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液体表面性质

合集下载

工程流体力学第二章2020(版)

工程流体力学第二章2020(版)

解:假设两盘之间流体的速度为直线 分布,上盘半径r处的切向应力为:
r
所需力矩为: M
d
0
2 2rdr r
2 d 2 r 3dr
0
d 4 32
d
dr r
牛顿流体:切向应力和流体的速度梯度成正比的流体, 即满足牛顿粘性应力公式的流体。 非牛顿流体:不满足牛顿粘性应力公式的流体。
dvx dy
n
k
上式中, 为流体的表观粘度,k为常数,n为指数。
dx dy
A:牛顿流体,如水和空气
B:理想塑性体,存在屈服应力τ。如牙膏
C:拟塑性体,如粘土浆和纸浆
D:胀流型流体,如面糊
o
D A CB
0
τ
理想流体:假设没有粘性的流体,即 =0。
理想流体是假想的流体模型,客 观上并不存在。实际流体都是有 粘性的。
12
应用1:如下图所示,转轴直径d=0.36m,轴承长度l=1m,轴与轴承 之间的间隙=0.2mm,其中充满动力粘度=0.72Pa·s的油,如果轴 的转速n=200 r/min,求克服油的粘性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分析:油层与轴承接触面上的速度为
d
零,与接触面上的速度等于轴面上的
线速度:
r r n 0.18 200 3.77 m/s
出现两种情形: ①润湿:内聚力>附着力, 液体依附于固体壁面。如:水在玻璃管内。
②不润湿:内聚力<附着力, 主讲人:宋永军
第二章 流体及其物理性质
2.1 流体的定义和特征
定义:能够流动的物质为流体; 定义(力学):在任何微小剪切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连续 变形的物质称为流体。 特征:流动性、压缩、膨胀性、粘性
物态
固体 液体 气体

物理学第3版习题解答-第2章液体的表面性质.

物理学第3版习题解答-第2章液体的表面性质.

第2章 液体的表面性质 2-1 如图金属框架中形成一肥皂膜,金属丝AB 长为5 cm ,可以自由滑动,拉此肥皂膜平衡时,所需的平衡力F =2.5×10-3 N ,求肥皂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解: m N L F /105.222-⨯==α 2-2 在2-1题中,若金属丝AB 向右移动了2 cm ,试计算移动AB 所做的功。

此时肥皂膜的表面能增加了多少? 解: J S E 5105-⨯=∆=∆α 2-3 一半径为5 cm 的金属圆环,从液体中刚能拉出时,测得环的悬线上需要加F =28.3×10-3 N 的向上拉力,求此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被拉起的液膜可视为很短的圆柱面)。

解 m N l F /1001.91052103.28223---⨯=⨯⨯⨯⨯==πα 2-4 把一个框架竖直地放着,其上有一条可以移动的横杆以ab ,框架之间有肥皂液膜,如图所示。

今欲使横杆保持平衡,问横杆下面应挂多大重物?已知横杆质量为0.05 g ,长度L 为2.5 cm ,肥皂膜的表面张力系数为45×10-3 N ·m -1。

解: N G l G F G ab ab 31076.12-⨯=-=-=α 2-5 移液管中有1 ml 农用杀虫药液,其密度为0.995×103 kg ·m -3。

今令其从移液管中缓缓滴出,共分30滴全部滴完。

设经过测定,已知药液将要落下时,其颈部的直径为0.189 cm ,求药液的表面张力系数。

解: m N Nd Mg /10589.52-⨯==πα 2-6 在20 km 2的湖面上,下了一场50mm 的大雨,雨滴半径r =1.0mm 。

设过程是等温的,求释放出的表面能量。

水的比表面能α=73×10-3 J ·m -2。

解: J S E 81018.2⨯=∆=∆α 2-7 吹一直径为14 cm 的肥皂泡,问需作多少功?设在吹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肥皂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为40×10-3 N ·m -1。

02-液体的表面现象解析

02-液体的表面现象解析
1
2
M1g 1Vg N1d1 N1d1
M 2g 2 Vg N 2d 2 N 2d 2
两者相除得:
2 2Vg N 2d 2 1 1Vg N1d1
由于
1 2
2 1
d1 d 2
N1 N2
所以


