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一、引言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着民族的智慧与精神。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本文试图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与价值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领略古人的智慧,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2.传承民族文化。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育民族精神。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如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汲取民族精神的营养,培养良好的品质。

三、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方法单一。

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教学内容枯燥。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诗词的背诵和默写,忽视了诗词的意境和内涵,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流于表面。

3.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古诗词教学评价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应试心理。

四、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1.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应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注重诗词意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的意境,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魅力。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诗词创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完善评价体系。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表现。

小学古诗教学论文

小学古诗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摘要:小学古诗教学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本文拟通过对现行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促进高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教学现状改进建议中国是诗的国度。

古代诗歌就像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光芒四射、灿若晨星。

它是祖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古诗作品语言精练、思维跳跃、文字古奥,又加上诗人们创作时的用事用典,以及一些古代名物被逐渐淘汰出历史而不为现代人所知,向小学生传授古诗存在一定难度。

一、探讨教师古诗教学的现状1、重视对作者性格、经历及诗歌写作背景的挖掘,但又太深太透我们必须承认,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正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要鉴赏诗歌,对其情感脉络有个准确的判断,必须把握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本的创作背景。

正因为如此,介绍作者经历及诗歌写作背景这个环节无论是在传统教学中,还是在现代教学中都被强调。

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过细的介绍作者经历与时代背景,一、会让学生脱离文本。

使其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他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知识上去,而失去了探索诗歌本身的兴趣。

二、会增加部分学生感知的难度。

毕竟小学生的历史文化积淀太浅,难以跟上老师的思维。

有时老师讲的太过投入,学生却是一片茫然。

2、重视对字、词、句的解读,强调诗歌的背诵,但没有大力提倡其在习作中的运用在小学古诗教学中,仍然存在结合课下注释,先解释一句中的重点词,接着解释每一句诗歌的意思,之后将全部诗句串联起来,最终让学生复述诗意,用自己的话将古诗词翻译成白话文的教学方法。

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基础夯的扎实,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比较到位,但缺点也不言而喻——诗歌的美感被破坏殆尽。

另外,大多数老师都会要求学生背诵本课诗词。

但背诵的目的不太明确,好像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有意识的指导学生于写作中运用古诗句。

有数据表明,即使作为高年级学生,在说话或写作时,能经常运用古诗词的仅占22%,2%的学生根本不会用,2%的学生认为用不着[1]。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篇第一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改进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

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研究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研究。

低年级的古诗词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词的含义理解表现为蜻蜓点水。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学体制。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记忆力也处在最强的阶段。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加强对于古诗词的背诵和朗读。

让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的心态,这能够使得学生在古诗词研究过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诗词的文化。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积累,而背诵往往就是学生对于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

因此,欣赏朗诵,理解背诵,能够使得学生在研究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多数是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头联、颈联、尾联应怎样读,需要教师给予很好的指导。

教师的示范朗诵对学生理解诗词具有很大的帮助,重视朗诵是诗词教学的根本。

古诗词都有严格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熟读还可以促进背诵。

2.合理联想,深入理解3.联系生活,运用诗词作者:赵思雪工作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丰乐乡双营小学第二篇: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利与法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利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读写结合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其头脑中会自觉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对文章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思想会进行分析,因此,大量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具有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论文小学语文课本节选的古诗词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所以更需要学生精读、悟读。

而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又是最难把握的。

精短的古诗词蕴含的内容、哲理和感情是丰富的,教师讲深了学生很难听懂,讲浅了又觉得意犹未尽。

如何找到古诗词教学的“最正确路径”?下面对几条探索路径作简要描述。

“符号代表一种智性的认知的意义。

每一个语言符号,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诞生,形成了一定的效果。

”古诗是中国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积淀,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带着我国民族文化传统浓厚色彩的“密码”,它也是解开中国传统文化的“键码”,只有开启它,才能进入古诗词的魔幻世界。

在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为帮助学生掌握开启古诗的密码,干国祥老师先自己作了一首“诗”——《寻隐者喜遇》:“柳下问童子,言师采茶去。

只在此山中,坡南向阳处。

归来天色晚,把酒庆欢聚。

”然后再引导学生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进展比拟。

通过比拟,学生发现了其中的“密码”,原来,诗中的“松、药、云”以及“不遇”都具有一种特定的象征意义:“松”代表“高洁之士”,“药”代表“隐者、长生、济世”,“云”那么是指“隐逸安闲”。

即使“不遇”,也比“喜遇”好,因为它也是一个“语码”,代表着想见而未见的“神往与神会”。

古诗词中,柳、梅、竹、桃花、明月等物象都可能是“语码”,教师应带着学生寻找并开启古诗的“密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钱钟书先生说:“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情思的客观物象。

