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70 癌症风险检测

DR-70  癌症风险检测
DR-70  癌症风险检测

:

5C.C.

22

10-20

0.8

MRI 0.3~0.4 PET 106 0.1

DR-70

D R -70 FDP 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

DR-70 FDP DR-70

tumor marker AFP

DR-70 (0-1 )

DR-70

PSA CA15-3 CA-125 SCC DR-70 2-4

?

DR-70 1. 2.

3. 4. 5. 6.

DR-70

DR-70

1.0 g/ml

1.0

2.0 g/ml

3 6

2 g/ml

1

2 g/ml

3 6

Histoplasm capsularum infection Pneumonia Acute infections Autoimmune diso r de r

s T r

auma (30 ) Hemolysis 60

Lipidemia TG 1000mg/dl

?DR-70

?

DR-70

1.

2.

~ 0

3. 5 C.C.

4.

3900

1.

10

6

2

DR-70 2.

癌症血液检查

一、癌症血液检查的概述癌症的检查,是诊断癌症的一个必须的项目,对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提供都有明显帮助。血液检查是体检中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检测血液中各种肿瘤标志物指标是否升高,则可发现、鉴别各种恶性肿瘤。如:甲胎蛋白AFP可查原发性肝细胞癌、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癌胚抗原CEA明显升高时,常见有结肠癌、胃癌、肺癌、胆管癌;存在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时也有升高。二、癌症血液检查的项目血液检查:癌症诊断过程的下一步是血样的实验室检查。有两类用于帮助癌症诊断的血液检查。1、非特异性检查绝大多数血液检查是非特异性的。这意味着它们能显示血液中的异常,表示有某些疾病,但不能明确具体是哪一种。 用于癌症诊断的血液检验非特异性检测碱性磷酸酶骨和肝脏的肿瘤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血清谷丙转氨酶有肝损害时升高(SGOT和SGPT)胆红素肝脏有疾病时升高,特别是胆汁阻塞尿酸在痛风、血液及淋巴结癌症和肿瘤治疗后升高肌酐和血尿素氮肾脏疾病时升高钙癌症播散到骨时升高,由于肿瘤产生类甲状旁腺素蛋白而升高和在多发性骨髓瘤升高,同时一些非恶性疾病也升高电解质(钙、钾、二氧化碳、氯化物)用于新陈代谢和内分泌性疾病,以检测营养状况和疗效淀粉酶用于检查胰腺疾病特异性检测和标记物——不是所有癌症都产生这些标记物CEA(癌胚抗原)患结肠、直肠、肺、乳腺和胰

腺癌时升高CA-125 患卵巢癌和子宫癌时升高CA-19-9 患结肠癌、胰腺癌、胃癌和肝癌时升高CA15-3/CA27-29 患乳腺癌时升高甲台蛋白(AFP)患原发性肝癌和某些睾丸时升高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一些睾丸癌、卵巢癌和一些肺癌中升高;妊娠中也升高PAP(前列腺的酸性磷酸酶)在某些前列腺癌明显升高PSA(特异性的前列腺抗原)血清蛋白电泳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检查复发和指导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现异常的γ球蛋白(单克隆的“峰”)IgG、IGA、LgM(血清蛋白免疫电泳法)同上,但可对异常的γ球蛋白分类例如,血常规检查可查出贫血。为什么会贫血?原因许多,其中包括癌症。贫血可能与肿瘤无关,但需排除有肠道出血史,并且X线检查未发现结肠癌。肝脏功能检查显示肝功能的异常,原因可能是胆石、肝炎、肿瘤或药物毒性所致。一些检验指标提示肿瘤或其他原因的胆汁阻塞。而另一些指标提示肝炎,但这些指标实际上只是重要的线索。但不能解决诊断问题。有如此多的用于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检查方法,使医生能获得完善的检查结果,如血常规检查,新陈代谢的检测(包括电解质的水平,如钙)及肝、肾、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检查结果可提示某类型的肿瘤,但不能单独根据检查做出确切的诊断。2、特异性检查:另一些血液检查是专门针对特殊种类的癌症,常常是几种,如果医生高度怀疑这些肿瘤中的某一个,就会下医嘱检查。最重要的

