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美食文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唐朝美食文化ppt课件

唐朝美食文化ppt课件
唐代城市中高档菜确非一般市民可以问津。
7
中档菜:官吏日用菜
唐朝中档菜肴的市场销路相对要好。 其中有隋代流传下来的鱼干脍、咄嗟脍、 浑羊殁忽、金齑玉脍,以及白沙龙、生 羊脍、飞鸾脍、红虬脯、汤丸、寒具、 昆味、撺双丞、葫芦鸡、黄金鸡、族味、 鲵鱼炙、剔缕鸡、羊臂、热洛河、菊香 齑、芦服含凤、石首含肚、清风饭、无 心炙等。
2021/2/12
3
烧尾宴
唐朝人爱吃,跟在士人阶层流行“烧尾宴”有一 定关系。唐时,朝廷官员如得到皇帝提拔,就要 宴请皇帝;当然,如果科考进士及第,也要宴请 亲朋好友。这种饭局被称作“烧尾宴”。因为按 照唐朝人的理解:得到提拔或中进士,相当于鲤 鱼跳龙门,按照当时流行的说法:“鱼跳过龙门 后,天上会有火焰将其尾巴烧掉,使之改变新颜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之
舌尖上的大唐帝国
2021/2/12
1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繁盛 时 期,也是我国菜肴发展 的重要阶段。 其主要特点是:菜肴的烹饪 方法明显 增多,制法更精,品种相当丰富,风 味多种多样,产生出大量的名菜佳肴 。 这一时期的菜肴分高、中、低三个档次,
高档为宫廷宴用菜,中档为一般官吏日用 菜,低档为市民普遍用菜。
其中鹅鸭炙一菜更是被称作野蛮食法,因为要制作 这道菜,需用大铁笼将鹅鸭置于其中,笼中生炭火 ,用铜盆盛酱醋等五味汁,鹅鸭被火烤得不停地来 回走动,热得它们不得不饮盆里的汁水,等到鹅鸭 羽毛尽落,肉色变赤时即熟,其肉鲜嫩可口。
“李公羹”则是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创制的 保健食品,用珍玉、宝珠、雄黄、朱砂、海 贝煎汁,每杯羹费钱三万。
2021/2/12
8
黄金鸡
出自李白“亭上十分
绿醑酒,盘中一味黄金鸡”诗句。成
品色泽金黄,恰似闪闪的颗颗黄金

美食文化培训ppt课件精品模板分享(带动画)

美食文化培训ppt课件精品模板分享(带动画)

展望美食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全球化:美食文化将在全球范围内更加普及和传播 多元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将相互交融,形成更多元化的美食风尚 健康化:注重健康和营养将成为美食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创新化:新的烹饪技术和食材组合将不断涌现,推动美食文化的创新发展
对美食文化发展的建议和思考
保护传统美食文化:传承和发扬传 统美食文化,加强对传统烹饪技艺 的传承和保护。
美食文化的分类
中国菜系:八大菜系, 包括川菜、粤菜、鲁 菜、苏菜、浙菜、闽 菜、湘菜和徽菜
西餐:源自欧洲,可 分为法式、意式、美 式等
日料:源自日本,包 括寿司、刺身、天妇 罗等
韩餐:源自韩国,以 泡菜、烤肉为主
东南亚菜:包括泰国、 越南、印度等国家的 菜肴
美食文化的特点
地域性:不同地区的菜系有不同的风味特点 历史性:菜肴的传承与演变具有悠久的历史 民族性:不同民族的菜肴具有各自的特色和风味 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变迁,菜肴的口味和制作方法也在不断变化
西餐的烹饪技巧和特色
烹饪技巧:烤、煎、 煮、蒸等
特色:注重食材的 原味和口感,善于 运用各种香料调味
餐具:刀叉、餐巾 、餐盘等的使用礼 仪
就餐礼仪:座位安 排、点菜、用餐顺 序等
西餐的菜系和特点
西餐的主要菜 系:法国菜、 意大利菜、美
国菜等
西餐的特点: 讲究原料的新 鲜和原味,注 重刀工和火候, 重视用酒调味
PPT
美添 加
食文
课文
档 副
件化 标
培题
汇 报 人


