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的电子战系统
F-35战斗机概览

美国F-35隐形战斗机F-35隐身战斗机是一款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设计生产的单座单发动机多用途战机,也是F-22的低阶辅助机种。
F-35能够负担近空支援、目标轰炸、防空截击等多种任务。
除美国外,世界上还有8个国家参与合作,研制费用达4000亿美元,所以F-35有“世界战斗机”之称。
中文名: F-35隐形战斗机英文名: F-35 Lightning II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荷兰等9个国家类型:战斗攻击机乘员: 1人翼展: 10.65米全长: 15.37米机高: 5.28米全机空重: 12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27200千克武器配置: 1具GAU-12/U25毫米机炮;对空导弹:AIM-120、AIM-9X、AIM-132、MBDA Meteor 电子设备:多功能综合射频系统(MIFRS)。
该系统集雷达、通信、导航和射频电子战功能于一身,共享天线和处理器等硬件发动机推力: F-35A/C 40000磅;F-35B 43000磅飞行半径: 2200千米最大平飞速度: 1931千米/小时首飞日期: 2006年12月15日美称中国以网络攻击获得F-35技术用于战机研发:2013年6月19日在美国国会围绕新型F-35隐形战机举行的公听会上,美国防部副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发言称,有关F-35战斗机的部分技术信息有可能已经在遭到黑客攻击时被盗取,并指出这些网络攻击有可能来自中国。
如果中国获得了相关信息,将大幅缩短其隐形战机的研发时间以及工作成本。
更新时角大楼30日宣布将采购32架F-35战机,造价料40亿美元。
此次敲定的第五批F-35战机包括22架供空军使用的F-35A常规起降型战机,3架供海军陆战队使用的F-35B垂短起降型战机,以及7架供海军使用的F-35C常规起降舰载型战机。
美国F-35隐形战斗机概述F-35属于第五代战斗机,作战半径超过1000公里,具备有限超音速巡航能力(须开启后燃器以达到超音速),引擎也没有向量推力。
一文读懂:机载射频综合一体化技术发展

一文读懂:机载射频综合一体化技术发展本文详细综述了机载射频综合一体化技术的产生、技术特点、平台作战优势、国外相关研究项目,包括美国空军的综合传感器系统( ISS) 计划、美国综合化通信导航识别架构(ICNIA)计划、F-35战斗机的综合射频系统;最后总结了记载射频综合的五大关键性技术,包括:综合一体化设计技术、超宽带射频技术、资源调度管理技术、系统软件设计技术、基于SCA的波形设计技术。
文章仅供参考,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机载射频综合一体化技术发展综述作者:学术plus高级评论员高书亮一、概述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对抗程度的不断提升,未来战争对大型作战平台如航空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综合作战性能、隐身性、远程打击能力要求更高。
作战飞机必须能够适应多功能、多任务、综合化这一发展趋势。
因此,未来的航空电子系统将更多的体现出综合化、模块化的特征,具有资源高度共享、信息高度融合和等特点,从而实现在复杂作战环境下的高生存能力和使用效费比。
长期以来,现代作战飞机使用的雷达、通信、导航、电子战、数据链等机载无线电系统一直采用独立分离的形式存在,各系统均大量专用射频传感器,这使得作战平台的独立天线数量不断增多,对平台的隐身性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此外,由于众多电子设备独立运行、难以进行有效综合集成,使得各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对飞机的设计研制和使用带来了诸多问题,也使得各类电子设备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效能,同时,分离的机载射频系统使得机载电子系统的重量、体积、功耗大大增加,极大的推高了系统使用费用,对系统保障维护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多功能综合射频一体化技术开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该技术希望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基础上,研制能够将雷达、通信、电子战、导航、敌我识别等多种设备集中共用射频资源和信号数据处理资源的综合化系统,从而从根本上实现更加全面的系统综合,并减小机载电子设备的整体重量、体积和功耗,使得机载电子系统能够更加灵活的适应多种不同类型的作战任务。
解读F-35战斗机推进系统研制新特点

解读F-35战斗机推进系统研制新特点
杨国才;伍玥
