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4《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
专题五第四课走向整体世界教案人民版(教案)

第四走向整体的世界[授课目]、知与能力:认识第二次工革命的成就,气代的到来人生活的巨大影响;通比两次工革命,第二次工革命的特点;从世界沟通率、模、系方式等方面整体世界到来的含。
世界市形成的史段及各段的基本特点;科技革命促了西方本主的展,也促了西方殖民手段的化,正确全球化各国影响的区。
、程与方法:例明自己身的第二次工革命的成就,第二次工革命我的生活来的化;比两次工革命的不相同,认识人自然、改造自然的程,学会用责备的眼光对待世界整体化程。
、感情、度与价:正确整体世界形成人文明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活人来的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敬爱文化展的多性。
认识科学家的活,学他科学不断研究的精神和著追求的人生度,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定求真,求和新的科学度。
[授课重点与点]授课重点:第二次工革命的成就授课点:第二次工革命本主世界市展的影响。
[授课 ]入:资料:当美国人用万美元下通用汽的蒂克牌汽,美元是国装置工人的,美元付日本制造零件厂商,美元付德国,美元用来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美元付美国的广告与服,余下近美元底特律与的专家、保企业的⋯⋯代表了此刻全球的复关系。
——美国前工部伯特· 克提:伯特· 克的个数学解析反响了此刻世界展的一个怎的重要?世界一体化,全球化——引入主:走向整体的世界新授:一、第二次工革命、条件()政治条件:世下半叶,本主生方式最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出了相定的政治场面,第二次工革命供应了前提。
()本条件:第一次工革命后,欧美国家了初步的工化,促了世界市的基本形成和国的出,大量累的本新工部的建和盛行供应了充足的金。
()力条件:第一次工革命后,随着本主的展,无伍一步壮大起来。
()市条件:本主世界市的基本形成,各国通革命或改革也一步拓了国内市。
()技:科学技的打破性成就和新,直接推了第二次工革命的起。
、大要:()能源——力广泛用:从世六七十年代开始,出了一系列气明。
年,德国人西子制成机志着第二次工革命开始;到七十年代可用的机世——电动机出现——电灯、电车、电影等接踵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54 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 人民版必修2.doc

5.4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人民版必修2)教学目的本节教材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了解科学家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
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一观点。
过程与方法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整体化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了解科学家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_、条件1、政治条件: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2、资本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国际货币的出现,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3、劳动力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起来。
4、市场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各国通过革命或改革也进一步拓宽了国内市场。
5、技术条件: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二、概况1、能源——电力广泛应用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到七十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一—电动机出现——电灯、电车、电影等相继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8fd026a300a6c30d229f27.png)
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浙师大附中庞威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从世界交流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
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科技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举例说明自己身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整体化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了解科学家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计]导入:材料: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的庞蒂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下近4000美元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提问:罗伯特·赖克的这个数学分析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怎样的重要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引入主题:走向整体的世界新课讲授: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条件(1)政治条件: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
(2)资本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国际货币的出现,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4《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

《走向整体的世界》教案各师说课课标分析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态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在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
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教材的重点,要根据第二次业革命成果分析世界连接成一体的原因;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体现了一体化过程的两面性,要指导学生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一体化进程。
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已经学过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但对问题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揭示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决定性影响,对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原因理解得也不到位,教师要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作正确引导,实现课标要求。
教学方法1.在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史实和影响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学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用比较的万法掌握历史知识的习惯。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图表资料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阐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3.引导学生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归纳阶段特征,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世界一体化进程。
学习方法1.预习教材,按照原因、进程、重大成果、影响的顺序列出知识要点,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增强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2.积极思考问题,与同学展开讨论,交流意见,在合作中主富、充实、完善自己的看法,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3.以世界一体化进程为题,写历史小短文,概括新航路开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锻炼自己调动运用已学知识论证观点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2.了解科技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
3.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4走向整体的世界优秀教学案例1