CONTENTS
目 录
添加目录标题
美食文化概述
中餐文化
西餐文化
美食文化在旅 游中的重要性

第八讲 唐代的饮食生活

第八讲 唐代的饮食生活

三、唐代茶文化 (一)饮茶之风的兴起
泰山灵岩寺
三、唐代茶文化
(一)饮茶之风的兴起
降魔師即禅宗的北宗神秀
三、唐代茶文化
(一)饮茶之风的兴起
北方茶多是沿大运河北运,少数从蜀地陆运 杨晔《膳夫经手录》:“今关西、山东阎闾村落
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也”。所食
江西浮梁茶
三、唐代茶文化
……
“汤饼”即今天的水煮面条
一、唐代食文化
(一)面食
3. 面食之饺子、馄饨
饺子与馄饨
一、唐代食文化
(一)面食
4. 面食之蒸饼
蒸饼即今之馒头
一、唐代食文化
(一)面食
5. 面食之笼饼
包子与稍麦
一、唐代食文化 (二)副食菜肴的演变
汉唐时期从西域传入的蔬菜:苜蓿、胡芹、莴苣、 菠菜、茄子、胡瓜(黄瓜)、葫(大蒜)、胡荽 (香菜)、胡椒等。
(四)唐代茶的饮用
当时社会上还流行着一种“以汤沃焉”的庵
茶法,以百沸水冲泡茶末
还流行煮茶添加葱、姜、枣、橘皮、茱萸、
薄荷等佐料的习俗 陆羽反对大加佐料的饮茶方法,认为这种茶 无异于沟渠间的弃水
三、唐代茶文化
(四)唐代茶的饮用
唐代时,煎茶就十分注重煎茶用水了。张又 新《煎茶水记》成书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 年),是古代论述煎茶用水的专著。书首列举了 邢部侍郎刘伯刍所品定的“七水”:扬子江南泠 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苏州虎丘寺石水 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 吳松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
三、唐代茶文化
(二)陆羽与《茶经》
《茶经》共3卷,10 类,7000余字。卷上 列“一之源”、“二之 具”、“三之造”等3 类;卷中为“四之器”; 卷下列“五之煮”、 “六之饮”、“七之 事”、“八之出”、 “九之略”、“十之图” 等6类

中国美食文化精品PPT课件

中国美食文化精品PPT课件

孔府宴,是当年孔府接待贵宾 、袭爵上任、祭日、生辰、婚 丧时特备的高级宴席,是经过 数百年不断发展充实逐渐形成 的一套独具风味的家宴。
歷史來源
从汉初到清末,历代许多皇帝都要到曲 阜祭祀孔子,其中乾隆皇帝就去过七次, 至于一些達官顯貴、文人雅士,前往朝拜 者就更多了。因而孔府设宴招待十分频繁, “孔宴”闻名四海。“八仙过海闹罗汉” 是孔府许多名菜中的一种,它选料齐全, 制作精细,口味丰富,盛器别致,该菜用 鱼翅、海参、鲍鱼、鱼骨(明骨)、鱼肚、 虾、鸡、芦笋、火腿等十几种主要原料烹 制而成,以鸡肉作“罗汉”,其它八种主 料为“八仙”,故名“八仙过海闹罗汉”。 当年在孔府,此菜一上席,随即开锣唱戏, 一面品尝美味,一面听戏,十分热闹。
八仙过海闹罗汉 (孔府喜寿宴第一道菜 )
鱼翅、海参、鲍鱼、鱼骨、鱼肚、虾、芦笋、火腿为“ 八仙”在碗底做成罗汉钱状,称为“罗汉”
糖醋鲤鱼
油爆双脆
正宗的油爆双脆的做法极难,对火候的要 求极为苛刻,欠一秒钟则不熟,过一秒钟 则不脆,是中餐里制作难度最大的菜肴之 一。
选用人们平时不予看重、而以脆嫩突出的 猪肚和鸡肫来制作菜肴。只因这两种东西 所含水分相当多,故有“双脆”的美称。
1. 以谷物为主 2. 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 3. 讲究五味调和(酸、甜、香、
辣、咸) 4. 以三餐制为主
王室: 游猎宴、千叟宴 官场:接风宴、洗尘宴 军旅:誓师宴、凯旋宴 民间:婚嫁宴、开业宴
千叟宴
古代帝王或官绅 学士为弘扬敬老 古风而举办的尊 老、养老酒宴欢 会。
千叟宴上每桌共有十道菜,每道菜与一个乡 镇及特产有关,具体为金玉汤(永福镇)、寿 桃(桃城)、麻菇献寿(百寿镇)、果汁鸡球(三 皇乡)、佛果酿(龙江乡)、马蹄胶(苏桥镇)、 常安宫丁(永安乡)、板峡竹鱼(堡里乡)、锦 寿面(罗锦镇)、福敬亲人(广福乡)

