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调查员培训讲义
安全事故调查培训教材

安全事故调查培训教材第一章介绍安全事故调查是保障企业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教材旨在为安全事故调查人员提供相关培训,帮助他们掌握调查的技能和方法。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你将能够准确、全面地进行安全事故调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安全事故概述2.1 定义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或者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等意外事件。
2.2 事故分类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影响,安全事故可分为机械事故、化学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等多种类型。
第三章调查准备3.1 人员组织在进行安全事故调查之前,需要确定一个调查组,由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工程技术人员、法律顾问、安全管理人员等。
3.2 调查设备为了进行准确的事故调查,调查组需要准备必要的调查设备,如相机、测量仪器、采样瓶等。
第四章调查步骤4.1 事故现场勘查事故现场勘查是调查的第一步,调查人员需要亲临现场,记录相关信息,收集证据。
4.2 事故原因分析在勘查完现场之后,调查人员需要分析事故的原因,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因素,而间接原因则是加重或者促使事故发生的间接因素。
4.3 资料调查调查人员还需要对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如事故前的安全记录、员工培训记录、设备维护记录等,以了解是否存在安全管理不善的问题。
第五章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调查人员可以学习和参考其他安全事故的处理经验,提高自身调查能力。
本章节将提供多个实际案例,供学员分析和讨论。
第六章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整个调查过程的总结和记录,需要包括事故概况、事故原因、事故后果以及改进措施等内容。
调查人员需要准确、清晰地撰写报告,并对报告进行审核。
第七章培训评估完成培训后,应进行培训评估,了解学员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和反馈。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提升培训质量。
结语安全事故调查是对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相信您能够掌握安全事故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升您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能力。
安全培训课件事故调查

掌握事故调查的关键要点
结尾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你将掌握事故调查报告的撰写要 领及注意事项。合理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为公司安全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加强案例分析,巩固 学习成果,提高业务水平。
● 06
第六章 课程总结与 展望
课程回顾
本章节旨在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重要知识点,帮 助学员加深对安全培训的理解和掌握。
客观公正
不带个人主观情绪,客 观公正地描述事实
报告提交与反馈
报告提交的程序
填写报告表格 递交相关部门 等待审核
报告反馈的处理
接收反馈意见 整理修改报告 再次提交审阅
报告效果评估
评估报告有效性 总结改进方案 提高事故调查质量
使用案例分析
真实案例分析
学习如何进行事故调查和报告撰写
实践操作
通过案例更好地理解实际操作步骤
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报告是对事故发生、原因、影响等情 况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的重要文书。报告应该 清晰明了,包括事故描述、原因分析、影响评 估等内容,以便后续改进措施的制定。
事故调查注意事项
保持客观
不带个人情感观点进行调查
遵循程序
按照事故调查程序进行调查
保护证据
确保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的安全
事故调查报告内容
结果归纳
将分析结果进行归纳 总结
影响因素分析
探究事故发生的各种影 响因素
专家评审
专家评审的重要性
专家提供专业意见和建 议
专家评审的效果
提高调查结论的准确 性
专家评审的程序 确定评审流程和标准
总结
技巧总结
采访、记录、分析、评审的关键技巧
重点强调
确保每个环节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事故调查分析培训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传播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传播
2.4 事故的原因分析
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传播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传播
2.4 事故的原因分析
2.博德因果连锁
控制不足——管理。安全管理中的控制是指损失控制,包括对人的不 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它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 基本原因——起源论。个人原因包括缺乏知识或技能,动机不正确, 身体上或精神上的问题。工作方面的原因,包括操作规程不合适,设 备、材料不合格,通常的磨损及异常的使用方法等。 直接原因——征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只抓住了作为表面现象的直 接原因而不追究其背后隐藏 的深层原因,就永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 事故的发生。 事故——接触。这里的事故是人的身体或构筑物、设备与超过其阈值 能量的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约接触。于是,防止 事故就是防止接触。为了防止接触,可以采取隔离、屏蔽、防护,吸 收及稀释等技术措施。 伤害——损坏——损失。博德的模型中的伤害,包括工伤、职业病, 以及对人员精神方面,神经方面或全身性的不利影响。人员伤害及财 物损坏统称为损失。
1.使用特种设备必须有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证; 2.使用特种设备前必须查看是否经过年检; 3.安全主管部门必须督促设备使用部门对特种设备进行年检; 4.未经安全主管部门许可,不得擅自拆除、改动、取消特种设备的器件; 5.进行高危作业时,必须设置围栏和警示语; 6.特种作业现场必须有监管人员。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传播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传播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传播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传播
