成“和”。

事实上,“和实生物”关注的正是事物的多样性和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生成关系。“和”之所以能够造就新的事物是因为它以事物的多样性为前提。史伯还提出了一个命题:和而不同。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同是重复性的积累。重复性累积不能产生出新的事物,只有通过不同事物的结合才能产生出不同的新事物,也就是相信多元和差异的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本身就具有一种生成能力。中国古代有一种阴阳五行观念,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古老

的世界观。在春秋以前阴阳与五行是分开的,春秋以后,二者结合在一起了。二者结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多样性的统一这个和谐的思想。阴阳思想是强调对立,它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两种对立的因素,同时这种对立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对立双方始终处于消长交替的不停运动之中。五行思想指世界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同时,任何事物本身也都生着或克着另外的事物。阴阳五行相结合就是说明,事物通过阴阳两种对立因素的矛盾运动分化成多种元素,多种元素进一步相互作用、相互结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很显然,这里表达的也是多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我们通过周敦颐的《太极图》同样能够说明这种思想。这个图的核心部分在中间,周敦颐对之有文字说明:“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这同样表达了“和”是事物生成、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因的思想。

还有许多哲学家表达过“和”作为万物生成原理的思想。北宋哲学家X载认为,虽然事物的对立是存在的,对立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怨恨和争斗,但怨恨最终要以“和顺”而化解。他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 中国哲学并不回避万物之间的对立,阴阳就是讲对立,但中国哲学不认为对立和斗争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一味地讲对立与斗争不可能促进事物的生成和发展。中国哲学更关心如何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消除事物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使事物之间保持和谐状态。

因为只有和谐才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照《中庸》的说法就是:“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促成事物的平

衡、和谐,天地就能保持其秩序,万物就能变化和生长。万物的共生、共存正是中国哲学家追求的世界理想化状态。

把“和”看成是事物生成和变化的原因,这是中国哲学一种独特的思维和观念。这是与其他哲学类型有很大不同的地方。我们过去的哲学教科书强调: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虽然我们也讲既对立又统一,但总体上,我们强调斗争的绝对性,强调矛盾关系的对立性一面,而中国传统哲学中,则强调矛盾关系的和谐一面。至于现代西方进化论思想更是强调“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观念,运用丛林法则来描述和解释一切,把世界运动过程描述成恐怖的、血淋淋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场景。让我们对生存着的世界感到不寒而栗。还有些现代哲学流派,虽不强调丛林法则,但他们强调冷漠、孤独法则,如存在主义强调的“他人即是地狱”,恶心、焦虑、烦就是人对世界的情绪与态度。

中国古人不一样,他们总是以无比温暖、无比亲切的眼光看待生存的世界。因为既然“和”是事物发展的最高原理,“和”也是事物发展的最高动因,那我们就应该用“和”的方法、“和”的态度来对待一切。“和乐”是古人追求的一种最佳的生活状态。先“和”而后“乐”。

三、和谐方法论:中和中庸

对人类来说,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问题,也就是如何找到最佳的人类相处方式的问题,这也是个政治问题。这个问题,用中国的传统话语来讲,就是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中国哲学家来说,和谐不仅是理想国家和天下的目标,而且也是建立理想国家和天下的方式。

在早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看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按照儒家的政治理念,最好的政治必须是“王道政治”,也就是推行“仁”和“恕”道的政治。统治者必须想办法赢得民心和民意。因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天意就是民意,赢得民心、民意的统治者,就能够得到天下。民心之向背是检验统治合法性的标准。所以,孟子经常劝诫统治者,要“与民同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所以王道政治的根本就是要在统治者和他的人民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种良好的关系也就是“和谐”关系。

在一个国家的内部,“和”是处理各种关系的最佳方式。同样,在不同的国家之间,中国哲学也强调应以“和”为最高的原则。我们现在一般称为“和平”和“和睦”的国际关系,在中国就具有悠久的起源。中国最古老的典籍《尚书》,它的开篇《尧典》,就有“协和万邦”的说法,意思是让众多的族群和国家协调、和睦地相处。以德服人者王,以力服人者霸。像孟子那样,中国哲学家反对“霸道”和“征服”,在他们看来“以力服人”带来的只是表面上被迫的服从,只有“以德服人”才能赢得人们心悦诚服的接受。就是兵家,也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谋攻》)。中国始终用文

