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以太网交换机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以太网交换机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以太网交换机

ICS13.020.20

Z04

备案号:YDB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标准

YDB 193—2017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以太网交换机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design product assessment-Ethernet switch

2017-11-10发布2017-11-10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 术语和定义 (1)

3.2 缩略语 (2)

4 评价要求 (3)

4.1 评价原则 (3)

4.2 基本要求 (3)

4.3 指标评价要求 (3)

5 产品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4)

5.1 编制依据 (5)

5.2 报告内容框架 (5)

5.3 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的评价 (5)

5.4 生命周期评价 (5)

6 评价方法 (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北京中网华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春阳、柯桢、蒋京鑫、郝昫、张晓光、王华丽、刘子砚、钟建伟、符迈进、王敏、蒋学锋、田雨晨、张传福。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以太网交换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太网交换机生命周期绿色设计评价的定义、评价要求、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太网交换机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包括机身、随机附件和包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943.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制和量测方法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1761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4040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 24044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 26125 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 28523 通信网络设备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

GB/T 29236 通信网络设备可回收性能评价准则

GB/T 29786 电子电气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B/T 30094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规范

GB/T 30963 通信终端产品绿色包装规范

GB/T 32161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YD/T 2403 以太网交换机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YD/T 3048.2 通信产品碳足迹评估技术要求第2部分:以太网交换机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以太网交换机 ethernet switch

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是支持以太网接口的多端口网桥。交换机通常使用硬件实现过滤、学习和转发数据帧。交换机应实现网桥功能中相应功能。

3.1.2

绿色设计 green-design

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

3.1.3

绿色设计产品 green-design product

符合绿色设计理念和评价要求的产品。

3.1.4

生命周期 life cycle

产品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直至生命周期结束,包括任何回收利用或回收活动。

3.1.5

生命周期评价 life cycle assessment

对一个产品系统生命周期内的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

3.1.6

系统边界 system boundary

通过一组准则确定哪些单元过程属于产品系统的一部分。

3.1.7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life cycle inventory analysis

生命周期评价中对所研究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输入和输出进行汇编和量化的阶段。

3.1.8

环境 environment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1.9

生命周期思想 life cycle thinking

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所有相关环境因素。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BP 邻苯二甲酸二丁苄酯Benzyl Butyl Phthalate

DB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

DEHP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Bis(2-ethylhexyl)Phthalate DIBP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

RoHS 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4 评价要求

4.1 评价原则

交换机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应遵循如下原则:

——生命周期思想原则:运用生命周期思想,系统地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各阶段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重要环境因素;

——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实施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应提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准则。如可行,鼓励尽量选取定量的评价要求,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产品的环境绩效。

4.2 基本要求

4.2.1 产品生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状况,应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

求,污染物总量控制应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应严格执行节

能环保相关国家标准并提供标准清单,近三年来无重大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事

故。

4.2.2 产品生产企业宜采用国家鼓励的先进技术工艺,不使用国家或有关部门发

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术、工艺、装备或相关物质。

4.2.3 产品生产企业的固体废物应有专门的贮存场所,避免扬尘、流失和渗漏,

减少固体废物的生产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

4.2.4 产品生产企业应按照GB/T 19001、GB/T 24001分别建立、实施、保护并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等体系。

4.2.5 产品生产企业应按照GB 17167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并根据环保法律法规

和标准要求配备污染物检测和在线监控设备。

4.2.6 产品质量、安全、性能以及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水平,应达到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和相关要求。

4.2.7 产品在进行绿色设计产品评价之前,应确认其基本性能是否满足设计、使

用要求。基本性能包括但不仅限于物理参数,只有在产品基本性能要求前提下,

方可对其进行绿色设计产品评价。

4.3 指标评价要求

交换机的评价指标包括环境属性指标、资源属性指标、产品属性指标和能源属性指标。交换机评价指标要求见表1。

表1 以太网交换机评价指标要求

5 产品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5.1 编制依据

依据GB/T24040、GB/T24044和GB/T32161给出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学框架及总体要求编制交换机的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本标准的评价内容主要为产品的碳足迹,根据产品和企业情况,也可以增加其他的内容进行评价。

本标准针对的以太网交换机,可参照标准YD/T 3048.2编制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5.2 报告内容框架

5.2.1 基本信息

报告应提供报告信息、申请者信息、评估对象信息、采用的标准信息等基本信息,其中报告信息包括报告编号、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发布日期等,申请者信息包括公司全称、组织机构代码、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

在报告中应提供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包括:物理形态、生产厂家、使用范围等。产品重量、包装的大小和材质也应在生命周期评价报告中阐明。

