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挖隧道施工排水方案

暗挖隧道施工排水方案
暗挖隧道施工排水方案

1工程概况.............................. -1 -

1.1工程概况 ............................ -1 -

1.2水文气象条件 ......................... -1 -

1.2.1水文气象......................... -1 -

1.2.2地表水........................... -1 -

1.2.3地下水........................... -2 - 2编制依据............................... -2 - 3排水方案............................... -2 -

3.1涌水量计算 .......................... -2 -

3.2鸡公山隧道排水的特点 ....................... -3 -

3.3总体方案 ............................ -3 -

3.4排水系统方式 ........................ -4 - 4本工程拟采用的主要排水方案..................... -5 - 5设备选型配套............................. -5 -

5.1抽水设备型号选型原则 ....................... -5 -

5.2需要配用的设备及位置表 .................... -6 - 6排水系统............................... -7 -

6.1管线布置 ............................ -7 -

6.2 管路.............................. -7 -

6.2集水坑设置 ........................... -7 -

6.3固定泵站设置 ........................ -8 -

6.4排水供电 ............................ -8 -

6.5 其他.............................. -8 -

7反坡隧道排水灵活处理的要点..................... -8 - 8在洞外增加防水、防汛及防山洪措施

9 各项保证措施........................... -9 -

9.1组织管理保证.......................... -9 -

9.2施工管理措施......................... -9 -

9.3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10)

10应急预案............................. -10 -

11安全文明施工,环水保施工规定 ................... -11

12 附件............................... -11 -

**隧道施工排水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位于深圳中部发展轴上皇岗路及清平快速之间,规划定位为城市主干道。

坂银通道主线全长约10.74公里。沿线涉及福田、罗湖及龙岗三区。工程采用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50km/h。

本标段为第三合同段,起讫里程为K4+00旷K6+400,总长2.4公里。主要

工程为**,隧区地面标高在123.1 94?410.12之间,最大埋深286.93m。洞口采用削竹式洞门,钻爆法开挖,采用复合式衬砌,本合同段隧道位于R=1000m勺平曲线及R=9000m勺竖曲线上,纵坡2.5%。隧道左线2380米,右线2420米。

人行横通道9处;车行横通道5处;应急停车带左右洞各2处,配电室2 处。

表1-1 隧道围岩类型统计表

1.2水文气象条件

1.2.1水文气象

深圳市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气候和降雨量随冬、夏季风的转换而变化。冬季无严寒,夏季湿热多雨,一年内有冷暖和干湿季之分。具有雨热同季,干凉同期的特点。但降水和气温的年季变化较大,灾害性天气也较多。

1.2.2地表水

地表水系以鸡公山为分水岭,经由残丘、斜坡向冲沟汇集至临近水库中。

123地下水

区内雨量充沛,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在沟谷、冲沟及水库岸边浅滩区地下水位埋藏浅,丘陵地区埋藏较深。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埋深0.00~13.20m,标高

20.95~207.49m。

本工程沿线场地主要含水层有三类,第一类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含卵石粗砂层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中粗砂、圆砾层,其含水性及透水性较强,赋存于

其中的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具微承压性;第二类为强风化及中等风化岩中赋存的基岩裂隙水,其含水性及透水性较弱,属弱含水、弱透水性地层,亦具微承压性;第三类是赋存于断层破碎带中的构造裂隙水,其含水性及透水性受构造裂隙影响,具有沿构造破碎带集中分布的特征,具承压性,并可受地表水体渗透补给,水量相对较丰富。其余地层的含水性、透水性较弱,属相对隔水层。

2编制依据

(1)施工设计图纸及**隧道水文地质条件;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 2015)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

(5)铁路工程地质手册

(6)已审批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7)现场踏勘及调查了解的施工环境、条件等。

3排水方案

3.1涌水量计算

**隧道区内以丘陵地貌及低台地地貌为主,地表水系相对不发育,山间小型冲沟旱季一般无径流,雨季时受周边丘陵,坡体面流和径流的迅速补给而水量大增,具有流速快,水量大,携砂量较高等特点。隧洞所穿过的沟谷一般无常年流水,说明地下水补给量不大,主要接受降水补给。现采用水均衡方程,计算隧道涌水量。其控制因素为:大气降水量,隧址集水面积,降水渗入系数及大气降水

渗入地下达到隧道涌水处所需的渗流时间。按照《铁路工程地质手册》中表

2-4-12隧道涌水量降水入渗法计算公式:

隧道涌水量:Q=1000Fx A/T;

式中:Q——隧道涌水量(m/d);

F—

-隧道集水面积(knf);

a 大气降水渗入系数;

A——-年最大日降水量;

T——-渗流时间(d)。

隧道集水面积(F):以地表分水岭为界,在1 : 1000地形图中量测;

大气降水渗入系数a取经验值0.01 ;

年最大日降水量(A)取深圳地区日平均最大降水量282mm

渗透时间T取经验值T=1.5d ;

根据设计资料计算预测,隧道北出口LK5+25L LK6+35Q RK5+300- RK6+400 段估算最大涌水量为752n3 /d (31.33m3 /h );

隧道北出口LK4+00C P LK5+25Q RK4+040- RK5+300段估算最大涌水量为1253n3 /d (52.21m3 /h )。

3.2**隧道排水的特点

(1)隧道左线LK6+38L LK6+150段230m为顺坡,坡度1% LK6+15旷LK4+000段2150m■为反坡,坡度2.5%;隧道右线RK6+460- RK6+295段165m顺坡,坡度1.4%,