明的立场建立天下秩序,它不是诉诸武力和强权。“怀柔远人”被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一个基本原则。古代的“朝贡”体系开创了一个处理国际关系的一个X例。利玛窦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曾说过:明朝的军队是他所见到过的世界上数量最庞大、装备最精良的军队,但他发现这支军队完全是防御性的,中国人从没想过要用这支军队侵略别国。X和下西洋可称为航海史上的壮举,但它与近代西方殖民者航海探险不同,X和的船队是向外界宣示和平的,它是“怀柔远人”的生动例证。近代西方民族,是在日耳曼蛮族征服西罗马帝国以后,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但在近代以前,西方人始终是以对立和差异的眼光来看待民族问题的。如亚里斯多德为奴隶制辩护,鼓励希腊人掠夺奴隶,向外扩X。奥古斯丁则鼓励基督教向异教各族侵略扩X。

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国重视宗法血缘,注重忠孝,将个人纳入到祖先与后代的历史连续性之中,使个人承担起家国的责任。对中国人来说,生命是时间里的一个过客,在时间和空间里,有一段属于个人的份额。但它并非是个人性的,而是为社会立德、立功、立言。

为了使大家对“和”作为一种中国式的方法论有一种更直观的了解,我们来看X载的《西铭》: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

圣合其德,贤其秀也。凡天下之疲癃残疾,悍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西铭》是要解决如何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宇宙,如何运用这种对宇宙的观点来看个人与社会生活。从《西铭》的立场上看,人是由气构成的,这构成人的气也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气。因而,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天地是我的父母,民众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君主可以看作是这个大家庭的嫡长子。在这样一种万物一体的境界中,人对自己的道德义务有一种更高的了解,尊敬高年长者,抚育孤幼弱小,都是自己对这个“宇宙大家庭”和这个家庭的亲属的神圣义务。宇宙的一切都无不与自己有直接联系,一切道德活动都是个体应当实现的直接义务。而个人的生与死、贫与富、贱与贵,在广大的宇宙流行过程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生命属于宇宙的,活着就应对天地奉行孝道,死亡永远安宁,贫贱使人愤发,富贵得以养生,人应当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伟大事业中去。

以上是“和”作为一种方法论的运用上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具体说来,“和谐”作为一种方法,它是怎样被运用的呢?

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概括为:其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亲就是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即家庭内部成员互相爱团结。“仁民”就是爱护民众。“爱物”就是对万物万事都充满爱心。其三,“天

下如一家,中国如一人”,把国家和社会视为一个大家族,因而主X 将孝慈友悌之类的家庭道德推广开来,以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这里核心步骤和核心原则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把家庭中那种以血缘情感为基础的关系处理模式推广到整个社会,形成整个社会以“善”为基调、以“德”为取向的社会总体秩序。这就是以和谐方法处理人类关系所要达到的结果。

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从家庭中基于血亲关系而形成的仁爱情感以及天赋的良知良能,而作“人性善”的假设,它区别于“人性恶”的假设,导向社会治理的另一种路径,即以德治国,注重教化,注重激发人们内心的善良意志,通过人的道德情感辐射,而达到自主的和谐。这样一来,情感导致社会性的宽容与尊重。社会性的人将秉有“推己及人”和“不忍人之心”等基本人文素养,他们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这就形成一种基本的

方法论原则,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庸理性”。

所谓中庸理性,就是行动者要能设身处地,不光是从自己角度出发,还要以交往他方的观点来看事物,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推己及人。中庸理性是一种“节制模态”,不只想到自己,还要顾及他人,有体谅和考虑周全之意。传统中国很多谚语如“留有余地”、“物极必反”、“退一步海阔天空”等,都是表达这一观点。

《论语·子路》篇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

隐,直在其中矣”’。“亲亲相隐”制度所包含的法律、伦理原则,在当今时代应该遭到肯定还是应遭到否定,前几年在学术界曾引发激烈的辩论。它既是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伦理学、哲学问题。否定的一方认为它将导致“徇情枉法”乃至贪污腐败;肯定一方认为,一个合理化、秩序化的社会应当维系亲情,维系正常的伦理关系。如前所述,儒家调节社会关系的“和谐”方法,是建基于人类的自然血缘情感,这种血缘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孟子讲“四端”,其中有恻隐之心。所以儒家有“性善论”的人性设定。把这种自然血缘情感推而广之,建立一系列的社会规X,这些规X就是“礼”。礼仪规X中,散发着浓郁的情感气息、和谐气息。礼仪规X的确立就是为了激发人类的那种善良意志,那种自然情感,那种爱心。人类形成一种总体的、充满爱心的、和谐的、善良的氛围不容易,人类的善良情感容易被破坏,所以儒家特别强调要培护这种东西,要以孝治天下。一旦破坏,社会走向动荡是自然而然的了。

