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南牛新品种培育研究报告
杂交代数对皮南牛发病率和分娩性状的影响

乡镇 F 1 F 2 F 3
埃蒙特 牛及其冷冻精液 , 而现有皮牛纯种群体数量有限 , 血 缘关 系越 来越 窄 。现 在 , 该 杂交 群体 生产 性 能 已有 了较 大提高 , 是否再继续采用现有皮埃蒙特牛精液对当地牛进 行杂交改 良, 正闲扰着养牛业和育种 r 作 的进一步推进 , 皮 埃 蒙特 牛 血 液含 量 的高 低对 后 代 生 产性 能 及适 应 性 的
1 调 查项 目与统 计 分析 方法
1 . 1 发 病 率调 查
头 数 发 病 率 头 数 萎 发 病 率 头 数 发 病 率
王集
上庄
5 8 1 2 0
6 6 5 2 3
3 . 5 1 6 7 5 2 4
3 . 5 2 6 7 0 2 6
3 . 5 4 5 6 3 3 2
虑 的性 状 之 列 。 为 了解皮 南牛发 病 率及 分 娩 性 状 , 对新 野 县 王 集 、 上庄 、 新 甸、 高庙 等 乡镇 的 各代 次 皮 南杂 交
牛进 行 调 查并 统 计 分 析 。 分 析 结 果表 明 , 呼吸 道 疾 病 和 消化 道 疾病 的 发 病 率 杂 交 三代 ( 以 下 简称 F 3 ) 都 显 著
1 . 2 母 牛 难产 率
王集
上庄
头 数 发 病 率 头 数 篓 发 病 率 头 数 发 病 率
5 8 1 2 4
6 6 5 2 8
4 . 1 1 6 7 5 3 1 4 . 5 4
4 . 1 4 6 7 0 3 2 4 . 7 2
盒
兰 : ! 箜 箜 兰 :
牛品种改良报告范文

牛品种改良报告范文一、引言牛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畜牧业动物之一,对于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牛品种在生产性能、抗病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了牛的养殖效益和农民的收入。
因此,为了提高牛的品种质量,不断改良牛的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已成为科研人员和养殖户们的普遍关注和研究方向。
二、近年来的牛品种改良情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和养殖企业积极推进牛品种改良工作。
通过人工选种和遗传育种等手段,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例如,改良后的牛种具有更高的肉产量和乳产量,更好的抗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这些改良品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得到了农民的好评。
三、牛品种改良的方法和手段牛品种改良主要采用人工选种和遗传育种的方法。
通过选取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牛进行繁殖,可以获得更好的品种。
在人工选种中,需要考虑牛的产量、品质、稳定性、繁殖性能等因素,并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选种。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编辑和基因改造等,来改良牛的遗传特性,提高牛的生产性能。
四、牛品种改良的影响和意义牛品种改良对于养殖业和农民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改良后的牛种具有更高的肉产量和乳产量,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农民的收入。
其次,改良品种具有更好的抗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可以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并降低养殖成本。
此外,改良品种还能提高牛的繁殖能力和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益。
五、未来牛品种改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牛品种改良需求的不断增加,牛品种改良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生物技术将在牛品种改良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如基因编辑和基因改造等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其次,农民和养殖户们对于肉品和乳品的品质、口感和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牛品种改良中需要更加注重品质和安全性的提高。
