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一、引言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着民族的智慧与精神。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本文试图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与价值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领略古人的智慧,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2.传承民族文化。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育民族精神。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如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汲取民族精神的营养,培养良好的品质。

三、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方法单一。

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教学内容枯燥。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诗词的背诵和默写,忽视了诗词的意境和内涵,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流于表面。

3.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古诗词教学评价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应试心理。

四、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1.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应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注重诗词意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的意境,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魅力。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诗词创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完善评价体系。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表现。

小学古诗教学论文

小学古诗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摘要:小学古诗教学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本文拟通过对现行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促进高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教学现状改进建议中国是诗的国度。

古代诗歌就像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光芒四射、灿若晨星。

它是祖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古诗作品语言精练、思维跳跃、文字古奥,又加上诗人们创作时的用事用典,以及一些古代名物被逐渐淘汰出历史而不为现代人所知,向小学生传授古诗存在一定难度。

一、探讨教师古诗教学的现状1、重视对作者性格、经历及诗歌写作背景的挖掘,但又太深太透我们必须承认,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正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要鉴赏诗歌,对其情感脉络有个准确的判断,必须把握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本的创作背景。

正因为如此,介绍作者经历及诗歌写作背景这个环节无论是在传统教学中,还是在现代教学中都被强调。

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过细的介绍作者经历与时代背景,一、会让学生脱离文本。

使其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他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知识上去,而失去了探索诗歌本身的兴趣。

二、会增加部分学生感知的难度。

毕竟小学生的历史文化积淀太浅,难以跟上老师的思维。

有时老师讲的太过投入,学生却是一片茫然。

2、重视对字、词、句的解读,强调诗歌的背诵,但没有大力提倡其在习作中的运用在小学古诗教学中,仍然存在结合课下注释,先解释一句中的重点词,接着解释每一句诗歌的意思,之后将全部诗句串联起来,最终让学生复述诗意,用自己的话将古诗词翻译成白话文的教学方法。

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基础夯的扎实,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比较到位,但缺点也不言而喻——诗歌的美感被破坏殆尽。

另外,大多数老师都会要求学生背诵本课诗词。

但背诵的目的不太明确,好像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有意识的指导学生于写作中运用古诗句。

有数据表明,即使作为高年级学生,在说话或写作时,能经常运用古诗词的仅占22%,2%的学生根本不会用,2%的学生认为用不着[1]。

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教学论文概要:我们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上既要继承前人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灵活、使用的方法,争取在每一堂古诗课上都有不同的表现,让课堂充满生机。

诗歌浓缩性强,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含蓄,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都很难去体会。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古诗教学就成了最难啃的“硬骨头”。

那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该如何去教?学生怎样才能有效地学?本人根据教学经验及自身学习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懂作者,明意境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

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像,需由意所触发。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悟其神,会其意,真正领略到古诗的意境美。

在指导学生品析语言,领悟意境时,切记不能太拘泥于语法和事实,一定要与的表现和表达手法结合起来,否则就会与作者原意不符。

比如苏轼的《春江晚景》里的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对于句中“先”字就颇有争议,有些学生就很不理解了,难道水中的虫、虾、鱼……难道不比鸭先知道这水暖不暖吗?对于这样的疑问,如果单从字面上去理解是很难向学生去解释清楚的,于是我先向学生介绍了对比的描写手法,作者眼前恰是群鸭戏水,而苏轼心灵冷寂,运用这样的写法,反衬出他的些许孤寂。

经过这样的引导,使学生逐渐认识到,要了解诗歌的意境,还必须让自己真正融入到古诗中,融入到诗人创作时的情感中。

二、懂学生,激兴趣《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教育观念。

”我认为,学习古诗也是一样,必须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古诗之前,应该对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知识现状、生活背景、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征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篇第一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改进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

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研究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研究。

低年级的古诗词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词的含义理解表现为蜻蜓点水。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学体制。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记忆力也处在最强的阶段。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加强对于古诗词的背诵和朗读。

让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的心态,这能够使得学生在古诗词研究过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诗词的文化。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积累,而背诵往往就是学生对于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

因此,欣赏朗诵,理解背诵,能够使得学生在研究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多数是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头联、颈联、尾联应怎样读,需要教师给予很好的指导。

教师的示范朗诵对学生理解诗词具有很大的帮助,重视朗诵是诗词教学的根本。

古诗词都有严格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熟读还可以促进背诵。

2.合理联想,深入理解3.联系生活,运用诗词作者:赵思雪工作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丰乐乡双营小学第二篇:小学语文读写教学利与法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利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读写结合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其头脑中会自觉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对文章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思想会进行分析,因此,大量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具有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摘要:古诗词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深厚的艺术意境。

