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类中药汇总
中医治疗肿瘤的常见中药配方有哪些

中医治疗肿瘤的常见中药配方有哪些中医治疗肿瘤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中药配方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用于治疗肿瘤的中药配方。
首先是“扶正固本汤”。
这个配方主要包含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等中药。
黄芪和党参能补中益气,增强人体的正气;白术和茯苓健脾祛湿,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增强营养吸收;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则是四物汤的主要成分,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
正气充足,气血通畅,有助于抵抗肿瘤的发展。
“软坚散结汤”也是常用的配方之一。
其中包括鳖甲、牡蛎、海藻、昆布、桃仁、红花、丹参等。
鳖甲和牡蛎具有软坚散结的功效,能使肿瘤组织软化缩小;海藻和昆布能化痰软坚,消散肿块;桃仁、红花、丹参则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肿瘤部位的血液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清热解毒汤”在肿瘤治疗中也较为常见。
比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鱼腥草、黄芩、黄连、黄柏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消除体内热毒,减轻肿瘤引起的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化痰祛湿汤”包含陈皮、半夏、茯苓、薏苡仁、泽泻、苍术等。
肿瘤患者体内往往存在痰湿凝滞的情况,陈皮和半夏燥湿化痰;茯苓、薏苡仁、泽泻利水渗湿;苍术健脾燥湿。
通过化痰祛湿,改善体内痰湿环境,对肿瘤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还有“益气养阴汤”,由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生地、山药、山茱萸等组成。
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气阴两虚的情况,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生地、山药、山茱萸滋补肝肾之阴。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肿瘤强调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症状等进行辨证论治,灵活调整配方和用药剂量。
而且,中药治疗肿瘤通常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与手术、放疗、化疗等结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对于肺癌患者,如果表现为肺气亏虚、痰湿内阻,可能会在上述配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宣肺化痰的药物,如桔梗、杏仁等;如果是肝癌患者,伴有肝郁气滞、血瘀内阻,可能会加入柴胡、郁金、赤芍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药物。
中医治疗肿瘤的常见中药饮片有哪些

中医治疗肿瘤的常见中药饮片有哪些关键信息项:1、常见的用于中医治疗肿瘤的中药饮片名称2、每种中药饮片的功效3、适用的肿瘤类型4、用药注意事项11 常见的用于中医治疗肿瘤的中药饮片111 白花蛇舌草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作用。
适用肿瘤类型:常用于消化道肿瘤、肺癌等。
112 半枝莲功效:清热解毒、化瘀利尿。
适用肿瘤类型:对肝癌、胃癌等有一定疗效。
113 黄芪功效:补气固表、托疮生肌。
适用肿瘤类型:适用于多种肿瘤,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114 人参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适用肿瘤类型:常用于肿瘤患者的扶正治疗。
115 灵芝功效: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适用肿瘤类型:对肿瘤患者的免疫调节有帮助。
12 每种中药饮片的功效121 白花蛇舌草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还有抗炎、抗菌的作用。
122 半枝莲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
123 黄芪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造血,改善肿瘤患者的虚弱状态。
124 人参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