落实到“亲亲相隐”这个案例,孔子就是强调要培护亲情。在传统语境中,法的设立在于济礼之不足,礼激发人的善,法惩戒人的恶,当礼不足以激发人的善的时候,法便出来开展制裁。所以法是礼的补充。在孔子的时代,作为调整人类关系的规X,礼的位阶是高于法的。所以孔子的“亲亲相隐”只有放到古典和谐语境中才能得到同情的理解。

在现实世界中,人具有多重身份、多种角色、多重责任。它既是

一个法律的存在体,也是一个道德的存在体。有时他需要法律的管制,有时他又需要道德的激发。因此,源于西方的公平、正义、公正等理念,固然对我们有用,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同样能够弥补现代人的精神缺陷。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联想,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日益流行的时代,我们似乎遗忘了某种东西,这种被遗忘的东西就是潜藏在每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则以及富有我们自身民族特色的道德建设方法。在这个时候,我们重温古代依赖激发人类道德情感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一种重要手段的社会调控方式,可以获得重要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之道,是一套贯通天地人的有机的思想体系。我们的古人把和谐理解成存在、生成、变化、发展的最高原理和内在动力,也把它理解成人类相处、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认真学习和体会这种和谐之道,既可以体会到前人的伟大智慧,更可以学习和借鉴那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人类相处之道和社会治理方法。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习题范文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习题 一.释义题 1.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对当今有怀疑则可以考察古代,对未来不了解,则可以查阅历史。万事的本性,内容虽有不同,但总是同归一理,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2.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所以要想处在人民上面,必须在言词上对人民表示谦下;想出在人民之前,必须站在人民后面 3.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 就是忠于人民,取信于鬼神。国君经常考虑如何利民,就是忠。 4.人生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所以存亡之所以数至也一国之主忧虑的是,社稷存而不知为什么存,社稷亡而不知为什么亡,这就是存亡之危多次出现的原因。 5.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若负强恃勇,触情恣欲,虽得天下,必复失之

兴起大事业,必须下顺民心,上合天意,然后大功才可以成就。如果仗恃自己强大勇猛,感情用事,为所欲为,虽然得到天下,必然会再失掉它。6.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则忧之,则无及已! 我听说处理问题要在乱子发生之前,在灾难还没有来临之间就及早采取行动,祸患临头了采取寻找相应的对策,就来不及了 7.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 国家兴盛,是从得到真正人才而来;国家灭亡,是由于丧失真正能治国安邦的人才。 二.简述题 1.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

中国古代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及其所代表思想 LaoZi From 571 BC to 471 BC 主要思想Dialectical thought, inaction, Shuangxiu life 代表作《The Scripture of ethics.》(道德经) Confucius(孔子)551 BC - 479 BC His main idea:Benevolence, propriety, morality, make no social distinctions in Teaching.His representative work is 《 Spring and Autumn 》and 《 read 》

Zeng zi(BC505-BC436) Each day I examine myself in three ways Carefully handle parents funeral Memory ancestor piously. Mo zi(BC468—BC376) Mutual benefits Universal love of non-offensive Hing world benefit than harm to the world Zhuangzi also known as Zhuang Zhou[1] was an influential Chinese philosopher who lived around the 4th century BCE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 period corresponding to the philosophical summit of Chinese thought—th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He is credited with writing—in part or in whole—a work known by his name, the Zhuangzi, which expresses a philosophy which is skeptical, arguing that life is limited and knowledge to be gained is unlimited. His philosophy can be considered a precursor of relativism in systems of value. Main article: Zhuangzi