【期刊名称】《航空与航天》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美国军方提出以现成发动机型号F119为基础来研制第四代轻型战斗机JSF,既降低了新机的技术风险.缩短型号研制周期,又可大幅度地节省项目研发资金和降低型号全寿命成本.这一思路值得关注或借鉴。
文章以F-35战斗机基本型发动机F135和备用型发动机F136的最新发展动态为倒,阐述了军用飞机动力装置类型从常规的涡喷/涡扇发动机向非常规的变循环发动机转变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表明了航空动力研制方法正从“传统设计”向更先进的“预测设计”过渡。
【总页数】7页(P15-21)
【作者】杨国才;伍玥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3
【相关文献】
1.美军第四代战斗机F-35"联合攻击战斗机"最卓越的航空电子系统 [J], 罗巧云;高勇强
2.电波悍将:F-35战斗机的综合电子战系统 [J], 钱锟(编译)
3.电波悍将F-35战斗机的综合电子战系统 [J], 钱锟
4.联合攻击战斗机F-35(JSF)的航电系统 [J], 雨相
5.Indigo系统公司为F-35联合攻击战斗机研制红外探测装置 [J], 立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F-35战斗机 详细资料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JSF)是美国准备在21世纪使用的主力战斗机之一。
计划取代美空军的F-15E、F-16、A-10和F-117,海军的F-14、海军陆战队的AV-8B,英海军的“海鹞”式和空军的“狂风”、“鹞”式等飞机。
1999年首飞。
1996年JSF美国国防部项目刚招标时,只有麦道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Aeronautics Company)三大航空集团提出方案,后来增加了波音公司。
美军方经过审查决定由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各自研制2架验证机,编号分别为X-32和X-35。
2001年10月26日,美国国防部空军部长罗希宣布根据实力、设计的优缺点以及风险程度,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X-35方案最终战胜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波音公司的X-32方案,赢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军火合同,负责研制开发下一代先进联合攻击战斗机,也就是JSF(Joint Strike Fighter),新一代的联合攻击战斗机也被正式定名为F-35。
F-35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其合作团队包括: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Northrop Grumman),普拉特和惠特尼(Pratt and Whitney)公司,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公司,埃里森(Allison)公司和BAE系统公司。
先进的电子探测阵列雷达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生产,电子对抗设备由桑德思公司和利顿公司提供。
光电寻的系统由洛克希德·马丁导弹与火控公司生产。
热成像系统由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制造。
先进的头盔显示系统由以色列的凯瑟电子公司承办。
JSF计划要求新一代的多功能多角色战斗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总体说来它必须具备良好的对地攻击能力,同时兼顾对空作战能力;它必须符合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及其盟国的需要;它必须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和隐身性能、精确的攻击能力以及较低的造价。
f-35战斗机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F-35飞机性能简介学院名称自动化科学及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卷面成绩2013年12 月摘要本文以F-35战斗机为研究目标,对目标进行了类型,用途,性能等方面的介绍。
首先,对战斗机的发展历程做了简单的回顾,并从类型,布局,用途三方面对F-35大致介绍一番;其次,重点写出了F-35的各方面的性能水平(包括隐身性能,电子系统,动力系统等),以及机上所用到的世界先进的技术;最后,综述研制F-35的重大意义。
