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羁旅思乡诗-鉴赏

合集下载

羁旅思乡诗赏析

羁旅思乡诗赏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唐 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
★羁旅怀乡诗常见意象 自然意象:暮霭、暮钟、夕阳(斜晖)、暝色、圆 月(残月、明月)、西风(秋风)、冷雨、寒雪、 秋霜; 动物意象:猿啼、鸿雁(孤雁、归雁)、寒蝉、沙 鸥、鹧鸪、宿鸟; 景物意象:落花、杨花、梧桐、芭蕉、芳草、浮萍 飞蓬、老树、枯藤、浮云、流水、客船、孤帆、短 笛、孤灯(残灯); 地点意象:天涯、海角、寒山、断桥、长亭、古道 茅店、西楼(高楼)、驿站、故园……
羁旅诗常见的抒情方法 1、衬托:以景衬情(乐景衬哀情)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 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 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 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 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托出自己浓浓的乡思情!喜景衬哀情以乐景 写哀,更见其哀。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 ,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 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 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 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 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词鉴赏-羁旅思乡(用)

诗词鉴赏-羁旅思乡(用)

①主要叙写羁旅漂泊之苦,抒发内 心的孤独、凄凉。次写思乡之情。 枫桥夜泊 张继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
(主要写漂泊客居他乡的游子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
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羁旅诗,一般是从旅人身 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 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 的憧憬。

•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 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 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 之感也非常强烈:“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 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 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 轩涕泗流。”
羁旅乡思诗的鉴赏方法
1、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因何而思乡,寄 予何种感情?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明确作者选用的意象,写了哪些“眼中景”, 什闻巧妙 地融合在一起的?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 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 城闻笛 》
•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 感
•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 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 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 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 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 又婉转。 •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 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 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只有年年鸿雁飞”

羁旅思乡诗鉴赏讲解

羁旅思乡诗鉴赏讲解

羁旅思乡诗鉴赏讲解第一篇:羁旅思乡诗鉴赏讲解羁旅思乡诗鉴赏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所感所叹。

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

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如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

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

人们思乡缘由是由于。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二、羁旅行役诗的特点 1.字词方面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

2004年丙卷阅读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2问)的关键;2005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日子,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哪!2.情感方面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羁旅思乡诗鉴赏

羁旅思乡诗鉴赏
• 答案例如二:〔“凫雁满回塘〞〕这一句运用比照的手法 〔点明手法,1分〕,梦境中故土回塘水暖、凫雁自乐的 明快清新与旅途中的孤寂凄清形成鲜明的对照〔分析句意, 1分〕,强烈而又含蓄〔表达效果,1分〕地表达了作者思 念故土急欲归去的迫切心情〔主旨情感,1分〕
• [4分。表现手法,1分;分析句意,1分;表达效果,1分; 主旨情感,1分。]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Fra bibliotek。如2004以景衬情 清江引·秋怀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 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析】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 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 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 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 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 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那么作者为
羁旅行役诗
【思乡怀人诗】
• 导入: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 中,羁旅行役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亲之愁。
侧面落笔 月 夜 〔对写法〕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析】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 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 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 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诗 的前三联,全从对面写来,只写妻子
侧面落笔 邯郸冬至夜思家 〔对写法〕 白居易
• 〔2〕作者以“凫雁满回塘〞收束全诗,试简析其妙处。

羁旅诗鉴赏

羁旅诗鉴赏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 念。如孟郊的《游子吟》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边塞诗中多有涉及。如 柳中庸《征人 怨》。
思乡怀人常用的意象
宿建德江 日暮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鸿雁、明月、家书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子规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捣衣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
主要手法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联想想象 ”“借景 抒情”、“触景生情”、“虚实结合”、 “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 手法:对写 乐景反衬哀情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④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 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 《登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鬂, 潦倒新停浊酒杯。

古诗题材鉴赏:羁旅思乡诗

古诗题材鉴赏:羁旅思乡诗

八声甘州·柳永(北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 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 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 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 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词的下片又抒写了什么? 设想(对想)故乡家人正盼望自己归来。本为虚写,但 “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的细节更见怀念 之深。而后再回到自己,说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 肯定会埋怨自己不想家,却不知道自己“倚阑”远望之时 的愁苦。曲折委婉表现了登楼凭栏,两地相思之苦。
(三)手法技巧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即景抒情,以景 结情; ②虚实相生(想象、对想、因梦寄情)、 细节描写(“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 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 封。”张籍《秋思》), 衬托 (反衬:以 乐景衬哀情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杜甫《绝 句》),渲染烘托; ③对比等等。
(四)思想情感
①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羁旅漂泊的苦楚,抒发 漂泊无定的孤苦凄凉,如张继《枫桥夜泊》。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主要表达思 乡怀亲之情,如孟郊《游子吟》。 ③抒写独居他乡、年华易逝的苦闷,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如杜甫《登高》 ( 前三种情感经常交叉出现)。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乡怀亲之情,如柳中庸《征 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 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姑苏城外寒山寺
月江落南乌,船深啼夜。半秋、钟,霜声客天到船寒客夜夜泊、、 江枫渔火、孤舟客子, 景情声色兼容。羁旅之 思,家国之忧,身处乱 世尚无归宿(仕途)的 身世之悲。
仕途无望 晚年漂泊 战乱频频 身世之悲 家国之愁

