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人心的力量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谏逐客书试题及答案解析、全文翻译

谏逐客书试题及答案解析、全文翻译

谏逐客书试题及答案解析、全文翻译文言文阅读(一)谏逐客书(李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

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土,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善用语言的力量》中考议论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题)

《善用语言的力量》中考议论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题)

《善用语言的力量》中考议论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题)1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善用语言的力量何冠军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維的载体。

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

“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

”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样的效果。

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

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

《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

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

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

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題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

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

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

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上海市六校2024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六校2024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六校2024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光(节选)鲁迅陈士成一见县考的榜,便先在十二张榜的圆图里细细地搜寻陈字。

陈字也不少,似乎也都争先恐后的跳进他眼睛里来,然而接着的却全不是“士成”这两个字。

凉风吹动他斑白的短发,初冬的太阳还是很温和的来晒他。

但他似乎被太阳晒得头晕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

这时他其实早已看不到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的游走:考了秀才,上省去乡试……绅士们千方百计的来攀亲,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扁额……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

他觉得涣散了身躯,惘惘的走向归家的路。

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七个学童便一齐放开喉咙读书。

“回去罢。

”他迟疑了片时,这才悲惨地说。

他们一溜烟跑走了。

“这回又完了!”他大吃一惊,这分明就在耳边的话,回过头去却并没有什么人,仿佛听得嗡的敲了一声响,自己的嘴又说道:“这回又完了!”他屈指想,十一,十三回,连今年是十六回,竟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有眼无珠,也是可怜的事,便不由嘻嘻的失了笑。

然而他愤然了,蓦地从书包布底下抽出誊真的制艺和试帖往外走,刚进院门,却看见满眼都明亮,连一群鸡也正在笑他,便禁不住心头突突的狂跳。

别家的炊烟早消歇了,而陈士成还不去做饭。

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

他还在房外的院子里徘徊,耳边似乎听到急促的低声说:“左弯右弯……”他耸然了,记得了。

那时他不过是十岁有零的孩子,躺在竹榻上,祖母便坐在榻旁边给他讲有趣的故事。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回顾经典,总有一种力量让人热血沸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经典文艺形象跨越时空传递着精神力量。

何为经典文艺形象?经典文艺形象指的是,文学艺术创作深为受众喜爱、经过一定时间检验、具有经典意义的艺术形象。

经典文艺形象不局限于某一艺术门类,以不同的审美知觉形式使人们获得不断强化的美好审美经验。

一个人物形象能够成为经典,必须具备传世性和普适性,也就是说,既经得起时间考验,又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和喜欢。

经典文艺形象何以具有如此魅力?一方面,作品立得住,故事足够精彩,经得起反复品味和时间考验,其中的文艺形象往往也会深入人心,流传久远。

古往今来,那些被广泛接受和传诵的文艺作品,从《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到《茶馆》《骆驼祥子》等舞台经典,无不因为其反映生活本质,使人们为之动容、动情、动心。

这样的文艺作品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其中的文艺形象也会启迪人们发现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心灵之美,进而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经典文艺形象身上浓缩着家国历史、时代印记和人性光辉,即便经历时代变迁,艺术魅力也不会因此削减。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

经典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对经典作品的这一评价,同样适用于经典人物形象,尤其是“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三大要素。

性格考试题(带答案)

性格考试题(带答案)

性格测试题请据实回答以下的问题:1.你个性温和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2.你做事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3.你有活力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4.你善解人意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5.你独立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6.你受人爱戴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7.你有说服力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8.你富有同情心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9.做事认真且正直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10.你大胆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11.你精确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12.你适应能力强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13.你强势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14.你是否积极主动?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15.你害羞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16.你组织能力好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17.你镇定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18.你勇于学习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19.你爱说话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20.你小心翼翼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21.你注意细节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22.你反应快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23.你的协调能力好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24.你勤劳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25.你慷慨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26.你外向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27.你令人愉快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28.你传统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29你亲切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30.你工作足够有效率吗?a.非常同意b.比较同意c.差不多d.一点同意e.不同意答案:把第5、10、14、18、24、30题的分加起来就是你的“老虎”分数;把第3、6、16、19、26、29题的分加起来就是你的“孔雀”分数;把第1、8、15、17、25、28题的分加起来就是你的“考拉”分数;把第2、9、11、13、20、21题的分加起来就是你的“猫头鹰”分数;把第4、7、12、22、23、27题的分加起来就是你的“变色龙”分数。