5.2.2 符合性声明

声明中应包括对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符合性情况的内容。

5.3 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的评价

报告中应列出本标准要求的4.2基本要求和4.3评价指标要求的具体符合性情况。

5.4 生命周期评价

5.4.1 评价对象及工具

报告中应详细描述评估的对象、功能单位和产品主要功能,提供产品的材料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表,绘制并说明产品的系统边界,披露所使用的基于实际数据的生命周期数据库的软件工具。

本标准以“1台以太网交换机”为功能单位来表示。

5.4.2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报告中应提供考虑的生命周期阶段,说明每个阶段所考虑的清单因子及收集到的现场数据或背景数据,涉及到数据分配的情况应说明分配方法和结果。

5.4.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报告中应提供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不同影响类型的特征化值,并对不同影响类型在各生命周期阶段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5.4.4 绿色设计改进方案

在分析指标的符合性评价结果以及生命周期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产品交换机绿色设计改进的具体方案。

5.4.5 评价报告主要结论

应说明该产品对评价指标的符合性结论、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提出的改进方案,并根据评价结论初步判断该产品是否为绿色设计产品。

5.4.6 附件

报告中应在附件中提供:

a)产品原始包装图;

b)产品零部件及材料清单;

c)产品工艺表(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示意图等);

d)各单元过程的数据收集表;

e)其他。

6 评价方法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交换机可称为绿色设计产品:

a)满足基本要求(见4.2)和评价指标要求(见4.3);

b)提供以太网交换机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附件3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申报单位: 所在省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20 年月日

填写说明 一、申请企业应当准确、如实填报。 二、所属行业请依据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单位性质依据营业执照中的类型填写。 三、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

一、企业基本信息表

按照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中评价指标要求,对照基准值,逐项列表提供各指标的实际值及相应的证明文件来源,并给出总体自评价结论。 四、产品亮点描述

从产品原料选择、有毒有害物质减量或替代、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包装及运输、资源化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置等方面以及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简要概述绿色设计产品亮点,尽可能采取定性和定量描述相结合方式。(限1000字) 五、相关证明材料 1.企业法人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注册商标证明(授权书)、品牌授权书; 2.标准符合性证明材料(如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等); 3.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须按照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中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要求进行编制。 4.企业对自评价结果的声明。 ×××绿色设计产品自我声明 本企业自愿申报绿色设计产品,并郑重声明:申报的绿色设计产品符合[填写绿色设计评价标准名称]要求,所提供的所有申报材料及委托机构的证明材料真实、有效,并对所生产的产品和声明的一致性负责,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如有违反,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法人或单位负责人签字: (公章)

绿色设计产品实例

触动心灵的绿色 紧随科学研究和舆论领袖的脚步,设计师和产品生产者也在日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作为新锐设计力量的集中代表,Droog一直也关注着产品设计的人性化,并且不断通过主体性的设计延伸创意的触角。通过“触摸绿色”的设计主题,Droog着急众多年轻设计者从各个角度对于可持续的发展话题提供某些启发或灵感。事实上,所有设计者都在努力用全新的创造展现各种可能性。 那么,最完美的可持续性是怎样的?人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往往是这里做对了,可是却会对别的地方产生不良的影响。譬如生物汽油,看上去对环境很好,实质上却会对粮食供应产生破坏性影响。现在人们已经了解了这个问题的双重性,并且认识到在设计中情况也是如此。将一天办公室中废弃的纸张收集起来制作一件家具,会对环保又帮助么?至少将浪费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想法是指导我们走向正确方向的第一步。 为“触摸绿色”献计献策的年轻设计者们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诠释绿色的概念,包括通过外观改进可持续性存在的缺陷或者巧妙使用节能技术。而米那勒﹒马依达(Minale Maeda)的低燃点瓷,SMAQ的保温椅,克里斯蒂﹒梅因德马(Christien Meindertsma)的编制作品都向人们证明了工业生产并没有将手工制作彻底拒之门外。当然,还有更多贴近“绿色”的想法,一起看个研究吧。 折叠围栏 最好禁止使用塑料袋,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但是只要它们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我们就不得不解决这个问题。像马丁﹒阿祖做的那样,吧废弃的材料编织折叠刀铁框架立做成一个折叠围栏。利用已使用过的材料可以制造出不同颜色、质地和透明度的产品。 作为与“荷兰现代设计代名词”Droog Design最早合作的设计师之一,德桥(Tejo Remy)以对废弃材料和原有旧物品的巧妙利用,重新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并被看做Droog Design最具颠覆性和最近草根本色的设计师。他不满传统设计观念,以挑战当时主导性形式风格的姿态推出了“抽屉式”,在引起设计界骚动的同时,预示了一个充满乐趣与智慧的设计新时代即将到来。 在回忆艺术里,人们通过将房子里的物品与情景联系在一起,使得回忆狠容易的被唤醒。“抽屉柜—你不能扔掉自己的回忆”的灵感正来源于德乔对记忆所作的探索与应用。抽屉柜是一些旧抽屉的集合,将捡来的二手抽屉放在新的外壳中,以稍显凌乱的方式叠摞在一起,然后用亚麻绳捆绑在一起,使用者可以方便增减抽屉的数量。在他看来,由就抽屉组成的柜子成为记忆系统的一个隐喻。随意而偶然排列的状态,让人产生急切和执着的感觉。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废旧抽屉的重新利用,也提供了物品定制的独特和重要方式。德乔说,他并不想设计,只是即兴创作,当他找到这些抽屉时就接受了它们的状态,使用者可以按自己意思再上面做出增减。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印制电路板》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ICS 团体标准 T/CESA XXXX—2019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印制电路板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design product assessment– Printed circuit board 征求意见稿 2019--发布2019-XX-实施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发布

