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中国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中国航母发展历程以及百年屈辱 的作文

中国航母发展历程以及百年屈辱 的作文

中国航母发展历程以及百年屈辱的作文从2012年中国改装自苏联未完工的航母“辽宁号”下水服役开始,再到18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首国产航母下水试航,中国人期盼了将近上百年的航母梦终于实现。

我们都知道航母自从出现以来,就作为大国象征的标配。

要是一国海军中看不到航母的身影,那它就不算是真正的海军大国。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为了航母期盼了几十年。

从民国时期,海军的前辈们就开始期盼自己国家的航母可以徜徉在祖国领海中,保卫整个中华大地。

但是因为民国时期连年征战,国力衰弱,别说航空母舰,就连5000吨以上的战舰都没有一条。

海军前辈的梦想只能一次又一次停留在纸上。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除了继续加强陆军和空军的建设外,必须大搞造船工业,建立"海上铁路,以便在今后若干年内建设一支强大的海上战斗力量。

研制航空母舰的提议再一次被提上海军装备发展会议上。

当时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提出了发展远洋海军的船舶工业8年建设计划。

这个计划分为两步:第一步,以导弹为主,潜艇为重点,同时发展中小型水面舰艇;第二步,建造航空母舰。

后来因为当时中国的国力,技术储备以及又要发展“两弹一星”和核潜艇,所以航母的计划只能暂时搁浅。

直到十年动乱结束,邓小平上台以后,航母发展计划才又被提出来。

在被称为中国海军航母之父的刘华清上将的支持下,中国全面开始了航母之路,可惜直到他老人家去世都没有见到自己期盼了一生的航母服役。

中美建交以后,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全面改善,中国开始有机会接触西方国家的航母。

1980年5月15日至6月6日,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率中国军事技术代表团访问美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军委秘书长耿飚访美预作准备。

在圣迭戈海军基地,刘华清先后参观了“CV-63小鹰”号和“CV-61突击者”号航空母舰。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军事将领首次登上美国航空母舰。

1984年澳大利亚将”墨尔本“号航母作为废船卖给中国。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在一些关键环节,作者将能够体现稿件主题的情 节准确无误地大写特写,对不相干的“边角料”则果 断舍弃。如写到“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就 把口令声翔实地做了呈现;描写关键的着舰环节, “咆哮声” “一转弯”“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
“机腹后方的尾钩”等一系列紧凑的动作细节,作者 都不惜笔墨地做了详细描述,把读者的眼睛死死地吸 引在着舰过程中。纵观全文,构成了一帧帧战鹰着航 母的动作画面,精湛而又全面。
作者笔端情感流露的自 然表达,寥寥数字虽无声, 却将个人情绪融入着舰过程, 渲染了着舰工作人员紧张、 激动的心情。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 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 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突出航天人工作的 神态描写 极其_辛__苦_和_一__丝__不_苟__。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 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 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形象地写出了舰载机着舰时的 _动__作__娴__熟___和_谨__慎__态__度___。
比喻
舰载机首次着舰飞行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现代工 程,检查、指挥、滑行、着舰……作者在报道时是如 何兼顾的?
紧 迫 性
的喜悦作铺垫。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 风险的难题。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 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 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这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比喻,突出舰载机着 舰难度很高。
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 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 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 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航母事业发展演讲稿范文

航母事业发展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我国航母事业的发展。

在此,我谨代表我国航母事业的发展者,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航母事业的发展历程。

从“辽宁舰”的诞生,到“山东舰”的入列,再到“福建舰”的开工建造,我国航母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全体海军官兵的英勇奋斗。

一、航母事业的重要性航母,作为现代海军的“王者”,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战略威慑力和国际影响力。

发展航母事业,对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升国防实力、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发展航母事业,有利于我国在南海、东海等争议海域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2. 提升国防实力。

航母编队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

发展航母事业,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防实力,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 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航母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同时,通过与其他国家开展军事交流与合作,可以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共同发展。

二、我国航母事业的发展现状1. 航母数量不断增加。

我国已拥有两艘航母,分别为“辽宁舰”和“山东舰”。

目前,“福建舰”正在建造中,预计将于2025年服役。

2. 航母技术日益成熟。

我国航母在设计、建造、作战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3. 航母编队战斗力不断提升。

