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的习性与生物学特性

合集下载

最新-第三节牛的生物学特性 精品

最新-第三节牛的生物学特性 精品

(四)合群性
牛是群居家畜,具有合群行为,群体中形 成群体等级制度和群体优胜序列,当不同 的品种或同一品种不同的个体混合时,通 过角斗决定顺序。
(五)运动
牛喜欢自由活动,在运动时常表 现嬉耍性的行为特征,幼牛特别活跃, 饲养管理上保证牛的运动时间,散栏式 饲养有利于牛的健康和生产。
(六)休息
牛每天需要9~12h的休息时间,表现为 游走、站立或躺卧,休息时反刍,咀嚼 食物,牛一昼夜至少躺卧睡眠3h。
(3)中躯 肩胛软骨后缘垂直切线之后至腰角垂线之前,以背 椎、腰椎和肋骨为支架的中间躯段。其中以第七至第 十三胸椎为基础形成背,而腰以6个腰椎为基础,腹部 位于背腰 1、背: 以最后7~8个背椎为解刨基础的体表部位 2、腰: 以六个腰椎为解刨基础的体表部位 3、腹: 容纳消化器官的主要部位 (4)后躯 腰角以后的躯段,是以荐骨、骨盆及后肢诸骨为基 础的体表部位。
第三节 牛的生物学特征
一、一般外形特征 二、
一 一般外形特征
(一)体型
牛的体型与经济用途方向相一致,乳用牛体躯呈楔 形,肉用牛呈长方砖块形,役用牛前强体型。公牛头粗 重,短而宽,颈粗短;母牛头狭长而清秀,颈较细。
(二)角
牛角是在进化过程中,作为防御器官而保存 下来,角的形状因品种、性别有差异。
角 公牛:较粗短而直 母牛:较细长而圆滑 阉牛:较细长 眼 公牛:大而明亮有神 母牛:明亮而温和
嘴与鼻
嘴宽、上下唇整齐;鼻梁要正直、鼻孔要大、 鼻镜要符合本品种颜色。

连接头与躯干要自然,结合部位不应有明显的
凹陷。 (2)前躯 指颈之后、肩胛软骨后缘垂直切线之前。
鬐甲;是以第二至第六背脊棘突和肩甲软骨为基础组成 的鬐甲是连接颈、前肢和躯干的枢纽。 长鬐甲对各种用途的牛都是优良的。公牛较母牛的高 而宽厚,阉牛居二者之间。 前肢 肩:广长斜肩与鬐甲接合良好,肌肉发达,是任何用 途牛的共同要求;而狭长肩则对任何种牛都不宜。 臂:介于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有长、短,肥、瘦等 不同类型。 下前肢:呈正常姿势,关节明显、干净,长短适中, 结实有力,蹄质致密,蹄与地面呈 45°- 50°角左右。 胸 宜宽深,说明心肺发育良好。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肉犊牛是指在出生后不久就被饲养成肉牛的小牛,其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对于肉牛的生长和发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肉犊牛的生理特点1. 生长速度快:肉犊牛的生长速度较快,通常在1岁半至2岁左右即可达到出栏的标准体重。

这与其遗传背景以及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密切相关。

2. 对饲料的需求量大:肉犊牛的生长速度快,对饲料的需求量也较大。

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需要确保肉犊牛能够获得充分的饲料供给,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3. 心肺功能发育成熟:肉犊牛需要良好的心肺功能才能支持其快速的生长发育。

在饲养管理中需要注重通风、保暖等环境因素,确保肉犊牛的生长环境良好。

4. 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强:肉犊牛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强,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利用饲料中的养分。

在饲养管理中,需要根据肉犊牛的生长发育特点,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3. 疾病防控:肉犊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因此在饲养管理中需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