T/CESA XXXX-2019 II 目 次 前 言...........................................................................................................................................................III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印制电路板. (1)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评价方法 (3) 5评价要求 (3) 5.1基本要求 (3) 5.2评价指标要求 (1) 5.3指标计算方法 (1) 6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1) 6.1编制方法 (1) 6.2系统边界 (1) 6.3报告内容 (1) 7评价结论 (2) 附录A(规范性附录)指标计算方法 (3) 参考文献 (6)

T/CESA XXXX-2019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印制电路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印制电路板绿色设计产品的评价要求和评价方法,以及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刚性印制板、挠性印制板、刚挠结合印制板以及高密度互联印制板(HDI)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其他类型印制电路板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716.1包装与包装废弃物第1部分:处理和利用通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2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24256产品生态设计通则 GB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6125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29786电子电气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B/T31268限制商品过度包装 GB/T32161-2015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T32162生态设计产品标识 GB/T37552电子电气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导则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HJ450清洁生产标准印制电路板制造业 SJ/T11364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要求 IEC62321-4电工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4部分:采用冷原子-原子荧光光谱仪(CV-AFS)、冷原子-原子吸收光谱仪(CV-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聚合物、金属和电子产品中汞的含量(Determination of certain substances in electrotechnical products-Part4:Mercury in polymers,metals and electronics by CV-AAS, CV-AFS,ICP-OES and ICP-MS) 1

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

1.简述绿色技术的历史、绿色设计与制造的研究内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10分) 答:绿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技术的概念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里提出的。客观地讲,是公害事件和环境问题使科学家认识到绿色科技的重要性。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人类需要更为先进的技术来寻求一种新的技术体系,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绿色技术应运而生。上世纪末,发达国家开发绿色技术已形成一股潮流,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绿色技术的发展。美国1994年就发布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技术报告》,并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日本政府倡导以绿色技术推动绿色革命,并于2001年制定实施了《绿色采购法》,规定各级政府和机关单位有优先采购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义务。2007年,欧盟出台了《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要求对各种用能产品进行节能、延长寿命、降低环境影响的设计。 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Reuse,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绿色制造技术是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它使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节约资源和能源,使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 当前,世界上掀起一股“绿色浪潮”,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在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对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索。如:机械科学研究院已完成了国家科委“九五”攻关项目--清洁生产技术选择与数据库的建立、机械工业基金项目--绿色设计技术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围绕机械工业中九个行业对绿色技术需求和绿色设计技术自身发展趋势进行了调研,在国内首次提出适合机械工业的绿色设计技术发展体系,同时还进行了车辆的拆卸和回收技术的研究。国外不少国家的政府部门已推出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绿色计划”。1991年日本推出了“绿色行业计划”,加拿大政府已开始实施环境保护“绿色计划”。美国、英国、德国也推出类似计划。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除政府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外,广大消费者已热衷于购买环境无害产品的绿色消费的新动向,促进了绿色制造的发展。国际经济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绿色产品”比例大约为5-10%,再过10年,所有产品都将进入绿色设计家族,可回收、易拆卸,部件或整机可翻新和循环利用。也就是说,在未来10年内绿色产品有可能成为世界商品市场的主导产品。 2.简述传统产品设计的过程和主要不足。(10分)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水泥》编制说明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水泥》 编制说明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编制组 2020年6月