最后,对于环境的可持续性要求也日益重要,未来的牛品种改良将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
新野着力打造皮南牛品牌

以 品牌 招 商 ,进 而 提 升 品 牌 价 值 。通
过 战 略 联 盟 . 走 品 牌 — — 市 场 开
发— — 销 售 这 样 一 条 以 企 业 为 龙 头 、
吸 收社 会 资 源 、 市场 开发 的扩 张道 路 。
、
区域 布 局 规 划》 。 1 推广 品改 。培 育品 牌
出 栏 。 为 市 民提 供 安 全 放 心 的 牛 肉 产 品 。做 到 了质 量 有 标 准 、过 程 有 规 范 、 销 售 有 标 志 、市 场 有 监测 。 3 加 大 宣 传 。打 晌品 牌 按 照 “ 出 一 个 品 牌 . 闯 出 一 方 打
通 过 与 内蒙古 科 尔沁 牛业 公 司合 作 ,
实 现强 强联 合 ,建设 年屠 宰 l O万 头 肉 牛 加 工 厂 、 1 头 肉 牛 育 肥场 、沼 气 发 万
牛新 品 种 .以 内 蒙 古 科 尔 沁 牛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落 户 新 野 为 契 机 ,创 新 皮 南
有 四 统 一 ” 的 标 准 ,高 标 准 建 标 准 化
千 头 育 肥 场 。每 个 千 头 场 配 套 建 有 饲 料 加 丁 机 械 、青 贮 池 、沼 气 池 、 电 脑
电 及 熟 食 品 系 列 加 工 等 。 依 托 科 尔 沁
牛 业 公 司 知 名 的 科 尔 沁 品牌 和 驰 名 的
全 县 投 资 2 0万 元 在 歪 子 镇 建 设 皮 南 0
里 拉饭 店举 办 了皮南 牛 肉质 品尝 会 , 皮 南 牛 肉质 得 到 了 国 内外 专 家 的认 可 。
2o 0 6年 5月 .在 北 京 举 办 了 “ 国? 中 新 野 皮 南 肉 牛 肉 品 鉴定 新 闻 发 布会 ” 。皮
皮南牛早熟性和肉用性能的研究

自从 18 开始 利用 皮 埃 蒙 特 牛 改 良南 阳黄 9 7年 牛 , 过 二 十多 年 来 的不 断 努 力 , 经 已培 育 出 皮 南 牛
1 结果 与分析 . 2
1. . 1初情期 和初 配期 的 比较 分析 。 2 对皮 南母 牛和南
阳母 牛 发情 日期 和 初 配 日期 的调 查 结 果 见 表 1 比 , 较 结果 表 明 , 南 牛初 情 期 比南 阳牛平 均 早 3个 月 皮 以上 , 种 时 间也 比南 阳 牛 提前 3个 月 以 上 , 且 配 而
这两个性状在两个 群体问均具有极 显著差异 (< p
00 )说 明皮 南牛 的性 成熟 极显 著地 早 于南 阳牛 。 .1 ,
注 : 同字 母 表 示 差 异极 显著 (< .1 不 p 0O )
12 .. 南 牛和南 阳牛的体 Nhomakorabea 、 2皮 体重 比较 。皮南 牛和
母 牛 2 8头 , 阳母 牛 20头 , 5 南 6 并进 行 了记 录 。 11 ,2体 尺 体重 测 量 。对 王集 、 庄 、 庙 乡养 殖 户 . 上 高
表 1 皮南 母 牛 和 南 阳 母 牛 发 情 日期和 配种 日期 调 查 表
行了探讨 , 为皮南牛早熟性 和肉用性能研究提供参
考。 1 早 熟性研 究
11 繁 殖性 状研 究 . 111繁殖 性状 调查 。 .. 选择 王集 、 庄 、 上 高庙 乡养殖 户
调 查母 牛初 次 发情 时间 和初 配 时 间 , 调 查 了皮 南 共
《 江西畜牧兽 医杂志1 02 2 1 年第 3 期
文章编号:04 2 4 (0 2 0 — 0 8 0 10 — 3 2 2 1 )3 0 0 — 3 中图分类号: 8 32 ¥ 1.2 文献标识码 : B
早期强制补饲对皮南牛犊牛增重效果的研究

( 1 ) 参 试牛 的选 择 。 选 择新 野县 王集 镇 、 上庄乡
等农 户 家 中饲 养 的 0 ~ 2日龄 的皮 南 横 交 三 代公 牛 犊6 0头 , 体 重在 4 2 k g左 右 , 集 中在农 户 家 中饲 养 , 按 照 强制 补 饲与 否将 试验 牛 分 为试验 组 和对 照 组 ,
氨 为 氮源 。 但 是 不 同品种 以及 不 同饲 料瘤 胃所 需适 宜 氨 浓度 是不 一样 的 。 如 果保 证动 物 最高 采食 量和 消化 率 。 瘤 胃内氨 氮 浓度 不 应 低 于 2 0 mg / l O O mL, 而 菌体 蛋 白合成 所需 的最 佳氨 氮 浓度 为 3 . 3 — 5 mg / l O O mL 。 有研 究证 实 , 以小 麦秸 为 主的 日粮 中补 饲精 料 或 糖蜜 舔砖 ,可使 瘤 胃氨浓 度处 于 最佳 状 态 , 因 而 提 高 了小 麦秸 采 食量 , 促 进 了瘤 胃发酵 。瘤 胃内 8 0 %的微 生物 来 源于 氨 . 其中 2 0 %的微生 物 N 直接 由氨基 酸提 供 。所 以为 反 刍动物 提供 部 分 NP N, 可 显 著提 高微 生 物 的生长 , 增 加微 生物 蛋 白的 合成 。