定期对肉犊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保证肉犊牛健康的生长发育。

4. 定期的饲养管理:定期对肉犊牛进行体重测定和生长状况的观察,根据其生长发育的情况调整饲养管理措施,确保肉犊牛能够健康、快速地生长发育。

5. 合理的饲养密度:在肉犊牛的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的压力和疾病的传播。

通过上述对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肉犊牛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其快速生长的特点,对饲料的需求量大、生长环境的管理、疾病的防控等都需要特别关注。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才能够保证肉犊牛健康、快速地生长发育,为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牛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在快速育肥中的利用

牛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在快速育肥中的利用

一、牛的行为特性及利用(一)牛采食特点及其利用1、牛喜食带有酸甜口味的饲料在肉牛快速育肥生产中,可以根据牛喜食带有酸甜口味的饲料的特点,应用酸味剂和甜味剂,调制低质粗饲料,促进肉牛采食,如对于玉米秸秆、高粱秸秆、小麦秸秆等农作物的秸秆可添加调味剂,改善肉牛对这些饲料的适口性,体高采食量,降低饲养成本。

常用的有机酸调味剂主要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乳酸等;甜味调味剂有蜜糖和甜蜜素等。

2、牛采食速度快牛采食的饲料在口中不经仔细咀嚼即咽下,在休息时进行反刍。

牛舌大而厚,有力灵活,舌的表面有许多向后凸起的角质化刺状乳头,会阻止口腔内的饲料掉出来。

如饲料中混有铁钉、铁丝、玻璃渣等异物时,很容易吞咽到瘤胃内,当瘤胃强烈收缩时,尖锐的异物会刺破胃壁,造成创伤性胃炎,甚至引起创伤性心包炎,危及牛的生命。

当牛吞入过多的塑料薄膜或塑料袋时,会造成网-瓣胃孔杜塞,严重时会造成死亡。

因此,喂牛时饲草要干净。

3、牛喜食高草牛无上门齿,而有齿垫,嘴唇厚,吃草时靠舌头伸出口外把草卷入口中,放牧时牧草在30~45厘米高时采食最快,不能啃过矮的草,故在春季不宜过早放牧,应等草长到12厘米以上再开始放牧,否则牛难以吃饱。

自由采食的牛通常每天采食时间需要6小时,饲料品质对牛采食时间影响较大,易咀嚼、适口性好的饲料的采食时间短,秸秆的采食时间长。

4、牛一般白天饮水牛饮水时把嘴插进水里吸水,鼻孔露在水面上,一般每天饮水4次以上,饮水行为多发生在午前和傍晚,很少在夜间或黎明时饮水。

饮水量因环境温度和采食饲料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每天饮水15~30千克。

因此,要保证牛有充足的饮水位置,特别是白天,集中饮水时间。

5、牛的唾液分泌量大牛的唾液分泌量大,每日每头牛的唾液分泌量为100~200升。

唾液分泌有助于消化饲料和形成食团。

唾液中含有碳酸盐、磷酸盐、尿素等,对维持瘤胃内环境和内源性氮的重新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唾液的分泌量和各种成分含量受牛采食行为、饲料的物理性状和水分含量、饲粮适口性等因素影响。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肉犊牛是指专门用于养肥繁殖和屠宰的牛,肉犊牛的养殖管理对其生理特点有着很大的影响。

下面将对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理特点1.体型,雄性肉犊牛体重约为550公斤,体长约为2米,肩高约为1米。

雌性肉犊牛体重约为450公斤,体长约为1.8米,肩高约为0.9米。

2.繁殖,肉犊牛一般在8个月到10个月龄时就开始性成熟,但为了保护牛的健康,建议从12个月龄后再开始配种。

3.饮食,肉犊牛是一种能量需求量很高的动物,每天需要大量的饲料和清水。

在0~3个月龄时,它们需要喝奶粉和大量的水。

在3~12个月龄时,它们需要大量的粗饲料来满足生长的需要。

4.健康,肉犊牛是一种易感病动物,常见的疾病包括新生儿腹泻和脚底炎等。

因此,健康饲养非常重要,包括定期注射疫苗、病虫害防治等。

二、饲养管理1.饲料管理,肉犊牛的饲料管理非常重要,它们需要大量的饲料来满足生长和生理需求。

建议采用多样化的饲料,例如禾本科饲草、豆科饲料和秸秆等,同时应保证饲料质量良好,以免饲料发霉或有老鼠等害虫污染。

2.饮水管理,肉犊牛每天需要大量的水,清水的供应应保证充足、清洁、卫生。

建议在饲喂时间段内,每天固定的时间段供水和饲喂。

3.环境管理,肉犊牛的生长环境对其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建议对牛圈进行消毒,保持通风良好、保暖、干净卫生。