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发展情感,为以后学生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教师应从思想上重视教学策略,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分析古诗教学的意义和意义,合理提出古诗教学活动,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培养;兴趣引言古诗词是我国灿烂文化遗产的瑰宝,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国悠久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文教育和语言学习的丰富资源。

它像一杯老酒,滋润着盐硫子孙的血液,又像一块磁铁,凝聚和吸引着民族的灵魂。

背诵古诗词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语言和写作的兴趣和敏感度,有助于提高诗歌质量。

1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对诗词字义的解释在小学古诗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丰富了学生的古汉语和文学知识,达到了知识教育的目的,古诗词具有极强的韵律美,在古代,许多歌诗都可以用音乐演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法逐渐消失。

很多老师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听配乐不足以背诵和教授古诗词。

背诵应该是教授古诗词的重要方式,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加深情感,陶冶情操。

而听音乐往往是文字和音乐的美妙结合,可以引发化学反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背诵古诗词。

目前的教学方法中缺少这两种方法,是目前高中教学方法的一种不足。

2.中国古代诗歌基础教育策略研究2.1播放教育视频从目前来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古诗教育的融合还不够深入。

多媒体具有很多功能,在古诗教学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和图文展品来教授古诗词。

例如,在诗歌《望庐山瀑布》的教學中,给学生们播放了庐山瀑布的场景,画面精美的组图配合动感的画面,让学生真正领会了《三千飞扬》的壮丽之后,快速学习诗歌中使用的写作和修辞,容易背诵诗歌,让学生觉得理解和掌握诗歌并不难,然后在研究中积极学习古诗,以最佳状态调动和记忆诗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必将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论文小学语文课本节选的古诗词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所以更需要学生精读、悟读。

而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又是最难把握的。

精短的古诗词蕴含的内容、哲理和感情是丰富的,教师讲深了学生很难听懂,讲浅了又觉得意犹未尽。

如何找到古诗词教学的“最正确路径”?下面对几条探索路径作简要描述。

“符号代表一种智性的认知的意义。

每一个语言符号,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诞生,形成了一定的效果。

”古诗是中国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积淀,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带着我国民族文化传统浓厚色彩的“密码”,它也是解开中国传统文化的“键码”,只有开启它,才能进入古诗词的魔幻世界。

在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为帮助学生掌握开启古诗的密码,干国祥老师先自己作了一首“诗”——《寻隐者喜遇》:“柳下问童子,言师采茶去。

只在此山中,坡南向阳处。

归来天色晚,把酒庆欢聚。

”然后再引导学生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进展比拟。

通过比拟,学生发现了其中的“密码”,原来,诗中的“松、药、云”以及“不遇”都具有一种特定的象征意义:“松”代表“高洁之士”,“药”代表“隐者、长生、济世”,“云”那么是指“隐逸安闲”。

即使“不遇”,也比“喜遇”好,因为它也是一个“语码”,代表着想见而未见的“神往与神会”。

古诗词中,柳、梅、竹、桃花、明月等物象都可能是“语码”,教师应带着学生寻找并开启古诗的“密码”,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钱钟书先生说:“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情思的客观物象。

“凸显意象、营造意境”是古诗的精华。

品味古诗的意象之美、意境之妙,可以用“复原法”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与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自主展开阅读,学会从文本中找到看似矛盾之处,提出问题,产生探究兴趣,积极解决疑惑,从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改进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

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

低年级的古诗词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词的含义理解表现为蜻蜓点水。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学体制。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记忆力也处在最强的阶段。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加强对于古诗词的背诵和朗读。

让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的心态,这能够使得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诗词的文化。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积累,而背诵往往就是学生对于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

因此,欣赏朗诵,理解背诵,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多数是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头联、颈联、尾联应怎样读,需要教师给予很好的指导。

教师的示范朗诵对学生理解诗词具有很大的帮助,重视朗诵是诗词教学的根本。

古诗词都有严格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熟读还可以促进背诵。

2.合理联想,深入理解古诗词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为其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者当时的氛围,让读者进入遐想之中。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点滴谈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构成了小学语文学习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将古诗词教学提升到更高层次,意在让学生从古诗文博大精深的艺术价值,人文涵养中吸收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

但由于古诗词大多有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孩子们很难理解其诗意,感悟其诗情、诗境,那教师如何教好古诗,学生如何学好古诗,怎样让这支民族”瑰宝”焕发新的光彩呢?现在,我借鉴前人的一些经验及自己的一些摸索,浅谈一下如何进行古诗教学。

一、情境感悟中品古诗1、导语渲染入诗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只有把学生带进诗境中,才能缩短他们与久远事物的距离,而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往往能把孩子带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中去,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就像磁铁,能一下字把学生的注意力凝聚起来。

