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捕集

合集下载

二氧化碳捕集率

二氧化碳捕集率

二氧化碳捕集率是衡量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效率的一个
重要指标。

不同技术或工艺的二氧化碳捕集率可能存在差异。

在燃烧前,二氧化碳的捕集效率约为90~95%。

在燃烧后,气体混合物与液体溶剂(通常是水性溶剂)接触吸收二氧化碳,捕获率超过85%。

燃烧过程中可以达到100%的二氧化碳捕集效率,但分离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才能实现燃烧废气(二氧化碳和水)的循环利用和净化。

此外,有些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可以达到超过90%的捕集率。

例如,ECO2工艺在
工业化吸收剂条件下,可去除90%的CO2。

对于新的燃用粉煤电厂(采用超临界蒸汽循环),其捕集率为90%。

而采用基于AA的CO2捕集ECO2系统成本约为14美元,需电力5.5kW·h,这表明该技术具有成本和能耗上的优势。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减排手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前景。

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的原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捕集、分离和回收,然后利用或储存起来,以减少其对大气的排放。

目前常用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吸收、化学吸收和膜分离等。

物理吸收是利用溶剂或吸附剂将二氧化碳从气体中吸附出来。

常用的溶剂有胺类化合物,如乙醇胺、二乙醇胺等。

通过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将其从气体中吸收出来,然后再通过加热等方法将其分离出来。

化学吸收是利用具有高亲和力的溶剂将二氧化碳从气体中吸附出来。

常用的溶剂有氨水、碱性盐溶液等。

这种方法通过溶剂与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将其吸附出来,然后通过蒸发等方法将其分离出来。

膜分离是利用特殊的薄膜材料将二氧化碳与其他气体分离。

常用的薄膜材料有聚酰胺薄膜、聚酯薄膜等。

这种方法通过薄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二氧化碳分离出来,然后再通过压缩等方法将其储存或利用起来。

三、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的应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可以应用于燃煤发电厂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将二氧化碳捕集起来,减少其对大气的排放。

其次,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可以应用于油田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将二氧化碳注入井口,以增加油田的压力,促进油气的开采。

此外,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温室气体排放行业,将二氧化碳捕集后储存或利用起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的前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此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还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物质,如合成燃料、化学品等,为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

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

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收集二氧化碳的常见方法:
1. 储集工业废气:可以通过收集工厂、发电厂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来收集二氧化碳。

这些废气可以由烟囱或排气管道排放出来,然后通过吸附剂或冷凝方法进行收集和储存。

2. 燃烧排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收集和储存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例如,可将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安装在火电厂的烟囱或车辆的排气管道上。

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地下储量中的二氧化碳常常同时产生。

这些二氧化碳可以收集起来,在地下储存或转化为其他有用的物质。

4. 碳捕集和储存技术:碳捕集和储存(CCS)是一种将二氧化碳气体分离并收集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燃煤发电厂、工厂或其他大型二氧化碳排放源。

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可以被储存起来,通常是封存在地下地层中,以防止其进入大气。

5. 生物质能源的燃烧:生物质燃烧(如木材、废物等)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燃烧后收集和储存。

这种方法被称为生物质能源的碳捕集与储存(BECCS)。

这些方法中的一些还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技术改进才能广泛
应用。

二氧化碳捕集矿化

二氧化碳捕集矿化

二氧化碳捕集矿化
二氧化碳捕集矿化是一种将二氧化碳气体从大气中捕集并将其转化为固体矿物的技术。

这项技术旨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气候变化。

二氧化碳捕集矿化通常通过以下步骤实施:
1. 捕集二氧化碳气体:使用各种捕集技术,如化学吸收、物理吸附或膜分离,从燃烧过程或工业过程中捕集二氧化碳气体。

2. 转化为矿物: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气体与适当的矿物质反应,形成稳定的矿物化物质。

常用的矿物质包括氢氧化钠、碳酸钠等。

3. 封存或利用:矿化后的二氧化碳固体可以被封存在地下储层中,如地下盐水层或岩石孔隙中,以防止其释放到大气中。

此外,固体废料也可以用于其他应用,如建筑材料制造。

二氧化碳捕集矿化技术的优势包括:
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减少对地下封存容器的压力和需求。