我国航母编队已具备一定的战斗力,可以执行多种任务,如远海作战、反潜作战、护航等。

三、我国航母事业的发展方向1. 提高航母编队战斗力。

加大航母编队装备现代化建设力度,提高舰载机、导弹等武器装备的性能,提升航母编队的战斗力。

2. 加强航母人才培养。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航母人才队伍,为航母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推进航母技术自主创新。

“瓦良格号”中国首膄航母的前世今生

“瓦良格号”中国首膄航母的前世今生

“瓦良格号”:中国首膄航母的前世今生作者:北军来源:《中学科技》2011年第09期航空母舰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威胁的武器之一,曾有人说:“一个没有航母和远洋海军的国家就不能称为伟大的国家。

”2011年7月27日,中国国防部宣布,中国正在对一艘名为“瓦良格号”的旧航母进行改造。

2011年8月10日,这艘旧航母改造完毕开始试航,预计2012年就可服役。

航母三兄弟的命运“瓦良格号”属于“库兹涅佐夫”级航母。

这一级航母是苏联乃至俄罗斯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一级航母。

1974年,“基辅”级航母第三号舰的设计还没有完全结束时,苏联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新一级航母“库兹涅佐夫”级的设计。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此之前,苏联的舰艇只能搭载垂直起落的战机,而这些战机作战半径和飞行速度都非常有限,特别是在执行远海任务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经过长期努力,1985年12月,“库兹涅佐夫”级的首舰,也就是俄罗斯现役的“库兹涅佐夫号”下水。

但由于种种原因,“库兹涅佐夫号”一直到1990年12月才被交付海军。

在“库兹涅佐夫号”下水后,“库兹涅佐夫”级的第二艘和第三艘舰——“瓦良格号”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也先后开工建造。

老二“瓦良格号”和老大“库兹涅佐夫号”在规格、性能及使用上都是一样的:飞行甲板为全通式,岛型建筑前后设有飞机升降机、防空和反舰导弹井式发射装置,加强了对空防御能力和自给力。

而老三“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变化较大,不仅实现了弹射起飞,还采用了核动力装置,排水量也大大提高。

但由于老二、老三生不逢时,其命运比老大要悲惨得多。

“瓦良格号”完成约一半时,苏联解体了,但其建造仍不紧不慢地持续了近2年,最后工程在完成约70%的时候,终因经费问题停止了。

而“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命运更悲惨,它本是苏联下决心研制和建造的第一艘7万吨级超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也于1991年11月1日停止建造(只建成45%),1992年2月被拆毁,后被当作废铁卖掉。

那么老二不也停造了吗?它后来的命运如何呢?辗转到中国苏联解体后,“瓦良格号”由乌克兰获得。

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自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计划建造航母以来,中国航母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是中国航母的发展史:
一、中国航母的起始
1.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计划建造航母。

2. 1998年中国开始建造第一艘航母。

二、第一艘中国航母
1. 2002年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兴建工程开始。

2. 2011年“辽宁舰”服役,并成为中国第一艘正式服役的航母。

三、中国航母的发展进程
1. 2012年中国开始建造第二艘航母。

2. 2017年第二艘航母下水,并且开始进行各种测试。

3. 2020年第二艘航母完成海试并投入使用。

四、中国航母的性能和特点
1. 中国的航母采用了滑跃起飞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设备成本。

2. 航母上搭载的飞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5舰载机。

3. 中国航母的设计和生产都是自主完成的,表明了中国自主创新的能力。

五、未来中国航母的发展
1. 中国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建造多艘航母。

2. 未来中国的航母可能会搭载更为先进的舰载机。

3. 中国航母的作战范围也会逐渐扩大,充分展现航母在海战中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航母在过去几十年里的长足进步,同时也能够预见到未来中国航母的发展前景。