RK6+295- RK4+040段2255m反坡,坡度2.4%。

(2)顺坡施工时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上坡,洞内水可顺坡流出,排水较为方便。

(3)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

3.3总体方案

(1)洞内顺坡排水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断面应满足隧道中渗漏水和施工废水的需要,并经常清理排水设施,防止淤塞,确保水路畅通。水沟位置应远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

1 编制目的 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同时反坡施工排水不通畅也会影响洞内文明施工,增加施工费用。为此,特制订此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以达到安全施工、降低施工费用的目的。 2 编制依据 (1)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3)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4)牡绥铁路工程三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 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本标段主要工程为两座长大隧道:红池隧道(有砟隧道5621米)和转心湖隧道(无砟隧道6676米),铁路等级: I级,正线数目:双线,设计行车速度:200Km/h以上。隧道坡度设计为:红池隧道为一字坡,进口段为10‰上坡,出口段为‰上坡,进出口高差为;转心湖隧道为人字坡,进口段为‰上坡,中间设置竖曲线,出口段为‰下坡,进出口高差为,转心湖隧道斜井综合坡度为%。 我标段涉及到隧道反坡排水的作业工点为红池隧道出口工区(1940m)和转心湖隧道斜井工区(斜井885m,斜井正洞1711m)。 水文地质 隧道区早期构造运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接触带岩体完整性差,受水流的剥蚀、搬运作用形成沟谷、河流,组成了现在地表水系。受地质构造活动影响,隧道区内沟壑纵横,水系呈树枝状。主要河流有山洞河、柳毛河,均为“U”型河谷,山洞河向西汇入铁岭河,为季节性河流。柳毛河支流众多,向东汇入穆棱河。区内河流受降水量影响极为明显,雨季水流量很大,少雨期间河内水流量小。

隧道施工排水方案设计

泰宁至建宁(闽赣界)高速公路A8合同段 K78+080~K80+310 全长2.23公里 广建隧道进口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建泰高速公路A8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9月2日 广建隧道进口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1广建隧道设计情况 1.1工程概况 广建隧道进口为泰宁至建宁(闽赣界)A8标段工程,位于建宁县黄埠乡桂阳村。广建隧道全长4118.5米,为分离式隧道,我标段施工进口2230米。右幅隧道起点桩号YK78+080,终点桩号YK80+310,长度2230米,左幅隧道起点ZK78+098,终点桩号ZK80+325,单幅全长2227米。隧道纵坡坡率/坡长:右洞为-1.95/1650M、-1.6/580M,左洞为-1.95/1632M、-1.6/595M,隧道口与隧道洞内与江西交接处高差为40m,隧道综合坡度 1.8%,隧道最大埋深约627.99米。洞口段位于曲线范围内,曲线半径R=1210M左右,洞口处都设置拦水沟将路面水拦截,排入排水沟内排除。隧道洞口还设置两道横向涵洞及一道纵向涵洞,横向涵洞汇集两侧洞外挖方边沟水及高边坡急流槽水,再流向纵向涵洞排出,隧道外水已能通过涵洞排出,不会再影响隧道内施工(后附洞口排水系统图)。 1.2 水文地质情况 本隧道区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洞口位置裂隙水较发育,地下水较发育;洞身段构造裂隙水主要分布在隧址区的构造裂隙密集带处,断层带岩体较破碎,裂隙极发育,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岩性接触带两侧中风化基岩较完整,透水性较差,水量贫乏,断层带富水性较好,水量较丰富,在施工中易形成突水。 1.3 不良地质 隧址区主要的裂隙构造带见下表,其它未见有断裂构造、褶皱等地质构造,地壳整体相对稳定。断层带岩体较破碎,裂隙极发育,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岩性接触带两侧中风化基岩较完整,透水性较差,水量贫乏,断层带富水性较好,水量较丰富,在施工中易形成突水,施工至该里程桩号时特别需防预。

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方案样本

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至三门峡(豫陕界)段改扩建工程T J-10合同段 ( RK80+100~RK86+900) 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标段里程: RK85+842~RK86+722; DK85+845~DK86+715]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连霍洛三灵段改扩建工程TJ-10合同段 二○一二年二月十一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质量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安全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组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测量放样............................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纵横向排水管施工工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环向排水管或排水板施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防水层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施工缝处止水带施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 隧道边水沟及中央排水沟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7洞身防排水施工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安全生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文明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环境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技术