125 灵芝中的多糖等成分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13 适用的肿瘤类型131 白花蛇舌草对于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132 半枝莲在肝癌、胃癌、直肠癌等肿瘤的治疗中常被应用。
133 黄芪适用于各种肿瘤患者,尤其是在术后、放化疗期间,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提升。
134 人参在肿瘤治疗中,常用于晚期肿瘤患者或身体极度虚弱的患者,以提高生活质量。
135 灵芝可用于多种肿瘤的综合治疗,如肺癌、肝癌、宫颈癌等。
14 用药注意事项141 中药饮片的使用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治疗阶段进行辨证论治和组方用药。
142 虽然这些中药饮片在肿瘤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替代正规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
中医药治肿瘤

中医药治肿瘤中医药治肿瘤吐鲁番葡萄现发一些常用抗肿瘤中药供各位同行参考。
人参(《神农本草经》)[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
亦称白参、红参、别直参等。
[性味功效] 甘、微苦,微温。
大补元气,健脾益肺,生津安神。
[化学成分] 根含人参皂甙13种以上,其皂甙混合物被命名为蛋白合成促进因子。
人参皂甙分为两类,一类人参皂甙Ⅰ~Ⅲ的甙元为人参三醇;另一类人参皂甙Ⅳ~Ⅵ的甙元为人参二醇。
尚含挥发油、氨基酸、人参多糖等。
[主要药理] 人参皂甙的不同成分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不同。
人参皂甙可减少植瘤动物的带瘤率及瘤重,增加天然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活性的杀伤细胞及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细胞因子的水平,从而发挥抗肿瘤的效应;人参根总皂甙可使离体培养的肝癌细胞发生向正常肝细胞的逆转效应,并同时伴有一系列生化指标和改变,包括丙酮酸激酶和醛缩酶活性受抑及琥珀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活性增加等。
人参中的蛋白质合成促进因子,具有促进核糖核酸、蛋白质、脂质生物合成的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对癌的治疗有辅助效果;人参可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减轻放射线对造血系统的损害。
此外,人参还有调节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功能、调节机体适应性、促进机体代谢、抗利尿等作用。
[临床应用] 人参为大补元气,扶正祛邪,回阳救脱之常用药。
《名医别录》:“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破坚积,令人不忘。
”《本草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临床常用治食道癌、胃癌、肝癌、肺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白血病等癌瘤中属气血亏虚、气阴两伤、久病正虚甚至虚极欲脱或者邪实气虚者。
1.治食道癌人参汁、龙眼肉汁、芦根汁、蔗汁、梨汁、人奶、牛乳各等份,加姜汁少许。
隔水炖成膏,徐徐频服。
(《冷庐医话·秘传噎膈膏》)2.治胃癌人参、茯苓、姜制厚朴、炒枳壳、煨三棱、制半夏、白术各等份。
抗肿瘤中草药

抗肿瘤中草药确切有效农吉利:皮肤鳞癌、基底细胞癌、宫颈癌、急性白血病。
10~15克。
甘淡平,有毒。
喜树:胃癌、肠癌、白血病。
3~10克。
苦寒。
莪术:胃癌、肝癌、肠癌、肺癌、子宫肌瘤、宫颈癌、卵巢癌、白血病、淋巴肉瘤、黑色素瘤。
3~10克。
苦辛温。
天花粉:(绒癌)、恶性葡萄胎、肺癌、胃癌、胰头癌、乳腺癌。
10~15克。
甘微苦微酸寒。
黄药子:食管癌、胃肠癌、胰腺癌、甲状腺癌、肺癌、宫颈癌、横纹肌肉瘤。
10~30克。
苦辛凉。
山慈菇:胃癌、乳腺癌、宫颈癌、皮肤癌、白血病、何杰金氏病。
3~10克。
甘微寒。
栝蒌:乳腺癌、肺癌、胃癌、胰腺癌。
15~30克。
甘寒。
蟾酥:食管癌、胃癌、肝癌、肠癌、肺癌、皮肤癌、宫颈癌、卵巢癌、白血病、成骨肉瘤。
5~15克。
辛温。
壁虎:消化系统肿瘤,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肺癌、宫颈癌、淋巴及脑的恶性肿瘤。
2~5克水煎服;1~2克研粉服。
咸寒。
斑蝥:食管癌、胃癌、肝癌、直肠癌、皮肤癌、肺癌、乳腺癌。
0.03克水煎或研末或入丸散。
辛寒。
三尖杉:(白血病)。
糖浆10ml/次,每日3次;静注5ml每日1次。
(种子)甘涩平;(枝叶)苦涩寒。
乌骨藤:食管癌、贲门癌、胃癌、肺癌、宫颈癌、何杰金氏病、白血病。
3~5片每日3~4次;酊剂10ml/次。
苦参:(肠癌)、肝癌、皮肤癌、宫颈癌、软组织肿瘤、滋养细胞癌。
3~10克。
苦寒。
有效白花蛇舌草:各种肿瘤,尤其是消化道肿瘤及淋巴系统肿瘤(能增强免疫机制)。
15~60克。
苦甘寒。
七叶一枝花:脑肿瘤、肺癌、肝癌、白血病、骨、肌肉瘤,淋巴癌、膀胱癌。
10~15克。
苦寒。
石上柏:鼻咽癌、肺癌、消化道癌、绒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乳腺癌。
30~60克。
苦平。
