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脑血管病的护理
危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转运及安全管理方法

危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转运及安全管理方法
危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转运和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预先评估:在进行转运之前,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以了解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稳定性。
2. 监测和管理病情: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以及意识状态等指标,并及时调整治疗措施,以保持患者的稳定。
3. 病情通报:医护人员应当与接收医院的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及时沟通,告知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以便接收医院提前做好准备和安排。
4. 转运工具:患者的转运工具应当具备必要的设备和药物,如心脏监护仪、呼吸机、氧气等,以备在转运过程中出现急性病情变化时进行紧急处理。
5. 人员配置:转运过程中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合格医护人员,以确保能够及时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6. 安全措施:医护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等,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7. 病史记录:在转运结束后,应当仔细记录患者的病史、治疗
过程以及转运过程中的任何问题和处理结果,以备将来参考。
总之,危重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转运和安全管理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并且要注重细节和沟通,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

管理问题与挑战
人才短缺
重症脑血管病专业医师数量不足, 尤其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更为突出。
医疗费用高昂
重症脑血管病的治疗费用较高,给 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患者认知不足
部分患者及家属对重症脑血管病的 认识不足,影响及时就医和后续康 复。
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基层医疗建设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重症脑血管病诊疗能力,实现医疗资源下沉。
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并进 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进 行治疗,如溶栓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 凝药物等。
手术干预
重症监护
对于某些特定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如颅 内出血或动脉瘤破裂,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
对于病情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 应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密切监测和救治 。
和控制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复发。
指导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
低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了解疾病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脑血管病的病因、症状、 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知识,提高他们的 认知水平。
提醒及时就医
提醒患者及家属在出现疑似脑血管病症状 时,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以降低疾 病对生活的影响。
05
重症脑血管病的预防与控 制
一级预防
总结词
一级预防是指针对尚未发生脑血管病 的人群,通过识别和控制危险因素, 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01
健康饮食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低盐、低脂、 高纤维等,有助于降低脑血管病的发 生风险。
05
02
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之一,有效控制高血压可以显著降低 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重症脑血管病伴低钾血症患者的护理

2011年 1—12月 ,温 州 医学 院 附属 第 二 医 院 神 整补 钾量 。在 补钾 的过 程 中 ,若 患者 出现心 率 减慢 、