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9-05-27T16:48:15.18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3期作者:张代辉[导读] 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供参考。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 100160 【摘要】:以青岛地铁8号线胶大区间2#竖井隧道施工为背景,依据当地气象、水文条件,结合该区段地勘报告相关说明,对隧道内涌水量进行预测,制定反坡排水施工技术方案,确定采用区间分段积水,侧排与机排相结合,汇流至横通道积水池,统筹沉降及排水。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反坡排水;施工技术;水泵选型 1.工程概况 青岛地铁8号线连接了胶东国际机场、红岛火车站、青岛北站、五四广场等大型交通枢纽,是连接新机场、北岸城区、东岸城区的轨道交通快线,设计时速120km/h。该区域河流属沿海近缘水系,注入胶州湾中。所有河流流量明显受降水控制,季节性变化明显。主要河流有海泊河、李村河、大沽河、桃源河和碧沟河。 2.隧道施工方案及隧道涌水量分析 2.1隧道施工总体布置 胶大区间2#竖井横通道中心里程为右K19+910,左K19+882,竖井深度约42.66m,横通道净宽6m,长度为49.5m。本竖井距离大涧站约为714.95m,距离区间风井约1125.8m,结合工期要求,区间由竖井往大涧站及风井双方向开挖。 2.2隧道涌水量分析 隧道施工段里程DK19+340~DK20+476,该段最大落差为6.45米。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总体水量较小,局部水量大,正常涌水量为1260m/d,最大涌水量为2500m/d。 右线大里程YDK20+130~YDK20+170开挖时揭露为微风化凝灰岩,隧道底部位置出现涌水现象,隧底出水点长度约40m,宽度为6m (以拱脚处计算)。现场统计涌水量为480 m/d左右,已影响现场防水层施工。周边存在高压燃气管线(I级风险源)。启动渗漏水应急措施进行处理,防止局部沉降。 左线大里程ZDK19+550~ZDK19+610时揭露为微风化凝灰岩,隧道底部位置出现涌水现象,隧底出水点长度约60m,多处出现渗漏点,现场统计涌水量达到1240 m/d左右。周边存在高压燃气管线(I级风险源),启动渗漏水应急预案,进行抢修处理。 3.隧道反坡排水方案设计 本隧道施工排水以机械排水为主,导流封堵相结合。左右线大里程方向,施工方向为顺坡,可实行自流排形式进行排水,且隧道基底岩层较好,不会出现根部冲刷,岩层流失现象;设置宽400mm深500mm排水沟,排水沟基底放置碎石,进行过程泥土过滤沉淀,排水沟边固定处理,隧道施工道路坡度不少于2%向排水沟方向倾斜。洞内交错路段埋设DN200钢管进行过渡,钢管上方左右进行固化处理,防止过路车将钢管压坏。左右线小里程方向,施工方向为反坡,无法进行自流排,设计施工期间为抽排水。隧道单侧每100m设置集水坑,对富水区域加设集水坑。坑内设置污水泵,对坑内积水进行沉淀排除,分段排水,施工排水过程根据出水情况及渗漏点封堵情况进行动态调整。隧道正线排水汇集至横通道井口处36方积水池内,集水池设置沉淀池及清水池,有效进行二次沉淀;清水池内设置5台提升泵;水泵距底30cm悬空吊挂设置,池边设置水泵控制箱,通过清水池内液位计对水位的过程移动,进行水泵过程保护与实时排水控制。隧道排水提升至场区地面后,汇集施工场地三级沉淀池内,水质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 3.1.隧道小里程水泵选型设置 3.1.1正常涌水量排水设计 隧道反坡区域左右小里程正常涌水量共计为720m/d,单侧隧道排水量 360m/d。预留涌水量20%过程浮动,水泵工作效率为80%,则排水量水泵选型计算:360m/d×120%÷(80%×24h)=22.50m/h (1) 则选用大于22.50m/h排水量水泵即可。 此段开挖线路平均坡度4‰,落差距离为2.3米,逐级逐段提升,提升距离较短,故选用扬程30m,流量为40m/h,考虑10%管道输送压力损失,电动机械功率选用7.5KW。 3.1.2最大涌水量排水设计 左线大里程ZDK19+550~ZDK19+610局部涌水量增加,隧道底部位置有涌水现象,多处出现渗漏点,现场统计涌水量达到1240m/d 左右。 单位时间排水量计算:1240m/d÷(80%×24h)=60.58m/h;(2) 需要排水泵数量计算:60.58m/h÷40=1.61<2台;(3) 结果取整得出,使用2台7.5KW水泵即可满足最大涌水时排水要求。 为防止设备损坏导致隧道内出现积水,在隧道内应急物资放置点常备一台7.5KW水泵及相关配件及管道。 3.2.横通道集水池水泵选型设置 横通道井口处方积水池,按设计最大排水量为2500m/d,即104.16m/h进行计算。竖井深度42.5米,集水池深1.5米,选型扬程不低于45米提升设备,选用管口口径65mm,流量30m/h,考虑管壁输送压力损失,选用扬程55m提升水泵,即65WQ30-55-7.5。排水过程验证:104.16m/h÷(80%×40)=3.26(4) 取整为4台,常备水泵1台,故得出此规格提升泵5台即可满足隧道内最大涌水量功能要求。正常涌水量为1260m/d,即52.5m/h,需求排水泵数量计算:

隧道防排水方案

XXX隧道防排水施工专项方案 1.工程概况 1.1 编制依据 ⑴新建XXX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⑵XXX隧道设计施工图、双线隧道防排水及辅助工程措施参考图; ⑶《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⑷《高速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⑸《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 ⑹《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005-2009); ⑺《混凝土结构耐久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⑻《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⑼《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⑽《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21号)》; ⑾《铁路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建技【2010】13号) ⑿其它铁路工程技术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 1.2工程概况 XXX隧道工程,进口里程0,出口里程5,线路长度0m,隧道埋深3.12~85m,排水采用保温侧沟和深埋中心沟。隧道均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纵坡为6.0‰的单面下坡。进出口结构相同,均为18m喇叭口式洞门,以及19m路堑对称式明洞。 1.3地质概况 隧道范围穿越地层较单一,进出口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dl)粗角砾土,粉质粘土,粉土;洞身范围为太古界(Ar)片岩。另外山涧沟谷底部多有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堆积。根据物探显示DK561+460~DK561+900段洞深波速4.6km/s,DK561+950~DK562+370段洞深波速4.8km/s。 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分布较广,以浅部为主,含干基岩风化带、风化裂隙及构造节理裂隙中,水位和水量受季节降雨量影响明显。其中DK561+330~DK562+545段地下水具氯盐侵蚀性。据渗透入渗法隧道分段正