《包容,成就人生高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包容,成就人生高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包容,成就人生高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0—23题。

(9分)包容,成就人生高度①“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

”美国前总统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林肯以对政敌宽广的胸怀,回答了反对他的议员的质疑,也使他在政坛声名鹊起。

可见,包容,成就人生高度。

②其实,包容是人生一种不可缺少的风度,也是决定事业高度的一个尺度。

用包容并蓄的气度,将对自己不利的人心凝聚为对己有力的力量,这才是真正的领导。

曹操政治抱负大,在用人上,气度也不同凡响。

“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原为袁绍记事,替袁绍写文章,将曹操挖苦得骇然汗流。

曹操抓住他后,惜他文采出众,只教训了几句,仍任他管文书的官。

曹操对待投降过来的人,一不计前嫌,二不试试看,与自己原班人马一视同仁,量才放手而用,得益甚大。

可见,原谅他人,受益自己,这不仅是一种宽厚,也体现了闪亮的人生智慧。

③人说“大将气度”,包容不可少,要容人之过,不计前嫌。

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侍郎李昭德曾说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娄师德也不计较。

他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以德报怨,历经风霜雨打,仍然用平和的心态、开阔的心胸为人处世、从政为官。

这种包容是一个成大事者必备的品格。

④只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才能成就大业,成常人难成之举。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唐太宗宽容了魏征,成就了“贞观之治”;蔺相如宽容了廉颇,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佳话;鲍叔牙宽容了管仲,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

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

⑤包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种散发仁爱光芒的境界,更是一种心怀坦荡,凝聚力量的“利器”,是助你成功的神奇力量。

课堂练习试题(附答案)

课堂练习试题(附答案)

课堂练习第1课时1.下列立意不新颖的一项是()A.有篇作文《人一定要往高处走吗?》的立意为:只要能达到自身发达的目的,暂且往低处走一走也无妨。

B.对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写作,有篇作文《人生的选择》的立意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想建立累累战功,由士兵当将军;有的人想效仿比尔盖茨从事高科技,发财致富,而我只想当一个平平凡凡的教师,这是我的最佳选择,我的最佳答案。

C.以“水”为话题写作,有篇作文的立意为:由水联想到全国军民抗击洪水所谱写的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由此想到整个中国历史和水的联系,大禹治水,李春架设赵州桥,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旧社会一淹就是大半个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兴水利,疏河道,造大坝,建小浪底、三峡工程……于是作者提炼出“中国的历史是水”的抒情主题。

D.有篇作文《良师》的立意为:张老师认真批改作业,带病参加工作,经常找学生谈话,沟通思想,教我们如何做人,是我们的良师。

答案:D2.读下边的材料,从下列选项中找出立意最准确的一项()(1)一秀才被一条小沟挡住去路。

他翻开书仔细看,却怎么也找不出过沟的方法。

一老农告诉他,跳过去就行了。

秀才听了他的话,双脚一蹬,往上一跳,竟落在沟中。

老农说,不那么跳。

说罢,他单脚起跳,一跃而过。

秀才看了埋怨道:“单脚起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该说跃,不能说跳。

”(2)湍急的河上有一位哲学家和船夫乘小船过河。

哲学家说:“船夫,你学过外语吗?”船夫说:“没有。

”哲学家说:“你研究过历史吗?”船夫说:“没有。

”哲学家摇摇头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的生命。

“你学过数学吗?”船夫说:“没有。

”哲学家说:“你简直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

”这时,一阵狂风把船吹翻了。

船夫说:“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

”船夫说:“那你将失去整个生命!”A.人贵有自知之明。

B.在别人遇到危险时不能袖手旁观。

C.妄自尊大没有好下场。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广东省六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六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届高三第二次六校联考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试题注意事项:1.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的规定位置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

说服就是运用语言来对具体的他人作劝说、解释、说明,以期对他们有所影响。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太阳与风》的故事:太阳与风进行比赛,看谁能使穿着外套的行人脱掉外套。

风刮了又刮,但刮得越凶,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

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行人感到身体出汗了,就把外套脱了下来。

这个故事可以用作“说服强于强制”的寓言。

希腊哲学家芝诺对说服有相似的说法,他称说服是一只摊开的手掌,而不是一个攥紧的拳头。

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

②说理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或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讲理”的文明秩序。

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情况下发生的;说理使得人类能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

然而,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

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和“匕首”。

这种“说理”观念令无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

③说理是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并不就是说理。

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骂和谩骂,都可以说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