“凸显意象、营造意境”是古诗的精华。

品味古诗的意象之美、意境之妙,可以用“复原法”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与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自主展开阅读,学会从文本中找到看似矛盾之处,提出问题,产生探究兴趣,积极解决疑惑,从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改进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

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

低年级的古诗词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词的含义理解表现为蜻蜓点水。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学体制。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记忆力也处在最强的阶段。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加强对于古诗词的背诵和朗读。

让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的心态,这能够使得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诗词的文化。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积累,而背诵往往就是学生对于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

因此,欣赏朗诵,理解背诵,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多数是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头联、颈联、尾联应怎样读,需要教师给予很好的指导。

教师的示范朗诵对学生理解诗词具有很大的帮助,重视朗诵是诗词教学的根本。

古诗词都有严格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熟读还可以促进背诵。

2.合理联想,深入理解古诗词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为其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者当时的氛围,让读者进入遐想之中。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点滴谈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构成了小学语文学习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将古诗词教学提升到更高层次,意在让学生从古诗文博大精深的艺术价值,人文涵养中吸收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

但由于古诗词大多有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孩子们很难理解其诗意,感悟其诗情、诗境,那教师如何教好古诗,学生如何学好古诗,怎样让这支民族”瑰宝”焕发新的光彩呢?现在,我借鉴前人的一些经验及自己的一些摸索,浅谈一下如何进行古诗教学。

一、情境感悟中品古诗1、导语渲染入诗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只有把学生带进诗境中,才能缩短他们与久远事物的距离,而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往往能把孩子带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中去,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就像磁铁,能一下字把学生的注意力凝聚起来。

”特级教师于涟也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孩子的情,首先得从导语入手。

”的确,情境渲染”以导激情”,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引领孩子进入情境。

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教《长相思》,读”故园无此声”一句时,他先描述:”顶顶帐蓬,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观!然而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然入睡?”请进入这样的情境读,学生深情地读了以后,他又描述:”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宁静祥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请进入这样的情境读。

老师动人心弦的导语仿佛将孩子们带进了那个宁静祥和的故园里,我想此时,孩子们读起来也会声情并茂。

2、紧抓诗眼悟诗情眼睛是最能传神的器官,被人称为心灵的窗户。

人有眼,诗歌亦有眼,把握诗眼是理解诗意的一个关键,透过诗眼,可以窥见诗人神府,可以把握诗的灵魂。

李吉林老师也曾说过:”诗眼的咀嚼,是诗歌教学的着力处。

”请看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片断:师:请认真诵读全诗,看看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是哪个字?生:”喜”字。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共3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共3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小学语文古诗课堂古诗教学策略再思考在小学阶段,学生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不断的接触外来汉语的学习。

因为,认识其它事物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学习与表达基本功,学生积极地参与意识能够得到激发。

因此,再遇到新鲜事物才会表现出良好的语言功底,增强自身的语言理解技巧。

因此,通过创新学习模式教授小学生语文古诗课程,可以激发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

首先,应该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主动性,这也是开展互动与交流的良好开端。

例如,进行基础语文古诗阅读教学时,不能遵循传统的古诗课教学理念,除了读就是读写,授课教师过多进行说教式授课,即授课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学习,这只是一种效果不好的方式,一味的记或者是死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得到激发,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课堂互动交流的氛围。

这样的教学模式进程中,学生的言听计从表现良好,课堂参与效果却很差,这根本没有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真正提高。

一、以心得交流为契机,增强课堂的实效性不能单纯的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作为学校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方式。

因为,小学生语文古诗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交流主动性,从识字方面的浅显学习再到古诗阅读分析能力的转化,古诗阅读的时效性要得到体现,也是实现学生自主发挥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例如,对于以下问题:低年级出现学习跟不上,理解能力欠佳、较高年级学生不能抓住诗词重点和诗词传递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课程结束没有相应的读书心得或者是古诗学习无重点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从课堂上的交流来获得。

但是,他们往往都是被动的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比如,授课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个课后作业,如收集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的古诗词。

将学生通过大脑涌现出来的看到过的大量诗词进行总结,并进行合理的分析。

论文《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

论文《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

浅谈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孝昌县农庄小学胡晓凤摘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语文古诗文教学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

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呢?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及其重要地位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它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淌的是祖先们沉重的生活;它抒情真挚、感人肺腑,道不能道之景,抒难抒之情;它写景自然、怡人耳目,引人遥看“西岭千秋雪”,注目“万里送秋雁”,听得“十里蛙鸣”,闻到“十里荷香”。

故而,古诗词当之无愧成为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

加强古诗词习诵,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原则1、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语文课程标准在“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一段明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的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就表明,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要以阅读和记诵为主,强调要有一个对古诗文阅读记诵的“过程”。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的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在低年级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

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

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有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能力。

