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手工教案小兔子
2024年制作小兔子幼儿教案

2024年制作小兔子幼儿教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幼儿能够了解小兔子的基本特征,如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等,并认识小兔子的生活习性。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小兔子的喜爱和爱护之情,培养幼儿的动物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技能目标:通过手工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小兔子手工作品。
社交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小兔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制作小兔子手工作品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确保安全又有效。
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小兔子作品。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小兔子相关的儿歌或动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对小兔子的兴趣。
与幼儿讨论小兔子的特点,如它们的外貌特征、喜欢的食物、生活环境等。
探索学习向幼儿展示真实的小兔子图片或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小兔子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组织幼儿讨论小兔子的习性,比如它们是如何活动的、喜欢吃什么、有什么特殊的本领等。
手工制作示范小兔子手工作品的制作步骤,同时强调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的安全事项。
分组进行手工制作,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不同的小兔子形象。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幼儿帮助和支持,确保手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作品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介绍。
其他小组成员给予评价和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总结归纳与幼儿一起回顾小兔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加深幼儿的印象和理解。
肯定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努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小兔子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幼儿的思维活动,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
游戏化教学:将手工制作与游戏相结合,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创作。
幼儿园大班手工制作小兔子教案

幼儿园大班手工制作小兔子教案课程名称:手工制作小兔子课程级别:幼儿园大班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使用各种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2.学生掌握制作小兔子的过程和方法,了解小兔子的特征和习性;3.通过手工制作,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小兔子的特点和习性;2.用纸张、棉花、颜料等材料制作小兔子。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答小兔子的特点和习性,如“小兔子的耳朵有多长?”,“小兔子喜欢吃什么?”,引发学生对小兔子的兴趣。
2.制作过程:(1)准备材料:a.白色和粉色的纸张;b.棉花;c.颜料、刷子、笔等;d.剪刀和胶水。
(2)制作步骤:a.将白色纸张折成兔子的身子形状,用胶水固定并塞入棉花;b.将白色纸张剪出兔子头部的形状,并用粉色纸张剪出内耳部分,固定在头部上;c.用颜料画出兔子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可以再用白色纸张剪出牙齿粘贴在嘴巴下部;d.用灰色或黑色纸张剪出兔子的后脚和脚垫,粘贴在兔子身体下部,并在前腿处剪开形成手部;e.用相同颜色的纸张剪出兔子尾巴的形状,固定在身体后部上。
3.艺术创造:学生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自由发挥增添和改变小兔子的形状和特征,制作出不同样式的小兔子。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2.评价学生对小兔子特征和习性的掌握程度;3.评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创造能力。
五、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制作后,与家人分享自己制作的小兔子,并在家中寻找更多关于小兔子的资料和故事。
六、教学资源:1.纸张、棉花、颜料、刷子、剪刀、胶水等材料;2.图片、图书和视频等资源。
七、教学提示:1.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注意安全;2.在创造性环节中,教师应教导学生尊重他人作品和尊重自己创造的作品;3.在学生完成小兔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制作小兔子故事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手工制作小兔子教案

幼儿园大班手工制作小兔子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手工制作小兔子教案适用年龄:3-6岁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3. 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班级准备材料:纸杯、棉花、窗纸、剪刀、颜料、毛笔、胶水等;2. 老师自备材料:模板、彩纸、羊毛、细绳等。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 老师介绍今天的手工制作内容——小兔子,并向幼儿询问他们对小兔子的认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让幼儿看图谈兔子,讲解兔子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兔子。