3. 可利用二氧化碳固体废料进行其他应用,如建材制造。

4. 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和长期稳定的解决方案。

然而,二氧化碳捕集矿化技术还面临以下挑战:
1. 高成本:目前,这项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和创新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2. 能源消耗:捕集和转化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可能导致二氧化碳减排的效果被抵消。

3. 资源需求:矿化过程需要大量的矿物质和水资源。

总的来说,二氧化碳捕集矿化技术是一项具有潜力的技术,可以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然而,尚需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以解决其面临的挑战,以实现商业化应用。

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工艺

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工艺

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工艺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工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保领域研究,其目的是通过收集和储存CO2,控制大气中CO2的浓度,缓解气候变化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分步骤阐述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工艺。

第一步:气体捕集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工艺首先需要实现CO2的捕集。

一般而言,CO2的捕集方法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收、膜分离和生物处理等多种途径。

其中,化学吸收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吸收剂和CO2的反应,将CO2从烟气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吸收剂有氨、胺、碱性海盐与脂肪酸盐等。

第二步:净化气体进行气体捕集后,需要进一步将气体进行净化,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以减少后续的后期处理成本。

通常采用各种过滤器、催化剂、干燥剂等进行净化,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吸附剂和超滤膜来去除气流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

第三步:冷却压缩经过净化的气体需要通过压缩冷却的方法进行处理。

这一步骤可以将气体压缩至约15个标准大气压并降温,从而将其转化为液态状态,以便于进行后续的储存和运输。

第四步:储存运输经过冷却压缩后的液态CO2需要进行储存和运输。

目前,液态CO2储存与运输有四种主要途径:通过管道输送、通过公路运输、通过铁路运输、以及通过海洋运输。

在储存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储存场所的安全性和防火措施,以及注意CO2的持续监测和维护。

综上所述,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工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体系,需要高强度的技术支持和大量的研发投入。

尽管如此,它依旧是环保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随着技术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相信在未来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工艺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完善。

二氧化碳的捕集吸收

二氧化碳的捕集吸收

二氧化碳的捕集吸收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吸收是指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并储存起来,以减少其在大气中的浓度。

这是一种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可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以下是关于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吸收的详细介绍:一、二氧化碳的来源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

人类活动包括燃烧化石燃料、工业生产和土地利用变化等。

自然过程包括呼吸、植物腐烂和火山喷发等。

这些活动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到大气中,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上升。

二、二氧化碳的捕集方法二氧化碳的捕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化学吸收法:利用化学吸收剂将二氧化碳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然后进行储存或利用。

2.物理吸收法:利用吸附剂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吸附出来,然后进行储存或利用。

3.生物吸收法: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将二氧化碳吸收并转化为有机物质,然后进行储存或利用。

三、二氧化碳的储存方法二氧化碳的储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下储存法:将二氧化碳储存到地下岩石层或盐穴中,以防止其进入大气中。

2.海洋储存法:将二氧化碳储存到海洋中,以防止其进入大气中。

3.化学储存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化合物,然后进行储存或利用。

四、二氧化碳的利用方法二氧化碳的利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化学利用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化合物,例如合成燃料或化学品。

2.生物利用法: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例如生物质能或食品。

3.地质利用法:将二氧化碳储存在地下岩石层中,以增强石油或天然气的采收。

总之,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吸收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但也需要注意其储存和利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co2捕集和利用技术

co2捕集和利用技术

co2捕集和利用技术
CO2捕集和利用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将二氧化碳(CO2)从工业排放、能源生产、燃烧过程等源头捕集,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产品或将其长期储存和利用的技术。

CO2捕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吸附:利用吸附材料将CO2分离并捕集。

2. 吸收:通过将CO2溶解在溶液中来捕集CO2,常用的溶液
包括氨水等碱性溶液。

3. 燃烧后捕集:将CO2从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捕集。

CO2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CO2转化为化学品:将CO2转化为石油、石化、化肥等产
品的原料,例如通过催化剂将CO2转化为甲醇。

2. CO2转化为燃料:将CO2与水或氢反应,产生甲烷或其他
可燃气体。

3. CO2储存:将捕集的CO2长期储存,通常将其注入地下储
层或岩石中。

CO2捕集和利用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意义。


过捕集和利用CO2,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的进程。

同时,将CO2转化为有用的产品能够创造经济价值,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二氧化碳的捕集。