同时饲养密度也不可过高。

4.疾病预防,疾病是肉犊牛的主要威胁之一,要定期检查牛只的疫苗接种情况,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总之,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是影响其生长和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牛肉的品质有很大的帮助。

肉牛的饲养管理兽医

肉牛的饲养管理兽医

严格执行防疫和保健措施,定 期进行疫苗接种、驱虫和消毒 ,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03
兽医在肉牛饲养管理中的 作用疾病ຫໍສະໝຸດ 防与控制制定和执行免疫计划
环境卫生管理
根据肉牛的品种、年龄、健康状况和 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免 疫计划,并确保牛群定期接种疫苗。
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减 少病原体的传播,预防疾病的发生。
精准治疗
随着生物技术和诊疗技术的发展,将 实现对肉牛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提高治愈率。
提高肉牛品质与食品安全
品质提升
通过遗传改良、精细化饲养管理等手段提高肉牛品质,包括肉质、生长速度、 瘦肉率等。
食品安全
加强肉牛养殖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监管,确保牛肉产品的安全、卫生和营养,满 足消费者对健康和安全的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繁殖特点
肉牛一般在12-18月龄性 成熟,但适宜的配种年龄 应在24-30月龄。
肉牛的饲养环境要求
温度
肉牛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 为5-25℃,过高或过低的 温度都会影响其生长速度 和健康状况。
湿度
湿度过高会导致肉牛出现 皮肤病、关节病等问题, 湿度过低则容易引起呼吸 道疾病。
通风
保持牛舍良好的通风,可 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 高肉牛的生长速度。
考虑当地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合理安排肉牛饲养季节和饲养方式。
根据肉牛品种、生长阶段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饲养方案,以满足肉牛生长需 求和提高生产效益。
饲料的选择与配制
根据肉牛的营养需求和生长阶 段,选择优质、营养均衡的饲 料,包括粗饲料、精饲料和添 加剂等。
根据不同季节和地区的气候条 件,合理搭配饲料种类和比例, 以保证肉牛获得充足、均衡的 营养。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

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肉犊牛是指用于生产牛肉的年龄在6个月至24个月之间的幼年牛,繁殖期女牛在产犊后将其分离出来喂养,通常使用牛奶替代母乳进行饲养。

为了保证肉犊牛的健康和快速生长,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以下是肉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的详细介绍:(一)体型特点肉犊牛体型大,身体重量通常在150-300kg之间,目光温顺,性情温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二)消化特点肉犊牛消化能力较弱,胃容积较小,消化系统功能尚未完全发育,需要进行渐进式的饲养,避免过饮奶粉导致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过早添加青贮饲料导致未完全发育的消化系统负担过重。

(三)生长特点肉犊牛的生长速度较快,出生时体重在20-50kg之间,通常会保持每日1.2-1.8kg的生长速度,到达8个月时体重可以达到200kg以上。

(四)环境适应能力肉犊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其对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在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流通、光线等环境要素的管理,以确保牛只健康成长。

(一)饲料1. 奶粉及水肉犊牛吃奶时间长,喂奶粉要全程温度适宜,必须为儿童奶粉,加水比例要适合,避免腹泻。

一般情况下,肉犊牛每天需要摄取2-3%的体重的奶粉。

饮水要清洁、卫生。

2. 青贮饲料肉犊牛出生后1个月或以上,可逐步加入沙丁草、紫花苜蓿等青贮饲料,增加其对草料的适应能力,积累饲料基础。

青贮饲料需要保持干燥,避免霉变,同时保证其营养成分的均衡。

(二)精细化管理1. 饲喂方法的精细化为了让肉犊牛养出肉质更好的牛肉,必须控制饲喂方式,一般情况下采用2-3次的分批投喂,每次喂养量以20-25L的奶粉为宜,保证每头牛只能吃到自己的奶粉,多吃少喝会导致消化系统负担过重,少吃多喝则会影响生长发育。