3. 通过画画和表演等方式,让幼儿充分体验兔子的生活,加深幼儿对兔子的认识。
二、制作过程1. 在制作小兔子的前提下,每个幼儿座位上放置一只纸杯、一团棉花。
2. 老师向幼儿介绍小兔子制作流程,并且根据幼儿的情况,逐一讲解小兔子的制作方法。
3. 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设计出他们心中的小兔子,老师在旁边适时地给予指导和鼓励。
4. 按照幼儿的想象,一起给小兔子画上不同的颜色和花纹,让他们更有创意性。
三、完成成果1. 老师提供一些窗纸和剪刀,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给小兔子剪出不同的形状,增加装饰效果。
2. 老师准备了模板、彩纸、羊毛等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用心用爱制作自己的小兔子。
3. 完成后,幼儿可以给自己的小兔子取名字,并和小兔子一起合影留念。
四、点评总结1. 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小兔子,让其他幼儿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并适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2. 总结今天的活动和制作过程,让幼儿对所学到的知识有所归纳、总结。
3. 展示小兔子集体作品,让幼儿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增强社交能力。
教学延伸:1. 可以带领幼儿到外面,观察野兔、兔窝、让幼儿感受真实的兔子生活。
2. 可以设计兔子棚屋、给小兔子制作垫子等延伸活动。
3. 可以让幼儿用自己制作的小兔子拍小故事,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积累:通过本次制作小兔子的手工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用纸杯、棉花等制作小兔子的方法,更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更能够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为幼儿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手工小兔子幼儿园教案

手工小兔子幼儿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小兔子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2.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以及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
卡通小兔图片展示,简单介绍小兔子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鼓励幼儿自己表达认识小兔子的想法和感受。
2. 实践环节
第一步
教师在黑板上将小兔子描绘出来,并简单介绍画小兔子的步骤,引导幼儿一起画。
第二步
发放材料,包括纸、剪刀、胶水、毛线、棉花等。
让幼儿根据自己画的小兔子外貌形状和颜色特征,以及想象力,动手制作一只小兔子。
第三步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彼此制作的小兔子,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体验,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社交合作精神。
3. 总结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制作过程,分享制作小兔子的乐趣,并帮助幼儿总结创作中的收获和体验。
并鼓励幼儿将小兔子带回家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手工制作小兔子的活动,幼儿们在了解小兔子的基础上,培养了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以及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欣赏彼此的作品和分享制作经验,促进了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本次活动需要注意组织和安排时间、引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以及鼓励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
力。
同时,教师也要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素材和支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幼儿园大班自制小白兔教案

幼儿园大班自制小白兔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小白兔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2.掌握制作小白兔手工的方法,锻炼动手能力和耐心。
3.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对小动物的爱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小白兔这一可爱的小动物,让学生通过图片、PPT等形式感受小白兔的形象和特点,并引导学生谈论小白兔的习性和生活习惯。
2. 制作小白兔手工(120分钟)•材料:纸板、棉花、毛线、颜料、胶水等。
•工具:剪刀、笔、尺子等。
步骤:1.将纸板剪成兔子的形状,涂上颜色。
要求学生观察图片或模板,模仿制作。
2.用棉花制作兔子的毛茸茸的皮毛,涂上胶水粘贴到兔子身上。
3.用毛线制作兔子的眼睛和嘴巴。
4.为兔子添加一些装饰:如蝴蝶结、领带等。
注:老师应该在制作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课上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协作。
3. 总结(10分钟)•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制作的小白兔,并谈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自主形成课程小结,并对今后制作小动物手工有哪些期望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采取了以制作手工小白兔为主要内容的形式,通过制作过程中的细节,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但是,本课程缺乏实地考察小白兔的机会,更多地是介绍小白兔的形象和生活习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增加实践部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爱护小动物。