本文研究国外先进飞行器,从而使我国有针对性地进行先进飞行器的研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一项具有国防研究价值的课题,为现代战斗机的工程研制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战斗机,隐身,电子战系统,显示技术,动力目录第一章绪论1.1现代战斗机发展概况 4 1.2 F-35战斗机简介 41.2.1F-35战斗机类型 4 1.2.2 F-35战斗机的总体布局 4 1.2.3 F-35战斗机的主要用途 5第二章F-35的性能水平2.1 参数性能 5 2.2 隐身性能 5 2.3电子系统 6 2.4 显示装置 6 2.5 动力系统7 第三章f-35战斗机的先进技术3.1 先进的显示装置7 3.2 先进的电光瞄准系统7 3.3 先进的机载AESA多功能雷达8 3.4 高度综合的传感器系统8 3.5 功能强大的综合核心处理机(ICP)8 3.6 综合高效的电子战(EM)系统8 第四章研制意义4.1 F-35研制意义9 4.2 未来规划9 参考文献10第一章绪论·1.1 现代战斗机发展概况第一代战斗机(从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主要追求的是飞机的飞行速度,即从低声速到超声飞行,完成一般的机动飞行,多采用后掠翼布局。
第二代战斗机(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主要追求的是高空高速,多任务,机型比第一代大、重、战斗力更强,多采用三角翼布局。
第三代战斗机(从70年代中到90年代末),主要追求高机动性。
美军第四代战斗机F_35_联合攻击战斗机_最卓越的航空电子系统_罗巧云

美军第四代战斗机F -35“联合攻击战斗机”最卓越的航空电子系统罗巧云 高勇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0研究所,成都 610036)摘 要:F -35“联合攻击战斗机”的诞生,标志着美国第四代战斗机的完全成熟,该战斗机几乎是美国当今最先进技术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其高度综合化的航空电子体系结构更是当今航空电子系统发展的典范。
本文主要论述这种高度综合化的航空电子体系结构和技术,包括综合射频传感器系统、综合光电系统、核心处理器、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飞行管理系统以及下视和头盔显示器。
关键词:联合攻击战斗机;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数据融合中图分类号:V448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4-03-21 修订日期:2005-07-261 引言多功能、多军种F -35“联合攻击战斗机”是美国国防部和英国皇家海、空军计划在21世纪装备部队的全新一代低成本、多用途先进战术攻击机,将取代目前美国空军使用的F -16和A -10战斗机,以及现在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服役的F /A -18战斗机和AV -8B “鹞”式战斗机;在未来的战场上,F -35联合攻击战斗机将与F -22“猛禽”战斗机联手,形成类似F -15与F -16的高低搭配。
其全天时、全天候地攻击陆海空任何目标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
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体系结构是第四代战斗机航空电子体系结构的代表,利用了联合先进攻击技术(JAST )计划的研究成果,采纳了源于“宝石台”等计划的设计思想,以F -22航空电子系统为基础,并采用了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将综合共享的概念推移到传感器部分,更多的功能将由软件实现,并充分利用信息融合技术,进一步增强了飞行员的态势感知能力,使飞行员可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增强了战斗机的攻击能力和生存性,使其成为美军21世纪的主力战斗机。
2 F -35航空电子系统体系结构F -35航空电子体系结构由综合核心处理子系统、综合射频传感子系统(包含综合天线孔径)、综合光电传感子系统、外挂管理系统、飞机管理系统、飞行员接口(座舱显控)、航空电子网络等组成,该体系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世界几种先进战斗机座舱概述

世界几种先进战斗机座舱概述战斗机座舱是飞行员与飞机进行交互的关键区域,它的设计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飞行员的操作效率、态势感知能力以及飞行安全。
在当今世界,有几种先进战斗机的座舱设计堪称典范,下面我们就来逐一了解。
首先要提到的是美国的 F-35 战斗机座舱。
F-35 的座舱采用了高度集成化和数字化的设计理念。
其配备了一块大型的全景多功能显示器,能够将各种飞行信息、武器系统状态、目标数据等清晰地呈现在飞行员眼前。
飞行员可以通过触摸操作和语音指令来控制系统,大大减轻了操作负担。
同时,F-35 的头盔显示系统(HMDS)堪称一绝。
这个头盔能够将飞机外部的景象与关键的飞行和作战信息直接投射到飞行员的视网膜上,使得飞行员无需低头查看仪表,就能全方位地了解战场态势。
无论是空中格斗还是对地攻击,这种先进的头盔显示系统都为飞行员提供了巨大的优势。
