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新区中心区 城市设计
金西经济开发区托管婺城区汤溪

金西经济开发区托管婺城区汤溪、罗埠、洋埠三镇。
金西地区历史悠久、乡贤辈出。
据传,秦统一中国后,就设太末县治在九峰山下。
明成化七年,割金(华)、兰(溪)、龙(游)、遂(昌)四县边隅,置汤溪县,汤溪县是古婺八县之一。
境内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九峰山,是儒、道、佛“三教”名山,名道龙邱苌、高僧贯休曾在九峰山,南齐徐伯珍曾在九峰讲学、授徒千人,陶渊明也曾留下足迹。
汤溪是丰子恺的祖居地,土生土长的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陈双田是浙江省最具影响力的劳动模范。
金西经济开发区,是金华构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一中两冀两三角”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华市本级的重要工业基地。
金西的开发思路是“以工业为主,旅游商贸相配套,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新城”,开发目标是“三年打基础,五年出成效,十年见新城”。
2003年5月,金西开发区拉开了启动区块基础设施建设框架,经过四年的开发建设,已基本形成了3平方公里的建成区。
今年,金西开发区开发建设的重点是完善启动区块、开发东区块、建设北区块。
特别是东区块开发面积3.85平方公里,列入浙江省黄土丘陵非农开发试点,黄土丘陵的非农开发,不但集约节约土地资源,而且也拓展经济发展平台。
目前,金西开发区已有入园企业144家,计划投资额达92.4亿元,2006年底金西开发区的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比2002年底分别增长了2倍多。
金西开发如火如荼,金西已成为金华市本级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地区。
金西开发区经发街以西区块城市设计方案评审4月27日,金西开发区管委会组织对金西开发区经发街以西区块城市设计方案进行评审。
来自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对该方案进行了评审,提出了修改意见。
该设计方案是金西开发区成立以来第一个完整系统的城市设计方案。
地块位于开发区商贸人居新城区的核心区块,西靠已基本建成的峙垅湖景观公园,南接汤溪古镇,东依经发街主干道,地块总面积64.31公顷。
该区块交通便捷,位置优越,周边配套齐全,是宜居、宜游、宜学的理想之所。
控规说明

1、合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营造结构清晰、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交通 组织合理的综合园区。
2、合理安排用地结构,促进合理产业结构的形成,引导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3、重点建设峙垄湖周边地区,形成拥有高品质的环境景观、完善的公共配套服务、宜 人的居住环境、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商务人居新城区。
——————————————— 5 ——————————————— 5 ——————————————— 5 ——————————————— 5 ——————————————— 5
——————————————— 6 ——————————————— 6 ———————————————13 ———————————————14
以峙垄湖为中心的开放空间和公共设施构成的城市中心轴,是城市公共活动、市民日 常休闲的中心,也是集中体现城市景观风貌的核心区域,在城市的视觉景观上,形成 以峙垄湖的湖面为映衬的公共服务中心。
二、上轮控制性详细规划
1、规划范围
东至老浙赣铁路,西至汤溪镇区、峙垄湖,南至白汤下公路,北至后朱山村。 规划用地面积383.88hm2。
金西属低山黄土丘陵与溪谷平原相间地形,地势南高北低,地形高低起伏较大,高程 在34~86m之间。大部分用地集中在坡度小于15°的平原与山地过度区间,是典型的 低山丘陵。
三维地表模型图
高程分析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
坡度分析图坡向分析图2 Nhomakorabea第二章 规划衔接与规划背景
一、分区规划
1、规划结构 分区的空间结构可表述为: “一轴、三核、四片区”。 “一轴”——围绕以峙垄湖为中心、包括汤溪镇城隍庙、南片区文化体育中心及北片 区的公共中心组成的城市公共空间主轴; “三核”——汤溪、罗埠、洋埠三镇是开发区发展的基础,也是地区人口、文化、管 理、公共服务的核心; “四片区”——即开发区的启动工业园、北区工业园、东区工业园、南区工业园。 2、工业用地布局
两个城市设计和两个旧城更新案例总结

案例一:重庆市江津北部新区城市设计方案江津北部新城设计总平面特色:设计以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新城的基本框架结构,用以组织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功能布局,并最终成为城市的特色。