餐饮文化唐朝各种宴会的特点组图

餐饮文化唐朝各种宴会的特点组图

餐饮文化唐朝各种宴会的特点组图唐朝宫廷宴会据《全唐志·膳》记载道:“宴分三级,下为‘韵宴’,菜鲜肉肥,羹药柔滑;中为‘诗宴’,翅羹多汁,玉盤上餐;上为‘文宴’,金碧集聚,鹿以肉鲜”(宴会分为三级,最低级的是“韵宴”,菜和肉都很鲜美,汤很滑;中等的是“诗宴”,鱼翅与汤都美味,在用玉做的盤子上用餐;上等的是“文宴”,餐具都用金和玉制成,能品尝鹿肉的鲜美),而根据《全唐志·宫膳》中提到说:“圣上後房共食,以後房妃子为裸,食材各异,皆置其上,圣上临之,食也”(皇上和後宫们一起用餐,後宫的妃子们必须裸体,往身上放各种美味的东西,让皇上品尝),这些都是比较基本的知识。

唐玄宗餐桌上的秘密盛唐时期的皇帝,品世间之美味,饮天下之琼浆,吃的是中华文明的成果,喝的是饮食文化的精粹。

谈起舌尖上的中国,不得不提及唐玄宗的餐桌,上面的美味佳肴不但能拴住玄宗的胃,而且能俘虏贵妃的心。

如果不管窥一下这桌美餐,简直是对古代饮食文化的阄割。

唐代帝王的御膳,由尚食局负责,除了奉御等管理人员外,单操刀掌勺的主食就有十六人,主膳有八百四十人之多,这些从全国各地招募而来的食神,拿出浑身的解数,为自己的主子奉上一桌桌精美的膳食,保障遵守春肝、夏心、秋肺、冬肾的食禁。

唐玄宗的饮食习惯,与其执政风格相一致,前期会吃,后期胡吃,开元年间较为节检,天宝年间趋向奢侈。

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他看到一个卫士将剩饭倒入下水道,差一点杖杀之。

而到了天宝年间,他赏赐安禄山的美味,却无法用金钱衡量之。

不过,无论繁简,他的口味仍以胡食为主,面食多吃饼,肉食多吃鹿羊。

《旧唐书》说“贵人御馔,尽供胡食”,胡饼是唐玄宗不可或缺的餐桌食品。

这种以面粉、芝麻、洋葱为主料的食物,是当时餐桌上的时尚,唐玄宗更是陪爱有加。

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唐玄宗西逃走到咸阳集贤宫,没有东西吃,就是用“胡饼”充的饥。

《通鉴》说:日向中,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

中国传统文化之饮食文化(课堂PPT)

中国传统文化之饮食文化(课堂PPT)
• 自然调味品有盐、梅子、蜜、姜。人工调 料有醯(xi醋)、酒、酱、醢(hai肉酱) 等
唐代
• 引进西域的菠菜、苜蓿(mùxu)、 芸苔、胡瓜、胡豆、胡蒜、胡椒、扁桃、胡
荽、沙糖、安石榴等瓜果蔬菜,品种相当 丰富。 • 唐代南方的饮食原料,除传统的菜蔬瓜果 之外,更重视水产食物。
唐朝名食
• 仅见之于史籍的唐朝名食就有萧家馄饨、 庾家粽子、冷胡突、生鱼片、蒸麝麝、皮 索饼、驼峰炙、猩唇、熊白、糖螃蟹、鲤 尾、对虾、烤全羊、蒸全狗等。
• 除白居易、苏轼外, 欧阳修、黄庭坚、陆 游、直至曹雪芹、鲁 迅、苏叔阳等,历代 名人,无一不与茶结 下不解之缘。一杯清 茶在手,如至友晤面。
古人不仅喜欢茶、善饮茶,还将饮茶上升至“道” 的境界———茶道。
• 儒、道、佛各家均有自己的茶道流派,且 形式与价值取向也大不相同:
1佛家饮茶追求的是明心见性、四大皆无; 2道家饮茶寻求的是空灵虚静,避世归真; 3儒家则提倡沟通人际,以茶励志,积极入世。
中国特色美食---火锅
• 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 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 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 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时人以陶罐 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 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 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 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到清代, 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 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
唐宋元明清时期食俗中的礼仪成分逐渐加重。
• 比如春节,亲朋拜年,主家必须设宴款待, 酒肉异常丰盛。其余像中秋、寒食、重阳 等节日或如冬至、腊八等重要节令,对饮 食内容、礼仪甚至是食物禁忌都拥有丰富 而具体的内涵。
食俗礼仪