二氧化碳捕集是指从工业排放或其他源头捕集二氧化碳,防止其进入大气。

捕集二氧化碳的方法包括化学吸收、物理吸收和膜分离等技术。

化学吸收是通过将二氧化碳溶解在特定溶剂中来捕集它,而物理吸收则是利用物理吸附剂来捕集二氧化碳。

膜分离则是利用半透膜来分离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这些方法可以在发电厂、工厂和其他排放源头处实施。

其次,我们来谈谈二氧化碳的利用。

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可以被用于生产合成燃料、化学品和其他产品。

例如,通过将二氧化碳与氢反应,可以生产甲醇或其他燃料。

此外,二氧化碳还可以用于增强油田采油,促进石油的开采。

这些利用方法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为其赋予经济价值。

最后,我们来谈谈二氧化碳的封存。

二氧化碳封存是指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储存在地下或其他地方,防止其再次进入大气。

地下封存通常是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岩层或空旷地下盐蓄中。

此外,二氧化碳还可以被封存在海底或其他地方。

封存二氧化碳有助于长期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总的来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技术,可以帮助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化。

通过综合利用这些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保护地球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CO2回收利用方法有:(1)溶剂吸收法:使用溶剂对CO2进行吸收和解吸,CO2浓度可达98%以上。

该法只适合于从低浓度 CO2废气中回收CO2,且流程复杂,操作成本高。

(2)变压吸附法:采用固体吸附剂吸附混合气中的 CO2,浓度可达60%以上。

该法只适合于从化肥厂变换气中脱除CO2,且CO2浓度太低不能作为产品使用。

(3)有机膜分离法:利用中空纤维膜在高压下分离 CO2,只适用于气源干净、需用CO2浓度不高于90%的场合,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处于开发阶段。

(4)催化燃烧法:利用催化剂和纯氧气把CO2中的可燃烧杂质转换成CO2和水。

该法只能脱除可燃杂质,能耗和成本高,已被淘汰。

上述方法生产的CO2都是气态,都需经吸附精馏法进一步提纯净化、精馏液化,才能进行液态储存和运输。

吸附精馏技术是上述方法在接续过程中必须使用的通用技术。

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所作的研究指出,在发电厂中采用氨洗涤可使CO2减少10%,而较老式的MEA(胺洗涤)法可使CO2减少29%。

世界新的CO2回收和捕集技术正在加快发展之中。

1? 脱除CO2新溶剂巴斯夫公司和日本JGC公司已开始联合开发一种新技术,可使天然气中含有的CO2脱除和贮存费用削减 20%。

该项目得到日本经济、贸易和工业省的支持。

CO2可利用吸收剂如单乙醇胺(MEA)从燃烧过程产生的烟气中加以捕集,然而,再生吸收剂需额外耗能,对于MEA,从烟气中回收CO2需耗能约 900kcal/kgCO2,通常这是不经济的。