3 事故的原因分析
4.某消防队空气呼吸器气瓶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事故调查技巧培训课件

33
第三十三页,共79页。
訪談時,不該:
先入為主 指責 審問 以特定問題開始問起 打斷講述 --- 插嘴 缺乏耐心 --- 不耐煩
2-5
34
第三十四页,共79页。
訪談對話及回應感受練習
事故描述感受詢問人,回應態度的不同感覺
35
第三十五页,共79页。
關鍵因素
3-1
4. 確定造成事故的關鍵因素。
Victor Liu 劉奕富 DSR 顧問, 台灣/中國
輔導經歷: 石化,電子, 晶圓, 航空, 運輸, 鋼鐵, 營造, 紙業, 食品, 製藥, 橡膠,紡織 ……
2
第二页,共79页。
各組請依所述之事故特性, 提出不同的:一般性的問題特定性的問題
31
第三十一页,共79页。
確定性回應
重新描述和總結的技巧是保証訪談效果的有力手段。 集中您注意力 確保正確的理解您所聽到的信息 加強對自己理解能力的信心 .
2-3
32
第三十二页,共79页。
訪談時應該:
傾聽 同情 – 設身處地 先詢問一般性問題再問特定性問題 持正面的態度 鼓勵 (做筆記) 給予充分的時間
2-4
27
第二十七页,共79页。
確定證據的來源
證人的名單拍照,帶解說的事故現場錄像,事故最初位置圖,針對易被損壞的證據繪製草圖(如:設備碎片,輪胎印,地面上的液體 ... 等)
2-6
28
第二十八页,共79页。
Exercise
哪些關鍵字有助於訪談或有礙於訪談?有助於: 有礙於:
1-8
21
第二十一页,共79页。
調查組長的責任
召開與主持會議保証調查及時, 徹底確保小組成員的參與確保報告的完整性向管理階層溝通調查的情況
事故调查培训课件

事故调查培训课件事故调查培训课件事故调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无论是在工业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事故都可能发生。
了解事故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对于预防事故再次发生以及提高安全意识都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事故调查的方法和技术,我们准备了一份事故调查培训课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引言在本课件的第一部分,我们将介绍事故调查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了解事故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需要进行事故调查,并且能够更加重视事故调查的过程和结果。
第二部分: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介绍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
事故调查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将讨论如何确定调查范围、收集证据、分析数据以及提出结论和建议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事故调查的技术方法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事故调查技术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树状图、鱼骨图、事件树分析等,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
通过学习这些技术方法,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进行事故调查,并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第四部分:事故调查的案例分析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进行事故调查的分析。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们可以了解事故调查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并且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到实际工作中。
这些案例包括工业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等,涵盖了不同领域的事故调查。
第五部分:事故调查的预防措施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事故调查的预防措施。
通过事故调查,我们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漏洞,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我们将讨论如何制定预防措施、如何推动改进以及如何监督和评估改进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部分:事故调查的挑战和展望在第六部分中,我们将讨论事故调查面临的一些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事故调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们将探讨如何克服这些挑战,并展望事故调查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事故调查与处理培训讲义

事故调查与处理培训讲义简介事故调查与处理是企业及组织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包括安全事故、环境事故、质量事故等。
对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处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背后的问题,还能有效地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并改进管理和工作流程。
本文档将介绍事故调查与处理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以提供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事故调查与处理的指导和依据。
第一部分:事故调查与处理概述1.1 事故调查与处理的定义事故调查与处理是指对事故发生后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以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1.2 事故调查与处理的重要性事故调查与处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帮助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背后的问题; - 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提高工作安全性; - 改进管理和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 维护企业形象和信誉。
