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的统计数据表

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的统计数据表1. 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各国纷纷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方向。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统计数据表的形式,全面介绍中国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
2. 新能源汽车注册数量统计年份新能源汽车注册数量(万辆)2015 1882016 5072017 7772018 1,2562019 1,2062020 1,367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自2015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注册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新能源汽车的注册数量呈现出井喷式增长,2018年达到了1,256万辆的峰值。
尽管在2019年和2020年,由于政策调整和市场饱和等因素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注册数量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3. 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统计年份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万辆)2015 3312016 5072017 7772018 1,2562019 1,2062020 1,367与新能源汽车注册数量类似,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数量增长迅猛,2018年达到了1,256万辆的峰值。
尽管在2019年和2020年,由于政策调整和市场饱和等因素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数量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4. 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统计年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2015 0.912016 1.442017 2.702018 4.502019 4.702020 5.10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是指新能源汽车在整个汽车市场中所占的比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自2015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特别是在2018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达到了4.50%,超过了整个汽车市场的4%的目标。
尽管在2019年和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2014-2018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及销量分析

2014-2018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及销量分析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劣使得全球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能源无污染与再生性强的优势得到了国际认可,汽车行业如何向新能源动力发展成为国际汽车的重要出路。
中国在新能源动力的发展上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作为发展较快人口基数庞大的大国在前期发展的路上不可避免的牺牲了些资源来换取经济上的进步,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那么环境问题则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问题。
在近几年来,中国对与新能源的发展不断颁出新的政策,以此来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20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2013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8605万辆和4.5048万辆,比2013年分别增长2.54倍和2.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94万辆和29715万辆,比2013年分别增长8.1倍和8.8倍,2015年1-4月比亚迪以10933辆的累积销售产量继续稳坐冠军宝座,众泰则以4500多辆的成绩排名第二,北汽、奇瑞、上汽荣威1-4月累积销量分别3762、3419、1991辆。
这五家车企的销量约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89%,其中众泰、北汽、奇瑞、上汽荣威四家竞争较为激烈。
1-4月累积销量超过千辆的还有江淮、吉利,腾势、广州传祺,东风日产启辰和华晨宝马在2015年1-4月销量几百辆左右。
”(资料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资料可以看出在2015年以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突飞猛涨,紧跟其后的几家汽车企业也是目前中国较为知名的新能源车企,而且除龙头比亚迪外,其他几家车企出现了竞争激烈的情况,这就代表着2014、201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开始初具规模的发展,并且在2015年5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关于2016-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正式实施全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第一是带来了全新的补贴对于进入国家新能源汽车目录的车型进行补贴,另外也提高了享受补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品质审核。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本文将从市场情况、政策支持、技术发展和未来趋势四个方面来分析和研究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与政策。
一、市场情况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据统计,截至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以上,其中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已能占据中国汽车市场的5%以上。
无疑,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在逐渐增加。
一方面,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更多消费者开始重视尾气排放低的车辆,更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汽车的续航能力和性能。
随着充电设施的逐步完善,更多的城市开始建设充电站,这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二、政策支持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免费停车、免费通行等优惠政策。
同时,对传统燃油车的限制政策也逐渐加强,这也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与此同时,我国的新型基建计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加速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鼓励企业投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
三、技术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创新,已经摆脱了单一的电动汽车形式,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到燃料电池汽车,新能源技术应用范围已经全面拓展。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和智能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
例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达到了Level2级别,实现了自动泊车、自动换道和自动驾驶等功能。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大大提高了储能能力和充电速度。
四、未来趋势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新技术的应用不断丰富,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将会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5亿辆以上,其中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多样化发展也将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充电设施、电池等方面的产业链将逐渐完善。