防癌基因检测

"癌症"是死亡的代名词,几十年来一直是人类"夺命"的头号杀手。全球每年的死亡人数中,每四人就有一人死于癌症 癌症在中国城市已成为首位死因,我国每年新患癌症约160万人、死于癌症者约130万人我国高发病率前五位癌症分别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 我国癌症的平均治愈率仅为13% “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企业战士” 《中国企业家》杂志针对中国企业家阶层“工作、健康及快乐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有高达90.6%的企业家处于不同程度的“过劳”状态,健康状态令人堪忧。 2004年11月7日,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癌去世,享年38岁 2008年6月21日,清华园商会秘书长金征因癌去世,享年59岁。 2011年6月27日,中芯国际董事长江上舟因癌去世,享年64岁 2011年6月28日德尔惠原董事长丁明亮因癌去世,享年52岁。 2011年10月5日,美国苹果公司创办人乔布斯因癌去世,享年56岁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从2010年1月到2011年7月的19个月时间里,就出现了19名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离世 包括百视通COO吴征、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成都百事通总经理李学军等12位高管因疾病去世,最大的疾病元凶就是癌症---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0岁,他们每天都有各种“大事”、“急事”要做,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健康。在积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同时,也积累起巨大的健康风险。还有什么比生命和健康更重要的呢?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生活的快乐美满……都要从生命健康这一原点出发。不要错过这样一次生命中最重要的旅行而成为一生的遗憾。 早期防癌,刻不容缓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渐变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到形成肿瘤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早期癌组织最大的特点是不含神经成分,因此90%的癌症早期没有症状,90%的癌症患者有了自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此时癌细胞早已经发生了侵润和转移,不仅治疗给患者带去无尽的痛苦与折磨,更多的时候,现有的科学技术治疗手段无法进行有效治疗,只能眼睁睁看着生命逝去。 日本,三十年举国防癌,癌症罹患率下降了27%,这在世界范围不断攀升的癌症罹患率面前简直是个奇迹。 日本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检测设备与最顶尖的医疗技术,目前保持着治癌最重要的指标—五年存活率保持着世界最高的68% 日本提出,最好的防癌手段就是定期的专业防癌体检,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通过早期防癌体检可以查出的癌症80%是早期癌症,而这些早期癌症的平均治愈率在95%以上。

癌症血液检查

一、血液检查的概述癌症的检查,是诊断癌症的一个必须的项目,对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提供都有明显帮助。血液检查是体检中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检测血液中各种标志物指标是否升高,则可发现、鉴别各种恶性肿瘤。如:甲胎蛋白AFP 可查原发性肝细胞癌、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癌胚抗原CEA明显升高时,常见有、、、胆管癌;存在、、、胰腺癌时也有升高。 二、癌症血液检查的项目血液检查:癌症诊断过程的下一步是血样的实验室检查。有两类用于帮助癌症诊断的血液检查。1、非特异性检查绝大多数血液检查是非特异性的。这意味着它们能显示血液中的异常,表示有某些疾病,但不能明确具体是哪一种。用于癌症诊断的血液检验非特异性检测碱性磷酸酶骨和肝脏的肿瘤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血清谷丙转氨酶有肝损害时升高(SGOT和SGPT)胆红素肝脏有疾病时升高,特别是胆汁阻塞尿酸在痛风、血液及淋巴结癌症和肿瘤治疗后升高肌酐和血尿素氮肾脏疾病时升高钙癌症播散到骨时升高,由于肿瘤产生类甲状旁腺素蛋白而升高和在多发性骨髓瘤升高,同时一些非恶性疾病也升高电解质(钙、钾、二氧化碳、氯化物)用于新陈代谢和内分泌性疾病,以检测营养状况和疗效淀粉酶用于检查胰腺疾病特异性检测和标记物——不是所有癌症都产生这些标记物CEA (癌胚抗原)患结肠、直肠、肺、乳腺和胰腺癌时升高CA-125患卵巢癌和子宫癌时升高CA-19-9患结肠癌、胰腺癌、胃癌和肝癌时升高CA15-3/CA27-29患乳腺癌时升高甲台蛋白(AFP)

患和某些睾丸时升高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一些睾丸癌、卵巢癌和一些肺癌中升高;妊娠中也升高PAP(前列腺的酸性磷酸酶)在某些明显升高PSA(特异性的前列腺抗原)血清蛋白电泳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检查复发和指导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现异常的γ球蛋白(单克隆的“峰”)IgG、IGA、LgM(血清蛋白免疫电泳法)同上,但可对异常的γ球蛋白分类例如,血常规检查可查出贫血。为什么会贫血原因许多,其中包括癌症。贫血可能与肿瘤无关,但需排除有肠道出血史,并且X线检查未发现结肠癌。肝脏功能检查显示肝功能的异常,原因可能是胆石、、肿瘤或药物毒性所致。一些检验指标提示肿瘤或其他原因的胆汁阻塞。而另一些指标提示肝炎,但这些指标实际上只是重要的线索。但不能解决诊断问题。有如此多的用于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检查方法,使医生能获得完善的检查结果,如血常规检查,新陈代谢的检测(包括电解质的水平,如钙)及肝、肾、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检查结果可提示某类型的肿瘤,但不能单独根据检查做出确切的诊断。2、特异性检查:另一些血液检查是专门针对特殊种类的癌症,常常是几种,如果医生高度怀疑这些肿瘤中的某一个,就会下医嘱检查。最重要的是对称作肿瘤标志物的化学物质的检测。这些物质由于不同类型的肿瘤产生。例如,乳腺、肺及肠道肿瘤产生一种称作癌胚抗原的蛋白质(CEA)。同样地,前列腺癌及许多睾丸癌和卵巢也会产生大家所熟知的化学物质。也可以应用这种检查。3、其他血液学

癌症防治核心知识要点

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一、癌症是一类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慢性病 (一)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防控形势严峻。 (二)我国最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等。近年来,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三)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 (四)致癌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二、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二)我们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