中国古代的涉外理念

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 儒家的“天下”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指与形而上意义上的“天”相应的一切形而下世界的总和,包括了普天之下的自然万物和人文世界生发存灭及其联结互动的具体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而人在天地之间,其行为要合于天道,才能尽天命之性,化育万物。二,指中国与四方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国家和人民。“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无不咸献其力,以共皇天上帝。”(《礼记·月令》)因此,人们都应遵从上天的旨意与命令。 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如何来构建“天下”秩序?在儒家看来,拥有崇高德性的“圣王”上承“天命”,作为“天子”来执政天下。就是说,“天命”只落实在“天子”的位置上,而不是具体人上,“天子”保持有“天命”的唯一办法就是“敬德”。孔子指出,治理天下国家者,首先要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戴亲人、尊敬大臣、体察群臣、爱护百姓、招来百工、怀柔四夷、安抚诸侯(《礼记·中庸》)。如能依此九项而为,则天下归服。 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显然,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也就

是说,“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而“和”的本质是“仁”,这是儒家所倡导的“忠恕”之道。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为此,孔子还从“仁”的普遍伦理确立了人际关系的两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两条原则,就是要求自尊和尊人,把自我与他人同等看待,承认他人与自我的相同心理需求。从这个“推己及人”的过程中,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宽容和尊重精神。《左传》作者曾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隐公六年”条)。 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就是说,君子追求和谐,不但承认差异,而且尊重并容许有差异;而小人却是强求一致而造成相互之间不和谐。“和而不同”,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却多主张“王者不治夷狄”(东汉何休语,载于《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二;宋代苏轼语,载于《苏轼文集》卷二;明朝邱浚语,载于《大学衍义补》卷一四五)。他们旨在阐述,“中国”帝王不要去直接统治“夷狄”,应与“夷狄”各守其境,和平相处。显然,这也显示出“和而不同”的原则理念。所以,即使是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水军巡游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诸国时,他们也是秉持着“圣王”对于“夷狄之邦,则以不治治之”的坚定理念(明朝费信《星槎胜览·序》),来处理与这些国家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桐坪中学彭水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2014-5-4(崔茂崇)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崔茂崇2014-5-4 1、“当时而立法”的社会历史观。 法家的观点是时代在变,政治应随时代而变,历史上的种种伟大创举只是在特定时代方具有其意义,如果把它原封不动拿到后世,决不是对历史的尊重,而只是一种“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式的愚蠢可笑行为。法家“不法古,不修今”的变革观念,是历史上所有从事社会改革实践人们的理论纲领。 2、简述一下老子的思想。 (1)以“道”为主宰和天下万物所生本源及其运动规律的本体论;(2)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法:(3)“无为无不为”、知雄守雌、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的策略论;(4)“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政治理想。 3、道家治国思想的几大要素(灰色的字是我想删掉的内容) 一、海涵宽容,虚静处下。 “道法自然”,这在治国上,就要求统治者做到海涵一切,虚怀若谷,宽容包纳,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谦卑居下,永不自满。在上者虚静无为,在下者循理而为,各不逾矩,彼此相安。由此可见,统治者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任人之能,是道家主张建立和谐统治秩序的重要前提。 二、顺遂民情,因循为用。 在治国上,道家主张顺遂民情,也就是顺从人的自然本性,反对用道德仁义等外在力量去强行改变什么,规范什么。在道家眼里,治民如同种庄稼,要顺遂其性而深耕细芸,否则带来的只是报复,意味着治国上的彻底失败。可见,顺民之情,因循而用,是道家所极为推崇的治国之重要秘诀。 三、去奢节俭,省刑慎罚。 道家认为治国的重点是统治者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而统治者的修身又必须以按“道法自然”的原则以恢复人自然本性为要务。这落实到具体细节上,一是要节俭,二是要知足常乐,进而荣辱皆忘。三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法令刑罚手段在治国上的巨大局限性,反对以暴力强制的方法进行管治。 四、实腹虚心,愚民为术。 道家认为社会是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双方组成的,回复人的自然本性,固然首先取决与统治者“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但同时也要求民众无知无欲,返朴归真。指出只有双方共同致力于“无为”,方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实生活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起朴素自然的社会管治秩序。因此,道家主张对广大民众采取愚民政策,既不能诱发民众的物质欲望,也不能使其拥有知识,更不能让其关心国家大政方针。 五、贵柔守雌,以弱制强。 知雄守雌,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是老子以及整个道家学派对待事物,掌握主动的策略原则,也是道家治国思想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使道家的治国理念 与方法带有浓厚的阴柔特色。 4、“性恶论”与尚法用刑的必然性。 “性恶论”的观点缘于儒家的荀子,而在法家眼里, 人性之丑恶根深蒂固,绝对不可能通过教化等手段加以改造,而只能用严厉的法制予以约束与控御,使具有作恶倾向的人类不敢逾越规矩、为非作歹,而只能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地接受君主的统治。 5 、法家治国思想的要点 一、“因人情利害” 的基本观点是立法必因人情、合人心,并把这作为实施治理的重要指导原则。 遍认为 “赏罚”是治国安邦的主要手段,一再强调“赏罚”在管束民众方面的极端重要性。法家认为,要使重刑厚赏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制定具体的标准,辅之以必要的方法。 三、“尊主卑臣” 专制的积极讴歌者,他们都主张强化君主专制和独裁,法家对于治国所追求的理想格局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君主只要“抱法守势”,再辅之以必要的“术”,那么就可以轻松愉快地管治天下,长久维系其专制独裁统治了 文化虚无主义者,是一批讲实用、求功利的技术官僚。 他们轻视前人的文化创造,仇视礼乐文明,必欲灭绝而后快之。这种观念意识,体现在法家的治国思想中,便是主张禁锢思想与言论自由,提倡“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提倡用强权“统一思想”、“禁锢言论”。 理国家取得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是经济发展,军力增强,即所谓富国强兵,具体地说,富国强兵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前提,共同促进。要强兵,首先必须富国,“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在富国的基础上,法家提倡强兵,认为这是保证国家安全的根本条件,也是国家强大、君主专制统治巩固的显著标志。 6、论述一下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家治国的哲学原理。“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其哲学上的最高范畴。道家认为,“道”先于物质存在而又凌驾于物质之上。它既是产生孕育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又是制约规定宇宙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总规律。它是永恒的,无限的,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的这种自然属性,按道家的理解,便是自然。 在道家看来,“自然”就是道,就是规律,事物都应该顺应它自身的情况而存在、而发展,治国也不能例外。 具体地说,治国也应采取顺应万物自然本性的方式,即追求最纯真的自然——“朴”的状态,反“朴”归真,而切不可勉力人为,以致“朴散真离”,陷入不可自拔的 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汇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汇编 (2016浙江文综,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5课标Ⅱ,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015安徽文综,12).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2014山东文综,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014海南单科,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2012山东文综,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012海南单科,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2015天津文综,1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极为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6分) 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高中历史必修三中国古代思想知识总结