俄罗斯的苏-57 战斗机座舱也有着独特之处。
苏-57 的座舱注重人机工程学设计,飞行员的操作舒适性和便利性得到了充分考虑。
座舱内配备了多个高清液晶显示屏,信息显示直观清晰。
其航电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快速整合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息,并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飞行员。
此外,苏-57 的座舱还具备良好的抗干扰和抗电磁脉冲能力,确保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仍能正常工作。
中国的歼-20 战斗机座舱同样令人瞩目。
歼-20 的座舱采用了一体化的大屏幕显示和智能化的操作系统。
大屏幕能够集中展示飞行参数、目标信息、战术地图等重要数据,飞行员可以通过先进的操纵杆和油门杆进行快速操作。
同时,歼-20 的座舱还具备先进的语音识别和手势控制功能,进一步提高了飞行员的操作效率。
在态势感知方面,歼-20配备了先进的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和光电瞄准系统(EOTS),这些系统能够为飞行员提供全方位的战场态势感知,使其在战斗中能够先敌发现、先敌攻击。
欧洲的“台风”战斗机座舱也有其独到之处。
“台风”战斗机的座舱设计注重飞行员的直觉操作和快速反应能力。
f35 eots 参数

f35 eots 参数标题:F-35 EOTS参数解析引言:F-35战斗机是美国空军的新一代多用途战斗机,其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武器系统,其中之一就是F-35的电光传感器(EOTS)。
本文将详细解析F-35 EOTS的参数,包括其工作原理、性能指标以及应用领域。
正文内容:1. F-35 EOTS的工作原理1.1 光电传感器技术光电传感器技术是指利用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技术。
F-35 EOTS 采用了先进的光电传感器技术,能够接收和处理来自周围环境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1.2 红外探测技术F-35 EOTS还配备了红外探测技术,能够探测和识别目标的红外辐射。
通过红外探测,F-35 EOTS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准确地探测和跟踪目标,为飞行员提供关键的战场信息。
1.3 数据处理和传输F-35 EOTS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传输能力。
它能够快速处理从传感器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并将处理结果传输给飞行员和其他系统。
这使得飞行员能够及时获得目标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2. F-35 EOTS的性能指标2.1 分辨率分辨率是衡量传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F-35 EOTS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目标的细节信息,包括目标的形状、大小和纹理等。
2.2 探测距离F-35 EOTS的探测距离是指它能够探测到目标的最远距离。
通过先进的光电传感器技术和红外探测技术,F-35 EOTS能够在较远的距离内探测到目标,提供及时的情报支持。
2.3 跟踪能力F-35 EOTS具备优秀的目标跟踪能力。
它能够准确地跟踪目标的移动,并持续更新目标的位置和状态信息。
这使得飞行员能够实时了解目标的动态,做出更加精确的打击。
3. F-35 EOTS的应用领域3.1 空中优势战斗F-35 EOTS的高分辨率和探测距离使其成为空中优势战斗中的重要武器。
它能够探测到敌方战机,并提供关键的情报支持,帮助飞行员制定战术和打击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35 的电子战系统F-35 的电子战系统标签:网际谈兵分类:网际谈兵2007-07-22 19:05综合电子战系统的试验六年前,洛.马公司选择了英国BAE 系统公司作为F-35 战斗机的电子战系统总承包商,合同规定其发展周期为10 年。
布朗杨说道:“到目前为止,BAE 系统公司已经用了4 年多的时间来研发F-35 的电子战系统,BAE 系统公司已经基本完成了设计工作,并基本满足洛.马公司的需求。
接下来,BAE 系统公司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该综合电子战系统的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上来。
”目前,首架SDD 型F-35 战斗机(AA-1)已经于去年2 月在洛.马公司位于德克萨斯州的沃兹堡工厂完成了最后总装,在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地面试验后,2006 年12 月进行了首飞,从而揭开了F-35战斗机的飞行试验阶段的序幕(据估计F-35 项目在SDD 阶段共需要进行约7,000 个架次的试飞)。