隧道反坡排水方案

将军山隧道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成贵线站前工程施工图—隧道设计施工图; 2、《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铁路隧道工程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1.2编制原则 1、隧道涌水的处理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2、反坡段施工排水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尊重现场实际情况,超前规划、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现场施工方案,与实际不符时及时给予优化,随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实现施工动态管理。 3、隧道施工防排水工作应按防、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治水原则。 4、结合将军山隧道的施工特点,本方案重点在反坡段排水上面。 二、工程概况 将军山隧道起讫里程D1K388+293~D1K390+325,全长2032m,为双线隧道,全隧为19.3‰的单面上坡。进口区段1132m顺坡施工,出口区段900m为反坡施工。 隧道通过地区剥蚀、溶蚀低山缓坡,为左高右低的缓坡地形,地面高程为1500~1540m,隧道进出口穿越部位相对高差20~40m左右,出口为沟槽斜坡,自然坡度30~40度,少许灌木,出口为缓坡旱地。将军山隧道正常出水量为3725m3/d,最大出水量7449m3/d。 隧道洞身段衬砌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初期支护采用喷、锚、网、钢拱架(格栅)支护,二次衬砌采用复合式衬砌,并视地层、地质条件增加长管棚、超前小导管等预加固措施,洞内支护衬砌结构均采用复合式衬砌。

三、反坡段排水方案 由于反坡隧道,各种作业之间相互干扰大,这不仅对运输和通风提出新的要求,而且在富水区排水的难度也将加大,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保证施工安全和进度,是隧道反坡段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反坡段施工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尊重现场实际情况,超前规划、统筹全局,合理安排现场施工方案,与实际不符时及时给予优化,随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实现施工动态管理。 为此,根据在隧道的施工中总结的经验,综合考虑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的影响,制定如下方案,以保证安全生产。 3.1 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 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 3.2 总体方案 反坡排水,需采用机械排水,设置多级泵站接力排水,工作面积水采用移动式潜水泵抽至就近泵站或临时集水坑内,其余已施工地段隧道渗(涌)水经隧道内侧沟自然汇集到临时集水坑内或泵站水池内,由固定排水泵站将积水经排水管路抽排至上一级排水泵站内,如此由固定式排水泵站接力将洞内积水抽排至洞外,经污水处理池处理后排放,固定式排水泵站水仓容量按10min 涌水量设计,并考虑施工和清淤方便综合确定;临时集水坑根据汇水段汇水量大小确定。工作水泵按使用1台,备用1台,检修1台配备,针对隧道涌水量大时要适当增加工作水泵。 3.3 主要的排水系统方式的选定 洞内反坡排水方式有很多种,根据将军山隧道的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集水坑接力式反坡排水和长距离集水坑(水仓)排水法适合该隧道。

隧道排水专项方案完整版

隧道排水专项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陕西段YXZQ-5标段徐家店隧道进口 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银西铁路陕西段 YXZQ-5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七年二月 目录

隧道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徐家店隧道进口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境内,穿越黄土残塬沟壑区,隧道洞身通过地区为沟谷深切的宽梁地形,属地中山地貌。黄土冲沟沟谷均强烈下切,将黄土残塬切割,形成以开阔黄土梁。梁顶地面面地形较为平坦,多开辟为耕地和林地,冲沟多呈破坡陡谷深的黄土“V”型沟,沟谷呈树枝状,沟深相对高差100~200m,沟谷内多数常年有地表水。徐家店隧道进口起讫里程:DK126+~DK128+320,长度,其中Ⅳ级围岩1700m占 比% ,Ⅴ级围岩425m占比%,洞门为喇叭斜切式洞门占比%,为一座双线隧道,线间距5m。隧道最大埋深约180m,最小埋深约23m,隧道进口纵坡依次为20‰/、‰/570m的连续下坡。 2、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徐家店隧道进口沿线属黄土梁峁沟壑区,地形起伏较大,呈穹状丘陵或条状岭岗,残塬(梁)间河流沟谷深切,发育泾河及其支流。区内林场、矿区较多,在主要塬面和河流宽谷分布村镇。 水文地质 隧道洞身穿越地层主要为黄土残塬沟壑区,隧道洞身通过地区为沟谷深切的宽梁地形。隧道洞身区域冲沟呈树枝状发育,进口为干板沟,支沟水流主要是在冲沟沟底泉水汇集而成,泉水多出露在冲沟沟脑为主,大多数泉水被当地居民利用,位于隧道DK128+000~DK128+500左侧约160m的冲沟分布有两个水塘,本处洞身埋深约146m,主要由上游泉水汇聚而成,水塘面积较小,水深2~3m。根据附近试验资料显示,隧道区地下水化学类