中国古代思想 ㈠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 1.经济:铁器、牛耕使用,井田制崩溃 2.政治:礼崩乐坏,宗法分封制被破坏 3.文化:士阶层的活跃与私学兴起 一、孔子与儒家思想 1.核心思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调节与和谐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2.政治思想:为政以德 3.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 4.教育思想和实践 (1)有教无类 (2)因材施教 5.地位:不被重视——成为正统(西汉)——影响深远 6.对孔子评价: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老子与道家思想 1.哲学思想 (1)道是天地万物本源 (2)辩证法思想 2.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3.对老子评价: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1.思想主张 (1)仁政学说 (2)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3)人性本善说 (4)养浩然之气 2.历史地位 唐代《孟子》为经典,南宋四书之一 孟子被尊为“亚圣” 四、荀子 1.天人观:“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认为自然界运行有自己规律,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思想主张 (1)性恶论 (2)主张礼法并施 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同时吸收法家思想 (3)主张“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4)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3.地位 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1.主张“兼爱”“非攻” “兼爱”是无差别的爱 “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 2.提倡“尚力” 提倡节俭,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 3.地位:墨家学派创始人 六、庄子与道家 1.提出“齐物”观点——齐物论 任何事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2.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逍遥游 3.天人观:天与人“不相胜” 人必须顺应自然 4.历史贡献(思想/文风) 庄子的文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七、韩非与法家 1.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2.主张变法革新(历史观) 3影响 ①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②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中国思想古代智慧与现代科学 (21)

Lecture 8: New Insights from the Earth: The Guodian Laozi

?typically on bamboo ?sometimes silk, paper (Mawangdui, Dunhuang) ! ?typically from tombs ?sometimes religious sites (Dunhuang caves)?best of both worlds (received vs. archeological)