该生态基础设施对应于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给城市提供的社会经济服务,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供生态服务,它们是城市居民最基本的需要,也是城市生态与人文特质的基本保障。
基于这一理念和方法论,根据场地“三面云山一面江、溪水内聚到名堂”的场地特征,形成了“坐山-留水-眺江”的“茶花状”主体城市格局,塑造了一个生态与人文气质的又富有经济活力的江津新城。
规模:规划区总面积约30km2,其中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规划面积约8km2。
定位:建设一个生态与人文的城市、一个绿色而宜居的城市,是本城市设计方案的核心目标。
区位上:重庆市江津区北部新城地处江津中心城区的德感片区。
江津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距重庆都市区46km,地处重庆市中心城镇群范围,境内有成渝铁路,渝黔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及长江水运与重庆相连。
规划区位于长江(几江)北岸,与江津老城区隔江相望,南临长江,西望缙云,其西部为德感工业园,北部为双福工业园,是连接几大产业区的交汇部位,具有成为生产服务业中心的区位条件。
案例二:宁波天一广场规模:天一广场位于市中心繁华商业街中山路南侧,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有22座欧陆风情浓郁的现代建筑群组成,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
围合式建筑群中央为3.5万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和6000平方米的景观水域,同时设有总长200多米,最高喷高40米的亚洲第一音乐喷泉和高20米、宽60米的大屏幕水幕电影。
定位: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超大型商业广场功能:广场集购物、休闲、娱乐、旅游于一体,被誉为宁波的商业航母,是宁波城市又一张亮丽的名片。
特色:广场建筑以2-4层低层为主,充分体现现代商业气派为特点,中央以3.6公顷绿地广场为依托,缀以一条南北相向的水街,一池碧水,点缀着几幢精致通透的建筑,优雅的环境,丰富的景观,将使CBD广场的商业气氛更富情趣。
金华市多湖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主要内容

金华市多湖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主要内容一. 项目背景多湖CBD核心区位于三江口区域,北至义乌江南岸,南至李渔路,西至武义江东岸,东至环城东路,规划面积约2.33平方公里。
基地紧邻江南江北两个城市中心,并与金东新区的行政文化中心相临,区位优势明显。
多湖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区位图二. 项目愿景多湖CBD核心区将成为融合商务发展、文化传承和宜居生活的金华新型CBD,即Culture and Business District (文化商务区),致力于打造:积淀深厚的繁华故地锐意进取的活力新区秀外慧中的生态城市引领未来的城市名片通过建设“浙中总部经济中心”、“地区金融服务中心”和“金华科技文化中心”,最终成就金华为“三江都汇·明日金华“,寓意作为三江汇集处和婺江起点的多湖片区将引领金华航向以人为本,生态为依的明日都会。
三. 发展目标复合功能的活力城市多元复合的城市功能可以增强城市的活力与魅力,多湖CBD核心区将在传承金华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文化,形成文化、科技、金融、总部、休闲、餐饮和商业功能复合的功能区,在提供多元城市功能的同时提供多样的开放空间体验。
人性尺度的城市空间针对当前大尺度的城市新区建设的弊端,多湖CBD核心区将回归人性化尺度,秉持“以人为本”的空间塑造原则,以合理的街廓尺度,配合人性尺度的街道设计,着力营造适宜步行的空间环境,避免大而无当的街廓开发。
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
金华多湖CBD核心区的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小汽车的使用,对滨水绿地和生态林地的预留和保护,以及绿色节能建筑的使用等。
四. 核心区空间结构“一心,两翼,两带,三中心”一心:以燕尾洲公园作为整个核心商务区的生态绿心和空间起点;两翼:以燕尾洲公园为起点,沿着义乌江和武义江的滨江绿带形成滨水景观活动走廊;两带:整个核心区以燕尾洲公园和婺剧院为起点,由两条廊道贯穿全区,一条是以开放空间和公共休闲活动为主的绿廊,沿着多湖大道单侧地公共绿地串联多湖CBD核心区和南部片区;另一条是以都市商业活动和文化活动为主的文化商业休闲廊道,向东沿光南路穿过地区金融服务中心和信息服务基地,连接施光南音乐广场。
强力推进婺城新城区建设

强力推进婺城新城区建设徐利媛【摘要】金华市婺城新城区由临江、栅川、龙蟠、洞溪四个工业分区组成,自2003年成立以来,引进企业135家,总投资134亿元,投资规模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6家。