同时也需要在评估中,不仅注重手工成品质量的评价,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表现。
自作手工兔子教案大班语言

自作手工兔子教案大班语言教案标题:自制手工兔子教案(大班语言)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与手工兔子相关的基本词汇和表达。
2. 学生能够按照指导制作自己的手工兔子,并能够描述制作过程。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与交流,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纸板、剪刀、彩色纸、颜料、画笔、胶水等制作手工兔子所需材料。
2. 手工兔子的示范制作样本。
3. PPT或图片展示相关词汇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兔子,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与兔子相关的基本词汇,如rabbit、ears、tail等。
2. 新知讲解(10分钟)- 使用PPT或图片展示兔子的制作过程,并逐步介绍相关词汇和表达。
- 通过示范操作,让学生了解制作手工兔子的基本步骤。
3. 实践操作(2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所需材料。
- 指导学生按照示范制作手工兔子,鼓励他们在制作过程中积极合作和交流。
- 教师巡视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兔子,并描述制作过程。
- 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体会。
5. 总结和评价(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制作手工兔子的整个过程,巩固学生对相关词汇和表达的理解。
- 鼓励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用英语编写制作手工兔子的步骤,形成小册子或海报,展示给其他班级或家长。
2. 引导学生用英语讲述自己制作手工兔子的过程,录制视频或进行小组演讲,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在制作手工兔子的过程中学习和巩固与兔子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2024年大班手工教案小兔子

2024年大班手工教案小兔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创意手工》第五章第二节《小兔子》,详细内容包括小兔子的身体构造、制作材料的选择与搭配,以及具体的制作步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兔子的基本身体构造,了解其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3.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兔子的身体比例和细节处理。
教学重点:掌握小兔子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示范用的小兔子样品、剪刀、胶水、彩纸等。
2. 学具:每人一份手工制作材料(包括不同颜色的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兔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兔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示范: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制作小兔子的步骤,强调制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每组展示制作成果,进行评价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兔子手工制作》2. 主要内容:a. 小兔子的身体构造b. 制作材料与步骤c. 制作要点与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小兔子,并为其设计一个有趣的故事。
2. 答案示例:小兔子在森林里遇到了好朋友小松鼠,它们一起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但在细节处理方面还有待提高,今后教学中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尝试制作其他动物的手工作品,提高手工制作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小兔子的身体比例和细节处理。
2. 制作步骤的讲解与示范。
3.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课堂评价和交流。
5. 作业设计。
一、小兔子的身体比例和细节处理1. 身体比例:小兔子的身体可分为头部、身体和四肢三个部分。
头部约占身体的三分之一,身体和四肢的比例约为2:1。
2024年大班手工教案小兔子

2024年大班手工教案小兔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手工制作》第四章,主题为“2024年大班手工教案——小兔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小兔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学习制作小兔子的手工技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兔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增强对动物的兴趣和热爱。
2. 学会运用简单的手工技巧制作小兔子,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激发创造力和审美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制作小兔子的细节部分,如耳朵、眼睛、嘴巴等。