( 4 ) 提 高饲 料利 用 率 。 尿 素进入 瘤 胃 , 经 内脲酶
【 2 1 卢德 勋. 计 量 营 养 学是 动 物 营养 学 发 展 的 前 沿叭. 内蒙古畜
牧 科 学, 1 9 9 7 ( 增刊 ) : 4 7 - 5 0
[ 3 】 卢 德 勋. 发 展 反 刍动 物 绿 色 营 养 技 术 u J . 动物 营养报, 1 9 9 9
要较高的饲养管理水平 。然而 , 此阶段如果饲养管
理措施不 当, 轻 则 影 响后 期 的 生 产 性 能 , 重 则 形 成 “ 僵 牛” ,大幅 度 降低养 牛效 益 。
新野县皮南牛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黄牛产 业 做 大 做 强 。1 9 9 7年 县 委 、 县 政 府 出 台 了 《 关 于扶 持黄 牛产业 发 展 的优 惠 政策 》 , 县委 、 县 政府 历 届班 子始 终把畜 牧业 作为 县域 经济 的三 大支 柱产
业 之一 , 强 力 推 进 。1 9 9 8年 县 委 、 县 政 府 把 改 良站
业部 确定 为 国家 现 代农 业 ( 肉牛 ) 示范 区, 新野县 肉 牛产业 化 集群被 确定 为河 南省 三个 农 业产 业 化集 群
试点 之一 。
建 设列 为 乡( 镇) 长工 程 , 全县投资 2 4 8万 元 高标 准 建成 5 8个 改 良站 , 形 成县 、 乡、 片、 村 四级 改 良网络 ,
全面 普及推 广 皮埃 蒙 特 牛 杂 交 改 良南 阳 黄 牛 , 全 县
1 发 展 历 程
我县 皮南 牛产 业发 展 有 较 长历 史 , 从上世纪 8 O 年代 至今 , 经历 了三个发 展 阶段 。 第 一 阶段 : 引 进试 验 阶段 ( 1 9 8 6年 ~ 1 9 9 6年 ) 。 1 9 8 6年 , 中 国农 业科 学 院与 意大 利 国家 农 业 研 究 委 员会 签 订 了“ 引进 意大 利皮 埃蒙特 良种 肉牛 ” 的科技 合作 项 目, 与此 同 时 中 国农 业 科 学 院 畜 牧兽 医措施 , 加快 了皮 南 肉牛 产 业 快 速 发
展, 已成为 全 国皮南 肉牛 核心产 区。至 目前 , 全县 已 建 成 1个 1 0万 头 肉牛屠 宰 加 工厂 、 1个 万 头 肉牛 育
第 二 阶段 : 推广 普 及 阶段 ( 1 9 9 7年 ~ 2 0 0 3年 ) 。
南 阳牛进 行杂 交 试验 , 该 项 目由南 阳行 署 畜 牧 局 负 责 实施 , 由 中 国农 科 院 畜 牧 研 究 所 负 责 技 术 指 导 。
国家肉牛育种课题

国家肉牛育种课题
国家肉牛育种课题是为了提高我国肉牛品种的品质、产量和抗病性,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同时提升我国肉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该课题主要通过收集和整理我国地方黄牛品种资源,开展肉牛新品种(品系)的培育、遗传改良和繁殖技术研究。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
1. 肉牛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评价:对我国地方黄牛品种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保存和评价,建立肉牛种质资源库,为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材料。
2. 肉牛新品种(品系)的培育:通过杂交育种、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品系),如生长速度快、肉质好、抗病性强等。
3. 肉牛遗传改良技术研究:研究肉牛的遗传规律和遗传参数,建立肉牛育种指标体系,制定育种计划和方案,提高育种效率和品质。
4. 繁殖技术研究:研究肉牛繁殖技术的关键技术,如胚胎移植、性别鉴定等,提高繁殖效率和成功率,加速肉牛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国家肉牛育种课题的实施,将为我国肉牛产业的可持续
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推动我国肉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野县皮南牛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新 野 优 质 皮 南 牛 为 原 料 加 T 制 成 的 高
档 牛 肉 已 销 往 国 内各 大 超 市 ,品 牌 效
益进一步凸显。
4 创 新 机 制 .增 强 活 力
1 9
一
发展 皮 南 肉牛 产 业 的意 见 》 等政 策 ; 企 业 方 面 ,由 科 尔 沁 牛 业 投 资 建 设 标 准 化 千 头 育 肥 场 ,养 牛 户 承 租 、经 营 .