目录 一、任务来源及编制背景 (1) 1.1任务来源 (1) 1.2 背景和意义 (1) 二、工作简况 (2) 三、编制原则及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说明 (2) 3.1本标准的编制原则 (2) 3.2标准的主要内容及说明 (3) 3.2.1 范围 (3) 3.2.2 术语和定义 (3) 3.2.3 主要技术指标 (3) 3.2.4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6) 3.2.5评价方法 (7) 3.2.6 附录A (7) 3.2.7 附录B (7) 3.2.7 附录C (12) 3.2.8 附录D (12) 3.2.9 附录E (12) 四、主要验证情况分析 (12) 五、标准中涉及专利情况 (13) 六、标准实施后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3) 七、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国内外关键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 (13) 八、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13) 九、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4) 十、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14) 十一、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度办法、实施日期等) (14) 十二、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14) 十三、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14)

一、任务来源及编制背景 1.1任务来源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结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16〕586号)要求,在“十三五”期间,以化工、特色轻工、有色、装备制造、建材、纺织、新能源、医药、电子信息行业为重点领域,推广应用绿色制造技术,提升绿色制造水平,构建化工产业绿色制造体系。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18]54号),《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水泥》(2018-1504T-JC)作为行业标准立项,完成年限2020年。由建材工业综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编制工作由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 1.2 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调整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能源消耗加剧,建筑能耗持续攀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应对我国能源生态严峻形势的政策指南。《中国制造2025》、《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目标,要求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资源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而大力发展绿色产品,促进消费模式转变,正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因此,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工信部开展了以企业为建设主体,以公开透明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和标准体系为基础,以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的主要内容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工信部提出要全面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到2020年,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绿色制造相关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基本建成,在重点行业出台100项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的建设目标。 绿色建筑是如今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这就要求从原料到成品彻底实现节能的要求。作为建筑的基本原料的水泥行业自然责无旁贷。高效、绿色的生产的轨道是水泥行业的可行之机。如今的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污染浪费现象依然严重,供给侧改革将加速水泥行业的快速转型,所以一系列高科技、新型化设备的问世必将助推水泥行业走上绿色生产的发展道路。 “十三五”以来,以“去产能、稳增长、增效益”为主线的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工作初见成效。全国现在有规模以上水泥企业3000余家,水泥总产量稳定在24亿吨左右,熟料产量约14亿吨,占全球水泥总产量的60%左右。全国水泥工业,碳排放总量达12亿吨,占工业碳排放总量的20%。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水泥》旨在依据《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GB/T 32611),

绿色设计评价,效益分析及应用

一绿色设计评价 绿色设计的最终结果是否满足预期的需求和目标.是否还有改进的潜力,如何改进等是绿色设计过程中听关心的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则必须进行绿色设计评价。绿色设计评价是绿色设计的重要环节之,对指导设计过程的进行和对设计方案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1.1 绿色设计评价理论方法现状 绿色产品设计评价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绿色产品概念描述、绿色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绿色属性的综合评价等方面。 国际上,绿色设计与制造有关内容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但是提出绿色设计与制造的概念,并系统地对其内涵和作用等问题进行介绍的文献是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ME)予1996年发表的关于绿色制造的专门蓝皮书《Green Manufacturing》近年来,绿色产品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非常活跃。绿色产品的概念是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污染法规中首次提出的。随后,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绿色产品下过多种定义,但由于对产品绿色程度的描述和量化特征还不十分明确,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权威定义。 在绿色产品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不同国家、不同领域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给出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德国采用名为“蓝色天使(BlueAngel)”的绿色标志对绿色产品进行认证,它强调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各种环境危害进行分析评价;英国采用简化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价绿色产品,该方法不强调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

投入产出进行定量分析,而是依据研究人员的判断积获得的数据来估计产品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可能产生的影响。还有些行业根据自己的行业特征制定了相应的绿色产品评价指标。而在评价方法上,目前绿色设计评价策略主要基于LcA的思想。关于LcA在绿色产品评价中的应用,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给出了一些评价方法,对于这些方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 1.2 绿色设计评价指标 绿色设计的最终结果即是绿色产品,也就是说绿色设计评价即是对绿色产品的评价,如下图所示,包括环境属性,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经济属性,安全属性五个方面。 1.2.1 环境属性 目前在水体污染评价中,常见评价指标有30多种,主要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氧平衡参数指标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等。 (2)重金属参数指标包括小毒性指标(铁、锰、铜等)大毒性指 标[汞、铬、铅等)。 (3)有机污染物指标包括酚类、油类等: (4)无机污染物指标包括氨氮、硫酸盐、磷酸盐、硝酸盐、氰化 物、氟化物等 在水体污染评价中依据评价目标的不同及工业生产对水体的影响,可选用不同的参数来评价水体污染程度。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申报单位:河南省银丰塑料有限公司 所在省市:河南省周口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2018 年03 月20 日