日本三菱重工公司(MHI)与关西电力公司(KEPCO)合作,开发了新工艺,可给CO2回收途径带来新的变化。

MHI发现的CO2新吸收剂是称为KS-1和KS-2的位阻胺类,其回收所需能量比MEA所需能量约少20%。

因为KS-1和 KS-2对热更稳定、腐蚀性也比MEA小,因此操作时胺类的总损失约为常规吸收剂的1/20。

对于能量费用不昂贵的地区,大规模装置使用新的工艺,CO2回收费用(包括压缩所需费用)约为20美元/tCO2,它比基于MEA的常规方法低约30%。

MHI已在马来西亚一套尿素装置上验证了这一技术,可从烟气中回收 200tCO2/d。

巴斯夫公司实验室试验表明,采用新型溶剂从发电厂排放物中脱除CO2,具有耐用和耗能少的优点。

这种溶剂由巴斯夫公司与欧盟“捕集CO2并贮存”开发项目组共同开发。

2006年3月已在位于丹麦Esbjerg(埃斯比约)的世界最大的中型煤发电装置上试用。

首次试验采用MEA作为参比溶剂。

捕集CO2所用溶剂的重点在于减少脱除CO2所需的能量,如果需要能量太高,会减少电厂的电力产量。

例如,燃煤电站使用常规的MEA溶剂捕集CO2,会使发电量减少30%~45%。

新开发的溶剂可除去或收集燃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CO2。

从电厂排放气中除去CO2,先是用化学溶剂把CO2结合住,然后,溶剂在返回到工艺前释放出这种CO2。

为防止CO2跑到大气中,需要将它冷凝和储存,例如,存放在岩石的含水层(砂石含水层)中、矿层中或原来的石油天然气矿层中。

但常规的溶剂容易被电厂废气中夹带的氧气分解,这种工艺要达到吸收、释放和储存CO2,需要很大的能量输入。

实验室试验表明,巴斯夫开发的胺基新溶剂比常规溶剂要稳定得多,并可使用较长时间,在吸收和释放CO2过程中,耗能也比较低,用新溶剂进行气体洗涤能大大降低除去CO2的费用。

巴斯夫公司、RWE电力公司和林德集团2007年9月底宣布,联手开发并将推广使用从燃煤电厂烟气中捕集CO2的新工艺。

目标是先去除,然后在地下贮存超过 90%的CO2。

这些公司的合作包括在RWE电力公司德国 Niederaussem的褐煤燃烧发电厂建设和运作中型装置,试验巴斯夫公司用于CO2洗涤的新溶剂。

林德公司进行该中型装置的工程建设。

目标是到2020年在褐煤燃烧发电厂上商业化应用CO2捕集。

一旦中型试验完成,合作方将于2010年对此进行验证,为新工艺的商业化应用提供可靠的设计基准。

RWE和巴斯夫公司是30家CO2从捕集到贮存(CASTOR)合作项目的成员,该项目得到了欧盟的资助。

2005年,巴斯夫开发了新的溶剂,从电厂排放中去除CO2颇为有效,作为CASTOR项目,已在丹麦Esbjerg完成中试。

常规的溶剂很容易受电厂废气中含有的氧气影响而变质,过程也需要供入大量能量以达到吸收、释放和贮存CO2的效果。

巴斯夫公司将基于胺的新溶剂提供给CASTOR项目,它比常规溶剂更为稳定,使用时间长。

在吸收和释放CO2的过程中,消耗能量也很少。

RWE电力公司也在开发带有CO2捕集、运送和贮存的一体化气化联合循环过程(IGCC)的燃煤电厂,该450MW的电厂将于2014年投运。

RWE电力公司是德国最大的电力生产商,也向中/东欧供应电力。

该公司使用宽范围的能源,包括褐煤、硬煤和可再生能源。

2? 基于氨的新工艺美国Powerspan公司开发了ECO2捕集工艺,可使用含水的氨(AA)溶液从电厂烟气(FG)中捕集CO2。

这是该公司与美国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共同研究的成果。

BP替代能源公司与Powerspan公司正在开发和验证Powerspan公司称为ECO2基于氨的CO2捕集技术,并将使其用于燃煤电厂从而推向商业化。

这种后燃烧CO2捕集工艺适用于改造现有的燃煤发电机组和新建的燃煤电厂。

ECO2捕集工艺与Powerspan公司的电催化氧化技术组合在一起,使用氨水吸收大量SO2、NOx和汞。

CO2加工步骤设置在ECO的SO2、NOx和汞脱除步骤的下游。

根据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等对使用含水的氨吸收CO2进行的研究表明,传统的MEA工艺用于CO2脱除,CO2负荷能力(吸收每kgCO2/ks吸收剂)低,有高的设备腐蚀率,胺类会被其他烟气成分降解,同时吸收剂再生时能耗较高。

比较而言,氨水有较高的负荷能力,无腐蚀问题,在烟气环境下不会降解,可使吸收剂补充量减少到最小,再生所需能量很少,而且成本大大低于MEA。

尤其是NETL采用的Powers- pan公司开发的氨水工艺与常规胺类相比,有以下优点:蒸汽负荷小(500Btu/磅被捕集的CO2);产生较浓缩的CO2携带物;较低的化学品成本;产生可供销售的副产物,实现多污染物控制。

在该ECO2工艺中,CO2通过用AA洗涤从烟气中被捕集,AA通过形成碳酸铵盐吸收CO2。

得到的 NH4HCO3溶液可被热法再生,释放出CO2和NH3。

NH3被分离并返回洗涤器。

得到浓缩的CO2物流十分适合回收。

脱除CO2在捕集SO2和NOx的下游进行。

捕集的SO2和NOx也用AA洗涤,采用Powerspan公司的 ECO2技术的中试于2007年在美国俄亥俄州Shadyside 的 FirstEnergy公司Burger工厂进行。