但是最初的7 架SDD 型F-35 试验样机的主要试飞科目是验证F-35 的飞行品质、操纵性和稳定性、并拓展F-35 的飞行包线,可能也会适当地进行一些武器投放试验。
因此,这7 架战斗机上将仅仅只安装最基本的航电设备,即仅安装支持基本通讯和导航的电子设备就可满足飞行试验要求。
05 年7 月,BAE 系统公司已经将其设计的F-35 综合电子战系统安装到了一架T-39 双发商务机上进行了飞行试验,试验是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中国湖”海军航空武器测试中心进行的。
德雷克说道:“为了验证F-35 的电子战系统的性能,我们事先在地面上设置若干的雷达信号发生器,然后让装有F-35 电子战设备的T-39 飞机在空中收集射频模拟威胁信号,以模拟F-35 战斗机对抗敌方地面防空系统的情况,试验结果证明F-35 的电子战系统的性能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0.5 批次(Block0.5)的电子战系统在中国湖试验场进行的试验证明了BAE 系统公司设计的电子战系统具有相当的成熟性,该系统已经投入试生产阶段。
BAE 系统公司试生产阶段的电子战系统将在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纳什华(Nashua)进行测试。
目前,洛.马公司的沃兹堡工厂已经接收了第一套综合电子战设备,即0.5 批次(Block0.5)的电子战系统,该批次是最初的装机电子战系统,BAE 系统仅提供了部分电子战系统硬件和大约35%的软件。
但是,这对于F-35 的飞行品质试飞和拓展飞行包线科目来说,已经够用了。
按照计划,BAE 系统公司将在2007 年开始交付功能更为强大的1.0 批次(Block1.0)的电子战系统,Block1.0 的电子战系统软、硬件设备齐全,安装了Block1.0的电子战系统的F-35 战斗机将有望形成初始作战能力(IOC),洛.马公司希望将Block1.0 的电子战系统安装到低速率初始生产型(LRIP)的F-35 战斗机上,以便美国空军对F-35 战斗机进行操作试验与评估(OT&E)。
洛.马公司计划在模拟环境中测试Block0.5 的电子战系统,洛.马将在F-35 战斗机的飞行仿真模拟器中对其电子战系统进行测试,工程人员将在模拟器中输入敌方雷达的射频信号,以考核F-35 的电子战系统能否辨认、跟踪和对抗敌方的雷达,据报道,在F-35 的电子战系统进行的仿真模拟试验中,有1,400 次计算机模拟试验是对抗红外制导导弹,而另外250 次则是模拟对抗雷达制导导弹,相对于实际的飞行试验而言,电子战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模拟试验要便宜得多。
除了模拟器试验之外,洛.马公司还将在一个户外的全尺寸F-35 飞机模型上对电子战系统进行测试,该全尺寸模型通过一个塔台被固定在高空,电子战系统将被安装到这个模型上,其他的飞机在空中使用雷达照射这个模型,这样洛.马就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测试F-35 的电子战系统。
布朗杨透露:“F-35 的电子战系统的飞行试验计划将在2007 年春季展开,届时,F-35 的电子战系统将和其他传感器一起安装到洛.马的F-35 航电系统试验机(其平台是波音737 飞机)上进行试验。
” 洛.马公司还将在一个户外的全尺寸F-35 飞机模型上对电子战系统进行测试,该全尺寸模型通过一个塔台被固定在高空,电子战系统将被安装到这个模型上,其他的飞机在空中使用雷达照射这个模型,这样洛.马就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测试F-35 的电子战系统BAE 系统公司将在2007 年3 月向洛.马交付功能完善的电子战系统,而SDD 型的F-35A 战斗机计划在2008 年冬季开始进行电子战系统的飞行试验科目。
据悉,装备美军和其他JSF 项目参与国的F-35 战斗机上的电子战系统将没有差别。
设在洛.马公司JSF 项目航电实验室中的F-35 飞行模拟器装载APG-81 有源电扫相控阵雷达(AESA)进行飞行试验的BAC 111 电子试验机从这张难得的F-35 战斗机起飞的图片中,我们终于看清了位于F-35 腹部的AAS-37 光电分布孔径传感器系统(EODAS)观察口,用红色标出,F-35 战斗机上共装有6 个EODAS 系统观察口,通过它,可以为飞行员形成一个360 度无死角全景视野,飞行员可以看透飞机座舱的底部和侧部F-35的综合电子战系统(IEWS)具有雷达告警、信号收集和分析,被动式辐射定位和电子对抗能力,该综合电子战系统与战斗机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光电传感器系统高度融合。
其设计目的就是最有效地向飞行员提供战场态势,从而使F-35在战场上远离危险的境地。
电子战系统(EWS)在现代空战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电子战包括对敌方信号的收集,辨别和定位,以便提前探测敌方的雷达和来袭导弹,并实施相应的反制措施和对抗手段瓦解敌方的作战能力。