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三)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 (四)我国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较早的一些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三、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一)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二)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三)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 (四)癌症的发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癌症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尽早关注癌症预防,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烟草、酒精等致癌因素,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四、癌症不会传染,但一些致癌因素是会传染的 (一)癌症是由于自身细胞基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是不传染的。 (二)一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病毒(如人乳头状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是会传染的。

肿瘤基因检测的解读流程

从临床进入基因检测流程是入口,检测结果结合临床信息进行合理解读是出口,这一入一出之间需经历检测前临床咨询部分、实验室部分、信息分析部分、临床解读部分共四个环节。其中的第四部分临床解读部分即是根据检测结果、患者信息、医生共识综合判断,临床和遗传咨询有效衔接、充分沟通,最终出具临床解读报告。 在做成临床解读报告之前,首先需要将解读的各个环节进行明确,包括解读的步骤流程,解读的技术细节。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的做到解读的规范化,使解读过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才能出具一份好的临床解读报告,基因检测才能更好的服务患者和临床医生。从大的框架讲,基因检测数据解读可分为三个步骤:原始数据→分析数据、基于数据库的解读→与患者个体表征/临床病例结合的解读。1、读懂原始数据 将测序的原始序列数据(FASTQ)去除接头及低质量序列,经BWA软件比对至GRCh37/38(NCBI版本)或hg19/hg38(UCSC版本)人类基因组参考序列上,Picard 去除重复序列,使用GATK检测SNV与Indel变异,使用ANNOVAR进行变异注释。最后获得一份.vcf文件(图1)。

Func.refGene:变异所处参考基因的功能区(exonic,intronic,UTR3,UTR5,splicing,upstream,downstream,intergenic)(此处的exonic特指外显子编码氨基酸区,不包括外显子的UTR区) Gene.refGene:变异所处参考基因名称(如果是基因间,则是两侧的基因)GeneDetail.refGene:非外显子区处于特定转录本中的具体位置(如果是基因间,则是距离两侧的基因的距离) ExonicFunc.refGene:外显子区的变异类型(frameshift insertion,frameshiftdeletion,stopgain,stoploss,nonframeshift insertion,nonframeshiftdeletion,synonymous SNV,nonsynonymous SNV),如果这一栏是一个“.”的话,就说明该变异不在外显子区 AAChange.refGene:氨基酸水平的改变(同一个基因可能具有多个转录本,氨基酸改变的位置在不同的转录本中有可能不一样) 经注释后的vcf文件还会包含如下信息: CLINSIG:该变异在ClinVar数据库中的临床意义(Benign,Likely benign,Uncertain significance,Likelypathogenic,Pathogenic,Drug-response)CLINDBN:该变异所引起的疾病名称 CLINACC:该变异的登记号和版本号(VariantAccession and Versions)

癌症检测新方向-液体活检

液体活检介绍 在我国癌症筛查结果中,只有20%是早期,80%的癌症查出来都是中晚期了,而这20%的癌症早期还是体检查出来的。”众所周知,癌症越早发现治愈率越高,但患者缺乏相应的筛查手段,体检得来的报告结果,其灵敏度和准确度都相对较低。如今在美国,一种被称为液体活检的检测方法正开始兴起,为一些病人省去了手术活检和穿刺活检,这两种活检是长期需要来指导病人癌症治疗的。目前国内也有一些生物公司在研发液体活检技术----只需抽取6~8ml血,就能筛查是否患有6大常见癌症(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大肠癌、乳腺癌),准确率超过80%,花费约2000~3000元。 液体活检是什么?真的像宣传的那么有效么? 液体活检作为体外诊断的一个分支,是指一种非侵入式的血液测试,能监测肿瘤或转移灶释放到血液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和循环肿瘤DNA(ctDNA)碎片,是检测肿瘤和癌症、辅助治疗的突破性技术。 它的优势在于能解决精准医疗的痛点,通过非侵入性取样降低活检危害,而且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高性价比。液体活检技术主要包括CTC 和ctDNA,以及外泌体检测。 基因突变是肿瘤产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几乎所有癌症患者都携带有DNA突变,这些突变只存在于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因此为肿瘤组织的检测与跟踪提供了方便的特异性生物标记。种类繁多的突变位点及基因型也为肿瘤的精确诊疗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1.液体活检尚不能用于肿瘤早筛。早筛是指对肿瘤的预测,以及早期肿瘤的检查。因为只有当肿瘤生长到一定阶段后,CTC或者ctDNA进入血液,才能通过液体活检的方式检测出来。而此时,肿瘤往往已经生长到一定规模,不再是早期肿瘤了。 2.液体活检技术不是传统检查的替代技术。肿瘤的初步诊断、确诊和疗效评估,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影像、肿瘤标志物和液体活检等检查方式综合判断。液体活检在一定程度上