经外科 收 治 了 60例 脑 血 管 病 伴 发 低 钾 血 症 患 者 。 T波 高耸 、Q.R 间期 延 长 、QRS波 增 高 等 高血 钾 征
予 对症 治疗 ,如脱 水 降颅压 、积 极 补钾 。经过 积极 的 置管 补钾 ;(4)静 脉 注 射 的钾进 入 细胞 内较 为 缓 慢 ,
补 钾治 疗后 ,第 2天血 钾恢 复正 常者 16例 ,第 3天血 细胞 内外 平衡 时 间约需 15 h,患 病时 更慢 ,故应 注意
1 临床 资料
2 护 理
2.1 病 情 观 察 密 切 观 察 患 者 的生 命 体 征 变 化 。 低 钾血 症患 者 最早 的表 现 是 肌 无 力 ,先 是 四肢 软 弱 无 力 ,以后 可 累及 躯 干 和 呼 吸 肌 ,还 可 有 软 瘫 、腱 反 射 减 退或 消失 ,患 者 可 出现 厌 食 、恶 心 、腹 胀 等 肠 麻 痹表 现 ,部 分 患 者会 出现 心 电 图改 变 。故 对 于清 醒 的患 者应 注重 其主诉 及 精神状 态 变化 。严 重 低钾 患 者应 立 即给予 心 电监 护 ,观 察 患 者 心 率 、心 律 变 化 , 为治 疗 提 供 依 据 [ 。 如 发 现 心 电 图 U 波 增 高 、 ST段下 移 、Q T 间 期延 长 和 T波 低 平 或倒 置 ,则提 示有 发生 低钾 血 症 的危 险 ,应 及 时 复 查 血 清 钾及 调
血清钾 正 常值 为 3.5~ 5 mmol/L,低 于 3.5 mmol/L 钾 较安 全 ;(2)在 补 钾 期 间 ,积 极 治 疗 原 发 病 。注 意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对策

【 摘要 】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并发 多脏器功能障碍 综合征 患者的 治疗和护理 方法 , 高临床救 治率 。方 提
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8年 6月至 2 1 6月我院收治的 3 00年 4例 急性 重症脑血 管病 并发 多脏 器功能障碍综合 征 患者 的临 床资料 , 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经过精 心治疗和 护理 ,4例 患者 中临床治愈 1 3 5例 , 好转 8例 , 致残 1 例 。结论 1 科 学
有效 的护理措施是提 高急性 重症脑血 管病并发 多脏器功能障碍 综合征 患者 临床救 治效率 的关键。 【 关键词】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护理
降等异常情况是及时采取吸痰 。以迅速解 除呼吸道 j 阻塞症状 , 保持 缓 和 呼 吸 畅 通 。对 于气 道 切 开 者 , 痰 如 液 黏稠 , 可每次 吸 痰 前往 气 道 内注 入少 许 生 理 盐 水 , 以 稀 释呼 吸道分 泌物 , 达到痰 液 引流 。每 2小 时更 换体 位 1次 , 翻身结 合扣 背后 及 时 吸痰 。本 组未 发 生 因 呼吸 道 管理不 到位发 生 的窒息 事件 。 232 肺 部感 染的治 疗与 护理 肺 部感 染 导致 的患 者 .. 呼 吸功能 受损 和炎 症 引 起 的免 疫 应 答 反应 是 造 成 病 情 恶化 的主要 原 因之 一 。 因此 , 护 理 中采 取 有 效 的措 在 施 , 防患 者肺部 感染 , 预 可有 效预 防患 者病 情 恶化 , 高 提 临床治疗效率。具体措施 : ①严格无菌操作。②雾化吸 入 时进 行 预防性 用 药 。③ 切 断 感 染 源 。本 组 7例 患者 出现不 同程 度 的肺 部 感染 症 状 , 过 精 心 治 疗 和护 理 , 经 2 护 理 症状得 到 良好 控制 。 24 监测和控制患者颅 内压 ①使患者头部抬高 3 。 . 0, 2 1 一般护理 严 密 监测 患 者 生命 体 征 , . 连续 监 护 心 P 。②充分 给氧 : 减少无效呼吸和 电、 呼吸、 脉搏 、 体温和血压 以及时 了解病情 , 以确保患 可降低颅内压约 1ka 使颅 内压下降 1 2k a — P 。③正 者生命体征平稳 , 出现异常情况是 , 及时报告 主管 医师 气道阻力可改善脑缺氧 , 确 早期使 用 甘露醇 : 严格 掌握脱 水剂 使 用 的间 隔时 间和 并 协助处 理 。 速度。④亚低 温治疗 : 每降低体温 1 脑耗氧量与颅 o C, 2 2 口腔 及 消化道护 理 . 22 1 保 持 口腔 卫 生 定 期 对 患者 口腔 进 行 护 理 , .. 避 内压均 可 降 低 5 一 % , 在 治 疗 过程 中要严 格 监 测 % 6 但 免 管 道 和 插 管 损 伤 患 者 口腔 及 呼 吸 道 黏 膜 诱发 感 染 。 生命体征 。脑水肿是脑血管病患者共同的并发症 , 也是 引起 患者 死亡 的主 要原 因。脑 出血 或脑 梗 死 后 造 成 脑 对 昏迷患 者 , 由于 营养 需 要 常 留置 胃管 , 加 强 胃管 管 应 致颅内压升高 , 从而影 响下丘脑脑 干系统 的生命 理, 防止脱落或患者 自行无意识拔管造成消化系统黏膜 水肿 , 中枢, 尤其是高血压所致神经体液调节紊乱 , 中线结构 损伤 。本组 3 患者 口腔护 理效 果 良好 。 4例 脑疝形成 , 诱发和加重呼吸、 心血管 中枢等重要器 22 2 预 防和治 疗应激 性消化 道 溃疡 消化 道应 激 性 受累, .. 官功 能衰 竭 。积 极 尽早 地 控 制 脑 水 肿 , 少 脑 损 害 , 减 可 溃疡 和 出血 多 出现 于 严重 的心 脑 血管 疾 病 患 者 的 急性 2例患者采用甘露 期 。本组发 生应激 性 消 化 道 出血 1 2例 , 于 出 现 消化 以减少其他脏器衰竭的发生 。本组 3 对 l 经 取 道 出血 的患者 , 积极采 取相应 的救治 措施 , 括 止血 、 醇治疗 ,6例 患 者 采 用 亚 低 温 治疗 , 过精 心护 理 , 应 包 黏膜 护理 、 防感 染 ; 对 于 未 出现 的患 者 应 密切 观 察 得满意 效果 。 预 而 . 预 患者症 状 , 要 时可 采取 积极 的预 防 性治 疗 措 施 , 免 2 5 监 测患 者肝 肾功 能 , 防肝 衰 竭 和 肾 衰 竭 重 症 必 避 脑血管病 , 因脑 水 肿 导 致 颅 内压 升 高 或 下 丘 脑 直 接 受 患者病情 复杂 化 。 损, 导致 脑 肾综 合征 。应 每 1精 确记 录 出入 量情况 , 3 对 2 3 呼吸 系统 护理 .