3.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使学生对世界整体化进程的认识更加全面。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一道关于世界整体化进程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撰写。
2.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作业,进一步深化对世界整体化进程的理解。
1.通过播放相关历史纪录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世界整体化的进程。
2.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地区在近代以来的联系和互动。
3.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历史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增强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悟。
4.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让他们亲手触摸历史实物,感受历史的真实存在。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提高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对历史事件的探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教师对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Hale Waihona Puke ,关注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思考能力等。
4.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教师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作为“走向整体的世界”的教学案例,具有以下五个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展示地图和图片资料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世界整体化的过程,使历史事件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世界整体化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4《走向整体的世界》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4《走向整体的世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所用教材版本人民版所属模块必修二专题专题五第四课说课主题走向整体的世界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及依据说明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围绕“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把教科书变成探究性问题,通过情景体验、自主学习、问题导引、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反思”。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维活跃,乐于表现,课堂参与度高,有初步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及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不强,历史知识储备不足、抽象思维和认知水平尚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通过有意义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历史判断能力,避免成为初中的简单重复。
教法学法一、教法指导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创设情境和史料分析法,并辅之以问题探究,结合多媒体演示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真正实现学生中心论。
二、学法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会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本节课我将指导学生采用如下几种方法进行学习:(1)自主学习(2)协作学习(3)讨论合作(4)研读材料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导入语:结合前三课的内容,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对新学知识有提前的预判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材料呈现,问题引领多媒体展示史料,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
资源准备:幻灯片:三段材料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归纳能力。
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并提供史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从教材出发,结合导学单,让学生自己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本课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学生阅读史料并思考,总结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2021年高一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案全集:5.4走向整体的世界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课标要求:了解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气:了解其次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生疏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对比英国工业革命,生疏其次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从世界沟通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生疏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科技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进展,也促进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正确生疏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区分。
(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搜集科学家为科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故事,在班级进行沟通;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日照旧影响我们的事例,生疏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生疏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生疏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敬重经济文化进展的多样性;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决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整体世界到来后世界经济的互补性增加,生疏开放地和独立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培育健康的人格;结合人类对世界的分割从暴力手段渐渐向和平方式过渡,树立和平与进展并重的意识。
教学课时:2课时重点难点:重点:电气时代的到来促进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世界连接成为一体。
难点: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乐观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
导入新课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快速进展,自然科学的争辩工作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并取得很多重大突破。
自然科学同技术进展有着亲热的联系,因此,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进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制造了条件。
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快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
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其次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进展时期,即其次次工业革命时期。
人民版必修2《走向整体的世界》说课教案

人民版必修2《走向整体的世界》说课教案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双十中学的曹萍。
下面我将对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专题五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恳请指导。
下面我将从4个方面来阐述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他们分别是教材分析即教什么、教法与学法分析即怎么教怎么学、教学过程即为什么这样教为什么这样学、作业设计一对教材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 2个方面(一)从宏观角度教材可分为横纵两个层面来理解,从横向来看本专题与专题二所学的《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四《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有因果关系;又与必修一的专题二《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三《近代民主革命》及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有因果联系;又与必修三的专题三《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等内容紧密相连。
由此可见本课不仅在这一专题而且在整个高中所学教材中的重要地位。
引发学生思考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有哪些?对于今天的我们面临改革会有什么样的启发?对于现实也很有指导意义。
纵向:本课是本专题最后一节,本专题的主线索: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是在学习工业革命及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基础之上,重点把握“整体”的含义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整体世界的内在联系。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几千年来了几大文明相互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体,欧洲居世界中心长达几个世纪之久即开始于此。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逐渐领悟一些基本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发展变化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扩张性的具体表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从微观角度理解,本课可以分为三部分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及主要成就,即“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伴随工业大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了帝国主义阶段;②第二部分主要讲解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掀起瓜分狂潮;③第三部分“世界连接为一体”既是对本节课的总结也是对本专题的总结,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学生在教师引导之下,掌握资本主义列强用军事和经济的双重暴力,把世界连为一个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整体,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概念;在此基础之上,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在联系;概括出世界走向整体的趋势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在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与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课后作业:
1.直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B.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C.资本主义列强全球扩张积累大量资本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A.英国和美国
B.美国和德国
C.英国和德国
D.德国和法国
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爱迪生发明钨丝灯泡
B.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C.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
D.诺贝尔发明炸药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A.汽车的发明
B.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C.石油开采业的发展
D.电力的广泛应用
5.1898年,人们可以使用的最新发明的交通工具是()
A.汽船
B.汽车
C.火车
D.飞机
6.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②垄断组织产生;③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④帝国主义形成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②—③一①一④
C.①—③一②一④
D.①一③一④一②
7.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D.资本家对企业的兼并和联合
8.垄断组织形成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主要表现为()
A.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财阀手中
B.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率
C.垄断组织通过兼并实行生产社会化
D.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9.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直接原因是()
A.扩大商品销售
B.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
C.寻找黄金
D.寻求劳动力
10.到1900年止,殖民地范围最广的国家是()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11.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略扩张最为疯狂的国家包括()
①德国;②美国;③意大利;④日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美国早期对外政策的重点是()
A.确立太平洋霸权
B.谋求世界霸权
C.建立美洲体系
D.谋求西半球霸权
13.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谋求在太平洋的利益,为此,美国提出了()
A.门罗主义
B.新殖民主义
C.海权论
D.公平贸易原则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大多数国家沦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市场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
B.亚非拉各国政治经济落后,被迫接受奴役
C.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建立起对全球控制
D.闭关锁国在工业国面前不堪一击
15.19世界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手段()
A.文化交流
B.人口迁徙和民族融合
C.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
D.物资与物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