山豆根:咽喉癌、肺癌、膀胱癌、滋养细胞癌及白血病。
6~9克。
苦寒。
半枝莲:各种肿瘤。
如消化道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绒癌。
10~30克。
辛苦寒。
肿节风: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直肠癌、急性白血病。
抗肿瘤中药药方

一、内服方1.双石方云母石120g ,三棱、莪术、土鳖虫各90g,阳起石、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大黄各60克,枳壳30克上药共研细末、饭糊为丸,每日3次,每次18克,吞服。
具有温肾祛寒,破血逐淤作用,适用于卵巢粘液性囊腺肿瘤。
2.蛇莲地鳖汤百花蛇舌草、半支莲各60克,苡仁30克,橘核、昆布、桃仁、地龙各15克,党参、莪术各12克,土鳖虫、川楝子、小茴香各9克,红花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清热解毒,疏肝理气,软坚散结作用3、益气养阴煎黄芪、天花粉各15克,党参12克、白术、白芍、天冬、麦冬、枸杞、丹皮、鹿角霜、生地各9克,木香、佛手各6克,五味子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益气养阴作用。
可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
4、健脾汤党参、黄芪各30克,仙鹤草20克,枸杞、女贞子、谷芽、麦芽各15克、茯苓、白术各10克,厚朴9克,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健胃和脾,补养气血,滋补肝肾作用。
6、郭氏抗-方生黄芪、山药、土茯苓、益母草、水红花子、女贞子各30克,党参、黄精、当归、白术、枸杞子、茜草、急性子各1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益气补血,补益脾胃作用。
7、肠覃汤香附15克、茯苓12克、乌药、小茴香、川楝子、橘核、荔枝核、莪术各9克,艾叶、甘草各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温经散寒、祛湿散结作用。
8、消症散(1)号方:乌梅、红花、龟板、川芎、鳖甲、地龙各60克,海藻、玳瑁各40克,露蜂房、鸦胆子、乌贼骨各30克。
分三次按药顺序置陈古瓦上,再覆盖一瓦,以武火煅焦,共研细末,分120包,1日2次,每次1包。
(2)号方:蟾蜍1克,分剪成120小块(约如1/3芝麻大),每日2次,每次一小块,与(1)号方同服。
(3)号方:蜂皇浆120克或蜂蜜360克,每次以浆1克或者蜜3克加半杯水送服(1)(2)号方药。
具有扶正养阴,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适用于卵巢粘液性囊腺肿瘤。
9、玉米须饮牛角胶、玉米须各30克,蜀羊泉、炒白芍、两头尖、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醋莪术、生熟大黄、鹿角胶各10克,水蛭、虻虫、鼠妇各6克。
中医治疗肿瘤的常见中药用量是多少

中医治疗肿瘤的常见中药用量是多少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中医在肿瘤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药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精准把握。
中医治疗肿瘤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阶段、体质特点等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因此,中药的用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首先,我们来谈谈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
例如白花蛇舌草,常用量一般在 15 60 克之间。
在病情较轻,热毒不盛时,用量可能在15 30 克;而对于热毒较重的患者,用量可能会增加到 60 克。
半枝莲的常用量通常在 15 30 克,对于病情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至 60 克。
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如丹参,一般用量为 10 30 克。
赤芍常用量在 6 15 克,若需要增强活血化瘀之力,可适当增加用量,但一般不超过 30 克。
桃仁的常用量在 6 10 克,红花常用量为 3 10 克。
扶正补虚的中药在肿瘤治疗中也不可或缺。
比如黄芪,常用量为 15 60 克。
对于正气虚损严重的患者,用量可达 90 克甚至更多。
党参的常用量一般在 10 30 克。
白术常用量为 6 15 克。
在使用软坚散结的中药时,海藻的常用量为 6 12 克,昆布常用量也在 6 12 克。
鳖甲的常用量一般为 10 30 克。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用量还会受到患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病程长短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用药剂量通常会比成年人小,因为他们的身体对药物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
