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症状包括疼痛、麻木、刺痛和感觉异常等。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

目前,该疾病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对一些患者效果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α-硫辛酸和普瑞巴林这两种药物备受关注。

α-硫辛酸是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保护神经的药物,可以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和减轻神经病变的症状。

普瑞巴林则是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药物,通过抑制疼痛传导神经元的兴奋性来减轻疼痛感。

结合使用α-硫辛酸和普瑞巴林可能会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更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

本研究旨在探讨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并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通过对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机制的研究,我们希望为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的意义。

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目前,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易出现药物耐受性和副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的联合应用是否能够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通过研究分析α-硫辛酸和普瑞巴林的药理作用、联合应用的理论基础和疗效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易出现耐药性和副作用。

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其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

本文旨在探讨α-硫辛酸和普瑞巴林联合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概述、α-硫辛酸和普瑞巴林的作用机制以及临床试验结果均被讨论。

结果显示,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可显著缓解疼痛症状并改善神经功能。

本研究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认为该联合治疗方案在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α-硫辛酸、普瑞巴林、联合治疗、临床试验、疗效分析、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常见于糖尿病患者中。

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损伤所致,患者常出现神经痛、烧灼感、刺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传统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及控制血糖水平,但效果有限且不稳定。

近年来,α-硫辛酸和普瑞巴林被发现在治疗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α-硫辛酸是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物质,可以减轻神经病变所引起的疼痛感受。

而普瑞巴林则是一种镇痛药,可以调节神经信号传导,减轻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

本研究旨在探讨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并对其临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该联合治疗方案的机制及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

通过对α-硫辛酸和普瑞巴林单独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进行分析,以及结合临床试验结果,评估联合应用两者是否能够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疼痛及神经功能障碍的程度,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辛酸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等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传导速度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有5例患者发生轻度头痛、胃肠道反应、颜面潮红等症状,对照组组有3例患者发生轻度胃肠道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可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甲钴胺;硫辛酸;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为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为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1]。

目前,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症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

甲钴胺为维生素B12衍生物,有助于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促进受损神经修复,但是其单独应用效果不佳。

该研究为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佳治疗方案,将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用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中,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

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39~65岁,平均年龄(52.6±4.2)岁。

硫辛酸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效果分析

硫辛酸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效果分析

硫辛酸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效果分析目的针对使用硫辛酸对糖尿病末梢神经发生病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做以分析。

方法随机择取80例患有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行以甲钴胺片和硫辛酸,3w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使用硫辛酸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使用甲钴胺的参照组。

结论在临床当中,硫辛酸对于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患者而言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

标签: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硫辛酸;治疗效果糖尿病患者并发末梢神经病变(简称DPN,下文以此代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在患病早期就会发生,通常在经过确诊之后1年左右会有7%的概率出现神经病变症状,如果糖尿病病程超过25年,其出现概率将会达到50%左右[1]。

该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硫辛酸是对其进行治疗的一种全新的抗氧化药剂,能够缓解DPN的症状[2]。

在本文当中将就此展开分析,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患有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患者当中择取80名,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40名),实验组当中包括男性患者22例以及女性患者18例,年龄均在43~75岁,平均数是(59.13±3.11)岁,病程均在1~5年之间,平均数是(2.41±1.21)年;参照组当中包括男性患者23例以及女性患者17例,年龄均在44~76岁,平均数是(58.98±3.12)岁,病程均在1~6年,平均数是(2.39±1.12)年。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进行对照分析。

1.2方法首先,对全部患者以相同的饮食结构调整、良好的运动习惯、胰岛素注射等措施,令患者的血糖值始终处于稳定水平(空腹血糖值5 m;②缓解:患者主诉临床症状好转,且腱、膝盖反射有明显好转,肌电图下神经传导速度每秒增加3~5 m;③无效:患者的各项症状没有显著好转,甚至有恶化的趋势。

α硫辛酸结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分析

α硫辛酸结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分析

α硫辛酸结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分析目的分析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使用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2015年6月—2017年7月间选取该院收治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的原则、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实驗组(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和对照组(甲钴胺治疗),每组57例,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影响。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疼痛程度以及血糖水平出现明显改善,且实验组降低幅度远远大于对照组;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传导速度有所增强,实验组大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α硫辛酸与甲钴胺的联合使用对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甲钴胺单一用药,且安全性较高。