”特级教师于涟也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孩子的情,首先得从导语入手。

”的确,情境渲染”以导激情”,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引领孩子进入情境。

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教《长相思》,读”故园无此声”一句时,他先描述:”顶顶帐蓬,点点灯火,本该是多么豪迈,多么壮观!然而长途跋涉之后,在这样一个野外里,却要听着寒风朔雪的嘈杂声,叫人怎能安然入睡?”请进入这样的情境读,学生深情地读了以后,他又描述:”故园没有这样的风雪交加,故园不会这样的卧不成眠,故园不会这样的寒冷孤寂,故园宁静祥和,有的是亲人关爱,有的是温暖舒适……”请进入这样的情境读。

老师动人心弦的导语仿佛将孩子们带进了那个宁静祥和的故园里,我想此时,孩子们读起来也会声情并茂。

2、紧抓诗眼悟诗情眼睛是最能传神的器官,被人称为心灵的窗户。

人有眼,诗歌亦有眼,把握诗眼是理解诗意的一个关键,透过诗眼,可以窥见诗人神府,可以把握诗的灵魂。

李吉林老师也曾说过:”诗眼的咀嚼,是诗歌教学的着力处。

”请看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片断:师:请认真诵读全诗,看看最能表达诗人情感的是哪个字?生:”喜”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摘要】教师缺乏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究,导致诗词艺术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

重视古诗词教学,在不断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不断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教法,创新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

但许多教师缺乏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究,导致诗词艺术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

1.山重水复疑无路
由于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写作背景复杂,而且内容高度凝练,情感含蓄深邃,不少教师缺乏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究,常常采用“解释题目——读通诗句——分析字词——串讲诗意——总结思想”的五步教学法,使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以致原本完整和谐、充满活力的诗词艺术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

我们经常发现以下几个教学误区:
1.1 一来一去式的问答。

有些教师忽略了古诗词深远的艺术意境需要反复诵读深刻体会的特征,在教学中泛泛问答,破坏了古诗词的整体性,使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支离破碎。

1.2 面面俱到式的介绍,使学生不得要领,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

1.3 不求甚解式的翻译。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迫不及待地要求学生
通过注释把古诗词用现在的话把它说明白,将鲜活的古诗词教得沉闷而无趣。

1.4 侃侃而谈式的分析。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对古诗词作所谓的全面深刻分析,未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使学生感到学习古诗词非常费劲而产生厌恶心理。

1.5 一路到底式的背默。

有些教师教学古诗词只以考试为目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好详细的笔记,之后就是单调的背诵、默写等,学生的灵动、想象就在死记硬背中逐渐被消磨。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古诗词的教学也是茫然的,虽然很想有所突破和创新,却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学之余,不禁哀叹“山重水复疑无路”!
2.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当茫然困惑之际,我翻阅《小学语文名师古诗词课堂实录》,发现里面收录着许多名师的古诗词教学实录、教学心得等。

拜读后,仿佛有“胜读十年书”的豁然开朗之感。

参考本书中介绍的课堂案例、教法,结合所教班级的实际,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枫桥夜泊》等古诗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深人地解读这些经典的古诗词教学实录,名师们高超的教学设计给我们以启迪,他们精湛的古诗词教学艺术着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1 创设诗境,在朗读对话中感知。

古诗词言简意丰,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

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
的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如临其境深入感受。

2.2 整合资源,在对比欣赏中品味。

古诗词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

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把相关的诗词组合在一起探讨,可达到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

2.3 咬文嚼字,在研词磨句中升华。

诗歌是最精炼的语言艺术,故而,学习古诗也切勿浮光掠影。

而须沉下来,觅诗眼,品佳句,感受诗歌的意趣和含蓄。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名师们先进的古诗词教学理念、精湛的古诗词教学设计,让笔者在探究古诗词教学的道路上犹如春风拂面,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3.“彩虹”总在“风雨”后
有了名师的引路,有了他们对古诗词教学的新见地,我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中有了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3.1 整合资源,把握基点。

①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

在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材中,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

在教学时可改变传统“逐环教学”“逐首教学”的模式,整合资源,凝聚主题,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整合同一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领学生对比体会,加深理解。

②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

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3.2 反复吟诵,直意抒情。

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
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

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人佳境,读出层次。

3.3 启发想象,人境悟情。

诗重想象。

古诗词教学中要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共鸣和移情,引导他们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人境悟情。

情要靠“象”去显。

贯通生活与诗句的问题,激活了学生言语活动的创造性,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有情有趣,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始终在文本语言的内部快乐进行。

3.4 联系生活,模仿创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特点,以景与情的触发点为语言转换枢纽,充分利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造,让学生通过转换语言完成对古诗词的体验、感悟、积累和运用,激发情感,提高活用语言的能力。

古诗词精妙的语句,高远的意境,深刻的内涵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古诗词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古诗词的无穷魅力。

今后,我将一如既往重视古诗词教学,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的同时,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不断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共鸣,让古诗词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金光闪烁,励人意志,催人奋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