2
N1 1 N2
水和油边界的表面张力系数 18103 N / m
其中Ps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附加压强,这表明 弯曲液面都对液体施加附加压强,其附加压强 总是指向弯曲液面的曲率中心.
1拉普拉斯公式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表面张 力系数为 的球形液滴,由于是 凸液面,所以附加压强
ps pi p0
Pi和p0分别是液滴表面层内外的压强,ps为附加压强 该液面在外力作用下表面积增加ds,外力做功为
不同的液体对不同固体润湿与不润湿的程度不 同,为表明液体对固体的润湿程度,引入接触 角这个物理量. 定义:在液体与固体接触处,作液体表面和固 体表面的切线,这两条线间通过液体内部的夹 角,称为接触角
a c b d
应用:农业上制备农药时,要注意使农药润湿农作物

毛细现象
1毛细现象;将几根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插 入水中,可以看到细管中的水面会上升;相 反,如果将细玻璃管插入水银中,管内水银 面会降低,这种液体在细管中上升或下降的 现象,称为毛细现象

表面张力系数
1.表面张力系数两种 不同的定义: (1) 定义一;均匀液面的张力处处相等, 直线AB上任一处力的分布均相同.作用在分 界线两侧的表面张力,其大小与分界线长度L 成正比,即:
f L

f L
式中
_表面张力系数,它表示作用于液体表 面单位长度线段上的表面张力.(N/m)

第二章液体表面

第二章液体表面

在特定条件下,
γ=( ∂G ∂A
)T .P
=
( ∂F ∂A
) T.V
=
(
∂H ∂A
) S.P
=
(
∂U ∂A
) S.V
γ的意义: 在各种特定条件下,可逆地改变单位面积时所引起体系自由
能、功函、热焓和内能的改变(增量)。
2008年11月17日
第二章 液体表面
3
Monday
第二章 液体表面
γ=
(
∂G ∂A
解:根据表面能的概念
( ∂U ∂A
) T .P
=
γ
− T ( ∂γ ∂T
) A.P
T = 273 + 1535 = 1808 K
γ =1 8 8 0 m N / m, , ( ∂ γ ) = -0.43 m N / m k
∂T

∂U ( ∂A )T .P


T
∂γ
( ∂T
) A.P
= 1880
− 1808
γ
γ
γ
γ
UP
UP
γ
γ
平面:表面张力 相互抵消,液面 内外压力相等。
凸面:由于γ不 能相互抵消,产 生ΔP,方向向内。
凹面:由于γ不能 相互抵消,产生 ΔP,方向向外。
2008年11月17日
第二章 液体表面
18
Monday
第二章 液体表面
ΔP:附加压力,对于非平面液体,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都要产生附 加压力ΔP。 液滴,凸液面:ΔP指向液滴内部, P凸﹦p0+ ΔP。
例外: Cu, Zn, Fe, Cd 及其合金,硅酸盐类物质,T↑, γ↑
4)压力的影响 压力对γ的影响数据减少,问题也复杂得 多。 一般说来,压力增加,表面张力下降。

大学物理2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2习题参考答案

题1-3图第一章 流体力学1.概念(3)理想流体:完全不可压缩又无黏性的流体。

(4)连续性原理:理想流体在管道中定常流动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流体在管道内既不能增 多,也不能减少,因此单位时间内流入管道的质量应恒等于流出管道的质量。

(6)伯努利方程:C gh v P =++ρρ221(7)泊肃叶公式:LPR Q ηπ84∆=2、从水龙头徐徐流出的水流,下落时逐渐变细,其原因是( A )。

A. 压强不变,速度变大; B. 压强不变,速度变小;C. 压强变小,流速变大;D. 压强变大,速度变大。

3、 如图所示,土壤中的悬着水,其上下两个液面都与大气相同,如果两个页面的曲率半径分别为R A 和R B (R A <R B ),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为α,密度为ρ,则悬着水的高度h 为___)11(2BA R R g -ρα__。

(解题:BB A A A B R P P R P P gh P P ααρ2,2,00-=-==-) 4、已知动物的某根动脉的半径为R, 血管中通过的血液流量为Q , 单位长度血管两端的压强差为ΔP ,则在单位长度的血管中维持上述流量需要的功率为____ΔPQ ___。

5、城市自来水管网的供水方式为:自来水从主管道到片区支管道再到居民家的进户管道。

一般说来,进户管道的总横截面积大于片区支管的总横截面积,主水管道的横截面积最小。

不考虑各类管道的海拔高差(即假设所有管道处于同水平面),假设所有管道均有水流,则主水管道中的水流速度 大 ,进户管道中的水流速度 小 。

10、如图所示,虹吸管的粗细均匀,略去水的粘滞性,求水流速度及A 、B 、C 三处的压强。

221.2 理想流体的定常流动'2gh v C =∴222121'CC D D v P v gh P ρρρ+=++0,0≈==D C D v P P P 练习5:如图,虹吸管粗细均匀,略去水的粘滞性,求管中水流流速及A 、B 、C 三处的压强。