虽然美军配备有专门的电子战飞机(例如空军的EF-111 和海军的EA-6B),但是F-35 战斗机仍然装备了功能强大的综合电子战系统,以便能够同时处理空对空和空对地的电子战任务。
F-35 的电子战争系统能够极大地增强飞行员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并可以对敌方空中和地面的目标进行准确地辨认、定位、跟踪和打击。
F-35 的航电系统设计师试图将战斗机的航电系统综合化程度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其电子战系统和飞机的各个任务子系统高度融合。
BAE 系统公司的F-35 项目主管兼F-35 战斗机电子战系统设计师马克.德雷克(Mark Drake)解释到:“我们用老旧的F-14 战斗机打个比方,F-14 战斗机装备的是联合式电子战系统(FEWS),飞机上有一个专用的模块用于容纳雷达告警接收机(RWR),而另一个模块用于容纳干扰箔条散布器;飞行员在一个多功能显示器上控制机载导弹的发射,而在另一个多功能显示器上对战场环境进行监视,也就是说飞行员就是最后的信息综合处理器(CIP),其工作量异常巨大。
相反的,F-35 的电子战系统大为简化了飞行员的工作量,在F-35 航电系统设计之初,工程人员就提出将飞机的电子战系统和飞机的各个任务子系统高度融合。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35 航电系统负责人艾利克.布朗杨(Eric Branyan)说道:“虽然F-35 并不是第一种装备综合式电子战系统的战斗机(在它之前,F-22A 就拥有了综合式电子战系统),但是F-35 战斗机上的电子战系统带来了一次技术上的革命,它使得战斗机上各种电子战子设备可以联合起来运作。
F-35 上先进的光纤高速数据总线系统和共用综合处理器(ICP)可以处理大量的信息,并将经过过滤的信息以最简洁的方式显示给飞行员,从而大幅度地减小了飞行员的工作量,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空战中的战略和战术运用上,这就是F-35 战斗机最大的优势。
”F-35 的电子战系统示意图,F-35 的综合电子战系统可以为飞机提供全向、宽频的保护。
6 个低可视度电子战天线被内嵌入飞机结构之中,它们分别被嵌入主翼的前、后缘和水平尾翼的后缘。
一个天线能够识别敌方雷达的工作模式,还有两个天线则可以确定敌对雷达辐射电磁波的入射方向,而另外三个电子战天线是为四通道宽频电子战接收机当F-35 的头盔显示器代替普通战斗机上的“平显”功能时,其视场范围是40 度×30 度高度综合化的电子战系统F-35 的电子战系统综合了机载AN/APG-81 有源电扫相控阵雷达(AESA),通信、导航、识别系统(CNI)和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F-35 的电子战系统拥有大量专用天线,当然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也可为电子战系统服务,例如AESA 可执行电子战支援和信号收集、分析的任务。
由于AESA 能够提供非常强的定向射频(DRF)输出能力,F-35 可利用其综合电子战系统中的雷达告警接收机(RWR)与APG-81 相配合工作,雷达告警接收机能为APG-81 雷达提供敌机精确的目标方位指示,在此指示下,APG-81 雷达可以不采用大空域扫描方式,而采用2°×2°(方位×俯仰)的针状窄波束对所指示的方向进行精确扫描,在减小被截获概率的同时提高搜索效率。
即F-35 的电扫相控阵雷达完全在电子战系统的控制之下对敌机进行定向扫描,从而大大提高了F-35 的战场生存能力。
和老旧的联合式电子战系统(FEWS)相比,综合电子战系统(IEWS)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对电力系统的要求更低,并且成本低廉,IEWS 可大幅度增强现代战斗机的战场生存能力。
综合电子战系统通过和机载AESA 雷达系统交联,即提高了雷达的工作效能,又缩短了综合电子战系统的反应时间。
艾利克.布朗杨说道:“F-35 的机载综合电子战系统和相控阵雷达系统的结合非常完美!”F-35 的机载综合电子战系统的综合化水平是世界上所有战斗机中最高的,通过F-35 的综合核心处理器(ICP),其综合电子战系统不仅和APG-81 雷达相交联,还和其它的机载任务传感器相连通。
当电子战系统的综合化程度达到了这个水平的时候,其机载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传感器也可支持电子战系统的对抗措施。
虽然基于射频(RF)信号的电子战系统和基于红外(IR)信号的分布式孔径系统是在不同的电磁波频率范围内分开地运作的,但是,通过功能强大的机载综合核心处理器,它们也可以交联在一起进行工作。
以前,在老旧的战斗机上,电子战系统的传感器和红外光电侦测系统的传感器是互相独立工作的,飞行员要分别操作电子战系统和光电侦测系统的传感器来探测到的威胁目标,并在座舱内不同的显示器上读取不同传感器的探测到的不同信息,其工作量过大。
而F-35 上的高度综合化的电子战系统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传感器交联起来,并自动对比各种传感器探测到的威胁目标,经过信息过滤后,自动将最佳结果显示给飞行员,这极大的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