说理的“发表意见”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也称主张或看法),另一个是“理由”,结论是由理由来支持的。

当然,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未必都确实或可靠,因此需要评估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服人心的力量
考试时长:60分钟总分:100 及格线:60 考试时间:2017-10-26 11:0 11:15
89分
1.一个优秀的领导具备良好的领导力,包括公正力等。

公正力从领导思维角度说体现的是法
治思维,从领导行为角度说体现的是()。

(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观察
o B.倾听
o C.表达
o D.行动
2.()是说服人心力量之源。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承诺
o B.尊重
o C.互信
o D.价值共识
3.“人类独有的能力是,说服人或被人说服”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的名言。

(单选题3
分)得分:3分
o A.罗素
o B.培根
o C.莫尔
o D.贝克莱
4.在说服别人时,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这体现的是()原则。

(单选题3分)得分:3

o A.包容
o B.互利
o C.语境
o D.尊重
5.从说服力的软硬权力资源金字塔可见,领导工作的基础是()。

(单选题3分)得分:
3分
o A.用好权力
o B.有效沟通
o C.说服人心
o D.强制执行
6.我们处理突发事件、危急事件的前提是做好()。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权力安排
o B.心理分析
o C.武力预备
o D.利益相关方分析
7.张伯伦以人格的魅力吸引人,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以坚定的信念改造人,以模范的行动
带动人,以价值的力量说服人。

总结起来,张伯伦的成功主要依靠()。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说服之道
o B.威严之行
o C.威信之言
o D.霸权之权
8.要把事情处理好,紧要关头()必须第一时间出场全权负责。

(单选题3分)得分:3

o A.权威人物
o B.相关利益人
o C.事故负责人
o D.新闻媒体
9.说服力是指综合运用软硬权力资源,通过()使对方改变态度、认知甚至行为。

(单选
题3分)得分:3分
o A.沟通
o B.诱导
o C.买卖
o D.命令
10.下列不属于说服之道的具体内容的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以人格魅力吸引人
o B.以真挚情感打动人
o C.以坚定信仰感召人
o D.以命令的方式要求人
11.跨越三个世纪的三次演讲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年11月19日林肯演讲
o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演讲
o年8月28日奥巴马演讲
12.作为领导,恪守承诺才会让对方放心,承诺首先要合规合法,要语意清晰,要做到(),
切忌模棱两可。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语气坚定
o B.实在可靠
o C.可操作
o D.可预见、可衡量
13.老子将领导力划分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是()。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下知有之
o B.亲而誉之
o C.畏之
o D.侮之
14.用权方式包括()。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恰当选择命令
o B.劝说
o C.交易
o D.奖惩
15.领导行为可以包括()。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观察
o B.倾听
o C.行动
o D.表达
16.一名合格的领导,应具备的思维能力有()。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战略思维
o B.批判思维
o C.辩证思维
o D.法治思维
17.领导力具体包括()。

(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领导思维
o B.领导语言
o C.领导行为
o D.领导气度
18.说服力原理框架包括()。

(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说服
o B.沟通
o C.谈判
o D.用权
19.林肯在葛底斯堡战役公墓落成纪念演讲中提出的口号包括()。

(多选题4分)得分:
4分
o A.民享
o B.民有
o C.民用
o D.民治
20.领导要懂得包容。

包容就是给予(),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认知和自主选择纠错的
行动。

(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空间
o B.金钱
o C.时间
o D.精力
21.在做好承诺、尊重、互信等原则后,修辞用语就不是很重要了。

(判断题3分)得分:
3分
o正确
o错误
22.对于领导来说,没有影响力就是没有说服力。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3.领导不一定要有谈判能力,交流就能解决问题。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4.要说服老百姓,就要打铁必须自身硬。

要严格党纪党法,用党内反腐败来说服老百姓。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5.领导人手中有权力,要慎用节用硬权力,用权不能给人强势之感,更多地通过沟通直至
说服来解决。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6.想要沟通谈判成功,是不需要妥协的。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7.说服人心要用明确清晰、毫不含糊的语言释放对方关切的信息,不让对方产生多种解读,
避免纠缠容易产生分歧的枝蔓细节。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8.要想征服人心,不仅要有权还要有威。

威望、威信、威严是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29.给予尊重,对方才会宽心。

尊重的态度决定人心的距离。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30.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误解,为说服做准备。

(判断题3分)得分:3分
o正确
o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