健康风险评估系统

健康风险评估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而我对健康管理的理解,其中的内涵可以用14个字表达,那就是健康的教育、调查、体检、分析、评估、干预、指导。健康体检只是这个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健康体检的数据是评价机体状况、疾病预测、生命质量水平的基本条件之一。它只是健康管理中信息采集的重要环节,他与健康管理既有关系又有区别,可称之为“健康管理大家庭”中的一分子。 一、健康管理----健康金钥匙

三、健康管理----评估指导书 健康管理在中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健康管理的范畴还是基本上停留在疾病管理方面,而健康管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在国内一直缺少一个防患于未然的健康管理体系,即找出隐藏在人群中可能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加以预防和解决。我在从事健康管理几年来,一直处于摸索运营模式及医疗文件研发的阶段,具体到一份“健康评估报告”、一份“健康信息采集表”、一份“个性化体检项目设计”的模版编制,逐步各种健康管理文件的模块成型。在实际应用中,市场需求量很大,回访中客户反映良好。具体操作细节,供各位同仁参考: 1、建立专业化的团队:具有一支专业化的科研队伍,要求医疗、营养、运动、心理、护理、 文学等多学科人才的汇集。 2、基本信息数据汇总:从多学科入手研发基本信息数据汇总,对影响健康因素的重要指标 逐条解释指导,提供相应的健康标准指标及指导。 3、仔细阅读每份体检报告,(体检病历中的每一个关键数据与疾病的关系、与健康危险因 素的关系、与疾病并发症的关系、与疾病遗传及预后的关系)重点分析四大关系,以重点为突破点和切入点做相应的干预与指导。 4、综合评价:针对每个客户存在的潜在疾病危险因素,指出危险的程度,危险的趋势,危 险的代价,危险的警示。 5、综合评价:膳食结构、膳食行为、膳食搭配是否合理,运动方式、频率、持续时间等。 6、干预指导:主要针对体检报告明确的疾病及个人生活方式进行个性化疾病、保健、护理、 饮食、运动、心理全方位的指导。本章节是评估报告的核心。

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药品生产过程质量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报告 起草人:审核人:审核人:批准人:质量风险管理号:QRM- 起草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XXXX药业有限公司 年月年月年月年月 日日日日 目录 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报告 1、简介 2、目的 3、范围 4、引用资料 5、风险管理小组组员及职责分工 6、质量风险管理流程 7、风险管理过程 8、风险管理总结及结论 9、风险管理回顾审核 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报告 1.简介: 1.1产品概述:XXXX胶囊为以化学原料药XXXX和适量等辅料制成的化学药胶囊剂制剂,为耳鼻喉科及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灼烧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和体征。规格为10 毫克;贮藏:遮光,密闭保存;包装:铝塑泡罩包装。每板6粒,每盒1板;每板6粒,每盒2板;每板12粒,每盒1板,每板4粒,每盒1板。有效期:30个月。 1.2生产批量:35万粒,140万粒。 1.3主要生产工艺过程及参数: ,混合速度900转/分,混合时间20分钟;批量为140万粒的预混合和35万粒相同,但原辅料均分4等分进行4次混合。 1.3.3 粘合剂15%聚维酮K30的乙醇溶液的配制:按聚维酮K30:95%乙醇量=1.5:8.5(重

量比)进行配置,溶解完全100目滤布过滤。 ,用GHL-250型高效混合制粒机中(每次35万粒量),设定混合I和切割I开动设备混合10分钟后,徐徐加入粘合剂(15%聚维酮K30的乙醇溶液),加完后继续混合3-4分钟,收集软材。 ,筛网目数为24目。 ,每次干燥量为35万粒胶囊的颗粒量,控制干燥温度为50℃~70℃,干燥时间20分钟。,筛网目数为24目。 ,混合速度900转/分,混合时间20分钟;批量为140万粒的总混:用EYH-1000型二维运动混合机进行,混合时间35分钟(此设备无速度调节)。 ,二号胶囊充填模具,用二号空心胶囊进行充填,装量差异控制在充填量的±8%范围内,充填速度为800~1200粒/分。充填过程中,每20分钟检查一次装量。将充填好的胶囊用HTP-Ⅱ型胶囊、片剂抛光机抛光。 ,同时产品冲印批号、有效期。按4粒/板、6粒/板或12粒/板泡罩规格采用相应的二号胶囊泡罩模具,上、下封温度约为120℃,热封温度为160℃。 ,每个盒子及纸箱均打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电子监管码?;按6粒/板×1板/盒×200盒/箱或12粒/板×1板/盒×200盒/箱或6粒/板×2板/盒×200盒/箱或4粒/板×1板/盒×200盒/箱的包装规格进行包装。 1.4中间产品的贮存要求:XXXX胶囊颗粒(总混后)用洁净塑料袋盛装,扎紧袋口置洁净的不锈钢桶中密闭,在口服制剂车间中间站贮存,贮存期:天;XXXX胶囊(批,产品均符合标准规定,未产生过质量事故,也发生过严重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2、目的: 2.1通过对XXXX胶囊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对其带来的质量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产品质量。 面进行风险梳理识别。 (1)风险严重程度、发生几率、发现的可能性评分标准及风险级别评判标准及风险控制措施:见下表1. 表2. 表3.表4.