新城区全力优化投资环境,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截至2011年底,完成工业总产值159.5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1.17%;利税总额6.13亿元,占全区的47.15%;财政总收入5.7亿元,占全区的1/2左右。
但是,由于婺城新城区开发起步较晚、缺乏中心城市配套和产业发展之依托,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大部分处于规划建设初始阶段,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期刊名称】《浙江经济》【年(卷),期】2012(000)017【总页数】1页(P55-55)【关键词】城区建设;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新城区;投资规模;投资环境;经济规模;经济效益【作者】徐利媛【作者单位】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政府【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75.1金华市婺城新城区由临江、栅川、龙蟠、洞溪四个工业分区组成,自2003年成立以来,引进企业135家,总投资134亿元,投资规模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6家。
新城区全力优化投资环境,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截至2011年底,完成工业总产值159.5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1.17%;利税总额6.13亿元,占全区的47.15%;财政总收入5.7亿元,占全区的1/2左右。
但是,由于婺城新城区开发起步较晚、缺乏中心城市配套和产业发展之依托,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大部分处于规划建设初始阶段,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规划设计滞后、土地供给制约新城区发展空间。
一方面,新城区建设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整体性规划,空间拓展难度加大,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受限。
新城区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权威性不强也影响了新区的建设和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用地指标紧缺,近年已签约的部分重点项目无法落地,工业用地问题成为制约园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金华市婺城新区发展战略规划

■ 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根据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金华市城市定位为:浙江省重要的交通、信息枢纽,浙江省 中西部地区商贸金融、物流、旅游、科教文化中心,现代工业基地(两个枢纽、四个中 心、一个基地)。上述职能分别由婺城区、金东新区、开发区承担,婺城区主要担负下 述市级职能:
2.婺城新区与金东新区的战略关系为:各为一翼、资源共享、良性竞争。
3.婺城新区与开发区的战略关系为:利用惯性、促进开发,双赢联动。
·产业发展战略:综合利用各种城市化动力,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1.抓住区政府迁移的有利时机,建设多功能城市副中心。
2.以二产作为启动期的重点,加速婺城区社会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增强婺城新区经济实力,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 ·发挥紧临市级工业园的优势,在紧临市级工业园的区域建设工业园区。 ·凭借良好的区位、用地、交通等优势,创造良好的投资的软环境与硬
2.城市总体规划未考虑婺城区行政中心搬迁,行政中搬迁至白龙桥组 团后(基本定位于330国道以北),必将带动相应公共设施及居住人口的集 聚,所以白龙桥330国道以北用地性质和布局应做相应调整,二产用地改为 三产用地和居住用地。
3.在不改变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根据自然条件及规划 布局的深化,可适当调整绿地的具体位置和规模。
8.区级财政收入有限,难以支撑巨大的基础设施投入。
多功能中心区 人性化空间
■ 国内外新区发展经验借鉴 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是婺城新区