脑血管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脑血管性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了解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及脑卒中的概念。
2.了解颅内动脉瘤及脑卒中的病因、病理生理。
3.熟悉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4.掌握脑血管性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导学案例病人,男,7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5年,糖尿病病史10年,平时喜欢抽烟及喝酒。
因于家人争吵后出现鼾睡、呼之不醒,急诊入院。
查体病人神志不清,瞳孔缩小,双眼凝视患侧,一侧肢体偏瘫,血压140/88mmHg,呼吸20次/分,脉搏90次/分。
问题:1.病人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2.若要明确诊断还需做哪些辅助检查?3.病人存在哪些主要的护理问题?4.病人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哪些?脑血管性疾病是指由各种脑部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共同构成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
一、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多因动脉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而形成,极易破裂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本病以40~60岁人群多见,在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
(一)病因与病理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动脉壁先天性缺陷学说认为,颅内Willis环的动脉分叉处的动脉壁先天性平滑肌缺乏。
动脉壁后天性退变学说认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使动脉内弹力板发生破坏,动脉壁逐渐膨出形成囊性动脉瘤。
此外,体内感染灶脱落的栓子侵蚀脑动脉壁可形成感染性动脉瘤,头部外伤也可使致动脉瘤的形成。
颅内动脉瘤一般呈球状或浆果状,外观紫红色,动脉瘤壁极薄,尤其瘤顶部是最薄的,98%的动脉瘤出血位于瘤顶部。
破裂的动脉瘤周围,被血肿包裹,瘤顶破口处与周围组织粘连。
根据位置不同颅内动脉瘤可分为如下两种。
①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90%。
②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0%。
(二)临床表现1.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中、小动脉瘤未破裂出血,临床可无任何症状。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对策

[】 邵春 萍 . 尿病 肾病病 人 的健 康教 育【】长春 中医药大学 学报 , 4 糖 J. 2 0 ,36 :0 . 07 2 ()1 1 【 刘凤 , 5 】 李宇奇 . 糖尿病 患者 自行注射 胰岛素 的护理 [ . 对 J 长春 中医 】 药大学学 报 ,0 82 ()4 1 2 0 ,4 4:5 .
参 考文献
[】 张淑 慧 , 云 . 1 张 糖尿病 病人 的心理护 删 J. 】长春 中医药大学 学报 , 2 0 ,23:6 06 2 ()3 . [] 董 淑范 , 2 周新 灵 . 中医 内科疾 病证治与护 理【 . 阳: 宁科学技 M】沈 辽
术 出版社 , 9 6 9 19 : .
12 治疗 结果 .
多脏器 功能 障碍综合 征 ( D )是 急性重 症脑血 管病常见 的 MO S 合 并症 。 它多指有严重的打 击为前提的条件下器官功能受损直 致衰竭 , 而器官受 损之 前功能 基本 良好 , 官受损 时间超 过2h, 器 4 其处 理不 当 将 发展为 多器官 功能 衰竭 。 因此 , D 也是急性 脑血 管病 的主要死 MO S 亡原 因。了解 MO S 有助于 早期预 防 、 断和治疗 , D , 诊 提高重 症脑血 管 病患者 的存 活率 。 文对 并发症 的类型 、 本 发生原 因 , 并发症 的处理 及预 防、护理综 述如 下:
萄糖 液推 注。若有皮 肤瘙痒 、疖肿 、痈疽 、疮疡 等 ,忌食 鱼虾 、蟹 、
竹笋 、牛 、 肉 , 头 肉等 荤 、腥发性 食物 。在血 糖和 尿糖控 制后 , 羊 猪 可少 吃一 些梨 、西瓜 、 猕猴 桃 、 橙子 、苹果等 , 平时可 用黄瓜 、番茄
代替 水 果 。 t
2 4 出院指 导” . I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ppt课件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24
一、总体管理
(二)血压管理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25
一、总体管理
(二)血压管理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26
一、总体管理
(三)体温管理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27
一、总体管理
(三)体温管理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28
一、总体管理
(三)体温管理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29
一、总体管理
(三)体温管理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54
二、专科管理
(一)重症脑血管病的监测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55
二、专科管理
(一)重症脑血管病的监测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56
二、专科管理
(二)神经功能恶化/意识障碍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57
二、专科管理
(二)神经功能恶化/意识障碍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58
二、专科管理
(二)神经功能恶化/意识障碍
(四)手术治疗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76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77
42
一、总体管理
(八)营养支持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43
一、总体管理
(八)营养支持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44
一、总体管理
(九)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45
一、总体管理
(九)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46
一、总体管理
(十)护理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47
一、总体管理
(十)护理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重症脑血管病管理
64
二、专科管理
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应用细致化护理对并发症及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应用细致化护理对并发症及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引言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严重程度高,病情变化快,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
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如肢体活动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等,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生活负担。