中国传统饮食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中国传统饮食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耒耜
3 一、中国传统饮食的发展
(二)夏、商、周时期的饮食文化
到了周代,石磨的出现,促成了谷物加工方法上一次质的飞跃。 在烹饪方法上,夏商两代的烹饪方法都很稀少。到了周代,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烹 饪方法才逐渐多样化,出现了煮、蒸、炒、烤、炙、炸等多种方法。 周代已对饭(主食)、菜(副食)和汤饮进行了明显的区分,这标志着我国传统烹饪方 法的初步定型。
18 一、茶的起源和品种

狭义 文化
传文 统化
3.明清时期 明代,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兴叶茶。此 后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这就促进了炒青散茶的发 展。明人罗廪所著的《茶解》对茶树栽培及绿茶炒制技艺 进行了详细的描述。1610年开始将茶叶销往欧洲各国,清 代,销往荷兰和英国。1903年以前,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 市场仍占据重要地位,此后则江河日下。
6 一、中国传统饮食的发展
(五)元、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
元代,涮羊肉、烤全羊、月饼、烤鸭
明代,马铃薯、甘薯、肉食以人工蓄养的畜禽为主要来源。
清朝,浙、闽、湘、徽等地方菜进一步发展,并自成派系,加上传统的“四大菜系”,逐渐
形成“八大菜系”之说。后来,又增加京、沪等地方菜,形成了“十大菜系”。
传文
现代满汉全席
明清时期,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 品,每逢佳节,人们多会设宴饮酒。不同的节日所 饮的酒也有所不同。
明清时期,饮酒特别讲究“陈”,所谓“陈年 佳酿”就是指上了年份的好酒。
▲清代酒令
27 二、中国的酒文化
(一)酒与经济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因此国家的一切政 治、经济活动都是以农业发展为根本立足点的。而我国的酒,绝大部分都是用粮食酿 造的,因而酒的生产也依赖于粮食生产,成为了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 往往直接影响着酒业的兴衰。