2. 疾病防治的精细化肉犊牛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各种病原体较为敏感,养殖环境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将肉犊牛分批隔离,避免疾病传染,定期注射疫苗,防止患病。

肉犊牛舒适度的提高对于保证其生长和肉质品质至关重要。

牛的品种及生物学特性2024

牛的品种及生物学特性2024

引言概述:牛是世界上最早被驯化的动物之一,其品种繁多,拥有丰富的生物学特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牛的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

我们将讨论牛的起源和驯化历史,然后介绍不同的牛品种,包括肉牛、奶牛、双用途牛和小型牛。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牛的外部形态特征、毛色和骨骼结构。

然后,我们将讨论牛的生理特性,包括消化系统、繁殖系统和免疫系统。

我们将总结牛的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性和应用。

正文内容:1.牛的起源和驯化历史1.1原始牛的起源和分布1.2牛的驯化过程及影响2.不同的牛品种2.1肉牛品种2.1.1肉质优良的品种2.1.2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品种2.2奶牛品种2.2.1高产奶牛品种2.2.2优质奶牛品种2.3双用途牛品种2.3.1同时适用于肉和奶生产的品种2.3.2适应能力强的品种2.4小型牛品种2.4.1适合特定环境的品种2.4.2用途广泛的小型牛品种3.牛的外部形态特征、毛色和骨骼结构3.1外部形态特征3.1.1体型和体重3.1.2颜面和四肢特征3.2毛色特征3.2.1基本毛色和花色3.2.2毛色与品种的关系3.3骨骼结构3.3.1骨骼结构与品种的关系3.3.2骨骼结构对生物学特性的影响4.牛的生理特性4.1消化系统4.1.1反刍消化系统4.1.2瘤胃和胃肠道的特点4.2繁殖系统4.2.1发情周期和受孕率4.2.2繁殖行为的特点4.3免疫系统4.3.1免疫系统的组成4.3.2牛的免疫机制5.牛的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应用和重要性5.1农业生产的应用5.1.1肉牛品种在牛肉生产中的作用5.1.2奶牛品种在乳制品生产中的作用5.2科学研究的价值5.2.1牛的遗传研究5.2.2牛的生理学研究5.3文化和历史价值5.3.1牛在农耕社会中的重要地位5.3.2牛在人类文化和传统中的象征意义总结:牛的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是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各种牛品种的特点,有助于选择适合特定用途的品种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养牛学第2章 牛的生物学特性

