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能力的对策表格式(doc 1页)
表6-3问题现象与对策表

网络学习资源虽然丰富,但它的开放性和不定性却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果网络资源使用不当,会使学习者出现信息迷航或信息过载的现象,达不到原先设计的教学效果。
解决策略
教师应为学生制作关于脊椎动物的资源网站,供学生进行探究型学习。
问题现象6-4
问题现象7-4炫耀高技术有的老师认为,越是采用高级的技术软件,就越能体现教学的先进性;教学课件越是新颖,所用图片、动画和音响越多,就越能体现信息技术的作用;或者,有老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的技术手段越多,就越能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力度。在这种误解下,许多老师大力开发“精品课件”,以便在公开课上“亮相”一回,结果却导致了学生注意力分散或在新技术面前茫然失措;或者,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滥用各种技术手段,使得课堂教学变成了新型技术装置的展览会。
课堂管理失控在许多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技术问题束手无策;或者不能对学生的教学进行有效地引导。例如,在让学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时,往往是由一、二个“小能人”包揽一切,其他同学无所事事。又如,在让学生用技术分组展示学习作品时,各小组通常只关注自己的展示内容,而对其他小组的展示内容一无所知或漠不关心。
上课那天,周老师向学生们讲述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并关照学生在浏览网站时多做记录,以便参引这些网站来写论文。然而,由于课程设计中有太多关于脊椎动物的信息和网站,学生反而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访问哪个网站,该看哪些信息。此外,许多网站内容对这些孩子来讲显得过难,内容不易理解,因为它们是为成人或高年级学生而设计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尽管做了记录,也写了论文,但最终效果却不理想。
问题透视
当技术作为一种新要素引入到教学中时,必然对传统的教学结构产生影响。以课时为设计单位、局限于教室物理时空的思路,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来了限制,使得教师无法在更广阔的教学时空上进行全局设计。
工作总结基本格式要求8篇

工作总结基本格式要求8篇篇1一、标题页1. 标题:应明确、简洁地反映报告的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 副标题:对标题作进一步的说明,可包括报告的范围、对象、目的等,应简洁明了。
3. 报告人姓名、职务:应写明报告人的姓名、职务,以便识别身份和联系工作。
4. 报告日期:应写明报告完成的日期,以便于统计和整理归档。
二、目录1. 目录:应列出报告的各个部分及其页码,以便于读者快速找到所需内容。
2. 目录的格式应简洁明了,一般采用项目符号或编号的方式排列。
3. 目录的页码应与正文中的页码相对应,以便于读者查阅和引用。
三、引言1. 引言:应简要介绍报告的目的、背景、研究范围等,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做铺垫。
2. 引言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叙述和过多的细节。
3. 引言的长度一般控制在2-3页左右,具体根据报告的内容和要求而定。
四、正文1. 正文:是报告的核心部分,应详细描述研究过程、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
2. 正文应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避免出现大段的叙述和过多的细节。
3. 正文中的数据和图表应准确无误,引用应规范,避免出现抄袭和捏造的情况。
4. 正文的长度一般根据报告的内容和要求而定,建议控制在5-10页左右。
五、结论1. 结论:应总结报告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强调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 结论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叙述和过多的细节。
3. 结论的长度一般控制在1-2页左右,具体根据报告的内容和要求而定。
六、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应列出报告中引用的所有文献资料,以便于读者查阅和引用。
2. 参考文献的格式应规范,一般采用作者、年份、标题、出版地、出版单位等格式。
3. 参考文献应与正文中的引用相对应,避免出现遗漏或误引的情况。
4. 参考文献的长度一般根据报告的内容和要求而定,建议控制在5-10条左右。
七、附录1. 附录:是报告的补充部分,可包括一些重要的数据、图表、参考文献等。
2. 附录应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细节和冗长的叙述。
QC小组活动成果材料的整理合集