癌症全基因检测

癌症全基因检测 到目前为止,对于癌症的化学治疗总体有效率为30%到40%之间,而通过全基因检测,筛选出对于某种新药物(主要为靶向治疗药物)能够获益病人,其有效 率就可以提高到80%。通过分子水平的基因检测为癌症治疗模式带来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癌症治疗也开始迈入个性化治疗的新天地。 在美国,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强制要求在癌症治疗用药前必须进行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KRAS(肉瘤病毒癌基因)等基因检测。美国另一癌症权威机构美国癌症综合治疗网络(NCCN)已经将EGFR、KRAS、ERCC1(纠正突变细胞切除修复缺陷基因1)、RRM1(核苷酸还原酶)、HER2(人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等基因检测纳入到《癌症治疗指南》中。目前癌症基因检 测主要技术是实时荧光定量法PCR(RT-PCR),它具有准确率高、特异性强、灵 敏度高、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高通量等特点。在国内,随着国际学术交流 及政府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临床专家已经意识到此类检测项目对于癌症治 疗的意义重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在国内癌症基因检测主要针对一些实体瘤,如肺癌、乳腺癌、胃癌、食 管癌、结直肠癌、肝癌、胆管胆囊癌、胰腺癌、胃肠道间质瘤、头颈部癌、宫 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黑色素瘤等。而且多 只是对单一癌症种类进行的,数个基因的单独检测。 在美国癌症基因研究领域最前沿的公司,美国基础医学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近期推出两项临床癌症全基因检测项目,包括针对实体瘤的“Foundation one检测”和对血液恶性疾病、淋巴瘤、白血病、肉瘤、儿童癌 症的“Foundation one Heme检测”。患者只需提供10余个病例组织切片或者 一管几毫升的血液,该公司即可为癌症患者提供了最全面的基因图谱分析,了 解癌症患者的分子学改变,提供相关的靶向治疗药物和临床试验信息。 虽然目前美国有关癌症的全基因检测价格还比较昂贵,但是由于其对癌症 治疗的显著作用,全基因检测依然被美国肿瘤科医生广泛推荐,癌症患者不仅 从中收获了更长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而且生活质量也大幅提高。据悉,已故苹 果公司CEO史蒂芬·乔布斯在患胰腺癌时,曾花费10万美金对肿瘤及自己的全基因组进行过测序,并因此创造胰腺癌患者生存超过8年的奇迹。

成纤维细胞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成纤维细胞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摘要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参与这个微环境成分的细胞中,相较于造血系统肿瘤与实体肿瘤癌,癌症相关成纤维(CAFS)却很少受到关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主要探讨CAFs参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进展和潜在的靶向癌相关纤维细胞的新的治疗角度。 关键词: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肿瘤微环境 一主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起源于早期造血祖细胞和髓细胞(急性髓细胞样白血病AML)和淋巴机型淋巴性细胞白血病ALL的血统。急性白血病,可以根据细胞遗传学、形态学、免疫表型的标准和骨髓的初步发展来进一步细分。急性白血病易侵入循环系统并且发生扩散。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是CD19[1]单克隆扩展、CD5+B细胞携带突变和未突变的免疫球蛋白的可变区基因(IGV)。突变的病例相比未突变的病例预后较好,也包括表达的CD38和ZAP-70的标记。CLL,经常表现为无症状的血淋巴细胞,在淋巴结和骨髓微环境的发展。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B细胞性恶性肿瘤,发展次级淋巴滤泡和含

有不同比例的中心母细胞和中心细胞。肿瘤细胞侵犯骨髓,在外周血中循环。FL是一种惰性淋巴瘤由淋巴滤泡组成的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肿瘤细胞的逐步渗透[2]。侵入淋巴结可能会较长时间的残余在他们的生理体系结构中。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 HL是一种特殊的,来源于B细胞性的恶性肿瘤,[3] 且不表达B 细胞标记物。 其特点就是缺乏肿瘤细胞称为多核分叶状巨细胞。霍奇金淋巴瘤在淋巴结微环境中,分在两种临床病理实体,即经典霍奇金淋巴瘤(95%例)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5%例)[4]。HL淋巴结是含各种活性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和T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恶性肿瘤。它生长在骨髓中,并且会转移到骨。并且有显著的破坏性来影响宿主器官——骨髓。[5] 二间充质干细胞和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在大多数实体肿瘤中较明确的定义。但在起源于间充质干细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微环境中,如骨髓和淋巴结,则有较少的定义。在这些疾病中,这些基质细胞通常被称为间质的基质干细胞,即,类似于间充质干细胞,定义为间充质干细胞(MSCs)。然而,白血病相关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经典的实体瘤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之间进行比较表明,这些类型的细胞有许多共同的表