液体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液体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中

液体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中液体化学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液体的性质、结构、凝聚态化学以及相关的实验技术和应用等方面。

本文将对液体化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包括了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液体的特性和其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章液体的特性与结构液体是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呈现的一种状态,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

从宏观来看,液体具有流动性、浸润性、表面张力、粘度和压强的性质。

从微观来看,液体的微观结构和凝聚态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包括分子间的吸引力、排斥力、键合角度等特点。

1.1 流动性液体具有流动性,这是其与固体和气体最重要的区别。

流动性是由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相互滑动和扩散运动。

液体的流动性影响了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扩散速率和反应速率。

1.2 浸润性液体具有浸润固体和固液表面张力相关的性质。

浸润性是指液体能否充分接触和扩展到某一表面的能力。

浸润性与表面张力密切相关,对于涂料、油漆、生物学中的细胞膜等现象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3 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层内发生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力。

表面张力决定了液体表面的平均密度和曲率,对于液体在容器中的形状和液滴的生成都具有重要影响。

1.4 粘度液体具有粘滞阻力,即粘度,是液体内部分子间的摩擦阻力。

粘度影响了液体在管道中的流动、液体混合和传热传质等过程。

1.5 压强液体受到压强时,会发生形变和位移,表现为压强的传递和液体内部的力平衡。

液体的压强性质影响了其在沉积物地质化学和油田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液体的微观结构和凝聚态相互作用也影响了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液体的分子间吸引力和排斥力决定了其密度、熔点和沸点等物理性质;液体的键合角度和分子间的电荷分布影响了其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

第二章液体的性质与应用液体在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涉及溶液化学、反应性能和实验技术等方面。

本章将总结液体在浓度、溶解度、酸碱性质、稳定性和实验技术中的重要性质和应用示例。

第二章:表面张力

第二章:表面张力

PA
P0
4
RA
PB
P0
4
RB
由于RA RB 所以 PA PB 打开连通管后气体将从B 流向 A 。
那么形成 B 的肥皂薄膜最后会不会流经连通管,最后到达 A ?
例 在水下深度为 30cm 处有一直径d = 0.02mm的空气泡。设水
面压强为大气压 P0= 1.013×105Pa, α水= 72×10-3 N·m-1。
如图 作用在d l 液块上的表面张力
B C
dl
df//
df dl
r
df dfsin dlsin
A
df // dfcos dlcos R
df⊥ df
表面张力的合力为
f f df dlsin
sin dl 2rsin
由于 sin r , 所以 f 2r 2 得
R
第2章:液体的表面性质
液体的表面现象
水幕 水滴在管口悬而不落
表面张力示意图
2007年11月23日,英国伦敦博物馆,Sam Heath(右),又被称为泡泡人Samsam, 用一个巨大的肥皂泡将50名学生罩起来。 2008.8月17日中午,长沙市第七中学科学馆, 一只巨大的肥皂泡将60余名学生圈在一只五 彩斑斓的肥皂泡中。这次的巨型泡泡使用了 近600斤肥皂水和一个长6米宽3米的道具。
从而转变为液膜的表面能 △E 储存起来,即:
E W S
所以: E
S
表示增大液体单位表面积所增加的表面能
2、表面张力系数的基本性质
(1)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不同,密度小、容易蒸发的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小。如酒精的很小,金属 熔化后值很大。 (2)同一种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 表面张力系数越小。

第二章流体及其物理性质

第二章流体及其物理性质
必定取面积为最小的球形。
二、毛细现象
细玻璃管(半径 )插入水中,细管中水柱上升;若玻璃 管插入水银中,细管中的水银柱下降,这就是毛细现象。
图2-11 毛细管中液体的上升和下降现象
内聚力: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较大,在分子 吸引力的作用下,液体分子相互制约,形成一体, 不能轻易地跑掉,这种吸引力称为内聚力。
不考虑分子间存在的空隙,而把流体视为由无 数连续分布的流体微团所组成的连续介质,这就是 流体的连续介质假设。
把流体作为连续介质来处理,则表征流体属性 的密度、速度、压强、温度等物理量一般在空间也 应该是连续分布的。
除个别情况外,对于流体的连续流动,表征流 体属性的各种物理量应该是空间和时间的单值连续 可微函数,这样就有可能利用微分方程等数学工具 去研究流体的平衡和运动的规律了。
球形液滴 肥皂泡
p2 R p4 R
毛细管 液柱重量 = 表面张力垂直分量
dco sgh d24
h 4 cos gd
P19 2-4 2-12
1、为什么可以把流体看作为连续介质? 2、为什么要把流体看作为连续介质? 3、流体为什么会有黏性?温度如何影响 流体的黏性?为什么?
关于黏性的思考
• 请举例说明流体的黏性