题目选好后,要制定小组活动计划表,并按照计划进行实施。
PD CA
活动计划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 月
现状调查
设定目标
P 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
制定对策
D 对策实施
C 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 A
总结打算
12 月
1月 2月
报告材料的整理要点
三、现状调查:
2. 应注意的问题:
目标要与问题相对应,与课题一致; 一般为1个,最多不超过2个; 目标值要明确表示,不能量化的不能作为目标; 目标可实现并具有挑战性。
3. 可行性分析:
➢ 目标值设定的依据(计算过程);
➢ 达到目标需要什么,就证明什么; ➢ 攻关型的指令性课题中,现状调查放在可行性分析中。
报告材料的整理要点
二、选择课题:
1. 课题来源:
(1)指令性课题:由上级主管部门以行政指令的形式下达的课题,通常是企 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攻关性的问题。
(2)指导性课题:由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实现经营战略、方针、目 标的需要推荐并公布一批可供QC小组选择的课题,每个小组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 力所能及的课题开展活动,是一种上下结合的方式。
94.7
4
未焊透
8
204
98.6
5
焊缝低于母材
3
207
100
制表人:*** 日期:2007.2.3
排列图使用原则
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即“二八”定律——解决20%的原因, 消除80%的问题。
如果图中不能突出主要问题点,说明分层分析不够准确,应重新进行分析。 当图中80%内有两个问题,且比例相近时,要把这两个问题同时做为主要问 题进行分析解决;当图中80%内两个问题比例悬殊太大时,可以只把占比例大的 做为主要问题,而放弃另一个。
第六期-对策拟定、对策实施

结论
定人 定时 定位 定原因 定事 定方法 定耗费
常用的创新思考对策的方法
工业工程程序分析的原则(ECRS分析法),以删除、合并、重排、简化的方式进行思考 删除是指考虑该项工作有无删除的可能性 合并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变成一个 重排是指通过改变工作程序,使工作的先后顺序重新组合,以达到改善工作的目的 简化即指工序的改善,也是局部范围的省略 通过以上四种方式进行思考,能获得更好的效能,找到更佳的工序方法
对策选择
对策拟定之后,并不是每一个思考出的对策都能执行。 因此我们利用“评价法”依其所设定的评估指标如可行性、效益性、经 济性等,建议以圈员能力可解决的对策为优先考虑的范畴,选择最适方案。
每个真因最好拟定两个以上的对策。若绞尽脑汁都无法提出两个以上的
对策,可依实际状况列出一个,但切记不可每个真因都只产生一个对策,以 免无法解决问题。 若一个真因仅能列出一个对策,则表示圈员们头脑风暴不够彻底或创意 不足。若要求改进程度较大,则需选择较多的对策来执行,以求达到设定的
李悦予、张慧、 2017.5.15.31 田红 刘苏瑶、祁继平 2017.6.16.30
周财、王杉杉、 刘佳 2017.7.17.31 调剂操作培训、新药培训、新人培训 俞婕、陆茜
获奖案例
获奖案例
对策整合表
真 因
原始对策
整合对策
负责人
对策整合案例
真 因
四查十对未对数量 对药品规格不熟悉 四查十对未对数量 对药品规格不熟悉 处方页码不全、手写用法 打印机运作噪音大、人员 不足
where
地点
when
实施日期
who
负责人
备注
对策二
O O
9C 2016.12.26— 2017.3.30 李 如 月
中期检查表指导老师意见(通用8篇)

中期检查表指导老师意见(通用8篇)中期检查表指导老师意见1XX同学在毕业设计中踏实勤勉、兢兢业业,认真遵守实习工厂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虚心向厂技术部的工程师请教问题,对待问题勤勉求是一丝不苟,认真做好实习笔记并收集毕业设计的相关资料。
毕业设计过程中能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工作,虚心请教指导教师在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勤勉求是、兢兢业业,目前毕业设计任务进展顺利。
XX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能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工作,踏实勤勉、兢兢业业,对待问题勤勉求是一丝不苟,认真做好实习笔记。
认真遵守实习工厂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收集毕业设计的相关资料。
XX在设计过程中虚心请教指导教师在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勤勉求是、兢兢业业能够虚心向厂技术部的工程师请教问题。
中期检查表指导老师意见21、该生在论文研究工作中,查阅和分析了相控阵天线测试诊断领域国内外最新的学术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论文撰写中所引用的资料真实可靠、研究方法正确、所得数据详实、写作规范符合要求、文章结构逻辑性强,达到了学位论文的要求。
2、该生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学习党中央的政策路线。
在学习方面,根据自身研究方向认真研读了课内外有关书籍,查阅专业文献,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顺利完成硕士毕业论文。
在生活中为人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乐于助人。
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保持并发扬优良作风,取得更大的成绩。
3、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他根据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打下扎实的科研基础;在读期间她还研修了很多其他课程,开阔了视野,对整个研究领域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英语学习方面,其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4、该生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能够熟练阅读相关专业外文文献,具备较好的英语写作和会话能力。
5、在做硕士论文期间,其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教材和查阅学术资料,大大提升了其教学水平。
改善八步法与课题报告编制(2012年9月)