填写说明 一、申请企业应当准确、如实填报。 二、所属行业请依据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单位性质依据营业执照中的类型填写。 三、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

银黑双色可降解生态环保地膜各指标的实际值与评价标准中评价指标基准值对照表:

出总体自评价结论: 该产品能满足《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第2部分:可降解塑料》(GB/T 32163.2-2015)的评价基本要求,完全符合各项评价指标要求,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合理,并提出了具体改进方案,根据总体评价结论初步判断该产品为生态设计产品。 四、产品亮点描述 银黑双色可降解生态环保地膜选用的原料是可完全生物降解的PBAT,成分为聚二元酸二元醇酯。银黑双色可降解生态环保地膜的制备是以PBAT为主要原料,在该原料中加入黑色和银色母料,以及耐老化母料等,搅拌均匀后通过两个挤出机分别挤出黑色、银色混合料,熔融后再经过模头吹塑而成。PBAT可以在光氧和微生物作用下完全降解成H2O和CO2,可以实现全生物降解。与普通的PE原料相比,可以大量的减少对土地的危害。而且从性能上来说,银黑双色可降解生态环保地膜的使用性能能够达到普通地膜的要求,也可以实现机械化铺膜。再者国家为了减少土壤中地膜的残留量,在逐步要求对PE地膜的回收,而回收的成本约在100元/亩,回收率最高约在70%左右,而银黑双色可降解生态环保地膜不需要回收,降解后还可产生有机肥,促进

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方案学习资料

附件3 工业产品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创建工作方案 绿色设计是工业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创建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有利于企业提升创新开发能力、管理水平、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实现绿色制造,引导绿色消费。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以探索建立我国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的激励机制和推行模式,引导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全生命周期

控制”转变为目标,在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产业关联度大、产品影响广泛的工业行业,选择一批代表性强、产品市场影响力大、设计开发基础好、管理水平高、经济实力强的企业,开展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创建试点工作。 经过2试点,每个行业树立1-2家示范企业;探索建立不同行业和产品的绿色设计评价体系;总结示范企业推进模式和有益经验在全行业推广,引导工业行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二)主要原则 坚持以提高企业绿色发展意识和绿色设计能力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绿色设计在企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绿色设计水平。 坚持以推进绿色设计制度建设和技术进步为支撑。推动企业建立持续开展绿色设计的管理制度,按照“两化融合”基本要求,促进绿色设计与产品创新开发、技术工艺改进相结合。 坚持以引领绿色消费为着力点。创建活动要与企业品牌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浅谈绿色材料与产品设计

浅谈绿色材料与产品设计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绿色设计成为现代人关心和研究的热点。在欧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绿色产品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其在贸易中对价格的追求,而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同样重视。因此,文章从对绿色材料的概念和理解出发,通过一些绿色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并对其与产品设计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绿色材料;产品设计;环境保护 材料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先导和物质基础,是人类发展史的里程碑。材料的使用、发现和发明,使得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走出了混沌蒙昧的落后时代,发展到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可以说,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一直都伴随着材料的大量消耗、使用。 然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总是过多地追求材料的使用性能和成本,而对材料的生产所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却没有节制,从而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得“绿色材料”的概念应运而生,而绿色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也成为了新时代设计所应关注的焦点。 一、绿色材料概述 绿色材料又称为生态环境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等。是指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加工、使用、再生和废弃等寿命周期全程中,具有较低的环境负荷和较高可循环再生率和良好使用性能的材料。绿色材料包含一个很广的范围,其包含的范围也不限定在某一特殊的材料种类中。根据绿色材料的特性,可以将其大致分为生物

降解材料(如淀粉基热塑性塑料)、循环材料(如可再生塑料)、净化材料锕(如各类废水的过滤净化材料)、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和绿色建材(如远红外陶瓷内墙板)等(如图)。 生物降解材料可再生材料 绿色能源绿色建材绿色材料实质上是赋予传统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以特别优异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以及直接具有净化和修复环境功能的材料。它是由材料工作者在环境意识指导下,或开发新型材料,或改进、改造传统材料而获得的。因此,绿色环保材料的选择也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技术原则——根据产品的功能,性能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选择。 (2)材料的环保协调性原则——材料在其生命周期内节省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在材料上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小材料浪费,尽量选择可再生材料,使材料的回收利用与投入比率趋于最小;材料生命周期能量利用率最高原则,即输出与输入能量比值最小,在材料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产出的环境污染最小,对人体健康损害最小。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聚苯乙烯树脂》_T_CPCIF 0039—2019