养牛学第2章 牛的生物学特性

乳高峰,此后逐渐下降,高产牛一般高峰期稍迟,
持续时间长,下降较慢,低产牛则相反。 40 日 产 30 奶 20 量 10
高产牛 低产牛

1 2 3 4
泌乳月
9 10
使瘤胃pH值下降,与氨合成不易溶解的醋酸铵。 (2)灌服大量的冷水(20~30升)。 (3)重症病牛,可用硫代硫酸钠 50 ~ 100 克,静脉缓慢注射。
(四)氨化粗饲料
1、堆放稻草,密封,按稻草重的3%通入
液氨。 2、 按稻草重的3~5%称取尿素,并溶解 于20倍的水中,然后边堆稻草边加尿素水,最 后用塑料薄膜盖紧(用水泥窑或池更好)。
(2)占精料的3%;
(3)占日粮干物质的总量的1%; (4)每日每头限喂150~220g。
2.使用方法
(1)尿素青贮:按青料重量的 0.5 ~ 0.6%
将尿素配成33%的溶液,均匀喷在青料上装填。 (2)做成舔砖:由尿素、糖蜜、石灰、黄 泥、短稻杆、盐等搅拌晾干而成。 (3)拌入精料中喂。
(4)拌入粗料中喂。
峰,牛有夜间采食
的习惯。
三、合群性
牛是群居家畜,有群体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关系。
“首领”牛的带领,对于放牧按时归队、有
序进入挤奶厅和防御敌害有重要意义。
四、运动与休息
牛喜欢自由活动,适量的运动有利于牛的健
康和生产。
牛每天需要 9~12 小时休息时间,休息时反 刍,躺卧睡眠至少 3 小时。
五、排泄行为
牛是随意排粪的动物,并常躺卧在被粪尿污 染的地方。成年牛每天的排粪尿量为 30 多公斤。 躺卧后刚起立时排粪较为集中。
蛋白氮--氨作为氮源,合成菌体蛋白,所以可 用非蛋白质含氮物代替部分蛋白质饲料喂牛。 尿素是最常用的NPN饲料,硫铵、醋酸铵和 碳酸铵等都可喂牛,但含N量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粗糙性 鉴于牛嘴的简单结构,牛采食十分粗糙,吃 到嘴里的草料并不认真咀嚼就下咽到胃里。 如果吃入的食物中含有金属块、钉子、碎玻 璃等物质,就会导致食道梗阻;把食物袋和 塑料薄膜咽下,就容易导致瘤胃堵塞、网胃 口梗阻等疾病,严重的可能致死。鉴于牛采 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饲喂的时候就要及时 清除食物中的有害异物,防止各种消化道牛 病的发生。

牛是群性动物, 若有头牛带领则容易控制。
牛有惊人的听力,当驱赶牛群
时,后方大声催逼,易造成牛群
的拥挤或混乱,致使牛爬到前方
牛背上,增加相互受伤的机会。
牛的识别力不如马,容易碰撞或 践踏致伤。
任何时候对公牛过于信赖

真胃的胃液呈高度酸性,内含胃蛋白酶、凝 乳酶、盐酸等物质。廇胃中没有充分进行消 化的40%的蛋白质和菌体蛋白都被转移到真胃 中,在胃液的分解作用下转化为蛋白胨。进 入皱胃的酸性食糜中富含低级脂肪酸,可以 促进胃液的大量分泌。经过胃消化的食物进 入小肠,通过胆汁、胰液等物质的化学消化 和机械性消化作用,被分解成可以供牛生长 发育吸收的物质和状态,最后被肠壁细胞吸 收,送到肝脏,合成糖原或蛋白。
嘴唇 牛的嘴唇又肥又厚,嘴叉很浅,嘴难以张大,不灵 活。 牛无上切齿,其功能由坚韧的齿板代替,所以牛截断草 的能力较差。 牛的舌头肌肉十分发达,虽然有力,但不是很灵活。舌 头在牛吃草时候起到把草料卷到嘴里的作用。由于舌头 表面长有小刺,上颚部有角质化的硬皮突起,所以入口 的草料一般不容易吐出口外。 牛舌可将草料送入口中,舌尖有大量坚硬的角质化乳头, 这些乳头有助于收集细小的颗粒料,牛的唾液腺很发达, 能分泌大量混合液体,有助于消化。 犊牛有20枚,成年牛有32枚牙齿


初生牛犊的前两个胃只有皱胃的一般大小,而且 结构并不完备,微生物区系没有建立,瘤胃黏膜 乳头短而柔软。这时的牛犊主要靠真胃进行消化, 瘤胃并不具有消化作用。同时,由于幼龄牛犊的 小肠中缺少淀粉酶,采食淀粉数量太多时容易导 致腹泻。牛犊不再吃奶,自己采食固体饲料的同 时,它的网胃和瘤胃也开始迅速发育,导致真胃 的容积缩小,牛犊3月龄的时候,瘤胃的容积已 经达到出生时的10倍,而且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微 生物区系,瘤胃黏膜乳头也变硬。3—6月龄的牛 犊已经可以很好地消化植物性饲料了。
牛的瘤胃含有大量微生物,能将粗纤维分解 产生大量挥发性脂肪酸(乙丙丁酸),乙酸 可以合成乳脂,丙酸合成体脂肪,瘤胃还可 以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肽和氨基酸, 部分氨基酸又被分解成氮和 CO2 ,瘤胃又可 以将分解的氮、氨基酸和小肽重新合成菌体 蛋白,供机体利用。 瘤胃微生物还可以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饲料中的脂肪能降低微生物活性降低粗纤维 消化率。