2-6 2-5
















线
线
【例2-3】 汽缸的内径D=152.6mm,活塞的直径d= 152.4mm、 长l=304.8mm,如图2-7所示。已知润滑油的运动黏度 ν=9.144×10-5m2/s,密度ρ=920kg/m3,活塞的运动速度v =6m/s,试求克服摩擦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渗透压 pS
(1)渗透压 ——半透膜两侧 溶剂与溶液间的 压强差。
(2)反渗透
(3)范托夫定律
将小分子溶质的稀薄溶液中的溶质分子类比理想气体 分子。
pSV
m pS RT CRT V
pS m
m

RT
C
m

V
摩尔浓度

V RT c RT

cm
V
质量浓度
注意:半透膜两侧不同浓度的溶液间也存在渗透作用。 低渗溶液——渗透压低 溶 剂 低浓度 水分比例高 溶 剂 水 )
1.饱和蒸汽压产生的微观机理
凹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小于 平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
凸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大于 平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
2.饱和蒸汽压
p 设弯曲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为 C
pC
D
0
平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为 pC (1) 凹液面
pC pB p A pD gh 2 gh pC R 0 gh pC pC
第五节 渗透压及其作用
一. 渗透原理
1.渗透作用
(1)半透膜
——半透膜是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 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
(2)渗透作用
——水分子或者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低浓 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的扩散作用。 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差
有关渗透作用的课件,见附件。
讨论
1. 漏斗管内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1)吸气 肺泡半径R
4 肺泡内外压强差 p R (不利于下一步呼气)
表面活性物质浓度
表面张力系数
肺泡内外压强差p
(利于下一步呼气)
(2)呼气 肺泡半径R
4 肺泡内外压强差 p R
(不利于下一步吸气)
表面活性物质浓度
表面张力系数
肺泡内外压强差p
(利于下一步吸气)
第三节 毛细现象
3.液体不润湿管壁
ps gh
2 cos 2 h gr gR



B
h
C
r
R
A

A
r 2 2 完全不润湿 , R r,h cos gR gr
.
例:一根U型玻璃管左右内半径分别 为R=1.5mm和r=0.50mm,如图所示, 试求两管中水面得高度差h?假设水 完全润湿管壁 (T 300K,水= 7.3 10-2N m1 ) 解:两边的竖直玻璃管有压强差所以水面有高度差
2 h ( 0)gR
A

0 2 0 2 pC p pC 0 R R
人工降雨原理
p凸饱 p平 p凹饱
蒸气在凸液面上凝结成液滴困难
(初始液滴半径小,形成过饱和蒸气)
引入凝结核(被水润湿)
(液滴半径增大,饱和蒸气压下降)
蒸气在凝结核表面凝结
psA psB gh
2 1 1 h ( ) g RA RB
RA RB
2.毛细管的气体栓塞现象
当毛细管中有很多气泡,则外加几个大气压都不 能使液柱移动,形成栓塞, 称气体栓塞现象。
例: 病人输液;潜水员由深水上浮;植物高温下枯 萎。
第四节
弯曲液面上方的饱和蒸汽压
一.蒸发和凝结
dE dW dS
dE dW 表面张力系数 dS dS
例:半径为r=2.0*10-6m的许多小水滴融成一个半径 为R=2.0*10-3m的大水滴时,释放的能量是多少?
S1 4 r n
2
S2 4 R
2
4 4 3 3 R r n 3 3 E S (S2 S1 )
f
f = - f′。
f
f l
α为表面张力系数,数值上等于单位长度直线 段两侧液面的表面张力(单位:N / m ) 。
二.表面能
如图:铁丝框上挂有液膜, 表面张力系数为α,将AB边 无摩擦、匀速、等温地右移 dx 在AB边上加的力:f=2αl
A
f f
B
A
dx
B
外力f所做的功 dW fdx 2 ldx dS 表面能增量:Leabharlann f附A
f内
润湿与不润湿
当 f附 > f内, 宏观上表现为液体润 湿固体。
f