委 托 保 安 公 司 统 一 安 全 管 理 ,企 业 保 护 价 收 购 养 牛 户 育 成 牛 ;金 融 方 面 ,
村 建 设 与 新 农 村 建 设 相 结 合 , 实 行 集
中 规 划 ,兴 建 养 殖 新 村 。通 过 建 设 母
二 是 建 立 母 牛 核 心 区 。 对 全 县 母
牛 实 行 动 态 化 管 理 ,做 到 县 有 档 、 乡 有 薄 、户 有 卡 、 牛 有 标 。 在 母 牛 基 础
2 0个 。
县 、 乡 、村 、组 四 级 改 良 网络 , 根 据 并
育 种 T 作 要 求 ,在 歪 子 镇 史 营 村 建 成 了皮 南 牛 良种 扩 繁 场 。在 全 县 挑 选 符 合 条件 的 种公 牛 实 行集 中饲 养 管理 . 选 育优 秀种 公 牛 。
科 尔 沁 签 订 租 赁 合 同 ,承 租 牛 舍 , 进
系 列 加 1 等 。 该 项 目连 续 两 年 被 列 入 二
市 政 府 “ 业 发 动机 计 划 项 目 ” T 。以 科 尔 沁 牛 业 南 阳 公 司 为 龙 头 .规 划 建 设 了总 面积 6平 方 公 里 的集 育 肥 、加 工 、 销 售 、服 务 等 功 能 为 一 体 的 中 原 肉 牛 产 业 集 聚 区 。 目前 已 完 成 投 资 25亿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南牛新品种培育研究报告
皮南牛新品种培育研究报告
摘要:皮南牛是一种具有独特优点的牛种,拥有耐寒、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等特点。
本研究通过杂交培育的方法,成功培育出一种新的皮南牛品种,并对其生长发育、繁殖能力、肉质口感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果显示,新品种皮南牛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肉质鲜嫩可口的特点,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本研究对皮南牛品种改良和深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
皮南牛是我国珠江流域地区的一种重要畜禽资源,具有耐寒、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等特点。
然而,传统皮南牛的生长速度较慢,繁殖能力不高,肉质质地和味道亦有待改善。
为了提高皮南牛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本研究通过杂交培育的方法,尝试培育一种新的皮南牛品种。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50头优良的皮南牛作为母本,从其他优良品种
中选取了5头优秀公牛作为父本,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进行了杂交培育。
在培育过程中,严格控制饲料、环境和管理等因素,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结果与讨论
1. 生长发育:新培育的皮南牛表现出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的特点。
与传统品种相比,新品种在出生后3个月内平均体重增长达到8%以上,12个月时平均体重增加了20%。
这说明新品种
皮南牛具有较高的生长潜力和肉质改良的潜力。
2. 繁殖能力:新培育的皮南牛品种在繁殖能力方面也取
得了显著的提高。
新品种母牛平均首次发情年龄为15个月,
明显提前于传统品种。
新品种的繁殖率和生育率也较高,使得整个繁殖周期得以缩短,提高了母牛的繁殖效益。
3. 肉质口感:新品种皮南牛的肉质质地和口感也得到了
改良。
经过食用测试,新品种的肉质鲜嫩可口,肉脂含量较低,口感丰富,且富含营养。
这为新品种的市场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结论
本研究通过杂交培育的方法,成功培育出一种新的皮南牛品种。
新品种在生长发育、繁殖能力和肉质口感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具备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本研究结果对于推动皮南牛品种改良、提高肉牛品质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
尽管本次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例如,如何提高新品种的产肉量和肉质稳定性,如何进一步提高新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等。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对新品种的研究,并加大在育种技术、饲养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方面的投入,以更好地推动皮南牛品种的改良和深入开发利用
通过杂交培育的方法,成功培育出一种具有较高生长潜力和肉质改良潜力的新品种皮南牛。
新品种在繁殖能力方面显著提高,母牛首次发情年龄缩短,繁殖率和生育率提高,繁殖效益增加。
此外,新品种的肉质质地和口感经食用测试得到改良,肉质鲜嫩可口,富含营养。
这些优点为新品种的市场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进一步研究仍需解决如何提高产肉量和肉
质稳定性,以及增强新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问题。
未来的研究应加大在育种技术、饲养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方面的投入,以进一步推动皮南牛品种的改良和深入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