【隧道方案】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1.1 工程概况 (2) 1.2 地质概况 (2) 1.3 设计概况 (2) 2 施工准备 (3) 2.1 人员准备 (3) 2.2 现场准备 (3) 2.3 机械设备配置 (4) 2.4 技术准备 (4) 3 测量放样 (4) 4 中央排水系统 (5) 4.1 中央排水沟 (5) 4.2 横向排水沟 (5) 4.3 中央水沟暗井 (5) 4.4 洞口连接 (5) 5 路缘排水系统 (6) 6 环向滤排水系统 (6) 6.1 环向排水管 (6) 6.2 环向滤水层 (6) 6.3 边墙角纵向盲沟管 (6) 7 防水系统 (7) 7.1 衬砌复合防水层 (7) 7.2 沉降缝防水 (7) 7.3 施工缝防水 (7) 8 质量保证措施 (8) 8.1 材料采购的质量保证措施 (8) 8.2 组织管理措施 (8) 8.3 主要技术措施 (8) 9 安全保证措施 (9)

江北岭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第三合同段位于永嘉县境内,全长4.815公里,设计为双线分离式6车道。其中江北岭隧道左、右洞全长3180m,起点桩号:左洞ZK5+395,右洞YK5+415,终点桩号:左洞ZK6+995,右洞YK6+990。 1.2 地质概况 江北岭隧道位于浙东南低山丘陵地貌,地表为山麓斜坡地形,坡度达15°-45°,坡面植被较茂盛。浅部为含碎块石粘性土,稍密-中密,山坡处可见大量滚石,径1.5-3.5m,最大可达6-8m,粘土层厚度8-10m,土层下为晶屑凝灰岩,巨厚层状,岩表10m左右的全风化层,呈砂土状,局部夹强风化碎石快。隧道出口段为古崩塌体,岩性以含粘性土碎石、块石为主,稳定性差。 1.3 设计概况 隧道设计断面形状为三心圆,设计标准断面积95.54m2,设计建筑界限高5m,建筑界 限宽为:行车道W—3×3.75m,侧向带宽:L 左=0.5m,L 右 =1.00m,检修道J—0.75m(单 侧)。 本工程防排水设计按“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的综合防排水体系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衬砌砼与初期支护之间设滤水层和防水层; 2、衬砌砼为自防水结构的微膨胀砼,防水抗渗标号达S10; 3、衬砌工作缝设BF遇水膨胀止水条和背贴式止水带; 4、衬砌沉降缝设桥式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 5、防水层与初期支护间按渗水量设置环向排水管; 6、在墙角设置纵向盲沟集水通过UPVC管引至中央排水沟; 7、路基下设中央排水沟,将洞内水排至洞外排水体系; 8、中央排水沟与纵向盲沟间、与环向排水管采用横向排水沟连接; 9、路面边缘设单侧纵向排水沟,并与洞外边沟相连。

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瓦塘至汤阴东 段)ZNTJ-10标 DK416+250~DK447+220 范家山隧道出口 (DK426+836~DK430+010) 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五局(集团)公司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0标项目经理部隧道三队 2010年9月4日 范家山隧道隧道出口 反坡施工排水专项方案 1 工程概况 范家山隧道出口位于泗水河边的东上寨村附近,交通便利,洞身有少量的小村落,有乡村便道通行,交通较为便利。隧道采用单洞双线方案,隧道进口里程为DK419+820,隧道出口里程为DK430+010,隧道全长10190m,最大埋深约260m,最小埋深约55m。隧道平面为直线。隧道纵坡为单面上坡,坡率为:5.1‰。隧道出口施工为下坡。 2 自然地理概况 2.1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地貌 隧道处于中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地面标高950-1250m,相对高差约200m,隧道进口端位于直接裸露的基岩陡坎上,出口处坡度较缓;隧道洞身部位冲沟较发育,且有常年流水,各冲沟内均可见基岩直接裸露。 2.2气候 线路通过地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以寒冷干燥,大陆型气候为特征。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表现为降雨量小,蒸发量大,空气干燥,春秋季节多风,夏季短促而炎热,冬季漫长且严寒。平均气

温9.9℃,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12.6℃;年最大降水量810.0mm,年平均蒸发量1506.3mm;瞬间最大风速13.7m/s,主导风向南风;土壤冰冻期从当年10月下旬到次年的3月下旬,季节最大冻土深度75cm。 2.3水文地质 地表水范家山隧道进口段为下郭都河,隧道出口段为泗水河,河内均常年流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受季节性降水影响变化较大。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由于刘家沟组的泥岩且两组垂直节理发育较发育且能形成贯通的水力通道,因此,在刘家沟组内中厚泥岩段时有泉出露,多为下降泉,且流量较大,勘察期间埋深大于50m,地下水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 2.4涌水量计算 涌水量计算:根据Q=2.74*a*W*A A=L*B 式中Q-隧道涌水量(m3/d);a-降水入渗系数;W-区域多年年降雨量(mm);A-隧道通过含水体的地下积水面积(Km2);B-L长度内对隧道两侧的影响宽度(Km)。 根据设计资料计算预测,隧道出口DK430+010~DK428+300段估算最大涌水量为1836m3/d, 隧道出口DK428+300~DK426+800段估算最大涌水量为4900m3/d。 3 排水方案 3.1 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 反坡施工即向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