.ICS13.020.20 Z04 +CPCIF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团体标准 T/CPCIF 0039-2019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聚苯乙烯树脂 Green design product evalu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olystyrene resin 2019-12 -31发布2019-12 -31实施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

T/CPCIF 0039—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蓝山屯河新材料有限公司、宜宾天原集团股份公司、中国化工环保协会 本标准起草人:翟春军、段克非、杨有胜、林庆波、黄卫东、吴刚、周波、熊梅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聚苯乙烯树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苯乙烯树脂绿色设计产品的术语和定义、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和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聚苯乙烯树脂绿色设计产品的评价,包括通用型、可发型等产品,其他型号产品参照本标准指标进行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66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2406 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 GB/T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6283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通用法) GB/T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10294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GB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2671聚苯乙烯(PS)树脂 GB/T15928 不饱和聚酯树脂增强塑料中残留苯乙烯单体含量的测定 GB/T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2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29906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材料 GB31572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32161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T32162生态设计产品标识 AQ/T900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HJ 38 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 583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评价指标体系(2017))

附件1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评价指标体系(2017) 为科学评价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创建情况,依据《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工信部联节〔2015〕82号)相关要求,制定本评价指标体系。 一、适用对象 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 二、主要指标 指标主要包括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使用、运维管理体系建设、能效提升、水资源利用、有害物质控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等方面内容。具体如下表。 指标名称要求分值备注 电能使用效率η(PUE 或EEUE数 值)η ≤ 1.2 50分 50分1.2 < η ≤ 1.692-35*η1.6 < η ≤ 1.8124-55*η 1.8 < η ≤ 2115-50*η 2 < η ≤ 2.285-35*η2.2 < η0分 供电系统 改造 具备能效提升管理制度5分

参照国标GB/T 32910.3安装 电能分项计量系统 5分 水资源利用供水系统具备分项计量系 统,可出具监测点设置示意 图 5分 参照监测手册,进行水资源 使用自查,并具备阶段性报 告 5分 具有水资源使用管理制度及 节水管理办法 5分 碳排放监测参照监测手册,进行碳排放 自查,并具备阶段性报告 3分具有碳排放监测制度,将碳 排放纳入考核指标,并制定 奖罚机制 2分 有害物质控制建立“绿色采购”制度,优先 采购满足国家有关绿色设计 产品评价要求或满足相关节 能、节水、有害物质限制标 准要求的设备和产品 4分 建立有毒有害物质清单及管 理制度 4分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与具有资质的回收处理企业 签署回收处理协议或将废弃 电器电子产品交由具有资质 的回收处理企业处理并具备 交付记录 2分 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 处理制度及记录 2分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修订稿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 告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附件2 绿色设计产品自评价报告 申报单位: 所在省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 20 年月日

填写说明 一、申请企业应当准确、如实填报。 二、所属行业请依据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写;单位性质依据营业执照中的类型填写。 三、有关项目页面不够时,可加附页。 四、自评价报告应按照规定格式填写,并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三份、电子版一份)。

一、企业基本信息表 二、申报产品信息表

三、产品自评价结果 按照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中评价指标要求,对照基准值,逐项列表提供各指标的实际值及相应的证明文件来源,并给出总体自评价结论。 四、产品亮点描述 从产品原料选择、有毒有害物质减量或替代、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包装及运输、资源化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置等方面以及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简要概述绿色设计产品亮点,尽可能采取定性和定量描述相结合方式。(限1000字) 五、相关证明材料 1.企业法人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注册商标证明(授权书)、品牌授权书; 2.标准符合性证明材料(如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等); 3.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须按照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中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编制方法要求进行编制。 4.企业对自评价结果的声明。

×××绿色设计产品自我声明 本企业自愿申报绿色设计产品,并郑重声明:申报的绿色设计产品符合[填写绿色设计评价标准名称]要求,所提供的所有申报材料及委托机构的证明材料真实、有效,并对所生产的产品和声明的一致性负责,接受社会各方监督,如有违反,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法人或单位负责人签字: (公章) 日期: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由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情况、绿色设计及绿色采购、能源资源使用管理、设备绿色管理和加分项等5个方面、17个指标项组成,具体详见下表。 二、指标说明及评分规则 绿色数据中心各评价指标的具体指标说明及评分规则如下。