女性在经期、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中药的用量也需要谨慎调整。
此外,中药的用量还与药材的质量、炮制方法有关。
优质的药材,其有效成分含量高,用量可能相对较小;而炮制方法不同,药物的药性和毒性也会有所改变,从而影响用量。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中药的用量。
有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还会采用中药的复方配伍,即多种中药相互配合使用。
10大抗肿瘤中草药

10大抗肿瘤中草药
癌症是当今社会中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不同类型的癌症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病的可能,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传统中草药作为一种自然疗法,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癌症的治疗过程中。
以下是10大被认为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草药:
1.黄芪:黄芪具有益气固表、益肺、扶正固元的功效,可促进免疫系统
的功能,帮助身体抵御癌细胞。
2.三七: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降压等功效,在辅助肿瘤治疗中具
有一定的效果。
3.当归:当归具有活血调经、滋补养血的作用,可帮助改善癌症患者的
贫血情况。
4.青蒿素:青蒿素是来自青蒿草的一种有效成分,被证明在治疗疟疾的
同时也对某些癌细胞有毒性作用。
5.琼花:琼花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功效,能够帮助减缓癌细胞生长。
6.人参:人参被广泛认为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有助于癌症患者增强
抵抗力。
7.苦参:苦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对某些类型的癌症有一
定的抑制作用。
8.黄连: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被认为在肿瘤治疗中有
一定的帮助。
9.甘草:甘草有平喘、解毒等功效,可以辅助化疗过程中的身体调理。
10.香薷:香薷具有消肿、理气等作用,对一些癌症症状如气滞血瘀等有
一定缓解作用。
这些中草药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使用,并且在一些科学研究中也获得了一定的证据支持其有抗肿瘤作用的观点。
然而,使用这些中草药时应该谨慎,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抗肿瘤中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抗肿瘤中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随着中医药的研究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抗肿瘤中药得到了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肿瘤中药,包括它们的适应症以及使用说明。
一、青蒿素青蒿素是一种自然植物提取物,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
它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和乳腺癌等。
青蒿素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青蒿素一般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的形式使用,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二、半夏半夏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抗肿瘤作用。
它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和癌前病变。
半夏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半夏一般以煎剂或口服药丸的形式使用,每次用量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三、当归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认为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
当归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肿瘤,如子宫颈癌和卵巢癌等。
当归可以通过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当归一般以煎剂或口服液的形式使用,使用剂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四、黄芪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和肿瘤等疾病。