而细致化护理对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应用细致化护理的相关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临床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及相关影响1. 肢体活动障碍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常伴有肢体活动障碍,这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患者肢体活动减退,容易导致压疮、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 言语障碍脑梗死后言语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患者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意愿,导致心理压力增加,影响患者的社会交往和生活乐趣。
3. 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是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误吸引起肺部感染,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细致化护理对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的作用1. 促进康复细致化护理可以促进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进程,帮助患者加强肢体康复训练,缓解肢体活动障碍,提高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2.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细致化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规范的吞咽训练,减少吞咽障碍的发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降低吞咽引起误吸的风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 提升患者心理抵抗力细致化护理不但可以提供患者以及其家属关心和支持,同时还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进行康复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的心理抵抗力。
三、细致化护理对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1. 提高生活质量细致化护理可以帮助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改善肢体功能,提高自理能力,促进言语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心理抵抗力,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脑血管病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分别给予有针对系统护理和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经护理干预后存活17例,其中植物生存5例,中残6例,良好6例,死亡1例,存活率94.44%;对照组经护理干预后存活13例,其中植物生存4例,中残5例,良好4例,死亡5例,存活率72.22%。
观察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3.12,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临床护理。
即根据医嘱进行静脉注射、临床观察等常规护理干预。
1.2.2 观察组有针对性的系统护理干预。
24小时持续性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电、血氧等临床体征,每15分钟—30分钟观察记录一次,发现异常及时纠正[3];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吸氧,对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及时清理,发生呼吸抑制患者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治疗,并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对于存在脑出血的患者在头部放置冰枕、冰帽,有效降低脑部耗氧量和代谢率。
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保持患者的床铺干燥、清洁,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等补偿性护理干预,确保患者的舒适,给予营养护理干预[4],保持患者的良好身体素质,注意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控制好静脉输液的速度;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
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对具备康复训练能力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护理干预,进行坐、站、走的康复训练,如果患者暂时不能进行康复训练,卧床期间要保持患者的正确体位,为今后的康复训练进行积极准备[5]。
1.3 观察项目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对存活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观察经护理干预后存活17例,其中植物生存5例,中残6例,良好6例,死亡1例,存活率94.44%;对照组经护理干预后存活13例,其中植物生存4例,中残5例,良好4例,死亡5例,存活率72.22%。
观察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
3.12,p<0.05),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一)
(表一)观察组和对照组存活比较
组别例数存活植物
生存中残良好死亡存活率
观察组18例17例5例6例6例1例94.44%
对照组18例13例4例5例4例5例72.22%
χ2 23.12
p <0.05
2.2护理满意度观察经护理干预后非常满意12例,满意5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94.44%;对照组经护理干预后非常满意5例,满意7例,不满意6例,满意率66.67%。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
3.23,p<0.05),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一)
(表一)观察组和对照组存活比较
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
观察组18例12例5例1例94.44%
对照组18例5例7例6例66.67%
χ2 43.23
p <0.05
3讨论
对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主要应该分成:急救期的护理、稳定期的护理、康复期的护理[6],针对不同护理时期,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更有针对性的系统护理干预,在急救护理期应该更加强调对患者生命安全的保证,针对威胁患者生命的因素继续宁对症干预,并有预见性的分析风险因素,提前性的制定护理干预方案;在稳定期,应该更加强调对患者舒适、心理、营养等的护理干预,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并且有针对性的避免褥疮、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康复期根据患者的身体恢复状态,循序渐进的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早日让患者获得自理能力[7],回归社会的正常生活中。
综上所述,给予重症脑血管病患者
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才英,李婷婷,杨芳,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2):2103—2104.
[2] 王月霞,李霞,重症脑血管病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7):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