羁旅思乡诗鉴赏1

羁旅思乡诗鉴赏1

• 3.答案示例: • 我赞同梅尧臣的评价(点明观点)。 • [角度一]“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状难写之
景如在目前”,作者旅外早行,所见之景很多,所以难写 [一层];作者选取代表典型景物的五个名词性短语,不着 一个动词,却简洁而又合面地描摹出旅途见闻,营造了悲 凉孤寂的氛围[二层]。 • [角度二]这两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表面上写旅途 景色,实际上既含有“早行”的条件,又含有旅途的艰辛 和羁旅的愁思[一层],作者固然是“早行”,但板桥上的 “人迹”,分明表示“更有早行人”,作者似乎在惊佩, 似乎在懊恼,但都表达出急于归家的迫切心情[二层],寥 寥十字,言有尽而意无穷,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总 结] • [10分,表明观点,1分;分角度分析,6分,两个角度各3 分;语言表述,3分;结构层次,1分。]
•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如: 飘飘无所似,天地一沙鸥。
•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 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 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 泪。”
•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 愁如“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 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其他如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 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 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 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 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 令人倍觉凄凉。
• 2、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06江苏)
•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高中语文思乡怀远诗的鉴赏方法详解

高中语文思乡怀远诗的鉴赏方法详解

高中语文思乡怀远诗的鉴赏方法详解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诗歌的鉴赏是重要的考点,下面店铺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关于思想怀远诗的鉴赏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思乡怀远诗的鉴赏方法思乡怀人诗(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一)思乡怀人诗分类1、羁旅(指客居异乡的人)愁思。

例孟浩然《宿建德江》、张继《枫桥夜泊》、王建《十五夜望月》2、思亲念友。

例杜甫《月夜忆舍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例王涯《秋思赠远二首(其一)》4、闺中怀人、例沈如筠《闺怨》、李清照《一剪梅》、李白《子夜吴歌》(二)思乡诗情感表现及其寄托方式1、物象:月.、雁、杜鹃(又叫子规、杜宇、布谷鸟)鹧鸪、柳、笛等。

2、时空:黄昏、春秋、年关、佳节、乡人乡音乡景、梦等。

(三)鉴赏训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针。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

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

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

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解析】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心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因此题中所列的“咨嗟”、“休对”、“且将”都是直抒胸臆的词,表达了了作者无奈、苦涩的心情。

高中语文的送别诗的鉴赏方法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如《送友人》、《送元二使安西》、《夜雨寄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

“爱别离,怨憎会”,是佛家所说的人生大苦之一,正因如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茅店 指荒郊野外,多表达漂泊之意与思乡之情。温庭筠
《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 青鸟 青鸟是传书的信使。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
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莼羹鲈脍 chún gēng lú kuài 莼:莼菜;脍:切得很
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 情。辛弃疾《泌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 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伤感的意象。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 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意象三字经:
• • • • • • • 夕阳外,暮霭里,月光明,秋风起, 杨柳色,春草绿,梧桐树,芭蕉雨, 鹧鸪鸣,子规啼,雁南飞,宿鸟归, 倚高楼,浮云飘,凭栏处,萧声咽, 碧云天,黄叶地,暮钟响,流水长, 驿馆里,孤灯下,茅店月,板桥霜, 长亭外,古道边,杨花落,笛声残 ……
• 2010· 江苏连云港)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 •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 清秋。 (李煜《相见欢》) •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
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赵嘏《长安秋望》:残星数 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也用来指代书信、音讯。晏 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 不,惆怅此情难寄。 • 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欧阳修 《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 高楼 西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 眺表现思乡之情。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柳树 • 丁香 • 芭蕉
•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 杜鹃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 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 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 征了。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 声里斜阳暮。 • 鹧鸪 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 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一 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鹧鸪已不是纯粹客观意义 上的一种鸟了。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乌鸦 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秦观《满 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 猿啼 在诗歌中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 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羁旅思乡诗鉴赏
——他乡村树似吾乡 明月何时照我还
学习目标 1.知道羁旅思乡诗的特点 2.了解羁旅思乡诗常见的意象 3.初步掌握羁旅思乡诗的鉴赏方法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什么是羁旅思乡诗 ?
• 古代文人或因在外做官,或被贬赴 任途中,或因游学赶考,或游历名 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或因征战在外 等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加之 交通、通信极其不便以及其他一些 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 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思 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 思念,我们统称之为羁旅思乡诗。
• 13.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是极具文化内涵的典型意象。请分别说 出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以上诗(词)句中,作者借“月亮”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表现的情 感。 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白云也往往同隐者联系在一起,白云自由不羁,洁白无瑕, 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 沙鸥 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 • 白云
• 浮云 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 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 如“故人”; • 秋风、秋霜、衰草 引发行人孤独、凄凉、 惆怅之情。 • 寒山、烟、暝色、宿鸟、烟、日暮等。特 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 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 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 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 游子思乡。
•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 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 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 声音 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 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 人尽望乡),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 晓角哀),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 对愁眠)等 • 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 • 天涯、他乡、孤灯等
Hale Waihona Puke 二、羁旅思乡诗的主要标志(1)、诗题中多含有“驿站”“客舍”“登 高”“望月”“忆”“孤”“寄”“行”“宿”“思” 等能够体现漂泊客居之意的词语以及 元宵、寒食、中秋、重阳、冬至、除 夕等古代节日名。
(2)、羁旅思乡诗 常用的意象:
• 月亮
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 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 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 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 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以折柳表惜别。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煜《浣溪沙》: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 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