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说明书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轴系计算说明书

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轮机工程专业民用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轴系计算说明书一、轴系计算(一)、概述本船为内河船,设单机单桨。
主机经减速齿轮箱减速后将扭矩通过中间短轴传给螺旋桨轴和螺旋桨。
考虑到长江水质较差,泥沙较多,若采用水润滑,则污物可能进入艉轴装置造成堵塞,故润滑方式采用油润滑。
本计算按《CCS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年)(简称《钢内规》)进行。
(二)、已知条件(三)、轴直径的确定根据《钢内规》8.2.2进行计算,计算列表4.1如下:表4.1轴直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取螺旋桨轴直径为 350 mm,中间轴直径为 280 mm。
二、强度校核1.尾轴强度验算轴设计过程中艉轴承、密封装置、联轴节的选型如下:a.艉轴轴承选自东台市有铭船舶配件厂,规格如下:b.油润滑艉轴密封装置选自东台市有铭船舶配件厂,规格如下:c.联轴节采用船厂自制。
尾轴危险段面的确定根据图4-1计算如下:图4-1尾轴管结构简图(1)相关尺寸确定已知L=880mm,L b=440mm,R=350mma螺旋桨轴尾部锥长l=(1.6~3.3)R=2.2*R=780mm,z对于白合金轴承,支撑点到后端面的距离u=0.5L=0.5*880=440mm。
而后密封装置的长度为215mm,再加上适当间距约为60mm,则:螺旋桨轴尾部锥面中心至后轴承中心距离a为:a=780/2+440+215+60=1105mm螺旋桨轴尾部锥面后端面至后轴承中心距离b为:b=1105+780/2=1495mm由布置总图得后轴承的后端面距前轴承中心约为4739mm,则:前后轴承支撑点距离l为:l=4739-440=4299mm因为后轴承后端面距齿轮箱有约7130mm,考虑到齿轮箱的周和联轴节等,法兰端面到前轴承支撑点距离为:d=7130-4299-440-769=2391mm因为联轴节长845mm ,则法兰重心到前轴承支撑点距离为: c=2391-845=1546mm(2)双支承轴承负荷计算: a .后轴承压力= 15873.21 N式中:g —9.81N/kg 1—前后轴承支撑点距离,4.299ma---螺旋桨中心至后轴承中心距离,1.105m b —桨毂后端面到后轴承支撑点距离,1.495m c —法兰重心到前轴承支撑点距离,1.546md —法兰端面到前轴承支撑点距离,2.391m G 0—法兰重量,1180kgQ B —螺旋桨及附件重量,4079.51kgq c —轴本身重量产生的均布负荷 ,q c=0.00622c d =0.0062×3502=759.5kg/mb .前轴承总压力⎥⎦⎤⎢⎣⎡--+++=l a Q l 2b q l c)(l G l 2d l q g B 2c 02c)(B R = 4596.65 N 式中:g —9.81N/kg 1—前后轴承支撑点距离,4.299ma---螺旋桨中心至后轴承中心距离,1.105m b —桨毂后端面到后轴承支撑点距离,1.495m c —法兰重心到前轴承支撑点距离,1.546md —法兰端面到前轴承支撑点距离,2.391m G 0—法兰重量,1180kgQ B —螺旋桨及附件重量,4079.51kgq c —轴本身重量产生的均布负荷 ,q c=0.00622c d =0.0062×3502=759.5kg/m1.截面E —E 的弯矩/2a 2L q g 2L R 2L a g Q M 2A cA A AB EE ⎪⎭⎫⎝⎛+⋅⋅-⋅+⎪⎭⎫ ⎝⎛+⋅-=- = —63745.48N ·m式中:g —9.81N/kgQ B —螺旋桨及附件重量,4079.51kg a —螺旋桨中心至后轴承中心距离,1.105m R A —后轴承支反力,15873.21 N L A —后轴承长度,0.88m q c —轴本身重量产生的均布负荷q c=0.00622c d =0.0062×3502=759.5kg/m其中d c 为尾轴直径,350mm 2.截面K -K 的弯矩c2B A B KK 2gq )Q -(R a g Q M g ⋅+⋅⋅-=-= —5093.61N ·m式中:g —9.81N/kgQ B —螺旋桨及附件重量,4079.51kg a —螺旋桨中心至后轴承中心距离,1.105m R A —后轴承支反力,15873.21 N q c —轴本身重量产生的均布负荷q c=0.00622c d =0.0062×3502=759.5kg/m其中d c 为尾轴直径,350mmK K E E M M -->,取E E M -=—63745.48N ·m 作为计算弯曲力矩。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工作原理;2. 使学生了解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部分,包括主机、辅机、传动装置等;3. 帮助学生理解船舶动力装置的性能指标及其对船舶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船舶动力装置的优缺点,并能够提出改进措施;2. 培养学生具备船舶动力装置操作、维护及故障排除的基本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就船舶动力装置相关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船舶动力装置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热爱航海事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3. 培养学生关注能源、环保等问题,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船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学生为高中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但对船舶动力装置的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根据以上分析,将课程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列出船舶动力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并解释其作用;3. 