1.3 事故调查与处理的基本流程事故调查与处理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事故现场勘察和证据收集; 2. 事故原因分析和责任追究; 3. 制定预防和改进措施; 4. 落实措施并进行跟踪。
第二部分:事故调查与处理流程详解2.1 事故现场勘察和证据收集在进行事故现场勘察和证据收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快速到达现场,保护现场,防止证据的破坏; - 详细记录现场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等; - 收集事故现场的物证、照片、视频等。
2.2 事故原因分析和责任追究事故原因分析是事故调查与处理的核心环节,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收集事故相关信息和数据;2. 进行事实分析,确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 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查找事故发生的根本问题; 4. 进行责任追究,确定事故责任人。
2.3 制定预防和改进措施在制定预防和改进措施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修订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 -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 落实相关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
事故调查和分析培训教材

五、确定事故责任者的原则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由肇事者或有关人员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1、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பைடு நூலகம்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 2、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伤亡事故的。 3、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或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
和设备,造成事故的。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有关领导应负领导责任:
1、由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 伤亡事故的。
2、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职工未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 造成伤亡事故的。
3、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限或超负荷运行,或因设备有缺陷又不采取措施,造成 伤亡事故的。
4、作业环境不安全,又未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 5、基本建设工程或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中,安全设备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四、事故责任分析
事故责任者:是指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人。包括直接 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1、事故责任分类: 直接责任者:指其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
造成不安全状态的人和有不安全行为的人都可能是直接责 任者。 领导责任者: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一般从 间接原因确定领导责任。 主要责任者: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对事故发生 起主要作用的,为主要责任者。
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害的部位。如眼部、胸部等的受伤。 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主要特征)。如电伤、骨折等。 起因物: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如锅炉爆炸、粉尘爆炸等。 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如机械伤害、氯气中毒等。 伤害方式:指伤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如碰撞、飞来物打击等。 不安全状态:有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即发生事故前,致害物或有
事故调查与预防培训大纲

事故调查与预防培训大纲一、培训目的与背景1.1 培训目的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参训人员了解事故调查与预防的重要性,掌握事故调查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通过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1.2 培训背景无论是在企业、学校还是社会生活中,事故都可能随时发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事故调查与预防培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增强安全意识,熟悉应急措施,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对预防事故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培训内容2.1 事故调查2.1.1 事故定义与分类- 了解事故的定义,并掌握主要的事故分类,如工业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
2.1.2 事故调查流程- 根据具体事故的情况,介绍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与流程,包括勘察现场、收集证据、分析事故原因等。
2.1.3 事故调查方法与技巧- 介绍常用的事故调查方法,如鱼骨图、因果关系图等,并讲解在实际调查中的应用技巧。
2.2 事故预防2.2.1 预防意识培养- 强调事故预防的重要性,提醒参训人员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与安全意识,形成主动预防的习惯。
2.2.2 风险识别与评估- 掌握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方法,了解如何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2.3 安全管理与培训- 介绍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流程,并强调定期组织安全培训的必要性及其在事故预防中的作用。