2018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报告第一节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分析 (4)第一节政策法规 (4)第二节汽车行业热点分析 (9)第二章2017年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1)第一节汽车工业经营情况 (21)一、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增幅回落 (21)二、利润总额增速趋缓,增幅下降 (22)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 (23)四、亏损企业家数有所增加 (24)五、应收账款、产成品库存资金增长较快 (25)第二节全国汽车商品进出口情况 (25)一、汽车商品进口情况分析 (26)二、汽车商品出口情况分析 (30)第三章2017年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情况 (36)第一节节能汽车市场情况 (36)一、产销总体情况 (36)二、产销细分情况 (36)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37)第二节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分析 (40)一、产销总体情况 (40)二、产销细分情况 (40)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43)第四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政策及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45)第一节相关政策环境分析 (45)一、节能汽车 (45)二、新能源汽车 (46)第二节产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48)一、节能汽车 (48)二、新能源汽车 (53)第六章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55)第一节动力电池发展分析 (55)一、市场发展 (55)二、分类配套 (56)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1)第二节驱动电机发展分析 (62)一、市场发展分析 (62)二、分类配套 (63)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9)表1 2017年汽车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变动情况 (21)表2 2017年汽车行业各小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22)表3 2017年汽车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变动情况 (22)表4 2017年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情况 (23)表 5 2017年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动情况 (24)表 6 2017年汽车行业各小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4)表7 2017年汽车行业各小行业亏损额情况 (25)表8 2017年我国节能乘用车分排量产销量 (37)表9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40)表10 2016年至今发布或实施的部分汽车节能政策法规(简表) (46)表11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政策汇总 (47)表12 2017年市场份额前十电池企业动力电池配套情况 (55)表13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池装机量前十 (58)表14 2017年新能源客车电池装机量前十 (59)表15 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电池装机量前十 (60)表16 2017年新能源汽车电机装机量十大企业 (63)图录图 1 2016~2017年1.6L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销量比重月度趋势 (36)图 2 2017年我国节能乘用车分车型产销量占比 (37)图 3 2017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量前十城市 (41)图 4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售车企榜 (42)图 5 2015年车用燃料替代量 (49)图 6 2017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电池装机总电量 (55)图7 2017年1~12月新能源汽车分类电池装机电量 (56)图8 2017年新能源汽车各电池材料装机电量 (57)图9 2017年四种类型动力电池份额占比 (57)图10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池类型统计 (58)图11 2017年新能源客车电池类型 (59)图12 2017年新能源专用车电池类型 (61)图13 2017年度电机类型市场结构情况 (64)图14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月度装机量 (65)图15 2017年前十新能源乘用车电机供应商装机情况 (66)图16 2017年1~11月新能源客车配套电机分类占比 (67)图17 2017年1~11月前十新能源客车电机生产企业配套情况 (67)图18 2017年1~11月新能源专用车配套电机分类占比 (68)图19 2017年1~11月前十新能源专用车电机生产企业配套情况 (69)第一节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环境分析2017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分析一、市场概述随着全球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和对石油资源的持续消耗,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热门话题。
新能源汽车可以分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种类型。
目前,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最激烈。
二、市场竞争格局1. 国际品牌:特斯拉、日产、雪佛兰特斯拉是电动汽车的领导品牌,在纯电动轿车、混合动力轿车和纯电动SUV市场均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018年特斯拉Model 3在美国销量上甚至超过了任何燃油车。
而日产LEAF则是全球销量最大的电动车型,已经成为全球纯电动车市场的领军者。
雪佛兰的电动车型Bolt EV在美国市场的表现也非常不错,2018年销量同比增长约13%。
2. 国内品牌:比亚迪、蔚来、小鹏汽车比亚迪已经成为国内电动车市场的领头羊,全年销量已连续多年位居第一。
蔚来汽车是2018年成立的新晋品牌,凭借其高端定位和科技感十足的产品特色迅速赢得了市场关注。
小鹏汽车则以市场细分、产品差异化和渠道创新为核心战略,目前正在逐步扩大自身品牌知名度。
三、竞争分析1. 产品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是品牌能否获得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首先是技术创新,不同品牌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产品性能和使用体验。
其次是设计、性价比和品牌形象等方面,不同品牌之间的差异化竞争也是关键。
2. 价格竞争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比传统燃油车更高,价格优势也会成为品牌获得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是,在价格竞争中,品牌也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不受损害。
3. 渠道竞争渠道竞争是指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和销售渠道的建立。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品牌需要重视线上和线下渠道的整合,加强与经销商和服务商的合作,提供更好的销售和服务体验。
4. 品牌竞争品牌竞争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最重要的竞争因素之一,不同品牌间在品牌形象打造、市场推广、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竞争,终将为品牌带来顾客的认同和忠诚度。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已逐渐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本文将从市场变化趋势与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情况。
一、市场变化趋势1.销售量逐年增长自2013年至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逐年增长,2017年的销售量已超过了50万辆,2018年销售量预计将有进一步增长。
这种趋势将继续下去,因为政府会继续出台各种鼓励政策,比如购置补贴、免费停车等等,同时一些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随着技术突破和规模化生产而逐渐降低,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2.电池技术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池,目前电池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比如动力密度、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等,这些技术提升不仅可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还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这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不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加速,政府出台的“充电设施投资财政补贴”政策也在推动充电站建设的速度加快。
当前我国的充电站数量已经达到10万个左右,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将有助于缓解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也可以提高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舒适度。
二、影响因素分析1.政策因素政策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每年都会制定各种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比如购置补贴、免费停车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可以降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很多对传统汽车的限制政策,比如限制大排量车辆进入城市中心区域,这些政策可以强制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2.技术因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因素,一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提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续航里程、增强车辆的安全性等等。
电池、电机、电控等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而且这些技术还在不断完善和提升,这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3.消费者因素消费者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终决策者,他们的购买行为会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分析

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分析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化石能源日益短缺,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爆发期。