学生能够分析船舶动力装置的性能指标,并评价其对船舶性能的影响;4. 学生能够针对特定船舶动力装置,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5.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团队讨论,就船舶动力装置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有效沟通;6. 学生能够关注船舶动力装置的能源、环保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 船舶动力装置概述- 教材章节:第一章 船舶动力装置概述- 内容:动力装置的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及其在船舶中的作用。
2. 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部分- 教材章节:第二章 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部分- 内容:主机、辅机、传动装置、推进装置、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的结构、原理及功能。
课程名称船舶动力装置课程代码01236理论(新)

课程名称:船舶动力装置课程代码:01236(理论)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以介绍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型式和原理为主,同时兼顾船舶动力装置有关的基本计算,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船舶动力装置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是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船舶推进系统、轴系、传动装置、管路系统、船、机、桨工况配合,轴系振动控制、动力装置经济性、机舱布置与规划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的船舶动力装置设计、船舶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概念、性能及相关的技术指标。
2.熟练掌握轴系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熟悉传动装置的功能与选型。
4.具备管路系统设备的选型与计算的能力,能完成管路系统原理图的设计。
5.能进行简单的船、机、桨工况配合分析。
6.了解船舶推进轴系扭转振动的常用计算方法,掌握推进轴系扭转振动的控制方法。
7.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经济性评价方法及提高经济性的措施。
8.能看懂并分析机舱布置图,懂得基本的机舱布置方法。
9.自学过程中应按大纲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切实掌握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船舶动力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该课程应在修完本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本课后进行学习。
先修课程: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这两门先修专业课涉及到《船舶动力装置》课程中的相关重要设备。
后续课程:船舶管理、动力机械制造与维修这两门后续课程紧密衔接《船舶动力装置》的知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是船舶动力装置的基础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对船舶动力装置的内容体系有初步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地深入学习。
本章主要讲授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组成、船舶动力装置的类型及特点、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特性指标及对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
要求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组成部分;重点掌握柴油机、汽轮机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主要特点,了解联合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的原理及特点;重点掌握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性能指标的含义及分类;了解对船舶动力装置的主要要求。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共23页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讲义第1章