ct在癌症检测中的应用

PET-CT检查在肺肿瘤中的应用 发表者:丁勇1114人已访问 PET-CT对肿瘤的诊断是基于示踪原理,利用肿瘤组织的一些特有的生物学或生理学及生 物化学代谢特点,如肿瘤组织生长快、代谢旺盛,具有高度的糖酵解能力,以及蛋白质、DNA合成明显增加等,同时有一些肿瘤,如乳腺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肿瘤等, 肿瘤细胞存在某些受体(如雌性激素、生长抑素受体、雄激素等)或抗体高表达现象。利 用肿瘤这些病理生理改变,采用正电子核素标记葡萄糖、核苷酸、氨基酸、配体拮抗剂、 抗体等为显像剂,引入机体后在病灶内聚集经PET-CT显像显示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数量及放射性分布,属于肿瘤阳性显像。其在肺肿瘤中的应用主要包括: 肺部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肺孤立性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指单个、球形的、直径≤3cm的肺内占位性病变,而且周围的肺组织正常,不伴 肺不张和肺门异常。一般直径>3cm的称为肿块(Mass)。18F-FDG PET-CT显像是鉴 别肺部孤立性结节或肿块良、恶性的有效方法。恶性病灶表现为结节状的限局性放射性浓 聚影,即高代谢病灶。绝大部分良性病灶不摄入18F-FDG 或轻度摄入18F-FDG。但也有 小部分良性病变(如活动性肺结核、急性炎症等)出现18F-FDG 高摄入,出现放射性浓 聚影,仔细分析病灶的形态有助于良恶性的鉴别。SUV是衡量病灶摄入18F-FDG多少的 最常用的半定量指标,多数学者将SUV 2.5作为良恶性鉴别界限,SUV>2.5考虑为肿瘤,SUV介于2.0~2.5之间,为临界范围,SUV<2.0可以考虑为良性病变。 肺肿瘤的临床分期:肺肿瘤的临床分期是根据原发灶的大小及侵犯情况(T)、局部 淋巴腺转移(N)和远处转移(M)(TNM)分为0期~Ⅳ期。肺肿瘤分期的主要目的是区 别可切除和不可切除的病例,针对病人情况决定治疗方法,使病人获得最大的利益。 ①纵膈淋巴腺转移:18F-FDG PET-CT 显像可提供功能代谢信息,属于肿瘤阳性显像,纵膈淋巴腺转移灶的检出具有明显的优势。据报道18F-FDG PET-CT扫描对纵膈淋巴腺转移灶检出准确性为85%,而CT为58%,发生差别的主因是PET-CT检出了≤1cm的小淋

癌症基因检测,靶向治疗

癌症基因检测,靶向治疗选择 关键词:癌症基因检测、靶向治疗 当人体细胞内DNA发生机体无法识别或修复的损伤或突变时,就会导致癌症。这些异常细胞能够不受控制地生长,形成肿瘤或肿物,侵犯健康组织或器官。传统的癌症分类基于发病部位,如肺癌、乳腺癌等,且同一肿瘤类型的患者大都接受同样的化疗方案。 近年来,癌症研究者发现了与癌症生长相关的特定基因,因此,癌症目前可以根据导致肿瘤生长的潜在DNA改变或基因组变异进行分类。 通过对导致癌症生长的特定基因突变进行定位,靶向疗法可以准确识别、攻击癌症细胞,在治疗癌症方面前景非常广阔。这种疗法只攻击癌症细胞,通常来说可远远降低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在许多癌症治疗的方案中,靶向疗法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凸显。 有许多潜在的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癌症的生长,这些突变可通过基因检测发现。根据每位患者肿瘤的特定特点,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选择适用于患者的靶向疗法。

?如上所述,即便两个在相同部位患有肿瘤的人,他们的肿瘤在基础的分子水平也存在很大不同,即引起各自癌症生长的基因异常有所不同。 ?癌症综合基因检测是一个全面综合性基因检测产品,该产品可以检测所有驱动癌症生长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基因异常。癌症综合基因检测根据最新的科学证据和临床数据,将所有发现的具有临床意义的突变与靶向疗法和临床试验进行匹配,最终形成一个信息丰富且易读的报告,帮助医师为每位患者考虑所有可能的治疗选择。这些疗法包括FDA批准的靶向药以及尚在临床研发阶段的靶向药。不做检测,这些疗法很可能就不会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 为什么选择癌症综合基因检测? ——癌症综合基因检测正改变着癌症的治疗 检测更多的基因异常 引发癌症且具有临床意义的基因异常有四类: ?碱基置换 ?插入和缺失 ?拷贝数变异 ?重组

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院内感染风险评估)

手术室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因素评估表时间:

注:此表出自2014年11月《苏北地区医院感染管理高级研讨班》

●资料显示SSI细菌来源:50%来源于患者皮肤;35%来源于手术人员的口、鼻、手;10%来源于手术器械及植入物;10%来源于空气 ●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见反面 《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使用说明 一、卫生部《2008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重点工作之二“病人安全目标”中“目标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是具体落实的措施 二、各医院要将《手术安全核对》与《手术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化。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流程。每一例手术均需执行此项工作,每个月、季、年都应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 三、通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手术风险分级”方法。不但可以了解手术风险程度外,还可以准确地比较各医院之间“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差距,也可以与国际上水平作横向比较 四、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简介: 在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将手术分为四级,即NNIS0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然后分别对各级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了该指标在进行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是根据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2.麻醉分级, 3.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定义如下: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III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IV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2)麻醉分级(ASA分级)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表及流程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相公中心卫生院 一、为提高我院手术质量,确保手术安全,降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并使患者手术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依据中国医院协会《关于发布和实施<手术安全核查表与手术风险评估表>的通知》(医协会发[2009]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凡拟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三、医生、麻醉师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并填写《医院手术风险评估表》(见附件)。 四、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前24h手术医生、麻醉师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 名。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出安全、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充分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或监护人)手术方案,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获得其知情同意。 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NNIS2级时,应及时向科主任请示,请科主任再次评估,必要时可组织院内会诊后再进行评估,报医教科审批同意后方可手术。 五、急诊手术患者,手术前24h主刀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逐项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就评价结果向患者或者其委托

人(或监护人)充分告知本次急诊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及严重后果,获得其知情同意。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NNIS2级时,必须同时向科主任汇报。 六、手术风险评估填写内容及流程 术前24h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应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评估内容如下: ①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将手术切口按照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 H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切口) 皿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 W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②麻醉分级(ASA分级) 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标准:I- W级: P1:正常的患者; 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 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 P4:患者有轻微的明显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 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患者; P6:脑死亡的患者。

Foundation One癌症全基因检测

Foundation One癌症全基因检测 到目前为止,对于的化学治疗总体有效率为30%到40%之间,而通过全基因检测,筛选出对于某种新物(主要为靶向治疗物)能够获益病人,其有效率就可以提高到80%。通过分子水平的基因检测为治疗模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治疗也开始迈入个性化治疗的新天地。 在美国,美国FDA食品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强制要求在治疗用前必须进行EGFR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KRAS(肉瘤病毒癌基因)等基因检测。美国另一权威机构美国综合治疗网络(NCCN)已经将EGFR、KRAS、ERCC1(纠正突变细胞切除修复缺陷基因1)、RRM1(核苷酸还原酶)、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基因检测纳入到《治疗指南》中。目前基因检测主要技术是实时荧光定量法PCR(RT-PCR),它具有准确率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高通量等特点。在国内,随着国际学术交流及政府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临床专家已经意识到此类检测项目对于治疗的意义重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在国内基因检测主要针对一些实体瘤,如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癌、胆管胆囊癌、胰腺癌、胃肠道间质瘤、头颈部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癌、黑色素瘤等。而且多只是对单一种类进行的,数个基因的单独检测。 在美国基因研究领域最前沿的公司,美国基础医学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近期推出两项临床全基因检测项目,包括针对实体瘤的“Foundation one检测”和对血液恶性疾病、淋巴瘤、白血病、肉瘤、儿童的“Foundation one Heme检测”。患者只需提供10余个病例组织切片或者一管几毫升的血液,该公司即可为患者提供了最全面的基因图谱分析,了解患者的分子学改变,提供相关的靶向治疗物和临床试验信息。

肺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肺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肺癌至今还未发现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但是一些肿瘤标记物可作为肺癌的辅助诊断手段,在部分病人于治疗后可作为监视肿瘤状况的指标,用于随访以早期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常用的肿瘤标记物有: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癌胚抗原(CEA)、Ca~50、Ca~125等。 肺癌分子生物学研究在近年来发展甚快,包括癌基因、检癌基因等的检测,下表显示NSCLC和SCLC 中分子生物学异常的发生率。 肺癌的分子生物学异常发生率 项目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 微卫星不稳定0%~35% 0%~22% Ras点突变<1% 15%~20% myc过度表达15%~30% 5%~10% p53 畸变0%~90% 0%~50% Rb失活0%~90% 15%~30% P16ink4a失活0%~10% 30%~70% PHIF失活0%~75% 50%~75% Bcl-2过度表达75%~95% 10%~35% 端粒活性酶提高0%~100% 80%~85% 常见的等位丢失3p,4p,4q,5q,8p, 10q,13q,17p,22q 3p,6q,8p,9p 13p,17p,19q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和命名十分复杂,尚未统一,目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分为蛋白质类、糖类、脂类、酶类、激素类、多胺类以及病毒类进行简述。 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 蛋白质肿瘤 甲胎蛋白肝细胞性肝癌、胚胎细胞癌 癌胚抗原消化道恶性肿瘤 β2微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系统肿瘤 本周氏蛋白多发性骨髓瘤 铁蛋白白血病、小儿畸胎瘤 胰胚胎抗原胰腺癌 血清蛋白肝癌、多发性骨髓瘤 M 蛋白骨髓瘤、淋巴瘤 细胞角蛋白19片段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肝癌特异性蛋白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 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CEA)由Gold和Freedman于1965年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是一种分子量约为200 000的含多糖的蛋白复合物,其中45%为蛋白质。胎儿胃肠道及某些组织细胞具有合成CEA的能力,通常在妊娠期的前6个月内CEA含量增高,出生后血清中含量已很低下。健康成人血清中CEA浓度小于2.5 μg/L,但是正常的参考范围为< 15 μg/L。CEA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分泌CEA的肿瘤大多位于管腔脏器,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等,由肿瘤细胞分泌的血清CEA均有增高,但大于60 μg/L仅见于结肠