新能源汽车,又称电动汽车,基于电力驱动而非传统的燃油动力,具有能源效率高、无排放、低能耗、使用成本低等优点,是汽车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本文将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及趋势。
一、市场格局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以中国市场为主导。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42万辆和138万辆,占全球总量的近60%。
中国市场的崛起主要得益于政策扶持和厂商竞争。
在政策方面,中国政府提出“双积分”政策和补贴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
厂商竞争方面,国内厂商如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凭借不同的技术、产品和营销策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持续发力。
除中国市场外,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也在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
欧洲市场主要受益于欧盟政策的推动和能源转型的需求,目前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已接近200万辆。
美国市场在2018年出现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小幅下滑,但随着特斯拉Model 3的火爆销售,预计未来市场前景依然看好。
二、趋势1. 产品差异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厂商间将加强产品差异化的竞争。
虽然电池续航里程已经成为用户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指标,但产品特性和服务创新同样重要。
如智能驾驶、车辆安全和绿色能源技术等,将成为产品差异化竞争的焦点。
2. 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高度技术密集和创新性强的行业,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材料,如超级电容、增材制造技术、轻量化材料等。
这些技术创新将为电动汽车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更轻的车身,大大提升领先厂商的技术壁垒。
3. 产业整合:未来市场竞争将不仅仅局限于厂商之间,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
如电动汽车制造商将与电池生产商、充电站运营商和智能交通系统公司等联手,形成庞大而复杂的产业群。
这种产业整合将大大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降低经营成本,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成为汽车业的未来方向之一,市场格局主要以中国市场为主导。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前景展望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定义与发展新能源汽车(NEV)指的是以电力、氢能等替代传统燃油的车辆,它们是基于新型能源蓄电池等高科技原料研发的。
我国自2010年开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
尤其在过去几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度重视,打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治、经济环境和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历经了数年井喷、骤降后再度回升的过程。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技术成熟和政策不断跟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再次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00万辆,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现状分析1.政策环境优势政府方面,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专项政策,旨在打造“中国制造2025”,加快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推进,降低环保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
2.技术创新带动自201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截至2019年3月底,国内新能源汽车已经持续销售额达到155.5万辆,新能源汽车技术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纯电动汽车实现了快速充电、电池寿命延长等一系列技术突破,极大地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3.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环保的高度重视,以及消费者对“环保、节能、安全、智能”的需求,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同时,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认知不断提高,绿色出行也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和追求。
4.品牌竞争加剧汽车行业的重要特征就是品牌竞争形成的市场,新能源汽车行业亦然。
目前,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特斯拉、比亚迪、吉利新能源、北汽新能源等首屈一指的企业占据了主流市场份额。
三、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主要面临以下四个变革:1.政策法规方面将根据轻、中、重型车辆,制定不同的法规标准和激励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分析
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取得长足进步。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了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59.9%和61.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9%和50.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万辆和2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18%。
不仅有长足进步,而且与燃油车市场格局不同,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以自主品牌为主,自主品牌占据国内新能源车市场90%以上份额。
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向龙头车企集中,以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为代表。
具体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比亚迪以15.58万辆的零售量排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首位,市场份额达到22.85%;北汽新能源紧随其后,前11月零售量为7.76万辆,市场份额约为11.38%。
比亚迪能够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一方面是其在去年逐渐摆脱了低端微型轿车的束缚,车型布局更高端;另一方面是比亚迪坐上了十八个省份的头把交椅,一举改变了此前北汽主导的区域格局。
区域竞争方面,北方、华东、华南仍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销售地,2018年前11月零售额份额分别占到26.91%、28.87%、26.17%,合计比重超过80%。
相比去年全年,华南新能源零售份额提升明显,多数城市的新能源零售都出现高增长,如深圳、广州、柳州的零售分别为7.94万辆、3.91万辆、1.91万辆,同比增长220%、230%、349%。
车型格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车型级别正从微型向小型、紧凑型等更高级别上移。
2018年前11月,新能源微型车零售份额为29.66%,较去年全年大幅下滑21.68个百分点;而小型级别份额由去年全年的9.31%提升至今年前11月的13.05%,紧凑型级别由31.23%提升至40.22%,中型、大型等其他也由8.12%提升至17.07%。
另外,在新能源客车市场,2018年全年,全国5米以上客车累计销售20.73万辆,同比下降15.92%。
其中,宇通、福田欧辉、中通位居前三,全年累计销量分别达6.07万辆、2.06万辆、1.35万辆。
双积分政策的落地实施,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相比直接的财政补贴,双积分政策将借助市场的力量激励和倒逼企业,把更多的资源投入产品研发上,避免部分企业对于政策过渡依赖和骗补的行为,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竞争趋势方面,未来三年,合资品牌将密集投放新车型,自主品牌在SUV
市场压力相对较小,在轿车市场面临压力大。
在SUV市场,欧系品牌未来两年将会在A+级传统车平台上大规模推出插电版本车型,日系品牌相对比较保守,主要发力点在A0级SUV电动化;在轿车市场,轿车是自主品牌的弱项,合资朗逸、轩逸等爆款车电动版陆续上市,欧系品牌和日系的日产A级轿车纯电化、A+级轿车插电化趋势加速,日系丰田、本田A级轿车插电化也在提速,在轿车领域,国产比亚迪等品牌将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自主品牌有望迎来新一轮产品升级。
这得益于近几年的技术及市场积累,自主品牌逐渐拥有了针对于新能源特有平台开发的技术以及成本支持,比亚迪、北汽、上汽、奇瑞等车企都已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正向开发体系,可以推出正向开发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最后,新能源车企也将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高国际标准话语权和影响力。
我国政府也将引导和支持优势企业进行海外布局,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供给体系,共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对我们来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广大发展空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