目录11绪论 (1)1.1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组成 (1)1.2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经济及性能指标 (2)1.2.1技术指标 (2)1.2.2经济指标 (3)1.2.3性能指标 (3)1.3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4)1.3.1基本类型 (4)1.3.2柴油机推进动力装置 (4)1.3.3汽轮机推进动力装置 (5)1.3.4燃气轮机推进动力装置 (5)1.3.5核动力推进动力装置 (6)1.3.6联合动力推进动力装置 (6)1绪论1.1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组成船舶动力装置的主要任务是:为船舶提供各种能量和使用这些能量,以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与安全,人员的正常生活与安全,以及完成各种作业等。
船舶动力装置中的机械、设备和系统,包括动力机械、工作机械、传动设备、滤清和存储设备、热交换器以及动力管系、全船管系和机舱自动化设备。
根据动力装置中各种能量的形式和特点,船舶动力装置的组成见表1-1。
表1-1Ⅰ. 推进装置 a. 主机:蒸汽机、柴油机和燃气轮机等。
b. 轴系:传动轴、轴承和密封件等。
c. 传动设备:离合器、联轴器和减速齿轮箱等。
d. 推进器:螺旋桨和喷水推进等。
Ⅱ. 辅助装置 a. 船舶电站:发电机组、配电板及其它电气设备组成。
b. 辅助锅炉装置:辅助锅炉及其配套设备组成。
Ⅲ. 船舶管路系统 a. 动力管路:有燃油、滑油、冷却水、压缩空气、排气及废气利用管路等。
b. 船舶系统:有舱底、压载、消防、生活供水、施救、冷藏、空调、通风及取暖系统等。
Ⅳ. 船舶甲板机械 a. 锚泊设备:锚机、绞盘等。
b. 操舵设备:舵机及操纵机械、执行机构等。
c. 起重设备:起货机、吊艇机及吊杆等。
船舶动力装置Ⅴ. 机舱机械设备的遥控及自动化对主、辅机和有关机械设备等的远距离控制、调节、检测和警报系统等。
图1-1 船舶推进装置示意图1-遥控操纵台 2-主机(柴油机) 3-传动设备 4-轴系 5-推进器(螺旋桨)图1-1所示主机(柴油机)、传动设备、轴系及螺旋桨的连接情况。
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实验实验指导书

《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实验指导书曾华杰编陈景锋审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二OO七年六月目录实验装置简介 (2)一、轮机模拟器简介 (2)二、自动化机舱概况 (3)实验一 机舱设备布置规划 (5)实验二 推进装置运行工况管理与调整 (7)实验三 船舶管路系统布置规划 (9)实验装置简介一、机模拟器简介轮机模拟器是船舶动力装置及操作系统的简化和浓缩。
学生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学习并掌握在各种运行状态下,动力设备的操作方法,帮助学生把各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融为一体,建立起船舶轮机的整体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操作技能。
缩短学生毕业后胜任岗位工作的磨合期,满足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的STCW78/95(国际船员值班、培训、评估、发证国际公约)。
我校WMS—2000型轮机模拟器是1999年教学评价后,投资建设的重大实验室建设项目。
该模拟器是模仿先进的船舶(第3.4代集装箱船)动力设备配置建造而成的,投入经费300余万元,使用面积400平方米(上下两层各200平方米)。
应该说我校轮机模拟器是目前国内同类院校中较先进的,功能较齐全的模拟器。
该模拟器最突出的优势是:①具有先进的真实的操作控制物理台盘;②可以并允许设置各种故障;③具有自动的操作成绩评估体系;④节省可观的运行费用。
WMS—2000型船舶轮机模拟训练器是以先进的集装箱船舶轮机系统为母型设计研制。
在设备布局上,由教练员室(兼主机驾控室)、集控室、模拟机舱、轮机长室、学员终端软操训练室等组成。
WMS—2000型船舶轮机模拟训练器所涉及的仿真轮机设备对象包括:位于教练员室中的主机驾控台;位于集控室中的集中监控台、船舶电站配电板和岸电箱、压载水系统操作面板、图解式透平货油泵操纵台和油轮锅炉控制箱;位于模拟机舱中的模拟主机及其操作台、大型可操图解模拟屏和7个系统控制箱,;学员终端室有40台学员软操计算机系统等。
模拟机舱中的7个系统箱分别是:机舱舱底水油水分离系统控制箱、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控制箱、燃油分油机控制箱、滑油分油机控制箱、空气压缩机控制箱、发电柴油机控制箱和生活冷藏装置系统箱,此外还有机舱声光报警器。
船舶动力装置课程设计说明书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民用船舶推进轴系设计设计者:陈瑞爽班级:轮机1302班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015年7月一.设计目的主机与传动设备、轴系和推进器以及附属系统,构成船舶推进装置。
因此,推进装置是动力装置的主体,其技术性能直接代表动力装置的特点。
推进装置的设计包括轴系布置、结构设计、强度校核以及传动附件的设计与选型等,而尾轴管装置的作用是支承尾轴及螺旋浆轴,不使舷外水漏人船内,也不能使尾轴管中的润滑油外泄,因此,尾轴管在推进系统设计中意义重大。
本设计是根据指导老师给出的条件,对船舶动力装置进行设计,既是对课程更深入的理解,也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锻炼。
二,设计详述2.1:布置设计本船为单机单桨。
主机经减速齿轮箱减速后将扭矩通过中间短轴传给螺旋桨轴和螺旋桨。
本计算是按《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6年)(简称《海规》)进行。
因此,我们将轴系布置在船舶纵中剖面上,其中,轴的总长为9000mm,轴系布置草图及相关尺寸,见图1。
图12.2:轴系计算(一):已知条件:1.主机:型号:8PC2-6型式:四冲程,直列,不可逆转,涡轮增压,空冷船用柴油机缸数:8缸径/行程:400/460mm最大功率(MCR):4400kW×520rpm持续服务功率:3960kW×520rpm燃油消耗率:186g/kW·h+5%滑油消耗率:1.4g/kW·h起动方式:压缩空气3~1.2MPa生产厂:陕西柴油机厂2.齿轮箱:型号300,减速比3:1。
3.轴:材料35#钢,抗拉强度530MPa,屈服强度315MPa。
4.键:材料45#钢,抗拉强度600MPa,屈服强度355MPa。