标签: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α硫辛酸;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功能异常的现象,下肢疼痛、肌肉萎缩、神经传导异常等均会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此种疾病的药物很多,但效果不能达到期望值,而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发现α-硫辛酸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该次研究中重点分析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使用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2015年6月—2017年7月间该院收治的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的原则、按照就诊顺序分成实验组(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和对照组(甲钴胺治疗),每组57例,其入选标准是: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在46~72岁[实验组平均年龄为(59.4±10.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0.6±10.2)岁];男女比例为68∶46(实验组男女比例为33∶24、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5∶22);有明显的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功能异常现象(神经痛、麻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对α-硫辛酸、甲钴胺无过敏反应;无α-硫辛酸、甲钴胺使用禁忌证,研究经过医院委员会批准同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通过联用α-硫辛酸及甲钴胺的治疗价值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通过联用α-硫辛酸及甲钴胺的治疗价值分析

· 糖尿病与并发症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11月糖尿病新世界 DIABETES NEW WORLD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通过联用α-硫辛酸及甲钴胺的治疗价值分析高远,陈华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江阴 214400[摘要] 目的 评估联用α-硫辛酸及甲钴胺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掷骰子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99例。

前者采用甲钴胺治疗,后者采用α-硫辛酸及甲钴胺联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氧化应激指标与炎症因子指标、神经传导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单药组,丙二醛、超敏C 反应蛋白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治疗后腓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α-硫辛酸及甲钴胺联用治疗具有良好效果,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指标,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较为适用。

[关键词] α-硫辛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11(b )-0180-04Analysis of the Therapeutic Value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tients by Combination of α-Lipoic Acid and MecobalaminGAO Yuan, CHEN Hua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Jiangyin People's Hospital (Jiangy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tong University), Jian⁃gyin, Jiangsu Province, 214400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combining α-lipoic acid and mecobalamin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A total of 198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dmitted to Jiangyin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21 to Sept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single drug group and combin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dice rolling, with 9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former was treated with mecobalamine, while the latter was treated with α-lipoic acid and mecobalamine. The effi⁃cacy, oxidative stress index and inflammatory factor index,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ombin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that of monotherapy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treatment, superoxide dis⁃mutase in combin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monotherapy group, and malondialdehyde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monotherapy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treatment of posterior peroneal nerve, ulnar nerve and median nerve in combin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monotherapy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combin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single drug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α-lipoic acid and mecobalamin combination therapy has good effect,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indica⁃tors of nerve fun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tients is more applicable.[Key words ] α-lipoic acid;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cobalamin; Adverse effects周围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致残的重要原因[1]。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2例疗效观察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2例疗效观察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2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将124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

两组病人治疗期间,禁止用止痛药、血管扩张药及其他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

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病人的血糖并使之达标。

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 -硫辛酸600mg静滴,每日1次。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甲钴铵1000μg静滴,每日1次。

连用2周。

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5.5%;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5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标签: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硫辛酸;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

其发病与血管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神经營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无特效疗法[1]。

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采用国产-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62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男68例,女56例,平均年龄(52.4±11.2)岁,均符合1997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病程1~15年,同时伴有:(1)有明显的自发性神经痛和麻木等神经病变症状;(2)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MCV)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减慢;(3)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患。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2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均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两组病人治疗期间,禁止用止痛药、血管扩张药及其他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

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病人的血糖并使之达标。

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 -硫辛酸(商品名奥力宝)600mg静滴,每日1次。

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对于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疼痛症状。

而α-硫辛酸和普瑞巴林作为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药物,其疗效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α-硫辛酸可以通过抗氧化、抗炎、抗血糖及保护神经等多种途径发挥治疗作用;而普瑞巴林则可以通过抑制谷氨酸释放、减少神经元的过度兴奋等途径来缓解疼痛症状。

本研究旨在探讨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探讨该联合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和生活质量下降。

α-硫辛酸和普瑞巴林作为常用的治疗药物,具有镇痛和神经修复的作用,有望合理应用于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

本研究旨在验证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对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和依据,进一步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和减轻其疼痛感,同时也为完善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合并症状之一就是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该病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疼痛和不适感。