隧道洞内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YMZQ-9标段 新华隧道出口 洞内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一局集团玉墨铁路YMZQ-9标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六年八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适用范围 (3) 三、工程概况 (3) 四、水文地质条件 (4) 五、洞内反坡排水总体方案 (5) 六、反坡排水施工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6)

一、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YMZQ-9标段新华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 (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6)《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4〕92号); (7)《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8)《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9)《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10)《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62-97); (11)关于印发《铁路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的通知(建技【2010】13号)。 (1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3)其他铁路工程技术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 二、适用范围 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YMZQ-9标段新华隧道出口反坡排水施工。 三、工程概况 玉墨铁路9标新华隧道,新华隧道起讫里程为DK173+295~

隧道工程反坡排水方案

隧道工程反坡排水方案 5.5.1设计思路 (1)F2断层反坡排水,采用机械接力排水,设置1级固定泵站为接力站,使用由掌子面水泵通过水管泵送至1级固定泵站,再有1级固定泵站通过水管泵送至洞外的接力方式排水;考虑2倍排水安全系数,若泵送扬程受限、排水效果差,再加设临时泵站及水泵和1级固定泵站形成二级接力排水。 (2)工作水泵按每组使用1台、备用1台配备,每台水泵设置单独配电箱,根据隧道涌水量适当开关工作水泵。 (3)排水设专业排水班组进行管理和操作。 (4)排水设置“双系统、双回路供电”,固定泵站安装专用变压器及备用发电机。 5.5.2斜井施工期排水方案 图纸设计F2断层最大涌水量为5597.98m 3/d ,保证安全前提,考虑2倍系数,涌水量按11197m 3/d (467m 3/h )计算,考虑水头损失需要总扬程144.95m ,斜井每100m 长度需要扬程为16.6m 。 1、理论计算排水管 (1)根据1#斜井的涌水状况和出现隧道突发涌水的情况,斜井最大排水量11196 m 3/d ,反坡最大涌水0.13m 3/s 。采用钢管作为所有泵站的排水管,正常排水时,取流速为1.5m/s 。应急排水时,流速一般取2.0-3.0 m/s ,计算中取2.5m/s 。抽水钢管直径d 的选取应满足考虑一定的富裕系数的隧道昼夜涌水量,同时结合技术和经济等方面。 p V Q d π/4= 式中:Q ——管流量m 3/s Vp ——管道允许流速m/s ,取1.5m/s 。 采用上式,在正常排水时,正常流速取1.5m/s 时,d1=332mm ;考虑应急排水时,考虑最大流量,取2.5m/s 时,d2=257.3mm 。根据验算可以选取布置内径D 为200mm 钢管2根,其中1根备用,1根常用。

隧道排水施工方案

**至**铁路客运专线**段 **隧道出口反坡 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局**铁路客专***标第*项目部二0一0年七月二日

**隧道出口反坡排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设计情况 **至**铁路客运专线(**段)Ι标施工范围: DK343+180~DK357+463,线路长14.283正线公里,位于**省**县**乡镜内,**隧道地处**与安徽交界线上,隧道出口承担施工任务为DK345+180~DK348+320,总长3140米,该隧道为20‰的上坡隧道,隧道出口为反坡排水施工。 2.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工程地质: 线路所经地区地层岩性复杂,出露下元古界~第三系沉积岩及变质岩、各时期的岩浆岩和第四系松散地层。主要沉积岩系有石英砂岩、灰岩等,及火山—沉积岩系凝灰岩、凝灰熔岩和凝灰质砂岩等等。第四系地层主要为全新统粘性土、粉土、砂类土及碎石类土等。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的划分。 1)概隧道位于剥蚀中丘陵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空隙潜水盒基岩裂隙水。其中孔隙潜水埋藏浅,赋存于上部第四系坡残积土层中,含水量少,受大气降水补给及坳沟中季节性地表水,其动态变化大。 基岩风化裂隙水埋藏于石英片岩风化带裂隙中,属潜水,呈带状分布,不发育,未见大的不良构造断裂。 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盒排泄 测区内的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坳沟中季节地表水。 测区大气降水部分通过地表沿丘坡径流排出,部分通过岩层裂隙及下渗于岩体中。岩体中的地下水,大部分沿裂隙运移倒山体两侧坡脚,小部分存于

岩体中。 二、编制依据 1、线路详细纵断面图。 2、出口施工情况及进度安排。 3.项目部现有的劳动力、施工机械设备。 4.招投标文件、国家、**省相关法律与规定。 三、编制范围 **隧道出口段DK343+180—DK346+320.255总体排水方案。 四、主要排水方案 由于**隧道出口为反坡隧道施工,设计中出水量小,岩层稳定,为确保施工安全,我项目部建立有效的排水设施,以防在施工中因反坡排水困难,或突水等危及施工安全,影响施工进度。 (一)洞内泵站布置 **隧道出口的排水方案计划随掘进施工在洞内建立由三级排水泵站和一个过渡泵站、一个活动泵站组成洞内梯级泵站,其中三级泵站为固定泵站随仰拱施工每隔1000米在综合洞室内建立;过渡泵站建立于掌子面附近的综合洞室内,随掌子面掘进向前延伸。活动泵站建于掌子面,保证掌子面的正常施工。 (二)洞外排水 由泵站抽水至洞口后,经在洞口两侧修建的三级沉淀池沉淀后排入旁边溪沟。 (三)泵站抽水机具配备(见表一)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50940