5.螺栓:材料35#钢,抗拉强度530MPa,屈服强度315MPa(二):轴直径的确定根据已知条件和“海规”,我们可以计算出轴的相关数据,计算列表见表3.1:表3.1轴直径计算考虑到航行余量,轴径应在计算的基础上增大10%。
《动力装置拆装与操作》课程标准

《动力装置拆装与操作》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注1:指参与课程标准开发的主要成员,含校外专家二、课程性质与作用1、课程性质《动力设备拆装与操作》是海洋船舶轮机工程技术轮机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单列实践教学课程,是海船船员三管轮适任评估考试课程之一,是从事船舶机械设备运行、维护、安装、调试的技术人员,航运部门机务管理人员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之一。
2、课程作用《动力设备操作与操作》课程是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78/95公约)及马尼拉修正案中对船员的强制性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对船员适任评估的项目之一,也是航海类学生对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必须跨过的门槛,更是学生参加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表3 课程功能定位分析注2:专业能力:从事专业活动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工具等;问题解决:熟练运用数学、科学、专业知识,对专业领域的一般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并执行相应的解决方案;信息素养: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工具,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项目管理:任何工作任务均可以被设计成项目,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和工具,并能将其应用于相关专业领域中;终身学习: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合作,尊重多元观点,并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具备全局观念,能够与团队其他成员进行良好的协作;履行责任,遵守职业规范和社会规范,认知和履行相应的责任;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意识,了解基本的创新方法。
三、课程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使命感和认同感,树立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养成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具有一定的专业创新能力,通过任务引导的项目活动,掌握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公约)关于船舶机械设备拆装与操作的要求;掌握船舶机械设备的基本结构;熟悉船舶柴油机、船舶各类辅助机械设备的原理;掌握船舶动力设备拆装、操作、保养、检修方法;了解动力设备拆装的安全规则;具有一定的船舶机械设备故障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满足国家海事局海船船员三管轮适任标准对操作级轮机员《动力设备拆装与操作》评估技能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民用船舶推进轴系设计
设计者:陈瑞爽
班级:轮机1302班
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2015年7月
一.设计目的
主机与传动设备、轴系和推进器以及附属系统,构成船舶推进装置。
因此,推进装置是动力装置的主体,其技术性能直接代表动力装置的特点。
推进装置的设计包括轴系布置、结构设计、强度校核以及传动附件的设计与选型等,而尾轴管装置的作用是支承尾轴及螺旋浆轴,不使舷外水漏人船内,也不能使尾轴管中的润滑油外泄,因此,尾轴管在推进系统设计中意义重大。
本设计是根据指导老师给出的条件,对船舶动力装置进行设计,既是对课程更深入的理解,也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锻炼。
二,设计详述
2.1:布置设计
本船为单机单桨。
主机经减速齿轮箱减速后将扭矩通过中间短轴传给螺旋桨轴和螺旋桨。
本计算是按《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6年)(简称《海规》)进行。
因此,我们将轴系布置在船舶纵中剖面上,其中,轴的总长为9000mm,轴系布置草图及相关尺寸,见图1。
图1
2.2:轴系计算
(一):已知条件:
1.主机:型号:8PC2-6
型式:四冲程,直列,不可逆转,涡轮增压,空冷船用柴油机缸数:8
缸径/行程:400/460mm
最大功率(MCR):4400kW×520rpm
持续服务功率:3960kW×520rpm
燃油消耗率:186g/kW·h+5%
滑油消耗率:1.4g/kW·h
起动方式:压缩空气3~1.2MPa
生产厂:陕西柴油机厂
2.齿轮箱:型号300,减速比3:1。
3.轴:材料35#钢,抗拉强度530MPa,屈服强度315MPa。
4.键:材料45#钢,抗拉强度600MPa,屈服强度355MPa。
5.螺栓:材料35#钢,抗拉强度530MPa,屈服强度315MPa
(二):轴直径的确定
根据已知条件和“海规”,我们可以计算出轴的相关数据,计算列表见表3.1:
考虑到航行余量,轴径应在计算的基础上增大10%。
故最终取297.70 mm
根据计算结果,取螺旋桨轴直径为379.96 mm,中间轴直径为297.70 mm。
上表螺旋桨直径计算中, F 为推进装置型式系数
F=95, 对于涡轮推进装置、具有滑动型联轴节的柴油机推进装置和电力推进装置的中间轴;
F=100,对于所有其他型式的柴油机推进装置和所有螺旋桨轴; 因此,计算时我们取F 为100.