发挥后发优势,高起点、高水准地建设的重要前 提。婺城新区的特点,我们侧重城市功能、空间 开发模式等城市发展战略方面,有针对性地研究 了国内外城市发展成功与失败的一些个案和发展 规律,作为婺城新区发展的借鉴。
金华设计说明-end

建筑专业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国家、浙江省、杭州市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规定(2)设计招标文件及其补充文件(3)招标方提供的电子用地红线图二、项目背景金华,位于浙江省地理中心,又是重要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其“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地”而得名,更被明太祖赞誉为“浙江之心”。
历史翻过新的篇章,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功能日趋多元,城市形象更新换代的大背景下,在城市中心,金华网络经济产业园应运而生,势将成为地方经济的强力引擎。
综合国内外优秀园区的有益经验,我们提出“城市之芯”的核心理念,方案涵盖了开放、活力、理性、绿色等多重要点。
三、设计构思“城市之芯”1、开放之芯. 开放的空间格局地块地处金华开发区城市中心,东临永康路,西至婺州街,南起丹溪路,北靠李渔路,用地方正,与金华市政府咫尺相望。
本方案以开放的“一心两轴多组团”格局组织空间,“一心”是指地块中央建筑围合而成的巨大的城市花园;“两轴”是东西南北两条空间轴线,南北轴线为园区形象主轴,连接南北主入口,东西轴线是园区活力主轴,横穿园区中心,并向东延伸至市政府与市民广场,两大城市中心一轴相连、共相辉映;“多组团”则是由此自然形成的多办公组团和中间的共享平台组团。
如此,开放有序格局下的所有建筑均外观城市繁华,内享庭院静谧,并充分体现了形象性和景观性的双重均好性原则,使得项目内所有空间、景观和功能资源也完全为城市所共享,充分体现城中城、园中园的融合观。
. 开放的城市界面区别于普通位于城市郊区的“飞地”型产业园区自成一体、相对独立的做法,本地块面向城市四周展现完全开放的全新界面,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多向交融,自然转换;建筑高低相应、形成和谐开放的天际线;同时,高层建筑南北两边退用地红线60米,东西两边退用地红线30米,在满足相关日照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北侧、西侧现状住宅日照和心理的影响。
2、活力之芯. 环境活力应对网络经济的年轻态和活力型,整个园区环境打造突出创新、活力、人本主义的主题。
金华多湖片区中心区城市设计探索

金华多湖片区中心区城市设计探索胡智清;倪庆梅【摘要】This paper creatively proposes the theme of ‘link’, and summarizes the role of the project in the city development with profound implication, distinct features and suitable base characteristics. By building invisible and tangible links, the central area of Duohu has rich functions. By building a link park with its features, Duohu is to create the most glamorous landscape center and the most iconic city skyline in the Jinhua's main city, together with Yanweizhou Cultural Arts Center. The author means to make a thorough, effective and useful exploration in highlighting the texture features of the old airport, constructing poetic public places and creating a new center with distinct image features and excellent service functions.%创造性地提出“纽带”主题,对项目地块在城市发展中将发挥的作用做出了寓意深刻、特色鲜明、十分适宜基地特征的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的主要共同理念与特征
▪综合多样的复合功能。中心区功能包 括行政办公、商务办公、购物、娱乐、 休闲旅游、居住等多种功能,有利于 保持较强的活力与吸引力。 ▪特色鲜明的空间景观结构。“二心、 三轴、四区”的景观结构。特色鲜明, 尤其2500多米长的中心绿轴及其两侧 的公建轴带,气势非凡。中心绿轴是 婺城新区中心区最具特色的公共活动 空间,其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沟通 新区南北的功能轴;引自然山水、清 新空气入城的以绿色、森林、草坪为 主的生态轴;公众交往、活动、休闲 轴;体现多元文化的文化长廊和展示 中心景观的景观主轴。同时强调绿色 生态与人性化空间的组织,强调文化 特色,符合现代中心区的发展趋势, 体现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中心区形象, 高品质的城市环境等城市设计总体目 标。