教学重点:掌握小兔子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兔子实物或图片、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一份(含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小兔子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的外形特征,如长耳朵、短尾巴、三瓣嘴等,让幼儿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制作小兔子的步骤,讲解制作方法,强调重点和难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制作小兔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创作展示(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互相欣赏、交流。
教师对幼儿的制作成果进行评价,强调优点,指出不足,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大班手工教案——小兔子2. 内容:(1)小兔子的外形特征(2)小兔子的生活习性(3)制作小兔子的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只小兔子。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掌握了小兔子的制作方法,但在细节处理上还有待提高。
教师应在下次教学中加强指导,提高幼儿的制作水平。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其他动物的制作方法,尝试制作其他动物,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手工教案小兔子【篇一:大班手工:动物面具】手工:动物面具活动目标:1、借助各种材料制作动物面具;2、萌生制作动物面具的兴趣,体验参与化装舞会发快乐。
活动准备:1、a4纸大小的各色硬卡纸、绉纸、毛线、彩色不干胶、纽扣、鸡毛等,水彩笔、固体胶、双面胶、剪刀、松紧带、订书机等材料及制作工具。
2、面具范例若干,《动物狂欢节》音带。
活动重点:借助各种材料制作动物面具;活动难点:萌生制作动物面具的兴趣,体验参与化装舞会发快乐。
活动过程:1、猜猜谁来了小动物们要举办化装舞会了,哪些动物回来参加呢?观看面具范例,分析动物的不同特征:每一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特征,猜猜看他们是谁?你们怎么猜出来的?这个耳朵长长的可能是谁?(小兔子)这个黑眼圈、圆耳朵的又是谁?(熊猫)2、有趣的动物面具请个别幼儿上来戴面具,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
知道这几个面具是怎么做出来的吗?讨论动物面具的制作方法:选一张比脸大的硬卡纸做动物的头部,画上动物的嘴巴、鼻子、眼睛、眉毛等,涂上颜色,再用其他纸剪贴耳朵、角、头发等,最后用剪刀小心翼翼将眼睛部位挖空,由老师帮忙把松紧带装订好。
2、我的动物面具鼓励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面具,并大胆装饰。
示例挖洞方法:先在面具上画好两只眼睛,然后用剪刀在眼睛处剪一个口子,最后把剪刀伸入其中把眼睛部位镂空。
引导幼儿运用一些辅助材料使之更加像某种动物。
3、动物化装舞会幼儿戴上面具让同伴猜猜自己是什么动物。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让幼儿戴上面具,举起手,围成圆圈跳舞、唱歌,感受化装舞会的快乐。
【篇二:大班一月份教案】1月份:活动一:让爱住我家(艺术)活动目标:1. 欣赏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感受歌曲表达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2. 喜欢用动作、语言、歌声等方式参与活动,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美好亲情。
活动准备:1. 幼儿听过童话故事《刺猬妈妈和狮子爸爸》。
2. 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回忆童话故事《刺猬妈妈和狮子爸爸》吵架的情节,体验家庭情感的反差。
2. 欣赏歌曲第一段,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完整地欣赏歌曲,在柔和、舒缓的旋律中,教师用表情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自由表达和表现。
活动二:雪孩子(语言)活动目标:熟悉动画片第一段内容。
学习“堆、铲、踢、挖”等动词。
积极参与讲述活动。
活动材料准备:物质准备:节选《雪孩子》的精彩,vcd机、准备小铲子、小木珠、小推车等小工具。
活动过程:一.定格“雪孩子”的画面,请幼儿说说雪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二.观看第一段内容,引导幼儿讲讲:小兔堆雪人用了什么工具?怎么使用的?让幼儿学学小兔使用工具的动作。
三.再次观看动画片,引导幼儿运用恰当的动词描述小兔堆雪人的情节。
四.让幼儿带着问题再看这段:兔妈妈出门前对小兔子说了什么话?小兔子为什么不高兴?兔子妈妈想了什么办法?五.观看小兔子家着火的情节,学习运用描述的语言讲讲小兔家着火的情形,并相互交流此时自己的心情。
议一议:你觉得雪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六.完整观看动画片,请幼儿边看边轻声讲述内容。
活动名称:雪孩子(二)活动目标:完整讲述雪孩子救小兔子经过。
学习词语:团团围住、奋不顾身、融化、舍己救人。
懂得做个勇敢、爱帮助人的孩子。
活动材料准备:物质准备:节选《雪孩子》的精彩,vcd机、准备小铲子、小木珠、小推车等小工具、绘画纸。
知识经验准备:熟悉故事内容,了解雪孩子救兔子的过程。
活动过程:一.定格“雪孩子救兔子“的画面,让幼儿交流彼此的感受。
二.引导幼儿讲讲议议,雪孩子此时会怎么想,怎么做?最后,雪三.观看动画片,学习词语:团团围住、融化。
四.议一议:雪孩子最后变成什么?它该不该帮助小兔子?你喜欢它吗?为什么?学习:奋不顾身、舍己救人。
请小朋友边看边完整观看无声画面配音故事。
活动三:认识日历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日历的用途,学会看日历。
学习“年”、“月”、“日”、“星期”、“一”、“二”、“三”、“四”、“五”、“六”等字词。
2、让幼儿知道一年有12个月及其排列的顺序。
3、让幼儿知道1个星期有7天以及排列顺序。
活动准备:1、挂历一本、汉字卡片若干张、活动指导:1、教师以猜谜引入:“一个本子墙上挂,1年365天全装下。
它那上面都有啥?红字黑字还有画。
”2、出示一本挂历,教师提问:这是哪一年的日历?日历有什么用?3、向幼儿介绍日历。
(1)、1年有12个月及月份的排列顺序。
(2)、1个月有30天或31天(2月只有28天或29天)(3)认识某一天是星期几。
第二周活动一:猜谜学谜游戏(语言)活动目标:1.根据谜面猜出谜底,并学念谜语。
2.培养耐心倾听的能力。
活动准备:1.创设一个小兔家的情景。
熊猫、鹅、小山羊、小兔的音乐和头饰2.事前一组幼儿先排练好“到小兔子家作客”的情景表演。
3.收集一些适合幼儿猜的谜语。
活动过程:1.观看情景表演“到小兔子家作客”2.邀请幼儿仔细听谜语,才谜语,玩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幼儿扮演不同动物,学说谜面,猜谜底,表演“到小兔子家作客“的情景。
3.强调活动规则。
仔细听谜面,一起学念谜面。
猜对了谜底,才戴上动物的头饰到小兔家做客。