三、培训形式与时间安排3.1 培训形式- 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增强参训人员的互动和学习效果。
3.2 培训时间安排- 全天培训,包括上午学习理论知识,下午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与掌握。
四、培训评估与反馈4.1 培训评估- 设计培训评估问卷,对参训人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
4.2 培训总结与汇报- 整理培训结果,撰写培训总结报告,并向上级汇报培训效果。
五、培训师资- 培训教师应具备相关的事故调查与预防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生动有趣地传达知识,引导参训人员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1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1.5 视其使用
03.2 拆除了安全装置
11.6 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03.3 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 11.7 未戴防护手套
04 用
11.8 未穿安全鞋
04.1 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 12 未戴安全帽
04.2 失效
12.1 未佩戴呼吸护具
04.3 其它
未戴安全带
05 使用不安全设备
言表达能力,询问人将被调查的回答重复一遍,记录人就按询问人的重 复语言进行记录;二是对有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差,说话颠三倒四、杂 乱无章的,询问人可以在不改变其本意的情况下,对其回答内容作适当 归纳,并问明被调查人对归纳后的内容有无异议,如无异议,记录人就 按询问人所归纳的内容进行记录。 4、询问人在提问时应注意; (1)观察记录人的记录速度,不要前一问还有很多未记完又马上提下 一问; (2)提问的语言表达要准确、清晰、简洁,切忌含糊其辞,啰啰嗦 嗦,或问话过长,使记录人难以记录。 5、对被调查人的答话应做到: (1)被调查人在回答问题时,其用词用语如果明显不能达意或者可能 引起歧义的,记录时可以改变其字眼。如被调查人回答:“这个事情我 找不到。”对一件事情,一个问题,不能用“找不到”来表达,对此,记 录人可以记为“不知道”,因为其本意就是不知道的意思。 (2)在事情的关键情节上或其语言较能达意的问题上,不能随意改变 其回答用语,被调查人说的什么方言土语就照原话记录。如某人在形容 对方时说“那个女人母歪歪的、洋甩甩的、傲稀洗的。”又如某人在务工 时说:“个杂的,昨天叫我搞那个活路,今天又叫我搞这个活路,要得 嘛,反正是下力。”这番土语,前者形容对方的神态,后者反映自己的 心态。 6、在调查过程中,被调查人、特别是涉及应承担责任的被调查人,往 往对调查人提出的问题不作正面回答,避重就轻,对应该知道的情况, 却回答“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重复提问;当被调查人回答“不 知道”后,紧接着再问:“这个情况你真的不知道吗?”通过重复提问, 以进一步了解和分析事情的真伪程度。 7、向证人取证、制作笔录材料时,不能与其他人员混合进行,更不能 让肇事者或肇事者的亲属以及所在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场,因其容易产生 对肇事者或管理人员的畏惧心理,不敢吐露真情,因此,调查取证必须
01.03 动机器
06.04 采伐、集材、装车时、未
01.04 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
离危险区
01.05 号
06.05 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
01.06 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 06.06入油罐或井中
动、通电或泄漏等
06.07 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
01.07 忘记关闭设备
06.08 冒进信号
01.08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06.09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02.4.2 地面不平
01.1.4 无报警装置
02.4.3 保养不当、设备失灵
01.1.5 无安全标志
02.4.4 其他
01.1.6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 0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
01.1.7 (电气)未接地
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
01.1.8 绝缘不良
Hale Waihona Puke 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01.1.9 无消音系统、噪声大 03.1 护具、安全带、安全帽、
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
用品等)存放不当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工伤事故不安全状态分类表 分类号 分类
分类 分类 号
0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 02.3.2超负荷运转
01.1 缺乏或有缺陷
02.3.3 其他
01.1.1 无防护
02.4 维修、调整不良
01.1.2 无防护罩
02.4.1 设备失修
01.1.3 无安全保险装置
12.2 微带工作帽
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12.3 其它
06 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13 不安全装束
其它
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
手代替工具操作
作业穿过肥大服装
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
用手清除切屑
备时戴手套
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
其它
件进行机加工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
物品(指成品、半成品、
理错误
③事故发生现场全貌。 2)事故现场图的绘制 对事故发生地点经过全面的研究和照相之后,通常调查工作的一项重要 任务是绘制事故现场图。 ① 确定事故发生地点坐标、伤亡人员相对于地理位置点的位置; ② 确定涉及事故的设备散落构件的位置并作出标记; ③ 查看和分析事故发生时留在地面上的痕迹; ④必要时,绘制现场剖面图。 事故现场图的形式,可以是事故现场示意图、流程图、受害者位置图 等。 三、事故、事件原因分析技术; 1、事故分析的基本步骤 (1)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确定的事 故类别,对伤害部位、伤害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 状态、不安全行为等七项内容进行分析; (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 (5)确定事故的责任者。 2、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1)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也是在时间上最接近事故发生的原 因,就叫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分为人的原因和物的原 因两类。人的原因是指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物的原因是指由物的 不安全状态造成的。 (2)使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叫事故的间接原因。 事故的间接原因有以下几种: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2)劳动组织不合理; 3)教育培训不够;