?esp. since middle of 20th century have been revolutioniz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early China ?law ?everyday life of common people ?medicin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Guodian find ?unearthed in 1993 in Guodian (Hubei), near former Chu capital

? ?unearthed in 1993 in Guodian (Hubei), near former Chu capital ?sealed by 300 B.C.E. or so Guodian find

?unearthed in 1993 in Guodian (Hubei), near former Chu capital ?sealed by 300 B.C.E. or so ? large cache of philosophical texts Guodian find

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有那些详解

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有那些? 最佳答案 最有名的当属: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 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 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 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 动性的肯定。 第二,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却是十分看重的。一方 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 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 第三,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或类主体价值较之人的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更重要。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 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 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辨析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先江 410081)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注重人的生命与价值,将人置于至尊至重的地位,人类的一切活动与创造,只有在为了人的时候才具有意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浓厚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而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或者说是前者的自然的要求。因此,深入挖掘、整合“以人为本”的传统资源,对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论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论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摘要】和谐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的发展历史,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而且在促进社会进步、维系社会稳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关键词】和谐思想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 和谐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的发展历史,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而且在促进社会进步、维系社会稳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中国思想历史上,儒家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倡导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既然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人类理应善待自然,就更应尊重自然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人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尊重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和片面地利用自然。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荀子在《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忘。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一种最基本的态度。《礼记·中庸》指出:“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它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道法自然”的和谐原则。道教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就是“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zhlzw.com中 华勵志网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复习题库