城市设计研究层次
城市设计可分三个层面进行:宏观城市设计、中观城市设计和微观城市设计。
本次完成的成果涵盖的内容主要是中观层次的城市设计,其研究范围是金华市 婺城新区中心区;其次,还将对其重要地段与节点进行微观层次的初步设计与
研究。
城市设计研究内容
将城市自然景观、城市人工景观、城市人文景观这三部分内容从总体功能布 局、道路交通、绿地系统、空间景观、景观风貌、建筑景观引导、地标与景 观视廊、城市天际线、城市夜景、街道设施等方面作出安排。
主要成果
·城市设计图则
城市设计导则
比例为1:1000~1:2000的模型
城市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 ▪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 ▪婺城新区发展战略规划》(2003年7月); ▪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年7月)。 ▪国家相关规范及金华市政府和规划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开发规模
▪其它城市中心区开发规模 区级中心城市副中心开发量:金华市金东新区中心规划公共建筑64.8万
m2。嘉兴市秀洲新区是秀洲区综合性公共中心,位于嘉兴经济开发区内, 由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业贸易等设施组成,其公共建筑开发量为79.4 万m2。上海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用地2.2km2,建筑面积309万m2。
都市型中心区 ——空间景观结构
——三轴—— 一主两辅景观 轴 南北向现代人文景观主轴: 由宽度不小于120米的开敞空 间、两侧公共设施或造型别 致的商住楼共同构筑,串联 两个景观中心和公共活动中 心。 滨江自然景观轴:以金华江 江景、江滨公园为前景,城 市人工景观为背景的东西向 景观轴。 宾虹路人文景观轴:以中心 广场周边为制高点与景观高 潮,优美和谐的林荫景观大 道。
功能定位
▪在控规确定的以综合性为特点的功能定位基础上,从增强中心区的吸引力 的角度,提出更高层次、更具体的定位要求。 ▪其功能定位为:浙江省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金华市的副中心,婺城新区中 心,主要包括婺城区行政办公,金融贸易、购物、餐饮、文化娱乐、休闲 旅游、医疗卫生、居住等功能,优秀旅游城市金华市重要的都市旅游景点, 和金华市区居民重要的休闲交往场所。
婺城新区中心区情况
婺城新区中心区(简称中心区,下
同)为规划婺城新区中心的主要组成 部分,位于婺城新区中心综合区,金 华江以南,紧临金华江,包括中心绿 轴两侧的公共设施和商住设施轴带, 金华江南岸滨江绿地,宾虹路两侧用 地,用地约2.4平方公里。南北向最 长为2.58公里,东西向最宽为1.76 公里。该用地范围内除筱溪、益塘两 个自然村村庄建设用地外,基本上均 为未开发的地势平坦的农田,还有两 条基本呈南北走向的排水、灌溉水渠, 宽度在2~5米。主要依托道路有现状 330国道。穿越本区的宾虹路及紧临 本区东部的二环路在建。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深化交通系统组织,保障中心区交通的便 捷与安全,主要是人性化的步行空间与步行系统组织、公共交通的组织和 静态交通的安排。
城市设计的主题
应突出和强化“城、文、绿、水”四个方面为主题,这一主题不仅是中心 区内各类规划设计活动必须遵循的设计总原则,同时也是中心区内任何建 设开发活动必须遵循的控制管理总原则。
我国城市设计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有:
▪ 指导思想片面,观念滞后。就空间论空间,只注重物质空间的外形,城 市空间缺少内涵,缺少个 性。 ▪ 不注重地域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取。造就千城一面的毫无个性、难以分 辨的众多乏味的城市。 ▪ 形象定位模糊,主题不突出。没有对当地文脉、城市性质以及影响城市 形象的内外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城市形象模糊不清,主题不突出。 ▪ 重设计轻保障,重局部轻系统。城市设计可操作性差,城市景观杂乱无 章。
▪空间景观结构:中心区的空
间景观结构为“二心、三轴, 四区”。 ——二心—— 一主一次两个
景观中心 中心广场及其周边围合建筑 共同构成婺城新区富于现代 人文气息的景观主中心和市 民公共活动中心。 江滨文化公园 公园水景、广场及周边文化 建筑,与江北设施共同构筑 婺城新区以滨水景观为特色 的景观次中心与市民文化娱 乐、休闲活动中心。
城市设计策略
▪本土文化特色浓郁,包容多元文化元素,特征明显、内涵丰富、雅俗共享、 中西合璧、古今相融,具有恒久魅力的文化特色。 ——充分利用金华市的道教,儒学的文化背景,“城市起居 室”。 ——建设新区文化活动设施,包括文化公园等,以场所激活文化,涵养城 市的休闲文化功能,并包容体现民俗文化的斗牛、灯会等民俗活动。 ——在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主动吸纳外来文化,加强文化的交融。