该中试装置将处理来自电厂排出的1MW当量(约2000立方英尺/分钟)CO2(20吨/天)。

在实验室试验中,ECO2工艺在工业化吸收剂条件下,可去除90%的CO2。

按照能源部的经济性分析,对于新的燃用粉煤电厂(采用超临界蒸汽循环),CO2捕集率为90%,采用常规污染控制系统和MEA时,脱除每吨CO2成本为47美元,需电力7.6kW·h。

而采用基于AA的CO2捕集ECO2系统成本约为14美元,需电力5.5kW·h。

ECO2技术可成为CO2后燃烧捕集最有前途的解决方案。

First Energy公司与当地碳封存合作伙伴进行该项目的封存试验。

ECO2技术的中型规模试验于2008年初在First Energy公司美国俄亥俄州Shadyside的R.E.Burger燃煤电厂进行。

该ECO2中型装置将从50MW 的Burger的ECO2装置中处理1MW的侧线气流(20吨CO2/天)。

该工厂在2007年初就已在Burge r工厂就地钻探了 8000英尺的试验井,用于就地封存CO2。

该中型设施将是常规燃煤电厂验证CO2捕集和封存的第一次设施。

据测算,与已商业化应用的基于胺类的CO2捕集技术相比,基于氨的CO2捕集技术在成本上可望大大降低。

法国Alstom公司推出先进的吸收剂后燃烧CO2捕集(制冷氨)工艺。

制冷氨工艺是用于后燃烧捕集CO2的几种新工艺之一,它使烟气冷却,回收大量水用于循环,然后按照减少SO2排放的系统所用吸收器相似的方法,利用CO2吸收器。

在洁净烟气中剩余的低浓度氨用冷水洗涤加以捕集,并返回吸收器。

CO2然后被压缩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或贮存。

该技术将在现有燃煤电厂改造和新设计中应用。

Alstom公司现已采用制冷氨系统用于5MW的中型项目中。

Alstom 开发的CO2捕集技术将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出贡献,该技术可为电力工业减少碳排放起到重要作用。

2007年3月,美国电力公司(AEP)和法国Alstom公司签署协议,将使Alstom公司先进的吸收剂后燃烧 CO2捕集工艺于2011年达到商业化规模应用,实现商业化规模200MW。

这将是验证后燃烧碳捕集的重要步骤。

设置在瑞典南部Karlshamn电厂的CO2捕集装置,采用制冷氨技术,该装置于2008年投运。

待完成技术评价后,该公司将计划使此项技术应用到瑞典其他电厂。

2007年6月,Alstom公司为转让其基于制冷氨的 CO2捕集技术签署了两项合同,一是转让给E.ON公司在瑞典的电厂,另一转让给Statoi l公司在挪威的 Mongstad炼油厂。

AEP和Sem Group旗下的Sem Green公司于2007年 10月签署协议,通过已计划推向商业规模应用的捕集系统使阿克拉何马州东北燃煤电厂进行CO2捕集,采用 Alstom公司的技术。

AEP和Sem Green公司将在阿克拉何马电厂捕集CO2,通过管道运送给Sem? Green公司,由Sem? Green公司提供技术,然后对CO2进行利用,或由Sem Green公司出售CO2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

Alstom公司的技术还将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New Haven的AEP1300MW电厂中应用,从装置烟气侧线捕集CO2,烟气侧线相当于发电量20M~30MW。

Alstom制冷氨系统预计可捕集CO210万~20万吨/年,将注入当地盐水深层进行地质贮存。

3? CO2吸附技术近年来工业级和食品级CO2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而通常采用的溶剂吸收法、变压吸附法、有机膜分离法和催化燃烧法等回收的CO2产品无法达到食品级标准要求,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受到限制。

大连理工大学立足于CO2回收、精制技术,成功开发出吸附精馏法回收 CO2新工艺,并推广应用到生产过程中,用于将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SO2气回收提纯。

该工艺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的烯烃吸附剂和工艺优化技术为国际首创。

该技术采用特殊配方制成的固体复合吸附剂,有针对性地把CO2中的重组分杂质分步吸附除尽,再利用热泵精馏技术,把轻组分杂质分离除尽,使 CO2纯度达到99.996%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