一、什么是“李约瑟难题”?对此,你怎样看? 关于“李约瑟难题”,通常有两种表述形式:1.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曾经有过辉煌,其发达的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原因是什么? 2.是 why not(为什么不)式的,为什么近代科学或者说科学革命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17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就我看来,“李约瑟难题”似乎只问对了一半。在技术——经验领域或实用技术方面,中国古代可能是领先于同时代的西方;但在科学——理论、思想和方法方面,中国古代未必就超越于西方。因为技术的水平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而科学由于发生的文化多样性就很难进行通约。 二、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科学与艺术的一体融合。 1.太原双塔地处太原高地,环境的自然消雷有限,塔身高耸的尖顶加上各层出檐也仅有一定的消雷能力,但还远不足以避雷。然而,双塔在近400年的岁月里从未遭受过雷击。这是因为,双塔本身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双塔地处地质干燥的高地,塔身不着雨淋,又兼全砖石结构,在雷雨天近乎绝缘体,这就像今天输电线路中的大悬垂串一样。可以说,太原双塔是依靠建筑物本身的绝缘性起主要作用而避雷的,这形象地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一体融合。 2.黄河蒲津渡铁牛浮桥,举世称奇,是科学与艺术的一体融合的典型代表。看那4尊铁牛,小者50吨,大者70吨,个个赛过沧州大铁狮。河中设河心洲,减缓水的冲击,桥便一分为二。河心洲缩短了桥身,桥的重心也有了着落。这是向下游弯曲的舟桥,而非直桥,弯曲的浮梁利于减轻水流冲击,类似今天的斜拉桥。铁牛及七星柱,还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七星柱的布局,反映了北斗七星的方位。铁牛与七星柱摆在一起,折射出中国古代的自然观。 3.我国北宋文学家苏轼著《前赤壁赋》,从“月出于东山之上”写起,由月的明朗,衬托出山川的阔大;由箫声回荡,共鸣着历史的怨诉。在一览历史的镜子、寄情怀古感今之际,苏子居然能把思路一转,引出关于天地、主客、时空、物质和运动守恒变化的的精辟论辩。 三、沈括在中国科技史上有哪些贡献? 1. 创“十二气历”,一种先进、合理的历法。 2. 比欧洲早5个世纪发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 3. 写成了不朽名著《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4. 总结出了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方法——隙积术。 5. 提出了我国数学史上第一个由弦和矢的长度求弧长的比较简单实用的近似公式——会圆术。 四、请举例说明宋元时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高峰。 1.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宋元时期。 2.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记叙了我国古代许多科技成就,也包括沈括自己的不少科学创见,反映了我 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3.北宋建筑师李诫著《营造法式》,集中说明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已进入成熟阶段,它是我国古代最全面、 最科学的建筑手册,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 4.元朝郭守敬编《授时历》,这历法共施行了364年,是我国古代最精密、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 5.元朝农学家王祯的《农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农学的著作。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科学技术有哪些亮点? 1. 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撰成《九章算术注》,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和其他相关问题建立起相当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 2.南北朝时期祖冲之进一步精确推算了圆周率,这在世界科技史上千年无人超越。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 在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思想中,儒家、道家、法家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国家治理观,即儒家的礼治、德治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 一、儒家的治国思想:礼治和德治 1、礼治思想 儒家礼治思想的核心在于:一是竭力维护宗法伦理观念。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在于维护宗法伦理观念,这也是“礼治”的最核心要素。在中国的皇权统治中,君臣父子关系是主要的构成要件,在宗法制度下,君臣、上下、长幼、贵贱都有严格的等级序列,礼就是用来维护这种等级序列的最有效的工具,因为“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治就是借君臣、上下、长幼之规则,来维护以君权、父权、夫权为中心的国家、家庭、家族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二是宣扬“性善论”。儒家相信人性本善,祟尚道德修养,重德教。主张“养民”以“宽”为主,宽猛相济。孔子曰:“为政以德”,孟子倡导“仁政”,认为“不以仁政,不能乎治天下”。这就是说,儒家认为掌权者是道德至善的化身,“统治者布德于九州、牧民于四海,对臣民进行礼德教化,臣民要修身养性、尊尊尚德、休浴圣化,老老实实依‘礼’行事,做统治者的顺民。”三是主张贤人治国。礼治思想主张“贤人政治”,即统治者都是真龙、天子,是真理的化身,是圣人、贤人,是“替天行道”者,亦即要用贤能之士治理国家,而绝不能让恶人当道,从事政治。 儒家的“礼治”国家治理思想在维护古代中国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礼”的治理作用。中国有王朝更替的历史,研宄每一新兴王朝的开国史不难发现,礼乐几乎都是其开朝初期整治的首要,目的就是以礼乐来规范社会关系,实现有效的统治。 2、德治思想 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来看,“德主刑辅”、“为政以德”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尤以儒家的德治思想最为典型,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治观念奠定了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的理论框架。其思想要点有:其一是为政以德。即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才能为天下人所认同,并被天下人所效仿,正如孔子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即是讲为政者若具有高尚的道德,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人民就会拥戴他。毋庸讳言,儒家的礼治、德治思想的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不乏合理因素的存在,并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赋予儒家德治思想新的内涵,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治理理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其主要思想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其主要思想 晏子(?--前500),名婴,字平仲,春秋齐国人。 在君臣关系上,他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即君臣互补,取长补短,而非一味附和。 他是一位无神论者,相信人民的力量,认为统治者应当亲民爱民,采用“民本”的思想治理国家。 老子(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楚国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晚年,周王朝日趋没落,老子便弃官归隐,并且写出《道德经》,申述道德的含义。认为道是先天存在的,循环往复;德由道所产生,是道的具体表现,其思想论述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还用道德的辨证关系辨证了万物的存在,基于这种认识,提出了“自然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观点。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当未被当时战火连连的大小国所接受。因此他周游列国,招收弟子,形成了儒家学派。 孔子的学术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思想观点被后来的封建统治阶级所采纳,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墨子(前468-前376),名翟,春秋鲁国人。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最重要的伦理和政治主张是“兼爱”,但这种思想无法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在秦汉后便成为了绝学。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子子舆,战国鲁国人。 “孟母三迁”的典故自古便成为教育的典故。 在学术思想上,他作出了“心性论”的阐述,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重视养心,保养自己的心性。。 在政治上,他提出了“王道仁政”、“民重于君”的学说,主张用“仁义”的思想治理国家。后代人认为孟子发扬了儒家学派的思想观点,并被尊称为“亚圣”。 庄子(前369-前286),名周,子子休,战国宋国人。 庄子的思想集中在《庄子》一书中,他的学术思想继承和发扬了老子关于道的绝对主义和神秘主义,后人以“老庄”相提,其学术思想主要是相对主义观点。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子卿,战国赵国人。 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论者。 