自读后,可指明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在教学时注重写法上的学习与指导。
这其中尤其对修辞手法对仗、韵脚的押韵……做重点指导。
引导学生仔细去品味,去感受,去吟诵,学习方法,领悟语感。
其次,从不同体裁入手,由浅入深。
在指导时先引导学生试着对对联。
经过一段时间的有目的训练学生能够给上联对下联,后来部分学生可以规定内容的自创对联如笋从竹根生,子从母腹落这样的感恩对联。
一利用网络资源,学唱古诗词名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后主的惆怅;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的无耐,唐宛的哀怨……这些打动人心的千古绝唱不仅对学生的积累起到兴趣上的激发,同时使学生对诗词作者的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进一步让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火焰高涨;当然对学生的音乐熏陶也起了一定作用。
愿古诗词这朵文学奇葩在信息化的现代仍能独领风骚。
浅谈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古诗词特征分析及教学策略古诗词教学小论文
渐渐地开始试写绝句。
刚开始规定内容的写一句,或对一句,慢慢地两句两句对,到袭润万物,早有劲草争春娇。
这样的佳句就是这样训练的产物。
为此我们还办了班级对联展,绝句展,看着学生的成果,感受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我真的很欣慰。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博大精深的内容,从《诗经》至今源远流长地发展史蕴涵了中国上下五千的文明。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古诗词的教学侧重在诗的背诵及诗意的理解上,对于作者及写作背景往往一带而过,一节课下来,我教得累、学生学得更是乏味。
我常反思古诗词教学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到底是什么?可惜总是无果。
直至一个寒假,我无意中看了一本《中国古诗词名人故事》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古诗词名家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一个三十几岁的人又不由自主的拿起笔,做起了笔记。
二、巧积累,俏吟唱,激发高涨的兴趣之火
积累的重要性我们都清楚,新课标也在着重强调。
如何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接受,愿意积累、主动积累,积累出兴趣、积累出情趣也是我一直探寻的问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一曲《水调歌头》敲开了我的心门,是呀,那么多优美的古诗吟唱,是一种多么好的方式呀,为什么我不合理运用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总结出两种吟唱诗词的方式,这两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积累古诗词的兴趣,还能给学生以音乐美的熏陶、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
不知有多少次,我走过学生身边,听到他们情不自禁地吟唱着《将进酒》《虞美人》《钗头凤》……这样的旋律,不禁释然。
二借助音乐课上学过的旋律,自配乐吟唱诗词
网络上的千古绝唱固然旋律优美,丝竹之声悦耳动听,但毕竟有限,为了更好的把吟唱诗词这种形式推广到教学中,我便想到了音乐课上学生学过的歌曲旋律,这些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是他们天天的课前歌声内容,对他们而言再熟悉不过了,所以我便大胆借东风《草原上》成功的成为《清平乐、村居》的载体,当蓝天高,太阳照,草原好热闹……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随着我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吟唱,学生便也情不自禁地唱起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三、树自信,促创作,展示别样的兴趣之果
语文的学习归结起来无非是学以致用,学生最终能将其化为已有,为已所用,写出好文章。
而诗词这种特殊体裁,对学生而言多数作用无非是谁问我能答上,能背出便罢了。
这常让我觉得下了那么功夫,有点可惜。
为什么不落实到写上呢?这是困扰了我很长时间的问题。
最终虽然很难,但我还是迈出了这一步,而且收效颇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迷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随着这些诗词的接触,我便更喜欢古诗词了。
从教以后我对古诗词的教学也是情有独钟。
十年的经验下来,我觉得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即怎样让学生主动去学,乐于去学,古诗词教学的成败皆兴趣使然。
一、探背景,品人生,点燃心灵兴趣火种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遍又一遍载着我的激动,载着学生的浓浓兴趣。
从此以后《草原小姐妹》、《柳树姑娘》、《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甚至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它们的旋律都可以在我们的语文课上传出。
习惯成自然,渐渐地,学生会自选乐曲主动为诗词配乐,学生在吟唱的过程中,在音乐的美感中,在创作地喜悦中将诗词学习、积累完成,可谓一举多得。
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
忆往昔,赏古韵,探教学
吉林省桦甸市第十小学刘丽英
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这是儿时的我第一次从黑白电视上听到的林大秀的千古绝对,当时深深震撼了我幼小的心灵,从那时我便常想我要是也能像他一样对出这么好的对子,那该多好呀!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知道了美人照镜镜照人美……这样的回文对,使我对中国的古代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兴奋、感伤之余,我还提笔写下几首绝旬。
时间的流沙缓缓流淌着,书合上了,可我的心潮再也无法平静了,我找到了,找到了——对,就是对诗人更深入的了解,这是解决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前提。
从此每每进行了古诗词教学时我总是喜欢故事性的引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人的一生及情感,或悲苦、或清高、或隐逸、或居庙堂……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从人的心灵深处点燃兴趣的火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