(一)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情况 1.电能利用效率(PUE) 1.1指标说明 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总耗电与数据中心IT设备耗电的比值。 1.2评分规则 总分60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实际得分按照公式“80-20×PUE”进行计算。 2.设计指标达标情况 2.1指标说明 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实际能源资源利用水平与设计水平的比较。 2.2评分规则 总分3分。 连续一年内所申报数据中心实际能源资源利用水平不低于相关政府部门批复的设计指标水平得3分,否则不得分。 3.IT设备负荷使用率 3.1指标说明 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机柜实际平均用电负荷功率与数据中心机柜标称平均功率的比值。 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机柜实际平均用电负荷功率=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测量周期为1年的IT设备耗电量÷总安装机柜数÷8760 数据中心机柜标称平均功率=数据中心机柜标称功率总和

÷总安装机柜数 3.2评分规则 总分3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IT设备负荷使用率不低于70%,得3分;低于70%但不低于50%,得2分;低于50%但不低于30%,得1分;低于30%不得分。 4.可再生能源使用比率 4.1指标说明 连续一年内数据中心通过直接购买并应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在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平台上认购绿色电力证书代表电量、应用自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站所发电力等方式使用的具有直接所有权的可再生能源电量与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同时期内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的比值。 4.2评分规则 总分2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率比值不低于5%得2分,低于5%但不低于2.5%,得1分。否则不得分。 5.水资源使用率 5.1指标说明 连续一年数据中心水资源消耗量与依据《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能耗测评方法》(YD/T2543-2013)规定测得的同时期内IT设备耗电量的比值。 5.2评分规则 总分2分。 所申报数据中心水资源使用效率不高于0.6L/kW·h得2分,否则不得分。

绿色设计-概念-特点-生命周期-《工业设计》准则

1.绿色设计是绿色消费浪潮的产物 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工业化国家已开始尝到近10年工业高速发展所结的苦果——地球生态环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急剧恶化。 据统计,全世界制造业每年大约产生55亿吨无害废物和7亿吨有害废物。 如今,种类繁多的日用消费品己进入千家万户,新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出,产品生命周期日趋缩短,造成废弃的废旧工业产品数量猛增。 在欧洲,每年约有80万吨旧的电视机、计算机设备、收音机、测量仪器和300万吨废旧汽车丢进垃圾场。 在美国,由家庭和工业企业产生的城市固体废物(MSW)已达到每人每天近2kg。如果依此来推算,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大城市,一天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就是2万吨,一年就是730万吨,这是一个庞大而可怕的数字! 正是由于工业废弃物数量的不断增加,近10年来,美国各州垃圾填埋场屡屡告急,十有七八已无法再继续使用下去。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的环保战略开始经历一场新的转折,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新的绿色战略趋势。 这就是向资源利用合理化、废弃物产生少量化、对环境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方向发展。 随之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绿色浪潮”。 绿色产品认证 近年来,除了人们早巳熟知的各种生产厂家商标、产品注册商标外,又增加了新的标志——绿色标志。 绿色标志,又称“环境标志”、“生态标志”、“蓝色天使”等,它是一种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受法律保护,是经过严格检查、检测、综合计定,并经国家专门委员会批准使用的标志。它是印刷或张贴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和处置等过程中也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 二、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是获得绿色产品的基础,并已成为当前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研究表明:设计阶段决定了产品制造成本的70%~80%,而设计本身的成本仅占产品总成本的10%,如果考虑环境因素,这个比例还会增大。 因为产品设计所造成的生态破坏程度远远大于由设计过程本身所造成的对生态影响的程度。 因此,只有从设计阶段将产品“绿色程度”作为设计目标,才能取得理想的设计结果。 目前,工业发达国家在产品设计时努力追求小型化(少用料)、多功能(一物多用,少占地)、可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数量和污染)。 生产技术追求节能、省料、无废少废,闭路循环等,都是努力实现绿色设计的有效手段。 本章重点介绍绿色设计的概念及其特点、绿色设计方法等。 1.绿色设计及其特点