在伦理道德观念上,他的思想观点与孟子的“仁”不同,荀子更加注重“礼”的作用。主张“性恶论”。 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治”与“法制”相结合,礼敬君子,法治小人。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我们应该汲取这个古代先进思想的精神养料,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积极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生态意义 中图分类号:B02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3-随着工业化社会步伐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断加剧,给人们 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人们痛定思痛,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应是人们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持人们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我们有必要对这种理念理解、把握,从古人那里汲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智慧,以便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一、“天人合一”的科学内涵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是中国传 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命题是由北宋张载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的。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先进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先辈“万物同源,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同时亦揭示了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包容宇宙、开拓进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秀思想精髓。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指明了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共处的关系,人凌驾在自然之上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次,体现了人类生生不息、前仆后继,与天地万物共同存在、发展、创造的完美主义理想和拼搏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这种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先进性和创造性。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认识到“天人一体”,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大自然万事万物的生存权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因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要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就是要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环境问题不但是个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问题,而且是人在实践活动 中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的理想境界,古人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践行这一理念。根据史料记载,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气,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鱼、砍伐、烧荒等的时间;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幼小植物,禁止猎取年幼野兽,禁止毒杀野生动物。中国历朝历代,或多或少皆有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中国今天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为拥有一个更加绿色安全的生存环境而努力奋斗。 二、“天人合一”指导实践的生态意义 近代工业文明发展所形成的自然观,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类确实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文明成就。但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到上世纪后期,温室效应、臭氧破坏、水体污染等一系列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 在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各种规模的动乱和战争从未停歇。几乎每一个王朝和国家都是在战争与动乱中建立,又在战争与动乱中被推翻。然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却不断得到强化和维护。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凝聚力也在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一个以汉文化为中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所以能在种种内忧外患中延续数千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历代君王和思想家们善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治国之策,以缓解内外矛盾,巩固统治地位,维护国家统一。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主要面临着三个威胁: 第一,内部阶级矛盾,即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尖锐对立。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再到太平天国起义,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是世界历史之罕见的,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东汉黄巾军起义、宋朝方腊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和清朝时期的太平天国起义。每一次农民起义,都动摇了封建社会的基础,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第二,外部民族矛盾,即中原华夏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自秦朝建立以后,中原汉族政权就始终与周边少数民族存在着对立和冲突。当内地中央政府实力强大,民族关系就好。若是中央政府实力衰弱,民族矛盾就为激发,甚至于导致中原政权的崩溃。比如宋朝被元朝取代,明朝被清朝取代。 第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即中央政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权力斗争。从西汉开始到北宋,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的斗争都比较激烈。汉朝实行分封制,封国不断强大最终酿成七国之乱。唐朝的藩镇有充分的自主权。政治上可以自行任免官吏;经济上可以不向中央交赋税;军事上拥有强悍武装,军队不听中央调动。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长年战乱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自安史之乱开始,持续一百多年,一直至唐朝灭亡。 就在这样一次次与矛盾和分裂作斗争的过程中,历代君王和思想家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以维护统一为宗旨,以巩固中央为前提,"治内"为主、"安边"为辅的治国之道。从战略手段来看,则是文武并用、刚柔兼济,体现出鲜明的理性思考和务实倾向。中国古代的治国之道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巩固中央,第二是治国安民,第三是强边固防。 一、巩固中央 (一)推崇儒学,尊王忠君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官方哲学。它之所以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主要原因是儒家积极倡导"尊王忠君"的思想。 儒家认为,维护国家统一的首要问题是确立"上"与"下"的地位关系,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伦理和社会秩序,以使人们具有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而要做到这点,一方面要"民顺",即要求臣民"尊王""忠君";同时,朝廷自身要坚强有力,即"君正"。 历代封建统治者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多地是强调儒学中"民顺"的一面,使儒学沦为君主统治臣民的思想工具。经过历代统治者对"德教"的长期推行,"忠君"已经成为一种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所以在封建时代,臣子必须对君王无条件的服从,反抗君王被视为大逆不道。通过这种忠君思想的灌输,使得皇帝牢牢地控制住了大臣。 (二)分化事权,内外相制 除了思想文化上的灌输和引导,中国封建统治者还通过一系列政治举措分化瓦解内部的政治派系和地方势力,不断完善中央集权制度,以确保统治中心的稳固。 措施一:改革中央行政机构,通过明确的政治分工、严格的权力制衡、来提高中央机构的工作效率,平衡内部矛盾。 措施二:实行地方小行政区划制,防止行政区划过大而失去控制,秦朝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就是"大改小"的典型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