4.分组开展游戏。
活动二:开商店(科学)活动目标:尝试运用5以内的加减运算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1、每名幼儿一个“钱包“,内装5以内的数字卡片或圆点卡片。
2、给角色游戏中商店的各种物品分别标上1~5元的价格。
3、准备学习包。
活动指导:1、引导幼儿在超市、餐厅、理发店、咖啡店等角色游戏中,感受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指导幼儿用“钱”进行购物、乘车等,启发幼儿在买卖的过程中学习使用“钱”,遇到问题后懂得用加、减等数学方法解决。
2、指导幼儿完成学习包。
活动三:鸭子上桥(艺术)活动目标:1、学习用轻快的声音进行演唱,享受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
2、能在游戏中流畅地顺数和倒数,形象地感受数量递增和递减的关系。
3、体验自编歌曲、自创游戏玩法的快乐。
活动准备:1、用积木或小姨子做栏杆围一座约40cm宽、4m长的桥。
2、幼儿已学会演唱歌曲《鸭子上桥》3、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指导:1、复习歌曲。
(1)、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齐唱歌曲,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气氛。
(2)、启发幼儿用即兴的舞蹈动作进行表演,重点启发幼儿按歌曲的节奏进行表现。
2、讲解游戏玩法,帮助幼儿理解游戏规则。
3、幼儿游戏,教师用歌声、手势、动作提示幼儿按规则游戏,注意逐步推出,让幼儿自己听音乐进行游戏。
4、幼儿熟悉玩法后,用另一个形象替代歌曲中鸭子的形象,创编歌词,并创编相应形象的动作,减少游戏。
5、为了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增加练习机会,游戏时可将幼儿分成每8人一组,引导幼儿自己用积木或椅子做栏杆围一座桥进行游戏。
【篇三:手工教案】美工活动:废物变成宝156第u一o课1件/网活动要求:1、在活动中,让幼儿在卷纸上进行装饰,制作可爱的小动物。
2、向幼儿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知道废物也能变成宝贝。
3、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卷纸芯若干、剪刀、糨糊、纸、范例等重点:装饰动物的脸难点:卷纸芯的包装活动过程:一、出示各种小动物,激发幼儿的兴趣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你们看一看是些什么东西?(狸猫、花猫、狮子、大象、老虎、小狗)二、你们想一想,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东西做出来的?(卷纸芯)你们想不想做呢?三、老师示范包卷纸芯1、先用糨糊在卷纸芯上抹一层,要从卷纸芯的一端向另一端抹去,然后将纸对着糨糊贴上,再绕着卷纸芯包上去,最后在卷纸芯的另一端抹上糨糊。
2、将卷纸芯两端多余的纸塞入卷纸芯内。
四、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1、要求幼儿将纸屑放指定地点,保持桌面整洁。
2、幼儿自己选择制作动物,五官位置可以参照范例进行探索。
3、鼓励表扬有进步的幼儿。
活动结束:展示幼儿的作品,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除了这些小动物外,还可以做那些动物?以后在游戏的时候再做。
第#一课7件`网大班手工活动:制作中国结第一课件6网_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结的编结工具与制作材料,尝试学编最简单的十字结。
2、体验编结活动的快乐,发展动手能力,萌发对中国劳动人们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对中国结意义的简单了解;欣赏过各种中国结。
小铜钱、红丝线等制作材料。
活动过程:一、认识制作材料和工具1、小朋友都说中国结非常漂亮,那我们今天也来动手做一款中国结,好吗?2、你们想想:制作中国结需要些什么材料呢?(师生共同讨论)幼儿看看、讲讲制作中国结的材料和工具。
二、幼儿尝试操作1、知道为什么叫中国结吗?结是什么呢?你想做中国结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学吧!2、观察并讨论老师制作的中国结(十字结)是什么样的?3、老师示范讲解:选同色或者多色的绳交叉叠放,串成长长的一条,就变成了美丽的中国结了。
4、幼儿尝试编十字结,教师观察,进行个别指导。
5、你的中国结表示什么祝愿呢?哪位小朋友愿意为自己的中国结取个好听的名字?幼儿说说自己尝试编结的感受。
三、评价1、彼此欣赏各自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2、把自己编织的中国结送给同伴或小班的弟弟妹妹并说说其中蕴涵的祝愿。
大班手工教案:一次性饭盒和盘子第一c课件~网|活动目标:1、合理利用费旧物品,培养环抱意识。
2、使用粘贴装饰,变化出各种物品,培养幼儿对动手制作的兴趣。
3、提高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1、一次性的饭盒和盘子,泡沫、乒乓球或棉花。
2、已经制作好的作品:台灯、船、脸谱、桌子、椅子、花盆、钟、煤气灶、镜框、包等。
3、水彩笔、剪刀、镊子、胶水、细铅丝、自粘纸。
4、摄制的录象(**随意丢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活动过程:一、观看录象,讨论师:出示一次性饭盒和盘子,看看录象中的他们把盒子放哪里了?你喜欢吗?你看到了,你想怎么办?(观看录象)师:谁告诉我你喜欢这样的行为吗?你看到了,你想怎么办?(**:应该把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放到垃圾箱里。
2-3位)师:你们的这种行为真好,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呢?你们可以讨论一下。
师引导:扔在垃圾箱里就没有了,能不能利用一下,美化一下我们的环境呢?师:谁来说说可以怎么办?(可以做成东西)师:可以做成什么东西?(花盆、椅子、包??)二、参观制作好的物品,自由结伴探索讨论。
师:你们想的办法真好,等一下请你们去参观一下小朋友与老师共同制作举办的一个“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手工艺展,你们几个几个结伴自由研究讨论一下,如何制作的,等听见老师的信号你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幼儿参观)教师指导观察:看看这个包的带你有什么发现?是怎么粘上去的呢?看看煤气灶上面的盆子你有什么?旁边的开关是用什么做的?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镜框的下面的脚是怎么做的?(剪两小块一样大纸盒,然后剪一刀,就能把镜框插上去了,另外一种是将饭盒带边剪下一块,然后贴在后面)边讲边演示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