2020/3/3
4
改善八步法
提出理由 P
现状把握
目标设定
解析
前提条件
P
持
D
续
对策确认 A 对策 D 对策提出
改
善
C
对策筛选
C
效果验证 N0
A
2020/3/3
标准化
今后课题
追求对策型课题 解析环节思路
追求原因型课题 解析环节思路
5
课题报告的要求:
1、高度:
2、逻辑严密:
3、表现形式:
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前瞻性、推广性;
*检验使用的数据
用因果针图对头初脑步确风定暴的法要,因,定要性进分行验析证的,确定其是否是真正的要
①尽量用计量值(尽可能不用计数值) 成分较因多,,这找是Q出C的D改是善“活动疑的似一”个要重要因步骤,不可缺少。 ② 据 *对使就如用进何日 行进常调行、查检正验在进管行理通的俗数易据懂,的没说有明现成的,在数需现要有验 表进业证 ⑴行务过 要逐分程 因验的项析证描确工表述认具,。都一般不采适用用附的表(情1) 的方式。 *这关时于,解解析析的明结白果原进因行(研固究有(技要术因的背问景题分等析)况分)之下析再方序号采法用,。定末端因尽量原量的使进确用行认内现解容有析的。确认法业方务 标准 负责人 完成日期
改善八步法与课题报告编制
2020/3/3
1
编写说明: 1、为提高改善八步法运用和课题成果发表的水平,进一步促进QCD改善 活动的持续发展进步,特编写QCD改善成果发表的基本模板,供参考借鉴。
2、本发表程序符合“改善活动八步法”和“PDCA”管理循环的法
则,亦是各类改善成果发表的基本要求。
3、本模板既是改善活动过程展示,亦是改善活动必须开展的步骤,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对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智能化设备的不统一性、数据共享和集成问题以及系统兼容性三个方面提出了管理中国存在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统一标准和规范、数据平台和中心化管理以及跨系统集成和接口优化的优化对策。
未来,建筑施工管理将把人工智能、透明化运作和精细化管理和作为发展重点。
关键词:施工管理;智能化;数据共享;系统集成1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的概述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已经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由于其具有高效、安全、节能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建筑从业者和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管理,以提高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降低人工成本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风险。
实现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可以提高建筑从业者的生产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当前的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由于建筑施工项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传统的施工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技术的应用程度不足,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研究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 智能化设备的不统一性市场上智能化设备种类繁多,常常出现设备不兼容、数据无法共享等问题,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智能化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难度较大[1],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但是目前市场上专业的技术人员相对匮乏,这就导致了施工周期延长,影响了整个项目的进度。
表1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的设备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需要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领域知识,建筑公司和智能化设备供应商之间紧密合作,协同完成整个项目。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信息交流不畅、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等原因,这种协同合作往往会遇到各种挑战。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设备维护和更新的问题。
浅谈QC小组活动的体会和经验

浅议QC小组活动的主要步骤和体会张耀威本人通过近几年QC小组活动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
比如有些小组的课题选择的非常好,小而活,小组的活动也是按PDCA循环层层开展,QC小组活动取得的成果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收益,但是小组在数据整理中工具的运用不恰当,对数据的采集不规范,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叙述不严谨.虽然在实际中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在评选中没能拿到更好的成绩。
鉴于以上情况,我将近年QC活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各环节常见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交流如下,愿有助于大家共同提高.一、课题选择:1、课题选择应小而活。
小而活是QC小组开展活动的特点,小课题一般是职工身边急需解决的问题,职工对现状比较清楚,成立小组开展活动,也比较容易解决。
如果课题选大了就会涉及更多人员,花费时间长,超过小组能力范围,不宜成功,即便勉强完成活动目标,在评审时,也会使人怀疑其真实性、科学性。
课题的名称应注意不要把对策加在课题名称里,例如“应用***设计,提高***质量”,“运用***技术,降低***能耗".因为在活动初期选择课题期间还没有制定出对策.2、选题理由应直观明了.选题理由切不可含糊不清,缺乏依据,因为在以后的各个环节如: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值、以及分析原因等等都是围绕着选题理由展开的,所以选题理由必须充分、明了、实事求是,不可用宏观的口号式方针,应直接写出选择课题的目的和必要性,以便以后的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最好使用简易图表,这样可以更直观的说明情况。
二、现状调查:1、调查结论不明确,缺乏说服力。
现状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找出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最多不能超过两个,这是为以后的原因分析埋下伏笔。
另外,若想要调查结论具有说服力,数据的搜集整理是重点,调查要从现象的各个相关面展开,只有使用充足的数据才能说明事实,切不可只凭小组讨论的表面现象得出结论。
2、工具使用不规范.找问题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有多种,如: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等,有了数据就要有恰当的方法、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