A
f n r f斥 r r0 S
当 f内>f附, 宏观上表现为液体不润 湿固体。

A f
f n r f引 r r0 S
二.毛细现象
1.定义
2 h ( 0)gR
pC
B
A
h

0 2 0 2 pC p pC 0 R R
(2) 凸液面
pC pB pA gh pD gh 2 gh pC R
0
pC
B
pC
D
h
pC 0 gh pC
p0
f
S
f
p
2.弯曲液面
(1)凸液面
f
p0
S
f
p p0 ps
(2)凹液面
p
p0
f
ps
ps
p p0 ps
S
f
p
二.拉普拉斯公式
1.球形液面的附加压强
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球形液 滴缓慢匀速等温膨胀为半径为 R+dR的球形液.
R dR
O
R
dE dS 8 RdR
高渗溶液——渗透压高
高浓度
水分比例低
(
二.渗透压与植物水分输运
1.植物中水分沿导管上升
木质部中的导管是可被水润湿的毛细管, 直径r=25µ m,设水对导管的接触角ɵ=0
2 h 0.58m <树高实际 gr
除了毛细现象,渗透作用也 对水在植物体内上升起作用
根压——导管溶液和土壤水溶液之间的渗透压差。 土壤中的水溶液中的水通过根毛,皮层细胞渗透进导 管,并使树液沿导管上升,直到根压和液柱压强平衡。
形成降雨
水蒸气在大气中聚集形成云 暖云(水滴构成) 冷云(温度<0 ℃,水滴凝结成冰晶) 混合云(水滴和冰晶混合)
(由于饱和蒸气 压不同,小水滴 蒸发,蒸汽在大 水滴上凝结)
p冰晶饱 p液滴饱
(水蒸气在冰晶各个角尖凝华)
雪花 低空中的水蒸气(遇冷) 过饱和蒸气 露水和雾气
大水滴越来越 大,最终下落 形成降雨
dW fdR ps SdR ps 4 R dR
2
dE dW 2 ps R
——拉普拉斯公式
2.球形液膜内外压强差
如图,由于球形液膜很薄,内外 膜半径近似相等
R O
CB A
2 pB p A R 2 pB pC R
4 pC p A R
举例
3.动物肺泡的活动
蒸腾作用
——水分从活的植物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 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 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 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它 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主要过程为:土壤 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 导管→气孔→大气.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 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
蒸腾作用影响因素 1.气孔频度大有利于蒸腾的进行。
内 因
2. 气孔直径较大,内部阻力小,蒸腾快。
3. 气孔下腔容积大,叶内外蒸气压差大,蒸腾快。 4. 气孔开度大,蒸腾快;反之,则慢。 1.光照。气孔开放,减少气孔阻力,增强蒸腾作用;提高 大气与叶子的温度,增加叶内外蒸气压差,加快蒸腾。
2.温度。气温升高,叶温比气温高出2~10℃,气孔下腔蒸气 压的增加大于空气蒸气压的增加,叶内外蒸气压差增大,蒸 腾增强;气温过高,叶片过度失水,气孔关闭,蒸腾减弱。 外 3.湿度。大气相对湿度大,蒸气压就大,叶内外蒸气压 因 差变小,气孔下腔的水蒸气不易扩散出去,蒸腾减弱; 反之,大气的相对湿度较低,则蒸腾速率加快。 4. 风速较大,将叶面气孔外水蒸气扩散层吹散,代之以相对 湿度较低的空气,减少扩散阻力,增加叶内外蒸气压差,加 速蒸腾。强风引起气孔关闭,内部阻力增大,蒸腾减弱。
润湿管壁的液体在细管里上升,不润湿管壁的液体 在细管里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
2.液体润湿管壁
ps gh
R

r
2 2 cos h gr gR

A
h
B
C
r 2 2 完全润湿 0, R r,h . cos gR gr
表面张力系数的影响因素
液体的性质 内因 不同液体,α不同 密度小、易挥发的液体α较小
温度:T↑→α ↓,两者近似呈线性关系
液体内所含杂质: 活性物质如洗衣粉 外因 相邻物质性质有关
三.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液滴测定法)
质量为m的待测液体吸入移液管, 由管口下端缓慢流出,形成袋状水 滴。当表面张力不足以支持重力时, 水滴下落

2
液体润湿固体 液体完全润湿固体


0

2
液体不润湿固体


液体完全不润湿固体
在空气中液体和固体的接触角 固体 水 石蜡 玻璃 人的皮 汞 苯 玻璃 石墨 石蜡 0 0 接触角 108 111
0 0
很小 75 90
0 0 0 0
128 148
3.微观解释
润湿、不润湿是由于分子力不对称而引起。 附着层:在固体与液体接触处,厚度等于液体 或固体分子有效作用半径(以大者为准)的一 液体层。 内聚力:附着层内分子所受液体 分子引力之和。 附着力:附着层内分子所受固体 分子引力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