黄芪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黄芪一般以口服的形式使用,使用方法和剂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五、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被称为“天然黄金”。
它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和提高机体抵抗力。
冬虫夏草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冬虫夏草一般以煮汤或口服药丸的形式使用,使用剂量和疗程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六、注意事项在使用抗肿瘤中药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2.注意个体差异,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3.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正确使用药物;4.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5.定期复查,根据疗效和副作用调整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薜荔果、薏苡仁、 人参、白术、香蕈 、槲寄生、女贞子 菜豆
鳖甲 核桃 仁 枸杞 子 黄芪 甘草 黄精 山茱 萸 蜂乳
马钱子、大蒜、诃 子、乌梅、乌药、 小茴香
甜瓜蒂 凤尾蕉、大蒜、珍 珠菜、乌梅、小茴 香、寻骨风、大麻 、蓖麻子、桦菌芝
蟾蜍 柞木皮 竹黄 芦笋
白血病
腮腺癌 (瘤)
青黛、肿节风、栀子、重楼 、猪秧秧、龙葵、马蔺子、 喜树、牛黄、苦豆子、小蓟 、紫草、墓头回、山豆根、 东风菜
山慈菇、斑蝥、半 瞿麦、茯
夏、天南星、皂角 苓
刺、硇砂、黄药子
棉花根、人参、白 术、刺五加、灵芝 、香蕈、扁豆
马钱子、珍珠菜、 芦荟、八月扎、闹 羊花、蝮蛇、桦菌 芝、菱角
胃癌
鸦胆子、肿节风、茜草、白 花蛇舌草、黄连、喜树、木 芙蓉花叶、水杨梅、大黄、 漏芦、东风菜
壁虎、水蛭、 水红花子、急 性子、柘根
斑蝥、牡蛎、半夏 半边莲、
、天南星、瓜蒌、 防己
黄药子、无花果
棉花根、薏苡仁、 人参、绞股蓝、刺 五加、灵芝、香蕈 、槲寄生、扁豆、 番木瓜
马钱子、凤尾蕉、 珍珠菜、野艾、芦 荟、乌药、小茴香 、八月扎、蝮蛇、 甜瓜蒂、桦菌芝、 菱角
舌癌 马勃
蜂房
半夏
肺癌
重楼、白英、蒲公英、喜树 、马勃、凤尾草、木芙蓉花 叶、苦参、牛黄、天葵子、 大蓟、紫草、山豆根、东风 菜
土鳖虫、留行 子 留行子
天花粉 天花粉
薏苡仁 薜荔果
睾丸癌
薜荔果抗肿瘤常用中药源自闹钟出品,必为精品分类
清热解毒类抗癌中药
软坚散结类抗癌中 利水渗湿类抗癌
活血化瘀类抗癌中药
药
中药
扶正类抗癌中药
消肿止痛类抗癌中药
各用
通用
各用
通用
各用
各用 通用
各用
通用
各用
通用
食道癌
鸦胆子、肿节风、茜草、白 花蛇舌草、冬凌草、龙葵、 黄连、喜树、农吉利、大黄
威灵仙、壁虎 、水蛭、急性 子、柘根
臭壳虫、大蓟
八角莲
海藻
天冬、人参、菜豆 、香蕈
槲寄生
两面针
淋巴肉癌 臭壳虫
百合
骨肉瘤 肌肉瘤
重楼 重楼、水杨梅、
恶性淋巴瘤 重楼、水杨梅、天葵子
皮肤癌
白花蛇舌草、白英、龙葵、 农吉利、木芙蓉花叶、苦参 、
甲状腺癌 猪秧秧、大蓟、蛇莓、
土鳖虫、蜂房 壁虎 八角莲
山慈菇、牡蛎、海 藻、穿山甲、猫抓 了哥王根 草、僵蚕
壁虎、蜂房
牡蛎、穿山甲、猫 了哥王根
抓草、僵蚕、桔梗 、防己
、皂角刺、瓜蒌
天冬、补骨脂、棉 花根、薏苡仁、绞 股蓝、白术、灵芝 、香蕈、槲寄生、 百合
马钱子、凤尾蕉、 大蒜、诃子、乌梅 、八月扎、毛茛、 寻骨风、两面针
肝癌
肿节风、茜草、黄藤、重楼 、冬凌草、龙葵、苦参 、牛黄、大蓟、蛇莓、紫草 、墓头回、漏芦、东风菜
山慈菇、半夏
山慈菇、夏枯草、 牡蛎、海藻、猫抓 草、天南星、黄药
补骨脂、刺五加、 番木瓜
苍耳草
蓖麻子 珍珠菜、苍耳草
声带癌 白英、蛇莓
骨肿瘤 白英
龙葵、喜树、凤尾草、苦参 膀胱癌
、天葵子
扁桃体癌 蒲公英
威灵仙 留行子
瞿麦
乌药
绒毛上皮癌 喜树、穿心莲、紫草 肾癌 天葵子
前列腺癌 天葵子 恶性葡萄胎 苦豆子
水红花子
山慈菇、夏枯草、 穿山甲、猫抓草、 皂角刺、瓜蒌、天 花粉
皂角刺、黄药子
柘根
斑蝥
半枝莲 草河车
莪术、八角莲 、水蛭、土鳖 虫、乌骨藤
丹参 瓜蒌、黄药子 石见穿
海藻、穿山甲、半 夏、天南星、皂角 刺
八角莲、水蛭
了哥王根
天冬、薜荔果、绞 股蓝、菜豆
野艾、八月扎、菱 角
半边莲
了哥王根 、瞿麦
补骨脂、薜荔果、 薏苡仁、人参
八角莲、水蛭 、水红花子、 土鳖虫、留行 子
斑蝥、夏枯草、牡 茵陈、半
蛎、海藻、穿山甲 边莲、猪
、珍珠母
苓、防己
鳖甲、棉花根、
乌头、甜瓜蒂
脑肿瘤 重楼、牛黄、
茜草、臭壳虫、龙葵、马勃 鼻(咽)癌
、山豆根、美登木
壁虎 威灵仙
蜈蚣、苍耳草
桔梗
猪苓
菜豆、灵芝
凤尾蕉、苍耳草
咽喉癌
蜂房
僵蚕、桔梗
棉花根
诃子
乳腺癌
重楼、猪秧秧、龙葵、蒲公 英、木芙蓉花叶、蛇莓、漏 芦、
肠癌
肿节风、黄连、椿皮、凤尾 草、苦参、水杨梅、大蓟、
鸦胆子、臭壳虫、白花蛇舌 直(结)肠癌
草、喜树、农吉利
胰腺癌 宫颈癌 卵巢癌
鸦胆子、栀子
鸦胆子、白花蛇舌草、猪秧 秧、水杨梅、椿皮、农吉利 、凤尾草、苦参、墓头回、 东风菜
水杨梅
八角莲、留行 子、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