省道303线巴朗山隧道工程项目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报审单 承包单位: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TJ1-1 监理单位:四川省公路工程监理事务所编号:防水2015-01

总监办工程师审定意见: 总监理工程师:日期:年月日 省道303线巴朗山隧道工程项目土建施工 TJ1-1合同段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省道303线巴朗山隧道工程项目TJ1-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年一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和目的 ...................................................................................... - 1 - 二、适用范围................................................................................................ - 1 - 三、设置及施工要求 ...................................................................................... - 1 - 3.1 中央排水沟 ............................................................................................................. - 1 - 3.2非中央排水沟部分纵、横向排水系统 ......................................................................... - 3 - 3.3防水系统.................................................................................................................. - 5 - 四、关键防水系统施工要点............................................................................. - 6 - 五、防排水系统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 7 -

东坡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方案

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TJZQ-10标 东坡隧道 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 铁建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复核: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铁^一局集团太焦铁路TJZQ-10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年二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 1.1 工程概述 0 1.2 主要技术标准 0 1.3 工程地质及水文特征 0 1.4 主要工程数量 (2) 二、编制依据. (2) 三、编制原则. (2) 四、组织机构设置. (3) 4.1 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置 (4) 4.2 架子队的设置及管理结构 (5) 4.3 架子队人员职责 (5) 五、排水方案. (12) 5.1 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 (12) 5.2 总体方案 (12) 5.3 主要的排水系统方式 (13) 六、本工程拟采用的主要排水方案 (14) 七、排水系统. (15) 7.1 抽水设备型号选型原则 (15) 7.2 管路 (15) 7.3 集水坑设置 (15) 7.4 固定泵站设置 (16)

7.5 排水供电 (16) 7.6 其他 (16) 7.7 、反坡隧道排水灵活处理的要点 (16) 7.8 、在洞外增加防水、防汛及防山洪措施 (16) 八、各项保证措施. (17) 8.1 组织管理保证 (17) 8.2 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17) 九、应急预案. (18)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述 东坡隧道位于山西省泽州县大箕镇境内,隧道进口里程为DK316+756,出口里程为DK317+193隧道全长437m最大埋深51m隧道全线均在直线上,进口至出口范围内纵坡为27.639%。下坡。隧道V级长47m,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IV级围岩长40m采用三台阶法开挖;山级围岩长221m 采用台阶法开挖;II级围岩长129m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1.2 主要技术标准 ⑴铁路等级:高速铁路; ⑵正线数目:双线; ⑶设计行车速度:250km/h; ⑷线间距:4.6m; ⑸最大坡度:一般20%,困难30%; ⑹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3000m ⑺牵引种类:电力; ⑻列车类型:动车组; ⑼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⑽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11)调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1.3 工程地质及水文特征 1 .地形地貌 东坡隧道位于中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表植被极其发育。隧道所经丘陵地段海拔高程一般在550.732m~601m之间,最高点(里程为DK316+880 海拔高程594m最低点位于隧道进口处,海拔约为550.732m,相对高差为50.268m。进口自然

暗挖隧道施工排水方案

目录

**隧道施工排水方案 1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位于深圳中部发展轴上皇岗路及清平快速之间,规划定位为城市主干道。坂银通道主线全长约公里。沿线涉及福田、罗湖及龙岗三区。工程采用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50km/h。 本标段为第三合同段,起讫里程为K4+000~K6+400,总长公里。主要工程为**,隧区地面标高在~之间,最大埋深。洞口采用削竹式洞门,钻爆法开挖,采用复合式衬砌,本合同段隧道位于R=1000m的平曲线及R=9000m的竖曲线上,纵坡%。隧道左线2380米,右线2420米。 人行横通道9处;车行横通道5处;应急停车带左右洞各2处,配电室2处。 表1-1 隧道围岩类型统计表 水文气象条件 水文气象 深圳市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气候和降雨量随冬、夏季风的转换而变化。冬季无严寒,夏季湿热多雨,一年内有冷暖和干湿季之分。具有雨热同季,干凉同期的特点。但降水和气温的年季变化较大,灾害性天气也较多。 地表水 地表水系以鸡公山为分水岭,经由残丘、斜坡向冲沟汇集至临近水库中。

地下水 区内雨量充沛,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在沟谷、冲沟及水库岸边浅滩区地下水位埋藏浅,丘陵地区埋藏较深。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埋深~,标高~。 本工程沿线场地主要含水层有三类,第一类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含卵石粗砂层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中粗砂、圆砾层,其含水性及透水性较强,赋存于其中的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具微承压性;第二类为强风化及中等风化岩中赋存的基岩裂隙水,其含水性及透水性较弱,属弱含水、弱透水性地层,亦具微承压性;第三类是赋存于断层破碎带中的构造裂隙水,其含水性及透水性受构造裂隙影响,具有沿构造破碎带集中分布的特征,具承压性,并可受地表水体渗透补给,水量相对较丰富。其余地层的含水性、透水性较弱,属相对隔水层。 2编制依据 (1)施工设计图纸及**隧道水文地质条件;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铁路工程地质手册 (6)已审批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7)现场踏勘及调查了解的施工环境、条件等。 3排水方案 涌水量计算 **隧道区内以丘陵地貌及低台地地貌为主,地表水系相对不发育,山间小型冲沟旱季一般无径流,雨季时受周边丘陵,坡体面流和径流的迅速补给而水量大增,具有流速快,水量大,携砂量较高等特点。隧洞所穿过的沟谷一般无常年流水,说明地下水补给量不大,主要接受降水补给。现采用水均衡方程,计算隧道涌水量。其控制因素为:大气降水量,隧址集水面积,降水渗入系数及大气降水