《中国航母之路》课件

《中国航母之路》课件
《中国航母之路》PPT课 件
# 中国航母之路
中国的航母梦
1 目标:成为世界航母大国
2 重要性:现代战争中的关键角色
母在战略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国航母的发展历程
1
第一艘中国航母:辽宁号
从其引进开始,追溯辽宁号航母的发展历程。
2
第二艘中国航母:山号
介绍山东舰作为现代化中国航母建设的重要一步。
护国家安全和海洋
阐述中国航母对于现代
权益
化军事力量的重要影响。
解释中国航母在维护国
家安全和海洋权益方面
的重要作用。
3 重要意义之一:国
际战略地位提升
指出中国航母对提升国 际战略地位的重要意义。
中国航母发展的展望
认清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 加强技术研发和现代化建设 争取更多国际支持和合作
3
未来中国航母的发展规划
展望中国航母建设的发展前景与规划。
中国航母技术的进步与挑战
航母艇身设计
深入探讨中国航母建造中 的艇身设计技术。
动力系统
分析中国航母的动力系统 及其技术突破。
舰载武器与电子设备
探索中国航母装备的武器 和电子设备。
中国航母的应用与意义
1 重要意义之一:现
代化军事力量
2 重要作用之一:维

天之梦-我国航空航天发展史

天之梦-我国航空航天发展史

天之梦--我国的航空航天发展史摘要飞上蓝色的天空,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中华民族自古追求的不懈动力,从古代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的航空母舰的试飞无不寄托着我们对飞天梦的期盼和与之不懈追求……关键字航空航天,发展历程,大学生论文这学期选了航空航天发展史之后,了解了很多航空航天发展的历史,也知道了许多航空航天发展的趣事,深刻的体味了人类探索航空航天发展的艰辛与荣耀。

作为北航的学生我觉得应该对我国的航空航天发展史有很好的认识与理解,我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仔细整理了一下我国的航空航天发展史,以历史为鉴,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㈠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和前景: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

现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

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

?从长期看,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总有一天必须走出自己的摇篮;从中短期看,航天活动可带来巨大回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进军宇宙是人类现在和未来的一项伟大事业。

于是,载人航天成为现代航天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㈡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很久以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

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

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

"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

Ⅱ.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

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Ⅲ.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

中国海军发展历程

中国海军发展历程

中国海军发展历程
中国海军发展历程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27年,中国国民党政权建立军事机构,筹备组建淞沪海军。

次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海军署,开始了中国海军建设的第一步。

1931年至1945年,中国海军面临日本侵略的挑战。

尽管舰艇
数量和装备相对薄弱,海军在抗日战争中仍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战胜利后,中国海军开始了新一轮的重建和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海军开始了快速的现代
化改革。

在1950年代,中国海军从苏联引进了一批军舰和技
术装备,提高了自身的战斗力。

1960年代和1970年代,中国海军受到文化大革命的阻碍,发
展相对缓慢。

然而,在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中国海军取得
了重大胜利,展示出了强大的作战能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海军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80年代,
中国开始了自行设计和建造军舰的计划。

1985年,中国海军
第一次成功试航了自行设计和建造的“七一”级导弹驱逐舰。

21世纪初,中国海军加快了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2008年,中
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服役,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近年来,中国海军在舰艇建造、航空力量、反潜和信息化作战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现代化的中国海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
拥有强大作战力量和远洋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海军。

总的来说,中国海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在不断强化自身实力的同时,中国海军也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军事合作,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母中国发展历程
航母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开始了自己的舰队现代化计划,计划包括建造航空母舰。

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条件有限,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才有了建造航母的能力。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设计和建造自己的第一艘航母。

这艘航母被命名为辽宁号,原本是苏联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由乌克兰建造。

中国于1998年购买了这艘航母的废弃船体,并在之后的几年中进行了改造和装备。

最终,辽宁号于2012年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并成为中国第一艘现役航母。

辽宁号的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中国发展更多航空母舰奠定了基础。

随后,中国开始了自己的航母建造项目。

中国于2017年底正式服役了第二艘航母山东号。

山东号是中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航母,标志着中国在航母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中国的航母发展还在继续。

据报道,中国海军已经开始了第三艘航母的建造工作,这艘航母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服役。

此外,中国还在研发更先进的航母技术,包括使用电磁弹射器和核动力技术。

中国发展航母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国防能力,增强海军实力,并成为全球海洋事务中的重要一员。

中国的航母发展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讨论,有些国家对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表示担忧,担心中国可能会利用航母来扩大地区影响力。

总的来说,航母中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年的努力和技术突破。

中国已经建造了自己的航母,并正继续进行航母项目的研发与建设,以提升自己的军事实力和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