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PPT

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PPT

四、中国人的饮食方式
(一)“食不时不食”
先秦时人们一般吃两顿饭,早餐是10时至 11时,叫作“饔”;晚饭是下午3时至5时,叫 作“飧”或“哺”。战国时期农家主张“贤者 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实际上统治者那 两餐与老百姓的两餐是天差地别的。汉代皇宫 与上层社会里大多是吃三餐或四餐,平民百姓 一般还是两餐,劳动紧张时,早上加上一顿早 点,称之为“寒具”。
鬶(guī)将鬲的上部加长并做出流, 一侧再安装上把手就成了鬶,这是中国古代 炊具中个性最为鲜明独特的一种,只流行于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 化,其他地域罕有发现,同鬲一样,鬶也是 利用空袋足盛装流质食物而烹煮的,但它因 有可以外泄的流和鋬而显得功能更齐全。
斝(jiǎ)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陶斝产生于新石器 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进入夏商周时期的斝变为 三条实足,且多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作为炊 具的陶斝只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百年间,作为酒具的斝 则盛行于商周两代。
碗、盂、钵碗似盘而深,形体稍小,也是中国炊食用具中 最常见、生命力最强的器皿。碗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历久不衰且品类繁多。商周时期稍大的碗在文献中称为盂,既 用于盛饭,也可盛水。碗中较小或无足者称为钵,或写作钵, 也是盛饭的器皿,后世专以钵指称僧道随身携带的小碗,是佛 教梵文钵多罗(PATRA)的省称,故有"托钵僧"之谓。碗或写 为盌,如同钵写作钵一样,反映了同一类用具的不同质料。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引言
• 民以食为天,吃饭之事从来就至关重要,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它逐渐积淀出一种重 要的文化现象——饮食文化。追根溯源, 古人到底吃什么?他们怎么吃?古代餐具 与烹饪方式遵循着怎样的演变规律?本老 师讲在这一讲里引领你品评中国古代饮食 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12
8
黄金鸡
出自李白“亭上十分
绿醑酒,盘中一味黄金鸡”诗句。成
品色泽金黄,恰似闪闪的颗颗黄金
镶嵌在盘中,十分美观。
无心炙
“无心炙”是太常卿段成式发现的美 食。某次他行猎郊外,食到村民所制
猪肉,大加赞赏,回来后大肆推广。
由于是在无意中访到的美食,
所以命名为无心炙。
9
低档菜:市民普遍用菜
4
唐代 名宴 烧尾 宴
5
甘露羹
消灵炙
唐玄宗时的奸相李林甫有一 道佳肴叫“甘露羹”,是配 制了何首乌、鹿血、鹿筋的 汤,据说吃了后可以使人的 头发由白转黑。
佳肴“消灵炙”,是用 “一羊之肉,取之四两 ,虽经暑毒,终不败臭 ”。可见炙制方法的高 超和选料的考究。 6
除此之外,唐朝有名的高档菜还有很多,如鹅鸭 炙、赤明香、驼蹄羹、瓯值千金、李公羹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之
舌尖上的大唐帝国
2021/2/12
1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繁盛 时 期,也是我国菜肴发展 的重要阶段。 其主要特点是:菜肴的烹饪 方法明显 增多,制法更精,品种相当丰富,风 味多种多样,产生出大量的名菜佳肴 。 这一时期的菜肴分高、中、低三个档次,
高档为宫廷宴用菜,中档为一般官吏日用 菜,低档为市民普遍用菜。
其中鹅鸭炙一菜更是被称作野蛮食法,因为要制作 这道菜,需用大铁笼将鹅鸭置于其中,笼中生炭火 ,用铜盆盛酱醋等五味汁,鹅鸭被火烤得不停地来 回走动,热得它们不得不饮盆里的汁水,等到鹅鸭 羽毛尽落,肉色变赤时即熟,其肉鲜嫩可口。
“李公羹”则是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创制的 保健食品,用珍玉、宝珠、雄黄、朱砂、海 贝煎汁,每杯羹费钱三万。
低档菜是一些大众食品,有千金圆、乌雌鸡汤、 黄耆羊肉、醋芹、杂糕、百岁羹、鸭脚羹、酉羹、 杏酪、羊酪、黄儿、黑儿、黄粱饭、青精饭、雕 胡饭、庾家粽子、防风粥、神仙粥、麦饭、槐叶 冷淘、松花饼、长生面、面茧、五福饼、消灾饼、
羊羹等。 这些食品的制作很有特色,充分反映了唐代
饮食习俗的丰富多彩以及高超的烹饪制作水平。
2021/2/12
3
烧尾宴
唐朝人爱吃,跟在士人阶层流行“烧尾宴”有一 定关系。唐时,朝廷官员如得到皇帝提拔,就要 宴请皇帝;当然,如果科考进士及第,也要宴请 亲朋好友。这种饭局被称作“烧尾宴”。因为按 照唐朝人的理解:得到提拔或中进士,相当于鲤 鱼跳龙门,按照当时流行的说法:“鱼跳过龙门 后,天上会有火焰将其尾巴烧掉,使之改变新颜 。”
唐代城市中高档菜确非一般市民可以问津。
7中档菜:官吏日用菜 Nhomakorabea唐朝中档菜肴的市场销路相对要好。 其中有隋代流传下来的鱼干脍、咄嗟脍、 浑羊殁忽、金齑玉脍,以及白沙龙、生 羊脍、飞鸾脍、红虬脯、汤丸、寒具、 昆味、撺双丞、葫芦鸡、黄金鸡、族味、 鲵鱼炙、剔缕鸡、羊臂、热洛河、菊香 齑、芦服含凤、石首含肚、清风饭、无 心炙等。
16
谢 谢 大 家!
2021/2/12
17

2021/2/12
18
15
了解饮食文化的真正意义
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关系到一个国家 的前景,一个民族的繁荣。中国的文化的 底蕴丰富多彩,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应 该去了解与关注,一道菜就是一个文化的 体现,一道菜便能诠释一个文化的内涵。 莪们的饮食关系到健康,而健康的人生便 是发展的前提,我们不仅要了解莪们中国 有那些菜色还要了解这些菜的背景及所表 达的含义。
2021/2/12
10
乌雌鸡汤
神仙粥
11
酉羹
杂糕
羊酪
杂糕
12
还有各式各样不同类型 的民间小吃
13
吃货的悲喜剧
宰相贪路边小吃 也有人因此丢前程
第一个吃货 国相刘晏:只闻饼香不见饼,哈喇子飞流直下三千尺
2021/2/12
14
第二个吃货 三品官张衡: 路边吃饼被人告发 因此丢掉乌纱帽
2021/2/12
2
高档菜:宫廷宴用菜
唐朝地主阶级,包括皇室、贵族富豪、士人等,他们以追求 异味奇珍为乐事,崇尚口腹之欲,山珍海味。 高档菜如韦巨源烧尾宴食单所列的58种菜肴,以及唐玄宗 时奸相李林甫家所用甘露羹、唐懿宗同昌公主所食“消灵 炙”、唐玄宗时虢国夫人家厨邓连所制灵沙、安禄山向唐 玄宗所献鹿尾酱、唐文宗时的宦官仇士良家所用“赤 明香”、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同食的驼蹄羹、 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所用李公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