4、卫生性 牛采食牧草时,用舌将草卷入口内用上颚齿 板和下颚切齿将草钳住,然后将草切断吞下。 放牧牛时应选择较高的草地。牛和其它家畜 一样,不吃被它们自己粪尿污染的饲草。放 牧的牛群,每日采食鲜草量相当于自身体重 的10—14%。

肉牛属反刍家畜,具有和单胃家畜不同的消 化特点。 牛有四个胃: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牛 的瘤胃容积较大,成年牛的瘤胃容积约为 200L,黄牛约为100L,约占胃总容积的80%, 瘤胃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分解粗纤维,网胃 可以进行水分的再吸收,瓣胃是将食物进一 步研磨,并将稀软部分送入皱胃,皱胃有消 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将食物进一步消化。

牛属于偶 蹄目,反 刍亚目, 洞角科, 牛亚科分 牛属、水 牛属。
西门塔尔牛 黄白花或红白花,头与四肢下部 白色 夏洛来牛 全身白色 秦川牛 紫红色,有深浅


血液组成与动物机体的新陈代谢密切相关, 初生犊牛机体内部氧化还原反应比成年牛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 以及血红素含量降低,这主要是与机体的代 谢速度减慢有关。

牛的最适温度为5-150C,在-10C――250C 范围内,牛产奶量不会有影响,高温与低温 相比,牛对高温更为敏感,当气温高于 280C , 牛将会产生热应激,产奶量将下降,公牛的 精液品质降低,母牛的受胎率会下降。

气温在 240C 以下,空气湿度对牛的产奶量、 乳成分以及饲料利用率都没有明显影响,但 当气温超过 240C 时,相对湿度升高,奶牛产 奶量和采食量都下降,高温高湿条件下,奶 牛产奶量下降,乳脂率减少。
牛 正 常 体 温 范 围 为 37.50C -
0 39.1 C,初生犊牛脉博 70-80
次 / 分,成年牛 40 - 60 次 / 分, 泌为20-28次/分。

牛的最适温度为5-150C,在-10C――250C 范围内,牛产奶量不会有影响,高温与低温 相比,牛对高温更为敏感,当气温高于 280C , 牛将会产生热应激,产奶量将下降,公牛的 精液品质降低,母牛的受胎率会下降。

瘤胃微生物的存在是反刍动物与单胃动物营养消 化的一个不同之处。肉牛的瘤胃微生物区系包含 60多种纤毛原虫和细菌,每1毫升的瘤胃内容物 中,就可以检出纤毛原虫约100万个,细菌约100 亿个。其中二者的具体比例和构成受肉牛的饲喂 草料成分、瘤胃环境的酸碱特性、微生物对瘤胃 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瘤 胃微生物 的存在可以辅助进行草料的消化、合成牛体生长 发育所需的各种微生物、氨基酸以及蛋白质,对 牛的快速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多次性 牛的采食具有多次性的特点,一般日均采食 10次以上,采食的总时长约为6小时。牛的采 食高峰分别是日出前不久、上午中段时间、 下午早期以及接近黄昏的时候。如果要定时 饲喂,要保证日均采食时间略高于6小时,但 是不宜过长。

3、厌食性 牛的鼻唇镜十分发达,健康牛会不断地分泌 黏液,尤其是采食的时候分泌增多。如果饲 草上黏液含量太高,牛就会产生厌食性,影 响饲喂质量,所以牛的草料要少添加,从而 减少草料的浪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