方案一
方案二
两个方案的主要特点如下表
方案一 方案二
都市型中区 ——总平面
都市型中心区 ——主题与理念
▪主题与理念:
以现代、繁荣、 多元为主题的 城市设计方案, 经典的中心区, 以高强度的开 发模式、多元 的文化元素为 主要特色,塑 造一个具有强 大吸引力与恒 久魅力的中心 区。
都市型中心区 ——空间景观结构
吸引范围
▪金华市的城市性质为浙江省中西部的中心城市,浙江省重要的交通、信息 枢纽。其功能定位为:两个枢纽、五个中心、一个基础,即浙江省中西部 地区的交通、信息枢纽,商贸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科教文化 中心、现代工业基地,浙江中部的行政中心。金华市还是省级历史文化名 城。 ▪婺城新区中心区作为金华市有机组成部分,其直接服务辐射范围为婺城新 区及其周边相邻地区(开发区),金华市域其它县市,浙江省中西部地区 其它地区。
市级中心区开发量:温州市城市中心是温州面向21世纪的新城市中心, 是多功能、综合性的城市公共中心,主要包括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业 中心、会展中心、经贸中心和市民公共活动中心,其公共建筑面积约370 万平方米。 ▪婺城新区中心区公共建筑开发规模
由于婺城新区中心区作为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有机组成部分、吸引范 围大;距市级中心较远,许多设施应独立设置,其直接服务人口(婺城新 区)38万人左右,并可设大型城郊型购物中心服务城市中心区人口,因此, 其公共建筑开发量可以大于金东区中心,嘉兴秀洲新区中心的开发量。但 因其文化体育中心位于江北,且作为城市副中心,其公共建筑开发量比市 级中心区的规模应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其公共建筑开发总量也应有一定的 限度。根据其区位条件、服务人口,参考其它城市中心区的经验,并留有 一定的余地,其公共建筑开发总量可按100~150万m2控制(不含商住)。
城市设计策略
▪建设以中心绿轴为核心,滨江绿带为重点,线型街头绿地为纽带,高绿地 率为基础的绿地网络。 ——绿地网络的建设应充分体现空间人性化、环境生态化和高品质的城市 环境塑造的要求,为市民提供满足各种功能活动的开敞空间。 ——环境生态化策略: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保存和利用,重视绿色网 络的建设,重视对公共活动空间的营造,重视对环境景观的多样化需求, 重视对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
为了使婺城新区城市设计真正起到创造和谐宜人的生活环境的作 用,本次城市设计遵循以下指导思想。
▪ 树立综合的城市设计观,推进新区整体形象的形成。 ▪ 在对新区形象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城市设计。重点在于对影响城市
形象的内在因素,即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新区 形象与城市设计主题,建构设计思路。 ▪ 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确保城市形象特色。 ▪ 注重对城市开发与建设过程的引导,提高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
项目阶段
第一阶段:亦就是目前的工作阶段,根据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制性 详细规划确定的城市设计意向,深入研究中心区城市设计理念以及建筑群体与 开敞空间组织、天际线及制高点、景观视廊、水景与绿化,并初步提出两个城 市设计概念性方案。 第二阶段:在本次提出的概念性方案基础上深化,综合、深化城市设计方案。 第三阶段:根据方案修改意见,完成本次城市设计成果。
城市设计构思
综合考虑金华市婺城新区中心区的现实基础、自然与人文环境,城市设计 主题与策略,提出两个城市设计概念性方案。两个方案在用地功能布局、 道路交通系统、绿地系统、空间景观结构、基础设施设置方面基本延续控 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并充分体现以上城市设计主题。方案比较主要从城 市设计理念、开发强度与城市天际线组织、开敞空间风格、建筑风格等方 面展开。
城市设计策略
▪组织宏美宽阔的金华江与秀丽的人工湖泊溪流交相辉映的水网。 ——突出宏美宽阔的自然水体金华江为主要地域特征,妥善安排江滨用地 肌理,满足景观要求、人的亲水性要求、安全要求和城市的交通要求。 ——利用天然水系,精心组织中心绿轴与江滨公园的人工湖与溪流,使其 成为中心区景观的亮点,与宏美的金华江交相辉映。 ——安排丰富的水上活动,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
城市设计目标
▪综合多样的复合功能 中心区为公共活动中心,包容行政办公、商务办公、购物、餐饮、娱乐、
休闲旅游、居住多种功能,促使多元功能之间的互动作用,增强新区的活 力与持续发展的动力。 ▪塑造具有鲜明特色和个性的中心区总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