团体标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泡沫镍》-送审稿

ICS 77.160 H 01 团体标准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泡沫镍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design product assessment—Nickel foam (送审稿) 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中南大学、湖南文理学院、湖南格瑞普新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世丰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肖腾彬、肖进春、贾文杰、余兴华、钟建夫、周小平、蒋素斌、余琨、李建奇、黄小兵、王云波、刘建忠、董建军。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泡沫镍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泡沫镍的绿色设计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评价要求、检验方法和指标计算方法、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评价报告编制方法、评价方法和流程。 本文件适用于泡沫镍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119-2018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 16716.1-2018 包装与环境第1部分:通则 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8599-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 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20251-2006 电池用泡沫镍 GB 21900-2008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 24001-2016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4040-2008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 24044-2008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 24789-200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29115-2012 工业企业节约原材料评价导则 GB/T 32150-2015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 32161-2015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T 32716-2016 用水定额编制技术导则 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T 36132-2018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 GB/T 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HJ 984-2018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电镀 HJ 985-2018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电镀工业 HJ 2002-2010 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技术技能型人才绿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45789901.html, 技术技能型人才绿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作者:张晶晶于晓东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20期 摘要在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关注如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绿色素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绿色素养主要包括:对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环境保护的价值取向,对环境问题的社会态度,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度,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等。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绿色素养可从绿色知识、绿色价值、绿色态度、绿色行为和绿色技能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关键词技术技能型人才;绿色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0-0058-03 为解决新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989年英国学者Pearce等在《绿色经济蓝皮书》中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概念。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绿色工作:在可持续、低碳的世界中获得体面工作》报告中首次阐述了绿色经济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此绿色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2015年,我国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意见》中,首次将“绿色化”与“新四化”放在并列的地位,绿色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的重要国策。绿色经济发展是以实现人与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旨在污染控制、资源消耗、废物管理等环境保护方面达到一定的目标或标准。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产业的绿色升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产业绿色升级的人力资源保障,其本身具备的绿色素养则是产业绿色升级过程中各类环境友好举措能否成功落实的关键。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关注如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绿色素养。 一、技术技能型人才绿色素养概念的界定 国内外有关绿色素养的研究较多,但在研究角度、研究领域及应用方向与效果等各方面都有所差异。国外有关绿色素养的研究多以实证方法研究为主,如在资源回收、能源消耗等环境保护领域探讨了环境政策的制定[1]、劳动者的环境教育[2]、绿色意识的形成和改变[3]、环境素养模型[4]等。国内则主要以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环境教育研究以及环境素养的测评等[5][6]。综合国内外研究,由于不同学者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的差异,有关绿色素养的命名和内涵界定不清楚,缺乏准确有效的绿色素养评价指标及测评手段,构建模型的学科角度和研究结论差异较大。 不同领域的学者对绿色素养的命名和界定有所差异,相关的称谓主要有环境意识[7]、环 境素养[8]、环境素质[9]、环境行为[10][11]、生态文明素养[12]等,概念的界定主要在环境与生态知识的认知、环境文明行为的价值判断、环境危机的忧患意识、环境保护的自身与社会行为和环保有力措施与相关技能等方面的侧重有所差异,但其内涵基本一致,都是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参与环境问题的主动性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动性等。在众多研究中,Hines等提

绿色化学原理与绿色产品设计

绿色化学原理与绿色产品设计及 其发展趋势 史文华 2140420102 指导老师:杭教授 [摘要]论述了绿色化学理念和基本原理以及主要介绍绿色产品设计的概念, 重点探讨了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化工过程中的实施,即不断开发新的化学催化过程, 提高反应的原子经济性, 选用新的合成原料;采用不对称催化剂、分子筛固体酸碱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等高选择性、高活性的催化剂;采用水、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氟碳相等无毒无害溶剂和固态反应;重视生物质的利用和化学产品的绿色化等。绿色产品设计主要研究从产品需求、设计、制造到销售、使用、废弃与回收再生的广义产品生命周期设计,并行地考虑产品生命周期中每一个阶段产品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木文主要介绍绿色产品设计的概念、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关键词]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理念;绿色产品设计; 前言 绿色化学理念其内涵是一种思想认识观念。绿色化学理念同样是人们在社会发展、生产建设、科学研究、生态保护等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思想认识、发展观念、实践精神及超前意识。绿色化学理念具有导向性、协调和评鉴功能,它引导着人类生产活动的方向,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生产环境,也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人类生产活动的效益和人们的生活质鼠绿色化学理念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作为一种理念,它既是社会的产物,又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和能动作用。绿色化学理念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必然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以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 人类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的今天,而临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资源的缺短、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等一系列世界性的难题,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怎样保护好环境和维持生态的平衡,如何从源头和根本上解决好环境和资源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绿色化学理念便应运而生。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日标要求任何一个化学活动包括使用的化学原料、化学和化工过程以及最终的产品,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都是友好的。绿色化学的研究成果,对解决环境问题,对化学科学和化工生产的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