③受害人或肇事者的技术情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 ④出事当天,受害人或肇事者什么时间开始工作、工作内容、工作量、 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 ⑤受害人或肇事者过去的事故记录。 2)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 ①事故发生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和质量状况; ②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物理性能或化学性能实验与分析; ③有关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工作指令和规章制度方面的资料及 执行情况; ④关于工作环境方面的状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 彩度、道路、工作面状况以及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取样分析记 录及监测情况; ⑤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应注意它的有效性、质量、使用范围; ⑥出事前受害人或肇事者的健康状况; ⑦企业对职工的安全培训情况; ⑧其他可能与事故致因有关的细节或因素。 (4)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 在事故调查取证时,应尽可能与每一位受害人及证人进行交谈。同时也 要与事故发生前的现场人员以及在事故发生之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的人 员进行交谈。要保证每一次交谈记录的准确性。 询访见证人、目击者和当班人员,提供有关事故调查方面的信息,包括 事故现场状态、周围环境情况及人为因素。 (5)事故现场摄影、拍照及事故现场图绘制 1)事故现场摄影、拍照 在收集事故现场的资料时,通过对事故现场进行摄影和拍照来获得更清 楚的信息。 ① 显示事故现场和受害者原始存息地的所有照片; ② 可能被清除或被践踏的痕迹,如刹车痕迹、地面和建筑物的伤痕、 火灾引起损害的照片等;
单独进行。
二、证据收集和保留 1、证据的种类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 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2、事故调查取证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1)事故现场处理 为保证事故调查取证客观公正地进行,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要进 行保护。对事故现场处理应做到: 1) 救护受伤害者。 2) 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3) 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为抢救受伤者需要 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准备必需的草图和图片,仔 细记录或进行拍照、录像。 4) 按规定及时、如实报告事故情况。 (2)事故有关物证收集 1)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 2)在现场收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 3)所有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4)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5)对事故的描述,以及估计的破坏程度。 6)正常的运作程序。 7)事故发生地点、地图(地方与总图)。 8)证据列表以及事故发生前的事件。 (3)事故事实材料收集 1)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 ①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 ②受害人或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术等级、 工龄、本工种工龄、支付工资的形式;
02.1.1 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漏 04.2.7通风系统效率低
02.1.2 其他
04.3 风流短路
02.1.3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 04.4 停电停风时放炮作业
02.1.4 有缺陷
04.4.1 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
02.1.5 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 04.4.2放炮作业
02.1.6 要求
01.09 操作错误(指按钮、阀 06.10易燃易爆场合明火
01.10 门、扳手、把柄等的操 06.11私自搭乘矿车
01.11 作)
07 在绞车道行车
01.12 奔跑作业
未及时瞭望
01.13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08 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
01.14 机器超速运转
09 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
01.15 违章驾驶机动车
01.2.4 防护装置调整不当
04.2 照明光线不良
01.2.5 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 04.2.1照度不足
01.2.6 不当
04.2.2 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线
01.2.7 防爆装置不当
04.2.3 不清
01.2.8 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 04.2.4光线过强
02 不够
04.2.5 通风不良
02.1 放炮作业隐蔽所有缺陷 04.2.6无通风
01.1.10 危房内作业
03.2 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01.1.11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 04 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01.2 车器或挡车栏
04.1 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
01.2.1 其他
04.1.1 合安全要求