C ——不同轴的设计特性系数 我们取C 为1.26
N ——轴传递的额定功率, kW ;
n ——轴传递N 的额定转速, r/min ; R ——轴材料的抗拉强度, MPa
2.3:尾轴管装置的设计
(一):尾轴承,密封装置,联轴节的选型
根据之前的计算结果,我们对尾轴管装置的核心零件进行选型,如下所示:
a .艉轴轴承选自武汉东盟船舶配套工程有限公司,规格如下:
前轴承:材料—白合金,内径——395mm ,全长——600mm , 质量——260Kg 。
后轴承:材料—白合金,内径——400mm ,全长——1000mm ,质量——445Kg 。
b .油润滑艉轴密封装置选自东台市海鹏船舶配件厂,规格如下:
艉轴前密封装置:型号--HPQ ,衬套外径—450 mm ,最大轴径—425mm ,艉衬套长度—220mm
e e m 2
艉轴后密封装置:型号--HPH,衬套外径—450mm,最大轴径—425mm,艉衬套
3
长度—245mm
c.联轴节选自宁波龙旋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规格如下:
内径—390mm,全长—300mm,质量—330kg
(二):尾轴管装置结构设计:
我们设计尾轴管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图中,尾轴的总长度为5420mm,两尾轴轴承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2340mm,连接螺旋桨的轴端锥度αk为1:15,锥长lz为1092mm,小端直径dxz为317.2mm,大端直径dtz为390mm,螺纹直径dw为283mm,螺纹长度lw为283mm,其他具体尺寸图2已有具体的标注。
其中,其锥长,小端直径,螺纹直径,螺纹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锥长:lz =(1.6~3.8)dtz 我们取系数为2.8
小端直径:dxz = dtz –αklz
螺纹直径:dw=(0.75~0.90)dtz 我们取系数为0.75
螺纹长度:lw= dw
三,强度校核
3.1:尾轴危险段面的确定根据图3计算如下:
l
图3
图中,a=1211mm, b=1757mm, l=2340mm, c=930mm, d=1030mm, La=1000mm, Lb=600mm
(1)确定相关尺寸
= 1000mm,L b= 600mm,及螺旋桨轴直径Dt=390mm 由尾轴零件图草图,L
a
螺旋桨轴尾部锥长l
=(1.6~3.3)R=2.8*Dt=1092mm
z
(2)双支承轴承负荷计算:
a.后轴承压力
=54725.5 N 式中:g—9.81N/kg
1—前后轴承支撑点距离m
a---螺旋桨中心至后轴承中心距离m b —桨毂后端面到后轴承支撑点距离m c —法兰重心到前轴承支撑点距离m d —法兰端面到前轴承支撑点距离m
G 0—法兰重量,330kg
Q B —螺旋桨及附件重量,2200kg q c —轴本身重量产生的均布负荷
b .前轴承总压力
=13320.3 N 1.截面E —E 的弯矩
= -19507.6N ·m
式中 Q B —螺旋桨及附件重量, a —螺旋桨中心至后轴承中心距离m R a —后轴承支反力,N L a —后轴承长度,m
q c —轴本身重量产生的均布负荷
2.截面K -K 的弯矩
⎥⎦⎤⎢⎣⎡-
-+++=l a Q l 2b q l c)(l G l 2d l q g B 2
c
02c )(B R /2
a 2L q g 2L R 2L a g Q M 2
A c A A A
B E
E ⎪⎭⎫ ⎝⎛+⋅⋅-⋅+⎪⎭⎫ ⎝⎛+⋅-=-
=54546.1 N ·m
M k-k > M E-E ,取M k-k 作为计算弯曲力矩。
3.尾轴强度计算如下表2:
c
2
B A B K
K 2gq )Q -(R a g Q M g ⋅+
⋅⋅-=-
计算结果所求安全系数大于许用安全系数S c>[S C]。
故尾轴强度复合要求。
4. 尾轴承负荷计算(双支承轴承)
计算如下表3:
计算结果所求轴承单位面积所受压力均小于高分子轴承单位面积许用压力,本船采用高分子轴承,故安全。
至此轴系校核全部完成。
3.2:设计汇总
根据以上校核结果可知,轴系的设计符合安全要求,因此我们可以绘制出其最终的图纸,该图纸以DWG格式附录,还请老师查阅。
四,设计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出现过很多的困难和设计的失误,但借助于老师上课的讲授,课本及课件PPT的研读,学生最终解决了每个问题和困难。
对于船舶轴系,学生认为其中最复杂和最棘手的,是在于尺寸的设计,如果尺寸设计的不合理,很有可能在校核的时候出现不合格的现象,那么之前的设计就基本上要重新来过了。
因此,对于尺寸的设计,不仅要进行计算上的大致估计,有时候也要借助于工程经验。
在船舶动力装置的设计中,虽然各项校核都合格,但学生的水平有限,设计之中会有很多的缺漏和不足,还恳请老师指正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