隧道防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专项施工方案 防排水工程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编制人: 编制日期:

目录 第一节、编制依据 (3) 第二节、工程概况 (3) 第三节、工程地质 (4) 第四节、施工条件 (6) 第五节、材料进场计划 (7) 第六节、工期安排及质量目标 (7) 第七节、施工工艺及方法 (8) 一、防水施工 (8) 二、防水混凝土 (8) 三、施工排水 (9) 四、系统排水盲管的布设 (9) 五、排水盲管安设 (10) 六、防水板铺设 (11) 七、施工接缝处理 (12) 第九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3) 第十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4) 第十一节、环境保护 (15) 第十二节、文明施工 (16)

隧道防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防排水采用“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在裂隙水较发育及有水文环境严格要求的地段,防排水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二次衬砌除全过程防水外,必须严格防水施工艺管理,才能实现。全过程防水是指开挖前预注浆防水,开挖后的支护施工防水,衬砌阶段的防水设施施工防水。 第一节、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等。 6、《胜利南路南延(含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 7. 当地地形、工程地质、水文、气候等外界因素,结合当地的经济、交通现状、资源、水电等情况; 第二节、工程概况 隧道为双线分离式隧道,采用双向六车道山岭隧道形式,机械通风,电光照明;隧道内轮廓为曲线拱部型式,拱部为三心圆拱,其内轮廓宽13.73m,高9.74m,限高5m。左线隧道出口明洞长17m,右线出口明洞长30m,洞门形式均为端墙式。初期支护在拱部和加强地段采用钢格栅、钢筋网、砂浆锚杆和中空锚杆支护,采用湿喷砼。拱部

隧道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李家店隧道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和原则 反坡排水是长大隧道施工的重要工序之一,是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合理的排水系统是实现隧道快速施工、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根据以往隧道反坡排水经验,按照自成体系的原则,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李家店隧道反坡排水方案。 1.1编制依据 ⑴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河北段李家店隧道设计图; ⑵铁道部《铁路隧道施工标准》TB10204-2002; ⑶《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⑷《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⑸《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有关规范、规程等。 ⑹现场踏勘、调查、采集和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1.2 编制原则 ⑴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⑵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⑶对现场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环境、确保安全、节约能源、节约投资的设计原则。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李家店隧道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境内,进口位于兴隆县李家店村,穿越燕山山脉,出口位于承德县金厂村。隧道起讫里程:DK141+366~DK147+389,全长6023m,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内线间距为 5.0m,隧道最大埋深为527.2m,隧道为单面坡,坡度为8.9‰,隧道出口为反坡施工。1#斜井作为紧急出口,全长468m,与线路交汇里程为DK143+150,与线路平面交角为45°,交汇处隧道正线轨面高程为585.872m,紧急出口内坡段最大坡度为12%,综合坡度为10.75%。 2.2地形、地貌 2.2.1沿线地貌特征 李家店隧道位于承德市兴隆县、承德县境内,隧道位于燕山山脉中段,属低中山区。地貌形态复杂,多呈“V”字型,地形起伏较大,地势中高向两端降低海拔高程在1120.52m~570.00m间,相对高差约550.52m。部分山坡为陡坡,地形陡峭。植被较发育,主要为松林、果树及密灌。隧道区内东南部、西北部交通较便利,G112国道从调查区西北部通过,各乡、自然村之间多有公路或简易公路相通,交通比较便利,中部为高山区。隧道出、入口经G112国道可通达。 2.2.2工程地质 2.2.2.1地层岩性 隧道范围穿越地层较复杂,进口基岩为正长岩,自然陡度20°~30°,出岩为震旦系高于庄组一段白云岩,有少量坡积粗角砾土覆盖,自然坡度10°~20°。

隧道施工期间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1 编制说明.................................................................................................................... 0 1.1 编制依据......................................................................................................... 0 1.2 编制范围......................................................................................................... 0
2 工程概况.................................................................................................................... 0 2.1 隧道工程概况................................................................................................. 0 2.2 气象条件......................................................................................................... 1 2.3 地质情况......................................................................................................... 1 2.3.1 地形、地貌.......................................................................................... 1 2.3.2 地层岩性.............................................................................................. 1 2.3.3 水文地质特征...................................................................................... 1 2.4 水量计算......................................................................................................... 2 2.4.1 计算依据.............................................................................................. 2 2.4.2 最大抽排量计算.................................................................................. 2
3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2 3.1 主要施工方案................................................................................................. 2 3.2 1#斜井施工排水方案...................................................................................... 2 3.2.1 斜井施工期间排水.............................................................................. 2 3.2.2 正洞施工期间排水............................................................................... 3 3.3 2#斜井施工排水方案...................................................................................... 4 3.3.1 斜井施工期间排水.............................................................................. 4 3.3.2 正洞施工期间排水............................................................................... 4 3.4 特殊地段施工排水方案................................................................................. 5
4 主要资源配置............................................................................................................ 5 5 各项保证措施............................................................................................................ 6
5.1 组织管理保证................................................................................................. 6 5.2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6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