基因检测对于肿瘤治疗有哪些意义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加剧,生活长期无律,越来越多的人群呈现出一种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趁虚而入,世界癌症的发病率也显示逐年升高的趋势。癌症的遗传异质性、病灶转移性、个体差异性,给癌症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长期以来,对癌症确诊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多采用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方案。但由于放疗和化疗不能主动识别癌细胞,针对性较差,在抑癌杀癌的过程中,对正常细胞也同样具有杀伤作用,使人体机能严重受损,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一些病人因无法承受长期的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副作用,失去了生存的信心而抗拒继续治疗。多数患者好不容易熬过了多次放疗化疗,却依然面临着癌症复发的危险。近十年来,癌症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是靶向药物的成功研究,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基因检测(即分子靶标检测)是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分子生物学上的差异为基础,筛选和鉴定与疾病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作为药物作用的靶点,通过靶向给药实现有效的靶向治疗及个体化治疗。肿瘤分子靶标的出现使得靶标药物能够针对癌

细胞本身进行治疗,不会对正常细胞产生重大伤害,缓解患者病痛的同时更带给他们生的希望。自肿瘤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以来,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的认可,是极为有前途的个体化治疗方法。 基因检测流程 1、检测预约。南京明基医院肿瘤精准医疗中心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检测预约机制,会有医务人员一对一帮助患者预约检测,并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2、样本采集。中心专业医务人员采集患者送检样本,交给专业人员处理。 3、专业检测:中心接收样本后,第一时间安排检测,5—7个工作日出具检测报告。 4、报告解读:专业人员及主治医生为患者提供免费报告解读,并针对病人的个体化治疗需求,确定精准化治疗方案,进行临床预测分析和治疗预后评估。 基因检测的特点 1、多基因并行检测,肿瘤疗效基因全扫描。一份样本,一次检测,检测所有肿瘤靶向和化疗药物相关基因状态。

癌症精准医疗

基因检测下的肿瘤(癌症)个体化精准医疗 专业、全面、精准化的个体化用药指导 通敏特TM(TMT TM) 肿瘤是一种基因组疾病,肿瘤发生从基因变异开始,肿瘤治疗也以基因靶向药物研发和使用为契机进入了个体化医疗时代。 智康生物医学(微信关注了解更多)通敏特TM(TMT TM,Tailored Medication for Tumor)“肿瘤个体化精准医疗基因检测”,通过高通量测序找到驱动肿瘤发展的基因突变,结合肿瘤靶向药物、化疗药物敏感性,精确指导药物临床使用,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化的特效治疗方案。 TMT TM“肿瘤个体化精准医疗基因检测”一次性分析各癌肿NCCN指南推荐的所有肿瘤靶向药物、化疗药物敏感性/毒副作用相关的关键基因,为肿瘤患者提供专业、全面、精准化的个体化用药指导。 TMT TM的检测意义 能够为65%以上的患者提供一种或多种靶向治疗的选择,并为所有患者提供化疗药物选择。 基因检测药物匹配报告解读 精准全面检测肿瘤变异信息国际专家团队深入分析基因 变异匹配最有效的靶向药 物、化疗药物 专业人员解读检测报告,和医 生一起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药 物治疗方案 1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诊断产品 个体化用药——辅助诊断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已经从细胞层面向分子层面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靶向药物成为NSCLC治疗的主流。而靶向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基因情况息息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肿瘤化疗药物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预测。 基因检测能够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方案。

1、检测靶向药物靶点,评估患者靶向治疗可行性。 2、测量基因表达量,预测化疗药物效果。 3、基因多肽性预估化疗药物毒副作用。 4、通过突变检测对肺癌疑似病例进行辅助诊断。 2乳腺癌 乳腺癌分子诊断产品 风险评估---药效预测---预后评价---复发监控 乳腺癌的治疗已经从细胞层面向分子层面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靶向药物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主流。而靶向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基因情况息息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肿瘤化疗药物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预测。 基因检测,能够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方案。 1、检测靶向药物靶点,评估患者靶向治疗的可行性。 2、测量基因表达量,预测化疗药物效果。 3、基因多态性预估化疗药物毒副作用。 4、乳腺癌微转移和微残留实时定量监控。 3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分子诊断产品 个体化用药---复发监控 结直肠癌(CRC)的治疗已经从细胞层面向分子层面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日渐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重要药物。临床实践证实,这些靶向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息息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肿瘤化疗药物的效果及毒副作用也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预测。 基因检测,能够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方案。 1、检测靶向药物靶点,评估患者靶向治疗可行性。 2、测量基因表达量,预测化疗药物效果。 3、基因多态性预估化疗药物毒副作用。 4、结直肠癌微转移和微残留实时定量监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