目前,临床上已经有关于α-硫辛酸和普瑞巴林的单独应用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报道,但关于两者联合应用的疗效分析还相对较少。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α-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治疗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店实践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

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该联合治疗方法的分析评价,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医学研究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类似疾病的治疗探索提供一定的启示。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有助于深入探讨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思路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分析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 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124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62 例。

对照组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甲钴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以硫辛酸注射液(600mg/d)静脉滴注。

3 周为1 个疗程。

然后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 96. 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36. 9%。

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硫辛酸;药物治疗;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 06(b) -0094-02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 DN)是糖尿病长期并发症中最常见之一。

病变可累及周围神经与中枢神经。

该病变症状出现早,危害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认为慢性持续性高血糖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和神经性疼痛的
1 / 5
主要致病机制。

对该病至今尚缺乏特异性病因疗法。

但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症状。

为了探讨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该研究选取大冶铁矿医院2019 年 7 月―2019 年 11 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剔除有脑血管意外等其他疾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共 124 例分为 2 组,一组采用综合治疗,一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再加用硫辛酸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124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男 7
2 例,女 52 例,年龄42―78 岁,平均(62. 34. 6)岁;糖尿病史10―20 年,平均(14. 83. 8)年。

患者符合(1999) 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 5 个月―12 年,平均病程为(4. 12_3)年。

考虑到目前还缺乏统一的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标准,该院采用简化的诊断标准:
①糖尿病证据:
②有感觉运动或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且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肌肉病变;③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异常。

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62 例。

1. 2 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两组都用口服降糖药和(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静脉推注甲钴胺 500 g/d。

---------------------------------------------------------------最新资料推荐------------------------------------------------------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以硫辛酸注射液 600mg(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滴注, 1 次/d, 3 周为 1 疗程。

具体是 600mg 的硫辛酸注射液加入 250mL 生理盐水中,避光静脉滴注时间约60―90min。

所有患者 1 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 3 疗效评价显效:
肢端疼痛、麻木、乏力明显减轻,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

腱反射明显改善:
有效:
肢端疼痛、麻木、乏力轻度减轻自觉症状好转腱反射有所改善;无效:
症状无改善,腱反射无改善。

1. 4 统计方法该研究所得数据均使用 SPSS13.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进行 t 检验。

2 结果 2. 1 两组疗效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 96. 77%,明显高于对照组 37. 10%。

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见表 1。

2. 2 不良反应研究组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有 4 例(6. 45%)其中有 3 例患者出现头痛、眩晕; 1 例患者出现恶
3 / 5
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均通过减慢滴速或降低浓度缓解。

对照组有 3 例,其中有 2 例患者出现皮疹, 1 例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

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3 讨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可高达20%―90%,乃至 100%。

发病机理有多种学说。

2003 年, Vincent 提出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发展的所用机制都跟氧化应激的某个通路有关。

继之,Banting 奖得主 Brownlee 又提出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的统一机制。

认为高血糖诱导细胞产生过多的活性氧簇( ROS)是多元醇途径、糖基化终产物(AGEs)途径、 PKC 途径、己糖胺途径激活的一个公共上游事件。

持续的高血糖,抑制了 ATP 的合成,使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功能受损,电子传递速度减慢,过多的电子与分子氧结合,产生过多超氧化物,触发氧化应激。

硫辛酸具有直接清除活性氧作用,并在体内通过氧化一还原循环再生维生素 c、 E 以及谷胱甘肽(GSH)等发挥抗氧化能力,促进增加的氧化胁迫与下降的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平衡。

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运输及利用。

可以降低神经组织的脂质氧化现象,阻止蛋白质的糖基化作用;
---------------------------------------------------------------最新资料推荐------------------------------------------------------ 且可抑制醛糖还原酶,因而可阻止葡萄糖或半乳糖转化为山梨醇用。

因此硫辛酸和甲钴胺被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制定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推荐为对症处理的第一阶梯用药。

李延鸿嘴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硫辛酸的随机对照实验,也指出硫辛酸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是有效的,为上述推荐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从研究发现,加用硫辛酸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 96. 77%,明显高于没有加用硫辛酸组的 37. 10%,硫辛酸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并且不良反应率较低(6. 45%),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5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